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实施日期: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制度1 目的规定公司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方针、 风险可接收准则和风险管理过程要求, 规范公 司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活动,确保医疗器械产品使用安全。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以下简称:风险管理)。3 职责3.1 公司总经理a) 制定公司风险管理方针;b) 为风险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c) 主持公司风险管理评审, 评价公司风险管理活动的适宜性, 以确保风险管理过程持续有效;d) 对公司成立的新产品开发项目组,授权管理者代表批准风险管理报告。e) 对分厂成立的新产品开发项目组,授权分厂技术厂长批准风险管理报告
2、。3.2 管理者代表a) 确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保持;b) 对公司风险管理活动进行督导;3.3 公司质量部a) 编制公司风险管理制度;b) 通过内审、日常检查等形式,对公司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3.4 分厂技术厂长a) 对本单位风险管理过程的实施和效果进行监督;b) 主持评审产品的风险管理过程;c) 批准风险管理计划;d) 批准产品风险管理报告。3.5 分厂技术质量部a) 指定各项目的风险管理负责人。b) 组织协调风险管理活动;c) 跟踪检查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和效果。3.6 项目风险管理小组负责人a) 制定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以下简称:风险管理计划);b) 组织风险管理
3、小组实施风险管理活动;c) 跟踪相关活动,包括生产和生产后信息;d) 对涉及重大风险的评价和措施,可直接向分厂技术负责人汇报;e) 组织风险管理过程评审,编写风险管理报告;f) 整理风险管理文档,确保风险管理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3.6 风险管理小组所有新产品设计开发项目都应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风险管理小组以设计开发项目 组成员为基础,根据需要可邀请制造、检验、服务和临床人员参加。a) 对产品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b) 分析、制定风险控制措施;c) 实施、记录和验证风险控制措施;d) 对剩余风险、是否产生新的风险、风险控制的完整性以及综合剩余风险的可 接受性进行评价;e) 建立和保存必要的
4、风险管理文档;f) 参与风险管理过程的评价。3.7 产品负责人 对已上市产品,分厂应指定一名技术人员,负责产品的风险管理(简称“产品负 责人”),其职责如下:a) 收集产品生产和生产后信息;b)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价,对与安全性相关的信息评价是否有新的或不可接 受的风险出现;c) 对不可接受的风险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d) 更新风险管理报告。4 管理要求4.1 公司风险管理方针a) 对所有医疗器械进行风险管理, 只有全部剩余风险和综合剩余风险符合公司可 接受性准则( 4.2),并未产生新的危害;或产生新的危害通过进一步采取控 制措施又符合可接收准则的产品,才可接受;b
5、)对不能估计损害发生概率的风险,应根据损害的性质评价风险:如果估计损害 的严重度是可忽略的,则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对于能产生严重后果的风险,必 须采取降低风险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c)可接受的风险应是:损害发生概率“非常少” (v 10-6 )的,严重程度“严重的”及以下的; 损害发生概率“很少” (v 10-5和10-6),严重度为“可忽略”、“轻 度”的;对“偶然” (V 10-4和10-5)和“有时” (V 10-3和10-4)发生,严重 度为“可忽略的”;d)对根据风险可接收准则判断为不可接受的,而进一步的风险控制又不可行的风 险,应进行风险/受益分析;只有受益大于风险时,才可
6、考虑判定为可接受的 可行性。e)根据风险可接收准则判为可接受的,但风险又没有小到可以忽略程度的风险, 只要可行,应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合理可行降低法)。4.2风险可接受性准则4.2.1风险的严重度水平分级等级名称代号定义灾难性的5导致患者死亡危重的4导致永久性损伤或危及生命的伤害严重3导致要求专业医疗介入的伤害或损伤轻度2导致不要求专业医疗介入的伤害或损伤可忽略1不便或暂时不适4.2.2风险的概率等级等级名称代号频次(每年)经常5 10-3有时4V 10-3 和10-4偶然3V 10-4 和10-5很少2V 10-5 和10-6非常少1v 10-6注:频次是指每台设备每年发生或预期发生的事
