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本《文选》李善注引《毛诗》考异_第1页
敦煌写本《文选》李善注引《毛诗》考异_第2页
敦煌写本《文选》李善注引《毛诗》考异_第3页
敦煌写本《文选》李善注引《毛诗》考异_第4页
敦煌写本《文选》李善注引《毛诗》考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敦煌写本文选李善注引毛诗考异 ng 310028 ) : The versions of Wenxuan ( Selected Literary Works ) handed downfrom the Song Dynasty have been greatly altered during their circulation throughout history , to the detriment of their credibility to some degree, but the quotations in Maoshi by Lishan does merit deep textu

2、al research.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abov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ang Dynasty version of the Wenxuan( by LI Shan)from the Dunhuang Library Cave , and attempts to verify ten of the quotations in Maoshi (including Maozhuan and Zhengjian )by comparing them with relevant texts in the available exta

3、nt version developed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Keywords: Wenxuan; Dunhuang manuscripts ; Lishan s Annotation ; Maoshi 李善注 ?文选着力于引证正文之典据,其自述注例第1 条即云“诸引文证,皆举先以明后,以示作者必有所祖述也。他 皆类此” 1 。整部李注所引古籍多达一千五六百种 1 ,而尤以 对毛诗的征引最为频繁,比勘今本毛诗,异文甚夥,极 具考证价值。 不过传世宋刊本文选李善注多经后人窜易,往往难以据 信。所幸地不爱宝,敦煌藏经洞尝出土唐写本李注文选凡 3 件(法藏 P.2527

4、 答客难、解嘲, P.2528 西京赋,俄藏 几X .18292江赋),虽皆为残篇断简,但注中所引毛诗 (含毛传、郑笺)三十余条 1 ,颇胜宋刊诸本,故今据以逐条 考辨与今本毛诗之异同,以祈方家斧正。 1. P.2528 西京赋“取乐今日,遑恤我后”注:“毛 诗曰:我躬不悦,遑恤我后。” 邶风?谷风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2 小雅 ?小 弁:“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按谷风毛传云:“阅,容也。”传语简贵,其义晦而不 显。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云: 说文 :“阅,具数于门中也。 ”义训“数” ,又训“历” , 非此诗义。“阅”是“说”之借字,左襄二十五年传云:“诗 所谓我今不说,皇恤我后者,宁

5、子可谓不恤其后矣。 ”引“不 阅”正作“说”。杜注:“皇,暇也,言今我不能自容说,何暇 念其后乎。”(毛)传“阅,容也”,知毛所见本亦作“说”, 故取“容说”义释之。马瑞辰云:“孟子以容悦并言, 亦以容为悦也。” 2 王氏谓谷风“阅”是“说”之假借字,毛传取“容说” 义释诗,当可信从。孟子 ?尽心上“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 为容悦者也”句(即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所抉发者)焦循疏 引吕氏春秋 ?似顺高诱注云“容,悦也” 3 ,可与毛传相互 参看(“说”“悦”古今字,“说”“容”一声之转)。汉石经 鲁诗残碑存谷风 “我今不说”句,正合于左传所引, 盖毛、鲁二家诗说并无不同也 3 。至谷风郑笺云“我 身

6、尚不能自容,何暇忧我后所生子孙也”, 小弁笺云“我身 尚不能自容,何暇乃忧我死之后也”,又礼记 ?表记“国 风曰我今不阅,皇恤我后,终身之仁也”郑注云“阅犹容 也。言我今尚恐不能自容,何暇忧我后之人乎”,始解“阅”为 “容受”之义,其“容”字虽袭自谷风毛传,恐与毛传本意 不相符合。 既然毛传取“容说”义,则毛诗容或有异本作“我躬不 悦”。P.2528西京赋李善注所引“悦”字诚然非毛诗原 貌,却更能直接表明毛氏之说;而传世文选诸本皆改为“阅” 字,校改者于毛、郑异同恐怕不甚了了。 2. P.2528 西京赋“戴翠帽,倚金较”注:“毛诗 曰:猗重较兮。” 卫风?淇奥 : “宽兮绰兮,倚重较兮。 ”

