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带答案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带答案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带答案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带答案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 编 版 语 文 八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一.积累与运用(27 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凫水(f) 脑畔(bn) 萌发(mng) 无人问津(jn)b. 亢奋(kng) 褶皱(zh) 斡旋(w) 风雪载途(zi)c. 龟裂(gu) 冗杂(rng) 两栖(x) 黄发垂髫(tio)d. 劫难(ji) 缄默(ji) 褪色(tu) 矫首昂视(jio)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狩猎 撺缀 鸡犬相闻 草长鹰飞b. 挑衅 潦原 人情事故 销声匿迹c. 滑翔 羁绊 周而复始 叹为观止d. 闭塞 帷幕 海枯石烂

2、 嘎然而止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那天,谭老师给我讲了好多好多,使得我豁然开朗.b. 如果想把每件事都做到天衣无缝,就必须培养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c. 他命运多舛,这些年辗转反侧很多地方,依然居无定所,朝不保夕.d. 一阵微风吹过,桃树上粉红花瓣顿时飘落下来,落英缤纷,犹如下了一场桃花雨.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一项是( )a. 互联网时代,网购对于大部分老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对年轻人却是很熟悉的.b. 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c. 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甘于奉献的高素质

3、教师队伍.d. 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竺可桢,我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标题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浅显易懂,具有较强的趣味性.b. 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他的很多作品都涉及科学领域,因此,他也是这方面的“大腕儿”作家.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d. 小石潭记核舟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出自“唐宋八大家”的作品.6. 仿照例句中加点部分,在横线处仿写,使语意承接紧密,和谐一致.祖国啊,你

4、的荣光,照亮历史的隧洞,迎来新世界的黎明;你的坚守,_,_.你的腾飞,_,_.7. 默写(1)城阙辅三秦,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3)_,子宁不嗣音? (子衿)(4)_,胡为乎中露?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5)蒹葭萋萋,_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6)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陶渊明桃花源记)(7)孟浩然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景象的诗句是: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8. 名著阅读傅聪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成长是受他父亲深厚的影响,在他留学海外,他父亲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他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册,请你根据题示,

5、完成下列题目.(1)这部书就是_ (作者)写的_.(2)傅雷虽然在外地演出,但始终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儿子的艺术修养? 结合书中内容具体谈一谈._二、阅读(36 分)(一)(12 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

6、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观第五泄记(节选)袁宏远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注释】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罅(xi):缝隙,裂隙.掉:摇动.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掣折:转折.欹(q):斜靠.9.

7、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1)日光下澈 _(2)山行之极观也_10. 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11. 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1)小石潭记:_(2)观第五泄记:_12. 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11 分)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后面小题向暖而生,向心而栖北方的伏天,阳光猛烈,如烤如炙,雨也急骤,一下起来就瓢泼倾盆.伏天的光阴也显得很慷慨,凌晨四点,枕头上已洒满米白的天光,晚上八点,天色还不肯退去.这么长的日脚,连花儿都开累了吧?在这种天气里开得

8、起劲儿的花有两种,水上的荷花和陆上的葵花.荷花如翩翩仙子,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葵花像痴心女侠,在山坡高地仰着笑脸,乐呵呵地守望着.小时候,我总觉得葵花是一种很傻的花,在那么酷烈的阳光下,还傻呵呵地仰着脸追着太阳跑,不怕灼伤自己吗?它的脾气还挺犟.有一次,我踮着脚尖拽它的花盘,它暂时把头低了一低,我的手一松,那花盘又弹了上去,一副笃定忘我、专注向上的神态,眼里只有太阳.后来,我留心观察它.丝绸一样的花瓣不仅没被灼伤,还嫩汪汪的,像浸了水.那么酷烈的阳光,对它而言却宛如琼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营养,许是因为太阳是葵花的信仰.小时候,三伏天放暑假,我们小孩子可舍不得在家里避暑.田间、山林全是我们的天然游

