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备课教案_第1页
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备课教案_第2页
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备课教案_第3页
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备课教案_第4页
s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备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语文 教 案 s 版六年制 四年级 年级 语文 学科 第 八 册学校 中心小学 教师 角峪镇 四 年级 语文 学科集体备课组2011年2月第 八 册 语文 学科全册备课(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安排了8个“语文百花园”。每个百花园由4-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三个固定的栏目:“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的“语文大课堂”交叉安排。“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各安排6次,分别排在第1、2、5、6、8单元。“语文大课堂”安排2次,在第3、7两个单元。 每单元教材的前面编排有导语情境图、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部分组成。1 7单元每单元都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第

2、8单元由2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组成。第一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为训练重点,课文反映的都是儿童生活,表现了儿童特点,表达了儿童的思想,抒发了儿童情感。第二单元四篇课文以“描写景物”为主,共同的主题是通过描写祖国河山的神奇而壮丽,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山水之秀,语言之美。第三单元课文体裁多样,有文艺性的说明文,有故事,有调查报告等。它们所讲述的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还有的是学生身边的事情。无论是文章内容还是写作方法,都给学生很大的启发。第四单元以“爱国”为主题,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学习专题。单元

3、导语情感浓烈,情境图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引导学生带着爱国热情去学习后面的课文。第五单元共有4篇课文,以“爱”为主题。这几篇课文感情真挚,要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感受课文所表现并赞美的父爱、母爱、师爱、亲邻间的爱,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第六单元课文重在说理,都是把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事例之中,启迪学生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的感染,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第七单元围绕“了解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这一专题来安排学习内容,整个单元围绕动物组织材料,加强了语文百花园的学习内容和课文的联系,意在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引导学生进入有趣的动物世界,主动阅读,积

4、极探究。第八单元课文以“中外传统文化”为专题,故事性强,生动有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围绕课文的主要情节,每篇课文均编排有一至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字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继续学习默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指定的课文(

5、段落),练习复述课文。6、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7、能用普通话交谈,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9、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的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10、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

6、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190个字,会写200个字。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练习复述课文。4、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5、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从生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难点:1、能用普通话交谈,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7、和想法。2、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的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教学措施1.积极学习先进的课改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收集并认真学习新的课改信息,了解前沿的课改动向,认真及时、系统地做好学习笔记,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养成勤于质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以便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学会思考,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勤奋好学、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为座右铭。2.把握好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特点,整体设计学习内容和实践活动,结合本班情况和自身条件,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使

8、语文学习生活化。3. 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钻研,掌握新的课改理念,勇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和接授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并及时深刻地进行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积极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乐学、善学、积少成多,提高语文综合素养。5. 针对学生书写不规范的问题,我准备凭借教材把写字任务妥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对少数不容易读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

9、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6. 加强课外辅导,及时转化后进生,积极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优势,(校内图书室、班内图书角)拓宽课程教学渠道,让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从身边学语文,从身边用语文。7. 与家长、社会联系在一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关注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教给孩子们更多的学习方法,实施自我评价和互评相结合,师评、生评及家长评相结合,平时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使学生从中得到提高。8. 开展各种有利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实践活动。9. 在阅读中进行词句训练,要结合生活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理解词句不脱离语

10、言环境,逐步地使学生学会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10.指导学生用好课外阅读补充材料等课外书籍,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背诵,增强学生的阅读量,不断积累课外知识,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11、要十分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础。学情分析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及活动课时数12.21-2.251-4课722.28-3.4语文百花园一 5、6课733.7-3.117课-语文百花园二743.14-3.189-12课753.21-3.25语文百花园三 13、14课763.28-4.115课-语文百花园四77

