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_第1页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_第2页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_第3页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_第4页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三)怎么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好像是前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一个人的声音能够传多远,他的影响力就有多远”。但是我以为教师要成长为有影响力的教师,仅有自己的声音是不够的。为什么为什么许多老师总是墙外很香,墙里很臭呢?主要是拾人牙慧,东拼西凑,甚至不务正业。总在说话上下功夫,没有在实干上做文章。只有从自己从事的具体工作研究起来,研究才接近实际,学生才获得真正的收益。一个中小学教师,不是专业的理论工作者,主要的精力不能放在理论的研究上,而应该放在自己教学行为的研究上。只有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高效课堂才能构建起来,课堂教学的效率才会彰显。那么怎么样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怎

2、么样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怎么样纠正自己教学的偏差?怎么样使优化的行为保持下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行为习惯?所有这些问题,就成为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问题。首先,把教学当做教育,立足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从关注知识的基点转移到关注学生成长的基点上。这是教学设计应该首先考虑的首先要问题。其次,创设情境,在体验与体会中生成冲突(价值冲突、思维冲突、情感冲突),激发探究欲望。这是教学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问题。这个方面,一般测评难以把握,主要在于老师自己的体会与学生的感受。因而教学中最容易忽视。大家都知道最重要,但是总觉得最空虚。其实,不论你怎么样教学,哪怕是你没有教会学生任何知识,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强烈求

3、知欲望,那么就是这个学生离开了学校,他也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人。他可能成为技术骨干、科技精英、经济专家。因为这样的学生,可能永远保持旺盛的学习欲望,不断探究未知世界,钻研技术奥秘,探寻人生价值。问题随时生成的问题,不是预设的问题。就是预设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也是源自学生自己的感受而内生性的。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还原文字背后的真实世界,让学生在真实与模拟的场景中,引起深入思考,逼近思维最近发展区,激起情感的层层涟漪,触摸到冲突的真实存在,从而诱发探究、合作兴趣。第三,提供舞台,尽可能让学生当家作做主,使课堂从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变为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这个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规的一环。这个

4、环节做好与做不好,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为此,我觉得课堂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少讲,让学生多动口朗诵、多动手操作、多动脑思考、多动笔总结、多质疑问难、多表达观点、多独立钻研、多合作探究。把时间还给学生,甚至留下空白、留下课堂的不完美(课堂沉寂),也要在学生思维飞转、思绪起伏、思想飞扬。把这个环节做扎实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基本达成。至于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候教,都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总在该讲出,讲在点子上,讲在困惑处。学生自己学会的不讲,学生合作会的不讲,讲讲学生也许还不会多的就放弃。对于主干核心的难点问题,还不要吝惜语言,该大胆泼墨就大胆泼墨。不然看节省了讲的时间,学生其实不理解,课后还需要补充讲

5、解,那就形成节约型浪费了。要想使讲解有效率,我一贯的原则是坚持“六化”即: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奥理论通俗化,书本知识生活化,抽象道理直观化,静态知识动态化,裸露知识包装化。做到六化,我感觉就提高了学生接收问题的效率。第四,严格训练,提高训练质量,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在严格训练中内化知识、升华感情、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提高学生的智慧水平。例题要精选;讲解前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能讲解的由学生讲解,学生不能降解的由师生合作讲解;讲解例题过程一定要师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思考的过程。课后的习题要精选,不在多,而在于精。不重复练习,不浪费时间。作业还要多元,不仅应该有书面作业,而且还应该有实践作

6、业、实验作业、实习作业。作业的目的有的是为了验证知识,有的是为了体验过程,有的是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有的是为了巩固与熟练知识,有的是为了锻炼技能,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作业。最后,坚持当堂任务、当堂完成的原则,向40分钟要质量。力求课内完成任务,反对课程学习内容向课外延伸。蠡园中学校长邱国华说:“看一所学校质量如何,第一看有没有分数;第二看分数是怎么来的,第三看除了分数还有什么?”他接着说“如果把这三个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那么分数在目前情况下,只占10%;分数怎么又来的,占到20%,除了分数还看什么,占到指标体系的70%。”我以为分数对于学生来说不重要,

7、但是没有分数最高学校就寸步难行,就要被社会、学生、以及家长的淘汰。某种意义上来说,分数就是教育的脊梁,就是大梁的钢筋。没有功利性的分数,教育就失去了支撑。只有分数,没有分数之外水泥、石子、沙粒混凝土的包装,最高大梁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大梁。甚至包装不充分,最高大梁,也是一个残次的大梁。所以课程学习在课内,向45分钟要质量,才能保证不挤占课外自由学习的时间,学生才可能精神成长。才可能具有内在学习的源源不断的驱动力,保持良好得到发展势头,获得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4)怎么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教育研究本质上是对于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加强教

