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析(2014-1)._第1页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析(2014-1)._第2页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析(2014-1)._第3页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析(2014-1)._第4页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析(2014-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析(2014-1 )一、填空1. 自动控制就是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生产过程的输出量按照给定的规律运行或变化。2. 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 _系统闭环极点的分布 。3. 所谓反馈控制系统就是的系统的输出全部或部分地返回到输入端。4. 给定量的变化规律是事先不能确定的,而输出量能够准确、迅速的复现给定量,这样的系统称之为。5. 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线性系统(或元件)的传递函数 。6. 单位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1/s。17. 一阶系统,则其时间常数为T。Ts+1&系统传递函数为 W(s),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时,输出拉氏变换Y)为_0

2、的所有频率范围内,相频 ()-1800,则其闭环状态是稳定的。正确61. 频率特性是指系统的幅频特性不包括系统的相频特性。错误62. 对数频率特性是将频率特性表示在对数坐标中,对数坐标横坐标为频率2倍,横坐标轴上就变化一个单位长度。错误63. 微分环节的幅频特性,其幅值与频率成正比关系。正确1 + aTs64. 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系数a大于1。1+Ts65 .假设下图中输入信号源的输出阻抗为零,输出端负载阻抗为无穷大,2667. 下图所示为一个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该系统是稳定的。错误68. 利用相位超前校正,可以增加系统的频宽, 提高系统的快速性,但使稳定裕量变小。错

3、 误69. 传递函数只与系统结构参数有关,与输出量、输入量无关。正确70. 二阶系统的两个极点均位于负实轴上,则其在单位阶跃信号输入下的输出响应为单调上升并趋于稳态值。正确“ 171单位阶跃输入(RS)时,0型系统的稳态误差一定为 0。错误S72. 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此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的稳态误差s(s +k)为0。正确73. 负反馈结构的系统,其前向通道上的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s),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G(s)1 G(s)H (s)74.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ks,则它的幅频特性是k 3,相频特性是90。正确正确7

4、5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此系统在单位阶跃函数输入下的稳s (s k)态误差不为0。 错误76.两个二阶系统具有相同的超调量,但是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 正确(错误 )77线性系统稳定,其开环极点均位于 s平面的左半平面。78.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错误)79 两个二阶系统具有相同的超调量,但不一定具有相同的阻尼比。错误580.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则此系统为2型系统,它在单s(s + 5)位阶跃函数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5。错误81 .对于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则闭环传递函数为G(S)。正确1 + G(s)8

5、2.个线性定常系统是稳定的,则其开环、极点闭环极点均位于s平面的左半平面。错误83.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2 (s 1)其根轨迹分支数为2。错误84. 二阶系统阻尼比Z越小,上升时间tr则越小;Z越大则tr越大。固有频率3 n越大,$越小,反之则tr越大。正确85. 二阶系统的两个极点位于负实轴上,此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为1。正确 三、分析计算1. 设某系统可用下列一阶微分方程Tc(t) + c(t)=盯(t) + r (t) 近似描述,在零初始条件下,试确定该系统的传递函数。C(s) _ s 1R(s) 一 Ts 12、如图3所示系统,求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和闭环传递函数。图31) 开环传

6、递函数为:A(s) B(s) F(s)2) 闭环传递函数1篇BBs:F(s)(3、下图为一具有电阻一电感一电容的无源网络,求以电压u为输入,Uc为输出的系统微分方程式。u(t)dtRuc解 根据基尔霍夫电路定律,有十duc而i=C屁,则上式可写成如下形式LCd2Ucdt2RC詈 UC= u(t)4、如图所示的电网络系统,其中u为输入电压,uo为输出电压,试写出此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表达式。4111 1II C1duodu,R1R2C 0 (R1 R2)uR,R2C L R2UjdtdtU(s) _RR2Cs R2Uj(s)RR2Cs R-i R25 动态性能指标通常有哪几项?如何理解这些指

7、标?延迟时间td阶跃响应第一次达到终值 h(:)的50%所需的时间。上升时间tr阶跃响应从终值的10%上升到终值的90%所需的时间;对有振荡的系统, 也可定义为从0到第一次达到终值所需的时间。峰值时间tp阶跃响应越过稳态值 h(:)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调节时间ts阶跃响到达并保持在终值 h(:) -5 %误差带内所需的最短时间;有时也 用终值的一2%误差带来定义调节时间。超调量; 峰值h(tp)超出终值h(:J的百分比,即100 %5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有什么特点?当时间 t满足什么条件时响应值与稳态值之间的误差 将小于52%。?由于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没有超调量, 所有其性能指标主要是调节时

