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规定_第1页
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规定_第2页
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规定_第3页
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规定_第4页
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输气管道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目 次 总 则 .1 1 总论 .1 1.1 编制依据 .1 1.2 研究目的和范围 .1 1.3 编制原则 .2 1.4 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 .2 1.5 总体技术水平 .2 1.6 主要研究结论 .2 2 气源分析 .7 2.1 气田气源 .7 2.2 其它气源 .7 2.3 天然气性质 .7 2.4 资源风险分析 .7 3 市场分析 .8 3.1 目标市场的确定 .8 4 供配气方案 .9 4.1 供配气原则 .9 4.2 供需平衡分析 .9 4.4 管线输量确定 .9 5 管道线路工程 .10 5.1 线路走向方案 .10 5.2 线路走向推

2、荐方案 .12 5.3 管道敷设 .15 5.4 管道穿跨越 .15 5.5 线路附属设施 .18 5.6 主要工程量 .19 5.7 附图要求 .21 6 输气工艺 .22 6.1 工艺参数 .22 6.2 工艺系统计算 .22 6.3 管道适应分析 .23 6.4 附图要求 .23 7 线路用管 .24 7.1 材质等级选择 .24 7.2 管型选择 .24 7.3 线路用管方案和用钢量 .24 7.4 管道强度及稳定性校核 .24 8 输气站场 .26 8.1 站场设置 .26 8.2 站场工艺 .26 8.3 主要设备选型 .27 8.4 站场工艺用管 .27 8.5 主要工程量 .2

3、7 8.6 附图要求 .28 9 管道防腐 .29 9.1 基础资料 .29 9.2 防腐层的选择 .29 9.3 阴极保护 .29 9.4 干扰防护 .30 9.5 主要工程量 .30 10 自动控制 .32 10.1 自动控制水平 .32 10.2 自动控制系统方案 .32 10.3 流量计量与压力监控 .33 10.4 控制室 .33 10.5 仪表选型 .33 10.6 仪表供电、供风及接地 .34 10.7 主要工程量 .34 10.8 附图要求 .35 11 通信工程 .36 11.1 管道沿线通信现状 .36 11.2 通信业务需求预测 .36 11.3 通信技术方案 .37 1

4、1.4 主要工程量 .38 11.5 附图要求 .38 12 供配电工程 .40 12.1 电源情况 .40 12.2 用电负荷统计 .40 12.3 供配电方案 .40 12.4 主要设备及工程量 .41 12.5 附图要求 .42 13 公用工程 .43 13.1 总图运输 .43 13.2 给排水 .44 13.3 热工和暖通 .46 13.4 建筑与结构 .48 13.5 维修和抢修 .49 14 消防 .50 14.1 消防设计原则 .50 14.2 生产区消防 .50 14.3 辅助生产区及生活区消防 .50 14.4 消防用水量 .50 14.5 主要消防设备及工程量 .50 1

5、5 节能 .51 15.1 综合能耗分析 .51 15.2 能源供应 .51 15.3 能耗指标 .51 15.4 节能降耗措施 .52 16 环境保护 .53 16.1 管道沿线环境现状 .53 16.2 环境影响分析 .53 16.3 环境保护措施 .54 16.4 环境影响结论 .55 17 安全 .56 17.1 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6 17.2 自然灾害、社会危害因素分析 .56 17.3 危险、有害因素防范与治理措施 .56 17.4 预期效果 .57 18 职业卫生 .58 18.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58 18.2 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 .58 18.3 预期效果

6、 .58 19 机构及定员 .59 19.1 机构 .59 19.2 定员 .59 19.3 培训 .59 20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60 20.1 实施阶段 .60 20.2 实施进度 .60 21 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 .61 21.1 投资估算 .61 21.2 资金来源及融资方案 .62 22 财务分析 .63 22.1 财务分析的范围、依据和方法 .63 22.2 评价参数和基础数据 .63 22.3 成本费用估算及分析 .63 22.4 收入、税金及利润估算 .64 22.5 财务分析 .64 22.6 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64 22.7 财务分析结论和建议 .65 23 经济

7、费用效益分析 .67 23.1 分析范围 .67 23.2 基础参数 .67 23.3 投资费用估算 .67 23.4 经营费用估算 .67 23.5 直接效益估算 .67 23.6 间接费用估算 .67 23.7 间接效益估算 .67 23.8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67 24 社会效益分析 .69 24.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69 24.2 项目与所在地区的互适性分析 .69 25 可研报告所列附件 .70 25.1 立项附件 .70 25.2 相关附件 .70 25.3 附图 .70 总 则 1 为了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水平, 规范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为项

8、目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制定输气管道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以下简称编制规定 ) 。预可行性 研究报告,可参照执行。 2 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须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设计、咨询单 位进行。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单位,要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 容和质量负责。 3 依据批准的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 制。对没有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可根据委托单位的要求编制。 4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严格按照编制规定进行,但对于投资额 度较小、项目建设内容比较简单、资源市场比较落实的项目,可以根据委 托单位的要求适当简化。 5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应按照

9、股份公司的 石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规定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 法与参数及有关规定执行。 6 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必须坚持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编制 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全面反映研究过程的意见,确保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 和严肃性。 7 经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工程初步设计和概算的编制依据。 项目的规模、工程内容、建设标准、工艺路线及产品方案等,不得任意改 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应相对准确,批准后的可研报告投资估算同 初设阶段的工程概算误差不得超过其10%。 8 大中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应单独 成册。 1 总论 1.1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是输气管道可行