11、4.4-4.8期中复习、测试84.11-4.1517-20课794.18-4.22语文百花园五 21、22课7104.25-4.2923课-语文百花园六7115.2-5.625-28课7125.9-5.13语文百花园七 29、30课7135.16-5.2031-语文百花园八7145.23-5.27期末复习155.30-期末复习16期末复习17期末复习18期末复习单元备课第 一 单元 单元主题儿童生活共 10 课时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文反映的都是儿童生活,表现了儿童的特点,表达了儿童的思想,抒发了儿童的情感。种子通过写儿童捡树种、交树种的事,表现了儿童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的性格。只拣儿童多处行

12、描述的是像春天一样充满生命活力的儿童,表达了作者喜爱儿童的情感;钓鱼一文作者记述了小时候和父亲一起钓鱼的事,说明做人要有正确的道德抉择;爷爷的芦笛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人只有经受磨练,才能变得坚强的道理。前两篇课文通过叙事刻画人物形象,抒发作者的情感;后两篇课文则通过叙事说明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学生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四篇课文对儿童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通过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本单元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为训练重点。单元导语句式整齐,语言优美,启发性强,意在调动学生学

13、习情感;情景图活泼有趣,人物语言与本单元课文内容紧密联系,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在每篇课文的后面,编排有适量的思考练习题,除朗读、背诵的要求外,思考练习题还根据课文的特点,有的侧重于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的侧重于引导学生探究文章阐明的事理,有的则把体验情感和感悟事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此外,有的思考练习题是词句方面的学习,意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规律,增强理解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文百花园中安排的学习内容更富多彩。既有词句学习,又有精美语言材料的积累,还安排有发展学生表达能力的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根据单元学习专题,加强了整合。在语文百花园里还编排有指点学习方法的栏目指南针,学习

14、怎样转述别人说的话。单元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领悟事理;进行字、词、句的学习,感悟语言规律;读、背精美的语言材料;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表达;随文识字27个,会写33个字,掌握常用词语。单元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领悟事理;进行字、词、句的学习,感悟语言规律;读、背精美的语言材料;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表达。课时安排1-4课 7课时语文百花园一 3课时单元教学策略1.教材重视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2.教材采取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3.密切联系学生的阅读和生活实际,安排适量的“小练笔”。4.听说读写各项内容整合编排,注

15、重各种能力整体推进。单元达标计划计划 3 月1 日进行单元达标测试。单元备课第 二 单元 单元主题描写景物共 10 课时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古诗三首、桂林山水、走进丽江和略读课文五彩池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以描写景物为主。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分别描绘了不同地方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当时各自不同的心情。桂林山水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走进丽江写的是位于我国云南西北高原之上的丽江神奇而美丽的景色。五彩池描写了我国四川藏龙山上的五彩池美丽的景色。三篇写景为主的课文,共同的主题是通过描写祖国河山的神奇而壮丽,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

16、想感情。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认识31个生字,会写28个,掌握常用词语。3、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位来理解课文内容。4、根据插图和注释提出不懂的问题。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课。6、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7、能够分类积累词语。8、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9、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10、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课。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17、。3、能够分类积累词语。4、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14、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16、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课时安排58课 7课时语文百花园二 3课时单元教学策略1重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来理解课文内容。2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感悟自然景观,体会语言文字。3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4学习生字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识字兴趣。单元达标计划计划 3 月 2 日进行单元达标测试。单元备课第 三 单元 单元主题成长共 10 课时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一组以“成长”为题

18、材的课文,写的是不同人物在成长过程中难以忘怀的事情,这其中有作者回忆小时候一次经历的满山的灯笼火把,有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成长经历的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还有一个普通的意大利小男孩的成长经历及世界著名的球王贝利的故事,这些故事和一个语文百花园构成了本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写了不同人物成长中的故事,有的生动感人,有的发人深省,既可从中了解人物的成长经历,又可汲取有益于成长的东西。单元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能够认识汉字26个,会写32个。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能从童年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3、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讲述的事件,用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入理