9、乐园.在野外玩耍的间隙,声喧渐渐平息,山林的寂静让我们有了短暂的沉默.沉默中,我们望向山脚下的葵花地,唯有它们在阳光下发出高亢的呐喊,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震撼.万绿丛中夹杂着它们明晃晃的金色,把伏天的单调色彩一下子调匀了.再大一些的时候,我看过一次月下的葵花.它们齐齐低着头,好似在看脚下的土地,也像在用心体察月光是怎样充盈了露珠的梦境,它们那样温顺、安然、娴静.然而,_它们用早晨新鲜的阳光洗漱,用露珠抹脸,如果有小风溜溜地吹过,葵花就轻轻咳嗽,像是为了清理掉身体里的残梦.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起全身心的热情,让水分瞬间充盈了枝干、茎叶,像是又一次焕发了青春.看到葵花,我才相信这世间是有着虔诚和专注

10、这两种正能量的.葵花将这两种力量汇聚在自己身上,然后全部寄托给太阳,一种叫作信仰的东西,带它们去往诗和远方.诗是高贵、纯粹的,远方是豁达、悠远的.因为信仰,葵花不萎靡,不颓废,时刻昂扬,时刻虔敬.它们用尽浑身的力气去迎接最暴烈的阳光,让精神获得了最纯粹的沐浴和润泽.也许在我们认为炎阳下的暴烤苦不堪言时,葵花却很享受,很过瘾.它们每吸收一寸日光,生命就比上一刻又精彩了一些,饱满了一些.所以,它们不会像世人那样去诅咒烈烈的炎阳,而是凭借一种坚定的支撑,将生命提升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选文有删改)13. 梳理文中“我”对“葵花向太阳”这一行为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文中“葵花向太阳”的行为“我”的认识

11、觉得葵花很傻葵花吸收酷烈的阳光,将其当作琼浆震撼于葵花对太阳的激情葵花被叫醒,向着太阳问好相信太阳给了葵花虔诚和专注14. 结合上下文内容,为第段横线处选填句子,并说明选择该句的理由. a.当第一缕日光从东山口投射过来时,葵花被瞬间叫醒,它们齐整整地抬起头,向着太阳,好像小学生向着讲台上的老师脆生脆气地问候“老师好!” b.当第一缕日光从东山口投射过来时,葵花被轻轻地呼唤声叫醒,它们不经意地抬起头,向着太阳,好像优雅的淑女见到长辈一样,悄声细语地问候“您好!”15. 文章最后一段中写到:“它们不会像世人那样去诅咒烈烈的炎阳”,它们为什么不会诅咒烈烈的炎阳?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三

12、)(13 分)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奇妙的对称世界许多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和大科学家都相信,宇宙是被一种无比完美的对称规律支配的.整个动物世界,最明显的特点是躯干部分两侧的对称性.以一匹马为例,通过鼻子到两腿中间可以作一条中轴线,在其两侧有完全对称的器官:眼睛、耳朵、鼻孔、腿动物为什么会演变出这种对称性呢?大家知道,任何动物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左和右两面的情况是基本相同的,它们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需要在两面都能同样的看、听、嗅、触摸,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对称性.艺术家则利用对称创造出美.铜器、漆器、雕刻、壁画、织锦、刺绣其中的图案,一概少不了对称.在被称为“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的建筑艺术中

13、,也留下了对称的足迹.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故宫是其中的典范.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各种各样的建筑都围绕这条中轴线铺开.三大殿更是依据对称的原则而建,整体形成了一种端庄凝重、气势恢宏的美,传达着王权的威严.为什么对称就美呢?万花筒里杂乱无序的碎玻璃片并不美,奥妙就在于三片反光镜构成了三重反射对称,使得杂乱无序的彩色碎玻璃片经过镜面反射后,形成对称的美丽图案.可见,对称的美在于:在杂乱中形成规律,在无序中引入秩序. 对称的现象引发了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我们知道原子内有原子核,核外有电子.电子质量很微小,带有负电;原子核内还有质子,质子的质

