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1.1地质灾害勘查目的和任务 1.2地质灾害勘查分级和阶段划分 1.3地质灾害测绘 1.4 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 1.5 勘查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 主要内容 2 2.1 地质灾害勘查目的和任务地质灾害勘查目的和任务 2.1.1 地质灾害勘察目的地质灾害勘察目的 地质灾害勘查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地确定灾害地质体的特征、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为分地质灾害勘查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地确定灾害地质体的特征、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为分 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性,论证地质灾害防治的可行性和比选防治工程方案,最终确定是否需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性,论证地质灾害防治的可行性和比选防治工程方案,最终确定是否需 要治理、采取躲避方
2、案或实施防治工程等不同对策提供依据。要治理、采取躲避方案或实施防治工程等不同对策提供依据。 地质灾害勘查的最终成果能够满足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对地质资料的需求。地质灾害勘查的最终成果能够满足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对地质资料的需求。 3 2.1.2 地质灾害勘查的基本任务和内容地质灾害勘查的基本任务和内容(续续1) 1. 勘查基本任务勘查基本任务 l(1)查明地质灾害体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质环境、自然演化过程或人为诱发因素,即查)查明地质灾害体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质环境、自然演化过程或人为诱发因素,即查 明勘查的对象是什么的问题。明勘查的对象是什么的问题。 l(2)分析研究地质灾害体的成因机制
3、,建立其地质概念模型和地质力学模型,即解决为)分析研究地质灾害体的成因机制,建立其地质概念模型和地质力学模型,即解决为 什么的问题。什么的问题。 l(3)预测地质灾害体的发展趋势,评价其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危险性,即回答未来)预测地质灾害体的发展趋势,评价其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危险性,即回答未来 怎么样的问题。怎么样的问题。 4 2.1.2 地质灾害勘查的基本任务和内容地质灾害勘查的基本任务和内容(续续2) 2. 勘查内容 l(1)灾情调查 l(2)区域调查 l(3)具体地质灾害体的勘查 l(4)室内外试验 l(5)成因机制分析、研究模拟和稳定性评价 l(6)进行防治工程可行性论证,提出防
4、治工程规划方案。 在以上几方面中,工作重点是(3)、(4)和(5)三部分。 5 2.2 地质灾害勘查分级和阶段划分地质灾害勘查分级和阶段划分 2.2.1 地质灾害勘查分级地质灾害勘查分级 中国地质调查局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50000)(1:50000)中根据危害对象的等级和 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将调查分为重点和一般调查区,并规定了调查的基本工作量。 危害对象等级危害对象等级 6 2.2.1 地质灾害勘查分级地质灾害勘查分级(续续1) 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 7 2.2.1 地质灾害勘查分级地质灾害勘查分级(续续2) 地质灾害调查分级表 重点调查区:采用点、线、面相结合,以遥感和野外
5、调查结合的方式进行。对重大灾害隐患 点进行大比例尺地面和剖面测绘,辅以必要的物探、钻探、山地工程等验证。 一般调查区:采用遥感调查和线路核实调查为主的方式进行。对危及县城、集镇、重要公共 基础设施安全的灾害点须全部核查,并进行大比例尺剖面测绘。 8 2.2.2 地质灾害勘查阶段地质灾害勘查阶段 将地质灾害勘查阶段划分为5 5各阶段,各阶段的特点,勘查的目的和任务不同 9 2.2.2 地质灾害勘察阶段地质灾害勘察阶段(续续1) 10 2.2.3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选择地质灾害勘查方法选择 地质灾害勘查与一般事物的认识过程相同,遵循由表及里、局部全局、点线面相结合的一般过地质灾害勘查与一般事物的认识
6、过程相同,遵循由表及里、局部全局、点线面相结合的一般过 程。在认识过程看,从现象程。在认识过程看,从现象-本质,从局部现象本质,从局部现象-全局的本质,从点上现象到面上本质;从系统角度全局的本质,从点上现象到面上本质;从系统角度 看,认识地质灾害是从表象的功能变化到内在的结构演化,从局部要素变化到全局的演化;从方看,认识地质灾害是从表象的功能变化到内在的结构演化,从局部要素变化到全局的演化;从方 法角度看,认识过程是法角度看,认识过程是“面面线线点点线线面面”。 1. 勘查方法选择原则勘查方法选择原则 (1)针对性。)针对性。 (2)实用性。)实用性。 (3)简便高效。)简便高效。 (4)经济
