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导论1. 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思路: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不仅发生在洲内,而且要求各州之间更加广泛的贸易往来。在 15 世纪之前,由于技术和知识的局限,贸易主要局限于各州内以及亚欧间。15 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是欧洲人开辟的一系列新土地、新航道,它联系亚欧非大陆,为洲际贸易创造了便利的地理条件,从此引发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业机构。212. 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思路: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1) 加大贸易需求。工业革命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从而使贸易成为
2、配置剩余 产品的必要手段。( 2) 为贸易提供物质便利。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3) 改变贸易模式。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从而使贸易建立在各国分工的基础上。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主要的区别表现为( 4) 贸易量迅猛增长。( 5) 贸易依存度加大。( 6) 改变贸易的产品结构。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本章中列举的因素以外,你还有哪些补充?思路:二战后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1) 战后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贸易发展的保障。( 2) 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促进生产和分工,使贸易成为必然。(
3、 3) 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对贸易的需求。( 4) 战后较为健全的国际经济秩序减少贸易摩擦,推动贸易发展。补充:可能政府的出口鼓励、人口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全球投资自由化等因素大大推进世界贸易。4. 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思路:新趋势包括( 1) 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加大。( 2) 服务贸易越来越普遍。( 3) 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成为主流。( 4) 行业内贸易发展迅速。( 5) 区域性自由贸易得到加强。5. 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思路: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加上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对西方所求不多,贸
4、易动机长期都是互通有无。特别到了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极大限制中国的对外贸易。相反,西欧各国割据,资源短缺,急需对外扩张,进口本国所需的产品,于是在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对外贸易迅猛发展。6. 比较 15世纪初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和15世纪末 16世纪初西欧哥伦布、达 ? 迦马、麦哲伦等远洋探险的不同结果,探讨产生这些不同结果的原因。思路: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往,但是并没有对中国的开放拓展和对外贸易乃至经济有实质性的推动。究其原因,远航的主要性质是“宣威异域“的“朝贡贸易”。当时中国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对从事海外贸易而获利没有兴趣,政府禁止任何私人出海贸易,所以即
5、便发现了通向它国的新航道却没有引发大规模的海外贸易。相反,西欧的地理大发现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理大发现”,极大地刺激了国际贸易和西欧经济的发展。因为地理大发现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向外输出商品需要的探险行为,政府也极力借助发现新航道对外掠夺和殖民扩张。7. 本章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对你有什么启发?思路:本章用中国和世界的数据说明了贸易与经济增长有密切关系。国际贸易不仅仅是国际商品交换而且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开放经济的发展要快于封闭经济的发展,一国要发展决不能忽视贸易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加入wto将大大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8. 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
6、以解释的?思路: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从供给方面解释贸易的原因,包括斯密和李嘉图的技术差异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差异理论;保罗 . 克鲁格曼的生产规模差异理论以及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还有一些理论从需求角度解释为什么发生贸易,主要从偏好差异和收入差异这两个方面来阐述。9. 从供给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贸易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何差异?思路:有关生产技术的假设的差异( 1) 古典学派假设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且劳动者生产率在一国内是固定的,所 以规模报酬不变。( 2) 新古典学派假设有两种以上的要素投入,各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而且 规模报酬也是递减的。( 3) 当代贸易理论假设规模报酬递增或者生产