8、间, 它表征系统过 渡过程的快慢。当t = 3T或4T时,响应值与稳态值之间的误差将小于 52%。显然系统的 时间常数T越小,调节时间越小,响应曲线很快就能接近稳态值。6已知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1(s)0.25s +0.707s+1则系统的E、3 n及性能指标b%、ts (5%)各是多少?E = 0.7073 n= 2b %= 4.3 %ts (5%)= 2.1 (s)7、一阶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1)确定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及其时间常数;2)若要求调节时间ts =0.2s,待定参数应满足的要求。(取5%的误差带,ts =4T )8、有一系统传递函数Kks2 s Kk,其中Kk= 4。求该系统的超

9、调量和调整时间;由结构图写出闭环系统传递函数K11G(s)s IZ=K1=K21 + K1 K2s K1K2s 1sk1k2则,系统的时间参数为1T =K1K2【解】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s2 s KkKk =4与二阶系统标准形式的传递函数2对比得:固有频率,n = Kk = 21(2) 阻尼比由2 n =1得0.252 n(3) 超调 :./100% =47%(4) 调整时间ts 5% 、3-6s9、典型的二阶系统的两个极点为岂2 = -22j,要求:1. 确定系统无阻尼自然频率和阻尼比;2. 确定该系统的传递函数。解 由闭环极点的分布,可知联立求解得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s22 n 28s2 4

10、s 8闭环传递函数为C(s)42R(s) s (1 4K)s 4严1n = 4,绘制出这个系8当K0时,特征方程只有负根,或根据劳斯稳定判据可判断出系统是稳定的。11、已知一个欠阻尼、震荡幅度大且衰减缓慢的二阶系统,统的单位反馈闭环结构图。答案:16y(t)2s(s +1)rr(t)新12、已知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函为G(s)10s(0.1s 1),求系统的3 n及性能指标b %、ts(5%)。E = 0.53 n= 10b %= 16.3 %ts (5%)= 0.6 (s)13、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函为G(s)二8s(0.5s 1)计算系统的阻尼比E、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3n及超调量与调节时

11、间。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E = 0.2516s2 2s 16和标准传递函数相比较得:3 n= 4b%= e1100%ts (5%)= 6 (s)14、系统的特征方程为5432s 2s s 3s 4s5=0试用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解 计算劳斯表中各元素的数值,并排列成下表s5114s4235s3-13 0s2950s132s05由上表可以看出,第一列各数值的符号改变了两次,由+2变成-1,又由-1改变成+9。因此该系统有两个正实部的根,系统是不稳定的。15、某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所示。试确定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由 e/ 1一2 = 0.25,计算得 E = 0.4由峰值时间tp

12、: = 2,计算得冷二1.7甘2啊根据二阶系统的标准传递函数表达式s2 * 2nS 2n得系统得闭环传递函数为:(S)2.9s21.36s 2.916、典型的二阶系统的极点为- 2二2 j试1. 确定系统无阻尼自然频率和阻尼比;2. 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評n =2迈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S)=s2 2 l nS282s 4s 8 17、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A (& 十 1)s(s3 +4/ 4- 2s+3)用劳斯稳定判据确定系数 A=0.6时系统是否稳定S412A3S4A+325 -ASA4iA2 14A -15sA50s A闭环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由此解得0 :. A : 1。5 -A4A214

13、A -15A5所以系数A=0.6时系统稳定18、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s)二10(s 1)(s 2)(s 5)试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并说明该系统是否稳定。G(s)_101 -G(s) s(s 2)(s 5)该系统的闭环极点均位于 s平面的左半平面,所以系统稳定。19、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稳定的参数k的取值范围。G(s)二ks(s - 2)(s 3)列出罗斯表并确定使系统30解:系统特征方程为:D(s) =s3 5s26s k = 0Routh :s316s25ko30 ks二 k ::: 305s0k二 k 0使系统稳定的增益范围为:0 : K ::: 30 。20、

14、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s 1)( s 5)求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1)闭环传递函数为C(s) kkR(s) 一 s(s 1)(s 5) k 一 s3 6s2 5s k21、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二Ks(s 3)(s 5)求使闭环系统特征方程。解: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s) = s3 8s2 15s K22、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如下,试判别系统的稳定性。D(s)二 s4 8s3 18s216s 5=0根据劳斯稳定判据,得系统稳定。23、drdt3r(t)设某系统可用下列二阶微分方程d 2c dt2近似描述,其中c(t)为输出,r(t)为输入。在零初始条件下,试确定该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C(s) s 32R(s) 4s 5s 124、已知系统传递函数C二 一求静态位置误差系数和速度误差系数; 在输入r(t) =1 2t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ess ;解:I型系统,开环放大系数为 5,则(1)静态位置误差系数为g,静态速度误差系数为5。(2)在输入r(t) =1 - 3t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ess = 0.6,且初始条件为c(0)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