7、 按P.2529毛诗作“猗重较兮”,与西京赋写卷李 善注引相同。传本毛诗 ?淇奥亦多作“猗”,而段玉裁诗 经小学卷 5“倚重较兮”条谓“猗”为讹字: 考正义曰:“入相为卿士,倚此重较之车。”释文曰: “倚,於绮反,依也。”与说文“倚,依也”相合,今本释 文作“猗”亦是讹字耳。倘诗本作“猗”,则毛、郑当有 训释云“猗,倚也”,不得孔、陆擅训为“依”。此与车攻 “两骖不猗”皆转写讹“猗”也。O西京赋“戴翠帽, 倚金较”李善注引毛诗“倚重较兮”,汲古阁初刻不误,上 元钱士谧校本乃于板上更为“猗”字,遂灭其据 证。O“倚”字之误始于唐石经,而足利宋本不误。4 因小雅 ?节南山“有实其猗”毛传云“猗,长

8、也”,郑 笺云“猗,倚也”,而淇奥及车攻之“猗”传、笺皆无 说,故段氏以为后二诗当本作“倚”,否则“毛、郑当有训释云 猗,倚也”。 阮元毛诗校勘记 “倚重较兮”条驳其说云: 唐石经、小字本、相台本“倚”作“猗”,闽本、明监本、毛本 同。案:“猗”字是也。释文“猗,於绮反”,正义云“而 此云猗重较兮”,序下正义云“猗重较兮是也”, 皆其证。此经“猗”“倚”假借,在作传、笺时人共通晓,故不 更说。车攻“两骖不猗”同;节南山“有实其猗”,传 “猗,长也”,笺“猗,倚也”,因易传故说之,亦是谓 “猗”“倚”假借也。其此正义云“倚此重较之车兮”者,易 “猗”字为“倚”字而说之, 正义于古今字例如此, 与

9、上下文直 引经文者不同例也。考文古本作“倚”,采正义而误。(臧 琳)经义杂记引曲礼正义、荀子杨注、文选李 注皆作“倚”,疑从犬者讹,其说非也;又据释文、正义、 石经、 说文系传 、群经音辨,以为“唐人虽多引作人旁, 未若从犬者尤为信而可征”,得之矣。 1 阮氏谓毛诗 ?淇奥当本作“猗”字,上举敦煌写本是其 切证,其中西京赋写卷抄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据卷末 题记),远在文宗开成二年( 837)刻成的石经之前,段玉裁以 为“猗”字始见于唐石经,殊乖事实。考段氏说文解字注引 淇奥云“猗重较兮” 4 ,似已然不取其诗经小学之说。 至臧琳及段玉裁所据汲古阁本文选李善注引毛诗作 “倚”者,实系后人据

10、西京赋正文校改,已非李注原文,不 足采信。李善引书“各依所据本”,引文“猗”字固然不必与所 注赋文“倚”相同 2 。胡刻本文选亦同 P.2528 写卷作 “猗”,胡克家文选考异云:“袁本、茶陵本猗作倚, 是也。”于李注体例尚有未达者也。 3. P.2528西京赋“属车之?r,载猃?n”注:“毛诗 曰:车鸾镳,载敛歇 3 骄。毛苌曰:敛、歇骄,田犬也, 长喙曰敛,短喙曰歇骄。” 秦风 ?驷:“车鸾镳,载猃歇骄。”毛传:“猃、歇骄, 田犬也。长喙曰猃,短喙曰歇骄。” 按P.2529毛诗写卷驷经文、毛传均作“敛”,适 与西京赋写卷李善注引相合,是李善所据本毛诗作“载 敛歇骄”。高步瀛文选李注 ?x

11、疏云:“毛诗作歇骄 者,古文之假借。” 5 “敛”亦“猃”之假借字。 又李注引毛诗“载敛歇骄”与西京赋正文“载猃 ?n” 不同者,此亦引书“各依所据本”之例;而传世文选诸本李 注引作“载猃?n”,乃后人据赋文校改(参见上条)。至西京 赋正文“?n”字及李注引毛传后一 “歇”字胡刻本皆作“”者 (又“田犬也”上衍“皆”字),所失弥远也。 4. P.2528西京赋“布九?N注:“毛诗曰:九 域之鱼,鳟鲂。 ?N 与域古字通。” 豳风?九?N: “九?N之鱼,鳟鲂。” 按 S.1442 及 S.2049 毛诗传笺皆作“九域” ,与西京 赋写卷李善注引相同。“ ?N为“域”之后起换旁分别文,表 示鱼网

