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_第1页
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_第2页
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_第3页
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_第4页
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度陕西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推 荐 单 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所 属 学 校 否 (是否部属)课 程 名 称 土木工程施工课 程 类 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验(践)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工 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土 建 类课 程 负 责 人 胡 长 明申 报 日 期 二一年三月陕西省教育厅制二一年三月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

2、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名胡长明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年7月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教授/硕导电 位博士职 务主任传 在院系土木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西安市雁塔路13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710055)研究方向结构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

3、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 土木工程施工,专业课,6学时周,5届本科生,300人;(2)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专业课,4学时周,4届本科生,240人;(3) 工程经济学,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5届硕士研究生,150人;(4) 深基础设计与施工,专业课,4学时周,1届硕士研究生,10人;(5) 时变结构力学,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3届硕士研究生,15人。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1)

4、 每年指导本科生2周施工课程设计30人,近五年累计530人;(2) 每年指导本科生6周生产实习15余人,近四年累计415人;(3) 每年指导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专业硕士生59人,近五年累计33人; (4) 05年开始指导与土木工程施工有关的内容的本科生毕业设计11人、11周,累计27人。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 土木工程施工精品课程建设(校级重点教改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2007;(2)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与教材建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2005;(3) 土木工程施工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西建大土木工程学院,20042006;(4)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研究,西建大继续教育学院,200

5、22005。4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 土木工程系列课程建设与发展,学院教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5.04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2008年度制作土木工程施工多媒体课件,获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第二届建筑类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2)2006年度参编冶金建设工程技术,获中国冶金教学学会优秀教材一等奖;(3)2005年主持建筑工程施工精品课程建设,获省级精品课程称号;(4)2009年度获校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5)2009年“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课程体系重构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十。6.主编的规划教材(1)土木

6、工程施工,科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2)土木工程概论,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年9月,第二版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高大模板支架空间结构体系失效机理及其安全性控制(509782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1012,项目负责人;(2)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研究(财企2006376号),财政部,2006-2

7、007,项目负责人;(3)超高层混合结构地震损伤的多尺度效应及其精细化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90815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008-2010,主要参加人;(4)降雨入渗对非饱和黄土边坡支护安全性的研究(2006e206),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2008,项目负责人;(5)型钢高强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性能和设计理论研究(503780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42007,主要参加人。2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study on project duration risk based on generalization

8、process index and its application. 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and reliability management. 第一作者,2008.11(istp)(2)study on the risk-assessment of high-formwork supports. 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and reliability management. 第一作者.(istp)(3)construction

9、 simulation analysis of large-scale complicated structures based on time-dependence.2008 international pre-olympic workshop 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england:world academic union, 第一作者,2008(istp)(4)the risk simulation of investment 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absence of historical data,2006 xi

10、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第一作者,2006.09(istp)(5)study on landmark event in process control of large-scale project. proceeding of the second icic 2009, 第一作者,2009.05(ei)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研究”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登记号:9312008y1196),排名第三,2008.12(2)“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

11、工技术研究”获中冶集团科学技术三等奖(国科奖社准200202-0035号),排名第三,2009.11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名李慧民性别男出生年月1954.11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教授/博导电 位硕士职 务院长传 真02982202366所在院系土木工程学院e-mailli_通信地址(邮编)西安市雁塔路13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710055)研究方向结构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

12、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土木工程施工与控制技术,博士研究生课程;40学时;4届,学生总人数22人;(2)经济学、管理学前沿,博士研究生课程;40学时;2届,学生总人数15人;(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40学时;4届,学生总人数105人;(4)房地产

13、开发与估价,硕士研究生课程;40学时;4届,学生总人数35人;(5)土木工程施工,本科生课程;60学时;5届,学生总人数350人。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1)指导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施工课程设计30人、2周,近五年累计530人; (2)2006年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15人,3周;(3)2007年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12人,3周;(4)2008年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19人,3周。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教材建设,建设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52008.5,负责人;(2)构建和谐社会中建设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建设部,2006.62009.6,负责人;(3)

