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科学家在探究微观物质结构时采用模型法的意义。2通过实验探究和推理分析,知道常见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显微镜在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3通过实验探究和推理分析,知道分子之间有空隙。学习重点:1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猜想,收集证据证实提出的猜想。2“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和“分子之间有空隙”两个基本观点的建立和理解。学习难点:分子概念的理解。课前准备:1阅读课本p.24“活动7.1选择一种模型”,用家中现成的器材尽力完成,观察
2、对应的现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形成自己的初步感知。2阅读课本p.40“信息库探索微观世界的“眼睛”显微镜”,了解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观察精度和重要贡献。课堂教与学一、导入新课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七章的学习。请同学们将书翻到23页,请一位同学将导语朗读一遍。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与微观粒子和宏观宇宙有关的一些现象、理论和方法。这节课我们首先来探究微观的世界,学习“一、走进分子世界”。二、学习科学家探究微观世界的方法1引入。从很多现象我们可以判断出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组成的,但是物体内部的微小结构肉眼无法直接看到,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研究呢?2自学。阅读课本p.24第一段
3、,要求学生尝试概括科学家探索物质微观结构方法的要点。3交流讨论。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方法:观察现象建立模型、假说(相当于猜想)收集证据或进行实验进行验证检验确认或建立新的模型(假说)。三、活动一:探究物质是否由分子组成1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观察1: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直接展示,问:细线是连续的还是断开的?(连续的)再用放大镜观察,通过摄像头投影,问:细线是连续的还是断开的?说明了什么?(断开的,甚至可以观察到细小的颗粒。说明细线是有很小的颗粒组成的。)观察2:展示一杯染成红色的水,问:水时连续还是断开的?(连续的)再用吸管吸取少量的水,一滴滴的挤出,问:水滴是连续还是断开的?(断开的,水能
4、够被细分,说明水是由很小的颗粒组成的。)观察3:打开酒精桶的盖子,扇一扇,待学生闻到气味后问:每位同学都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酒精气体是否可以被细分?(闻见酒精的味道,说明酒精气体已经进入了人的鼻腔,能够被细分)再问:进入你鼻腔的酒精气体的微粒是很大还是很小?(酒精气体的微粒,肉眼看不见,说明酒精气体是由很小的微粒组成的。)2教师引导,建立模型。(1)刚才我们分别观察了固态的素描笔留下的细线、液态的水和气态的酒精气体,发现它们可以被无限细分,由此我们提出一个猜想、假说(模型):常见的物质是由很小的微粒组成的。(2)在把物质无限细分的过程中,物质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即没有变成新的物质。科学家
5、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有了分子的概念后,刚才的猜想、假说(模型)可以修改为: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3)关于对“保持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的理解。我们可以类比:我们把八(3)班看做一个物体,它是可以细分的。以大组为细分标准,则:八(3)班由三大组组成。以小组为细分标准,则:八(3)班由六小组组成,以某一个学生为细分标准,则:八(3)班由47名学生组成。学生个体是构成班级的最小单位,到这里我们再划分下去对班级的组成就没有意义了。同理,一杯水分下去是小水滴,小水滴分下去是小水珠,一直分到水分子,如果再继续分下去,就不具备水的性质了。物质细分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再保持物质
6、的化学性质,这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称为分子。3检验和验证。(1)自学。“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这一观点我们如何来验证呢?必须借助于工具。科学家不断改进观察物质的手段和设施,发明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请同学们带着这样几个问题阅读课本p.40“信息库探索微观世界的“眼睛”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帮助人们发现了什么?最好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的尺度是多少?电子显微镜能够使人观察到多小的尺度?电子显微镜帮助人们发现了什么?扫描隧道显微镜的观察精度是多大?扫描隧道显微镜使人们观察到什么?(2)讨论、交流。光学显微镜可以看见微小的细胞;但最多可以观察到0.2m的尺度。电子显微镜,能够
7、使人观察到10nm的物质结构,可以观察到病毒,可以拍到一些较大分子的照片,例如图7-3。扫描隧道显微镜,将观察精度提高到0.1nm,使人们观察到较小的分子和更小的原子,发现较大分子的内部结构,甚至能操纵较小的原子组成新的图案。4确认假说(模型、猜想)。(1)通过观察手段的不断改进,现在大家都确信: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采用“观察提出假说验证确认或否定”这种模型法,对于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来说是很有用的一种方法。四、活动二:进一步理解分子的概念1回忆分子的定义,说出“保持”的含义。2分析分子的大小。(1)测量和推算。请同学们用刻度尺测量一下课本图7-3中一个碳化硅分子的直径(即相邻两个黑点之间
8、的距离)。(约4mm)图下的说明告诉我们,这个显微镜可以放大1500万倍。那么,同学们估算一下,一个碳化硅分子大约有多大?(2.710-7mm=2.710-10m)(2)补充、小结。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例如,水分子直径410-10m,氢气分子直径2.310-10m。想象:如果让2500万个人手拉手站成一行,那么这个长度将绕地球赤道一圈,而如果让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排成一行,那么这个长度就只有1厘米。3介绍分子的数量。(1)由于分子很小,所以宏观物体中包含的分子的数量非常庞大。例如,1标准大气压下,1cm3(比划一下,一个食指端的大小)的任何气体中约含有2.71
9、019个气体分子,让这些气体分子从容器中跑出,如果1秒钟跑出1亿个,你们猜需要多长时间?(约需9000年才能跑完) 五、活动三:探究分子间是否有间隙1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确信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那么,这些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然后组成宏观的连续的物体呢?还是每两个分子之间都有间隙,然后再组成一个空心的物体呢?2猜想、提出模型、建立假说: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或没有间隙)。3验证、确认或否定假说。A.实验1:课件播放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的视频,其间,暂停强调有关注意事项:烧杯就放在桌子上既不要拿起,也不要晃动。现象:高锰酸钾颗粒沉入杯底,把一部分水染成紫红色,然后这紫红色慢慢向四周扩散开来,最后整个烧杯中的水慢慢变成紫红色。分析与总结:(1)这个现象支持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猜想。即构成水的微粒之间是有空隙的,构成高锰酸钾的颗粒进入水的空隙,使水慢慢变成紫色。(2)这个现象还说明什么问题?(高锰酸钾、水是由分子组成的;高锰酸钾和水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实验2: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了。教师播放视频: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然后再注入酒精,并在液面最高处做一记号。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位置。实验现象:混合后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行业人才流失原因与吸引机制创新路径研究报告
- 2025年植物基因编辑技术在转基因植物抗病虫害育种中的应用成果鉴定报告
- 自卸吊车买卖合同协议书
- 泵车转卖合同协议书范本
- 防尘布工地销售合同范本
- 理疗店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物业小区的广告合同协议
- 法院婚内财产协议书模板
- 竹制半成品采购合同范本
- 罗非鱼鱼苗订购合同范本
- 2025年施工员-土建方向-岗位技能(施工员)考试题库
-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含答案)
- 胸痛单元建设课件介绍
- 超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度
- 酒店服务流程与空间布局优化
- DB11∕T 2380-202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盖挖法施工技术规程
- (2025)医疗护理员理论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2025年广西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建设工程法律培训
- 2025年南京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