7、技术会随时间变动。10. 总体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用总体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思路: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局部均衡分析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要素市场的供求、价格和福利变动情况,而总体均衡分析不仅要分析那种商品或要素市场,还要分析与之相关的商品或要素市场,所以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我们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时主要用总体均衡的分析方法。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 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思路:在两国模型中一国的贸易顺差等于另一国的贸易逆差,不可能出现两国都顺差的情况,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目标必有一国无法实现
8、。2 .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 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 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思路:这种说法实际是“重商主义”,认为出口有利,进口受损,实际上降低关税多进口 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把资源用在更加有效率的产品生产中去再出口,能大 大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对一国来说反而是好事。3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 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 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 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并分析两国中哪一
9、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 较优势?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 16吨大米,而 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 大米的绝对优势。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 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 0.2,而b国为0.125 ,所以 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4 . “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 只能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思路:贸易中的“双赢理论”说的是自由贸易对贸易双方都有利,这本是个可证实的经济 理论,决不是个强权理论,只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贸易,专业化生产,充分有效地 利用资源,穷国也可以得到好处
10、,这不仅可以从sachs和warner对78个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中的得到证实,单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就可以得到 说明。5 .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 间。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计算机小麦中国100小时4小时加拿大60小时3小时(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 势?(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 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
11、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 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 思路:(1) 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 ,力口拿大为60/3=20(2) 因为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比中国低,所以加拿大具有生产者计算机的比较优势,中国就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 如果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加拿大进口小麦出口计算机,中国进口计算机出口小麦。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需要出口1/22单位计算机,折