7、件次数。423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概率代号严重度可忽略轻度的严重的危重的灾难性的12345经常5RRNNN有时4ARRNN偶然3ARRRN很少2AARRR非常少1AAARR说明:A :可接受的风险;R:合理可行降低的风险;N :不可接受的风险。4.2.4公司医疗器械产品,依据风险管理方针(4.1)制定了风险可接受性准则(4214.2.3 )。但考虑到公司产品的多样性,针对每一特定的产品,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时,需对此风险可接受准则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如不适宜应重新制定。4.3风险管理计划4.3.1每一种医疗器械(同一个注册证)都应建立风险管理计划。如果相似产品 使用同一份计划时,应说明其适宜性。风
8、险管理计划至少应包括:a)策划的风险管理活动范围:判定和描述医疗器械和适用于计划每个要素的生 命周期阶段;b)职责和权限的分配;c)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d)依据公司风险管理方针确定的风险可接受性准则,包括在损害发生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的准则;e)验证活动;f)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和评审的有关活动。4.3.2风险管理计划的编写格式和内容要求,见附件 1。4.4风险管理过程概述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综合剩余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受益分析。应记录风险管理活动结果并纳入相关文档。风险管理过程见附图1。4.5 风险管理活动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范围, 应覆盖医疗器械的所
9、有生命周期阶段。 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及生产后阶段的风险管理活动见附件 1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4.5.1 风险管理小组4.5.1.1 产品设计和开发项目立项后, 应首先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项目组负责人兼风险 管理小组负责人。4.5.1.2 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应分工明确、职责清楚。4.5.2 风险管理计划4.5.2.1 风险管理小组负责人负责制定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 ,按本文 3.1 条款规 定批准后实施。风险管理计划的编写要求见 4.3 条款和附件 1。4.5.2.2 如风险管理计划有改变,应经过评审、批准,并保存更改记录。4.5.3 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4.5.3.1 在设计和开
10、发策划阶段,应完成医疗器械初始安全特征的判定、初始危害的 判定和初始风险控制方案的分析,并确定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获得方法。4.5.3.2 依据 YY/T0316-2008 标准附录 C 的要求,进行医疗器械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 有关初始特征的判定 。4.533依据YY/T0316-2008标准附录E要求编制医疗器械在正常和故障两种条件下, 与医疗器械有关的已知或可预见的初始危害清单。4.5.3.4根据风险管理计划( 4.3)中规定的风险可接受性准则,估计每个危害处境的 风险。4.5.3.5根据风险管理计划( 4.3)中规定的风险可接收准则,对每个已判定的危害处 境,决定是否需要降低风险。4.5.
11、3.6 对需要降低风险的每一个危害处境, 风险管理小组应制定初始风险控制措施。 降低风险的措施要按下列顺序,一次使用一种或多种方法:a) 通过设计方法取得固有安全性;b)在医疗器械本身或在制造过程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c)提供安全性信息。4.5.4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4.5.4.1风险控制措施作为设计和开发输入,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逐项实施。4.5.4.2 制造部门和技术部门在样机试制和批量生产过程中,应实施风险控制措施。4.5.4.3 风险管理小组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并对剩余 风险和风险控制措施是否产生新的风险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符合风险可接收准则。4.5.5 风险控制措
12、施的效果、剩余风险、是否产生新的风险、风险控制的完整性和综 合剩余风险可接受性的评价4.5.5.1 通过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设计开发阶段各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完整性 (所有已判定的危害处境产生的一个或多个估计的风险是 否已经得到考虑),评审风险控制措施是否产生新的风险。4.5.5.2 通过设计和开发的验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对风险控制 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评价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4.5.5.3 通过设计和开发的确认(产品试用 /临床评价 /产品鉴定),进一步评价风险控 制措施的有效性, 评价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 对判定不可接受的, 而进一步的风
