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髋关节结构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30/b07e5768-5a2c-4836-9079-043604591186/b07e5768-5a2c-4836-9079-0436045911861.gif)
![关于髋关节结构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30/b07e5768-5a2c-4836-9079-043604591186/b07e5768-5a2c-4836-9079-0436045911862.gif)
![关于髋关节结构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30/b07e5768-5a2c-4836-9079-043604591186/b07e5768-5a2c-4836-9079-0436045911863.gif)
![关于髋关节结构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30/b07e5768-5a2c-4836-9079-043604591186/b07e5768-5a2c-4836-9079-043604591186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髋关节是一个由球形股骨头与凹形的髋臼组成的杵臼关节,是全身位置最深的关节。髋关节具有相对稳定的骨性结构,在髋臼的边缘有关节盂缘附着。加深了关节窝的深度。在髋臼切迹上横架有髋臼横韧带,并与切迹围成一孔,有神经、血管等通过。关节囊厚而坚韧,上端附于髋臼的周缘和髋臼横韧带,下端前面附于转子间线,后面附于转子间嵴的内侧(距转子间嵴约1厘米处),因此,股骨颈的后面有一部分处于关节囊外,而颈的前面则完全包在囊内。所以股骨颈骨折时,根据其骨折部位而有囊内、囊外或混合性骨折之分。髋关节周围有韧带加强,主要是前面的髂股韧带,长而坚韧,上方附于髂前下棘的下方,呈人字形,向下附于股骨的转子间线。髂股韧带可限制大腿过
2、度后伸,对维持直立姿势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关节囊下部有耻骨囊韧带增强 ,可限制大腿过度外展及旋外。关节囊后部有坐骨囊韧带增强,有限制大腿旋内的作用。关节囊的纤维层呈环形增厚,环绕股骨颈的中部,称为轮匝带,能约束股骨头向外脱出,此韧带的纤维多与耻骨囊韧带及坐骨囊韧带相编织,而不直接附在骨面上。股骨头韧带为关节腔内的扁纤维束,主要起于髋臼横韧带,止于股骨头凹。韧带有滑膜被覆,内有血管通过。一般认为,此韧带对髋关节的运动并无限制作用。 构造既坚固又灵活,其主要功能是负重,将躯干的重量传达至下肢,同时能作相当范围的前屈、后收、外展、内旋、外旋、和环转运动。髋关节为多轴性关节,能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
3、运动。但由于股骨头深嵌在髋臼中,髋臼又有关节盂缘加深,包绕股骨头近2/3,所以关节头与关节窝二者的面积差甚小,故运动范围较小。加之关节囊厚,限制关节运动幅度的韧带坚韧有力,因此,与肩关节相比,该关节的稳固性大。而灵活性则甚差。这种结构特征是人类直立步行,重力通过髋关节传递等机能的反映。当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时,股骨头大部分脱离髋臼抵向关节囊的后下部,此时若外力从前方作用于膝关节,再沿股骨传到股骨头,易于发生髋关节后脱位。髋关节的骨骼构成髋骨髋骨为形状不规则的扁板状骨,有3个部分组成。上为髂骨,前下为耻骨,后下为坐骨,三骨会合于髋臼。有骶骨及左右髋骨连接而成的骨盆为一完整骨环,后方有两滑膜性骶
4、髂关节,前方正中为纤维软骨性耻骨联合。髋骨主要由松质骨组成,覆以薄层坚质骨,形状不规则,左右髋骨与骶骨共同组成骨盆,有保护骨盆内脏器的作用。其中骨盆环是最为重要的基础结构。骨盆内缘由后方的骶骨、骶髂关节、髂骨的弓形线及前方的耻骨上支、耻骨联合所组成的。(一) 髂骨髂骨呈扇形,扇面向上,柄向下与坐、耻骨相连接。髂骨背侧面由肥厚的髂骨体和髂骨翼构成,髂骨体参与构成髋臼,髂骨翼是一宽阔的骨板,中央甚厚,并逐渐增厚,其上缘宽称髂嵴。髂嵴内外缘锐利,称内、外唇,内唇前部有腹横肌、腰方肌附着,外唇有阔筋膜张肌、背阔肌、腹外斜肌及臀中肌附着。髂嵴前后两端均有明显的隆起部分,前为髂前上棘,非常显著,为缝匠肌、