7、合理。)经济合理。 11 2.2.3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选择地质灾害勘查方法选择(续续1) 常见勘查方法如下:常见勘查方法如下: 地质灾害调查:遥感调查、地质测绘、资料分析等;地质灾害调查:遥感调查、地质测绘、资料分析等; 地质灾害勘查:钻探、槽探、平硐、物探、原位试验、室内试验、物理模型试验等。地质灾害勘查:钻探、槽探、平硐、物探、原位试验、室内试验、物理模型试验等。 方法多样,如何合理的组合、部署是关键!方法多样,如何合理的组合、部署是关键! 12 2.3 地质灾害测绘地质灾害测绘 l(1 1)查明致灾地质体(滑坡)及其邻近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查明致灾地质体(滑坡)及其邻近地区的地质环境条
8、件。 l(2 2)核查、检验遥感解译成果。)核查、检验遥感解译成果。 l(3 3)查明致灾地质体(滑坡)是否存在(古滑坡)的依据。)查明致灾地质体(滑坡)是否存在(古滑坡)的依据。 l(4 4)初步查明致灾地质体(滑体)的物质组成(岩质或土质)、变形阶段、性质、形成机)初步查明致灾地质体(滑体)的物质组成(岩质或土质)、变形阶段、性质、形成机 理和时代。理和时代。 l(5 5)初步调查致灾地质体的形状、位置和规模,为地质灾害稳定性计算和危险性评估提供)初步调查致灾地质体的形状、位置和规模,为地质灾害稳定性计算和危险性评估提供 边界条件。边界条件。 l(6 6)指导钻探、坑探、物探、取样、试验、
9、监测工作的布置。)指导钻探、坑探、物探、取样、试验、监测工作的布置。 l(7 7)查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查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 2.3.1 地质灾害测绘作用地质灾害测绘作用 13 2.3.2 地质灾害测绘的内容地质灾害测绘的内容 主要包括地质灾害体及其发育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两大方面。主要包括地质灾害体及其发育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两大方面。 1. 1. 地质灾害体地质灾害体 (1) (1) 灾害地质体灾害地质体 构成灾害地质体的要素有: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外部形貌,从专业术语来说,即为构成灾害地质体的要素有: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外部形貌,从专业术语
10、来说,即为 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下水、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下水、地质构造、地形地貌。 (2) (2) 地质营力地质营力 地质营力有自然和人为因素两大类,包括:震动作用(地震、爆破等)、地表水、降地质营力有自然和人为因素两大类,包括:震动作用(地震、爆破等)、地表水、降 水、地下水、风力、重力、人类活动等。水、地下水、风力、重力、人类活动等。 (3) (3) 动力地质作用动力地质作用 地质营力与地质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地质营力与地质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 (4) (4) 危(受)害对象危(受)害对象 14 2.3.2 地质灾害测绘的内容地
11、质灾害测绘的内容(续续2) 2. 2. 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地质环境背景条件 地质环境背景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区域稳定性和地质构造条件、地层岩性及地质环境背景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区域稳定性和地质构造条件、地层岩性及 岩土工程地质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岩土工程地质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 15 2.3.3 常见地质灾害测绘常见地质灾害测绘 调查对象大体可划分为滑坡区、滑坡体、滑坡成因、滑坡危害和滑坡防治五方面内容。 古老滑坡、新滑坡、孕育的滑坡和潜在滑坡,所保存和发生的滑坡迹像不同,其测绘内容 和重点是不同的。 1. 1. 滑坡地质测绘滑坡地质测绘 16
12、 2.3.3 常见地质灾害测绘常见地质灾害测绘(续续1) 17 2.3.3 常见地质灾害测绘常见地质灾害测绘(续续2) (1) (1)古滑坡测绘 测绘的主要任务是识别滑坡存在与否,判别滑坡堆积体与第四系(坡残积、坡洪积、崩坡 积)和断裂带及风化带的区别 。 18 2.3.3 常见地质灾害测绘常见地质灾害测绘(续续3) (1) (1)古滑坡测绘 查明古滑体外围的地层岩性,并进查明古滑体外围的地层岩性,并进 行详细分层。行详细分层。 查明古滑坡体的岩土类型、破碎程查明古滑坡体的岩土类型、破碎程 度及空间分布。度及空间分布。 圈定可能古滑体的边界及周界微地圈定可能古滑体的边界及周界微地 形。形。 两
13、侧非动体层状地形(阶地、剥夷两侧非动体层状地形(阶地、剥夷 面等)的分布高程和延展稳定性。面等)的分布高程和延展稳定性。 古滑体井泉位置及分布。古滑体井泉位置及分布。 19 2.3.3 常见地质灾害测绘常见地质灾害测绘(续续4) (2) (2)新滑坡测绘 查明滑面(带)的形态、滑体物质组成及工程性质、滑体内部结构、厚度、边界、规 模,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等。 滑坡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层岩性、工程地质性质、褶皱、断裂、水文地质条件。滑坡区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层岩性、工程地质性质、褶皱、断裂、水文地质条件。 滑体的宏观形态及规模、边界特征、表面微地貌形态等形态要素,内部岩土体类型结构和滑体