12、合成劳动时间来算,生产一单位小麦本国要用3小时,但生产1/22单位计算机本国要用60/22小时劳动,所以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 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2=3/11 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 22单位小麦,相当于用 22*4=88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 100-88=12小时的劳动时间。如果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 24单位的小麦,则相当于用60/24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3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 3-60/24=1/2 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进口 一单位计算机需要出口24单位小麦,相当于用24*4=96
13、小时的劳动换回本国需用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 100-96=4小时的劳动时间。(4) 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加拿大应专业生产计算机,数量为 600/60=10单位;中国应专业生产小麦,数量为800/4=200单位。计算机21200中国的福利水平从 u01上升到u11,加拿大的福利水平从 的福利水平上升了。小麦j上升到u12,整个世界6.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 y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 位大米x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 u=xy2(1)求封闭经济中国的福利水平。(2)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3)求开放的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思路:中国的
14、生产可能性曲线为2y=300-x,大米的机会成本为 1/2单位的钢铁,根据福利 y函数知每一条效用曲线上大米对钢铁的边际替代率为2x(1) 封闭经济中的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机会成本相等处,即y 1 一,或x=y处,代入生广可能性曲线得x=y=100, u0=100*1002=1062x 2(2) 开放经济中国完全分工,全部生产大米,交换曲线为y=300-x,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y , 1 ,或y=2x处。代入交换曲线2x得 x=100, y=200, u=100*40000=4*106(3) 交换所得:假设中国没有完全专业生产大米位大米和 100单位钢
15、铁,但大米以1:,仍然像封闭经济那样生产100单1的比例交换钢铁,新的交换曲线为y=200-x,福利最大化仍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y=2x 处。入交换曲线得 x=200/3y 1或2xy=400/3,ui200*160000*3.2*10 727,交换所得为u u。5*10 627分工所得为u u14*10 63.2*10 72776*10 6277 .在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方法说明一国进口和 出口的福利水平变动。思路:假设小国情形出口品市场进口品市场(1) 出口品市场上,封闭经济中国内价格为f0,开放后面临世界市场的价格为pw,价格的提高使消费者剩余减
16、少p0r/ae,但生产者剩余增加 r/p0eb,社会总体福利增力口 abe(2) 进口品市场上,封闭经济中国内价格为r,开放后面临世界市场的价格为rw,价格的降低使消费者剩余增加p0rwbe,但生产者剩余减少 r/r0ea,社会总体福利增力口 abe8 . 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 些?画图说明。思路:一般来说,小国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以大国向小国进口为例。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虽然贸易后的价格均为rw但是大国价格变动幅度小于小国,所以大国福利仅提twj abe;而小国福利提局 a b e。大国原来福利水平为omen福利提局幅度为 abe/omen而小
17、国福利原来水平为 o mt e n,福利提高幅度为 a b e /o mt e n,显然小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幅度要比大国大。9 .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下表给出了 4个国家生产1单位大米和小麦的 劳动投入量。美国法国中国泰国r 2598小麦0.5236已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 2,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国的贸 易模式如何?当国际市场对大米需求增加导致大米的相对价格上升至 3.5 , 各国贸易模式会受到影响吗?如果有,怎样变化?思路:各国大米的相对成本按照从高到地排列依次为美国4,中国3,法国2.5,泰国4/3,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介于法国和泰国之间,所以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
18、泰国出口大米进口小麦,美国、中国和法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当大米的国际价格上升到3.5时,就只有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 ,其它国家出口大米进口小麦。10 .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情况。下表给出了两国生产四种产品所需的单位劳动 时间。-h- ul 心片香蕉单放机美国2551050菲律宾100120250如果美国工资是$ 10/小时,菲律宾的工资水平是$ 3/小时,两国发生贸 易,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各应生产和出口什么产品?如果美国的工资上升 为$11/小时,贸易模式会受影响吗?思路:美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从高到低为汽车5,芯片4,单放机2,香蕉0.2,而同时美国的相对工资为10/3 ,介于芯