5、阔筋膜张肌一部的起点及腹骨沟韧带的止点。其下方有股外侧皮神经后支越过。髂前上棘的下方另一个骨嵴隆起称为髂前下棘,是股直肌的起点。位于髂前下棘后上方髂骨外层向外隆起的髂结节。髂后上嵴位于臀后上部,是部分骶结节韧带的起点其下方为髂后下棘,是骶髂关节的最后部,髂骨后缘在髂后下棘的部分参与构成坐骨大切迹。髂骨翼外侧面即臀面前部外凸,后部内凹,后部参与骶髂关节构成。此面有三个隆起,即臀前线、臀后线和臀下线,这三条线将臀面分成四个区,在臀后线之后的狭窄部分为臀大肌及骶结节韧带的部分起始处,在臀前、臀后线之间为臀中肌的起始部,臀前线之下及髋臼以上髋骨臀面为臀小肌的起始处,臀小肌附着处于髋臼缘之间的窄长部分为
6、股直肌的反折头及髂股韧带的起始部。髂骨翼内侧面即骨盆分前后二部,前部为髂窝,表面光滑凹陷,构成大骨盆的后外侧壁。后部为耳状关节面,粗糙不平,与低谷的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下方有弓状线将翼体分开。(二) 坐骨坐骨是髋骨中的第二大骨,略呈勺状位于髂骨的后下方,分为体及上、下两支。坐骨体为坐骨的上部,构成髋臼的后下部。坐骨上支呈三棱柱形,向下后终于坐骨结节,上支后缘坐骨棘之下部分为坐骨小切迹。坐骨下支起自上支下端。向前上弯曲连接耻骨下支。上、下支移行处后部肥厚且粗糙,呈坐骨结节。坐骨体的外侧面有闭孔外肌附着。内侧面光滑组成小骨盆侧壁的一部分,有闭孔内肌附着。后面为髋关节囊的附着部,其下有闭孔切迹。坐骨
7、上支的前缘形成闭孔的后界。坐骨结节为坐位时支持体重的重要结构,外观呈卵圆形。屈膝伸髋的股后侧肌群均起于坐骨结节的粗糙面上,坐骨结节的外侧缘尚有股骨肌起始处。(三) 耻骨耻骨亦呈勺状,位于髋骨的前下方,分为体和上、下支,耻骨体部构成髋臼的前下部,与髂骨相接处呈粗隆状称髂耻隆起。耻骨上支向前下内方移行为耻骨下支。上、下支移行处的内侧有耻骨联合面,与对侧耻骨相接构成耻骨联合。耻骨上缘称耻骨梳,向前到耻骨结节。其内侧为耻骨嵴,其下面有闭孔沟,直达中线。耻骨肌、长手肌、骨薄肌、短收肌、闭孔外肌均起始于耻骨体和耻骨支,向下放射状止于股骨嵴。腹直肌止于耻骨上缘,该处又称锥状肌起始点,闭孔通过闭孔血管和神经。
8、耻骨梳为陷窝韧带及反转韧带附着处,耻骨结节是腹股沟韧带的内侧起点,坐位或站立时耻骨均有固定和支撑作用(四) 髋臼髋臼位于髋骨中部外侧面,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间,为半球形深凹窝,臼口超前下外方,将髋臼外侧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向前向内倾斜,后部向后。髋臼由髂骨体、坐骨体和耻骨体三部分构成。髋臼的边缘前部低下,后部隆起,非常坚实。髋臼下部有深且宽的缺口,称髋臼切迹,向上与髋臼窝相连。臼窝粗糙面是股骨头韧带的附着处。髋臼横韧带恰好将髋臼之缺口封闭,形成一个完整的球凹。髋臼和髋臼横韧带周边为纤维软骨构成的一圈盂缘所镶嵌,借以加深髋臼深度,是髋臼的面积超过球面的一半,将股骨头牢固地深包于髋臼内。髋臼
9、的顶部后且坚强,人体负重线从骶髂关节向下传递于坐骨大切迹之前,再至髋臼顶部,使之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负重点。直立、行走时其将体重传达到股骨头。髋臼的后下部至坐骨结节部分为另一负重点,在坐位时传达体重。髋关节面呈半月形,为透明软骨所覆盖,称月状面,位于髋臼周围,其上部和后部因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增厚增宽。月状面在髋臼切迹处中断。髋臼的底部凹陷粗糙,延至髋臼切迹,称髋臼窝,窝表面被覆有滑膜的脂肪组织所填充,次脂肪组织被称为哈佛森腺,腺液可随关节内压力被挤出或吸入,以维持关节内应力的平衡。股骨上端(一) 股骨头股骨头除顶部稍显扁平外,整体膨大呈球形,向前内上方倾斜,与髋臼相关节。股骨头顶端稍下方有一小窝称股
10、骨头凹,为股骨头韧带附着处,内有少量细小血管。除股骨头凹外,股骨头均被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覆盖。软骨层厚度并非均匀一致,而是中部较厚,周缘较薄。在股骨头前面,关节软骨向外侧移行,止于头颈交界部。与髋臼相比,股骨头的关节面较大,可以增加活动的范围,覆盖髋臼的软骨则少得多,呈倒置马蹄形,两臂间为髋臼窝,包含脂肪垫,覆以滑膜,因此在任何位置上,股骨头总有一部分与髋臼窝的软组织相对,故在传达关节软骨突出至髋臼外面,仅在极度屈伸时,股骨头周围的软骨面才与髋臼软骨面相接触。(二) 股骨颈股骨颈为股骨头下较细长的部分,中段最细。其前面较平坦,后面光滑而凹陷;稍短而钝圆,向外下方移行与股骨大转子;下缘厂而锐薄,