10、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基础,可作为编制依据的 主要有(但不局限于下述文件): 1.1.1 委托单位提供的文件(列出文件名称、文号、发文单位和日期) 1)委托单位的项目委托书或委托单位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单位签 订的合同; 2)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和批复文件; 3)由委托单位提供的技术文件:天然气物性、天然气资源基本情况、 天然气市场研究方向的资料文件; 4)项目相关报告和研究成果。 1.1.2 相关专题研究 根据项目特点,列出涉及可行性研究的某些专题研究报告名称,如天 然气物性分析报告等。 1.1.3 相关研究报告 列出与可行性研究相关的研究报告名称,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地震 安全性评价报告、地质灾害评

11、价报告、矿产压覆评价报告等。 1.2 研究目的和范围 1.2.1 研究目的 1)简要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 2)管道工程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发展规划及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要 求; 3)从天然气、煤层气、LNG 供给情况、天然气市场的需求现状、建设 条件、经济效益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说明管道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2.2 研究范围 1)说明项目研究的时间范围; 2)说明资源及市场的研究范围及内容; 3)说明项目的研究范围。工程组成内容(包括管道线路、站场、供 水、供电、通信、道路等)及工程范围的界定; 4)主体工程及外部配套工程的内容。说明本工程项目与其他单位共 同建设使用的公用工程内容及相互关系的划分

12、; 5)对不属于本项目范围,但需由本项目分摊投资的工程要加以说明。 1.3 编制原则 1)遵循国家、行业有关经济发展规划、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政 策、标准、规范; 2)遵循健康、安全、环保、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的经济可行性原则; 3)若为区域性的工程,应阐明工程的整体性与系统性的原则; 4)需处理的工程内部和外部,地方和部门关系的原则; 5)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 6)确定工程技术水平的原则; 7)确定项目研究中解决特殊技术问题遵循的原则; 8)确定工程建设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原则。 1.4 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 列出各专业需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的名称和标准号及年号。 1) 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

13、、法规; 2) 国家、地方、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3) 有关的国外(际)标准和规范,并写出外文原名。 1.5 总体技术水平 本节只概括论述管道工程的总体技术水平。仅包括以下内容: 1)输气工艺及自动控制管理水平。 2)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情况。 3)特定条件下解决特殊工程问题的专用技术和专利技术的应用,以 及自主创新情况。 1.6 主要研究结论 1.6.1 资源概况 国内气源:简要说明气田勘探、开发情况,气源的种类、供气年限、 供气量、供气压力和质量。 进口气源:根据已签署的购气协议或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1.6.2 市场概况 简要说明目标市场的近、远期用户对用

14、气的需求及消费结构。评价分 析后的需求用气结果,商品气价格和用户对价格的承受能力的预测结果。 1.6.3 供配气方案 简要说明商品气分配情况。 1.6.4 工程概况 简要说明推荐方案的工程概况、规模和内容,主要包括: 1)输气线路 简要说明输气管线起止点、长度及线路的宏观走向概况,管道敷设方 式,管线穿越大中型河流、穿越铁路、高速公路以及等级公路的次数和穿 越长度,山体隧道的长度,线路截断阀的座数,沿线的主要地形特征及困 难段的长度,管线所推荐的外防腐的方法,阴极保护站的座数。 2)输气工艺方案 若为联络线、LNG 或地下储气库外输线,应说明管线的功能。 管线的设计规模、设计压力、管径、壁厚、

15、管型、钢种等级的选择。 各类站场座数,规模及主要功能,压气站装机功率,机组配置及驱动 方式。站场内所推荐的外防腐的方法。 3)线路用管 简要说明不同地区等级及穿跨越等特殊地段的用管类型。工程总用钢 量及不同用管类型的用钢量。 4)自动化控制 5)通信 6)供、配电 7)主要引进设备或引进技术 8)管道维、抢修 9)机构及定员 10)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6.5 主要工程量 按线路、站场和主要系统配套工程列出主要工程量,见表 1.6-1。 表 1.6-1 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注 1.线路 1.1 输气管道(外径壁厚) 、材质、管型km 1.2管道防腐层m2 1.3 大型穿跨越及

16、山体隧道处/m* 1.4 阴极保护站(合建站/独立站)座 1.5 线路截断阀室(远控/就地)座 1.6水工保护处 1.7道路 1.7.1新建(施工/伴行)km 1.7.2改扩建(施工/伴行)km 2站场 2.1首站 (或接收站)座 2.2压缩机站座 2.3分输站座 2.4末站座 3通信 3.1 通信线路km 3.2 通信站座 4供配电 4.1 外部供电线路km 4.2 变电站座 5公用工程 5.1总图 5.1.1征地面积m2 约合“x 亩” 5.1.2 绿化面积m2 约合“x 亩” 5.2 给排水及消防 5.2.1外部供水管线km 5.2.2 水源井口 5.2.3消防站座 5.2.4 供热及暖

17、通 5.3管道维、抢修处 *说明:处/m 单位表示两种计算量。 1.6.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列出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6-2 表 1.6-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 1输气规模 1.1设计输量108m3/a 1.2设计压力MPa 2钢材用量104t其中:管材 t 3电力、燃料消耗 3.1电力 (104kWh)/a 3.2燃料(气、煤)m3/a、t/a 3.3单位能耗 MJ/(104m3km) 4总建筑面积m2 5用地面积 5.1永久性征地m2约合“x 亩” 5.2临时用地m2约合“x 亩” 6定员人 7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外汇(美元) 7.1建设投资万元

