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_第1页
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_第2页
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_第3页
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_第4页
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制造成本的核算对象制造成本的核算对象,是指成本核算过程中,为归集生产费用而确定承担费用的客体。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是成本 核算的核心。制造成本核算对象具有层次性,必须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具体情况如下:1)单步骤生产的产品应以最终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2)多步骤小批或单价生产的企业,应以每件、每批或定单产品为核算的对象。3 续或多步骤生产和装配或多步骤大批生产,应以其生产步骤、半成品和最终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4)多品种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应以类别生产为成本核算对象。、制造成本的项目成本项目,是指对产品成本内容构成所作的分类,其大类包括:1)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或有

2、助于形成产品的各种材料。细类主要有:主要材料、原料、辅助材料、备用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材料。2)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的制造的生产工人的工资费 用。主要有: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福利。3)制造费用, 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方式的各项费用。其细类主要有: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费、资源有偿使用费、租赁费、修理费。机 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劳保费、季节性修理期内的停工损 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直接成本包括产品中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属于 间接成本。三、制造成本核算的基本账户制造成本核算的基本账户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生

3、产成本的明细核算按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及其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设置明细账。制造费用按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间接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明细账(表),一般可按成本费用项目设计成多栏式。发生各项生产费用,借记生产成本及其有关明细账,结转已完工并验收入库的产成品、半成品及已提供的 劳务,贷记 生产成本及其有关明细账;生产成本的余额 在借方,反映尚未完工的产品成本。发生制造费用,借记 制造费用及其有关明细账;分配制造费用,贷记制造费用 及其有关明细账,期末无余额。四、基本生产成本的账务处理1. 直接材料费用的账务处理程序1)填到领料凭证并附注领料部门和用途。2)月末编制”耗

4、用材料汇总表”并送至财会部门。3)财会部门编制记账凭证。4)外购动力中直接耗用于生产的部分,也应作直接材料处理。5)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核算,则在计入生产成本时分摊材料成本差异。2.直接人工及其福利费用的账务处理程序1)按工资及应付福利费发生的部门和用途编制福利费分配表、进行归集和分配;工资及2)对于应付福利费,如果在成本项目中设有支出,则与直接生产人员工资一样计入其他直接直接人工项目。3.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程序1)制造费用首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2)每月费用归集完,按一定标准进行计算计入受益对象;3)账务处理时,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的制造费用项目,贷记制造费用及其有关明细

5、账户。五、辅助生产成本的账务处理辅助生产是指不直接从事商品生产,而是直接或间接地为 基本生产车间、厂部管理部门提供服务,而进行辅助性生产 和劳务供应。辅助生产有两类:一类是单一的只生产一种产 品或提供一种劳动的辅助生产,如供电、供水、供气和运输 等;一类是可以提供多种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如工具、 模具制造和机器设备修理等。1、辅助生产费用发生的账务处理辅助生产所发生的生产费用,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 本账户归集,该账户也设置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等明细科目。辅助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以及其他辅助生产车间、部门转入的费用,应按照辅助生产车间所提供的产品、 劳务的种类

6、和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2、辅助生产的劳务和产品成本的计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成本计算有关,辅助生产的类型不 同,则处理方式也不同。1)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 其发生的费用都是直接费用,可按成本项目直接归集。 由于这类辅助生产大都 无在产品,将每月归集的生产费用总额 (即该车间提供的劳务的成本总额),除以劳务总量得到每一劳务 的单位成本。2)提供工具、模具等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其发生的生产费用有直接费用、也有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应直接 归入某产品的成本;间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标 准,在多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然后确定出的总成本和 单位成本。3、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和账务处理辅助生

7、产车间往往要向其他辅助车间、基本生产车间、企 业总部和分部、管理机构、在建工程、对外服务和其他一些 部门单位提供劳务和产品。这些受益的对象则应承担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成本,又由于受益程度不尽一致,必然要对辅助生产成本进行妥善有序的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很多。诸如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1)直接分配法。该方法假设: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而是将各辅助生产成本的明细账户所归集的成本费用直接分配给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对象。计算 公式为:A .某辅助生产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该辅助生产车间成本费用总额* (该生产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产品)总量-其他辅助

8、生产车间耗用劳务(产 品)量)B .各受益单位(对象)应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单位(对象)耗用劳务(产品)数量X分配率例1: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数量资料如下表:辅助费用:如下表:辅助费用计量单位辅助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合计供电修理A产品车间B产品二车间供电供电:度4000100002000200001000700044000修理修理:工时500120010006003300供电车间直接归集的费用是:直接材料8 000元,人工1 600元、制造费用1 400元、合计11 000元;修理车间直接归集的费用是:直接人工2 400元、制造费用4 530元、合计6 930 元。根据以上资料,对辅助

9、生产成本分配处理如下: 供电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供电生产车间成本费用总额+ (供电车间提供电力总量一修理车间耗用 电力总量)=(8 000 + 1 600 + 1 400) -(44 000-4 000) = 0.275 修理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修理车间成本总量总额+ (修理车间提供工时总量一供电车间耗用工时 总量)=(2 400 + 4 530) -(3 300- 500)= 2.475 产品A应承担的辅助生产费用=供电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X产品A耗用电力总量=0.275 XI0 000 =2 750 兀 产品B应承担的辅助生产费用=供电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X产品B耗用电力总量=0.275 20

