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参照模板]_第1页
实验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参照模板]_第2页
实验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参照模板]_第3页
实验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参照模板]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实验目的掌握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了解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 )的Km值的测定原理和方法,理解Km值的意义。、实验原理在温度、pH及酶浓度等恒定的条件下,底物浓度对酶的催化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当底 物浓度较低时,酶促反应速度V随底物浓度S的增高而显著加快,随着底物浓度渐高,反应速度加快程度渐小,当底物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上时,再增高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亦 不再增加,成为该条件下极限最大反应速度Vmax。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这种关系可以用下列米曼(Michaclis-Menten )氏方程式表示。v= V max S Km

2、S式中,Km为米氏常数。当 V=Vmax/2时,贝U Km=S,即米氏常数是反应速度等于最 大速度一半时底物物浓度的数值。如图所示: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不同酶的Km值不同,同一酶作用于不同底物的Km值亦不同。大多数纯酶的 Km值在0.01100mmol/L之间。Km值的测定在酶学研究中有重要的 实际意义。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上述直角双曲线,难以准确求出Km和Vmax值。而用米曼氏方程式的下列变换式,则容易求得Km及Vmax值。-仅供参考一一页眉页脚可删除米曼氏方程式中各项皆采用倒数表示,则成为Lineweaver Burk氏方程式:Km 11= + V V max S V max如图所示:SKm

3、Lineweaver Burk氏法作图求 Km值这是个上截式直线方程式。1截距为,横轴截距为-V max系作图而容易正确得出 Km值。1 1与一为直线关系,如上图。直线斜率为V S1据此可以测定不同浓度底物的反应速度,按Km龟,纵轴V max1 1-与丄关V另有其他变换式,例如把上式两侧皆乘以S,则转换成 Wilkinson氏方程式。宜=耳+亠伺V V max V max如图所示:图3 Wilkinson氏法作图求 Km值这也是直线方程式。以S为纵轴,S为横轴作图,则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Km.V本实验利用磷酸苯二钠法测定不同浓度底物的碱性磷酸酶(Alkali ne Phosphatase,AK

4、P )的反应速度,作图求出Km值。AKP的催化原理为:在一定 pH和温度下,待测液中的 AKP作用于基质液中的磷酸苯 二钠,使之水解释放出酚。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氨基安替比林(AAP)作用并经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以酚作标准液同样处理显色进行比色,可测知酚的生成量,从 而计算出酶的活力。C.HSK3Fc(CN)bcnh34氨基安替比林CsH5IN/ HiCN C =0HQYCNHg3= 0醍衍生物三、实验器材试管、37C水浴锅、可见分光光度计、座标纸四、实验试剂1、0.04mol/L 基质液称取磷酸苯二钠2H2O 10.16g,用煮沸冷却的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加4mL氯

5、仿防腐贮于棕色瓶中冰箱保存,可用一周。2、 0.1mol/L pH10碳酸盐缓冲液(含 0.3% 4-氨基安替比林)称取4-氨基安替比林(AAP)3g,用0.1mol/L pH10碳酸盐缓冲液溶解并稀释至 1000mL,放棕色瓶内,冰箱保存。3、酚标准液(1mg/mL )与酚标准应用液(0.1mg/mL) 酚标准液(1mg/mL ):称取结晶酚1.0克溶于0.1N盐酸至1000mL。 酚标准应用液(0.1mg/mL):准确吸取酚标准贮存液( 1mg/1mL) 10.0 mL于100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贮存冰箱中可保存一个月。4、0.5%铁氰化钾溶液称取5g铁氰化钾和15g硼酸,

6、分别溶于400mL蒸馏水中,溶解后两液混合,再加蒸 馏水至1000mL,置于棕色瓶中暗处保存。5、O.1mol/L pH10碳酸盐缓冲液(37 C时)称取无水碳酸钠 6.36g及碳酸氢钠3.36g溶解于蒸馏水中,稀释至 1000mL。6、0.01mol/L pH8.8 Tris 缓冲液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12.1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到1000mL,此即为0.1mol/LTris溶液。取上液100mL,加蒸馏水约 700mL,再加0.1mol/L醋酸钠100mL,混匀后用 1 %醋酸调pH到8.8,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7、酶液AKP (10mg , 10U/mg )用0.

7、01mol/L Tris缓冲液稀释成每 mL含0.71.0单位的酶溶 液。实验操作取干净试管8支,编号,按下表操作。特别注意准确吸取酶液、基质液及标准液。管号123456SB0.04mol/L 基质液(mL)0.100.200.300.400.801.00水(mL)1.401.301.201.100.700.501.501.50碳酸盐缓冲液(含(mL)AAP)1.501.501.501.501.501.501.501.50摇匀37 C,保温5min0.1mg/mL酚标准液(mL) 0.10 酶液(mL)0.100.10 0.100.100.100.100.10充分摇匀,37 C准确保温15mi n0.5%铁氰化钾(mL)2.002.00 2.002.002.02.002.002.00混匀,室温放置 10min以B管调零,读记在510nm处的各管光密度值 OD,并填入下表,计算有关数据并作 图。如按林贝氏法可如下进行:列表并计算记入各有关数据。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AvV 口吕号t1t2t3t4t5t6S光密度ODV1/VS1/S(1)计算出各管的酶活性单位 ODt/ODsX0.01,此数代表反应速度(V)。计算出各管底物浓度:基质液浓度叮反应总液量=04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