13、 险控制又不可行的风险,进行风险 /受益分析。4.5.6 产品风险管理过程评审在设计评审、 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等过程结束后, 风险管理小组负责人应组织风 险管理小组成员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审。 评审由风险管理小组负责人主持, 视需要 可以聘请专家参与。评审应确保:a)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规定的活动已被适当实施;b) 综合剩余风险是可接受的;c)已有适当的方法获得相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4.6 风险管理报告 风险管理小组负责人根据风险管理过程评审的结果,编制风险管理报告。风险管 理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见附件 2。4.7 生产和生产后阶段的风险管理4.7.1 生产和生产后阶段的风险管理见附图 2生产和
14、生产后阶段的风险管理流程。4.7.2 产品负责人要建立“生产和生产后信息评价和处理记录”(见附件3),记录与安全性有关信息的评价和处理情况。4.7.3 产品负责人每年都要根据与安全性有关的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评价和处理情 况,对风险管理报告进行适当更新, 同时修改报告的版本号; 如果没有涉及产品安全 性的生产和生产后信息出现,只需修改风险管理报告的版本号。4.8 公司风险管理评审4.8.1 公司每年应至少组织一次风险管理评审(可以和公司管理评审合并进行),评 价公司风险管理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找出存在问题, 采取改进措施, 以确保风险 管理过程持续有效。4.8.2 公司质量体系内审组通过内部
15、审核,检查各分厂风险管理活动的符合性和有效 性,以作为风险管理评审的输入。4.8.3 公司质量部负责风险管理评审记录的建立和保存。5 相关文件和记录YY/T0316-2008 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安全特征问题清单危害判断及风险控制方案分析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记录表6 附件附图 1: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活动概述附图 2:生产和生产后阶段的风险管理流程附件 1:医疗器械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的格式和内容附件 2:风险管理报告的格式和内容附件 3:生产和生产后信息评价和处理记录附件 1:医疗器械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的格式和内容(示例)医疗器械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产
16、品名称: XXX ) 文件编号: xxx 版本号: xx 编 制 : 审 批: 日 期:医疗器械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1产品简介(对产品工作原理、组成、功能和预期用途的描述。)2范围(简要说明本计划所覆盖的产品生命周期。 风险管理的范围包括医疗器械生命周期的 所有阶段。医疗器械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设计开发策划、设计开发、制造、安装、销 售、使用、售后服务和报废处置。)3职责(参加风险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如项目经理、技术、检验、制造、临床和风险管理 评审人员等)如:XXX(项目经理、风险管理组长):XXX(机械工程师):XXX(电气工程师):XXX(制造部门负责人):XXX(检验人员):4风险接受性
17、准则(对特定的产品,可直接采用公司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制度中规定的可接受性准则, 也可对公司规定的可接受性准则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根据公司风险管理活动方针制定 适用于特定产品的风险可接受性准则。)示例:风险管理小组对公司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的风险可接收性准则进行了 评价,认为XXX产品完全适用。4.1风险的严重度水平分级等级名称代号定义灾难性的5导致患者死亡危重的4导致永久性损伤或危及生命的伤害严重3导致要求专业医疗介入的伤害或损伤轻度2导致不要求专业医疗介入的伤害或损伤可忽略1不便或暂时不适4.2风险的概率等级等级名称代号频次(每年)经常5 10-3有时4V 10-3 和10-4偶然3V 1