19、解课文内容。4、掌握“一”字声调的变化规律,象形文字的知识及如何据词定义。5、背诵关于“勤奋”的格言。6、阅读短文,了解苏东坡的成长小故事,并从中受到启示。7、学习制作读书卡片。8、口语交际:收集身边的闪光点,夸夸我的同学。9、习作: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写写熟悉同学的闪光点。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讲述的事件,用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掌握“一”字声调的变化规律,象形文字的知识及如何据词定义。3、背诵关于“勤奋”的格言, 4、阅读短文,了解苏东坡的成长小故事,并从中受到启示。5、学习制作读书卡片。6、口语交际:收集身边的闪光点,夸夸我的同

20、学。7、习作: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写写熟悉同学的闪光点。课时安排9-12课 7课时语文百花园三 3课时单元教学策略1、生字教学在学生掌握的识字方法基础上,让学生先自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然后在课堂上反馈,再把容易读错、写错的汉字提出来,引导学生用区分形近字、替换偏旁、组词等方式加深理解。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讲述的事件,用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强化本单元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养成勤奋好学、将来勤奋工作的良好品质。单元达标计划计划 3月 21 日进行单元达标测试。单元备课第 四 单元 单元主题热爱祖国共 10 课时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安排由四篇课文和“语

21、文百花园四”组成。四篇课文中,我站在祖国地图前陈嘉庚办学舞动的北京是精读课文,大使馆妈妈是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感。我站在祖国地图前用诗歌的形式,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河。陈嘉庚办学讲的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宁可自己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也要支援家乡办学,几十年如一日,为家乡、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舞动的北京则是介绍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诞生、会徽图案的象征意义以及产生的积极影响。大使馆妈妈讲的是一位去荷兰投亲的年轻人,由于语言不通,身处异乡感到十分孤独与害怕,是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使他找到了家的感觉,找回了自信,从此,他把中国大使馆成为“大使馆妈妈”,表现了海外游

22、子对祖国的依恋。单元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从“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中体会灿烂的中华文明;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2、 理解诗歌中每一节的主要内容。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语段。4、 学习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感悟语言规律。5、 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家乡的变化,发展语言能力。6、 随文认识26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掌握常用词语单元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物的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什么样的,以及它象征的意义,从“

23、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中感受灿烂的中华文明。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语段。理解运用课文的重点词、句。课时安排13课-16课 7课时语文百花园四 3课时单元教学策略1重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来理解课文内容。2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语言文字。3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的方法。4学习生字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识字兴趣。单元达标计划计划 4 月 8 日进行单元达标测试。课时备课第 1 周 第 1 课时 课 题1 种子课型新授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儿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

24、中,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儿的思想感情。2、认识“槐、掺、涩、俊”等4个生字,会写“掺、略、涩、裤、惭、愧、掠、唯、恐”等9个字,掌握“搀杂、羞涩、惭愧、掠一下、唯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小女孩是怎样交树种的、她交树种是什么样的、她是怎样捡树种的,学习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好品质。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1、让学生查阅洋槐树的资料。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 课前交流,揭示课题1、你见过洋槐树吗?你知道洋槐树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吗?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这就

25、是洋槐树。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可作行道树,并为优良的蜜源植物;花蕾可食,为清凉性收敛止血药;槐花可作黄色染料;槐实能止血、降压,根皮、枝叶药用,治疮毒;种子榨油供工业用;槐角的外果皮可提馅糖等;木材供建筑或制农具和家具用;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花蕾与花含芸香苷、甾醇,果实含刺槐素、槲皮素等多种黄酮类和酚类成分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种子,讲述是一个小女孩交树种的故事。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找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然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一下是怎么学会生字和新词的?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3、教师检测生字和词语。 课件演示生字,

26、指名学生认读,组词。 认读词语“荚皮、角柄、毕竟、素雅、羞涩、惭愧、凝望、小心翼翼、落落大方、虔诚、温暖、俊秀、害羞”重点理解“惭愧、凝望、小心翼翼、虔诚”,让学生用“小心翼翼”说话。三、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1、指名学生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课文的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评价中促进朗读。课文主要写的是一个小女孩交树种的过程,我被小女孩的虔诚的童心感染了,表达了作者的对小女孩的喜爱。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统一和精确的答案。)2、互动交流:课文的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四、置留问题,课堂练习1、课文究竟是怎么

