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 (不计滑轮重、Cl IMA.- INB. 70NC. 200ND . 180N滑轮相关的受力分析选择题(共7小题) 1. (2012?义乌市)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当拉力F为5牛时,木板:-numaJ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增大到10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牛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牛C .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D .小木块将保持静止2.如图所示,体重为 510N的人,用滑轮组拉重 5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0.02m/s的速
2、度匀速运动.运动中 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 200N .动滑轮重为2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地面上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的绳子沿水平方向,地面上的定滑轮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沿竖直方向,人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 在同一直线上,).则下列计算结果中,错误的是()A .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是100NB .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0NC .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50ND .绳子自由端运动速度是 0.01m/s3 .如图所示滑轮组,所吊的货物重为490N,若将货物拉上去,站在地面上的人的拉力至少为( 绳重及摩擦)I I G-100S4.如图所示,滑轮组的下面挂一重1200N的木箱A,当拉力
3、F增大到300N时,木箱仍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计滑轮重,此时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A .1500NB . !900NC .600ND .300N5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拉起 G=100N的重物,不计轮与轴的摩擦和滑轮的重力,拉力F为( )A. 25NB . 12.5NC. 100ND . 200N6.如图所示,图中的甲、乙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甲、乙的密度之比p甲: P乙 =2: 1,质量之比m甲:m乙=4:5,且乙的质量为500g .若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 g取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轮组静止时,甲受力平衡,乙受力不平衡B.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比为 8: 5C .甲的重力为
4、8ND.乙对地面的压力为 3N7 .如图所示,物体 A重80N,物体B重72N,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 A上 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拉动物体A,使物体B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此时拉力F及3s内拉力F所做的功 W分别是(已知动滑轮重18N,绳重以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 )A. F=90N ; W=27JB . F=60N ; W=54JC. F=30N ; W=27JD. F=60N ;W=18J二填空题(共9小题)8如图所示,长木板 B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 A放在长木板B上,细绳拴在A上,跨过定滑轮后 又拴在B上.已知A的质量为2kg,B的质量为
5、1kg . A、B之间的摩擦力为 A重的0.2倍,现在B上施加一个大小为F=17N的水平拉力,恰好能使B向右匀速运动.由此可知长木板 B的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水平向,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9如图所示装置中,长木板甲重20N,物体乙重10N.甲、乙之间用一根轻绳通过定滑轮相连,当水平方向的拉力 F的大小为6N时,长木板甲恰能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v甲=2m/s,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处摩擦,绳子拉物体乙的功率是10.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某人站在重为350N的木板上,木板成水平状态, 重为50N,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人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整个装置在空中保持静止,每个滑轮自11.
6、如图所示,质量为 m=60kg的人站在轻质木板的 止于水平位置,人拉轻绳的力为N,O点上,木板可以绕B 人对木板AB的压力为端上下转动,OA=2OB 要使木板静 N (摩擦阻力不计).12. (2009?北京)如图是小明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物体A的示意图.当物体 A完全在水面下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A所受浮力为80N,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当物体A有一的体2积露出水面且静止时, 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 F2,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 N2.已知动滑轮所受重力为120N,小明所受重力为 600N , N1: N2=13 : 12 不计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以及水