19、片和单放机之间,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美国应该生产和出口汽车和芯片,进口单放机和香蕉;菲律宾应该生产和出口 单放机和香蕉,进口汽车和芯片。如果美国的工资上升为 $11/小时,美国的相对工资还是介于芯片和单放机之间,所 以贸易模式不会受影响。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1 .假设在自给自足条件下,中国的汽车价格是 20万/辆,需求量为100万 辆。中美两国进行汽车贸易,国际市场价格为 15万/辆,中国自己生产60 万辆,从美国进口 60万辆。中国的消费者是获得收益还是受到损失?生产 者呢?总福利增加了吗?请用图和数值说明。思路:中国的消费者从价格的下降中获益,生产者受损。社会总福利增加了。从
20、图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剩余增加了abde生产者剩余减少了 abce总福利增加了ced2 .假设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没有贸易发生以前,英国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4,菲律宾的大米/钢铁的相对价格为0.5 o假设两国自由贸易的结果使大米/钢铁相对价格变成2,请用社会无差 异曲线说明贸易发生后两国福利的改变,并标出各国的贸易三角。思路:英国出口钢铁进口大米,贸易使英国能更加集中生产钢铁,然后用 ae单位钢铁与菲 律宾交换be单位大米,福利水平提高了u1-u0。同样菲律宾把一部分资源从钢铁部门转到大米生产部门,再将多余的大米b e与英国交换钢铁 a e,福利水平也得到提高u1 -u
21、 0。3 .在h o模型中,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的国内市场价格是每吨100美元,而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是每吨 120美元。在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出现什么趋势?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 口 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纯收益(或纯损失)是多少?(用图和数字说明)价格(美(吨)思路:若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上升。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消费者会由于价格上升损失a部分的面积的利益;而生产者将由于提价得到a+b部分面积的收益,整个经济的纯收益为 b,面积为 1/2* (120-100 ) *1000=10000。4 .“一种产品的
22、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收益越大”。请评论并用图说明。思路:如果国内市场价格反映了生产成本,则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说明比较优势(国 内价格低于国际价格时)或比较劣势(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时)越明显,在一定 的国内供给和需求弹性下,贸易量会很大,从而自由贸易的收益会越大。这可以用 下图说明(以出口产品市场为例)。价格1000pd为自由贸易以前国内价格,pw和pw为两种世界价格,可见后者与国内价格相差更大,比较这两种世界价格下该国的净收益,可以发现pw价格下净收益为c面积,而pw价格下净收益为 b+co5 .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
23、c = 2000 - 0.02psc = 1200 + 0.02p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1)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和价格;(2)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口或出口量;(3)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者、厂商和整个社会的福利影响思路:(1) 令dc =sc,得贸易前中国汽车价格为 20000,产量为1600。(2)自由贸易下中国进口汽车,由于假设中国为汽车进口小国,则国内汽车价格等(3)消费者福利增加 生产者利润减少 社会福利增加7于国际市场价格10000,汽车的需求为1800,生产为1400,进口量为400。a+b=1/2*(1800+1600)*10
24、000=1.7*10a=1/2*(1400+1600)*10000=1.5*107-6b=(a+b)-a=2*106 .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1,需要的劳动为3;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 2,需要的劳动为2。a国拥有160单位劳动和100单位资本;b国拥有120单位劳动和80单 位资本。则(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2)哪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3)假设所有要素都充分利用,计算各国各自最多能生产多少服装或多少食 品?(4)假设两国偏好相同,两国间进行贸易,哪个国家会出口服装?哪个国家 出口食品?思路:(1) 由于b国的资本劳动比例高于 a
25、国,所以b国为资本充裕的国家。(2) 由于衣服的劳动资本比例高于食品,所以衣服为劳动密集型产品。(3) a国最多能生产160/3单位的衣服和50单位的食品;b国最多能生产40单位的 衣服和40单位的食品。(4) 根据h-o模型的结论,服装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应由劳动充裕的国定即a国出口,食品为资本为密集型的产品应由资本充裕的国家即b国出口。7.设越南(v国)和马来西亚(m国)两国大米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pv = 1.5 - qdv, pm = 2.2 - 2qdm供给曲线分别为:pv = 0.1 + qsv, pm = 0.6 + 2qsm请计算:(1)两国自给自足时大米市场均衡时的产量和价格