14、的宏观形态及规模、边界特征、表面微地貌形态等形态要素,内部岩土体类型结构和 破碎程度,裂隙发育等。破碎程度,裂隙发育等。 20 2.3.3 常见地质灾害测绘常见地质灾害测绘(续续5) (2) (2)新滑坡测绘 查明滑面(带)的形态、滑体物质组成及工程性质、滑体内部结构、厚度、边界、规 模,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等。 滑动面(带)形态、位置、数目及物质组成。滑动面(带)形态、位置、数目及物质组成。 滑床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滑床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影响滑坡的动力因素。影响滑坡的动力因素。 滑坡所造成的危害。滑坡所造成的危害。 21 2.3.3 常见地质灾害测绘常见地质灾害测绘(续续6) (3) (3
15、) 孕育的滑坡测绘 对于滑坡完整单一循环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蠕动(滑) 滑移 剧滑 稳定 滑坡发生前形态6月3日前缘小坍滑 6月15日滑坡发生后 22 2.3.3 常见地质灾害测绘常见地质灾害测绘(续续7) (3) (3) 孕育的滑坡测绘 变形体(可能滑体)后缘裂隙发生的位置、长度、宽度、深度、开始发生的时间 及在发展演化过程与降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相关性。 变形体前缘局部小型崩塌、滑坡现象。 变形体表面及其古墓、树木、各种工程建筑物等变形迹象。 通过以上调查,判别滑坡的演化阶段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预测滑面(带)的位置、 形状和性质,以及稳定性演化趋势。 23 2.3.3 常见地质灾害测绘
16、常见地质灾害测绘(续续8) (4) (4) 潜在滑坡测绘 测绘任务:查明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各种动力因素,预测最危险滑动面测绘任务:查明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各种动力因素,预测最危险滑动面 的组成、位置、形态,进一步预测斜坡的稳定性。的组成、位置、形态,进一步预测斜坡的稳定性。 对土质斜坡主要查明第四系的成因、土的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土体结构、各土层对土质斜坡主要查明第四系的成因、土的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土体结构、各土层 的厚度及空间分布。的厚度及空间分布。 对岩质斜坡主要查明地层岩性的类型、工程地质性质、厚度和空间分布,进行岩体对岩质斜坡主要查明地层岩性的类型、工程地质性质
17、、厚度和空间分布,进行岩体 结构面详细测量。结构面详细测量。 根据测绘资料构建和预测斜坡最危险性滑动面(带)的形状和位置。根据测绘资料构建和预测斜坡最危险性滑动面(带)的形状和位置。 24 2.3.3 常见地质灾害测绘常见地质灾害测绘(续续9) (4) (4) 潜在滑坡测绘 基岩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模式(据李铁锋)基岩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模式(据李铁锋) 25 2.3.3 常见地质常见地质 灾害测绘灾害测绘(续续10) 2. 2. 崩塌灾害测绘 26 2.3.3 常见地质灾害测绘常见地质灾害测绘(续续11) 2. 2. 崩塌灾害测绘 (1 1)不仅对崩塌危岩体和潜在危岩体进行调查测绘,同时,对崩塌
18、堆积体也应进行调查测绘, 并分别评价它们的稳定性和危险性。 (2 2)崩塌区宜以地面测绘为主,可采用拍照录像及其室内解译。 (3 3)进行岩体结构面详细测量,对于长大节理裂隙,测绘在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单独编号。 (4 4)在岩体结构面详细测量基础上,分析岩体结构和坡体结构的特征,建立危岩稳定性评价地 质模型。 (5 5)据坡体的结构特征和受力状态,分析危岩破坏的形式(滑移、倾倒、坠落)。 (6 6)综合分析区域地理地质环境条件,查明崩塌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 27 2.3.3 常见地质灾害测绘常见地质灾害测绘(续续12) 3. 3. 泥石流灾害测绘 28 2.3.3 常见地质灾害测
19、绘常见地质灾害测绘(续续13) 3. 3. 泥石流灾害测绘 29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 1 1滑坡的识别滑坡的识别 (1 1)识别滑坡的方法 利用遥感资料解译,如航片、彩红外照片;利用遥感资料解译,如航片、彩红外照片; 通过现场地面调查测绘;通过现场地面调查测绘; 采用勘探方法(钻探、井探山地工程等)。采用勘探方法(钻探、井探山地工程等)。 30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1) (2 2)识别滑坡的一般标志)识别滑坡的一般标志 微地形标志微地形标志 滑体分布区及其纵坡坡度比两侧非动体低,整体呈上凹下凸的坡形,与非动体地形不连续;滑体分布区及其纵坡
20、坡度比两侧非动体低,整体呈上凹下凸的坡形,与非动体地形不连续; 滑体后缘常呈圈椅形,前缘外凸,逼近河岸或将河流向对岸推移;滑体后缘常呈圈椅形,前缘外凸,逼近河岸或将河流向对岸推移; 滑坡台阶(缓坡)、反坡岩阶、水田、沼泽、池塘;滑坡台阶(缓坡)、反坡岩阶、水田、沼泽、池塘; 双沟同源;双沟同源; 滑坡鼓丘;滑坡鼓丘; 滑体前缘、后缘、中部及两侧运动中产生的不同性质的裂缝。滑体前缘、后缘、中部及两侧运动中产生的不同性质的裂缝。 滑体岩土特征及破碎程度滑体岩土特征及破碎程度 地物变形标志地物变形标志 房屋、道路、坟墓等形变;房屋、道路、坟墓等形变; 马刀树,醉汉林。马刀树,醉汉林。 31 2.3.