27、写出小女孩的品格和我的感动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2、出示练习(1)书写课后的生字。(2)抄写词语。(3)用“虽然但是”说话。(4)根据课文填空 她从蔸里掏出一个小葫芦,又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在桌子上展平,然后( )着那小葫芦,( )地往外抖。我( )了全班同学,发现几十双眼睛都在( )着那白纸上不多的洋槐树籽。修正栏题组设计:1书写课后的生字。2抄写词语。3用“虽然但是”说话。4根据课文填空 她从蔸里掏出一个小葫芦,又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在桌子上展平,然后( )着那小葫芦,( )地往外抖。我( )了全班同学,发现几十双眼睛都在( )着那白纸上不多的洋槐树籽。板书设计:1种子同学们: 浅黄 豆绿

28、紫红 (搀杂) 有如饱满的黑豆 小女孩 : 闪着乌亮的光泽 认真 踏实 虔诚挑了又挑 选了又选 老师 : 心里一动 充满温暖 小心翼翼教学反思:课时备课第 1 周 第 2 课时 课 题1种子课型新授第 2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1以游戏的形式认读生字。2学习并积累词语,随机用词造句。二、研读课文。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种子这篇课文,文中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感动的是什么?默读课文,边读边

29、画出下女孩交树种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和我心里感动的句子。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点拨引导。(1)交流、体会小女孩的品质。通过学习,你认为那是个什么样的小女孩?她是个朴素而又羞涩的小女孩这时,走上来一个小女孩。她穿着一身素雅的秋装,显得落落大方,又略带着羞涩。小女孩儿走的我跟前,冲我抿嘴一笑,低下头,把手伸进裤兜里。点拨:她为什么带着羞涩?此时她可能想什么?她“冲我抿嘴一笑”此时又在想什么?(谁能把小女孩这样的心里读出来?“不,可是没有他们那么多。”她的脸刷地红了,撩起上眼皮看了我一眼,惭愧地站在那儿。点拨:“刷”一词,写出了小女孩怎样的心里变化?她惭愧的是什么?谁能把小女

30、孩的心里读出来?她是个谨慎而又认真的小女孩。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葫芦,又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在桌子上展平,然后凝望着那小葫芦嘴,小心翼翼地往外抖。一颗,两颗,三颗点拨:找出描写动作的词语:“掏出”、“展平”、“凝望”、“抖”。重点理解“凝望”,“小心翼翼”含义。这两个词语写出了小女孩什么心态?比较句子:然后凝望着那小葫芦嘴,小心翼翼地往外抖 然后注视着那小葫芦嘴,使劲地往外抖 指名学生,读出小女孩的心态。她是个诚实而又纯朴的小女孩。“就这么一点儿。”她摇晃一下小葫芦,抬起头来。我们的目光正好相遇。我笑着点点头。她害羞地一笑。轻轻地掠一下额前乌黑的短发,那这小葫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点拨:“摇晃”和“

31、掠一下”写出了小女孩什么心态?假如你看到小女孩的情景会怎么想?指名学生读出小女孩的心态。(2)通过刚才的交流,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你最敬佩她什么品质?请你用下面句式来回答。 我最敬佩她的_品质,因为_(3)作者用细致的手法描写了小女孩交树种的过程,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认真、诚实、纯朴的美好品质,那么再想一想,作者是抓住小女孩的那些方面特点写出来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情)(4)小结。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是值得我学习,以后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注意运用。(5)交流、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小女孩的品质是可贵的,小女孩的这种品质精神也深深地感染着作者,那么

