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等等 1010 村土地整治项目可村土地整治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行性研究报告 * * * *国国土土资资源源局局 二二 o o 一一二二年年五五月月 *等 10 村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书 项 目 名 称*等 10 村土地整治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国土资源局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山东正衡国土咨询勘测有限公司 项目所在地(市) 、县(市) * 项目区所涉及行政村、镇 涉及*的边庞家村、边张家村、大路家村、东双 庙村、*、栾庙村、马集村、石家村、西双庙村、 西万坊村、枣林村等 11 个行政村 项目区的经纬度坐标范围 北纬 371636371748 东经 11701121170341 项目

2、申报类型 (重点、示范、补助) 市级投资重点项目 项目性质 (开发、整理、复垦) 土地整理 项目区地貌类型平原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土地整理总面积为 598.24 公顷,其中耕地 490.94 公顷,交通运输用地 24.77 公顷,水利设 施用地 39.36 公顷,其他农用地 42.80 公顷。 (项 目区内有 13.74 公顷林地,10.19 公顷坑塘水面, 2.7 公顷水工建筑用地、78.31 公顷农村居民点, 1.08 公顷公路用地,42.45 公顷水浇地,0.25 公 顷的其他草地、38.99 公顷采矿用地、3.09 公顷 盐碱地、设施农用地 13.03 公顷、28.97 的河流

3、水 面,共 233.62 公顷不参与整理) 。 土地权属情况 (所有权、使用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 项目范围 项目区位于*,项目区北起西万坊村水浇地, 南至西双庙村水浇地,西起世家村水浇地,东至 马集村水浇地。涉及*共 10 个行政村。 项目建设规模598.24 公顷 预计新增耕地面积 53.72 公顷 新增耕地率 8.98% 项目建设期(年)1 年 项目投资估算1744.41 万元 项 目 背 景 根据国家制定的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负责保持本辖区内耕地总量动态 平衡的法定目标和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实行“占补平衡”的政策要求,济南市 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土地整理的政策。基于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

4、 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人民政府从实际着想,欲扎扎实实地为农民办实 事,为经济建设提供土地保障,提出在*共计 10 个村进行土地整理。鉴于 本项目投资多,地方政府财力难以承担,特申由济南市财政投资扶持。 项 目 目 标 任 务 项目目标任务: 新增耕地率不低于土地整理总面积的 8.98% 。 灌溉保障率达到 75%以上。 土地利用率提高到 100%。土地平整土方量 4.08 万方,土方调运 16.83 万方;清淤支沟 3 条长 2500 米,清淤斗沟 2 条长 2475 米,规划农沟 20 条长 14803 米;新建涵桥 15 座,维修原有桥 1 座;新打农用井 28 眼。规划整修 6 米宽沥青

5、路田间路 1 条长 3654 米,规划整修 5 米宽沥青路田间路 3 条长 3539 米,规划整修 4 米宽沥青路田间路 1 条长 1990 米,新建 4 米宽混凝土 田间路 7 条长 12487 米,生产路 13 条长 9631 米。 项 目 投 资 规 模 及 资 金 筹 措 (一)投 资 规 模 项目总投资:1744.41 万元 单位面积投资:0.19 万元/亩 (二)资 金 筹 措 全部申请市财政投资:1744.41 万元 财 务 分 析 财务分析: 一基本农田整理投资共计 1744.41 万元 1.工 程 施 工 费:1533.7 万元,占总投资的 87.92%; 土地平整工程:22

6、4.64 万元,占总投资的 12.88%; 农田水利工程:234.53 万元,占总投资的 13.44%; 田间道路工程:1059.60 万元,占总投资的 60.75%; 其他工程: 14.88 万元,占总投资的 0.85%; 2.设备购置费:0 万元,占总投 0%; 3.其他费用:176.48 万元, 占总投资的 10.12%; 前期工作费:70.07 万元, 占总投资的 4.02%; 工程监理费:20.83 万元, 占总投资的 1.20%; 竣工验收费:46.01 万元, 占总投资的 2.64%; 业主管理费:33.53 万元, 占总投资的 1.92%; 4.不可预见费:34.20 万元,占

7、总投资的 1.96%。 经 济、 社 会 及 生 态 效 益 分 析 (一)社会效益 (1)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项目区内目前现有大片盐碱地、设施农用地,土地利用率很低。通过土 地开发整理可以重新组织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以达到增加耕地的目 的。经测算,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 53.72 公顷,新增耕地比率达到 8.98%。 (2)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出率 本项目实施以后,土地得到平整,田块规整成方,水利设施配套完善, 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林成网,区内所有的耕地将成为“旱能灌、涝能排”的 标准田块;再加上大力推广和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耕地质量将得到全 面提高,从而增加耕地产出率