26、。(2)自由贸易时国际市场大米的价格和各国的进口量或出口量。(3)自由贸易带来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收益或损失,以及两国的净福利 收益或损失。思路:(1)自给自足时v国大米价格为0.8,产量为0.7, m国大米价格为1.4,产量为0.4。(2) 两国总需求为 qwd=qdv+qdm=(1.5-p)+(1.1-0.5p)=2.6-1.5p两国总供给为 qws=qsv+qsm=(p-0.1)+(0.5p-0.3)=1.5p-0.4令 qwd=qsw, p=1, qdv=0.5, qsv=0.9,所以 v 国出口量 qsv- qdv=0.4,也等于 m 国的进口量。(3)(a) v国大米市场(b)国
27、际大米市场(c) m国大米市场v 国:消费者剩余变化=-1/2*0.7+(0.7-1/2*0.4)*(1.0-0.8)= -0.12生产者剩余变化=1/2*0.7+(0.7+1/2*0.4)*(1.0-0.8)= 0.16 净收益=阴影部分面积=1/2*0.2*0.4=0.04m国:消费者剩余变化=1/2*0.4+(0.4+1/2*0.4)*(1.4-1.0)= 0.20生产者剩余变化=-1/2*0.4+(0.4-1/2*0.4)*(1.4-1.0)= -0.12 净收益=阴影部分面积=1/2*0.4*0.4=0.08世界总收益=v国净收益+m国净收益=0.04+0.08=0.12 。第四章新
28、古典贸易模型:扩展与应用1.中国相对于菲律宾而言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假设中国和菲律宾生产每单位 大米和钢铁的要素投入如下:中国菲律宾*钢铁*钢铁劳动投入.50.25.80.35土地投入.20.15.10.20资本投入.30.60.10.45(1)如果开放贸易,中国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 2) 如果各种要素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得中国的哪些要素得益?哪些要素受损?( 3) 如果只有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土地和资本不能流动。情况又如何?思路:( 1 ) 如果开放贸易 , 中国应该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品即大米, 进口自己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钢铁。( 2 ) 如果各种要素
29、都不能自由流动,开放贸易使出口产品大米的价格上升,大米行业的所有要素都会受益;相反,进口产品钢铁的价格下降使得钢铁行业的所有要素受损。( 3) 如果仅劳动力可以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价格上升的行业大米行业中的不流动要素土地和资本继续受益,价格下降的行业钢铁行业中的不流动要素土地和资本会进一步受损。流动要素劳动力的收益不确定。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造成工人工资下降,失业增加。”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阐述。思路:不同意。因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使中国的贸易量扩大,中国会扩大对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根据斯托尔珀 - 萨缪尔森定理 ,这种产品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劳动力的收益是增
30、加的,对这种要素的需求也会增加,所以失业应该不会增加。3. 假设 a 国是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以劳动力和土地两种要素生产服装和玉米。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玉米是土地密集型产品。给定a 国作为一个小国参加自由贸易。( 1) a 国会出口什么产品?( 2) a 国国内服装和玉米的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 3) 假设突然有大批移民进入 a 国,对该国的生产、贸易量和福利有什么影响?请简要说明。( 4) 如果 a 国是个大国,上述3 题的结论还会一样吗?思路:( 1 )a 国会出口服装。( 2 )a 国作为一个小国参加自由贸易后会出口服装进口玉米,从而导致服装价格上升,玉米价格下降。( 3 )由罗勃津斯
31、基定理,大量移民的涌入会使该国密集使用劳动的产品服装的生产增加,同时使另一种产品玉米的生产下降,贸易量扩大,社会总体的福利也会扩大。( 4 ) 如果 a 国是大国,则前两问不变。由于大国的贸易条件会随着进出口量的变化而变化,第三问的结论有被大国贸易条件恶化所抵消,这种贸易条件恶化的程度取决于进出口产品的供需弹性。4. 如果假定法国生产葡萄和汽车,土地是生产葡萄的特定要素,资本是生产汽车的特定要素。工人可以在这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在特定要素模型的框架内,讨论国内要素的报酬怎样变化。( 1) 世界市场上葡萄的价格上升5;( 2) 有大量外国汽车厂商到法国投资;( 3) 生产葡萄和汽车的工人都减少
32、。思路:( 1 )名义工资上升,但用葡萄价格衡量的价格实际工资;名义和实际地租上升;名义和实际利率下降。( 2 )名义和实际工资都上升;名义和实际地租下降;资本的名义和实际总收益都会增加,但是名义和实际利率的变化无法确定。(3) 名义和实际工资上升;名义和实际地租下降;名义和实际利率下降。5 .美国国会在2000年就是否给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一案进行投票表决。此案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各方都在努力游说。反对该提案的主 要是美国的各个工会组织,而支持的多是大公司。为什么?思路:给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地位意味着增加与中国的贸易,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自由贸易的趋势是增加出口产品密集使用
33、的要素的收益,减少进口产品中密集 使用的要素的收益,所以美国一旦扩大了与中国的贸易就会改变国内各要素的收 益:降低美国国内的劳动力的收益,同时增加国内资本的收益,所以出于自身利益 的考虑工会组织反对该提案,大公司支持该提案。6 .“自由贸易使穷国受损富国受益。”请评论。思路:一般来讲,自由贸易通过使各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并且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没有优势的产品,使资源达到更优的配置,增加各国的总体福利水平。7 .在特殊要素模型中,试讨论以下定理是否继续成立:(1)斯托尔珀-萨缪尔逊定理(2)罗勃津斯基定理思路:(1) 只对特定要素成立。在特殊要素模型中,一种产品价格的增加会使该产品使用