7、的阻力,则物体 A所受重力 为13.如图所示,物体甲重 12牛.乙重10牛,不计滑轮重时,则 A点受到的力是.牛,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力是牛,B点受到的力是牛.he QA1S14.如图所示,OB : OA=1 : 2,物体甲重30N,动滑轮重9N,杠杆重、绳重、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人 需要 N的力可以拉动物体甲匀速上升.15如图所示,是一工人师傅用于粉刷楼房外墙壁的升降装置示意图,上端固定在楼顶若动滑轮质量为2.5kg,工作台质量为7.5kg,涂料和所有工具质量为 20kg,工人师傅的质量为 60kg,绳重及摩擦不计.当工作台停在距地面 10m高处时, 工人师傅对绳子的拉力为 _ N;若工作台
8、从距地面10m高处升到20m高处,工人师傅最少需要做 _J 的功.(取 g=10N/kg )16.如图,体重500N的人站在吊篮中,吊篮重力G=700N .要将吊篮匀速吊起,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人至少要用N的力拉绳.三解答题(共4小题)17.如图所示,用力 F拉400 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重物以10 cm/s的速度移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若不计滑轮的重及滑轮与绳的摩擦.(1 )弹簧秤的示数为多大?拉力的功率为多大?(2)若考虑滑轮的重及滑轮与绳的摩擦,实际拉绳子的力为32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1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从15m深的水池中(水池面积很大
9、,达几百平方米)提起底面积为200cm2,高2m的圆柱形实心物体,已知该物体的密度为2.5 X103kg/m3,力F作用的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50N,问:(1 )该物体所受的重力为多少牛?(2 )物体浸没水中时匀速拉动绳子,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多少牛?(不计摩擦及滑轮重)(3)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起时,经多长时间绳子被拉断?(取 g=10N/kg )19. 在如图所示中,物体 A重50N,物体B重30N,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加上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使物体B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2s钟内拉力F移动的路程是多少?若物体 A受到的摩擦
10、力是物重的 0.1倍,则F最少是多大时才能使物体 B静止在空中?若物体 B匀速上升,则F最少应为多大?(滑轮和绳子的重以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 摩擦均不计)20. 如图是一种电梯结构的示意图,电梯厢在电梯井中沿,竖直通道上下运行钢链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电梯井顶部的一点和B点,刚时钢链绕过重15000N电梯厢下的滑轮而托起整个厢体 E,又跨过电梯井顶部由电动机驱动并带有齿轮的轮轴C,在C和B之间吊起与动滑轮相连的配重 D .电梯载重量为10人(1人的质量按60kg计算,取g=10N/kg,忽略摩擦及钢链的质量).请回答:(1) 配重的功能是什么?住已知电梯厢重和载重量的情况下,配重的质量最好是多大?(2
11、) 当电梯满载匀速上升时,A、B两点受到的拉力各是多大?滑轮相关的受力分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 选择题(共7小题)1.( 2012?义乌市)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当拉力F为5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增大到 10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14厂A_J 、卜今-k丿丿丿丿/ 7 Z x z ZA.弹黄测力计的示数为 20牛B .弹黄测力计的示数为 0牛C.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D .小木块将保持静止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动滑轮拉力的计算。专题:应用题;图
12、析法。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则可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 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解答:解:当拉力F为5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板受到地面和小木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由于物体 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小木块受到木板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又因为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 粗糙程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则当把拉力增大到10牛时,由于木块与木板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弹簧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小木块将保持静止状态.故选D.点评: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物