32、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小女孩的认真,使作者感动。我看着她倒出来的树种,不由心里一动。那种子一般大小,有如饱满的黑豆,每一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点拨:“不由心里一动”写出了作者什么心态?(虽然别人的树种很多,但籽粒里搀杂着荚皮和角柄,而小女孩就那么一点,但是“有如饱满的黑豆,每颗都闪着乌亮的光泽。”看出小女孩拣树种是非常认真的,这种感动是对小女孩美好心灵的赞赏。)小女孩的虔诚,使作者感动。我想她一定是用那双小手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树种才能如此一般大小,闪闪发光!我被一颗虔诚的童心感染了,心里充满温暖。点拨:这是作者在猜想小女孩是怎么捡树种的,那么你也能猜想一下吗?你喜欢这个小女孩吗?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3、望着她那俊秀的脸颊、专注的神情,我仿佛看见在茫茫的山川原野上,一棵棵洋槐树正在茁壮成长,为辽阔的大地撑起一柄柄绿色的大伞。点拨:作者为什么由小女孩联想到洋槐树在成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衬托出小女孩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尽心尽力,赞扬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质。小女孩的认真、踏实、虔诚,正是我希望的品质,作者仿佛看到“一棵棵洋槐树正在茁壮成长”,也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的希望,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小女孩的踏实,使作者感动。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发现几十双眼睛都在注视着那白纸上不多的洋槐树籽。我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树籽包起来,唯恐失去一颗。点拨:为什么“几十双眼睛都在注视着那白纸上不多的洋槐树籽”?课文有

34、两处用了“小心翼翼”,前后有什么不同?你感受到作者是什么样的感情?(6)小女孩的认真、虔诚、踏实的品格深深地感染了作者,你能把作者的这种感动读出来吗?可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来读一读。三、总结课文,课外延伸 1、这篇课文记叙了_,赞扬了_. 2、布置一次收集树种的活动,让学生把采集树种的经过写下来。修正栏题组设计:这篇课文记叙了_,赞扬了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时备课第 1 周 第 3 课时 课 题2只拣儿童多处行课型新授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认识7个生字,

35、会写9个字,要求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树梢、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教学准备1、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颐和园的资料和自己春游的照片。2、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颐和园的图片、音像等。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感受春天1、播放mtv歌曲春天在哪里(配春天的画面)2、让学生说一说对春天的感受。3、过渡: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春天是草长莺飞的季节。看来,同学们都喜爱春天,春天

36、来了,你们想到哪里去寻找春天呢? (学生自由发言)二、介绍作者,揭示课题1、我国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叫冰心,她也寻找过春天,你们了解冰心吗?出示冰心的图片,并介绍: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

37、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 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 l951年秋回国。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 自1954年以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现为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2、今天,

38、我们学习冰心老奶奶寻找春天的一篇文章只拣儿童多处行。板书课题。3、让学生读课题。4、理解课题。课题里面有个生字“拣”,谁知道“拣”是什么意思?“拣”字是怎么写的?(注意“拣”字右边要与“东”字区别开)“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什么意思?(只挑选儿童多的地方去)5、冰心老奶奶去寻找春天,那么,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呢?你们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找出生字和新词,并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和理解词语的意思。2、检测生字和词语。认读生字:拣、匣、隙、漾、匆、棠、钮认读词语:成百盈千、闹嚷嚷、叽叽呱呱、饱满、蕴藏、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树梢、旺盛、聚

39、精会神 3、了解颐和园。出示词语“颐和园”。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介绍颐和园。教师用课件演示颐和园的相关图片和资料。4、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朗读课文。5、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四、指导写字,置留作业1、出示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匣、聚、匆、概、梢、释、额、纽、旺2、找一找,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3、学生写生字。4、作业:熟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词语。修正栏题组设计:认真书写下面的生字并组词:匣、聚、匆、概、梢、释、额、纽、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时备课第 1 周 第 4课时 课 题2只拣儿童多处行课型新授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

40、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内容,理请顺序 1、说一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颐和园的?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语句。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路过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二、理解课文,体会情感1、让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呢?2、学习第一段(1-2自然段)提出问题:作者路过颐和园,看见了什么