8、。 (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项目实施后,将形成完善的田间道路系统和灌排系统,有利于推进规模 化和专业化经营,使其区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另一方 面,项目实施后,农民可充分利用完善的农业生产设施,发展多种经营,降 低生产成本和风险,从而增加收入。 (4)增强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意识 经过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将增强项目涉及村镇广大人民群众、 各级政府和国土管理部门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意识。 (二)经济效益 项目完成后,新增耕地面积 53.72 公顷,新增耕地部分年增加产值 96.10 万元,原有 490.94 公顷低产田经过整理,年增加产值为 1

9、95.70 元, 项目区年经济产值为 291.80 万元,年运营成本费 44.14 万元。 根据上述收益成本进行计算,可以发现本项目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年经 济收益为 247.66 万元,7 年可收回投资。 (三)生态效益 通过路旁设防护林,形成有效的防护林网,提高防风固沙能力。 结 论 及 建 议 项目实施后,对区内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将建 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田,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推进农业 产业化进程。因此,该项目实施后,将大大改善区内自然环境、生活环境, 加快农业生产步伐,有力推动区内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0、1.1 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1.1 项目背景. 1.1.2 项目原由和建设的必要性. 1.1.3 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意义. 1.2 项目简介. 1.2.1 项目类型. 1.2.2 项目性质. 1.2.3 项目范围. 1.2.4 项目规模. 1.2.5 项目工期. 1.2.6 项目任务目标. 第二章第二章 报告编制依据报告编制依据.6 2.1 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6 2.2 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政策.6 2.3 相关设计规范.7 2.4 地方有关文件、规划、计划.7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局部)(局部) ;.7

11、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9 3.1 项目区基本情况.9 3.2 自然条件.9 3.2.1气象.9 3.2.2地形地貌.9 3.2.3水文.9 3.2.4植被.10 3.2.5土壤.10 3.2.6 自然灾害.10 3.3 社会经济条件.10 3.4 农作物种植情况.11 3.5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11 3.5.1交通设施.11 3.5.2水利设施.11 3.5.3电力设施.11 3.5.4林网建设状况.12 3.6 土地利用现状.12 3.7 新增耕地潜力分析.12 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分析项目分析.14 4.1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14 4.2 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14 4.3

12、 项目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15 4.3.1 土壤物理性质.15 4.3.2 土壤化学性质.15 4.4 水资源平衡分析.15 4.4.1可供水量计算.15 4.4.2 需水量计算.16 4.4.3水资源平衡分析.19 4.5 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19 4.6 公众参与分析.19 第五章第五章 项目规划方案项目规划方案.21 5.1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21 5.1.1 指导思想.21 5.1.2 规划原则.21 5.1.3 规划目标.22 5.2 项目规划方案.22 5.2.1规划标准.22 5.2.2 总体布局.23 5.2.3 分项规划.23 5.2.3.1 土地平整土地平整

13、.23 5.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4 第六章第六章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工程布置及建筑物.26 6.1 设计依据.26 6.1.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26 6.1.2 设计基本资料及依据.26 6.2 土地平整和田块设计.26 6.2.1土地平整的要求.26 (1)紧密结合田间沟、路的全面规划,避免造成返工和浪费;)紧密结合田间沟、路的全面规划,避免造成返工和浪费;.26 (3)紧密结合当年生产,平整一块收效一块,不影响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当年生产,平整一块收效一块,不影响农业生产;.26 6.2.2 土地平整的工程任务.27 6.2.3 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27 6.2.3.

14、1 田块设计田块设计.27 6.2.4 测土配方施肥方案.27 6.3 灌溉工程设计.28 6.4 排水工程设计.29 6.5 道路设计.31 6.6 项目区工程进度计划.32 第七章第七章 投资估算投资估算.33 7.1 投资估算依据.33 7.2 投资估算、总投资及年度投资.33 7.2.1 基本农田整理投资.33 3. 项目内容及投资估算项目内容及投资估算.34 (3)田间道路工程田间道路工程 .34 第八章第八章 项目区内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项目区内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35 8.1 土地权属现状.35 8.1.1 项目区土地权属类型及分布.35 8.1.2 集体所有土地确权定界.35