13、体进行加速、减速、匀速都没有关系,跟物体的 运动速度大小无关,这点容易忽视.2.如图所示,体重为 510N的人,用滑轮组拉重 5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0.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运动中物 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 200N .动滑轮重为20N (不计绳重和摩擦,地面上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的绳子沿水平方向,地面上的定滑轮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沿竖直方向,人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 直线上,).则下列计算结果中,错误的是()A.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大小是100NB .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400NC.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250ND .绳子自由端运动速度是0.01m/s考点:滑轮组
14、绳子拉力的计算;速度的计算。分析:iA、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不计绳重和摩擦,利用 F= , ( G轮+f地)求拉力大小;BC、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己体重减去拉力,据此求压力大小;1D、绳子自由端运动速度等于物体移动速度的2倍,据此求出绳子自由端运动速度.解答::解: A、由图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 ( G轮+f地)=(20N+200N ) =110N,故A错,符合题意;2 2BC、人对地面的压力 F压=G - F=510N - 110N=400N,故B正确、C错;D、绳子自由端运动速度 v=2 0.02m/s=0.04m/s,故 D错. 故选ACD .点评:因为是物
15、体水平移动,有用功为克服摩擦力做功,利用好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3 (G轮+f地),而不是2F= ( G轮+G物是本题的关键.2 _3如图所示滑轮组,所吊的货物重为490N,若将货物拉上去,站在地面上的人的拉力至少为()N (不计滑A.轮重、绳重及摩擦).B. 70NC. 200ND. 180N3: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计算题。此题的滑轮组中有三个滑轮,包括: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由于绕过滑轮组的绳子不是同一股,所以他们承担的物重是不同的,需要对各滑轮进行单独处理;分别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表示出A、B、C三处绳子的拉力,若货物能被拉上去,那么这三处绳子的拉力 之和应该至少等于物重.解答
16、:解:首先将三个滑轮进行单独分析,如图所示:在最下面的动滑轮中:Fa=F , F仁2F;(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下同)在中间的动滑轮中:Fb=F2=Fi=2F , F3=2Fb=4F ;在最上面的定滑轮中:Fc=F4=F3=4F;因此,绳子 A、B、C提供的总拉力为:F总=Fa+Fb+Fc=F+2F+4F=7F ;若要提起物体,则需满足:F总冯,即:Fa+Fb+FcXG, 7FS490N,即:F身ON ;因此站在地面上的人需要的最小拉力为70N,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 .吒-FaI IFa F点评:在解复杂滑轮组的题目时,一定要对各个滑轮进行单独分析明确复杂滑轮组中,不同绳子的张力不同是 区
17、别于简单滑轮组的关键所在(简单滑轮组中只有一根绳子)4如图所示,滑轮组的下面挂一重1200N的木箱A,当拉力F增大到300N时,木箱仍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计滑轮重,此时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A 1500NB 900NC 600ND 300N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应用。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B 12.5NC 100ND 200N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则F=【F拉,据此求出滑轮组3对A的拉力F拉,而物体A静止,受到的重力等于支持力加上拉力,据此求出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 解答:解:由图知,n=3,则F= F拉,3木箱受到的拉力
18、:F 拉=3F=3 X300N=900N ,木箱静止, G=F 支+F 拉,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F 支=G - F 拉=1200N - 900N=300N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拉力的计算、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属于基础题目,利用好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 摩擦F=F拉是关键.35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拉起G=100N的重物,不计轮与轴的摩擦和滑轮的重力,拉力F为( )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动滑轮拉力的计算。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对于动滑轮来说,当不计轮与轴的摩擦和滑轮的重力时,绳子的拉力是物体重力的二分之一,然后结合图 逐一分析各个动滑轮的拉力得出最终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解答:
19、解:如图:对于动滑轮1来说,A段绳子的拉力对于动滑轮2来说,B段绳子的拉力对于动滑轮3来说,C段绳子的拉力Fa=丄 G=1 X1OON=5ON ;:Fb=FA= X50N=25N ;2 2F=_Fb=_ 25N=12.5N .2 2本题考查了滑轮组拉力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动滑轮的定义判断图中的三个滑轮都是定滑轮,然后再根据动 滑轮省一半的力逐一分析得出拉力的大小.6.如图所示,图中的甲、乙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甲、乙的密度之比p甲:P乙=2: 1,质量之比m甲:m乙=4: 5,g取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滑轮组静止时,甲受力平衡,乙受力不平衡B .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比为& 5
20、C. 甲的重力为8ND. 乙对地面的压力为 3N考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应用;重力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A、根据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分析;B、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 v= 即可求出;C、根据甲、乙的质量比求出甲、乙的重力之比,然后即可求出物体甲的重力;D、乙对绳子的拉力通过定滑轮后,作用在动滑轮上,拉着甲不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由此入手解决问 题.然后后对乙进行受力分析,求出乙对地面的压力.解答:解:A、因为滑轮组静止时,甲乙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甲乙物体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A错误.甲m乙 4 5B、甲:5 : 1,m 甲
21、: m 乙=4 : 5,所以 V 甲: V 乙 XL = :=2: 5 B 错误.C、 . m 甲:m 乙=4: 5,. m 甲m 乙=主 X500g=400gG 甲=m 甲 g=0.4kg X0N/kg=4N ;故 C 错误.55D、 若不计绳重、轮重和摩擦,乙对绳子的拉力F通过定滑轮后,作用在动滑轮上,拉着甲不动.动滑轮 能省一半的力.二 F=3g 甲=丄 4N=2N ,2 2/ G乙=口乙g=0.5kg X0N/kg=5N ;又乙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乙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乙、竖直向上的拉力 F和支持力N的作用,且受力平衡, N=G 乙-F=5N - 2N=3N , 乙物体受到
22、哦的支持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乙对地面的压力为 3N,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力的合成与应用,注意比例的求解方法,会正确对乙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知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知道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7 如图所示,物体 A重80N,物体B重72N,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动物体 A,使物体B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此时拉力 F及3s内拉力F所做的功 W 分别是(已知动滑轮重 18N,绳重以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 )A. F=90N ; W=27JB. F=60N ; W=54JC. F=30N ;
23、 W=27JD. F=60N ; W=18J考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滑轮与功的综合题。分析:(1) 使用滑轮组提物体时,绳重以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F=2 (G+G动).n(2) 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可求 出摩擦力.(3) 拉动A向左运动,A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 F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绳子的拉力三力平衡, 可求出拉力.(4) 功的公式 W=Fs,绳子移动的距离是物体提升高度的n倍,即S=nh.解答:解:物体A 拉动A向左h=vt=0.1m/s故选B .F4在物体:运动时,X3s=0.3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f=F拉丄
24、(G+G动)=-X (72N+18N ) =30N .A 受力如图,F=f+F 拉=30N+30N=60N .肋,S=3h=3 X).3m=0.9m , W=Fs=60N X0.9m=54J .故 B 说法正确.一拉点评:会根据力的平衡解决问题,要结合滑轮组的特点、功的公式和速度公式联立求解.二.填空题(共9小题)&如图所示,长木板B放在粗糙水平面上, 物块A放在长木板B上,细绳拴在A上,跨过定滑轮后又拴在 B上已 知A的质量为2kg, B的质量为1kg . A、B之间的摩擦力为 A重的0.2倍,现在B上施加一个大小为 F=17N的水 平拉力,恰好能使B向右匀速运动.由此可知长木板B的上表面受
25、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4 N ,方向水平向 左, 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9 N .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摩擦力是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与拉力的大小是相冋的图中物体A与B都在运动,因此,它们互相都向对方有摩擦力的作用.解答:解:长木板B的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是A重的0.2倍,即F=0.2G=0.2 X2kgX10N/kg=4N ;木板B向右运动,摩擦力与其方向相反,因此向左;物块A对木板B的摩擦力是4N,木板B对物块A的摩擦力也是4N,因此,A、B间需要克服的摩擦力一 共为8N,再加上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这些最终都需要由拉力F来克服.由此可知,B的下表面受到的