14、量要比电子大得多,却带正电.这种情况是不大相称的.那么, , ? 1932年,人们果然发现了带正电荷的电子反电子.后来又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 总之,粒子和反粒子的对称,已经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那么,会不会存在反氧、反氢、反水,以至于反行星、反宇宙呢?科学家正是运用对称原理,在进一步提出和探索这些问题呢.16. 从文中看,对称之所以美,是因为_17. 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说明“宇宙是被一种无比完美的对称规律支配的”?18. 文中第4段画线处运用说明方法是?其作用是什么?19. 请根据上下文的内容,为第5段横线处填入符合句意的问句.三、作文(50 分)请从下面两道文题中任选其一, 20. 阅读下面的

15、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懂得,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成长的道路上有太多的酸甜苦辣,那点点滴滴的青春故事,让我们慢慢懂得,而后又渐渐成长.懂得感恩,便能润泽心灵;懂得审美,便能富有情趣;懂得奋斗,才会成就幸福请你讲述这样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以“懂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2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幸福、坚强、快乐、自信、勇敢、爱心,澄澈的蓝天、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去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拥有的也很多!请以“原来,我也有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半命题作文,请把文题补充完整后再写一篇记叙文

16、;(2)不得抄袭试题中出现的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至少600字.答案与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7 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凫水(f) 脑畔(bn) 萌发(mng) 无人问津(jn)b. 亢奋(kng) 褶皱(zh) 斡旋(w) 风雪载途(zi)c. 龟裂(gu) 冗杂(rng) 两栖(x) 黄发垂髫(tio)d. 劫难(ji) 缄默(ji) 褪色(tu) 矫首昂视(jio)【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脑畔(pn);c.龟裂(jn),两栖(q);d.缄默(jin),矫首昂视(jio);故选b;2.

17、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一项是( )a. 狩猎 撺缀 鸡犬相闻 草长鹰飞b. 挑衅 潦原 人情事故 销声匿迹c. 滑翔 羁绊 周而复始 叹为观止d. 闭塞 帷幕 海枯石烂 嘎然而止【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撺缀撺掇,草长鹰飞草长莺飞;b.潦原燎原,人情事故人情世故;d.嘎然而止戛然而止;故选c;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那天,谭老师给我讲了好多好多,使得我豁然开朗.b. 如果想把每件事都做到天衣无缝,就必须培养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c. 他命运多舛,这些年辗转反侧很多地方,依然居无定所,朝不保夕.d. 一阵微风吹过,桃树上粉红的花瓣顿时飘落下来,落英缤纷,犹

18、如下了一场桃花雨.【答案】c【解析】【详解】a.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使用正确;b.天衣无缝:意思是天上神仙的衣服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使用正确;c.辗转反侧:形容由于思念很深或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不符合语境;d.落英缤纷:意思是坠落的花瓣杂乱繁多地散在地上.使用正确;故选c.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互联网时代,网购对于大部分老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对年轻人却是很熟悉的.b. 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c. 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建设一支思

19、想过硬、业务精通、甘于奉献的高素质教师队伍.d. 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有误,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应该是“大部分老年人”和“年轻人”对“网购”的态度,改为“大部分老年人对于网购可能还有些陌生,年轻人对它却是很熟悉的”;b. 缺少主语,去掉“通过”; d. 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故选c.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竺可桢,我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标题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浅显易懂,具有较强的趣味性.b. 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

20、科幻小说家,他的很多作品都涉及科学领域,因此,他也是这方面的“大腕儿”作家.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d. 小石潭记核舟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出自“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d. 有误.“唐宋八大家”是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核舟记的作者是明代的魏学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唐代的王勃.6. 仿照例句中加点部分,在横线处仿写,使语意承接紧密,和谐一致.祖国啊,你的荣光,照亮历史的隧洞,迎来新世界的黎明;你的坚守,_,_.你的腾飞,_,_.【