10、 000 = 5 500兀 一车间的应承担的辅助生产费用=供电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X车间的耗用电力总量+修理车间生 产费用分配率X车间的耗用修理工时总量=0.275 X 000 + 2.475 X 200 = 550 + 2 970 = 3 520 二车间的应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供电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X车间的耗用电力总量+修理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X车间的耗用修理工时总量=0.275 X1000 + 2.475 沐 000=275 + 2 475 = 2 750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生产费用=供电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X企业管理部门耗用电力总量+修理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X企业管理部门耗用修理工时总量=7 0

11、00 0.275 + 600X2.475= 3410账务处理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一车间车间管理费用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A产品2750-B产品5500352027503410-供电车间11 000-修理车间6 9302) 一次交互分配法假设: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分配标准如下:在相互提供出和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之内 交互分配生产费用;将辅助生产分配前的费用,加上分配进来的费用,减去分配出去的费用,再将其分配给 基本生产成本及车间、部门等受益单位。根据上例资料,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对辅助生产成本 分配处理如下: 确定交互分配前交互

12、分配率:A .供电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A=本月供电车间总生产费用 书电总量=11000勺4000 = 0.25B .修理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B=本月修理车间总生产费用 T修理工时总量=6930弋300 =2.10 供电车间和修理车间相互承担对方发生的费用:A .供电车间承担修理费用= BX耗用修理工时总量=2.10 500 = 1050 元B .修理车间承担供电费用= A耗用电力总量=0.25 000= 1000 兀 确定分配给基本生产成本车间及部门的费用总量、劳务量和分配率A .应分配的供电费用总量=原发生供电费用总量+供电车间发生修理费用量一修理车间供 电费用总量:=11 000 + 1 65

13、0 - 1 000 = 11050对应的劳务量=44 000 - 4 000 = 40000B .供电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应分配的供电费用总量 寸应的供电电力总量=11 05040 000= 0.27625C .同理:修理车间生产费用分配率=(6 930 + 1000- 1 050) - (3 300- 500)= 2.45714 根据上一步得出的供电车间、 修理车间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计算各产品、车间及管理部门分别应承 担的供电费用金额、 修理费用金额。这和直接分配 法中的步骤二完全相同,读者可以自行完成其分配 过程。根据费用分配结果,作如下的会计处理:首先,作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交互分配的处理

14、: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105010501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1000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然后,作结转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2762.50-基本生产成本-B5525.00制造费用3501.072733.79管 理 费 用3408.04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11050-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6 880六、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账务处理1、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属于间接费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费用承担对象不明确,因此不能直接分清应由各成本计算对象负担多 少,只能先在

15、”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归集,确定了分配标准后,再将制造费用结转到各对象的成本中去。2、制造费用的分配我们更注重的是企业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鉴于企业生产 的特点不同,采用的费用分配标准不同。分配制造费用的标准一般是:生产工时(实际或定额);生产工人人数;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作工时;直接材料成本;直 接生产成本等。【例2】某年某月生产甲产品和乙产品,第一车间的制造费 用3 600元,第二车间的制造费用 4 000元,管理部门发生的制造费用2 400元,甲产品生产工时 3 000个,乙产品生产工时3 800个。1)假定甲、乙产品的价值由各自的生产工时确定,而各个车间、部门发生的制造费用均服务于生产甲

16、、乙产甲产品分配率=甲产品生产工时讯甲乙产品生产工时合计)=3 000-(3 000 + 3 800)= 0.44118乙产品分配率=乙产品生产工时讯甲乙产品生产工时合计)=3 800 -( 3 000 + 3 800) = 0.558822) 根据甲、乙产品分配率,确定第一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在甲、乙产品基本生产成本的分配。甲产品承担制造费用=甲产品分配率哮一车间制造费用=0.44118 3 600 = 1 588.25 兀乙产品承担制造费用=乙产品分配率哮一车间制造费用=0.55882 3600 = 2011.75 兀同理,确定第二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在甲、乙产品基本生产成本的分配。3) 制造

17、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甲产品-制造费用1 588.25-乙产品-制造费用2 011.75贷:制造费用-车间3 600借:生产成本-甲产品-制造费用1 852.96-乙产品-制造费用2 347.04贷:制造费用-二车间4200在实际工作中,分配制造费用的标准,要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慎重选定。七、基本生产成本计算及产品完工验收入库的账务处理1、按对象品种组织成本计算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熔炼等企业, 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中,如果在成本管理上要求提供分步骤的成本资料,也可采用这种组织形式,如小型水泥、化肥、制砖业等企业。F面介绍其成本