14、教学效果与激励机制关系之研究,陕西省教育厅,2006.52008.5,负责人;(4)办学规模、质量、效益辨证关系研究,陕西省教育厅,2004.82008.9,负责人。4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独立学院办学效益理论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2)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辩证关系,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3)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刍议,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05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06年12月;(2)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优秀教材,一等奖,排名第一,2006年12月;(

15、3)2009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9年12月(4)2005年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一,2005年12月(5)“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获校级教学团队,负责人,2009年5月6. 主编的规划教材(1)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出版社,主编,2009年9月(2)建筑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建设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编,2008年5月出版;(3)工程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编,2006年1月;(4)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编,2007年4月;(5)冶金建设工程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主编,2006年5月。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6、(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062007.05,负责人;(2)大型公共建筑防火控制技术研究,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2008,负责人;(3)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控制,冶金部建设工程定额总站,2005.092008.06,负责人;(4)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的系统研究,西安市建委,20072009.

17、06,负责人;(5)冶金建设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中国冶金建设协会,2006.012007.12,负责人2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research on fire risk assessment of large public building based on petri net,ncefgs 2008,2008.11(2)a fire risk assessment scheme for underground public building based on fpn,criocm2009, 2009.10(3)analysis of public buildi

18、ng construction phase fire accidents based on fault tree analysis method,criocm2009, 2009.10(4)study on application of successful degree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post-evaluation criocm2009, 2009.10(5)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va

19、luation based on topsis with grey number,the eight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2009.3(6)developing a model to evaluate the safety management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s (vol. 2

20、), ieee express conference publishing, 2009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2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名赵平性别女出生年月1967.04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教 授/硕 导电 位博士(后)职 务支部书记传 在院系土木工程学院e-mailzhao_通信地址(邮编)西安市雁塔路13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710055)研究方向结构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

21、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工程概预算,专业课,4学时周,3届本科生,390人;(2)土木工程施工,专业课,6学时周,5届本科生,450人;(3)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专业课,4学时周,4届本科生,380人;(4)建筑仿真技术,专业基础课,4学时周,5届硕士研究生,84人;(5)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课

22、,4学时周,5届硕士研究生,160人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1)指导实习:近5年,每年指导本科生6周生产实习10余人,累计68人;(2)指导课程设计:近5年,每年指导本科生2周施工课程设计30人,累计150人; (3)指导毕业设计:04年开始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3周,累计30人;(4)每年指导硕士生12名,近5年累计5人。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建筑工程概预算教材建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负责人,20062008; (2)高职远程教育的需求分析与教学评价研究,西建大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20022005; (3)“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多媒体课件编制,西建大土木工程学院,负责人,20042006; (

23、4)“工程概预算”多媒体课件制作,西建大土木工程学院,负责人,20072008;(5)土木工程施工精品课程建设(校级重点教改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要参加人,20052007;4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工程概预算教学研究与课程建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5.04;(2)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全国高校建筑施工学科研究会论文集2006.08.5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2005年度获校级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2)2006年1月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6. 主编的规划教材(1)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中国建筑

24、工业出版社,2009.5(2)工程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9.12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信息技术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04jk213),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省教育厅,2004-2006,项目负责人;(2)建筑工程保险机制的研究(rw060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基础研究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2008,项

25、目负责人;(3)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研究,横向科研项目,冶金定额总站,20042006,主要参加人; (4)基于组件的可重构车间生产管理系统(2001aa412150,2003aa411110),国家863计划,20012005,主要参加人。2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risk evaluation of bidding decision based on multi-factor clustering analysis ,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ei检索),第一作者,2009年6月; (2)建筑施工企业战略联盟分析,建筑经济(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006年7月;(3)基于组合

26、模糊神经网络的建设工程成本估算方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005年10月;(4)基于信息融合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009年10月;(5)基于损伤原理的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区变形分析,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006年12月.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名王建平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08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教 授/硕 导电 位博士职 务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传 在院系土木工程学院e-mailwjp6666sin