21、答案】 (1). 示例:成就飞天的壮举 (2). 再创新时代的辉煌 (3). 了却祖辈的夙愿 (4). 走向中国梦的未来【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仿句,要求有四,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四是写作手法或修辞方法相同.本题要围绕“祖国的荣光”的主题,内容上表达出对祖国的迅猛发展的赞美;形式上,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按照加点句的结构形式“动宾短语(七字)+动宾短语(八字)”仿写即可.如,滋育古莲的胚芽,吐出跨世纪的新绿.7. 默写(1)城阙辅三秦,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3)_,子宁不嗣音? (子衿

22、)(4)_,胡为乎中露?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5)蒹葭萋萋,_.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6)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陶渊明桃花源记)(7)孟浩然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象的诗句是: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答案】 (1). 风烟望五津 (2). 窈窕淑女 (3). 纵我不往 (4). 微君之故 (5). 微君之躬 (6). 白露未晞 (7). 在水之湄 (8). 芳草鲜美 (9). 落英缤纷 (10). 气蒸云梦泽 (11). 波撼岳阳城【解析】【分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

23、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风烟、窈窕、未晞、缤纷”等字词容易写错.8. 名著阅读傅聪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成长是受他父亲深厚的影响,在他留学海外,他父亲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他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册,请你根据题示,完成下列题目.(1)这部书就是_ (作者)写的_.(2)傅雷虽然在外地演出,但始终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儿子的艺术修养? 结合书中内容具体谈一谈._【答案】 (1). 傅雷 (2). 傅雷家书 (3). 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独特,他是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的牵

24、挂和爱.【解析】【分析】【详解】(1)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2)傅雷是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在信件中探讨音乐艺术、文学创作的深刻与高度,傅雷为傅聪纾解艺术道路上的心绪问题:“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1955)也兴奋地交流刚看的戏剧电影,“常香玉的天生嗓子太美了,上下高低的range很广,而且会演戏,剧本也编得好.”(1956

25、)在家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平时教育子女极其严厉的傅雷直抒胸臆,爱子情深:“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1954)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二、阅读(36 分)(一)(12 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

26、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观第五泄记(节选)袁宏远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注释】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罅(xi):缝隙,裂隙.掉:摇动.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

27、瀑布,激起水花.掣折:转折.欹(q):斜靠.9.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1)日光下澈 _(2)山行之极观也_10. 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11. 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1)小石潭记:_(2)观第五泄记:_12. 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9. (1). 穿透. (2). 景象(景观). 10. (1)(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2)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 11. (1). 清 (2). 伟(奇) 1

28、2. 小石潭记表达了作者被贬滴后孤独、寂寞、凄凉之情.观第五泄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解析】【分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澈:动词,穿透;观:名词,景象(景观).【1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

29、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悄怆,忧伤的样子;邃:深;数;几;悸,害怕.【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甲文,“水尤清冽”写出了水之“清”,且“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等句子也印证了水之“清”;乙文,“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所目既奇,思亦变幻”中“伟”和“奇”字写出了水的气势的雄壮,所看到的景色的绮丽.【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两篇文章都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甲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珮环”,但却无人赏识,“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30、”的清冷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乙文,作者表达的情感则比较直接和单一,通过对水的奇伟壮观的景象的描写,发出了喜爱和赞美的由衷赞叹,抓住直接抒情的句子“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所目既奇,思亦变幻”分析即可.【点睛】参考译文: 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

31、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那种环

32、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乙: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说:“这是瀑布的声音.”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游人们坐在倾斜的岩石下方抬头望,用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始就像一丝凉线,空空的都像编织物的横线,到了飞雨泻崖,还留恋不想回去.傍晚回来,游人们各自写诗赞叹.所看到的景色已经非常绮丽,回想起来更加变幻.(二)(1