12、之界域,考详许建平师毛诗文字探源四则 6 。 饶宗颐敦煌本文选?抑“ 丁唬?云:“毛诗及释文 皆作 ?N,此作域者,(李)善所见本也,故下云 ?N 与域古字通。各本引诗作 ?N ,非善真貌。”7而后 人多不知“九?N古字作“域”,乃据西京赋正文及传本毛 诗校改李注引文为“九?N之鱼”,继而又改其下文“ ?N与域 古字通”之“域”为“”,遂致历来学者皆以为赋文“ ?N字当 本作“”,如胡克家文选考异云:“善注 ?N 与古字通, 谓引毛诗之 ?N与正文之通也, 盖善五臣 ?N , 而各本乱之。”今据敦煌写本,可知李善本西京赋亦作“ ?N 字,与五臣本并无区别。 5. P.2528西京赋“ ?赐昧k

13、,陵峦超壑”注:“毛诗 曰: ?摧恕! ?” 小雅?巧言:“ ?s?s?易茫?遇犬获之。” 按初学记卷 29兽部 ?兔十二“爰爰”条引毛诗 云“?赐谩 ?8 ,合于西京赋写卷李善注所引。“ ?”“?s” 异体字 4 。 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云:“史记 ?春申君传歇上书 秦昭王曰:诗云:?赐茫?遇犬获之。集解引韩婴章 句曰:,往来貌。是韩诗作 ?,毛诗作 ?S。 李注毛诗疑韩诗之误。” 5413 -414 其说尚待商榷。 考毛诗 ?召南?草虫小雅 ?出车均云“翰莩妫 ?阜螽”,其 “”与李善注引巧言相同。既然毛诗于草虫 出车 二篇皆作“”,贝巧言岂必定然不同于韩诗而作“ ?s?s ? 裴?S史记集

14、解所以引韩诗章句者,大概只是由于巧言 “”毛传、郑笺皆无训释的缘故(草虫毛传云“,?S也”), 尚不足以证明毛、韩异同。 6. P.2528 西京赋 “缇衣 ?i1 ,睢盱跋扈”注:“毛 诗曰:无然畔换。郑玄曰:畔换犹扈也。与跋古字通 也。” 大雅?皇矣 :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 登于岸。”毛传:“无是畔道,无是援取,无是贪羡。”郑笺: “畔援犹拔扈也。” 按玉篇 ?人部“伴”字注:“诗云:无然伴换。 伴换犹跋扈也。” 9 又汉书 ?叙传“项氏畔换”颜师古注: 畔换,强恣之貌,犹言跋扈也。诗 ?大雅 ?皇矣篇曰:无 然畔换。” 10 顾野王、颜师古皆用郑笺之说,“换”字正与 西

15、京赋写卷李善注引相同。陆德明经典释文出皇矣 经文“畔援”二字,注云:“毛音袁,取也,又于愿反;郑胡唤 反,畔援,拔扈也。” 11 毛、郑音义皆不同。考“援”“袁” 二字广韵皆载平声元韵雨元切小韵,“于愿反”则“袁”之 去声;又“换”字 广韵去声换韵“胡玩切”, 与释文“胡 唤反”同音。是释文“毛音袁”者, 依“援”本字读之, “郑 胡唤反”者,读“援”为“换”也。 顾、颜二氏引皇矣作“换” 皆据郑笺本。 胡刻本西京赋李善注引毛诗经文作“无然畔援”, 与下文所引郑笺“畔换犹拔扈”相参差。伏俊连敦煌赋校注 云:“今本诗经郑笺作畔援,而今本文选李注引郑 笺作畔换。是文选本作畔换,后人据所传诗经 校改

