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迫切性_第1页
教育论文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迫切性_第2页
教育论文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迫切性_第3页
教育论文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迫切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迫切性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迫切性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迫切性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迫切性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同程度的产生了诸多心理和思想问题,这些问题

2、的产生是各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词毕业生 就业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招生并轨的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压力显著增大,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同程度的产生了某些心理压力和思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就业中的强大教育功能,关系着高校如何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需研究并解决的课题。一、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思想问题分析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和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思想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1.理想信念动摇和道德观

3、念相对淡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影响。现实社会中的不良现象使大学生长期以来持有的远大理想目标感逐渐发生动摇,有的甚至被消磨殆尽,致使有的人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甘心堕入社会的大染缸之中。有的学生在求职材料中弄虚作假,虚填学习成绩,伪造荣誉证书,诚信意识淡薄;有的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缺乏崇高理想;有的为了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不惜重金贿赂一切可用的社会关系,滋长了社会上的腐败风气。2.奉献意识淡化和纪律观念松弛据社会媒体的报道显示,由于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选择中自身利益是首要依据。在选择就业地区时,纷纷涌向东南沿海的大城市,即使西部

4、贫困地区出来的大学生也不愿意返回家乡做贡献。这种状况若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给整个国家的均衡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此外,一部分毕业生组织纪律观念淡漠,他们以找工作为由经常逃课,有的甚至全学年不到校,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二、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思想问题的综合性原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种种不良思想问题,与其自身素质不过硬有极大关系,但高校的培养机制、社会环境等也与之有密切关系。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弱化。1.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力度不够大学生就业中只顾自身利益,丝毫不考虑国家、社会利益情况的出现,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从本质上说,这是大学生不

5、能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地位和历史使命,不能将大学数年所接受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升华为内心信念的结果。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仅依靠两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来完成,而社会责任感仅靠灌输几句空洞的理论,收效甚微就可想而知。2.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力度不够由于大学生上学期间是脱产学习,没有相关职业,许多思想教育工作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为时尚早,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往往不屑于此方面的建设,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是可有可无,从大学生再就业过程中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其存在的必要性。3.忽视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的培养目前,各高校日益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纷纷采取多种措施

6、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监督、干预和解决,但这些措施重点实施范围仅限于一、二、三年级学生,对毕业生则干预较少,或者说是无法干预,而由于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毕业生极易产生就业心理问题,据统计,我院毕业生有90.5%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会产生就业心理问题,有的随着工作的落实会自行消失,有的则会发展为心理疾病,为学生进一步找工作造成障碍,影响学院的整体就业工作,这一点,显然是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瓶颈。三、如何加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思想问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回避的新课题,要把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花大力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认真做好大学生在

7、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的国情与形势教育,要帮助学生认清国情,分析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择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心理准备和理想信念。有些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急功近利,心态浮躁,怕苦怕累,缺少敬业精神,有的人甚至把协议单位作为跳板。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发奋成才的精神。强烈的法律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就业过程中,有的毕业生思想开始松懈,纪律观念淡薄,违法乱纪的事情时有发生。同时,因为毕业生缺乏社会

8、经验和法律知识,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容易受到侵犯。首先,高校德育工作者要通过法制讲座,印发法律宣传资料来加强毕业生的法纪教育,特别是加强劳动法的宣传教育。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对毕业生的奖惩制度。目前,部分高校对毕业生纪律要求降低是毕业生纪律松弛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用严格的纪律加强对毕业生的管理教育,毕业生的守纪意识就会得到加强。2.加强就业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首先,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务实性。根据在校大学生的种种心态,结合他们的思想实际和接受能力,细致分析,给予正确的引导,针对因就业方式的改变而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忧虑、失望、畏缩等情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起足够重视,要帮助他

9、们做好心理测试,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中指出:“要调动全校上下的力量,怀着对学生无限关爱的深厚感情,努力帮助每一位毕业生就业。院长、系主任要亲自带队跑市场,找信息,广开就业渠道,了解用人需求,主动感知市场变化;辅导员、班主任要进学生宿舍,了解每个学生的就业进展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其次,教会大学生如何对待压力,让他们明白压力并非来自外部环境,而是自己施加给自己的,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压力,以压力激励自己去积极进行就业选择。3.加强大学生社交礼仪教育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

10、素养。然而,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试和招聘。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具有强大的现实功能。高校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从大学新生入手,提高在校生在语言表达、社会交际以及心理调适等方面的能力。参考文献:1吴鲁平.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周济.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11-07.本文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2008年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

11、030)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12、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13、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