33、1 分)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后面小题向暖而生,向心而栖北方的伏天,阳光猛烈,如烤如炙,雨也急骤,一下起来就瓢泼倾盆.伏天的光阴也显得很慷慨,凌晨四点,枕头上已洒满米白的天光,晚上八点,天色还不肯退去.这么长的日脚,连花儿都开累了吧?在这种天气里开得起劲儿的花有两种,水上的荷花和陆上的葵花.荷花如翩翩仙子,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葵花像痴心女侠,在山坡高地仰着笑脸,乐呵呵地守望着.小时候,我总觉得葵花是一种很傻的花,在那么酷烈的阳光下,还傻呵呵地仰着脸追着太阳跑,不怕灼伤自己吗?它的脾气还挺犟.有一次,我踮着脚尖拽它的花盘,它暂时把头低了一低,我的手一松,那花盘又弹了上去,一副笃定忘我、专注向上的神态

34、,眼里只有太阳.后来,我留心观察它.丝绸一样的花瓣不仅没被灼伤,还嫩汪汪的,像浸了水.那么酷烈的阳光,对它而言却宛如琼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营养,许是因为太阳是葵花的信仰.小时候,三伏天放暑假,我们小孩子可舍不得在家里避暑.田间、山林全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园.在野外玩耍的间隙,声喧渐渐平息,山林的寂静让我们有了短暂的沉默.沉默中,我们望向山脚下的葵花地,唯有它们在阳光下发出高亢的呐喊,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震撼.万绿丛中夹杂着它们明晃晃的金色,把伏天的单调色彩一下子调匀了.再大一些的时候,我看过一次月下的葵花.它们齐齐低着头,好似在看脚下的土地,也像在用心体察月光是怎样充盈了露珠的梦境,它们那样温顺、安然

35、、娴静.然而,_它们用早晨新鲜的阳光洗漱,用露珠抹脸,如果有小风溜溜地吹过,葵花就轻轻咳嗽,像是为了清理掉身体里的残梦.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起全身心的热情,让水分瞬间充盈了枝干、茎叶,像是又一次焕发了青春.看到葵花,我才相信这世间是有着虔诚和专注这两种正能量的.葵花将这两种力量汇聚在自己身上,然后全部寄托给太阳,一种叫作信仰的东西,带它们去往诗和远方.诗是高贵、纯粹的,远方是豁达、悠远的.因为信仰,葵花不萎靡,不颓废,时刻昂扬,时刻虔敬.它们用尽浑身的力气去迎接最暴烈的阳光,让精神获得了最纯粹的沐浴和润泽.也许在我们认为炎阳下的暴烤苦不堪言时,葵花却很享受,很过瘾.它们每吸收一寸日光,生命就

36、比上一刻又精彩了一些,饱满了一些.所以,它们不会像世人那样去诅咒烈烈的炎阳,而是凭借一种坚定的支撑,将生命提升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选文有删改)13. 梳理文中“我”对“葵花向太阳”这一行为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文中“葵花向太阳”的行为“我”的认识觉得葵花很傻葵花吸收酷烈的阳光,将其当作琼浆震撼于葵花对太阳的激情葵花被叫醒,向着太阳问好相信太阳给了葵花虔诚和专注14. 结合上下文内容,为第段横线处选填句子,并说明选择该句的理由. a.当第一缕日光从东山口投射过来时,葵花被瞬间叫醒,它们齐整整地抬起头,向着太阳,好像小学生向着讲台上的老师脆生脆气地问候“老师好!” b.当第一缕日光从东山口投射过

37、来时,葵花被轻轻地呼唤声叫醒,它们不经意地抬起头,向着太阳,好像优雅的淑女见到长辈一样,悄声细语地问候“您好!”15. 文章最后一段中写到:“它们不会像世人那样去诅咒烈烈的炎阳”,它们为什么不会诅咒烈烈的炎阳?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答案】13. 葵花在酷烈的阳光下追着太阳跑 猜测太阳是葵花的信仰 葵花在阳光下发出高亢的呐喊 14. a句“然而”应引出的与上文意思相反的内容,a句中葵花的形象与前文不同,且句形象地写出了葵花在经过了夜晚的娴静,被第一缕阳光唤醒时精神焕发的样子,突出下文所写的“像是又一次焕发了青春”. 15. 因为在葵花的心中,太阳是信仰,可以带它们到诗和远方.它们吸