16、,而郑笺失校。唐写本( P.2528 )作畔换是也,上下文 当以一律为是。” 12 其说是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北宋监本 13 、韩国藏奎章阁本 文选此注引毛诗正作“无然畔换”, 皆与 P.2528 写卷相同。而胡刻本卷 44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而 操遂承资跋扈”李注云: “毛诗 曰:无然畔援。 郑玄曰: 畔援犹跋扈也。”二“畔援”或尤袤据传本毛诗校改, 明州本、奎章阁本文选皆作“畔换”。又胡刻本卷 60 任 ?P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沈攸之跋扈上流”李注云: “毛诗传 曰:无畔换,犹跋扈也。”虽有讹误,亦可资参证。是李注 所引皇矣概作“畔换”,无一例外。 至于西京赋 写卷“扈”与传本“拔扈”

17、之异, “”当是“”字俗讹, 集韵 ? 末韵蒲拨切“跋”小韵: “,推也。一曰,自任无单(惮)也。”14 赵振铎集韵校本云:“字当作,不从市,见说文?手 部。”15 所校是也,西晋临辟雍碑 “西?罚?杨越内侵”, 即其证(“”为类化增旁俗字)。“”“拔”音同,联绵词无定 字,作“拔扈”、“扈”均可,通作“跋扈”。 7. P.2528 西京赋“徒御说,士忘罢”注:“毛诗 曰:徒御不惊。毛苌曰:徒,辇者也。御,御马也。” 小雅 ?车攻“徒御不惊,大庖不盈”毛传:“徒,辇也。 御,御马也。” 按车攻孔颖达疏云: 诸“徒”皆为徒行,此独以为辇者, 释训云:“徒御不 惊,辇者也。”尔雅特释此文,故依而为

18、说。“徒”既为辇 者,故“御”为御马者也。 16 陈奂诗毛氏传疏据以校改传本毛传二“也”字为 “者” 17 ,所改“辇者”近是,孔疏所揭尔雅 ?释训一条 尤为切证。检P.2506毛诗传笺所载车攻毛传作“徒, 辇者也。御,御马也”,适与西京赋写卷李善注引完全相同, 传本毛传盖误脱“辇”下“者”字。 8. P.2528西京赋“缇衣?i,睢盱跋扈”注:“毛诗 曰: ?i?k有?。毛苌曰: ?i者,茅?L染也。” 小雅?瞻彼洛矣“ ?i?k 有? ,以作六师”毛传: “ ?i?k 者,茅?L染草也。一曰?i?k,所以代?也。”郑笺云:“ ?i?k 者,茅?L染也。茅?L, ?i?k声也。?i?k ,祭

19、服之?,合韦为之。” 按传本瞻彼洛矣毛传、郑笺皆讹舛不可读,段玉裁毛 诗故训传定本小笺最早加以校订,谓毛传当作“ ?i?k者,茅?L 染韦,一入曰?i。?k,所以代?也”,郑笺当作“?i者,茅?L 染也。茅?L,?i声也。?k,祭服之?,合?f为之” 18;王 引之经义述闻卷6 “?i者茅?L染韦也”条复谓毛传原文本 作“ ?i,染韦也”,今本涉郑笺“? i者,茅?L染”而误衍: 盖毛以染韦一入之色为?i,而不以茅?L为?i,故曰“ ?i, 染韦也,一入曰?i” ;郑以“ ?i ”为“茅?L”之合声,则以茅?L 为?i,而不以一入为?i,故曰“ ?i者,茅?L染也。茅?L,?i声 也”。若毛以

20、茅?L为?i,则与“一入曰?i”之文自相违异;且 毛既云“ ?i者,茅?L染韦”,则郑不须更云“ ?i者,茅?L染” 矣。孔、陆所见已是误本,故不言郑与毛异耳。晋语“ ?i 韦之跗注”韦注曰:“三君云:一染曰?i。郑后司农说以为:?i, 茅?L染也。”云郑以为茅?L染,则毛不以为茅?L染明矣;三君 皆从毛义,故但言“一染曰?i”而不言“茅?L”也。说文: “ ?i,茅?L染韦也,一入曰?i。” “茅?L”二字亦后人依误本 毛传加之也茅?L为?i与一入为?i二者各为一义,不可强同 也。19 王氏谓毛、郑异义,其说甚辩多为后来学者所遵从 276917 卷 21: 9B-10A20-21 ,唯黄以周