34、的特定要素的价格增加,而使另一种产品使用的特定要素价格下降,公共要素 价格的变动不确定。(2) 只对特定要素成立。因为特定要素的增加会使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增力口,而使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下降,但是公共要素的增加就会使两种产品的产量 都增加。8 .在特殊要素模型中,试证明:钢铁价格(ps)上升(比如说,10%),(1)钢铁行业的特定要素(资本)的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增加;(2)大米行业的特定要素(土地)的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下降。思路: (见下图)(1) 钢铁价格上升之前大米行业的特定要素一一土地的名义收益用cawa勺面积表示,钢铁行业特定要素一一资本的名义收益用dawa勺面积表示;(2)
35、钢铁价格上升后土地的名义收益降为cbwb由于大米价格不变,钢铁价格上升,所以无论用何种价格来衡量土地的实际收益都是下降的。资本的名义收益 上升为ebwb大于钢铁价格上升的幅度,所以实际收益也上升。lrls9 .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劳动l是公共要素,资本k是生产汽车的特定要素, 石油n是生产汽油的特定要素。已知:汽车的生产函数为fm(k,l) k1/2 l1/2,国内需求函数为;pm 392,汽油的生产函数为qmfg(n,l) n1/2 l1/2,国内需求函数为pg 且。该经济三种投入要素的禀qg赋分别为:劳动200单位,资本4单位,石油16单位。国际市场上汽车价格为8,汽油的价格为4 o试求:(
36、1)封闭经济情况下的均衡工资水平,以及汽车与汽油的产量、价格。(2)求开放后的均衡工资以及两部门的产量、贸易量(假设小国情形)。(3)现在该国发现了新的大油田使石油禀赋从 16骤升至784,求开放后均衡 工资以及两部门的产量,并联系“荷兰病”说明新石油储量的发现对经 济的影响。思路:(1)c wqmpmpmw 392qmw 1有lm2lmww,同理 q mpg lgfg2pg2lg综合上面两式得w 1,qm 28, pm14,qg8,pg 1(2)c wqpmwmpm,一mpgfglm2lg1万即 lmlg 100,w0.8fm 20,qmfg 40,qg(3)49,im m2,exgfmqm
37、i qmfm29;38;mpg 14lg12,w156lg ,8lm12,lg196, lm 4,w 4,fm 4, imm 49 4 45fg 392, exg 392 2 390很显然,巨大石油储量的发现,使汽车部门大量萎缩,经济更加依赖进口;同时出口 部门得到极大的壮大。10 . 一个完全竞争的小国经济中有两个行业:工业制成品m与粮食f,价格分别为pm与pf ,生产函数分别为 fm (k, l) k2/3 l1/3 ,ff(k,l) k1/3 l2/3 ,生产技术给定不变。社会总劳动量为 l*,总资本量 为k 。试证明:(1) 一种要素的增加必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产量增加,而使另一种
38、产 品产量下降。即要证l*的增加引起f产量增加,m产量下降;k*的增加 引起m产量增加,f产量下降。(2) 一种产品价格增加必使它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增加,而使另一种要素价格下降。即要证pm的增加引起资本价格(r)增加,劳动力价格(w)下降;降的增加引起劳动力价格增加,资本价格下降(提示:w与r可以由本题内生地决定,而不像价格那样事先外生给定,此题可参考本章附 录1思路:?先求单位产量的要素投入对 m部门有 a km=21/3 (w/r )akm, a kf, a lm, a lf,xtf 部门有 a kf=2-2/3 (w/r )1/3, a lm=2-2/3 (r/w ) 2/3; :a l
39、f=21/3 (r/w ) 1/3由规模报酬不变得单位产量的要素投入不变,从而可以求出经济中的要素总需求,再由要素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可列出方程(1)与(2)为零有方程(3)与(4)。用m表示m部门的总产量, 程如下:l*= m a lm+f alf (1);再由完全竞争市场得出利润用 f表示f部门的总产量,方k= m a km+f apm= w a lm+r aff= w a lf+r akfkmkf(2)(4)此 方程组 是关于r,w,m,f的方程组,r=2 2/3/3*p m/p f,w=22/3/3*p f2/p m,m=1/3*2 5/3p/p f*k*-22/3(p f/pm) 2l*
40、,f=1/3*25/3解得pf/p 法l*-2 2/3(p mqf)2k*rybcszynski 定理的,将 w 定理。资本收益:r 2-11-pmkm3lm3 3-2133pfkf3l工资水平:pmk 32lmt2-pfkf3lf3 3(2)口)得到:上 kflm4kl 1将(3)带入(1)得到:(一比)3 km将(4)分别带入,(2)得到:r2mpm pf22 p22 p m(4)3pf(5)将m与l分别对k*与l*求偏导得第一问即证明了著名的stolper-samuelson与r分别对pm与pf得第二问即著名的 证明命题2的第2种方法:要素市场上均衡时,有如下关系成立:同种要素在两部门获
41、得相同的收益:为增加,劳动力价格(叫下 .命题2得证.(6)由等式(5),(6)可以看出:pm的增加引起资本价格降;pf的增加引起劳动力的价格增加,资本价格下降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1.给定玫瑰国某些行业的进出口数据如下,请计算该国各行业的行业内贸易指 数 iit 。(单位:力美兀)向其他国家的出 口额从其他国家的进口 额新鲜水果6554玩具56680微型面包车700200电影电视30097x m思路:根据iit 1 ,可以求得:x m65 54|11(1) 新鲜水果行业iit 1 1 90.76%65 54119一 一,680 56624(2)玩具行业 iit 1 1 15.22%56 68
42、0736(3)微型面包车行业 iit 1 ,00 200 1 500 44.44%700 200900/八300 972034 4) 电影电视行业iit 1 j1 1 48.87%300 973975 .下述例子中,主要显示出的是外部规模经济还是内部规模经济?(1)云南省昆明市郊斗南镇的鲜花市场;(2)天津的食街;(3)微软公司;(4)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5)美国的大型家庭农场思路: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所以(1)中的批发市场和(2)中的食街都是同类型的企业组成的交易场所,显然是利用外部规模经济。(