18、7.2建设期利息万元 7.3流动资金万元 8管输成本 8.1年营运成本费用万元年平均值 8.2平均总成本费用万元 9财务评价指标 元/m3 9.1管输费 元/1000m3.km 9.2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基准收益率 9.3投资回收期(税后)年包括建设期 9.4国内借款偿还期年包括建设期 9.5财务净现值(ic= )万元 10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指标需要时做 10.1经济内部收益率% 10.2经济净现值万元 1.6.7 研究结论 简要说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观点和对工程项目综合评价的结论性 意见,明确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1.6.8 存在问题和建议 根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和推荐方案

19、,说明工程建设条件、 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及对 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议。 2 气源分析 2.1 国内气源 2.1.1 总体资源概况 说明气区的地理位置、勘探面积、总的资源量、构造组成、含气面积、 探明程度、探明储量等。 2.1.2 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 已开发气田投产年限、生产规模、储采比、稳产年限。主力气田分布 及构成。目前的产量、商品量、气田自用及周边用气情况。 2.1.3 勘探开发部署 已探明气田生产能力分析:分析已探明气田的资源探明情况,剩余可 采储量,开发方案。 未来气田的新增勘探部署:新增探明储量、新增可采储量、新建产能 规划等。 天然气产能建设安

20、排,气田开发方案、逐年建产规模。预期产量、气 田自用及周边用气需求,可外供的商品量。 2.2 进口气源 对进口国外天然气资源,应根据已签署的购气协议或合同的相关内容 进行描述,如有可能,论述国外进口的资源情况。 2.3 天然气性质 列表说明气源天然气的组成,物化性质及主要技术参数。 2.4 资源风险分析 简要分析资源的保障程度和风险,并提出建议。 3 市场分析 3.1 目标市场的选择 天然气目标市场的选择应遵守国家颁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筛选出可 供比选的目标区域市场。描述筛选后可供比选市场区域内人口、社会经济 发展、能源供给结构、数量、环境现状及规划、天然气利用现状及发展规 划,确定主要供气市

21、场区域及主要城市。 3.2 天然气市场需求及需求预测 3.2.1 天然气需求 列出确定后的市场区域及主要用户提出的天然气需求数量及结构。 3.2.2 天然气需求预测分析 依照国家天然气利用政策、价格承受能力、替代能源,结合当地国民 经济发展速度等方法,对用户提出的需求量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得出区 域内主要用户及主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用气需求预测计划和规划(可有高、 中、低方案) ,其中包括用气结构及比例。 3.2.3 各类用户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预测分析 定量分析物价水平总体上升对天然气价格承受能力的影响,并计算关 键时间节点气价承受能力,定量或定性分析新能源或相关新技术的应用等 因素对天然气需求

22、量以及气价承受能力的影响。 3.3 目标市场敏感性分析及市场策略 分析项目可能存在的来自市场方面的主要风险因素,在对主要风险进 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后,提出相应的市场策略。 3.3.1 天然气价格敏感分析 3.3.2 对替代能源价格敏感性分析 3.3.3 对当地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敏感性分析 3.3.4 市场策略 4 供配气方案 4.1 供配气原则 依照天然气利用政策及市场原则、适应市场变化,进行季节调峰、安 全平稳供气。 4.2 供需平衡分析 4.2.1 配气量 根据天然气资源供给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结合经筛选后的市场需求预 测量,按照天然气利用政策用户顺序及价格承受能力,进行供需平衡,提 出天然

23、气配气量计划和规划。 4.2.2 用气不均匀性分析 根据天然气用户性质,参照同类地区、同类用户的用气规律,确定主 要用户的月用气不均匀系数及日用气不均匀系数,测算所需相应调峰气量, 作为调峰设施建设的依据。 4.3 管道输量确定 根据供需平衡和市场分配情况,确定天然气流向、干线和相关支线的 设计规模和建设。 4.4 调峰方案 根据应急安全供气和季节调峰用气的需要,提出建设地下储气库或其 它调峰设施的建议。 5 管道线路工程 5.1 线路走向方案 5.1.1 线路走向方案选择原则 根据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 线路选择要求,并结合管道 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线路走向方案选择原则。

24、5.1.2 线路走向方案 1)说明输气管道线路的起点、中间进气点、天然气分输点、控制性 节点工程、终点及支线的位置等; 2)结合线路所经区域的特点,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能的线路走 向方案; 3)对提出的线路走向方案分别进行概要描述,主要包括:各线路走 向方案所经过行政区划,主要地名和线路长度,经过的主要山脉、河流、 道路等障碍物,各方案途经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和依托条件等。 5.1.3 线路走向方案比选 各线路走向方案 应从自然条件、穿(跨)越次数、线路长度、 施工条件、 环境影响、管道安全与公众安全、运行管理、管道对沿线经济发展及项目 投资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确定推荐的线路走向方案。