21、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2) 2. 2. 滑动面识别滑动面识别 (2 2) 判别方法 l 勘探方法(钻探、山地工程、物探);勘探方法(钻探、山地工程、物探); l 变形观测,如钻孔测斜仪观测;变形观测,如钻孔测斜仪观测; l 据现场调查测绘资料分析,大致确定滑面的位置和形状,以便初步计算评价滑坡的稳定性;或据据现场调查测绘资料分析,大致确定滑面的位置和形状,以便初步计算评价滑坡的稳定性;或据 此指导下一步的勘探工作的布置和设计。这里只介绍根据现场测绘资料,采用作图法确定滑面位置此指导下一步的勘探工作的布置和设计。这里只介绍根据现场测绘资料,采用作图法确定滑面位置 和形状。和形
22、状。 (1) 判别的标志 l 滑带土的物质组成和性质与其上部滑体和下部滑床的不同;滑带土的物质组成和性质与其上部滑体和下部滑床的不同; l 滑面(带)出露位置及其产状。滑面(带)出露位置及其产状。 32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3) A C B O 1 2 3 O A B 2 1 R C 图 14 滑 面 作 图 法 (a) (b) R 33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4) 顺向岩质坡,已知沿层面呈单平面滑动,在滑坡主轴剖面上已知顺向岩质坡,已知沿层面呈单平面滑动,在滑坡主轴剖面上已知滑面任一点的产状滑面任一点的产状(倾(倾 角),沿该点滑面产
23、状(岩层产状)延伸至与原地面线相交,即为所求之滑面位置。角),沿该点滑面产状(岩层产状)延伸至与原地面线相交,即为所求之滑面位置。 原 地 形 图 1 5 滑 坡 单 滑 面 位 置 的 确 定 34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5) 岩质顺向坡沿层面和后缘同向陡倾结构面(如断层、长大节理裂隙)组成的滑面滑动,岩质顺向坡沿层面和后缘同向陡倾结构面(如断层、长大节理裂隙)组成的滑面滑动, 当已知滑坡剪出口位置和后缘陡倾结构面的位置时,在滑坡主轴剖面上,由当已知滑坡剪出口位置和后缘陡倾结构面的位置时,在滑坡主轴剖面上,由A点沿岩层层面点沿岩层层面 上延,由上延,由B点沿结面倾
24、角下延,二者相交于点沿结面倾角下延,二者相交于C点,则点,则ACB即为所求之滑面位置。即为所求之滑面位置。 原 地 形 F 图 1 6 滑 坡 双 滑 面 位 置 的 确 定 A B C 35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6) 判别方法可在现场沿破碎带追 索,对于露头不良的部位可用探 槽揭露,若沿破碎带走向延至坡 顶乃至穿越地形分水岭时,则为 断层;碎破带走向发生变化,并 未穿过地形分水岭时,可能为滑 坡边界破碎带。 图 17 滑 体 侧 边 界 破 碎 带 与 断 层 破 碎 带 的 判 断 310 320 330 340 350 360 300 3. 3. 滑体侧边界
25、破碎带与断层破碎带的判别 36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7) 4. 4. 滑坡形成时代的判别 (1 1)滑坡运动中破坏的最新地层;或被滑坡堆积覆盖的最新地层,则滑坡形成于该最新地层之 后。 (2 2)根据滑坡剪出口的位置判断滑坡形成时代。当滑坡剪出口位于河谷河床或斜坡的坡脚附近 时,则形成的时代较新;若剪出口位置在谷底或坡脚以上不同高程时,则滑坡形成时代不定,须借 其他方法判别。 (3 3)据滑体上的房屋、基础设施工程、坟墓、古塔的变形破坏情况,判断滑坡形成的时代。如 已知滑坡体上房屋建筑时代不同,有的房屋变形破坏,而有的没有变形破坏,则滑坡形成时间在这 两类房屋建筑
26、的时间之间。 (4 4)据马刀树、醉汉林中最小树木的栽培时间和树岭,来判别滑坡的形成时代。 37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8) P1 m Q d el(P 1 m) Q 4 d l Q 3 a l Q 4 a l 图 1 8 滑 体 堆 积 底 面 与 滑 面 的 鉴 别 P1 m P1 m P1 m Q d el(P 1 m) 38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9) 5. 古老滑坡体与第四纪堆积物的区别 古老滑坡体由于遭受长期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影响,其变形破坏迹象和微地形特征已 消失贻尽,与第四纪沉积物(残坡积物、坡洪积物、冲洪积物等)的鉴别
27、仅靠地面调查常是 较困难的。古老滑坡体与第四纪堆积物的区别的区别在于: (1 1)存在滑动面;)存在滑动面; (2 2)滑体异常破碎,结构松散,有时岩块成)滑体异常破碎,结构松散,有时岩块成 架空现象;架空现象; (3 3)岩性与滑体范围内相同,一般无外来岩)岩性与滑体范围内相同,一般无外来岩 石混杂;石混杂; (4 4)大致保持原来的层序。)大致保持原来的层序。 39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10) 6 滑坡力学性质的判别 滑坡按力学性质可分为牵引式、推移式和平移式三种滑坡,对这几种滑坡性质的判别,可通 过滑体变形破坏的特点作为依据。 l如滑体前部横向张裂缝发育,说
28、明该滑坡为牵引式滑坡(如巴东某滑坡); l若滑体前部形成“鼓丘”隆起地形,则为推移式滑坡。 l对于潜在滑坡力学性质分类可通过“滑坡源”(始滑点)位置的预测,当滑坡源位于滑坡前缘 (下部)时,可能为牵引式滑坡;当滑坡源位于滑坡后缘(上部)时,可能为推移式滑坡。 40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11) 41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12) 7. 破碎带的多解性问题 在滑坡勘探中,常将岩体的异常破碎、泥质含量较多、颗粒受磨光、擦痕等现象,当着滑带 看待。 滑体中的破碎带不仅滑坡可以形成,断裂、卸荷、风化作用也可以形成,即破碎带存在多解 性,判断破碎带
