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同课异构”演绎多彩美术课堂_第1页
一个人“同课异构”演绎多彩美术课堂_第2页
一个人“同课异构”演绎多彩美术课堂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个人“同课异构”演绎多彩美术课堂特征码标签:特征码一个人“同课异构”演绎多彩美术课堂郑经潮(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中学)摘 要:美术学科的课时安排,决定了一名教师会执教同年级的多个班级,教学的多次重复,会让教师感到枯燥而苦恼,这是美术教师面对的普遍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同课异构”是最佳途径。以格尔尼卡教学设计的导入环节为例,通过四种不同的导入设计与实施,来阐述一个人“同课异构”所起到的良好成效,从而解决美术老师面对的教学重复性问题,演绎多彩的美术课堂。关键词:同课异构;导入;设计;实施一、缘起:我的苦恼投身美术教育十余载,没有离开挚爱的专业,在自身不断成长的同时,更能和孩子们一起欣赏、

2、尝试、探究,徜徉在美术的世界里!看着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渐浓,知识不断丰富,审美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是,美术教师的幸福中也有苦恼。由于学科性质,通常我们都会任教整个年级的美术课,这样的话,少则五六个班,多则九十来个班,这就意味着,同样教学内容在同一个时段里,我们至少讲上五六遍,乃至十来遍,同一内容的不断重复教学,无疑是很苦恼的事。二、思考:同中求变面对这样的苦恼,怎么办?同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探究的好方法“同课异构”,给了我启发。教学内容相同,但是设计和处理可以不同,我们可以设计多个教学方式来实施教学。三、实践:同课异构一个人“同课异构”,既可以是整体设计的不同,也可以是局部环

3、节的不同。一堂课美术课成功与否,导入至关重要,同时导入也是教学中最可以创新、最具变化的环节。我一个人的“同课异构”正是从导入环节入手,设计多样的课堂导入去尝试和实践的。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艺术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契合课标:“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的要求,是欣赏教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我正是以格尔尼卡教学为例,设计“认识作者”“探讨话题”“欣赏内容”“了解背景”四种导入方式,实施“同课异构”。(一)认识作者,导入新课1.设计意图格尔尼卡的作者毕加索,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极富创造性

4、和影响力。设计以“认识作者”为导入,旨在通过认识作者,让学生产生心理期待,期待欣赏伟大画家的代表作品,并让这种期待在后续的欣赏中发挥效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2.设计实施(二)探讨话题,导入新课1.设计意图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的深层意义在于,控诉战争暴行,表达反战思想。设计以“讨论战争”为话题的导入,通过师生的讨论交流,思考战争带来的灾难,营造欣赏氛围,并渗透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2.设计实践(三)欣赏内容,导入新课1.设计意图格尔尼卡是艺术史上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也使格尔尼卡的悲剧永远烙印在人类的战争史中。画面里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母亲、濒死长嘶的马匹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散发着无尽

5、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以“作品内容”为导入,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通过画面局部内容的讨论分析,创设欣赏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设计实施(四)了解背景,导入新课1.设计思考毕加索创作的格尔尼卡,源于一个悲惨的历史事件。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格尔尼卡,1654名平民丧生,伤者无数。毕加索闻后义愤填膺,创作了这幅被载入世界绘画史册的杰作。以“作品背景”为导入,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从历史背景走近作品,带着满腔的情感去欣赏和分析。2.设计实施四、反思:合理运用教无定法,教学应该是多种多样,见仁见智的,没有最好的教学设计,只有最合适的设计。

6、通过格尔尼卡导入环节的多种设计,实施一个人“同课异构”,既解决了平行班教学重复性的问题,又符合生情,让教学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具针对性。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该如何设计和选用,才是最合适、最有效的,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效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因“师”制宜教师独具个性,不同的教师,形成的教学风格不同,擅长的教学方式不同。所以,教师必须扬长避短,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风格特点设计和选择最适宜的,才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二)因“生”制宜学生独具个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课堂学习氛围甚至学习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同样一种教学设计,在不同的班级实施,其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在多个教学设计中,选择最适宜学情和班情。通过实践“同课异构”,解决教学重复性的问题,也让我对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了更多的思考。我深信:教无定法,没有最好的教学设计,只有最合适的。秉承这一理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执行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基于学情和班情的分析与把握,优化教学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