25、1)说明各线路走向方案沿线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 文、灾害性地质情况; 2)说明各线路走向方案通过环境敏感区、重点文物保护区、采矿区、 工程建设规划区、城镇规划区等情况; 3)说明各线路走向方案的水域大、中型穿跨越,山体及冲沟穿跨越 等; 4)说明各线路走向方案施工难点地段、需要采取特殊施工措施的地 段及困难段长度; 5)说明各线路走向方案的交通、供电、供水、通信、建材供应等依 托条件; 6)说明当地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对线路走向的意见; 7)列表对各线路走向方案进行主要工程量、投资及优缺点比较,见 表 5.1-1 和表 5.1-2; 8)通过综合比较,提出线路走向的推荐方案,并说明

26、推荐理由。 表 5.1-1 线路走向方案主要工程量及投资比较表 序号项 目方案 1方案 2备注 干线(km)管径 XXmm 支线(km)管径 XXmm 平原(km) 丘陵(km) 山区(km) 1 管 道 长 度 按地 貌划 分 铁路(m/条) 高等级公路(m/条) 水域大型穿越(m/条) 水域中型穿越(m/条) 山体穿越(m/处)隧道/定向钻 2 穿 跨 越 3困难地段长度(km) 4通过地震活动断裂带(条) 5 通过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长度 (km) 6通过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长度(km) 新建施工道路 (km)改、扩建 新建 7道路工程 伴行道路 (km)改、扩建 土方段(km) 土

27、方量(m3) 石方段(km) 8土石方 石方量(m3) 砌石保护(m3) 9水工保护 永久征地(m2)约 XX 亩 10 征(占) 地临时占地(m2)约 XX 亩 11重要赔偿搬迁赔偿(m2) 青苗赔偿 果木赔偿 序号项 目方案 1方案 2备注 12 工程投资 (万元) 表 5.1-2 线路走向方案优缺点比较表 优缺点方案 1方案 2备注 优点 缺点 5.2 线路走向推荐方案 5.2.1 推荐线路走向 说明线路起点和终止点的地名及所经地区的地理位置,并描述沿线经 过的省、地(市) 、县、主要乡镇、河流、道路、主要建构筑物和线路总 长度等情况。 5.2.2 沿线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 说明推荐线路所

28、经过的行政区划,人文、经济状况,地形、地貌、植 被,交通、施工条件、管理条件等。 1)沿线行政区划长度统计,见表 5.2-1。 表 5.2-1 沿线行政区划长度统计表 序 号省 名市、县名长度(km) 1 2 合计 2)根据线路踏勘资料和工程地质踏勘报告,对沿线地表状况、地形 地貌区划和困难地段长度进行统计,见表 5.2-2、表 5.2-3、表 5.2-4。 表 5.2-2 沿线地表状况统计表 序 号地 表 状 况主要分布区间线 路 长 度 (km) 1耕地 2园地 3林地 4牧草地 序 号地 表 状 况主要分布区间线 路 长 度 (km) 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6交通用地 7未利用土地 合 计

29、 表 5.2-3 沿线地貌区划长度统计表 序 号地 貌 区 划长 度(km)起 止 地 名 1平原 2沙丘 3丘陵 4山区河谷 5山地 6戈壁 7水网 8黄土塬 合 计 表 5.2-4 沿线困难地段长度统计表 序号长 度(km)起 止 地 名类型描述 1 2 合计 3)对线路经过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和环境敏感区长度进行统计, 见表 5.2-5 和表 5.2-6。 表 5.2-5 沿线经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长度统计表 序号类型长 度(km)起 止 地 名类型描述 1 2 合计 表 5.2-6 沿线经过环境敏感区长度统计表 序号类型长 度(km)起 止 地 名类型描述 1 2 合计 4)沿线气象条

30、件及数据统计。说明线路所经地区的气候特征,列表 说明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最大冻土深度、埋地管道沿线的 地表及管道中心附近的地温、年平均降水量、最大风速等。参见表 5.2- 7。 表 5.2-7 沿线主要气象资料统计表 气温() 管道埋深处地温 () 风 年 平 均 最 热 月 平 均 最 冷 月 平 均 地 名 极 端 最 高 极 端 最 低 年 平 均 距地面深度 -XX(m) 最 大 频 率 风 向 最 小 频 率 风 向 最大 风速 (m/s) 年平均 降水量 (mm) 最大 冻土 深度 (cm) 年沙 暴日 (d/a) 市 县 区 5)线路沿线地区等级划分统计表,见表 5.

31、2-8。 表 5.2-8 沿线地区等级划分统计表 序号地区等级长 度(km)备注 1 2 合计 6)说明线路沿线水文情况,包括:线路所经区域的河流概况及所属 水域系统;线路所经区域河流的水量来源、汛期、结冰期、洪水期和枯水 期水位、流量变化情况,设计洪水频率的洪峰流量、冲刷深度(或推移质 的粒径)等情况。 7)根据现场调研和收集到的资料,说明线路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 况。 8)说明线路沿线地震概况,包括:线路沿线地震资料的来源、线路 所经地区各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及区划长度、线路所经地区的活动断裂 带分布情况及对管道敷设的影响。 9)说明线路沿线灾害性地质情况,包括:管道沿线的滑坡、崩塌、 泥

32、石流、采空区等灾害性地质情况,必要时可采用遥感资料协助分析。 10)说明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人文状况、依托条件和当地建设规划等 情况。 5.3 管道敷设 5.3.1 管道敷设的原则 简要说明管道通过一般地区和特殊地区敷设的总体原则。 5.3.2 一般地段管道敷设 应说明一般地段埋地管道的敷设方式、埋深、管沟开挖及施工作业带 的要求。 5.3.3 特殊地段管道敷设 1)重丘陵、山区、水网、沼泽等特殊地域段管道敷设方式及处理措 施; 2)地震活动断裂带、地震断层地段以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 于 0.2g 的地区,应对管道进行抗拉伸和抗压缩校核,并考虑管道敷设方 法及防范措施; 3)与高压电力线路