18、计算过程:1)设置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单按产品品种设置,每种产品对应一份产品成本计算单;成本项目纵向细 目包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生产费 用合计、月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 工产品总成本;成本项目横向包括:直接材料、直 接人工、制造费用等细目合计时按横向和纵向依 次进行。2)整理和分配本期各成本要素的费用、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成本要素的费用。A. 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该表纵向包括原材料、主要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原材料小计、低值易耗品等细目;该表横向包括基本生产成本 (再按产品品种细分)、辅助生产成本(按辅助 生产车间细分)等细目;合计时按横向和纵向依次进行;将

19、横向合计项记入借方,纵向合计项记材料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直接材料-基本生产成本-产品-直接材料入贷方。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舷车间-辅助生产成本-舷车间制造费用-基本车间-辅助生产贷:原材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B. 编制工资及应付福利费分配表。该表纵向包括:应付工资生产、应付工资分配率、应付工资金额、应付福利费等细目;该表横向基本生产成本(按品种细分):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工资福利费、管理费用、应付福利费等细目合 计按横向和和纵向依次进行。 将横向合计项依次 记入借方,纵向合计项依次记入贷方;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

20、本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应付福利费贷:应付工资同时: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贷:应付福利费C. 结转本月发生的各项利息费、折旧费、水电费、差旅费、劳保费等。这些费用不仅发生在厂部、 车间,同时服务于产品生产。因此,在作会计处 理时,应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记3)现金、银行存款及费用摊销类科目。根据第二步骤中各费用分配表和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4)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转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其会计处理为: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供电车间-供水车间5)将辅助生产成本在各产品生产、车间、厂部之间进行分配,并结转辅助生产成本,编

21、制辅助生产成本 分配表。该表横向为辅助生产的受益部分;纵向为 辅助生产分配标准和对应的分配率及其金额;最后 将金额汇总记入贷方,将受益费用发生金额依次记 入借方。会计处理如下: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6)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并在产品品种之间分配,并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该表横向表示产品品 种等细目,纵向表示分配标准、 分配率和分配余额;将横向细目合计记入贷方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会计处理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7)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若产品无期初、期末在产品、本期费用即全部为完工产品成本;反之, 则按约当

22、产量法计算。8)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表。该表横向是产品品种细目, 纵向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总成本等 细目;合计时,按横向和纵向依次进行,得出总成 本数。会计处理如下: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2、按对象投入过程的批别组织成本计算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船舶制造、 重型机械、精密仪器等企业;企业的产品试剂、大型设备修 理等,也可采用该种组织形式。在这一组织形式下,成本计 算过程如下:1)设置成本计算单。这与前有种组织形式不同,它是按 批号设置,批号以产品品种为基础。2)整理和分配本期各成本费用。3)根据各费用分配表和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明细账,本步骤也类同于按对象品种

23、组织成本来计算。4)结转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并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以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本步骤类同于按对象品种组 织成本计算形式之第 4、5步。5)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向基本生产成本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斗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的总额各生产费用总额=制造费用分配率X各产品耗用标准额6)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7)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表(同按品种组织形式的成本汇总表)、并作结转完工产品的处理:借:产成品-甲产品-乙产品贷:生产成本-甲产品-乙产品3、按对象在过程中的步骤组织成本计算形式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企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制成品要经历许多步骤

24、和工序才生产而成。企业集团化形成的发展,将这些专业线都集中在一个公司内部。因此分步法 越来越成为一种成本核算的常用方法。分步法有逐步结转和 平行结转两种形式。而逐步结转又分为综合逐步结转和分项 逐步结转两种形式。在综合逐步结转形式下,各步骤半成品 成本向下步骤结转时,是以一个总额结转的;在分项逐步结 转形式下,各步骤半成品向下步骤结转时,是按成本细目结 转的。假定A产品经历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二车间,才最 后完成产品A的生产过程。综合逐步结转形式下成本计算步骤如下:1)设置一、二、三车间成本计算单。2)将产品产量汇总表和月初在产品及本期发生费用汇总表的有关资料填入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计算A产

25、品在第一阶段完工半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以及月末在产品。3)将产品产量汇总表、月初在产品及本期发生费用汇总表及计算步骤2的数据填入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计 算A产品半成品的完工半成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单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同第一车间。4)第三车间的成本计算同步骤3。5)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就是将本步骤产成品所耗用的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上步骤各成本项目的成本,以求得产成品原本的项目成本。成本还原般采用成本项目比重分解法。它是以最后生产步骤开始,将各步骤耗用上一步骤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上一步骤的完工半成品的项目成本占全部成本的比重进行分解,还原为项目成本的一种方法。其基本算 式为:步骤

26、项目成本比重=该步骤完工产品项目成本额步骤完工产品全部成品额耗用上一步骤的项目成本额=耗用上一步骤的半成品综合成本 心一步骤项目成本比重在分项结转方式下,将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项目成本分项转入步骤的成本计算单的各个项目成 本。【例3】某市钢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产品,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性投入,M产品的工时定额为100小时,其中第一步工序的工时定额为20小时,第二步工序的工时定额为 60小时,第三步工序的工时定额为20小时。期初在产品数量为零、本期完工产品数 量1 000件,期末在产品数量为 400件,其中第一道工序在产品200件,第二道工序在产品 40件,第三道工序在产品160件,本期为生产 M产品共发生原材料费用560 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