27、通信地址(邮编)西安市雁塔路13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710055)研究方向结构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1.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有:(1)土木工程施工,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周学时6;5届

28、,学生总人数300人;(2)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5届,学生总人数300; (3)土木工程概论,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5届,学生总人数600人;(4)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专业课,4学时周,5届硕士研究生,200人。(5)深基础设计与施工,专业课,4学时周,2届硕士研究生,20人。2. 近五年来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有:(1)每年指导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15人、6周,近3年累计315人;(2)每年指导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施工课程设计30人、2周,近3年累计330人;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有:“土木工程概论多媒体课件”,土木工程学院,2006.42007.4,项目负责人

29、;4近五年来以第一署名人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一作者,2007(3)5.近五年来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度校级优秀实习指导教师;(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届校级毕业设计(论文)优秀实习指导教师;(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6年度研究生优秀任课教师;(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8年度研究生优秀任课教师;(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9年度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6. 主编的规划教材:(1)土木工程概论,科学出版社,2009.9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

30、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非饱和黄土地基中疏桩基础的计算理论与模型试验研究(2007e20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委,2007-2008,项目负责人。(2) 建筑工程造价快速估算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rc0720),校人才科技基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7.12009.7.31,项目负责人。(3) 网状树根桩的优化设计理论研究(jc080

31、3),校基础研究基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7.12010.7.31,项目负责人。(4)型钢高强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性能和设计理论研究(503780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42007,主要参加人;(5)超高层混合结构地震损伤的多尺度效应及其精细化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90815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92011,主要参加人;2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wang jianping(王建平),zhang tong,zhao shuzhen. the application of neural n

32、etwork integration in the cost estim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ceeding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of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ictas 2009),2009中国上海国际建筑科技大会论文集,2009.10(2)wang jianping(王建平),wu yinqiang,zhu min. the applied research of housing accumulation fund in low-rent hous

33、e financing. proceeding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of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ictas 2009), 2009中国上海国际建筑科技大会论文集,2009.10(3)夯扩碴土桩处理深厚杂填土地基.建筑结构,第一作者,2005(11)(4)我国贮仓结构抗震研究的现状及前瞻.工业建筑,第一作者,2005(4)(5)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施工技术, 第二作者,2005(9)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名蒋红

34、妍性别女出生年月1974.09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副教授电 位博士(后)职 务传 真82205864所在院系土木工程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西安市雁塔路13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710055)研究方向结构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35、、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有:(1)土木工程施工,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周学时6;5届,学生总人数300人;(2)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5届,学生总数420人;(3)工程概预算,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3届,学生总人数180人;(4)公路工程定额与概预算,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周学时4;2届,60人。2.近五年来承担的实践性教学有:(1)每年指导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15人、6周,近五年累计515人;(2)每年指导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施工课程设计30人、2周,近五年累计530人

36、; (3)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施工方向毕业设计9人、3周,近五年累计39人;3.近五年来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有:(1)“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土木工程学院,2006.42007.4,负责人;(2)施工部分毕业设计先行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土木工程学院,2007.42008.4,负责人;4.近五年来以第一署名人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1) 省属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高教探索增刊,2007.08,15.近五年来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2006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坛新秀”称号;(2)2008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6.主编的规划教材:(1)土木工程施工组织,

37、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52-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高层建筑绿色施工的成本分析及控制, 陕西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委,2010-2011,负责人;(2)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省教育厅,2009-2011,负责人;(3)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项目的后评价研究,校人才基金,西建

38、大,2009-2011负责人(4)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的系统研究,西安市建委,2007.092009.06,主要参加者;(5)冶金建设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中国冶金建设协会,2006.012007.12,主要参加者.2.近五年来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城市旧工业厂区改建项目及其价值分析,建筑经济,第一作者,2008.12(2)集对分析理论在路面性能预测中的应用,中外公路,第一作者,2008.08(3)基于多目标决策的养护资金分配优化模型及应用,公路工程,第一作者,2008.06(4)城区工业旧址改造项目的管理界面分析,建筑经济(增刊),第一作者,2008.12课程

