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史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研究_第1页
经济—社会史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研究_第2页
经济—社会史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研究_第3页
经济—社会史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研究_第4页
经济—社会史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济社会史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研究关键词:建筑师 建筑理念 建筑教育 职业化 自由职业者群体 民国时期摘要:本文力图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以上海和南京为核心区域,探寻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职业化进程,及其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力求结合中国近代建筑史和社会群体史的研究方法,展现出作为自由职业者群体的建筑师在中国近代社会中特有的发展轨迹及其给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并藉此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基本情况。首先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兴起的背景和建筑师产生的三种途径,勾勒出建筑师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接着估算群体的人数,分析群体的地域分布特征,计算群体的经济收入,探究建筑师的社会生活以及政府通过建筑师甄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力图规范和管理建筑师群体活动过程的努力。 第二章主要分析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行业组织和活动。随着建筑师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多和职业意识的日益萌发,建筑师群体的专业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得以建立和发展;以华盖和基泰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自主创办的事务所开始运作并进行建筑创作的初步尝试;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并开始了对中国古代建筑和中国建筑史学的系统研究,发表了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而1936年举办的中国建筑展览会则是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最具影响力的

3、社会活动。 第三章主要对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状况进行分析。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活动应当考虑到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近代建筑行业的运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1928年和1937年为重要的转折点,可分成为三个阶段。其次,从空间维度来考察。通过行政中心在空间上的转移-首都的南移和内迁,各个城市近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表现出了某种规律性:第一阶段,当首都在北京时,华北、东北地区的各城市处于发展的兴盛期;第二阶段,当首都在南京时,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城市迎来了各自建设的最高峰;第三阶段,迁都重庆以后,西南地区的各城市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筑高潮。民国时期建筑师的作品,

4、在具备阶段共性的同时,也被打上了地区性的烙印。 第四章主要探讨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建筑理念。从20世纪初到20年代,在中国建筑领域内土木工程师或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建筑师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并且成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中国工程师学会”,其建筑观念“建筑是科学”正是基于土木工程行业特点而产生的。张锳绪的建筑新法和葛尚宣的建筑图案的出版,意味着中国知识阶层开始将建筑与学术联系起来,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了基于理性、实证、操作几个不同层面的系统性和现代性。20世纪20年代之后,以学习建筑学的欧美留学生为主体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提出了“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反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平”这两种影响

5、至今的经典理论。作为建筑师参与市场竞争的言论策略和学理依据,经典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特定的内涵,对促进中国建筑事业的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教育背景和所处的执业环境对建筑师的建筑观念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当时,无论是重艺术的“美法”体系,还是重技术的“日德”体系,其建筑教育都有明显的折衷主义倾向。尽得所属学术体系精华的中国留学生,其建筑观念自然会受到折衷主义的影响。在近代中西文化冲撞的压力下,民国时期建筑师追求“中国传统复兴”和“西方新式建筑”道路的开端都发生了偏差,这种偏差又分别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商业因素的作用下出现扩大化的趋势。追求“中国传统复兴”的道路,因与国民政

6、府的政治要求相契合,其主流走向定型化的“中国固有式”,逐渐成为一种官式建筑的范式。而追求“西方新式建筑”的道路,也由于商业社会的自我选择,最终导致对“新建筑”的追求被置换成对“摩登式”,特别是对“装饰艺术风格”的追求。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章主要讨论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以吕彦直1925年、1926年相继在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大奖并得以实施为前奏,以杨廷宝和林克明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在官方建筑领域里有意识地掀起“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的大讨论与实践热潮,在接受西方现代建筑技术、建筑功能的同时,力求继承中国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

7、,创作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这次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热潮,是在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早期尝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结果,但思路更开阔,涉及的建筑类型更多、更复杂,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构成要素的运用也更加自如和正宗,从而创作了一批极富创意的优秀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 第六章主要阐释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近代建筑教育的影响。民国时期建筑师学成回国后,开始创办建筑院校,进行建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作为国内各高校建筑系的教师,他们不仅培养了中国第二代建筑师,同时为中国建筑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建筑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发展史,受巴黎美术学院模式影响较大的