43、3) (4)(5)显然是经济体自身扩大规模的结果:(3)中的企业集团是企业横向和纵向发展的结果;(4)中的香港是一个地区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成亚洲的无可替代的金融 中心;(5)中的大型家庭农场也是私人经营体对自身规模的扩大。6 .下述例子中,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是比较优势还是规模经济?(1)加拿大是主要的新闻纸出口国;(2) intel生产了世界上半数以上的cpu(3)美国和日本相互出口复印机;(4)中国是主要的电视机出口国;(5)东南亚国家大量出口运动服装和鞋。思路:(1) 比较优势(2) 规模经济(3) 规模经济(4) 比较优势(5)比较优势4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自由贸易一般为贸易双方国家带
44、来净收益。当一种贸易商品由具有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企业生产并出口,是否仍然为贸易双方都带 来净收益?请用图帮助分析。思路:具有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条件下自由贸易仍然为贸易双方带来净收益,短期内厂商甚至可以获得利润,消费者由于价格变化不确定,可能受益也可能受损,但即使消费者受损这部分损失也能被厂商的利润弥补(见图1),总体来说是出口国是受益的。成本价格旧为零。(见图2)。成本价格图2出口国受的长期影响另一方面对进口国来说,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要受损,产量减少,价格可能上升则消费者也受损,价格也可能下降使消费者受益。但总体来说消费者的得益不能弥补厂商的损失,短期内进口国受损。(见图 3)成本价格图3进口
45、国受的短期影响长期来讲,亏损的厂商会退出该行业,直到所有企业的利润为零。这时需求由口变到d3, d3比d更有弹性。余下的厂商产量会比贸易前高,价格更低,消费者获利。所以长期社会福利是增加的。(见图 4)成本价格图4进口国受的长期影响5 .讨论以下问题:美国为什么在喷气式飞机制造方面还保留有比较优势,而在 钢铁制造和汽车生产方面都正在失去比较优势?思路:产品比较优势即取决于该国的资源禀赋也取决于该产品的技术结构,钢铁、汽车和飞机虽然都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而且具有很大的规模经济,但是近几十年前两种 产品的世界需求增长很快,产量有很大的提高,规模经济导致了这些产品的生产成 本迅速下降,钢铁和汽车已走
46、到技术扩散期,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都能生 产汽车和钢铁,美国逐渐失去这些产品的垄断地位;相反,飞机由于其高昂的制造 成本及其提供的服务,所以整个世界的需求增长不是很大,其他国家很难利用规模 经济大量制造飞机,致使该行业的进入门槛很高,目前美国的波音公司仍然是主要 的飞机制造商。6 .在克鲁格曼的pp-zz模型中,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而每个企业的固定投入增 力口,试问对消费者的影响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抵消这种影响?思路:固定投入增加意味着zz曲线右移,价格上升,每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消费种类减少使消费者受损。欲抵消这种影响,只有使zz曲线回去。两个办法:自由贸易,或允许人口流动,使消费总人口
47、增加。7 .长虹集团是一个生产电视机的垄断竞争企业,电视机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如 果长虹能够成功地占领欧洲市场,向欧洲国家出售电视机,对长虹的短期利 益是什么?长期呢?对本国电视机消费者是否有利?画图说明。思路:占领欧洲市场之后,外国需求增加,从而总需求增加,企业面对的市场需求由d增加到d2;边际收益也从 mrb到了 m艮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扩张(从q增加到q),平均成本下降(由原来的 ac下降到ag),产品价格可能下降,从而使得 本国消费者也受益,消费者剩余增加也有可能上升,消费者受损,但是需求的突然 扩张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比产品价格下降得更快,出现短期利润。在图5中的阴影部分就是这一超
48、额利润。成本价格图5短期影晌长虹的短期利润会引起国内其它彩电企业前/入嵌曲市场,与长虹彩电争夺欧洲的这一部分市场,一部分消费者就会转向购买其它品牌的彩电,长虹面对的需求由d2减少到口而且比不参与国际贸易的需求d更有弹性,直到长虹的利润消失才达到均衡。然而,长虹的生产依然扩张(从 q增加到 q),获得了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由原来的lac下降到lac)。同时产品的定价也由原来的pi下降到p3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 3=lag),消费者剩余增加。长期来讲大量生产并出口可以使价格下降从而使本国的消费者获利,而厂商的利润仍旧为零。(见图 6)。成本价格图6长期影响无论短期长期,整个社会福利都比没有贸易
49、时增加。第六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1 .国际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对于移民自身来说,移民成本主要有哪些? 思路:对于移民自身来说移民成本主要分为经济方面和心理方面。(1) 经济方面。a.丧失某些已经积累起来的社会福利,如政府养老金和社会保险;b.放弃国内的各种工作机会;c.可能要上缴的“移民税”及与办移民手续有关的其它费用;d.在本币不可兑换的情况下,移民还会遇到换汇问题甚至一时无法使用在国内的资 金;e.在国外安顿的各种花费。(2) 心理方面。a.语言的障碍b.文化的差异c.种族的歧视d.离乡的痛苦e.生活方式的适应2.假设法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从波兰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波兰则相 反,出口劳动密