38、收阳光,生命变得更精彩和饱满,它们并不把这当成苦难,而是作为提升自己的途径,因此它们享受这个过程.【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梳理和概括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抓住文中“葵花向太阳”的行为和“我”的认识进行梳理和概括.第2段,写葵花在酷烈的阳光下追着太阳跑,“我”觉得葵花很傻;第3段写葵花吸收酷烈的阳光,将其当作琼浆,“我”猜测太阳是葵花的信仰;第4段,写葵花在阳光下发出高亢的呐喊,“我”震撼于葵花对太阳的激情.【14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意的衔接.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内容上,抓住“然而”一词,可知所填写内容应和上文相反,上文写月下的葵花的“温顺、安然、娴静”,那与之相反的就是a句所表现的它们在阳光

39、下的生机勃勃,而不是b句中的“优雅”;结构上,中间的句子往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a句“葵花被瞬间叫醒”“齐整整地抬起头,向着太阳”“脆生脆气”等词句突出下文所写的“像是又一次焕发了青春”.故选a句.【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描写葵花对太阳的情感的句子分析.“那么酷烈的阳光,对它而言却宛如琼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营养,许是因为太阳是葵花的信仰”写因为在葵花的心中,太阳是信仰,可以带它们到诗和远方.“它们每吸收一寸日光,生命就比上一刻又精彩了一些,饱满了一些.所以,它们不会像世人那样去诅咒烈烈的炎阳,而是凭借一种坚定的支撑,将生命提升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写葵花吸收阳光,生命变得更精彩和

40、饱满,它们并不把这当成苦难,而是作为提升自己的途径,因此它们享受这个过程.(三)(13 分)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奇妙的对称世界许多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和大科学家都相信,宇宙是被一种无比完美的对称规律支配的.整个动物世界,最明显的特点是躯干部分两侧的对称性.以一匹马为例,通过鼻子到两腿中间可以作一条中轴线,在其两侧有完全对称的器官:眼睛、耳朵、鼻孔、腿动物为什么会演变出这种对称性呢?大家知道,任何动物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左和右两面的情况是基本相同的,它们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需要在两面都能同样的看、听、嗅、触摸,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对称性.艺术家则利用对称创造出美.铜器、漆器、雕刻、壁画、织锦、刺

41、绣其中的图案,一概少不了对称.在被称为“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的建筑艺术中,也留下了对称的足迹.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故宫是其中的典范.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各种各样的建筑都围绕这条中轴线铺开.三大殿更是依据对称的原则而建,整体形成了一种端庄凝重、气势恢宏的美,传达着王权的威严.为什么对称就美呢?万花筒里杂乱无序的碎玻璃片并不美,奥妙就在于三片反光镜构成了三重反射对称,使得杂乱无序的彩色碎玻璃片经过镜面反射后,形成对称的美丽图案.可见,对称的美在于:在杂乱中形成规律,在无序中引入秩序. 对称的现象引发了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我们知道原

42、子内有原子核,核外有电子.电子质量很微小,带有负电;原子核内还有质子,质子的质量要比电子大得多,却带正电.这种情况是不大相称的.那么, , ? 1932年,人们果然发现了带正电荷的电子反电子.后来又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 总之,粒子和反粒子的对称,已经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那么,会不会存在反氧、反氢、反水,以至于反行星、反宇宙呢?科学家正是运用对称原理,在进一步提出和探索这些问题呢.16. 从文中看,对称之所以美,是因为_17. 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说明“宇宙是被一种无比完美的对称规律支配的”?18. 文中第4段画线处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其作用是什么?19. 请根据上下文的内容,为第5段横线处填入符合

43、句意的问句.【答案】16. 从文中看,对称之所以美,因为:在杂乱中形成规律,在无序中引入秩序. 17. 动物世界最明显的特点是躯干部分两侧的对称性;艺术家利用对称创造出美;对称的现象引发了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18. 示例:举例子,生动具体(深入浅出)的揭示了对称美的原因. 19. 会不会存在着带正电荷的“电子”,带负电荷的“质子”呢?【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找到相关答题区域,结合关键句子回答.第4段,“可见,对称的美在于:在杂乱中形成规律,在无序中引入秩序.”可从中提取答案.【1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划分层次,结合每一段的中心句回答.第2段的“整个动物世界,