8、教学思想和方法一直占主流地位,主导多所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长达几十年,而与“学院式”教学体系不同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则一直处于受压制的非主流地位。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民国时期从教于各个高校的建筑师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中国早期学习西方建筑技术的两个主要国家:日本和美国,两者的建筑教育都是以“学院式”模式为基础的,而到这两个国家学习建筑的中国建筑师就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学院式”教育的影响,回国后,采用的自然而然也是“学院式”的教育模式。 结语部分讨论了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并从建筑师角度探讨了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正文内容 本文力图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以上海和南京为

9、核心区域,探寻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职业化进程,及其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力求结合中国近代建筑史和社会群体史的研究方法,展现出作为自由职业者群体的建筑师在中国近代社会中特有的发展轨迹及其给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并藉此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基本情况。首先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兴起的背景和建筑师产生的三种途径,勾勒出建筑师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接着估算群体的人数,分析群体的地域分布特征,计算群体的经济收入,探究建筑师的社会生活以及政府通过建筑师甄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力图规范和管理建筑师群体活动过程的努力。 第二章主要分析民

10、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行业组织和活动。随着建筑师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多和职业意识的日益萌发,建筑师群体的专业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得以建立和发展;以华盖和基泰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自主创办的事务所开始运作并进行建筑创作的初步尝试;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并开始了对中国古代建筑和中国建筑史学的系统研究,发表了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而1936年举办的中国建筑展览会则是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活动。 第三章主要对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状况进行分析。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活动应当考虑到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近代建筑行业的运作呈现出明

11、显的阶段性,以1928年和1937年为重要的转折点,可分成为三个阶段。其次,从空间维度来考察。通过行政中心在空间上的转移-首都的南移和内迁,各个城市近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表现出了某种规律性:第一阶段,当首都在北京时,华北、东北地区的各城市处于发展的兴盛期;第二阶段,当首都在南京时,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城市迎来了各自建设的最高峰;第三阶段,迁都重庆以后,西南地区的各城市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筑高潮。民国时期建筑师的作品,在具备阶段共性的同时,也被打上了地区性的烙印。 第四章主要探讨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建筑理念。从20世纪初到20年代,在中国建筑领域内土木工程师或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建筑师在数量上占绝对

12、优势,并且成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中国工程师学会”,其建筑观念“建筑是科学”正是基于土木工程行业特点而产生的。张锳绪的建筑新法和葛尚宣的建筑图案的出版,意味着中国知识阶层开始将建筑与学术联系起来,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了基于理性、实证、操作几个不同层面的系统性和现代性。20世纪20年代之后,以学习建筑学的欧美留学生为主体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提出了“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反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平”这两种影响至今的经典理论。作为建筑师参与市场竞争的言论策略和学理依据,经典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特定的内涵,对促进中国建筑事业的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教育背景和所处的执业环

13、境对建筑师的建筑观念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当时,无论是重艺术的“美法”体系,还是重技术的“日德”体系,其建筑教育都有明显的折衷主义倾向。尽得所属学术体系精华的中国留学生,其建筑观念自然会受到折衷主义的影响。在近代中西文化冲撞的压力下,民国时期建筑师追求“中国传统复兴”和“西方新式建筑”道路的开端都发生了偏差,这种偏差又分别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商业因素的作用下出现扩大化的趋势。追求“中国传统复兴”的道路,因与国民政府的政治要求相契合,其主流走向定型化的“中国固有式”,逐渐成为一种官式建筑的范式。而追求“西方新式建筑”的道路,也由于商业社会的自我选择,最终导致对“新建筑”的追求被置换成对“摩登式

14、”,特别是对“装饰艺术风格”的追求。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章主要讨论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以吕彦直1925年、1926年相继在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大奖并得以实施为前奏,以杨廷宝和林克明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在官方建筑领域里有意识地掀起“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的大讨论与实践热潮,在接受西方现代建筑技术、建筑功能的同时,力求继承中国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创作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这次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热潮,是在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早期尝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结果,但思路更开阔,涉及的建筑类型更多

15、、更复杂,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构成要素的运用也更加自如和正宗,从而创作了一批极富创意的优秀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 第六章主要阐释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近代建筑教育的影响。民国时期建筑师学成回国后,开始创办建筑院校,进行建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作为国内各高校建筑系的教师,他们不仅培养了中国第二代建筑师,同时为中国建筑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建筑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发展史,受巴黎美术学院模式影响较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一直占主流地位,主导多所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长达几十年,而与“学院式”教学体系不同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则一直处于受压制的非主流地位。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民国时期从教于各个高校的