29、是否滑面,不仅要查明是否存在破碎带,还应查明破碎带产状和空间分布特征及 破碎带两侧岩体的运动方向,并分析其与构造断裂产状的关系。 42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13) 8. 滑坡局部变形与整体变形破坏的关系 (1 1)在地形较陡、岩土体强度和稳定性较差的部位,可能产生局部变形破坏现象,但整体 是稳定的。如滑坡体中冲沟两侧的局部崩滑现象。 (2 2)地表局部变形破坏现象是整体变形破坏现象的外观表象。如滑体表面产生的裂缝、鼓 丘隆起等现象,是滑坡整体变形破坏时各部位移动速度不同所致。 (3 3)局部变形破坏可能是整体变形破坏的前兆。如已经处于稳定阶段的滑坡,其前缘不断 遭
30、受河流的侵蚀,或因人工切坡而产生局部变形破坏,当其继续发展可能诱发滑坡整体复活。 43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14) 10. 泥石流堆积与冰碛的鉴别 沉积构造角度鉴别: : 1 1)是否存在流动型各种构造,冰碛中不存在任何类型的流动构造;)是否存在流动型各种构造,冰碛中不存在任何类型的流动构造; 2 2)冰碛的沉积构造主要是以冰川固体性质有关的,如倾斜层构造、带状构造等同生构造和与推挤有)冰碛的沉积构造主要是以冰川固体性质有关的,如倾斜层构造、带状构造等同生构造和与推挤有 关的各种次生构造;流动的泥石流内部存在着差异性运动,碎屑可以左、右、上、下交叉混合,不关的各种
31、次生构造;流动的泥石流内部存在着差异性运动,碎屑可以左、右、上、下交叉混合,不 会形成带状构造;会形成带状构造; 3 3)泥石流中所发现的圆度较好的土类泥球(泥球构造)在冰碛中是没有的,在冰川强有力的推挤下)泥石流中所发现的圆度较好的土类泥球(泥球构造)在冰碛中是没有的,在冰川强有力的推挤下 任何土类都会被压碎;任何土类都会被压碎; 4 4)冰川沉积存在沉积旋回,但泥石流沉积旋回更为发育,泥石流频率比冰川进退频率高得多。泥石)冰川沉积存在沉积旋回,但泥石流沉积旋回更为发育,泥石流频率比冰川进退频率高得多。泥石 流旋回是通过冲刷砾石层、底泥层反映出来的,是特有的。流旋回是通过冲刷砾石层、底泥层反
32、映出来的,是特有的。 44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15) 45 2.3.4 若干地质现象识别若干地质现象识别(续续16) 地形地貌及环境角度鉴别: 泥石流: 切割强烈的地貌,不同的气候环境,更多的是热带亚热带 冰川:高原地貌,寒冷的气候;U形谷,冰斗,羊背石,冰臼等标志性地貌。植被(化石)类型 不同 46 2.4 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 勘探常用的手段有勘探常用的手段有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及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及地球物理勘探三类。三类。 钻探和坑探工程是直接勘探手段,能较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钻探和坑探工程是直接勘探手段,能较可靠地了解地下地
33、质情况。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可以简便而迅速地探测地下地质情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可以简便而迅速地探测地下地质情 况,且具有立体透视性的优点。但其勘探成果况,且具有立体透视性的优点。但其勘探成果具多解性具多解性,使用时往往受到一些条件的局限。,使用时往往受到一些条件的局限。 布置勘探工作时应综合使用,互为补充。布置勘探工作时应综合使用,互为补充。 2.4.1 2.4.1 常见勘探方法和适用条件常见勘探方法和适用条件 47 2.4.1 常见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常见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续续1) 48 2.4.1 常见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常见勘探方法及适
34、用条件(续续2) 平硐 竖井 石门 浅井 探槽 探坑 斜井 常用坑探方法示意图 1. 坑探 49 2.4.1 常见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常见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续续3) 名称名称特点特点适用条件适用条件 探槽探槽在地表深度小于在地表深度小于3-5米的长条形槽子米的长条形槽子 剥除地表覆土,揭露基岩,划分地层岩性,研究断层剥除地表覆土,揭露基岩,划分地层岩性,研究断层 破碎带;探查残坡积层的厚度和物质、结构破碎带;探查残坡积层的厚度和物质、结构 试坑试坑 从地表向下,铅直的、深度小于从地表向下,铅直的、深度小于35m的圆形或方的圆形或方 形小坑形小坑 局部剥除局部剥除 覆土,揭露基岩;作载荷试验、渗
35、水试验,覆土,揭露基岩;作载荷试验、渗水试验, 取原状土样取原状土样 浅井浅井 从地表向下,铅直的、深度从地表向下,铅直的、深度515m的圆形或方形的圆形或方形 井井 确定覆盖层及风确定覆盖层及风 化层的岩性及厚度;作载荷试验,化层的岩性及厚度;作载荷试验, 取原状土样取原状土样 竖井竖井 (斜井)(斜井) 形状与浅井相同,但深度大于形状与浅井相同,但深度大于15m,有时需支护,有时需支护 了解覆了解覆 盖层的厚度和性质,作风化壳分带、软弱夹盖层的厚度和性质,作风化壳分带、软弱夹 层分布、断层破碎带及岩溶发育情况、滑坡体结层分布、断层破碎带及岩溶发育情况、滑坡体结 构构 及滑动面等;布置在地形