15、 8.1.3 土地权属纠纷及调处情况.35 8.1.4 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情况.36 8.2 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36 8.2.1 权属调整的原则.37 8.2.2权属调整的依据.37 8.2.3 权属调整拟采用的实施措施.38 第九章第九章 项目实施措施项目实施措施.39 9.1 组织机构.39 9.2 项目管理制度.39 9.2.1 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39 9.2.2 实行项目工程招标制.39 9.2.3 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度.40 9.2.4合同管理制度实施方案.40 9.2.5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度.40 9.2.6 资金管理.40 9.2.7项目实施管理.41 9.3 工期安排.4

16、1 第十章第十章 效益分析效益分析.43 10.1 社会效益.43 (2)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出率)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出率.43 (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43 (4)增强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意识)增强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意识.43 10.2 经济效益.43 10.2.1费用计算.44 10.2.2效益计算.44 10.2.3静态投资回收期.46 t=k/(p-c)=1744.41 /(291.80 44.14)7 年年.47 10.3 生态效益.47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48 11.1 可行性研究结论.

17、48 11.2 问题与建议.49 附录附录 一、附表 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 2、项目区土地利用规划面积汇总表 3、项目区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照表 4、土地整理项目任务、工程内容及投资估算表 5、新增耕地一览表 二、附件 *等10村土地整治项目勘测报告。 三、现状图片 四、附图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1 万)(局部) 2、*土地整治规划图 (1:1 万) (局部) 3、*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 (1:1 万) 4、土地利用分副现状图 (1:1 万) 5、*等 10 村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1:5000) 6、*等 10 村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图 (1:5000 )。 第

18、一章第一章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11.1 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1.11.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根据国家制定的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负责保持本辖区内耕地 总量动态平衡的法定目标和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实行“占补平衡”的 政策要求,济南市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土地整理的政策。基于经济、 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人民政府从 实际着想,欲扎扎实实地为农民办实事,为经济建设提供土地保障, 提出对*共计 11 个村土地进行整理。鉴于本项目投资多,地方政 府财力难以承担,特申请将此项目列入济南市土地整理重点项目, 由济南市财政投资扶持。 1.

19、1.21.1.2 项目原由和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原由和建设的必要性 (1)是缓解人增地减、人地矛盾加剧的需要 人增地减矛盾日益突出,人口和土地逆向发展的形势日趋严 峻。人多地少的矛盾直接制约着全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本地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2)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和集体、个体和私营经 济的迅速发展,使非农业建设对耕地的需求量日渐扩大,耕地总量 保持动态平衡的难度不断加大。因此,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充 分挖掘土地潜力,成为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通过土地开

20、发整理,科学规划,合理配置田、水、路等基础 设施,实现地块的规模化、标准化,提高耕作技术与管理的科技含 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4)具有土地开发整理基础 为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府、许商街道办事处把土地 开发整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定规划、计划、 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1999 年,根据中发199711 号关于进一 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 ,政府进行了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制定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出了科学规 划、合理退耕,适度开发的目标,并在工作中抓好试点,逐步推进, 确保落实。 1.1.31.1.3 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示

21、范区的意义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意义 (1)通过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能够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在 一定程度上缓解*的人地矛盾,有力地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 标的实现。为小城镇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以土地开发整理为契机,依靠当地农业科研技术力量,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3)通过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高项目区整体定 位,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4)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建立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应用平 台,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项目区传统农业走生态型农 业发展道路,带动当地农业生产上水平上档次,促进当地

22、经济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21.2 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1.2.11.2.1 项目类型项目类型 本项目申报市级重点项目。 项目区属平原,地势较为平坦。项目区涉及*的边庞家村、 边张家村、大路家村、东双庙村、*、栾庙村、马集村、石家村、 西双庙村、西万坊村、枣林村等 11 个行政村。项目区总面积 598.24 公顷,盐碱地、设施农用地有很大的整理潜力。通过土地 平整可新增耕地 53.72 公顷。 1.2.21.2.2 项目性质项目性质 本项目属土地整理项目. 1.2.31.2.3 项目范围项目范围 涉及*共 11 个行政村。项目区北起西万坊村水浇地,南至 西双庙村水浇地,西起世家村水浇地

23、,东至马集村水浇地。 1.2.41.2.4 项目规模项目规模 (1)建设规模 项目区东西长 3.79 公里,南北宽 2.19 公里,总面积 598.24 公顷。 该项目预算总投资 1744.41 万元,全部由市财政投资。其中, 工程施工费 1533.7 万元,占总投资的 87.92%,设备购置费 0 万元, 占总投 0%,其它费用共计 176.48 万元, 占总投资的 10.12%,不 可预见费 34.20 万元,占总投资的 1.96%。 工程施工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 224.64 万元,占总投资的 12.88%;农田水利工程 234.53 万元,占总投资的 13.44%;田间道 路工程 105