16、建筑师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中国早期学习西方建筑技术的两个主要国家:日本和美国,两者的建筑教育都是以“学院式”模式为基础的,而到这两个国家学习建筑的中国建筑师就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学院式”教育的影响,回国后,采用的自然而然也是“学院式”的教育模式。 结语部分讨论了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并从建筑师角度探讨了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本文力图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以上海和南京为核心区域,探寻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职业化进程,及其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力求结合中国近代建筑史和社会群体史的研究方法,展现出作为自由职业者群体的建筑师在中国近代社会中特有的发展轨

17、迹及其给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并藉此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基本情况。首先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兴起的背景和建筑师产生的三种途径,勾勒出建筑师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接着估算群体的人数,分析群体的地域分布特征,计算群体的经济收入,探究建筑师的社会生活以及政府通过建筑师甄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力图规范和管理建筑师群体活动过程的努力。 第二章主要分析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行业组织和活动。随着建筑师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多和职业意识的日益萌发,建筑师群体的专业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得以建立和发展;以华盖和基泰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自主

18、创办的事务所开始运作并进行建筑创作的初步尝试;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并开始了对中国古代建筑和中国建筑史学的系统研究,发表了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而1936年举办的中国建筑展览会则是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活动。 第三章主要对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状况进行分析。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活动应当考虑到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近代建筑行业的运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1928年和1937年为重要的转折点,可分成为三个阶段。其次,从空间维度来考察。通过行政中心在空间上的转移-首都的南移和内迁,各个城市近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表现出了某种规律性:第一阶

19、段,当首都在北京时,华北、东北地区的各城市处于发展的兴盛期;第二阶段,当首都在南京时,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城市迎来了各自建设的最高峰;第三阶段,迁都重庆以后,西南地区的各城市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筑高潮。民国时期建筑师的作品,在具备阶段共性的同时,也被打上了地区性的烙印。 第四章主要探讨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建筑理念。从20世纪初到20年代,在中国建筑领域内土木工程师或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建筑师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并且成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中国工程师学会”,其建筑观念“建筑是科学”正是基于土木工程行业特点而产生的。张锳绪的建筑新法和葛尚宣的建筑图案的出版,意味着中国知识阶层开始将建筑与学术联系起

20、来,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了基于理性、实证、操作几个不同层面的系统性和现代性。20世纪20年代之后,以学习建筑学的欧美留学生为主体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提出了“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反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平”这两种影响至今的经典理论。作为建筑师参与市场竞争的言论策略和学理依据,经典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特定的内涵,对促进中国建筑事业的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教育背景和所处的执业环境对建筑师的建筑观念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当时,无论是重艺术的“美法”体系,还是重技术的“日德”体系,其建筑教育都有明显的折衷主义倾向。尽得所属学术体系精华的中国留学生,其建筑观念自然会受到折

21、衷主义的影响。在近代中西文化冲撞的压力下,民国时期建筑师追求“中国传统复兴”和“西方新式建筑”道路的开端都发生了偏差,这种偏差又分别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商业因素的作用下出现扩大化的趋势。追求“中国传统复兴”的道路,因与国民政府的政治要求相契合,其主流走向定型化的“中国固有式”,逐渐成为一种官式建筑的范式。而追求“西方新式建筑”的道路,也由于商业社会的自我选择,最终导致对“新建筑”的追求被置换成对“摩登式”,特别是对“装饰艺术风格”的追求。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章主要讨论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以吕彦直1925年、1926年相继在南京中山陵和

22、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大奖并得以实施为前奏,以杨廷宝和林克明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在官方建筑领域里有意识地掀起“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的大讨论与实践热潮,在接受西方现代建筑技术、建筑功能的同时,力求继承中国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创作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这次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热潮,是在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早期尝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结果,但思路更开阔,涉及的建筑类型更多、更复杂,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构成要素的运用也更加自如和正宗,从而创作了一批极富创意的优秀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 第六章主要阐释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近代建筑教育的影响。民国时期建筑师学成回国后,