36、较平缓、岩层又较缓倾的地及滑动面等;布置在地形较平缓、岩层又较缓倾的地 段段 平硐平硐 在地面有出口的水平坑道,深度较大,有时需支在地面有出口的水平坑道,深度较大,有时需支 护护 调查斜坡地质结调查斜坡地质结 构,查明河谷地段的地层岩性、软构,查明河谷地段的地层岩性、软 弱夹层、破碎带、风化岩层等;作原位岩体力学试验弱夹层、破碎带、风化岩层等;作原位岩体力学试验 及地及地 应力量测,取样;布置在地形较陡的山坡地段应力量测,取样;布置在地形较陡的山坡地段 石门石门 (平巷)(平巷) 不出露地面而与竖井相连的水平坑道,石门垂直不出露地面而与竖井相连的水平坑道,石门垂直 岩层走向,平巷平行岩层走向,
37、平巷平行 了解河底地质结构,作试验等了解河底地质结构,作试验等 50 2.4.1 常见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常见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续续4) 2. 钻探 钻探可以在各种环境下进行,直接观察岩心和取样,勘探精度较高;能提供作原位测试和 监测工作;勘探深度大,效率较高。与一般的矿产资源钻探相比,地质灾害钻探有如下特点: (1)钻探工程的布置,不仅要考虑自然地质条件,需重点考虑地质灾害的特点,以揭露地质 灾害重点部位岩土结构为主要目的。 (2)除了专门地质问题钻探外,常采用小型、轻便的钻机。 (3)钻孔多具综合目的,不能盲目追求进尺。钻探除揭露地质灾害体的岩土结构,还需考虑 钻孔内原位试验等工程的布置,
38、关键层位需取原状样等。 (4)在钻进方法、钻孔结构、观测编录等方面,均有特殊的要求。 51 2.4.1 常见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常见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续续5) 钻探方法 钻进地层勘察要求 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岩石 直观鉴别、 采取不扰 动试样 直观鉴 别、采 取扰动 试样 回 转 螺旋钻探+ +-+ + + 无岩芯钻探+ + + + +- 岩芯钻探+ + + + + + + 冲 击 冲击钻探-+ + +- 锤击钻探+ + + +-+ + + 振动钻探+ + + +-+ + 冲洗钻探+ + +- 注: + +:适用;+-:部分适用;-:不适用 52 2.4.1 常见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常见勘探方法
39、及适用条件(续续6) 3. 物探 物探是根据各种岩土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对岩土层进行研究,以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勘 探方法。其中,电法勘探以不同岩土具有不同的电学性质为基础的一种勘探方法;地震勘探利 用振动方法使地基土产生振动,根据土的振动原理来勘探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物探方法常用于解决下述工程地质问题: (1) 查明地层界线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和变化; (2)查明基岩的埋藏深度和风化层的厚度; (3)探查岩溶、断裂破碎带的分布和发展规律; (4)测定地基土的动力特性; (5)查明地下水的水位、流速和流向等。 53 2.4.1 常见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常见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续续7) 4
40、. 勘探网部署的基本顺序和部署原则 通常情况,勘探工程需部署为线状和网状,勘探网的布置同样需要考虑地质和工程布局的 情况,部署的顺序:主要勘探线勘探网控制性勘探点次要勘探线网一般性勘探点。 先确定线网,再确定勘探点。下面是一般岩土工程勘查部署的原则: (1)勘探布置应随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总体轮廓、荷载作用的特点以及可能产生的岩土 工程问题不同,有所区别。 线型工程:勘探线垂直勘探剖面线型工程:勘探线垂直勘探剖面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按基础轮廓布置和基础型式房屋建筑与构筑物:按基础轮廓布置和基础型式 桥基以单个桥墩进行布置的梅花形型式。桥基以单个桥墩进行布置的梅花形型式。 54 2.4.1 常见
41、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常见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续续8) 4. 勘探网部署的基本顺序和部署原则 (2)勘探布置应考虑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条件, 沿着地质条件等变化最大的方向布置; 密度应视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而定;基准坑孔(深度比一般的大) 地貌单元及其衔接地段: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界限,每个地貌单元应有控制坑孔,地貌单元及其衔接地段: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界限,每个地貌单元应有控制坑孔, 二个地貌单元之间过渡地带应有钻孔。二个地貌单元之间过渡地带应有钻孔。 断层:在上盘布坑孔,在地表垂直断层走向布置坑探,坑孔应穿过断层面。断层:在上盘布坑孔,在地表垂直断层走向布置坑探,坑孔应穿过断层面。 滑坡:
42、沿滑坡纵横轴线布孔、井,查明滑动带数量、部位、滑体厚度。坑孔深应穿过滑滑坡:沿滑坡纵横轴线布孔、井,查明滑动带数量、部位、滑体厚度。坑孔深应穿过滑 带到稳定基岩。带到稳定基岩。 河谷:垂直河流布置勘探线,钻孔应穿过覆盖层并深入基岩河谷:垂直河流布置勘探线,钻孔应穿过覆盖层并深入基岩5m5m以上,防止误把漂石当作以上,防止误把漂石当作 基岩。基岩。 陡倾地质界面:使用斜孔或斜井,相邻两孔深度所揭露的地层相互衔接为原则,防止漏陡倾地质界面:使用斜孔或斜井,相邻两孔深度所揭露的地层相互衔接为原则,防止漏 层。层。 55 2.4.1 常见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常见勘探方法及适用条件(续续9) 4. 勘探网
43、部署的基本顺序和部署原则 (3)控制性勘探点类型如下: 对控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具关键作用和对选择场地有决定意义的点; 建筑物重要部位。 56 2.4.2 地质灾害试验内容地质灾害试验内容 测试工作包括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前者有室内的土工试验和水分析试验;后者包括载 荷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大型直剪和水平推剪试验、地基土动力参数测定、桩基承载力测定和 抽水试验等。 室内试验内容可参考土工试验规程,对于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室内试验的重点不尽相同, 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滑坡为例,室内试验需获得必要的边坡稳定分析以及防治措施的参数。主要包括:土的物 理性质指标试验;三相组成;抗剪强度,其中最为重
44、要的就是土的抗剪强度问题。室内试验还需 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1)不同行业规范标准的适用性; (2)选样的代表性; (3)根据滑体、滑床、滑面位置的不同分布分别取样; (4)区分突然降雨、干燥状态、即将破坏、破坏后的土体的参数指标; (5)岩土材料的抗剪强度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较多:含水量与排水条件、固结状态、 荷载条件等。 57 2.4.2 地质灾害试验内容地质灾害试验内容(续续1) 室内试验还需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室内试验还需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l(1)不同行业规范标准的适用性;)不同行业规范标准的适用性; l(2)选样的代表性;)选样的代表性; l(3)根据滑体、滑床、滑面
45、位置的不同分布分别取样;)根据滑体、滑床、滑面位置的不同分布分别取样; l(4)区分突然降雨、干燥状态、即将破坏、破坏后的土体的参数指标;)区分突然降雨、干燥状态、即将破坏、破坏后的土体的参数指标; l(5)岩土材料的抗剪强度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较多:含水量与排水条件、固结状)岩土材料的抗剪强度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较多:含水量与排水条件、固结状 态、荷载条件等。态、荷载条件等。 l 降雨是滑坡的主要诱因,改变了土的饱和状态和重度;残余强度对可能再次滑动的坡体意义明降雨是滑坡的主要诱因,改变了土的饱和状态和重度;残余强度对可能再次滑动的坡体意义明 显。显。 58 2.4.3
46、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 1. 滑坡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 (1)滑坡区勘探与水文地质试验 滑坡勘探的目的主要是查清以下几方面问题: 滑体的组成物质和岩性; 滑面的深度和滑床形态; 滑带土的厚度、性状和抗剪强度; 地下水的埋深、涌水量和分布规律; 地下水的侵蚀性。 滑坡勘探方法一般以钻探为主,配合少量坑探或槽探。条件合适时,可部分采用物探的方 法,以减少钻探量。 59 2.4.3 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续续1) (2 2)勘探点的布置原则 可行性研究阶段 勘探点主要应布置在滑坡的主轴断面上( (图2-14)2-14)。滑面平直时间距可
47、大些,反之应密些。一 般前后缘勘探点应密些,中部可稀些。少量钻孔可布置在滑体外,以便进行地层对比。 60 2.4.3 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续续2) 初步设计阶段 主轴断面上勘探点应适当加密外,必要时可在主轴断面两侧增加勘探断面,以便了解滑动面 横向的形态变化,并作为推力计算的辅助断面。另外,为整治工程提供地质参数的勘探点,应 视工程规模和工程位置按有关规范确定勘探点位置和数量。只有整治方案和工程位置基本确定 时,才在初测阶段勘探中,兼顾整治工程的勘探,以达到一孔多用的目的。 61 2.4.3 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续续3) (3
48、)钻孔和试坑中滑动面(带)的鉴定 确定滑动面是滑坡勘探中最主要的任务,但因滑带一般很薄(一般为210cm),在钻孔 中不易觉察。一般可根据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鉴定: 1) 滑动面预测 根据不同类型的滑坡,预测滑动面的可能位置,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如堆积土滑坡,其滑堆积土滑坡,其滑 面大都位于堆积物和基岩的分界面上;破碎岩石滑坡其滑面大多位于破碎岩体与完整基岩的交面大都位于堆积物和基岩的分界面上;破碎岩石滑坡其滑面大多位于破碎岩体与完整基岩的交 界面上;某些河湖相地层中的粘土滑坡,常沿某一层粘土滑动。除此,某些渗透性明显不同的界面上;某些河湖相地层中的粘土滑坡,常沿某一层粘土滑动。除此,某些渗透性明