50、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假设波兰加入欧盟后大量 的波兰人移居法国。请用图说明波兰移民对法、波两国劳动密集行产品的 生产和贸易的影响。思路法国波兰假设波兰和法国都为小国,移民引起的生产变化对世界价格没有影响。图中b表示劳动密集型产品,a表示资本密集型产品。 ppf为生产可能性曲线,直线代表世界价 格。阴影部分为贸易三角。由图可见,由于劳动力的减少,波兰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减少,出口减少;相 反法国由于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增加,进口减少。两国劳动密集型 产品的贸易减少。3. 2000年6月13日至15日,韩国(南朝鲜)总统金大中访问平壤,与北朝 鲜领导人金正日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
51、2002年9月,南北朝鲜决定修复贯 通南北的铁路。如果若干年后南北朝鲜统一,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这会 对南北朝鲜的企业、劳动力以及整个朝鲜的福利水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请用图说明)思路:分析框架参考书上图6-1 ,结论是由于朝鲜的工资水平低于韩国而导致朝鲜的劳动力涌入韩国,韩国的工资下降而朝鲜的工资上升,韩国的企业获利而朝鲜的企业受 损,但是两国总的福利是增加的,增加的面积为d+e。4. 假设墨西哥是劳动力充裕的国家,美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北美自由贸易 协定签订后,美国的资本大量到墨西哥投资。请用局部均衡的方法分析美 国和墨西哥两国资本市场各方的利益变动。墨西哥是否从吸引美国资本中 获得利益?
52、美国呢?23由上图可知,墨西哥的资本供应方损失 a,资本需求方获利为 a+b,墨西哥总获利为 bo 美国资本供应方获利为 c,资本需求方损失为 c+d,美国总损失为do 由美国流动到墨西哥的资本获利至少是d+e。假如把流动资本收益算入美国,则美国总收益至少为e。5. 20世纪末,香港和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内的资本大量向我国沿海地区转 移,这对海峡两岸和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有什么影响?(画图说明)思路:由图分析可得,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内的资本输入大陆,使两地的资本存量发生变 化,从而引起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租金的变化。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本租金 由于资本供应量的增大而降低,香港资本
53、租金因资本的流出而升高。如果资本流动 不受任何限制,两地的资本租金将趋同直至相等。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资本的 增加而扩大生产,香港减少生产,该产业由香港向大陆转移。大陆劳动密集型产品 的进口减少或出口增加,香港的出口减少或进口增加。1.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c = 2000 - 0.02 psc = 1200 + 0.03 p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美元,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 题:(1)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出口量,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及厂商 的福利影响。(2)中国对汽车征收每辆3000美元的进口税,国内汽车的产量及贸易量;与 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和厂商的福利变化。思路:(1)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为 1200 0.03 10000 1500,消费量为2000 0.02 10000 1800,所以净进口为300。相对于封闭经济,自由贸易 的价格更低,所以消费者剩余增加而厂商利润降低。(2) 征收关税后国内7车的价格为13000,产量为1590,国内消费1740,净进口150。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福利下降,但是生产者福利增加。(3) 国贸易模型:中国和美国设中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c = 2000 - 0.02 p , sc = 1200 + 0.03 p美国对汽车的需求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糖批发商的供应链优化策略考核试卷
- 知艾防艾 共享健康-防艾滋病传染病教育主题班会
- 春季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路径与实践
- 2025企业员工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合同样本
- 2025YY借用人员合同范本
- 2025租赁合同到期不续签如何处理赔偿问题
- 2025商业店铺租赁经营合同
- 2025年土地置换住宅合同
- 2025标准二手车买卖合同协议书样本
- 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审核登记表
- GA 255-2022警服长袖制式衬衣
- GB/T 5202-2008辐射防护仪器α、β和α/β(β能量大于60keV)污染测量仪与监测仪
- GB/T 39560.4-2021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4部分:CV-AAS、CV-AFS、ICP-OES和ICP-MS测定聚合物、金属和电子件中的汞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计划生育协会基础知识课件
- 【教材解读】语篇研读-Sailing the oceans
- 抗肿瘤药物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
- 排水管道非开挖预防性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交通工程基础习习题及参考答案
- 线路送出工程质量创优项目策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