26、摩擦力=17N - 8N=9N 故答案为:4,左,9.点评:此题中,A和B都在冋时运动,互相之间都有摩擦力的作用,不管方向怎样,最终都需要由动力来克服它, 搞清这一点是此题的关键所在.9如图所示装置中,长木板甲重20N,物体乙重10N 甲、乙之间用一根轻绳通过定滑轮相连,当水平方向的拉力F的大小为6N时,长木板甲恰能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v甲=2m/s,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滑轮处摩擦,绳子拉物体乙的功率是6 W 乙丨、甲考点:功率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专题:计算题。分析:计算功率的公式是:P=,要算功率,需要知道做的功 W和时间L而根据本题中所给的数据,我们无法计 t
27、算出W和t,所以该题不能用此公式来求解.由题意知,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我们由W=Fs, s=vt,推出W=Fvt,则得出P=Fv,只要知道绳子对物体乙的拉力和绳子的运动速度,就可以计算出功率P 了.解答:解:先分析甲的受力情况:由图可知,甲一共受到三个力:向左的拉力、乙和甲之间的摩擦力、绳子对甲 向右的拉力其中绳子对甲向右的拉力来自于乙和甲之间的摩擦力,所以这两个力大小是相等的由于甲 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这两个力之和等于6N,则绳子对乙的拉力是 3N 物体乙的速度和甲的移动速度相同,也是2m/s,所以绳子对物体乙的功率是:P=Fv=3N 2m/s=6W.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
28、,关键是要分析绳子对物体乙的拉力大小是多少力学题中,一定要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然后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这几个力的关系.10 如图所示,重为 500N的某人站在重为350N的木板上,木板成水平状态,整个装置在空中保持静止,每个滑 轮自重为50N,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人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300 N 考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 专题:顺推法;图析法。分析:读图可知,整个装置的全部物重都由上面的一只滑轮承担,右侧的拉力则又由第二只滑轮分担因为整个 装置保持静止,所以每只滑轮两侧的力都是相等的.解答:1解:人的重力500N+木板的重力350N+下面的滑轮的重力 50N=900N,读图可知,这900N都
29、由最上面的滑 轮承担,而且左右拉力相等.因此,上面滑轮右侧的拉力为 450N,减去下面滑轮的自重 50N,等于400N .这 400N又由两段绳子平均分担,因此,人手处的拉力为200N .于是得出,人对木板的压力-人的重力500N-绳子拉人手的力 200N-300N .故答案为:300.点评:认真读图,找出各力的分担关系,依次推理,最后就可以判断每一段绳子处的力的大小了.11. 如图所示,质量为 m=60kg的人站在轻质木板的 0点上,木板可以绕 B端上下转动,0A=20B .要使木板静止 于水平位置,人拉轻绳的力为150 N,人对木板 AB的压力为 450 N (摩擦阻力不计).考点:杠杆的
30、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专题:应用题。分析:(1) 已知人的质量,根据公式G-mg可求人的重力,人对木板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与绳子对人的拉力之差; 绳子对人的拉力等于绳子拉木板的力;(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求绳子拉力的大小,进一步求出人对木板的压力.解答:1解:(1) 人的重力:G-mg-60kg X10N/kg-600N ;人拉绳子的力等于绳子对木板的拉力F;人对杠杆的力:Fo-G - F,(2) v FoXOB-F BA , 即: ( G- F) OB-F XBA ;F-;-150N -BA+OB OA+OB+OB 4人对木板的压力 F压-G - F-600N - 150N-
31、450N ; 故答案为:150; 450.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用好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平衡条件、定滑轮不省力是本题的关键.12. (2009?北京)如图是小明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物体A的示意图当物体 A完全在水面下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A所受浮力为80N,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当物体A有一的体积2露出水面且静止时,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 F2,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 N2已知动滑轮所受重力为 120N , 小明所受重力为 600N , N1: N2=13: 12.不计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 则物体A所受重力为 640 N .考
32、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题,它包含了浮力、滑轮组的知识.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列出N1和N2的表达式,依据1N1: N2=13 : 12 求解.解答:11解:根据受力分析和动滑轮特点可得:N1=600N 丄(G 物+120N - 80N),2N2=600N 丄(G 物+120N 40N).:把N1和N2的表达式代入 N1: N2=13: 12,可求得 G物=640N . 故答案为:640N .点评:.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题意列出表达式,代入已知物理量的值,求未知量.13. 如图所示,物体甲重12牛.乙重10牛,不计滑轮重