33、并行段管道的敷设方法、要求及处理措施; 4)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盐渍土、湿陷性黄、 淤泥质软土及常年冻土等灾害性地质段管道敷设方法及处理措施; 5)环境敏感区、文物保护区、工业区及城镇规划区等管道敷设方法 及处理措施。 5.4 管道穿跨越 5.4.1 穿跨越工程概况 简要说明工程的穿跨越情况,包括:穿跨越名称、数量、穿跨越形式 及长度等。 5.4.2 大、中型穿跨越 1)穿跨越位置选择 根据线路总体走向,选择可供穿跨越的峡谷、河段(冲沟)位置。应 结合线路走向,取得地方区域性规划、河道水资源、渔政、河道整治、疏 浚现状资料及规划、水工构筑物现状资料及建设规划、穿跨越位置处的

34、河 床水面宽度、水深、流速、流量、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两岸的地 形、地貌、交通条件、施工场地等资料,经比较选择二至三个穿跨越位置。 水域大、中型穿跨越位置的确定,应征得河道管理部门以及规划部门的同 意,并签订意向性协议。对影响线路走向、工程量大、投资较高的大型穿 跨越工程,经业主同意,可采取钻探、触探或物探等方式,初步探明拟选 穿越位置的水文、地层及不良工程地质条件等资料。 2)穿跨越方案比选 (1)穿越方案选择:根据穿越处的自然地理条件,结合线路工程情 况,提出水下管道敷设方式、管身结构、稳管措施及建议施工方法等,并 进行论述。 (2)跨越方案选择:根据跨越处自然条件,结合工程情况,选

35、择跨 越结构型式,论述其对跨越位置的适应性,地基基础方案,抗震设防及新 技术、新材料选用情况。并绘制跨越结构立面图。 (3)穿跨越方案比选:根据选定的穿跨越位置、自然条件、施工管 理条件、主要工程量、工程投资、工期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 济比较,提出穿跨越推荐方案,说明推荐理由。 3)水域大、中型穿跨越统计。列表说明水域大、中型穿跨越长度、 宽度、所在地、穿跨越方式等,见表 5.4-1。 表 5.4-1 水域大、中型穿跨越统计表 序号 穿跨越 名称 地理位置 主河道 宽度 (m) 工程 等级 河床地质 穿跨越 方式 穿跨越 长度 (m) 备注 1 2 5.4.3 山体穿越 1)山体穿越

36、位置选择 山体穿越可采用隧道和定向钻方式。根据线路总走向、规划布局以及 自然地理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在拟穿越的山体选择合适的隧道洞口位置 或定向钻出、入土点位置。根据调研、收集的资料及选址勘察报告,对隧 道和定向钻穿越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工程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场地及交通条件等进行简要说明描述。 2)山体穿越方案比选 (1)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对隧道穿越应选取合适的 断面形式和尺寸、衬砌方案及管道安装敷设方案; (2)对定向钻穿越应提出适宜的入、出土角度、通过地层的层位和 组焊回拖方式; (3)从施工技术条件、管理运营条件、投资、工期、环境影响条件 等进行

37、综合技术经济比选,提出推荐的山体穿越方案。 3)山体穿越统计 (1)列表说明山体隧道穿越所在地、长度、断面形式和尺寸、衬砌 方案等,见表 5.4-2。 表 5.4-2 山体隧道穿越统计表 序号 隧道 名称 所在省、 市、 (县) 位 置地质条件 隧道 长度 (m) 断面形式 和尺寸 衬砌方案备 注 1 2 (2)列表说明山体定向钻穿越所在地、长度、地质条件等,见表 5.4-3。 表 5.4-3 山体定向钻穿越统计表 序号 定向钻 名称 所在省、市、 (县) 位 置地质条件 定向钻长度 (m) 备 注 1 2 5.4.4 公路和铁路穿越 根据线路走向确定穿越位置、施工条件,管理条件,考虑技术、经

38、济 和工期等因素,确定等级公路、铁路穿越方案。铁路及二级以上等级公路 穿越统计参见表 5.4-4。 表 5.4-4 公路/铁路穿越统计表 序号 公路/铁路 名称 所在省、 市、 (县) 公路等级 铁路单(双)轨 路面宽度 (m) 穿越 方式 穿越长度 (m) 备 注 1 2 5.5 线路附属设施 5.5.1 线路截断阀室 1)线路截断阀设置的目的和原则; 2)线路截断阀的控制方式和设置数量; 3)结合沿线工艺站场的分布,确定阀室设置位置及数量,参见表 5.5-1。 表 5.5-1 阀室设置位置分布、数量统计表 序号站场、阀室名称或编号 里程 (km) 间距 (km) 备 注 1见注 2 注:普

39、通阀室、RTU 阀室或分输阀室。 5.5.2 管道标志桩(测试桩) 、警示牌及特殊安全保护设施 1)设置的目的和原则; 2)标志桩、警示牌及特殊安全保护设施(如隔离墩等)的选型与设 置。 5.5.3 水工保护和水土保持 1)简要说明水土保持评价内容及结论,说明水土保持评价对线路敷 设及穿跨越提出的水土保持方案; 2)对于管道线路及穿跨越,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工程 地质条件、材料来源的方便性等,选择安全、可行、经济、实用的水工保 护方案。 5.5.4 固定墩的设置 1)设置的目的和原则; 2)线路固定墩的选型与设置。 5.5.5 道路工程 输气管道项目道路工程包括管道施工道路和管道伴行