39、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 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胡长明男1963.07教授土木工程总负责,主持课程建设 李慧民男1954.11教授土木工程课程主讲,教材编写蒋红妍女1974.09副教授土木工程课程主讲、建立试题库赵 平女1967.04教授土木工程课程主讲、课件开发王建平男1964.08教授土木工程课程主讲、课件开发王士川男1941.12教授土木工程专题讲座,教材主审赵 楠男1980.01讲师土木工程课件开发、习题库建设许效民男1960.06副教授土木工程课程讲授、课件开发徐 雷男1970.09副教授土木工程课

40、程讲授、课件开发张成中男1974.11副教授土木工程课程讲授、课件开发武 乾男1965.12副教授工程管理课程讲授、课件开发樊胜军男1972.03讲师工程管理课件开发、习题库建设陈 旭男1974.02讲师土木工程课件开发、习题库建设黄 莺女1979.11讲师工程管理课件开发、习题库建设郭宏竹女1978.05讲师土木工程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刘 波男1966.08教授级高工岩土工程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薛武平男1954.02高工土木工程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孟周济男1959.04高工土木工程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

41、生的比例)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涵盖了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土木工程施工、岩土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施工机械、结构力学与材料力学、工程项目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大多数同志参加了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土木工程施工等教材的编写工作,多名同志还参加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本部建设监理工作和东校区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示范基地项目的工程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教学队伍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中青年教师搭配,专业配备齐全,能够充分发挥中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青年教师思想活跃、计算机技能强等特长,能够满足课程建设、教材编著、教学课件开发、教学方法改革、生产实习、多媒体制作等教学环节的要求。此外还

42、外聘了3名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的指导教师。教学团队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教学师资队伍中有8名教师分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知名学校,其中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博士1名,长安大学毕业博士1名。本课程教学队伍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师资队伍等方面配置合理,主要成员均获得硕士学位,年龄在3055岁之间,年富力强;教学队伍中现有教授4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5人;获博士学位者7人,在读博士生4人,获硕士学位16人,教学梯队结构十分理想,本课程师生比合理,基本保持在1:10水平。教学团队一贯重视学术梯队建设,积极培养

43、年轻教师的科研教学技能,并在教学实践中严格要求,业已形成了一支学术造诣较高,结构合理,年富力强,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队伍,于2009年度校级教学团队。3-3教学改革与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近五年来,教学团队在本教研室所承担的“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土木工程概论”等四门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系列课程开展了广泛的、积极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做了大量工作。承担或正在承担的教改项目:(1)“十一五”建设行业人才队伍发展面临形势挑战和对策研究,2006年建设部项目;(2)教育质量标准及其效益的研究,中国成人教育协会

44、项目;(3)“建筑工程施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2005年陕西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4)教学效果与激励机制关系之研究,2006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5)高职高专教育质量标准、教学激励制度及效益研究,2007度陕西省教育厅项目;(6)高校办学规模、质量、效益的研究,2005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7)新时期建设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2005年建设部教育学会项目;(8)“土木工程施工”校级精品课程建设,2006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点教改项目;(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示范基地建设,2007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项目。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1)独立学院办学效益理论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

45、院学报,2006.11(2)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辩证关系,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3)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刍议,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05(4)省属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高教探索(增刊),2007.06(5)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09(6)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初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06(7)基于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析,建筑结构增刊,2008.09(8)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讨,建筑结构增刊,2008.09(9)土

46、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体系的实践与思考,建筑结构(增刊),2008.09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1)冶金建设工程技术教材,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优秀教材奖一等奖,2006;(2)全国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系列教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6;(3)“土木工程施工”课件制作,2008年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第二届建筑类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2008;(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获校级教学团队,2009年5月(5)2009年“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课程体系重构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五年来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现已将土木工程施工等全