24、9.60 万元,占总投资的 60.75%; 其他工程 14.88 万元, 占总投资的 0.85%。 其他费用包括前期工作费:70.07 万元, 占总投资的 4.02%;工程监理费:20.83 万元, 占总投资的 1.20%;竣工验收 费:46.01 万元, 占总投资的 2.64%;业主管理费:33.53 万元, 占总投资的 1.92%(见表 1) 。 1.2.51.2.5 项目工期项目工期 项目实施拟分一期进行,总工期 1 年,2013 年 1 月开工, 2013 年 12 月竣工。 1.2.61.2.6 项目任务目标项目任务目标 项目整理区总面积 598.24 公顷。通过开发整理,达到新增耕

25、 地率 8.98%的目标。 (见表 4) 通过配套基础设施和生态防护林网,灌溉保障率达到 75%以上, 建成“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旱能浇,涝能排”的基本农田。 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将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 表表 1-11-1 预算汇总表预算汇总表 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预算金额各项费用占总费用的 (万元)比例(%) 123 一工程施工费 1533.787.92 1 土地平整 224.6412.88 2 农田水利 234.5313.44 3 田间道路 1059.6060.75 4 其他工程 14.880.85 二设备费 350 三其他费用 176.4810.12 1 前期工作费 70.074.02

26、2 工程监理费 20.831.20 3 竣工验收费 46.012.64 4 业主管理费 33.531.92 四不可预见费 34.201.96 总计 1744.41 100.00 第二章第二章 报告编制依据报告编制依据 2.12.1 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 2.22.2 土地开发整理相关政策土地开发整理

27、相关政策 (1)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 (2)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8166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 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 ; (3)国土资发199939 号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 通知 ; (4)国土资发199950 号关于设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通 知 ; (5)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办法 ; (6)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 ; (7)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8)国家制定的其他土地开发整理政策、规定; (9)鲁财综2007128 号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 标准(试行) ; 2.32.3 相关设计规范相关设计规范 (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28、编制规程 (td/t10112000) ;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10122000) ;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td/t10132000) ; (4)t15772199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t16453.1-16453.6-1996) ;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 ; (7)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9)部颁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 (10)部颁 sl18-91沟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 (11)部颁

29、sdj127-84灌溉排水沟系设计规范 ; (12)机井技术规范 (sl256-2000) 。 2.42.4 地方有关文件、规划、计划地方有关文件、规划、计划 (1)*土地整治规划 (局部) ; (2)*土壤志 ; (3)*土地资源调查报告 ; (4) *水务、农业、林业、环保、交通、电力等部门有关文件;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局部) ; (6)*水利志 ; (7)*水利区划报告 ; (8)*综合农业区划报告 ; (9)*水利区划报告 ; (10)*农村电力网“十五”发展规划 ; (11)*统计年鉴(2010 年) ; (12) *水务、农业、林业、环保、交通、电

30、力等部门有关文件。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项目区概况 3.13.1 项目区基本情况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北纬 371636371748,东经 117 01121170341,项目区北起西万坊村水浇地,南至西 双庙村水浇地,西起世家村水浇地,东至马集村水浇地。涉及* 共 11 个行政村。包括:*的边庞家村、边张家村、大路家村、 东双庙村、*、栾庙村、马集村、石家村、西双庙村、西万坊村、 枣林村等 11 个行政村。 3.23.2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3.2.13.2.1 气象气象 项目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季节明 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旱涝交替,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 温

31、 12.8,年最高气温 40.5,年最低气温-22.6。多年平均 无霜期 195 天,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605 毫米。降雨年内分配很不 均匀,35 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12.5%,69 月降水量占全年 的 75.6%。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1164 毫米,多年平均风速 2.9 米/ 秒,历年最大风速 29 米/秒。 3.2.23.2.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貌类型为沿黄缓平坡地,土壤 成土母质为黄河冲积物。地面高程在 1416.5 米之间,土地平整 度差。项目区内形成了岗、坡、洼地相间的微地貌。 3.2.33.2.3 水文水文 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造成了结构层次交

32、错、岩性复杂 多变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其厚度达数百米。 区内地下水主要为储存于粉细砂层中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埋 深 23 米,水平径流缓滞,垂直运动强烈。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 降水,河流间歇性补给。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为中碳酸岩型水, 矿化度一般为 12 克/升。水质良好,适于灌溉。 3.2.43.2.4 植被植被 项目区内大部分为农田,周围植被较好。主要农作物为小麦、 玉米、棉花、豆类、蔬菜等,部分农路两侧种有少量林木,树种 主要有:杨树、柳树等;零星分布的废弃地、闲散地等处多为自 然植被,品种有紫穗槐等野生灌木和爬地龙、蒲公英等野草。 3.2.53.2.5 土壤土壤 项目区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壤为