40、道路。 5.5.5.1 施工道路 施工道路应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对需要新建、 改(扩)建、加固桥(涵)的要说明建设理由,并列出段落分布、长度及 工程量。同时说明施工道路可能转为今后管道伴行道路的段落分布及长度。 5.5.5.2 伴行道路及等级 1)伴行道路 管道伴行道路的走向应根据输气管道维护管理的需要,结合管道沿线 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保护,以及已有道路的状况, 提出新建、改(扩)建的理由。 2)伴行道路等级 管道伴行道路宜采用单车道国家四级道路或非等级道路,如业主对道 路有特殊使用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道路等级和荷载要求等级,同时 说明伴行道路段落分布

41、、长度及占地面积和工程量。 5.6 主要工程量 5.6.1 列表统计线路主要工程量,见表 5.6-1。 表 5.6-1 线路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项目名称规格参数单位数量备注 1输气管道线路长度 1.1干线XXXkm 其中:一级地区管道XXXkm 二级地区管道XXXkm 1.2支干线或支线XXXkm 其中:一级地区管道XXXkm 二级地区管道XXXkm 序号项目名称规格参数单位数量备注 2管道组装焊接 2.1管道组装接焊km 2.2冷弯弯管制作、安装个 2.3热煨弯管安装个 3管道穿跨越 3.1水域大型穿越m/次 3.2水域中型穿越m/次 3.3冲沟大型穿越m/次 3.4冲沟中型穿越m/次 3.5

42、大中型跨越m/次 3.6高速公路穿越m/次 3.7高等级公路穿越m/次 3.8一般公路穿越m/次 3.9铁路穿越m/次 续表 5.6-1 线路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项目名称规格参数单位数量备注 3.10山体隧道穿越m/处 3.11山体定向钻穿越m/处 3.12穿越地下管道处 3.13穿越地下电(光)缆处 4线路附属设施 4.1道路工程 1)施工道路 新建km 改、扩建km 2)伴行道路 新建km 改、扩建km 4.2水工保护工程104m3 4.3线路截断阀室座 4.4固定墩个 4.5三桩用量个 含里程桩与 阴极保护桩 合并桩 5土石方量 5.1土方量104m3 5.2石方量104m3 5.3回填细

43、土方量104m3 6用地面积 6.1永久征地104m2 约“XX 亩” 6.2临时占地104m2 约“XX 亩” 6.3房屋拆迁m2 /处 7其它 7.1林区长度m /处 7.2经济作物带长度m /处 8管材用量t 8.1管型及材质XXXXXt 8.2管型及材质XXXXXt 5.6.2 主要工程内容及工程量的相关说明 1)管道建设用地规划 管道线路拟用地总规模和拟用地类型,当管道项目跨省、自治区和直 辖市时,宜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列出; 2)特殊施工措施说明。山区管道敷设索道安装、拆除辅助工程,大 开挖河流穿越施工措施工程,其它施工措施工程。 5.7 附图要求 输气管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

44、附推荐线路走向平面图,图中应 标注线路走向描述中提到的管道起终点、中间站场、阀室,沿线经过的省、 市、县、乡镇地名,大型穿跨越位置、地貌特征点(河流、高山、沙漠等) 、主要参照物、方位标识及图例等内容,走向图比例宜为 1:2500001:50000。 6 输气工艺 6.1 工艺参数 6.1.1 设计输量 说明输气管道的年、日输气量,并列出输气管道评价期内的逐年输气 量。 6.1.2 基础数据 1)天然气组份; 2)气源进气压力、温度及气质条件; 3)管道长度; 4)输气管道的起点压力和终点需求的压力; 5)输气管道沿线进气位置、气质组分、气质温度、气量、压力; 6)输气管道沿线分输位置、气量和

45、压力需求; 7)管道埋深处的地温、土壤性质及含水率。 6.2 工艺系统计算 6.2.1 计算公式和计算内容 应说明输气工艺计算所选用的计算公式、参数名称和计量单位等,主 要包括以下计算内容: 1)各种工况下的水力计算; 2)压缩机轴功率计算; 3)管道储气能力计算; 4)管道的输气能力计算; 5)输气管道温度计算。 6.2.2 工艺分析软件 说明输气管道工艺分析采用的软件名称和版本号。 6.2.3 输气工艺方案 1)输气工艺方案 (1)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工况,说明输气工艺方案 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2)说明输气工艺方案的构成。 2)输气工艺方案的比选 对管道管径、压力、压比提出两

46、个及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优缺点、 经济性、先进性分析比较,确定推荐的工艺方案。 6.2.4 工艺计算成果 1)各工艺方案的节点示意图 2)说明当选择不同管径和不同压气站方案时的工艺计算结果,包括 管径、压力、流量、温度、流速,压气站的进出站压力、流量、压比、功 率、压气站个数及燃料气耗气量等。工艺计算成果参见表 6.2-1。 表 6.2-1 工艺计算成果表 序 号 站 场 名 称 站 场 里 程 (km) 站 场 高 程 (m) 管道 直径 (mm) 天然气 流量 (104Nm3/d) 进站 压力 (MPa) 出站 压力 (MPa) 进 站 温 度 () 出 站 温 度 () 压 比 功率 (

