【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即景》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即景》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即景》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即景》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即景》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习作即景活动分析:本单元习作的主题是“即景”,其训练要点可分解如下:切合本单元课文 主题(本单元的一组课文都是以写景为主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习作训练进一 步去感受“四时景物皆成趣”;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抓住特征,描 绘出景物的变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次习作是半命题式作文,给予学生发 挥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学习所得和生活积累,经过再创造完成本次作文训练, 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另外,习作写好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点评,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写作水平。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2. 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技巧和方法。3.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难点:通

2、过细致观察发现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突出其 动态的变化。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本单元课文中写景的优美句段,阅读其他写景的文章。课时安排: 2 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教师展示有关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特点, 进而引出本次习作内容。导语:同学们,看了上面的图片,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大自然特别美丽、 神奇呢?的确如此,在这个丰富的大千世界里,春、夏、秋、冬四季有序地更迭, 带来四时不同的奇景;风、霜、雨、雪等气候现象,循着规律随机降临,带来不 同的惊喜;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在大地上繁衍生息,带来无限活力;还有那数不 胜数的名山大川,富

3、饶的沃野、草原,浩瀚的沙漠、海洋,更是将它装点得如诗1如画。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有千万种方式去接触它,并了解、观察、感受它, 当我们用笔将它加以描绘,把这些再现于字里行间,就是景物描写。“即景”就 是就眼前的景物作文的意思。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景物描写作文的写作方法。二、明确要求,选择内容1. 学生自由读习作要求。2. 明确本次习作内容。(教师课件出示。)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 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 景”“窗外即景”。3.明确具体习作要求。(1)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确定写作内容。(2) 写作的对象

4、是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3)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三、回顾课文,学习技法过渡:同学们,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什么是写景作文。其实呀,写景 作文就是用文字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 描绘出来,并借以抒发我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类作文。本单元的三篇现代文都属于 写景类的文章,请同学们回顾所学,了解一些写好景物的方法。1. 学生分组阅读本单元的写景课文,找出写景的句段,讨论交流。2. 教师总结、指导写作技法。过渡:同学们的交流很精彩,这说明大家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作者 运用的写作方法。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描写景物的作文呢?现在老师教给大家三 大法宝

5、,看看会不会对我们的本次习作有用。(1)认真观察,抓住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详略得当,突出 重点。学生在动笔写作之前,一定要先想好要写些什么,然后注意观察它是什么样2的,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它,把自己想到的词语写在旁边,以免忘记。再 者,景物那么多,总不能一一描述,只要选几个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加以重点描写 就可以了。比如写校园的景色,可能里面的小花园最有特色了,小花园里面的石 雕或者盆景又很有代表性,那么,写作时就要重点写小花园,写小花园又重点写 其中的盆景或者石雕。(2)借助想象和联想,将自己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下来。学生观察好之后也不要急着动笔,先想想该从何写起,要按照什么

6、顺序来写 才会比较有条理。比如,写小花园里的石雕,是从上往下写,还是先写前面再写 后面?一定要选择一个好的描写顺序。具体来说,描写景物时,有以下三大顺序。(教师课件出示。)按方位的顺序写(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上往下,由前到后,等等); 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再写全景);按时间顺序写(可以写春、夏、秋、冬的不同变化,也可以按景物形成的 过程介绍)。(3)善用修辞点缀语言,借景抒发自我情感。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有很多景物的美都很抽象,这个时候可以用上一些贴切 的形容词或者修辞手法来加以描述,表达效果会很好,所描写的景物也将更加生 动形象,如所学课文中的语言。此外,学生在写作