21、礼书通故不以为然,而基 本赞同段玉裁之校订, 衣服通故四 云:“毛传云 ?i?k 者, 总述经文也。茅 ?L 染韦一入曰 ?i 连读,今本韦下衍 也字,一下脱入字,余字不误。郑笺依段氏校。 凡染,一入草染,再入木染。?i?k茅?L染,故毛传知其为一 入。” 22 考 P.2528 西京赋李善注引毛传“ ?i 者,茅 ?L 染也”与 传世文选诸本无殊,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云: (毛传)?i?k者之“?k”字误衍,当依此(李善)注削去。 染革为?i,合韦为?k。知此注无“ ?k”字,是也案:茅 ?L 染?i,故亦径呼茅?L为?i,“ ?i”即“茅?L”之合声。瞻彼 洛矣(孔疏)引郑驳五经异义曰:“

22、?i ,草名。齐鲁之间 言茅?L声如?i。”故毛传以“茅?L”释“ ?i”,即以“染草” 著其功用,明?i?k之“?i”即此草所染,复继之曰“一入曰?i”。 毛传、郑笺义相证明。王氏强分为二,并改毛传、说文以成 其说,窃恐未安。 54061 高步瀛以为“毛传、郑笺义相证明”,与上引黄以周礼书 通故之说相同,可以信从,茅 ?L为?i与一入为?i并非如王引 之所云“各为一义”,毛传“染”上“茅 ?L ”二字非衍文。 至于李善注所引毛传“茅?l染也”与传本“茅?L染草也” 之异,据高氏“即以染草著其功用”语,似以李注为脱讹。其实 茅?L草之功用为染韦,说文“?i”篆说解所谓“茅?L染韦” 是也,高氏

23、所言殊嫌牵强。观段玉裁毛诗故训传定本小笺之 改毛传为“茅?L染韦”,显然也认为“茅?L染草”不可通。 不过段玉裁的校改也难称定谳。凡言“ ?i?k ”者,?k谓其 物,?i谓其色,说见说文?部“”篆(“”“ ?k”异体字) 段注4363。既然“?i”是合韦制成的“ ?k”之色,则毛传但云 “?i者,茅?L染也”完全没有问题,“染”下“韦”字固可节 略。另外从郑笺来看,“ ?i者,茅?L染也”应是复举毛传之文; 若不复举,则“茅 ?L,?i 声也”之申补无处着落也(王引之不 明乎此,乃强分传、笺为二义)。然则西京赋李善注所引毛 传尚存原貌,良可宝贵;段玉裁倘见李注,大概也能突破说文 “茅?L染韦

24、也”之藩篱。 9. P.2527答客难“诗曰:鼓钟口口(于 宫,声闻于外)”注:“毛诗 ?小雅文也。毛(苌曰): 有诸中必刑见于外。” 小雅?白华“鼓钟于宫,声闻于外”毛传:“有诸宫中 必形见于外。” 按答客难载汉书东方朔本传,颜师古注云:“小 雅?白华之诗也。言苟有于中,必形于外也。”102866 颜注 当即本诸白华毛传,“言苟有于中”句无“宫”字,正与写 卷答客难李善注引相合。又韩诗外传引此诗二句而释之 曰“言有中者必能见外也” 23 ,亦同。 传世文选诸本李注皆无“宫”字,罗国威敦煌本昭 明文选研究据今本白华毛传谓李注脱讹 24 ,未可遽从。 “鼓钟于宫”诚然足以“声闻于外”, 至于宫中所有之物,则未 必皆能“形见”于宫外。毛传“有诸中必形见于外”乃泛说, 无 需连“宫”字为文,传本误衍,当以李善注引为正。 又 P.2527 写卷“刑”乃“形”之假借字,敦煌写卷多借“刑”为 “形”。传本文选李注无“形”,似以“有诸中”与“见于 外”为俪偶而删改;上引汉书颜注则“苟有于中”“必形于 外”相俪偶,可资比勘。 10. P.2528西京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