23、开始创办建筑院校,进行建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作为国内各高校建筑系的教师,他们不仅培养了中国第二代建筑师,同时为中国建筑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建筑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发展史,受巴黎美术学院模式影响较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一直占主流地位,主导多所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长达几十年,而与“学院式”教学体系不同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则一直处于受压制的非主流地位。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民国时期从教于各个高校的建筑师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中国早期学习西方建筑技术的两个主要国家:日本和美国,两者的建筑教育都是以“学院式”模式为基础的,而到这两个国家学习建筑的中国建筑师就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学院式”教育

24、的影响,回国后,采用的自然而然也是“学院式”的教育模式。 结语部分讨论了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并从建筑师角度探讨了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本文力图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以上海和南京为核心区域,探寻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职业化进程,及其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力求结合中国近代建筑史和社会群体史的研究方法,展现出作为自由职业者群体的建筑师在中国近代社会中特有的发展轨迹及其给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并藉此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基本情况。首先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兴起的背景和建筑师产生的三种途径,

25、勾勒出建筑师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接着估算群体的人数,分析群体的地域分布特征,计算群体的经济收入,探究建筑师的社会生活以及政府通过建筑师甄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力图规范和管理建筑师群体活动过程的努力。 第二章主要分析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行业组织和活动。随着建筑师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多和职业意识的日益萌发,建筑师群体的专业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得以建立和发展;以华盖和基泰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自主创办的事务所开始运作并进行建筑创作的初步尝试;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并开始了对中国古代建筑和中国建筑史学的系统研究,发表了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而1936年举办的中国建筑展览会

26、则是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活动。 第三章主要对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状况进行分析。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活动应当考虑到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近代建筑行业的运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1928年和1937年为重要的转折点,可分成为三个阶段。其次,从空间维度来考察。通过行政中心在空间上的转移-首都的南移和内迁,各个城市近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表现出了某种规律性:第一阶段,当首都在北京时,华北、东北地区的各城市处于发展的兴盛期;第二阶段,当首都在南京时,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城市迎来了各自建设的最高峰;第三阶段,迁都重庆以后,西南地区的各城市则出现了前所未有

27、的建筑高潮。民国时期建筑师的作品,在具备阶段共性的同时,也被打上了地区性的烙印。 第四章主要探讨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建筑理念。从20世纪初到20年代,在中国建筑领域内土木工程师或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建筑师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并且成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中国工程师学会”,其建筑观念“建筑是科学”正是基于土木工程行业特点而产生的。张锳绪的建筑新法和葛尚宣的建筑图案的出版,意味着中国知识阶层开始将建筑与学术联系起来,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了基于理性、实证、操作几个不同层面的系统性和现代性。20世纪20年代之后,以学习建筑学的欧美留学生为主体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提出了“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反

28、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平”这两种影响至今的经典理论。作为建筑师参与市场竞争的言论策略和学理依据,经典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特定的内涵,对促进中国建筑事业的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教育背景和所处的执业环境对建筑师的建筑观念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当时,无论是重艺术的“美法”体系,还是重技术的“日德”体系,其建筑教育都有明显的折衷主义倾向。尽得所属学术体系精华的中国留学生,其建筑观念自然会受到折衷主义的影响。在近代中西文化冲撞的压力下,民国时期建筑师追求“中国传统复兴”和“西方新式建筑”道路的开端都发生了偏差,这种偏差又分别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商业因素的作用下出现扩大化的趋势。追求

29、“中国传统复兴”的道路,因与国民政府的政治要求相契合,其主流走向定型化的“中国固有式”,逐渐成为一种官式建筑的范式。而追求“西方新式建筑”的道路,也由于商业社会的自我选择,最终导致对“新建筑”的追求被置换成对“摩登式”,特别是对“装饰艺术风格”的追求。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章主要讨论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以吕彦直1925年、1926年相继在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大奖并得以实施为前奏,以杨廷宝和林克明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在官方建筑领域里有意识地掀起“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的大讨论与实践热潮,在接受西方现代建筑技术、建筑功能的同

30、时,力求继承中国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创作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这次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热潮,是在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早期尝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结果,但思路更开阔,涉及的建筑类型更多、更复杂,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构成要素的运用也更加自如和正宗,从而创作了一批极富创意的优秀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 第六章主要阐释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近代建筑教育的影响。民国时期建筑师学成回国后,开始创办建筑院校,进行建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作为国内各高校建筑系的教师,他们不仅培养了中国第二代建筑师,同时为中国建筑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建筑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发