33、壤质潮土和壤质盐化潮土。 可耕性好,适宜农作物生长。但由于土壤发育弱,有机质含量偏 低,土壤含盐量偏高,有强石灰反应,致使盐碱地在项目区内分 布较广。 3.2.63.2.6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项目区常见自然灾害有:旱灾、涝灾、干热风等。降雨时空 分布不均,水利工程设施得不到有效利用,农田多存在“旱时无水 灌,涝时无处排,农民靠天收”的局面。干热风对农作物的生长 发育危害较大,尤其对小麦生长不利,使小麦得不到灌浆所需的 水份导致灌浆不足,使小麦籽粒不饱并提前成熟而导致减产。 3.33.3 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涉及*共 11 个行政村。区域内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 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

34、,农村就业以务农为主,畜牧业生产完 全是家庭饲养,以牛、猪、羊为主,工副业生产主要利用闲散劳动 力,从事劳务输出和小规模的手工加工业。 3.43.4 农作物种植情况农作物种植情况 项目区适宜的农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棉花等,粮食作物 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根据项目区的具体情况,本规划选取小麦、玉米、棉花作为 项目区水浇地典型作物,种植比例分别为 70%、50%、50%复种指数 为 1.7。 3.53.5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3.5.13.5.1 交通设施交通设施 项目区以实现了村村通沥青路,但项目区内道路均为土路, 宽窄不一且缺乏规划,农用机械很难通行,不便

35、于机械化作业,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 3.5.23.5.2 水利设施水利设施 项目区排水体系已基本成型但需要进一步细化;项目区现有 的灌溉设施不足。临商河现有河道通畅,不需要清淤。部分排水 沟由于年久失修,淤积严重。 项目区现有井 18 眼,井深在 30 米左右,大多为群众自筹资 金所建,出水量较小。临商河是项目区灌溉的主要水源。由于季 节性变化,临商河的水量不能满足农业用水需求。 3.5.33.5.3 电力设施电力设施 项目区内有多条高压线路穿过,电力设施较完善,村内均有 与省级电网相连的照明用电和工业用电,电力供应充足。 3.5.43.5.4 林网建设状况林网建设状

36、况 项目区主要道路和沟渠无行树。 3.63.6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土地均为集体所有,地界清楚,面积准确,无权属纠 纷。项目区整理总面积 598.49 公顷,其中水浇地 490.94 公顷, 占项目区总面积的 82.03%;工矿用地 0.37 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 的 0.06%;其它农用地 76.56 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 12.79%; 未利用地 30.62 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 5.12%。项目区各地类面 积及其权属情况详见附表 1。 3.73.7 新增耕地潜力分析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项目区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盐碱地和设施用地。 (1)项目区现有 30.62 公顷的盐碱地。通

37、过平整土地、完善 排水设施进行改碱、培埂作畦、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可增加耕地 30.62 公顷。 (2)项目区现有农村道路 24.77 公顷,通过整理归并重新规 划后为 17.16 公顷,可增加耕地 7.61 公顷。 (3)项目区现有农田水利用地 39.36 公顷,通过整理归并重 新规划后为 36.41 公顷,可新增加耕地 2.95 公顷。 (3)项目区现有设施用地 12.18 公顷,通过整理归并重新规 划整理,可新增加耕地 12.18 公顷。 项目区可新增耕地总计为 53.72 公顷,新增耕地率为 8.98%。 表 3-1 *姜范等 10 村土地整治项目现状面积分类汇总表 单位:公顷 耕地 城

38、镇及工矿 用地 交通运输用 地 水利及水域设施用地其他土地 序号 土地权属单位及名 称 合计 小计水浇地采矿用地农村道路小计沟渠小计 设施农用 用地 盐碱地 1 边庞家村 107.0489.2489.243.303.013.0111.494.516.98 2 边张家村 13.5611.5811.580.311.671.670.00 3 大路家村 23.3519.0219.021.720.300.302.312.31 4 东双庙村 18.2711.9511.950.932.892.892.502.50 5*66.8447.2647.260.372.711.631.6314.8714.87 6 栾

39、庙村 67.3453.2253.224.019.739.730.380.38 7 马集村 31.8323.9423.941.075.725.721.101.10 8 石家村 44.9441.0441.042.391.511.510.000.00 9 西双庙村 53.3241.4241.423.353.173.175.380.594.79 10 西万坊村 112.06102.63102.632.974.314.312.152.15 11 枣林村 59.6949.6449.642.015.425.422.622.62 合计 598.24490.94490.940.3724.7739.3639.36