47、MW) 耗气量 (104Nm3/d) 1 2 6.3 管道适应分析 6.3.1 分析计算管道末段储气能力。 6.3.2 调峰方案及调峰分析 当管道考虑季节调峰时,应阐述调峰方案并作调峰分析。调峰方案及 调峰分析主要包括调峰手段和调峰时管道的输气能力。 6.3.3 管道适应性分析 1)远期增输工况适应性分析; 2)事故工况适应性分析; 3)计算不同工况下的输气能力。 6.4 附图要求 工艺系统总流程图。用以表示系统构成,应标注各站场名称、进出站 参数、管径及站间距等。 7 线路用管 7.1 材质等级选择 7.1.1 设计条件及计算参数 说明输送介质的特性、设计压力、管径、地区等级与设计系数、计算

48、 温度和钢管的最小屈服强度等参数。 7.1.2 钢管壁厚及钢管用量计算 列出钢管管壁厚度计算公式,说明公式中各参数的名称、计量单位及 系数取值。根据线路推荐用管的管型,选用多种钢种等级,按照管道通过 不同地段(不同地区等级段、穿跨越段等)和不同输送压力,分别计算管 壁厚度,确定钢管壁厚,统计不同地段用管长度,计算钢管耗量。 7.1.3 材质等级技术经济综合比选 比较各钢种等级的钢管性能、质量、供货资源、供货周期、用钢量和 投资等,分析对工程的适应性,提出推荐选用的钢种等级,说明推荐理由。 7.2 管型选择 7.2.1 说明可供选择的适用于输气管道项目的钢管类型。 7.2.2 结合项目实际,分析

49、对比本项目可采用的管型(如螺旋焊缝钢管、 直缝钢管)的管体性能、价格,同时还要考虑钢厂和制管厂可为该项目提 供的生产能力、供货能力等因素,推荐项目选用的钢管类型。 7.3 线路用管方案和用钢量 7.3.1 钢管类型 说明不同地区等级段和特殊地段推荐采用的钢管类型。 7.3.2 材质等级 说明推荐采用的材质等级。 7.3.3 钢管壁厚 说明不同地区等级推荐选用的钢管壁厚。 7.3.4 钢管重量和钢管总重量 计算管道线路不同管型、不同壁厚的钢管重量和钢管总重量。 7.4 管道强度及稳定性校核 7.4.1 强度校核 根据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 的要求进行管道的强度校核。 7.4.2 管道

50、稳定性校核 根据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 的要求进行管道的稳定性校核。 7.5 线路用管主要工程量 线路用管主要工程量宜按表7.5-1 进行统计。 表 7.5-1 线路钢管用量统计表 管子类型 钢管外径厚度 (mm) 钢级 长度 (km) 焊管用量 (104t) 管材用量合 计(104t) 螺旋埋弧 直缝埋弧 8 输气站场 8.1 站场设置 根据管道线路走向和输气工艺推荐方案,说明设置站场的类别、数量、 站间距和位置。并列出各类站场一览表,可参见表 8.1-1。 表 8.1-1 站场设置统计一览表 序号站场名称站址 站场里程 (km) 站间距 (km) 站场高程 (m) 1 2 8.

51、2 站场工艺 8.2.1 输气首站(包括线路中间天然气接收站) 1)说明输气首站的功能、设计规模、设计压力等主要工艺参数以及 首站和上游的衔接方式等; 2)简述主要工艺原理流程功能。绘制工艺原理流程图,标出进出站 流量、工作压力、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 3)说明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安全保障措施。 8.2.2 输气中间站 1)说明各类输气中间站(包括分输站、清管站等)的功能、设计规 模、设计压力等主要工艺参数; 2)简述主要工艺原理流程功能。绘制工艺原理流程图,标出进出站 流量、工作压力、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 3)说明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安全保障措施。 8.2.

52、3 输气末站 1)说明输气末站的功能、设计规模、设计压力等主要工艺参数以及 末站与下游的衔接方式; 2)简述主要工艺原理流程功能。绘制工艺流程图,标出进出站流量、 工作压力、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 3)说明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安全保障措施。 8.2.4 压气站 1)说明各压气站的功能、设计规模、设计压力等主要工艺参数; 2)简述主要工艺原理流程功能。绘制工艺原理流程图,标出进出站 流量、工作压力、温度等主要参数。当采用燃气轮机驱动时,还应绘制燃 料气供给系统原理流程图; 3)说明压气站的装机容量,压缩机进、出口压力、温度、压比等主 要工艺参数。说明达产期前不同阶段压缩机站的运行

53、方式、压缩后天然气 的冷却方式和有关参数; 4)说明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安全保障措施。 8.2.5 火炬 对放空火炬点火系统进行点火方案比选,推荐点火方案。 8.3 主要设备选型 8.3.1 压缩机选择 1)说明压缩机选型的原则和方法; 2)对各类压缩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3)提出推荐选用的压缩机类型、规格、数量、备用方式。 8.3.2 压缩机驱动设备选择 1)说明压缩机驱动设备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2)对比压气站供电条件(电源距离、供电可靠性、电价)及使用 当地燃料条件(燃料气质、当地城市门站气价) ,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 定压缩机驱动方式; 3)提出推荐的压缩机驱动设备的类