33、时,则A点受到的力是 5牛,B点受到的力是 10牛, 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力是7牛.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力作用的相互性;力的合成与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滑轮由一股绳子绕成,绳子上的拉力相冋,提升物体乙的滑轮为动滑轮,根据动滑轮的特点求出绳子上的 拉力,从而确定 AB两点受力大小;物体甲受到重力等于拉力加上支持力,据此求出地面对物体甲的支持力,再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求甲对 地面的压力.解答:解:由题知,物体乙重G 乙=10N,因为提升物体乙的滑轮为动滑轮,所以绳子上的拉力 FG乙丄X10N=5N ,2 2从而得出A点受到的力Fa=F=5N , B点受到的力Fb=2F=2 5N=10N ;
34、因为物体甲受到的重力等于拉力加上支持力,所以地面对甲的支持力F支=G甲-F=12N 5N=7N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甲对地面的压力F b=F支=7N .故答案为:5, 10, 7.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相互性、力的合成、动滑轮的特点,虽知识点多,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14 .如图所示,OB : OA=1 : 2,物体甲重30N,动滑轮重9N,杠杆重、绳重、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人需要 23 N的力可以拉动物体甲匀速上升.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杠杆的平衡条件。专题:计算题;图析法。分析:首先,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求出要想使物体匀速上升,需作用在杠杆B点的拉力有多大再分析滑轮组
35、的特点,明确哪是动滑轮,哪是定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拉力,最后可确定人的拉力的大小.解: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OB F=OA G,作有在 B点的总拉力 F=.= X30N=60N .OB 1分析滑轮组的特点可以看出,上端的滑轮为动滑轮,由3段绳子承担总拉力 F,再加上动滑轮的重力为 9N故人施加在绳端的拉力F= ( F+G 轮)3=_ (60N+9N ) =23N .3故答案为:23.在本题的装置中,既有杠杆又有滑轮组,因此,主要考查了对简单机械的分析与计算,对滑轮组特点的分 析是本题的难点,要根据滑轮的实际作用来确定其性质.15如图所示,是一工人师傅用于粉刷楼房外墙壁的升降装置示意图,上端固定在
36、楼顶若动滑轮质量为2.5kg,工作台质量为7.5kg,涂料和所有工具质量为20kg,工人师傅的质量为 60kg,绳重及摩擦不计.当工作台停在距地面10m高处时,工人师傅对绳子的拉力为300 N ;若工作台从距地面 10m高处升到20m高处,工人师傅最少需要做 9000 J 的功.(取 g=10N/kg )7Z/ZZ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将动滑轮、工作台、涂料和工具以及工人自身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停在距地面10m高处时,处于静止状态,那么这个整体受到的拉力和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计算拉力时,三段绳子都承担了拉力,因此F= G -计算工人做的功时,绳端移动
37、的距离为工作台被提升距离的3倍,再由W=FS求解.解答:解:动滑轮、工作台、涂料、工具、工人的总质量:m=2.5kg+7.5kg+20kg+60kg=90kg ,动滑轮、工作台、涂料、工具、工人的总重:G=mg=90kg xi0N/kg=900N ,/ n=3,f=2g=2900N=300N ;33由图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3倍,则:W=FS=300N 3XI0m=9000J ; 故答案为:300, 9000.点评: 本题的关键是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的确定,因为人站在吊篮上,从定滑轮上引出的绳子也承担物重,这是 本题的易错点.16 .如图,体重500N的人站在吊篮中,吊篮重力G=
38、700N .要将吊篮匀速吊起,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人至少要用 400 N的力拉绳.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专题:计算题;整体思想。分析:此题可用整体法来进行分析由于在匀速提升吊篮的过程中,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那么三段绳子所承 受的拉力正好是人、动滑轮和吊篮的重力和可据此求解.解答:解:将人、吊篮、动滑轮看作一个整体,由于匀速提升吊篮,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人的拉力 F=2 ( G+G 人)=丄(500N+700N ) =400N n3故答案为:400 点评:取动滑轮、人和吊篮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4小题)17.如图所示,用力 F拉40
39、0 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重物以10 cm/s的速度移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物重的 0.2倍,若不计滑轮的重及滑轮与绳的摩擦.(1) 弹簧秤的示数为多大?拉力的功率为多大?(2) 若考虑滑轮的重及滑轮与绳的摩擦,实际拉绳子的力为32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 专题:应用题;推理法。地面间的摩擦力,所以绳子末端拉力分析: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子末端,测得是绳子末端的拉力该滑轮组是用来移动物体的,需要克服的是物体与 .t拉力的功即总功,总功 W总=FS.拉力的功率u n滑轮组水平移动物体时的机械效率W有用二物二_fn