40、42.8012.1830.62 注:项目区内有 13.74 公顷林地,10.19 公顷坑塘水面,2.7 公顷水工建筑用地、78.31 公顷农村居民点,1.08 公顷公路用地,42.45 公顷水浇地,0.25 公顷的 其他草地、38.99 公顷采矿用地、3.09 公顷盐碱地、设施农用地 13.03 公顷、28.97 的河流水面,共 233.62 公顷不参与整理。 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分析项目分析 4.14.1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本项目报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 森林法 、 环境保护法的要求,符合 国土资源部的有关文件规定。本项目规划设计

41、是按照土地开发整理复 垦的标准和规范,依据实地情况,按照因地制宜、技术可行、经济合 理的原则编制完成的。 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和*国土资源局大力提倡和支持土地开发整 理工作,并确定了具体目标和要求,对开发规模、范围进行了初步规 划。本项目的确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的具体落 实,也是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 的支持。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 、 *土地整治规划 、 *水利防洪规划 。 4.24.2 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项目区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盐碱地和设施农用地。 (1)项目区现

42、有 30.62 公顷的盐碱地。通过平整土地、完善排 水设施进行改碱、培埂作畦、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可增加耕地 30.62 公顷。 (2)项目区现有农村道路 24.77 公顷,通过整理归并重新规划 后为 17.16 公顷,可增加耕地 7.61 公顷。 (3)项目区现有农田水利用地 39.36 公顷,通过整理归并重新 规划后为 36.41 公顷,可新增加耕地 2.95 公顷。 (3)项目区现有设施农用地 12.18 公顷,通过整理归并重新规 划后为 0 公顷,可新增加耕地 12.18 公顷。 项目区可新增耕地总计为 53.72 公顷,新增耕地率为 8.98%。 4.34.3 项目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项

43、目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 4.3.14.3.1 土壤物理性质土壤物理性质 项目区农耕土壤为褐土化潮土,耕层质地适中易于耕种,适耕期 长,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比较协调,耐劳耐旱,生产性能良好。 4.3.24.3.2 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化学性质 项目区土壤有机质适中,速效养分高,地力较好。 项目区现有耕地经过水利配套,可用于种植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 4.44.4 水资源平衡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 4.4.14.4.1 可供水量计算可供水量计算 项目区可用水资源有自然降水、地下水和地表客水。 项目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 605 毫米,无蓄水设施, 难以利用地表径流 (有效降雨量在作物灌溉定额时已

44、计入)。 1.临商河可利用水量 每年可由临商河中取水向项目区提供 100 万立方米的灌溉用水。 2.地下水可开采量。 项目区地下水丰富,雨水、灌溉以及丰水期河流的入渗为地下水 带来丰富的补给,通过打井可向项目区提供足够的灌溉水源,项目区 地下水量丰富,但可开采量不多,仅北方区域水质较好,适合灌溉。 地下水可开采量仅考虑布井区域。 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是:在开发量不大于补给量的前提下, 充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本项目区对地下水补给量主要为降雨入渗, 水体渗漏补给仍为临商河来水,不重复计算该部分补给。 (1)降雨入渗补给量 根据淮委编制的淮河流域及山东沿海诸河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 报告并结合本项

45、目区的实际情况,降雨入渗补给量由下列公式计算: w降=0.001fa 式中:w降 - 降雨入渗补给量,万 m3 f - 补给区面积,hm2 a -项目区年降水量,mm - 入渗系数 根据项目区水利、水文部门的相关资料,项目区 p=75%状况下, 降水量分别为 605mm,入渗系数可采用 0.27,补给区面积取项目区总 面积,即 598.24hm2,由上式可计算,p=75%保证率下,降雨入渗补给 量为 97.72 万 m3。 3.项目区内沟渠入渗补给量 沟渠侧渗量为 6 万 m3/公里.年,项目区内主要水源临商河长 2.26km,沟渠侧渗补给量为 13.59 万 m3。 水资源年可利用量为 10

46、0+97.72+13.59=211.31 万 m3。 4.4.24.4.2 需水量计算需水量计算 项目区用水量分农作物需水和农村生活用水及畜禽饮水三部分。 农作物灌溉用水只考虑地表水,而农村生活用水和畜禽饮水已由村村 通自来水解决,因此本项目水资源平衡分析不再考虑农村生活用水及 畜禽饮水。 项目实施后,耕地面积为 544.66 公顷,以种植小麦、玉米、棉 花为主,参照山东省灌区设计与施工拟定灌溉制度。 灌水模数按下式计算: t ma q 64 . 8 式中: q灌水模数(m3/秒/万亩) ; m作物一次灌水定额(m3/亩) ; a灌区作物种植比例; t连续灌水天数。 项目区水浇地主要种植农作物