54、型、规格、数量、备用方式、装 机功率及能耗。 8.3.3 压缩机组辅助系统配置 确定天然气冷却温度,选择天然气冷却方式及冷却器的类型、规格和 数量。 8.3.4 其它工艺设备选型 其它工艺设备选型包括:分离器、过滤器、清管器收发装置、阀类等, 并说明选型原则。 8.4 站场工艺用管 说明站场工艺用钢管原则,建议选用的钢管类型、材质及制管标准。 8.5 主要工程量 列表统计站场主要工程量,见表 8.5-1。 表 8.5-1 站场主要设备及工程量表 序号设备名称及规格单位合计首站 末站备 注 1压缩机组 套 2分离器 台 3过滤器 台 4清管收发装置 套 5阀类 个 6站场用主要管材 m 注 1:

55、表中非标设备和阀类需要填写压力等级(PN)和公称直径(DN) 。 2:需要引进的设备应在备注栏中注明。 8.6 附图要求 绘制各类站场工艺流程图,图中应绘制主要工艺设备、标明管线公称 直径及进出站工艺参数等。 9 防 腐 9.1 基础资料 9.1.1 现场资料 1)管道沿线及站场的自然条件、土壤性质、地形地貌、特殊腐蚀环 境、管道沿线交/直流干扰源的分布; 2)简要描述沿线主要河流、铁路、等级公路等的穿(跨)越情况。 9.1.2 工艺资料 工艺站场、阀室的位置及名称,输气干线及输气支线的长度、钢管直 径、壁厚、材质,输送介质温度及物性,容器的容积、直径及高度,近 (远)期压缩机站的位置和天然气

56、出站温度等。 9.2 防腐层的选择 9.2.1 线路管道外防腐层的选择 1)直管段外防腐层 结合现场资料,对管道直管段外防腐层进行适应性分析,提出管道沿 线不同自然条件地段、穿跨越及特殊施工难点地段所选用的外防腐层类型 及防腐等级。 2)热煨弯管外防腐层的选择 根据现场条件,评述及推荐热煨弯管选用的防腐层类型。 3)补口类型 根据推荐的外防腐层种类,比选并推荐相应的补口材料和技术。 9.2.2 站内工艺管道及设备外防腐选择 分别推荐站场埋地和地上管道、设备的防腐层种类及等级,说明推荐 理由。 9.2.3 容器防腐层的选择 推荐容器外防腐层种类,说明推荐的理由。 9.3 阴极保护 9.3.1 管

57、道阴极保护 1)确定阴极保护方案,必要时进行经济比选; 2)进行阴极保护计算。若采用强制电流保护时,应计算阴极保护站 的保护半径,确定全线阴极保护站的数量和分布;若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时, 应论述采用何种阳极材料,并计算阳极用量; 3)采用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时,说明极化电源设备的参数,并指出是 否需要远传远控功能; 4)说明特殊地段的阴极保护方案,如山区、城镇、先期施工的穿越 管道管段的保护方式等; 5)说明管道是否有必要进行临时阴极保护及相应的保护方式; 6)说明绝缘接头(法兰)设置位置、数量、规格及防浪涌保护器设 置的数量和要求; 7)对阀室内的设施提出电隔离要求,说明为确保阴极保护有效性的 其

58、它电隔离要求; 8)根据 RTU 阀室设置数量说明电位远传设施的设置位置及数量; 9)说明测试桩(设施)设置原则; 10)说明阴极保护有效性测试及调试要求; 11)说明防腐层完整性检查及评价要求。 9.3.2 站场埋地管道阴极保护 当站场管道系统采用阴极保护时,应说明以下内容: 1)应说明相关的阴极保护方案; 2)推荐埋地管道系统阴极保护的设备规格以及牺牲阳极的种类; 3)根据站场防火安全要求,说明站场阴极保护的检测方式。 9.4 干扰防护 9.4.1 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的防护 说明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的危害、判断指标以及可能采取的排流措施。 9.4.2 交流电流干扰防护 说明高压输电线路及交流轨道

59、运输系统对附近管道干扰的危害类型, 确定相关判断的指标。根据交流干扰的三种类型,干扰强弱等因素推荐可 能采取的防护措施。 9.5 主要工程量 列表统计防腐主要工程量,见表 9.5-1。 表 9.5-1 防腐主要工程量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 1线路管道防腐 1.1普通级104m2/km 1.2加强级104m2/km 1.3热煨弯管防腐个 1.4焊缝补口处 2站内防腐 2.1地上管道及设备m2 2.2地下管道m2 3阴极保护 3.1阴极保护站(含站场部分)座 3.2测试桩安装支见注 3.3牺牲阳极只 3.4绝缘接头及保护器安装套 3.5阴极保护测试与调试km 4交/直流干扰防护km 5防腐层完整性检查

60、km 注:当线路工程量表中按三桩合一开列(包含有测试桩)时,此处应核减数量 10 自动控制 10.1 自动控制水平 10.1.1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及生产管理对自动控制系统建设的要求,结合 国内外同类管道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现状,说明项目自动控制系统建设的 必要性以及对设计起指导作用的内容。 10.1.2 根据项目特点,提出建设自控系统的预期目标和拟达到的控制管 理水平。 10.1.3 说明设计的主要特点,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材料等。 10.2 自动控制系统方案 10.2.1 自控系统方案选择 1)根据生产管理模式、工艺过程要求,提出自动控制系统比选方案。 方案比较应从系统组成、网络结构、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