44、最明显的特点是躯干部分两侧的对称性”,第3段的“艺术家则利用对称创造出美”,第5段的“对称的现象引发了科学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从三个方面说明“宇宙是被一种无比完美的对称规律支配的”.【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第4段中的划线句,列举万花筒杂乱无序的碎玻璃片经过镜面反射后,形成对称的美丽图案的例子,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都是为了说明 “对称的美在于:在杂乱中形成规律,在无序中

45、引入秩序”.答题模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生动形象、条理清晰或突出)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内容上,依据“那么”一词可知,所填写问句是对上文“电子质量很微小,带有负电”“质子的质量要比电子大得多,却带正电”产生的疑问,即相反的情况,所以可填写:会不会存在着带正电荷的“电子”,带负电荷的“质子”呢?再对照下文验证,此句能起到引出下文“人们果然发现了带正电荷的电子反电子.后来又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三、作文(50 分)请从下面两道文题中任选其一,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懂得,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

46、程.成长的道路上有太多的酸甜苦辣,那点点滴滴的青春故事,让我们慢慢懂得,而后又渐渐成长.懂得感恩,便能润泽心灵;懂得审美,便能富有情趣;懂得奋斗,才会成就幸福请你讲述这样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以“懂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答案】例文懂得记得我曾经读过一个越南男孩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故事,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年仅十岁的哥哥虽然认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却依然义无返顾地说:“请把我的一半生命分给妹妹吧!”一句朴实的话使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感到震撼,也使无数读者感到震撼.正因为分享是无私的爱,这爱才是最美丽的,也是人类最需要的.分享不会使穷人变富,也不会使富人变穷,但是

47、这小小的一个善举会使心灵的距离慢慢贴近,使幸福成双,让忧愁减半.培根说过:“如果你将快乐告诉一个朋友,那么你将得到两份快乐,如果你将忧愁告诉一个朋友,那么你将分掉一半忧愁.”毫无疑问,这是对分享的最好诠释.也许商场上的口蜜腹剑,情场上的阴奉阳违,沙场上的刀光剑影,赛场上的故意犯规,会让你觉得分享离我们很远,但是这些只是万里晴空中偶尔飘过的几条阴云.其实在我们身边,分享无处不在,真情无处不在.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为了教育,扎根山村同苗族村寨儿童分享知识与文明.与轮椅为伴的李丽用爱心向世人分享生命的美好.今年上海奥运盛会上,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分享中华文化,这些都是分享,生活因分享而充实,世界因分享而

48、美丽.曾经有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位老猎人误杀了一只怀孕的母鹿,内疚不已,于是它在山中搭了一个窝棚,日夜守护着那片森林,确保森林里的动物,不在受到任何伤害.”所以分享并不是只存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分享也是必不可少的.分享让我懂得了:不能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忽略分享,走进自然放飞心境,与万物分享这个地球,分享宁静与安逸.分享是一个结,一个千年的情结,连着你我他.分享是一张网,一张无边的大网,网着每个人的心.分享是一种爱,一种无私的博爱,构成了人类情感的最高境界.分享,你让我懂得了爱,让我一生受用【解析】【分析】【详解】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懂得”.题目是一个词语,这个词语本身就是关键词.“懂得”应该是“深深地知道、理解”的意思.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太多的“酸甜苦辣”,这些都会让人深深地知道和理解生活的真谛.由此可见,文章材料的选择是非常宽泛的,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故事都可以入文.如成长旅程中的酸甜苦辣,让我们懂得了生活的真谛;生活的种种细节,让我们懂得了爱心、成熟、责任等;与人相处中,我们懂得了理解、宽容、理智、信任、释怀要选择对自己感触最深的、影响最大的、情感得到洗礼的材料来作文,来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和认知.文章没有体裁上的限制,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