47、为玉米、棉花、小麦,根据项目区 的具体情况,本规划选取小麦、玉米和棉花作为项目区水浇地典型作 物,种植比例分别为 70%、50%、50%复种指数为 1.7,则农作物种植面 积=544.66151.7=13888.83 亩。小麦、玉米、棉花生育期灌溉定 额分析见表 4-1、4-2、4-3。 表 4-1冬小麦灌溉定额分析表 起止日期需水量有效降雨量灌水定额 全生 长期 灌溉 定额 生育阶段 (月.日) 天数 (m3/亩)(m3/亩)(m3/亩)(m3/亩) 播种分蘖10.110.22212014.455.55 分蘖越冬10.2211.30383014.4515.55 越冬返青11.303.1912

48、915.9213.08 返青拔节3.14.12 4 3 6222.9539.05 拔节抽穗4.125.1186214.4447.56 全生育期10.16.12253343125.39120.79 120.79 表 4-2夏玉米灌溉定额分析表 起止日期作物需水量有效降雨量灌水定额 全生长期 灌溉定额 生育阶段 (月.日) 天数 (m3/亩)(m3/亩)(m3/亩)(m3/亩) 播种拔节6.117.10297656.7219.28 拔节抽穗7.107.27175760.26-3.26 抽穗扬花7.278.262620.25.8 扬花灌浆8.28.17155338.9815.75 灌浆成熟8.179

49、.15285055.69-5.69 全生育期6.119.1595262230.1240.83 40.83 表 4-3 棉花灌溉定额分析表 需水量 有效降雨 量 灌水定额 全生长期 灌溉定额 生育阶段 起止日期(月.日)天 数(m3/亩) (m3/亩) (m3/亩)(m3/亩) 播种出 苗 5.75.169128.483.52 三叶现 蕾 5.166.15302032.75-12.75 现蕾开 花 6.157.173213878.8759.13 开花吐 絮 7.179.245230123.69106.31 吐絮收 花 9.211.9677366.546.46 全生育期5.711.91834733

50、10.33162.67 175.42 由以上可计算出该项目区水浇地综合净灌水定额为 192.68m3/亩, 项目区水浇地净需水量为: 192.68544.6615=157.42 万 m3 amq 净 式中: 净需水量(万 m3) ; 净 q 农作物灌水定额(m3/亩) ;m 项目区耕地面积(万亩) 。a 项目区地表水灌溉由农户自备取水设备抽取,目前多用塑料软管 输至田间。地表水灌溉水利用系数取 0.8,毛需水量: =/ =157.42/0.8=196.77 万 m3 毛 q 净 q 式中: 净需水量(万 m3) ; 净 q 毛需水量(万 m3) ; 毛 q 灌溉水利用系数,取 0.8。 计算得

51、出项目区水浇地农作物毛需水量为 196.77 万 m3。 4.4.34.4.3 水资源平衡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 需水量为 196.77 万 m3,可供水量为 211.31 万 m3,大于需水量, 通过项目区开挖沟渠,兴修机井,同时采取田间节水措施,提高水的 利用系数,便可满足 75%的灌溉保证率。 4.54.5 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1)部分低洼地因长期排涝不畅,芦苇丛生、盐渍化比较严重。 仅仅依靠当地群众自身经济条件难以改变现状。 (2)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灌溉条件较差,使良好的土地资源 难以充分利用。 (3)因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项目区散乱的道路占用大量土地

52、 资源,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低。 (4)土地整理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滞后。 4.64.6 公众参与分析公众参与分析 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始终遵循公众广泛参与的原则,确定土地开 发整理类型,曾广泛征求专家和有关部门的意见,把握*社会经济现 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确保政策和决策的 科学性。 在编制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广泛地进行实地调查,根据群众的经 验积累和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市场走向,结合科研单位最新研究成果, 选择合适的项目分区和耕作制度。并与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进行 广泛交流,使本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与相关控制性土地利用规划相衔 接或协调,保障本项目规划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五章