18、0-4 和10-5很少2V 10-5 和10-6非常少1V 10-6注:频次是指每台设备每年发生或预期发生的事件次数。4.3风险可接受性准则概率代号严重度可忽略轻度的严重的危重的灾难性的12345经常5RRNNN有时4ARRNN偶然3ARRRN很少2AARRR非常少1AAAAR说明:A :可接受;R:合理可行降低;N :不可接受5风险管理活动计划依据本计划所覆盖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对各阶段风险管理活动做出相应安排,包括验证及评审活动。示例: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及生产后阶段的风险管理活动序号产品生命 周期阶段风险管理活动计划时间责任人备注1设计和开发策划1. 制定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2. 风险分析
19、:a)医疗器械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有 关特征的判定;b)危害的判定;c)估计风险;技术质 里部、风险管理 小组3.风险评价;4制定风险控制措施;5.制定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获得方 法。2设计和开发输入输入前期风险管理的结果。技术质里部3设计和开发1实施各项风险控制措施;2. 对控制措施进行必要的验证;3. 剩余风险评价;4. 评价风险控制措施是否产生新的 风险。技术质 里部、风险管理 小组4设计和开发输出输出的设计文件应实施了各项风 险控制措施。技术质里部5设计和开发评审1评价各项风险控制的实施情况;2. 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完整性;3. 评审风险控制措施是否产生新的 风险。技术质 里部、风险管理
20、小组6样机试制实施各项风险控制措施。技术质里部、制造部7设计开发 验证(型 式检验)1. 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 验证;2. 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验 证。技术质 里部、风险管理 小组8设计和开发确认(产品试 用/临床评 价/产品鉴定)1. 通过临床/试用/鉴定,进一步评 价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2. 评价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3对判定不可接受的,而进一步的 风险控制又不可行的风险,进行风 险/受益分析。技术质 里部、风险管理 小组9风险管理评审1. 对设计和开发阶段的风险管理 活动进行评审,确保a)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已全部 实施;b)综合剩余风险是可接受的;c)已有适当的方法获得
21、相关生产 和生产后信息。2. 根据评审结果编写设计和开发 阶段的风险管理报告。技术质 量部、风险管理 小组、专家10整理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整理风险管理文档。技术质 量部、风险管理 小组11产品注册提交风险管理报告。技术质量部12批量生产按不合格控制程序、数据分 析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 控制程序、质量信息管理程序 实施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制造部、技术质量部13生产后阶段1按质量信息管理程序和服 务控制程序收集医疗器械在安 装、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信息;2. 对可能涉及安全性的信息进行评 价;3. 如发生“有先前没有认识的危害 或危害处境出现”,或“由危害处 境产生的一个或多个估计的风险
22、不再是可接受的”时,应对先前的 风险管理过程和风险管理文档进 行评价,并采取适当的措施;4. 评价结果和采取的适当措施记入 风险管理文档。销售服 务部门、技术质量部附件2:风险管理报告的格式和内容(示例)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产品名称:XXX诊断仪)文件编号:XXXX版本号:XX编制:批准:批准日期: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产品名称:XXX诊断仪)1概述1.1产品简介(对产品工作原理、组成、功能和预期用途的描述。)1.2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及实施情况简述XXX诊断仪于20XX年X月开始策划立项。立项同时,分厂就针对产品进行了风 险管理活动的策划,成立了风险管理小组,确定了该项目的风险管理负责人。
23、风险管理小组制定了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文件编号:XXX 版本号XX ),确定了 XXX诊断仪的风险可接受准则,对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风险管理活动以及生产和 生产后信息的获得方法进行了安排。风险管理小组严格按照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的要求对XXX诊断仪设计开发阶段进行了风险管理,并建立和保持了相关风险管理文档。1.3风险管理评审的目的风险管理评审的目的是通过对 XXX诊断仪在上市前各阶段风险管理活动进行总体 评价,确保风险管理活动已按计划完成,并且通过对该产品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 险控制,以及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价,证实剩余风险和综合剩余风险控制均在可 接受的范围内。1.4风险管理评审小组