7、时要积极思考自己描述景物的 美是为了什么,千万别忘了在描述景物的同时要抒发自己的喜爱和赞叹之情。预设:教师在讲解时,可以结合所学课文中相关句子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四、精选素材,完成初稿1.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观察过的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选择印象最深 刻的景物。过渡:同学们,总有一处景物让你流连忘返,让你难以忘怀。请大家仔细回 想这处景物的特点,把它的动态变化记录下来,推荐给其他同学。2. 同桌互读对方选取的景物,评一评这处景物的特点是否突出,其动态变化 是否明显。教师巡视,相机指导。3. 指名读读自己的写作片段,并具体说说这样写的原因。示例:刚回教室,天空就灰暗起来,狂风席卷,发出恶魔般

8、的嘶吼声。树摇3晃着,好像无助的人的手,在这大风中想抓住什么来停止摇晃。透过窗户,我们 只见窗外一片混乱,许多看不真切的东西从空中飞过,一次又一次地拍打着窗户。 大家都惊呼起来,望着窗外,呆了。解说:这个片段成功地将大雨到来前教室外的景物变化描绘得活灵活现,突 出了窗户外风大的特点,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好像真切感受到了大雨即将到来的 变化。4.练习写草稿。学生根据交流的内容和教师的点评,按照习作的要求,打好 草稿。五、点评习作,修改誊写过渡:说太多理论都没用,关键是要同学们能灵活运用,那现在就到了大家 一展身手的时候了。老师再提醒一遍,看到题目不要急着下笔,一定要先想清楚, 确定要写的内容以及描

9、写的顺序再动笔哦!1. 学生完成习作,在小组内交流。2. 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优秀习作】范文一雨中即景今天天气十分闷热。没有一丝风,树木一动不动,湖水也静得像一面镜子, 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白光。这一刻,整个大地仿佛都沉睡了,出奇地安静。空气 似乎也凝固了,让人感到十分不舒服,连呼吸也觉得困难。突然,耳边传来了一阵阵美妙而优雅的“沙、沙、沙”的声音,宛如一曲配 着节奏的乐曲。原来是起风了!树木应和着曲子翩翩起舞,各自表演着精彩的节 目,风儿就成了热情的观众,它们忘情地拍着手,直赞叹:“你们的表演可真棒!” 慢慢地,太阳被堆积起来的黑云遮掩了,光线暗淡下去。这一定是太阳公公粗心大

10、意,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所以天幕上染了一层黑色。 顿时,天上划了一条闪线,这该是闪电爷爷的“杰作”吧,它应该在学画画。过后,传来了“轰 隆轰隆”震耳欲聋的雷声,雷公公连续批评了闪电爷爷几下。它之所以大发雷霆, 是因为闪电爷爷的作品不合格,不应该展示给人间。不过,雷公公的火气也太大4了,那训斥声噼里啪啦的,比鞭炮声还猛啊! 不久,天庭好像接到了紧急任务似的,慌慌张张地向人间泼水,拼命地泼个不停。“嘀嗒嘀嗒”“咚咚”“哗哗”, 那雨时大时小,时粗时细,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总是捉弄人们。那雨声更是奇 妙无比,各种各样的,一点也不单调。有时像海浪翻滚不息,有时又像乐队在演奏浪漫的小曲,有时就如小孩子的

11、哭泣。 雨水砸在地上溅起了无数像黄豆大小的水泡,路旁的野花在风雨中摇晃,有些已趴在了地上不知不觉雨停了。大地恢复了平静,人们也高高兴兴地走出来散步。花儿上 的“珍珠”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公鸡也得意扬扬地“喔喔”大叫,青蛙在田 野里不时地哈哈大笑句段赏析1 从多方面着笔写雨来临之前天气的特点:闷热,空气凝固。2 树木在风的吹动下,好像是在演奏、跳舞,比喻生动形象。3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写活了,恰当地表现出了天气的变化。 想象丰富、神奇而又恰当,能引起读者的联想,留下深刻的形象。 运用排比句表现了雨声的奇妙无比。6 本段描写雨来临时景物的变化:乌云、太阳、雷声、闪电,以及雨形、雨 声。条理