11、向外下方移行于股骨小转子。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形成的角称颈干角,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关节的负重增加,颈干角逐渐变小。股骨颈的纵轴线和股骨内外髁中点的连线形成的角度,或股骨纵轴线与股骨颈纵轴线夹角,称为前倾角。根据股骨应力线的方向,上述颈干角和前倾角的正常位置最适合负重的需要。股骨头颈部有独特的与功能相匹配的骨小梁结构,其排列与负功能重有关。在冠状切面上股骨头的骨小梁呈扇形,按压力线排列,与髋骨的骨小梁压力线相一致,经股骨颈内侧终止与股骨干内侧皮质;股骨头颈部的骨小梁张力排列线。呈弓形向外下,终止于外侧骨皮质;一般将前者称为压力骨小梁系统,后者称为张力骨小梁系统。(三) 股骨转子部股骨转子部位于股骨干
12、外侧顶端,呈四方形隆起,其上缘与股骨头凹在同一水平线上,大转子后方与转子间嵴相连,转子间嵴向下延续直至股骨干后内侧的小转子。大转子呈长方形,置于股骨颈的后上部,其位置表浅,可以触知,是很明显的骨性标志,遇直接暴力可致大转子骨折。内下部与股骨颈及股骨干以松质骨相连。上部为转子窝,有闭孔外肌腱附着。大转子外侧粗糙,自后上斜向前下有一微嵴,为臀中肌、臀小肌附着处,大转子上端游离缘后面有梨状肌、闭孔内肌附着;相当于髋关节中心水平面,下缘有股外肌附着。小转子为锥状突起,在股骨干的后上内侧,髂腰肌附着于其上。大小转子之间,前面有转子间线,后面为转子间嵴。前者比较平滑,是关节囊及髋关节的髂股韧带附着处,后者
13、呈嵴状隆起,是诸外旋肌的附着处。有时在大转子的后下方,相当于小转子平面有一骨性突起称第三转子。股骨转子部骨结构一骨松质为主,周围肌肉丰厚,血液供应充足。故转子间骨折多通过保守治疗而获得满意愈合。髋关节的连接结构(一) 髋关节囊髋关节囊厚而坚韧,上方附着于髋臼边缘、盂缘及髋臼横韧带,下方前面附着于小转子间线,后面附着于股骨颈中外1/3交界处。所以,股骨颈的前面全部位于关节囊内,而后面只有内2/3在关节囊内,股骨头、颈之间的骨骺板也位于关节囊内。关节囊由浅层纵行纤维构成,横行纤维构成坚韧的轮匝带环绕股骨颈部关节囊的厚度并不一致,在后面向外横过股骨颈的后面,其后部下方较薄弱,故股骨头容易向后下方脱位。(二) 髋关节的韧带髂股韧带 位于关节囊之前,紧贴股直肌的深面,呈倒置的Y形。起于髂前下棘,向下分为外、内二支,分别止于转子间线的上部和下部。该韧带长而坚韧,但两支之间薄弱,有髂腰肌被覆其上。坐骨囊韧带 位于关节囊后面,略呈螺旋形,较薄弱。起于髋臼后下部,向外上经股骨颈后面,移行与关节囊轮匝带,止于大转子根部,能防止髋关节过度内收内旋。耻骨囊韧带 位于关节囊的前下方,起于髂耻隆起、耻骨上支、闭孔膜等,斜向下外,移行于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强4号玻璃纤维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汽配压铸产品合作协议书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教案及教学反思
- 八年级下册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卷面分析及反思
- 2025年中班幼儿教学总结范例(二篇)
- 2025年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例文(2篇)
- 2025年个人租房合同协议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参考(2篇)
- 2025年个人投资理财委托合同(4篇)
- 2025年二年级下册英语教学工作总结模版(2篇)
- 山东省食用油(植物油)生产企业名录496家
- GB∕T 33047.1-2016 塑料 聚合物热重法(TG) 第1部分:通则
- 电力业务许可证豁免证明
-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 FIDIC国际合同条款中英文对照.doc
- 建筑工程资料归档立卷分类表(全)
- 个人劳动仲裁申请书
- 国籍状况声明书
- 溢流堰稳定计算
- 马晓宏_《法语》_第一册复习(课堂PPT)
- 道路环卫清扫保洁项目应急处置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