24、成员评审人员所属部门职务XXXX技术厂长评审组组长XXXXP技术质量部组员XXXX技术质量部组员XXXX质量部组员XXXX销售服务部产品应用)组员XXXX临床专家(外聘)组员2风险管理评审输入2.1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风险管理小组对公司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的风险可接收性准则进行了评 价,认为XXX诊断仪完全适用。2.1.1风险的严重度分级等级名称代号定义灾难性的5导致患者死亡危重的4导致永久性损伤或危及生命的伤害严重3导致要求专业医疗介入的伤害或损伤轻度2导致不要求专业医疗介入的伤害或损伤可忽略1不便或暂时不适2.1.2风险的概率水平分级等级名称代号频次(每年)经常5 10-3有时4V 10
25、-3 和10-4偶然3V 10-4 和10-5很少2V 10-5 和10-6非常少1V 10-6注:频次是指每台设备每年发生或预期发生的事件次数。2.1.3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概率代号严重度可忽略轻度的严重的危重的灾难性的12345经常5RRNNN有时4ARRNN偶然3ARRRN很少2AARRR非常少1AAAAR说明:A :可接受;R:合理可行降低;N :不可接受2.2风险管理文档文档名称文件编号版本号备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XXXXXX见附件2-1安全特征问题清单XX见附件2-2危害判断及风险控制方案分析XX见附件2-3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记录表XX见附件2-42.3相关标准YY/T0316
26、-2008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GB4793.1-2007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YZB/ 国 xxx xxxx2.4相关文件和记录公司风险管理制度文件编号:xxx版本号:xx产品图纸产品设计计算书产品说明书产品检测报告报告编号:xxx临床评价报告/产品使用报告3风险管理评审3.1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完成情况评审小组对XXX诊断仪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逐项进行了检查。通过对相关风险管理文档的检查,认为 XXX诊断仪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已全部实施。3.2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审评审小组对所有剩余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 评审了在所有剩余风险共同作用下
27、对产 品安全的影响,评审结果认为:产品综合剩余风险可接受。具体评价从如下方面:1)单个风险的风险控制是否有相互矛盾的要求? 结论:尚未发现现有风险控制有相互矛盾的情况。2)警告的评审(包括警告是否过多?) 结论:警告的数量适当,且提示清晰,符合规范。3)说明书的评审(包括是否有矛盾的地方,是否难以遵守?) 结论:产品说明书符合 10 号令及产品专用安全标准要求,无相互矛盾之处,相关 产品安全方面的描述清晰易懂,易于使用者阅读。4)和同类产品进行比较结论:通过与 XX 公司 XX 型诊断仪进行临床比较,性能、功能比较分析,认为公 司 XXX 诊断仪与目前市场上反映较好的这款机型从性能指标、功能及
28、临床使用上都是 相同的。5)评审组结论 风险管理评审小组通过以上方面评审、分析,一致认为本产品的综合剩余风险是可 以接受的。3.3 关于生产和生产后信息 对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获得方法,公司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制度作出了规定, 风险管理小组在该产品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中作出了安排。评审组对该产品生产 和生产后信息的获取方法和安排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审, 认为获取方法和安排是 适宜和有效的。4 风险管理结论风险管理评审小组经过对 XXX 诊断仪风险管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审,认为医疗器 械风险管理计划已被适当地实施,对与 XXX 诊断仪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和 已知或可预见的各种危害进行了判定
29、, 对每一个判定的危害处境相关的的一个或多个风 险进行了分析、评价,对不可接受或可行降低的风险,采取了适宜的控制措施,经验证 各种控制措施已实施并且有效,控制措施未产生新的危害,所有剩余风险和综合剩余风 险均可接受,使用 XXX 诊断仪是安全的。附件2-2版本号:XXXXX诊断仪安全特征问题清单依据YY/T0316-2008标准附录C的问题清单,对XXX诊断仪预期用途和与安全性有关特征判定如下:问题内容特征判定可能的危害危害标识见说明书否是,诊断仪探头与患者接触,腔体探头为粘膜接触。 接 触时间均为短期接触(24小时)。每人1次,每次10-20 分钟生物学危害、探 头材料生物相容 性H1否疋,
30、有光冃匕传递到患者体内。能量危害H2否否否是,探头的清洁消毒生物学危害、探 头可能的污染材 料生物相容性否是,可进行距离、面积/周长、体积的测量运行危害、测量 不准确导致的伤害H5否否是,有漏电流,但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电能危害H6是,对电源波动敏感,主机受影响,对电源要求相见说 明书电磁能危害 网电源、电磁干 扰带来的危害H7是,有电磁干扰,由于频率低,干扰较小电磁能危害H8问题内容特征判定可能的危害危害标识体表探头,腔内探头:腔内探头是一次性无菌防护套、 探头是标配,用户也可选购,说明书中给出选购的规范信息危害H9是,经过培训的生产厂家认可的专业维护人员信息危害H10有嵌入式软件,出厂前已安