31、展史,受巴黎美术学院模式影响较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一直占主流地位,主导多所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长达几十年,而与“学院式”教学体系不同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则一直处于受压制的非主流地位。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民国时期从教于各个高校的建筑师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中国早期学习西方建筑技术的两个主要国家:日本和美国,两者的建筑教育都是以“学院式”模式为基础的,而到这两个国家学习建筑的中国建筑师就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学院式”教育的影响,回国后,采用的自然而然也是“学院式”的教育模式。 结语部分讨论了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并从建筑师角度探讨了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本文力图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

32、大背景下,以上海和南京为核心区域,探寻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职业化进程,及其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力求结合中国近代建筑史和社会群体史的研究方法,展现出作为自由职业者群体的建筑师在中国近代社会中特有的发展轨迹及其给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并藉此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基本情况。首先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兴起的背景和建筑师产生的三种途径,勾勒出建筑师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接着估算群体的人数,分析群体的地域分布特征,计算群体的经济收入,探究建筑师的社会生活以及政府通过建筑师甄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力图规范和管理建筑师群体活动过程的

33、努力。 第二章主要分析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行业组织和活动。随着建筑师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多和职业意识的日益萌发,建筑师群体的专业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得以建立和发展;以华盖和基泰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自主创办的事务所开始运作并进行建筑创作的初步尝试;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并开始了对中国古代建筑和中国建筑史学的系统研究,发表了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而1936年举办的中国建筑展览会则是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活动。 第三章主要对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状况进行分析。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活动应当考虑到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近

34、代建筑行业的运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1928年和1937年为重要的转折点,可分成为三个阶段。其次,从空间维度来考察。通过行政中心在空间上的转移-首都的南移和内迁,各个城市近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表现出了某种规律性:第一阶段,当首都在北京时,华北、东北地区的各城市处于发展的兴盛期;第二阶段,当首都在南京时,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城市迎来了各自建设的最高峰;第三阶段,迁都重庆以后,西南地区的各城市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筑高潮。民国时期建筑师的作品,在具备阶段共性的同时,也被打上了地区性的烙印。 第四章主要探讨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建筑理念。从20世纪初到20年代,在中国建筑领域内土木工程师或土木工程专业出

35、身的建筑师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并且成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中国工程师学会”,其建筑观念“建筑是科学”正是基于土木工程行业特点而产生的。张锳绪的建筑新法和葛尚宣的建筑图案的出版,意味着中国知识阶层开始将建筑与学术联系起来,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了基于理性、实证、操作几个不同层面的系统性和现代性。20世纪20年代之后,以学习建筑学的欧美留学生为主体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提出了“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反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平”这两种影响至今的经典理论。作为建筑师参与市场竞争的言论策略和学理依据,经典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特定的内涵,对促进中国建筑事业的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

36、的教育背景和所处的执业环境对建筑师的建筑观念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当时,无论是重艺术的“美法”体系,还是重技术的“日德”体系,其建筑教育都有明显的折衷主义倾向。尽得所属学术体系精华的中国留学生,其建筑观念自然会受到折衷主义的影响。在近代中西文化冲撞的压力下,民国时期建筑师追求“中国传统复兴”和“西方新式建筑”道路的开端都发生了偏差,这种偏差又分别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商业因素的作用下出现扩大化的趋势。追求“中国传统复兴”的道路,因与国民政府的政治要求相契合,其主流走向定型化的“中国固有式”,逐渐成为一种官式建筑的范式。而追求“西方新式建筑”的道路,也由于商业社会的自我选择,最终导致对“新建筑”

37、的追求被置换成对“摩登式”,特别是对“装饰艺术风格”的追求。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章主要讨论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以吕彦直1925年、1926年相继在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大奖并得以实施为前奏,以杨廷宝和林克明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在官方建筑领域里有意识地掀起“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的大讨论与实践热潮,在接受西方现代建筑技术、建筑功能的同时,力求继承中国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创作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这次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热潮,是在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早期尝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结果,但思路更