47、部五门本科生课程成功申报为校级精品课程。土木工程施工是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果又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知识集合,涉及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参观实习、生产实践、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才能让学生掌握其知识体系。该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建设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具有从事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体现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并重;设计与施工、管理并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2)教学环节的配套改革将课堂上难以讲解的内容和学生难理解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编写和录制成电教教材或

48、专题录像,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学团队所有五门本科生课程均制作了全套多媒体课件,并制作了建筑施工技术电教教材,由清华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在讲课过程中增加了国家新版的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计规范、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施工定额,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等的有关内容 。(3)注重教材建设及教师队伍建设教研室重视教材的建设,较有影响的教材有:谢行皓教授著,研究生教材建筑工程系统仿真(科学出版社);冯广渊老师的本科生教材建筑施工技术在台湾出版(台北斯坦出版有限公司);李慧民教

49、授编,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继续教育教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国计划出版社)和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中国计划出版社);王士川教授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土木工程施工(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士川教授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筑施工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李慧民教授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我们教学团队中青年教师较多,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一贯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主线。主要做法有:坚持青年教师试讲制度;青年教师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助课;老教授听评青年教师上课,并在教学方法

50、和教学内容上给予指导;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法活动。为适应专业调整和增强教师综合素质的需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积极引进985、211院校博士,预留品学兼优的本校博士。 (4)完善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近年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师资配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生产实习由原来教师带学生到工地集中实习的单一方式过渡到教师引导开展集中实习和学生自主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实习的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有条件的可选择就近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分散实习。实习前学院负责实习学生统一开展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对分散实习方式学院事前加强管理(审核接收实习生的单位和实习指导人的情况)

51、,事中严格检查(派有经验的教师到实习集中城市检查),事后认真评审(派有施工经验的教师评审生产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组织答辩)。部分学生也可选择集中实习方式。这一模式既能发挥和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还能使学生实习工程对象的多样化,达到预期的生产实习目的和效果。在原来的生产实习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丰富生产实习大纲和生产实习指导书。(5)增加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内容的毕业设计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有相当比例在施工企业和业主一方就业。针对这种情况的变化,在毕业设计中增设了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内容。拟定的毕业设计题目有:某工程招标与投标模拟(四项实际工程),某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编制建设

52、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某施工项目质量过程监控等。在指导毕业设计中各位教师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硕士生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应用和验证,效果良好。近五年来,教学团队在本教研室所承担的“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土木工程概论”、“建设法规”等五门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系列课程开展了广泛的、积极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做了大量工作。3-4青年教师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高校教师尤其青年教师应当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本教学团队有青年教师8人,在团队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建设一支新世纪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提高

53、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教学团队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近年来,团队充分利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有利氛围和良好环境,坚持把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加强本教学团队青年教师培养主要途径有:(1)提升学历层次近年来获得博士学位7人,获得硕士学位5人,博士后流动站进站2人,出站1人,攻读博士学位4人;(2)开展学习进修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名校盯课1人次,到国内知名高校盯课题;(3)开展合作科研与中冶集团、宝冶建设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20余项;(4)组织学术交流近年来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研讨10余人次,学术交流20余人次;(5)开展

54、术课培训坚持组织课程试讲,观摩教学活动;(6)教师实践培训选派青年教师到大型企业单位挂职,参加工程实践6人次;(7)资助教改研究积极资助青年教师进行各级各类教改研究10余项。在团队制订了整体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既要引进有高级职务的青年人才,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不断提高团队内青年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工作思路,在规划中,既要有整体规划,又要有分年度实施计划,既要有数量发展规划,又要有素质和结构发展规划;将工作重点着眼于青年教师的“三种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师德素质)和“四种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外语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以优化“两个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总体目标,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注重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的培养,调动青年骨干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打造科研工作的精兵强队,在学科前沿领域或交叉学科领域从事高水平的研究。大力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出“立足现实,以学科建设为本,以教书育人为本,以协调发展为本”的总体规划,完善青年教师培训机制;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指导,通过“双向选择”建立良好的传帮带联系,充分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作用;组织青年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