53、第五章 项目规划方案项目规划方案 5.15.1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5.1.15.1.1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按照土地整理的要求要求,结合项目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 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而不能一味求高求新脱离实际 造成资源浪费。本项目规划方案在满足一般土地整理项目有关规范和 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土地利用率、改良土壤;充分利用现有灌排体系 和交通网络中的合理部分,重新规划灌排体系和交通设施;为充分利 用地表水,提高项目区灌溉保证率,按照 p=75%的灌溉保证率下,并 选择和当前社会经济状况和耕作条件相适应的灌溉方式、配置灌溉设 施和管理设施;对项目区内的

54、主要道路路面硬化,以满足机械化耕作 和车流量逐年提高的要求。 5.1.25.1.2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土地开发整理的 目标之一就是项目区耕地面积的增加,因而项目区规划始终坚持珍惜、 节约土地的原则。 (2)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项目规划坚持经济 效益、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社会效益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体现项目 的效益性、生态性和示范性。 (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必不可少性决定 对其利用必须坚持持续利用的原则,为远景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4)可行性原则。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其实施效果高低取决于规

55、划科学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程度, 规划充分考虑实施可能性。 (5)因地制宜原则。土地开发整理是对具体地区而言的,区域条 件不同,规划必然会存在差异。进行规划设计时,不求其与理论拟合 程度的高低,而在于与实际的结合程度,充分体现规划的特殊性。 (6)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原则。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 工程,需要多个方面的参与与合作,其中最重要的是项目所在地的政 府与群众。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充分听取项目区所在地政府和群众的 意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5.1.35.1.3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1)提高土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改善农 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2)提高土地利用率,

56、大力增加有效耕地,新增耕地面积占整个 项目面积的比例达到 8.98%以上,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推进农 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提供土地保障。 (3)对项目区土地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整治,完善配套农业设施,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田生态环境。通过整理,使项目区建设成田成 方、地成片、沟渠相通、路相连、林成网的高标准农田。灌溉用水保 障水平达 75%,中低产田得到改造,水利设施全面配套。 (4)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5)力争通过规划,实现农业现代化,将项目区建成农业发达、 经济繁荣、农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5.25.2 项目规划方案项目规划方案 5.2.15.2.

57、1 规划标准规划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td/t101110132000土地开 发整理标准 、 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 *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及*水利防洪规划进行规划设计,通过对田、水、 路、林的综合整治,达到“田成方、林成行、路成网、旱涝保收”的 农田标准。排涝标准按 10 年一遇设计。 5.2.25.2.2 总体布局总体布局 项目规划方案与总平面布置是:一是在项目区内,修整田间道路, 形成网格形布局,做到经济适用,四通八达,便于施工,有利生产。 二是根据项目区的地形条件,分片进行土地平整,达到田块整齐规则, 地面平整,实现增加有效耕地的目的。三是根据项目区的水资源

58、情况, 修建机井,开挖沟渠排涝,做到项目区内沟渠相通,与境外排水沟相 连,增强排涝能力。 5.2.35.2.3 分项规划分项规划 5.2.3.1 土地平整 通过田间路和生产路把项目区分成田块,耕作田块规划为 200400 米见方。土地平整主要以规划田块为平整单元,采用局部平 整的方案。共需平整土方 4.08 万 m3,调运土方 16.83 万 m3。 5.2.3.2 农田水利规划 清淤支沟 3 条长 2500 米,清淤斗沟 2 条长 2475 米,规划农沟 20 条长 14803 米;新建桥 15 座,维修原有桥 1 座;新建过路涵 25 处, 新建进地涵 72 处。 5.2.3.3 道路规划

59、 规划整修 6 米宽沥青路田间路 1 条长 3654 米,整修 5 米宽沥青 路田间路 3 条长 3539 米,整修 4 米宽沥青路田间路 1 条长 1990 米, 新建 4 米宽混凝土田间路 7 条长 12487 米,生产路 13 条长 9631 米。 5.2.3.4 防护林工程布局 在田间道一边布置防护林 2 行,株距 3 米。总共 13100 株。 5.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总面积 598.24 公顷,项目实施后,新增耕 地 53.72 公顷(见表 5-1) ,使项目区土地利用率达到 100%。 表 5-1 *等 10 村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前后面积对照表 单位:公顷 耕地

60、 城镇及工矿 用地 交通运输 用地 水利及水域设施用 地 其他土地 序号 土地权属单位 及名称 合计 小计水浇地采矿用地农村道路小计沟渠小计 设施用 地 盐碱地 整理前 598.24490.94490.940.3724.7739.3639.3642.8012.1830.62 整理后 598.24544.66544.6617.1636.4136.410.000.000.00 面积 增减 0.0053.7253.72-0.37-7.61-2.95-2.95-42.80-12.18-30.62 整理前 100.0082.0682.060.064.146.586.587.152.045.12 整理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