38、开阔,涉及的建筑类型更多、更复杂,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构成要素的运用也更加自如和正宗,从而创作了一批极富创意的优秀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 第六章主要阐释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近代建筑教育的影响。民国时期建筑师学成回国后,开始创办建筑院校,进行建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作为国内各高校建筑系的教师,他们不仅培养了中国第二代建筑师,同时为中国建筑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建筑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发展史,受巴黎美术学院模式影响较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一直占主流地位,主导多所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长达几十年,而与“学院式”教学体系不同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则一直处于受压制的非主流地位。这种现象的出现与

39、民国时期从教于各个高校的建筑师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中国早期学习西方建筑技术的两个主要国家:日本和美国,两者的建筑教育都是以“学院式”模式为基础的,而到这两个国家学习建筑的中国建筑师就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学院式”教育的影响,回国后,采用的自然而然也是“学院式”的教育模式。 结语部分讨论了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并从建筑师角度探讨了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本文力图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以上海和南京为核心区域,探寻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职业化进程,及其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力求结合中国近代建筑史和社会群体史的研究方法,展现出作为自由职业者群体的建筑师在中

40、国近代社会中特有的发展轨迹及其给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并藉此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基本情况。首先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兴起的背景和建筑师产生的三种途径,勾勒出建筑师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接着估算群体的人数,分析群体的地域分布特征,计算群体的经济收入,探究建筑师的社会生活以及政府通过建筑师甄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力图规范和管理建筑师群体活动过程的努力。 第二章主要分析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行业组织和活动。随着建筑师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多和职业意识的日益萌发,建筑师群体的专业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得以建立和发展;以华盖和基

41、泰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自主创办的事务所开始运作并进行建筑创作的初步尝试;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并开始了对中国古代建筑和中国建筑史学的系统研究,发表了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而1936年举办的中国建筑展览会则是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活动。 第三章主要对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状况进行分析。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活动应当考虑到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近代建筑行业的运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1928年和1937年为重要的转折点,可分成为三个阶段。其次,从空间维度来考察。通过行政中心在空间上的转移-首都的南移和内迁,各个城市近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表

42、现出了某种规律性:第一阶段,当首都在北京时,华北、东北地区的各城市处于发展的兴盛期;第二阶段,当首都在南京时,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城市迎来了各自建设的最高峰;第三阶段,迁都重庆以后,西南地区的各城市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筑高潮。民国时期建筑师的作品,在具备阶段共性的同时,也被打上了地区性的烙印。 第四章主要探讨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建筑理念。从20世纪初到20年代,在中国建筑领域内土木工程师或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建筑师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并且成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中国工程师学会”,其建筑观念“建筑是科学”正是基于土木工程行业特点而产生的。张锳绪的建筑新法和葛尚宣的建筑图案的出版,意味着中国知识阶

43、层开始将建筑与学术联系起来,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了基于理性、实证、操作几个不同层面的系统性和现代性。20世纪20年代之后,以学习建筑学的欧美留学生为主体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提出了“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反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平”这两种影响至今的经典理论。作为建筑师参与市场竞争的言论策略和学理依据,经典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特定的内涵,对促进中国建筑事业的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教育背景和所处的执业环境对建筑师的建筑观念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当时,无论是重艺术的“美法”体系,还是重技术的“日德”体系,其建筑教育都有明显的折衷主义倾向。尽得所属学术体系精华的中国留学生

44、,其建筑观念自然会受到折衷主义的影响。在近代中西文化冲撞的压力下,民国时期建筑师追求“中国传统复兴”和“西方新式建筑”道路的开端都发生了偏差,这种偏差又分别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商业因素的作用下出现扩大化的趋势。追求“中国传统复兴”的道路,因与国民政府的政治要求相契合,其主流走向定型化的“中国固有式”,逐渐成为一种官式建筑的范式。而追求“西方新式建筑”的道路,也由于商业社会的自我选择,最终导致对“新建筑”的追求被置换成对“摩登式”,特别是对“装饰艺术风格”的追求。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章主要讨论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以吕彦直1925年、19

45、26年相继在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大奖并得以实施为前奏,以杨廷宝和林克明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在官方建筑领域里有意识地掀起“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的大讨论与实践热潮,在接受西方现代建筑技术、建筑功能的同时,力求继承中国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创作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这次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热潮,是在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早期尝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结果,但思路更开阔,涉及的建筑类型更多、更复杂,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构成要素的运用也更加自如和正宗,从而创作了一批极富创意的优秀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 第六章主要阐释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近代建筑教育的影响。民