49、显不同的 界面,如黄土层中的古土壤层面;黄土与其他粘土的交界面等,均易于构成滑动面界面,如黄土层中的古土壤层面;黄土与其他粘土的交界面等,均易于构成滑动面。 62 2.4.3 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续续4) 2)滑动面的主要特征是滑动擦痕和滑动带,并常有地下水和过湿带 擦痕所指的方向(走向)即滑坡的滑动方向:滑带一般不厚,常由紫红色、红色或灰绿色 软粘土组成;滑带附近常有地下水或含水量逐渐增大,又逐渐变小的过湿带,含水量最大处一 般就是滑面位置。 区分滑坡擦痕和构造擦痕 对岩石滑坡和破碎岩石滑坡,要慎重区别是滑坡擦痕还是构造擦痕。前者擦痕面新鲜,条痕 松软,倾角
50、较缓;后者倾角较陡(多数大于30),条痕坚硬,已石化,并常附有铁锈色薄膜。 区分滑动带或软弱夹层 滑坡的滑动带是软层,但软层不一定就是滑带,两者肉眼不易区分。野外要根据预测的滑 面位置和相邻钻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63 2.4.3 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续续5) 3)在试坑或基坑中鉴定滑动面 在试坑、探槽或基坑中找到滑动擦痕才能确定出滑面准确位置。 当滑面位于松软土层中时,擦痕不易保存,这时可先找到湿度最大的部位。有时滑面上可 看到两组擦痕互相交叉(图2-15)代表两个时期的滑动形迹。此时应注意区分新、老滑动擦痕, 一般新擦痕不胶结,老擦痕微胶结。新擦痕压在老擦
51、痕之上比较明显,近期滑动方向应以新擦 痕为准。 64 2.4.3 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续续6) 注意区分滑动面与滑带中的张裂面 当滑带较厚时,由于滑带上下受到力偶的作用,而使滑带产生一组甚发育的张裂面(图2-16)。 其特征为坡度陡于滑面,夹角小于45,裂面表面平滑无擦痕。探坑中遇到此类结构面时,表示 已接近滑面,但不是主滑面。只有见到有明显显滑坡擦痕的面,才是真正的滑动面。 65 2.4.3 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续续7) (3)水文地质试验 滑坡勘探中,除了要查清钻孔内地下水位和水温变化外,还要探查地下水的流向、流量和 渗透
52、系数,为评价滑坡成因及地下排水工程提供依据和必要参数。因此,滑坡水文地质试验一 般采用抽水试验、提水试验和回水试验等。岩土层渗透系数试验和地下水水位量测应符合岩 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B501432003的规 定。 66 2.4.3 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常见地质灾害勘探与试验要点(续续8) (4)滑坡试验 试验对象包括滑带、滑体和滑床的岩土体和地下水。 1)室内试验 室内试验项目包括岩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岩土的颗粒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和微 观结构特征,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化学成分及对砼的侵蚀性和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详见表。 滑带土抗剪强度,应根据滑坡现场含水情况和排水条件及实际受力状态确定,以获得相应的 峰值和残余值的抗剪强度值。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汕尾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综合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3年大容量注射剂资金申请报告
- 2023年高纯氧化铌、氧化钽资金筹措计划书
-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高二上册政治总复习教案
- 猪场分娩舍培训总结
- 《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教案 任务一:M7140型磨床控制线路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多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陕西省神木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创新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 田间混凝土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 国开2024《人文英语4》边学边练参考答案
- 华为IPD流程各阶段370个活动详解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7-口语交际
-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八段锦比赛活动方案(一)
-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3年-2024年《高等教育管理学》考试题库(含答案)
-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提示
- 生涯发展报告
- 工具快换装置配置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