12、清晰,特征鲜明。7 再写雨后情状,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总评:这篇习作很有特点,首先小作者观察仔细,抓住了雨来临前各种景物 的特征及其变化;其次描写有序,大体上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来写,而 又详写了雨中的景物变化。文章最鲜明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想象大胆;运用了多 种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把景物写得有生命、有情感。 这篇雨中即景可真是有景有情也有意啊!范文二月夜即景听新闻说今天晚上有月食,晚上我们早早吃完饭,就到院子里等待观看月食。 这时,一轮圆圆的月亮高高地挂在灰色的天空中。我漫步在院子里,只见天 色越来越暗,一轮圆月越来越明亮了。18 点 48 分,一线阴影悄悄地从下边爬上

13、5了月亮。慢慢地,阴影越来越大,月亮就像被咬了一口的圆饼。阴影越变越大, 月亮像一条弯弯的小船。“咦,月亮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现在缺了这么一大口呢?是不是奶奶说的那只天狗把它吃了?”一旁的小弟弟惊奇地叫起来。 我和爸爸听了哈哈大笑,爸爸向弟弟解释道:“以前科学不发达,人们不懂得月食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是天 狗吃了月亮。人们担心天狗吞掉月亮,就拿着盆,拎着锣,跑到外边用木棒敲敲 打打,想把天狗吓跑。其实,月食是太阳、地球、月亮三个天体恰好或几乎处在 同一条直线时,太阳到月球的光逐渐被地球的影子遮蔽而形成的现象。”说话间,月亮像一条细眉了。不一会儿,只剩下一条线。渐渐地,细线的光 越来越淡,月亮只剩下

14、一个古铜色的影子了。又过了一会儿,月亮被黑暗吞没了, 整个夜空一片黑暗。19 点 54 分,在黑暗中爬高了一些的月亮,左侧露出了一张细弓似的光芒。 慢慢地,月亮渐渐大起来,像一叶细柳,又像一把镰刀,又像一只侧放的白碗。20 点 23 分,我隐隐约约看见了古铜色的月亮,而且越来越亮,越来越大,月亮终于复圆了。句段赏析1 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简洁明了。2 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句,写出了月亮由圆变缺的过程。3 小弟弟的话富有童趣,体现了孩子的天真。4 借爸爸的话介绍了天狗吃月的故事和月食形成的科学原因。5 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月亮消失的经过。6 一组比喻句形象贴切,写出了月亮逐渐变化的形态。总评

15、: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月食形成的原因,又运 用了大量的比喻句,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月食全过程中月亮的不同形态。文章值得 称道的是小作者对月亮的观察非常细致,将不同时间段月亮的不同形态都呈现在 了读者面前,让人不禁浮想联翩。3.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过渡:“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的习作写好以后通过修 改也可以锦上添花。6(1) 学生自改习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 对照“是否写出景物的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2) 同桌相互传阅习作,与对方讨论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 提出的合理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3) 教师

16、批改。多批少改,提出修改意见。六、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同学们,今天的作文课很顺利,这得益于同学们的准备充分和积极主 动。从这次作文训练中我们明白了“即景”作文也就是写景类作文。只要我们勤 观察、细心思考,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把我们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详略得 当地写下来,就能写好这方面的写作。从实际训练来看,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 当然,作文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观察、练笔的习 惯。希望同学们今后都能像今天一样顺利完成作文训练,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2.交流写作收获。预设:掌握写景方法,如立足观察,抓住特征;层次分明,动静结合;文辞 优美,抒发感情;等等。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写写景类作文时往往抓不住景物的特 点,顺序错乱,不能融情于景,写出的文章难免空泛。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 个方面入手进行作文教学。首先,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重点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手法以及景物的特点。 写景抒情散文最主要是靠写景来抒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那么我在教学过程 中要突出这一特点,先引导学生发现景物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其次,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语文教学要始终围绕“阅读与作文”来 进行,我在语文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