46、国时期建筑师学成回国后,开始创办建筑院校,进行建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作为国内各高校建筑系的教师,他们不仅培养了中国第二代建筑师,同时为中国建筑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建筑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发展史,受巴黎美术学院模式影响较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一直占主流地位,主导多所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长达几十年,而与“学院式”教学体系不同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则一直处于受压制的非主流地位。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民国时期从教于各个高校的建筑师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中国早期学习西方建筑技术的两个主要国家:日本和美国,两者的建筑教育都是以“学院式”模式为基础的,而到这两个国家学习建筑的中国建筑师就必然会潜移

47、默化的受到“学院式”教育的影响,回国后,采用的自然而然也是“学院式”的教育模式。 结语部分讨论了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并从建筑师角度探讨了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本文力图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以上海和南京为核心区域,探寻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职业化进程,及其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力求结合中国近代建筑史和社会群体史的研究方法,展现出作为自由职业者群体的建筑师在中国近代社会中特有的发展轨迹及其给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并藉此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基本情况。首先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兴起的背景

48、和建筑师产生的三种途径,勾勒出建筑师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接着估算群体的人数,分析群体的地域分布特征,计算群体的经济收入,探究建筑师的社会生活以及政府通过建筑师甄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力图规范和管理建筑师群体活动过程的努力。 第二章主要分析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行业组织和活动。随着建筑师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多和职业意识的日益萌发,建筑师群体的专业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得以建立和发展;以华盖和基泰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自主创办的事务所开始运作并进行建筑创作的初步尝试;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并开始了对中国古代建筑和中国建筑史学的系统研究,发表了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而193

49、6年举办的中国建筑展览会则是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活动。 第三章主要对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状况进行分析。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活动应当考虑到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近代建筑行业的运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1928年和1937年为重要的转折点,可分成为三个阶段。其次,从空间维度来考察。通过行政中心在空间上的转移-首都的南移和内迁,各个城市近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表现出了某种规律性:第一阶段,当首都在北京时,华北、东北地区的各城市处于发展的兴盛期;第二阶段,当首都在南京时,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城市迎来了各自建设的最高峰;第三阶段,迁都重庆以后,西南地区

50、的各城市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筑高潮。民国时期建筑师的作品,在具备阶段共性的同时,也被打上了地区性的烙印。 第四章主要探讨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建筑理念。从20世纪初到20年代,在中国建筑领域内土木工程师或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建筑师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并且成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中国工程师学会”,其建筑观念“建筑是科学”正是基于土木工程行业特点而产生的。张锳绪的建筑新法和葛尚宣的建筑图案的出版,意味着中国知识阶层开始将建筑与学术联系起来,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了基于理性、实证、操作几个不同层面的系统性和现代性。20世纪20年代之后,以学习建筑学的欧美留学生为主体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提出了“建筑是科学技术

51、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反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平”这两种影响至今的经典理论。作为建筑师参与市场竞争的言论策略和学理依据,经典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特定的内涵,对促进中国建筑事业的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教育背景和所处的执业环境对建筑师的建筑观念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当时,无论是重艺术的“美法”体系,还是重技术的“日德”体系,其建筑教育都有明显的折衷主义倾向。尽得所属学术体系精华的中国留学生,其建筑观念自然会受到折衷主义的影响。在近代中西文化冲撞的压力下,民国时期建筑师追求“中国传统复兴”和“西方新式建筑”道路的开端都发生了偏差,这种偏差又分别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商业因素的作用

52、下出现扩大化的趋势。追求“中国传统复兴”的道路,因与国民政府的政治要求相契合,其主流走向定型化的“中国固有式”,逐渐成为一种官式建筑的范式。而追求“西方新式建筑”的道路,也由于商业社会的自我选择,最终导致对“新建筑”的追求被置换成对“摩登式”,特别是对“装饰艺术风格”的追求。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章主要讨论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以吕彦直1925年、1926年相继在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大奖并得以实施为前奏,以杨廷宝和林克明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在官方建筑领域里有意识地掀起“吾国固有之建筑形式”的大讨论与实践热潮,在接受西方现