40、: :!2*解答:解:(1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绳子末端的拉力-一 -一二 丨._ 二Jn 4W 屮 pc_ 2拉力的功率 P=-p=FV=物=420N XI0 XI0 m/s=8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一 y %32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2.5% 答:(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20N,拉力的功率是 8W;(2)若考虑滑轮的重及滑轮与绳的摩擦,实际拉绳子的力为点评:此题是功率和机械效率的一道综合计算题,另外题中还涉及到了速度单位的换算,我们做题时一定要认真 审题.21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从15m深的水池中(水池面积很大,达几百平方米)提起底面积为200cm,高2m的圆柱形实心物体,已知该物体
41、的密度为2.5X103kg/m3,力F作用的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50N,问:(1) 该物体所受的重力为多少牛?(2) 物体浸没水中时匀速拉动绳子,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多少牛?(不计摩擦及滑轮重)(3) 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起时,经多长时间绳子被拉断?(取 g=10N/kg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速度与物体运动;力的合成与应用;重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计算题。(1) 利用圆柱体的横截面积和高度可以求出其体积,再结合圆柱体的密度可以算出其质量,从而得到它受 到的重力.(2) 图示装置是一个n=2的滑轮组,由于不计摩擦及滑轮重, 所以这是理想情况, 根据滑轮组的省力公式, 可以确
42、定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等于物体对动力拉力的一半.物体对动滑轮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其受到 的浮力.由此入手即可解决此题.(3)绳子被拉断时,即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等于350N时,由此入手,利用滑轮组的省力公式结合物体的重力,可以求出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进而求出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通过物体底面移动的距离和运动的速 度,即可求出运动的时间.,高度 h=2m,密度 p=2.5 X10 kg/m , g=10N/kg .解答: 解:(1)由题意知:圆柱体的底面积S=2OOcm2=2 X10-所以圆柱体的体积:V=Sh=2 XI0 2m22m=4 X10 2m3.33 2 3圆柱体的质量:m= pV=2.5
43、X1O kg/m 4 10 m =100kgG=mg=100kg 0N/kg=1000N .-23(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V排=V=4 0 m .2 3m =400N ,F= T,其中T为圆柱体对动滑轮的拉力.2一一33此时受到的浮力:F浮=p水gV排=10 kg/m 0N/kg 40 由于是n=2的滑轮组吊着圆柱体,所以绳子自由端的力 由图可知,T=G - F 浮=1000N - 400N=600N ,所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T= W00N=300N .2 2(3)当绳子被拉断时,绳子受到的拉力F=350N,动滑轮对圆柱体的拉力 T=2F=700N ,此时的浮力为: F 浮=G - T
44、=1000N - 700N=300N-=-=0.03m3,P 水名 IX io3kg/m3x lONkg物体浸入水中的长度h 为 h .物体上升的高度为:圆柱体运动的时间:L=H - h =15m - 1.5m=13.5m ,t=-* =67.5s.v 0. 2n/s答:(1)该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1000N .(2) 物体浸没水中时匀速拉动绳子,绳子自由端的拉力300N.(3)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起时,经 67.5s绳子被拉断.点评:解决此题首先要明确此时滑轮组中涉及的力有三个:圆柱体的重力、拉力和水对圆柱体的浮力,要把握三 者之间的关系.19. 在如图所示中,物体 A重50N,物体B重30N,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加上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F拉动物体A,使物体B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2s钟内拉力F移动的路程是多少? 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是物重的 0.1倍,则F最少是多大时才能使物体B静止在空中?若物体 B匀速上升,则F最少应为多大?(滑轮和绳子的重以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酬金制服务合同范本
- 高档消费品买卖合同范本
- 高龄员工家属免责协议书
- 煤矿托管合同协议书范本
- 自动生鲜车购买合同范本
- 烘焙店加盟合同协议范本
- 深圳市拆迁协议合同模板
- 银行解除合同协议书范本
- 网店服装合伙人合同协议
- 煤矿股权出让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浙江广电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ECMO安装及预充》课件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教案全册
- 高处作业非标吊篮专项施工方案
- 离职补偿确认书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重点初中七年级(上)分班考数学试卷
-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审核表.》
- 光伏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含三级)
- NB-T31030-2012陆地和海上风电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中西服装发展史》教案
- 医院人文护理实践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