41、,想到了什么,你是怎么体会的?学生自由读1-2自然段。交流体会。教师点拨:a从哪些词语看出儿童很多?b“小天使”指的是谁?为什么叫“小天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c“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d介绍两句诗的出处:e作者为什么要把“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改成“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被儿童吸引,喜爱儿童)f还从哪里写出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笑着迎着挤进)引导学生朗读1-2自然段。作者路过颐和园,看见了“成百盈千”的孩子,于是引起了联想,由衷的产生了对孩子的喜爱之情。谁能作者这种喜爱之情读出来?指名学生朗读。3、学习第3-4自然段。默读第3-4自然段

42、,想一想,作者在知春亭畔看到了什么?画出描写儿童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交流。点拨和引导:a读了这段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孩子特别的多: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体会孩子的活泼可爱;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脱”“搭”写出他们玩得很随意。“说”“笑”写出他们很开心。“闪着汗珠”写出他们玩得很劳累。)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着树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会神地看小人书。(“聚精会神”不仅写出他们爱玩,

43、还写出他们爱学习的特点。)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无数”写出了人多。“荡漾”“ 哗哗”衬托出他们快乐的心情。)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他们和我们常常“撞个满怀”,说明他们有点莽撞;他们总是说一声“对不起”,表现了他们的懂礼貌。)b作者抓住了孩子们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出了他们活泼可爱的特点,这样描写也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你们能不能把孩子活泼可爱的特点读出来?注意要读出自己的感受。c自由地练习朗读。d指名学生朗读。四、课堂总结,置留问题 作者一走进颐和园,就被孩子们所

44、吸引了,在知春亭畔又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可爱。那么作者走进玉澜堂的院落的时候,又感受到了什么?下节课继续学习。 修正栏题组设计: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 第八自然段中,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跟同学谈谈自己的理解。板书设计:2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 : 成百盈千 挤 飞涌 知春亭畔: 座无隙地 说 笑 跑 倚 喜爱儿童 玉澜堂: 海棠 密密层层 蕴涵 旺盛 教学反思:课时备课第 1 周 第 5 课时 课 题3钓鱼课型新授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文章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会认读7个生字,会写9个字,掌握“操

45、纵、抛了出去、辉映、溅起、剧烈、上钩、距离、争辩、乞求、诱惑、抵制”等词语。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如果钓到一条大鱼,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谁在钓?钓到鱼了吗?钓到一条什么样的鱼?)二、自渎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把句子读通顺。2、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事,想好后同桌相互说一说。3、提出疑难问题,交流讨论。三、学习生字、新词1、在课文中圈画生字,读生字,并读

46、的带点生字的词语。2、自己想办法记生字,相互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3、教师检测识字效果,并对字音和字形有重点的进行指导。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涟漪:水面被威风吹起的细小波纹。操纵:控制或开动机器,仪器等。争辩:用语言和论据进行争论。皎洁:形容明亮而洁白。乞求:恳求;请求。沮丧:由于某种原因而垂头丧气,灰心失望。诱惑:用某种手段引诱别人上当或干坏事。抉择:选定;选择。抵制:挡住;抗拒。启示: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筋疲力尽:形容身体非常疲劳,力气全用尽了。月光如水:形容月光像水一样清亮。四、朗读课文,理请课文记叙的顺序1、分部分,指名学生朗读。2、找出课文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叙

47、述的顺序。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五、指导写字 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2、说一说,这些字的特点,书写时应注意哪些? 3、根据学生的要求,教师范写一两个生字。 4、学生练写。(“辉”字的光字旁最后一笔变成竖提;“九”的横折弯钩要托起“力”,“辉”的第六笔是竖提。“纵”字第五笔是点。“辩“字的中间是言字旁。”抵“字最后点不要丢掉。)六、布置作业1、抄写喜欢的词语。2、熟练地朗读课文。3、搜集有关诚实的格言。修正栏题组设计: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 ),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 )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 )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 )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 )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2、体会加点词语在句子里的作用。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时备课第 1 周 第 6 课时 课 题3钓鱼课型新授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文章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