53、代建筑技术、建筑功能的同时,力求继承中国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创作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这次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热潮,是在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早期尝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结果,但思路更开阔,涉及的建筑类型更多、更复杂,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构成要素的运用也更加自如和正宗,从而创作了一批极富创意的优秀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作品。 第六章主要阐释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近代建筑教育的影响。民国时期建筑师学成回国后,开始创办建筑院校,进行建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作为国内各高校建筑系的教师,他们不仅培养了中国第二代建筑师,同时为中国建筑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建筑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4、。纵观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发展史,受巴黎美术学院模式影响较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一直占主流地位,主导多所建筑院校的教学体系长达几十年,而与“学院式”教学体系不同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则一直处于受压制的非主流地位。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民国时期从教于各个高校的建筑师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中国早期学习西方建筑技术的两个主要国家:日本和美国,两者的建筑教育都是以“学院式”模式为基础的,而到这两个国家学习建筑的中国建筑师就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学院式”教育的影响,回国后,采用的自然而然也是“学院式”的教育模式。 结语部分讨论了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对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并从建筑师角度探讨了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规律。本文

55、力图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以上海和南京为核心区域,探寻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职业化进程,及其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力求结合中国近代建筑史和社会群体史的研究方法,展现出作为自由职业者群体的建筑师在中国近代社会中特有的发展轨迹及其给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并藉此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阐述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基本情况。首先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兴起的背景和建筑师产生的三种途径,勾勒出建筑师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接着估算群体的人数,分析群体的地域分布特征,计算群体的经济收入,探究建筑师的社会生活以及政府通过建筑师甄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力图规范和

56、管理建筑师群体活动过程的努力。 第二章主要分析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行业组织和活动。随着建筑师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多和职业意识的日益萌发,建筑师群体的专业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得以建立和发展;以华盖和基泰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自主创办的事务所开始运作并进行建筑创作的初步尝试;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并开始了对中国古代建筑和中国建筑史学的系统研究,发表了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为代表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而1936年举办的中国建筑展览会则是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活动。 第三章主要对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状况进行分析。考察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执业活动应当考虑到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首

57、先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近代建筑行业的运作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1928年和1937年为重要的转折点,可分成为三个阶段。其次,从空间维度来考察。通过行政中心在空间上的转移-首都的南移和内迁,各个城市近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表现出了某种规律性:第一阶段,当首都在北京时,华北、东北地区的各城市处于发展的兴盛期;第二阶段,当首都在南京时,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城市迎来了各自建设的最高峰;第三阶段,迁都重庆以后,西南地区的各城市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筑高潮。民国时期建筑师的作品,在具备阶段共性的同时,也被打上了地区性的烙印。 第四章主要探讨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建筑理念。从20世纪初到20年代,在中国建筑领域内土

58、木工程师或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建筑师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并且成立了自己的行业组织-“中国工程师学会”,其建筑观念“建筑是科学”正是基于土木工程行业特点而产生的。张锳绪的建筑新法和葛尚宣的建筑图案的出版,意味着中国知识阶层开始将建筑与学术联系起来,建筑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了基于理性、实证、操作几个不同层面的系统性和现代性。20世纪20年代之后,以学习建筑学的欧美留学生为主体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提出了“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反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平”这两种影响至今的经典理论。作为建筑师参与市场竞争的言论策略和学理依据,经典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有着特定的内涵,对促进中国建筑事业的进步发挥了积极作

59、用。 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的教育背景和所处的执业环境对建筑师的建筑观念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当时,无论是重艺术的“美法”体系,还是重技术的“日德”体系,其建筑教育都有明显的折衷主义倾向。尽得所属学术体系精华的中国留学生,其建筑观念自然会受到折衷主义的影响。在近代中西文化冲撞的压力下,民国时期建筑师追求“中国传统复兴”和“西方新式建筑”道路的开端都发生了偏差,这种偏差又分别在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商业因素的作用下出现扩大化的趋势。追求“中国传统复兴”的道路,因与国民政府的政治要求相契合,其主流走向定型化的“中国固有式”,逐渐成为一种官式建筑的范式。而追求“西方新式建筑”的道路,也由于商业社会的自我选择,最终导致对“新建筑”的追求被置换成对“摩登式”,特别是对“装饰艺术风格”的追求。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