8、学行为的研究。俗话说,学生需要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这个传统的俗话,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本身的知识要求。但是在当下,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战斗在中小学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已经淡出教育教学的前沿。现在撑起教育大梁的骨干教师,应该是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大学本科教中学,中师毕业教小学,从知识水平上说,已经没有太大的不适应。目前,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不是具体知识的更新问题,而是如何把自己的那一桶水倒进学生的一杯水的问题(如果说这样的观念落后的话,那就是如何选用教师的一桶水的一部分,去引出学生洋溢着青春色彩、鲜活、清灵的一杯源头活水问题)。所以研究自己倒水的行为,就成为当前摆在教师面前的迫切

9、任务。研究别人的教学行为,可以借鉴、消化吸收。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可以直接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研究自己的学习行为、思考行为、表达行为,当然也可以促使自己的专业成长,提高倒水的准头、控制倒水的力度,节省倒水的时间,使水杯满而不洒。那么,怎么样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呢?第一,课前要精心预设自己的教学行为,加强课前行为的预测性研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在事前对于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了充分的估计,才可能防患于未然。遇到问题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处理恰当,落实到位。在许多事物之中,大家都喜欢说“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其实,教学也是这样。充分的准备是上好课的基本保证,既要想

10、到顺利的情景,也要想到不顺利的情景。想到顺利的情景该怎么办?也要想到不顺利的情景该怎么办?既要想到学生呼应了怎么办,还要想到学生不呼应了怎么办?既要想到整体呼应的时候个体有没有滥竽充数,还要明白个别的呼应并不代表绝大多数?既要想到如何设计坡度降低教学难度实现平稳过渡,还要想到面对认知困难如何激发学生充分挖掘潜力突破难点?既要想到如何大胆取舍突出主干彰显核心,又要想到如何小心求证凸显系统不留遗憾?凡此种种,在教学中都应该想到,都应该有预案。尽管教育智慧、教育机智可以大派用场,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的中小学老师来说,没有充分的准备,很难应对未来课堂那随机出现的种种问题。随机生成的问题往往是教师才华与机

11、智展现的平台,是课堂的亮点,是课堂的高潮,是学生回味无穷的永生难忘的教育经典。只有充分准备才能从容面对。第二,课堂要精细实施自己的教学行为,加强课堂教学行为的现场性调整。教师的课堂行为有哪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从教学环节上划分,可划分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行为、精讲点拨阐释概念的行为、联系实际举例例证的行为(课堂训练,巩固知识的行为),探幽发微拓展延伸的行为、总结概括画龙点睛的行为。深化强化迁移知识的行为。从教学的手段来说,主要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行为、板书的行为、组织课堂的行为。从教学的方式来说,主要有讲授的行为、启发的行为、提问的行为、谈话的行为、课堂评价的行为。不论什么行为,只要

12、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些行为就基本合格。但是要想使这些行为能激发学生探究本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深切体会、体验知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感觉到获得的知识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惊喜,那就需要一,坚持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反对单一的教学方式的运用。每一堂课,都是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持续的单一的外界刺激,会使大脑皮层出现抑制状态,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就大大降低。二,坚持教学方式的人性化,从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转化为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和人格的发育。只有实现了这个转化,知识技能才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智慧,才不会成为学生发展的负担,而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量

13、。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董进宇教授曾经说过: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懂得人性,其次要会教法,最后要理解知识的本体。如果给这几个要素赋予一定的权重,那么懂人性占到教学成功的70%;会教法占到教学成功的20%;学习的本体知识占到教学成功的10%。”董教授讲的也许夸张,但是仔细想想很有道理。如果我们的教学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遭到学生内心深处的强烈反抗,那么无论如何怎么样努力,恐怕学生也所得无几啊。如果我们自己的教学行为能体现关怀、尊重、肯定、宽容、欣赏、信任,就会取得学生的信任,师生关系就处于融洽的状态,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那么教学的效益自然就可以提高。三,坚持“省而不用、用而不省”的原则。目前

14、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主张教师少讲,还课堂于学生,所以部分老师就认为不讲少讲就是新课改的要求,其实不然,新课程尽管反对老师满堂灌、老师独霸课堂的局面,但是并不反对教师在课堂发挥主导作用。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坚持“讲所当讲,练所当练”的原则。因此我认为只要当讲,就要讲透、讲清、讲通俗易懂,在这个时候不要吝惜语言。不要课堂第一次讲不清楚、讲不透,学生难以理解不知所云,等到课后再花大量时间去补课,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我主张不当讲的不要讲,当讲的一定要讲。也就是坚持“省而不用、用而不省”的原则。四,观察学生呼应情况,体会学生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第三,随时记录教学的偶得,加强课后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关于自己教学行为录像、录音、以及文字资料,是研究自己教学行为的第一手材料。邀请同头课老师听课评议,邀请教研组通知听课评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