31、装好,如需升级由厂家进行。运行危害:软件 设计缺陷带来的H11仪器对储存寿命没有强制性要求。腔体探头用一次性无 菌防护套,电池,有储存寿命,要求详见说明书信息危害H12是,探头光源照度下降(老化),导致灵敏度降低运行危害H13仪器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会受到撞击和挤压能力危害H14考虑仪器电子兀器件老化运行危害 继续使用超过寿 命期的仪器带来 的使用危害H15否腔体探头用一次性无困防护套使用后应作为医疗垃圾 处理仪器报废后,有毒有害元件的处置信息危害H16是,仪器的使用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运行危害H17使用说明书,监视器上菜单也会有安全信息提供信息危害H18否C.2.29.1用户界面设计特性是否可能促
32、成使用错 误?是,运行危害:菜单 设计可能带来的H19C.2.29.2医疗器械是否在因分散注意力而导致使用 错误的环境中使用?否C.2.29.3医疗器械是否有连接部分或附件?探头为附件,错误连接不可能因为在产品上接口插座有 标记运行危害H20C.2.29.4医疗器械是否有控制接口?是,脚踏开关接口:通过脚踏开关冻结或解冻超声图像运行危害H21C.2.29.5医疗器械是否显示信息?是,液晶屏显示测量信息信息危害H22 :C.2.29.6医疗器械是否由菜单控制?是,米用两级菜单信息危害H23C.2.29.7医疗器械是否由具有特殊需要的人使用?应由经过培训的有资格的医生使用运行危害H24C.2.29
33、.8用户界面能否用于启动使用者动作?否否否否是,推车式。使用带有锁定轮的小车机械危害H25厂传感器,关键电路,软件运行危害H26附件2-4版本号:XXXXX诊断仪的危害分析(PHA ),包括可预见的事件序列、危害处境和可产生的损害编号危害类型可预见的事件及事件序列危害处境产生的损害H1生物学危害1、探头材料的选择未经过生物学评价2、使用了生物不相容的材料探头接触患者轻者皮肤刺激过敏,重者感染H2冃能量危害光能对患者的辐射:可能对患者产生损害H3生物学危害探头消毒不当,或消毒剂选择不当探头污染污染的探头接触患者或其它人员人员感染H4信息危害消毒方法不清晰,探头感染同上人员感染H5运行危害测量不准
34、确测量的数据不准,致使诊断错误延误治疗H6电能危害仪器绝缘设计不符合要求或仪器无可靠的接地患者、使用者和维修人员触及到带 电部件严重时触电死亡H7电磁能危害电磁干扰使仪器运行不正常延误治疗H8电磁能危害仪器工作时可能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影响在运行的其他设备延误治疗H9信息危害说明书中给出探头选购的信息不明确使用了不匹配的探头或不合格的 一次性防护套测量不准,延误治疗H10信息危害仪器由非生产厂家认可的专业人员维修使仪器运行不正常延误治疗H11运行危害有嵌入式软件,出厂前已安装好,如需升级由 厂家进行H12信息危害腔体探头用一次性无困防护套,电池,有储存 寿命使用了过期的防护套,电池延误治疗或感染H13运行危害探头光源照度下降,导致灵敏度降低仪器测量不准测量不准,延误治疗H14机械能危害仪器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会受到撞击和挤压仪器损坏或影响诊断延误治疗H15运行危害电子元器件老化继续使用超过寿命期的仪器带来 的使用危害电气安全问题或测量不准致 使延误治疗H16信息危害腔体探头用一次性无困防护套使用后作为医疗 垃圾处理;仪器报废后,未按要求处置有毒有 害元件污染环境疾病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环保施工操作协议2篇
- 金银花、菊花和蒲公英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复合米酒的制备
- 执行力提升工作总结
- 2021年二类医疗器械分类目录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10812050206
- 摄影作品网络传播与版权保护考核试卷
- 镍氢电池环保与回收利用考核试卷
- 民族医学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与效果评估
- 非金属加工设备在新型建筑材料的生产应用考核试卷
- 飞机内饰材料燃烧性能测试考核试卷
- GB/T 5130-1997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试验方法
- FZ/T 01041-2014绒毛织物绒毛长度和绒毛高度的测定
- 《经济学导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农田水利渠道灌溉与排水课件
-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册 3.43 简单机械之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
- 六棱块护坡施工方案
- 机械制图课件(完整版)
-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文本细读
- 《行政组织学小抄》word版
- 日立多联机系统调试培训教材
- (完整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词汇必备(免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