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永字八法永字八法 (唐代僧智永提出)(唐代僧智永提出) 侧侧 点为侧,点为侧, 如鸟翩然如鸟翩然 侧下侧下 勒勒 横为勒,横为勒, 如勒马之如勒马之 用缰用缰 努努 竖为努,竖为努, 用力也用力也 趯趯 趯趯为跃,为跃, 貌与跳跃貌与跳跃 同同 策策 左上为策左上为策 如策马之如策马之 用鞭用鞭 掠掠 左下为掠左下为掠 如篦之掠如篦之掠 发发 啄啄 右上为啄右上为啄 如鸟之啄如鸟之啄 物物 磔磔 右下为磔右下为磔 裂牲谓之裂牲谓之 磔笔锋开磔笔锋开 张也张也 欧阳询八诀 w丶,如高峰之坠石。 w丿,似长空之初月。 w橫若千里之阵云。 w竖如万岁之枯藤。 w横折,劲松倒折,落挂石崖。 w竖钩,如
2、万钧之弩发。 w提,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 w捺,一波常三过笔。 一、横的写法一、横的写法 w1、逆锋起笔、逆锋起笔 w2、向下顿笔、向下顿笔 w3、提笔右上行、提笔右上行 w4、中锋行笔、中锋行笔 w5、稍向上提笔、稍向上提笔 w6、顿笔向右下回锋、顿笔向右下回锋 1 1、长横、长横 w运笔方法如前述运笔方法如前述 2 2、短横、短横 w1、向左逆锋起笔、向左逆锋起笔 w2、向右下顿笔、向右下顿笔 w3、提笔折锋向右、提笔折锋向右 w4、蓄势后向右行笔、蓄势后向右行笔 w5、提笔向右下顿笔、提笔向右下顿笔 w6、提笔回锋收笔、提笔回锋收笔 3 3、凸横、凸横 w1、向左逆锋起笔、向左逆锋起笔
3、 w2、向右下顿笔、向右下顿笔 w3、向右行笔,中间、向右行笔,中间 向上凸向上凸 w4、末端转锋向右下、末端转锋向右下 顿笔顿笔 w5、提笔回锋收笔、提笔回锋收笔 4 4、细腰横、细腰横 w1、向左逆锋起笔、向左逆锋起笔 w2、向右下顿笔、向右下顿笔 w3、向右行笔,中间、向右行笔,中间 稍提锋稍提锋 w4、末端转锋向右下、末端转锋向右下 顿笔顿笔 w5、提笔回锋收笔、提笔回锋收笔 5 5、左尖横、左尖横 w1、顺锋起笔、顺锋起笔 w2、力量逐渐增大,、力量逐渐增大, 向右中锋行笔向右中锋行笔 w4、末端提笔向右下、末端提笔向右下 顿笔顿笔 w5、提笔回锋收笔、提笔回锋收笔 6 6、右尖横、
4、右尖横 w1、逆锋向左起笔、逆锋向左起笔 w2、折锋向右下顿笔、折锋向右下顿笔 w3、挫笔后向右偏上、挫笔后向右偏上 边提边行笔边提边行笔 7 7、横钩、横钩 w1、向左逆锋起笔、向左逆锋起笔 w2、折锋右下顿笔、折锋右下顿笔 w3、折锋向右中锋行、折锋向右中锋行 笔笔 w4、作钩时提笔向左、作钩时提笔向左 下重顿下重顿 w5、转锋回收至画中、转锋回收至画中 后挫笔向左下出钩后挫笔向左下出钩 w 练习 w写和横画相关的字两张。如:三、写和横画相关的字两张。如:三、 元、喜、无、等、茶、处、诸等。元、喜、无、等、茶、处、诸等。 1 1、垂露竖、垂露竖 w1、逆锋向左上起笔、逆锋向左上起笔 w2、
5、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w3、向左下提笔转锋、向左下提笔转锋 w4、向下中锋行笔、向下中锋行笔 w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 w6、回锋向上收笔、回锋向上收笔 2 2、悬针竖、悬针竖 w1、逆锋向左上起笔、逆锋向左上起笔 w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w3、向左下提笔转锋、向左下提笔转锋 w4、向下中锋行笔、向下中锋行笔 w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 3 3、右弧竖、右弧竖 w1、逆锋向左上起笔、逆锋向左上起笔 w2、转笔向右下顿笔、转笔向右下顿笔 w3、向左下提笔转锋、
6、向左下提笔转锋 w4、向下中锋行笔、向下中锋行笔 w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w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4 4、左弧竖、左弧竖 w1、逆锋向左上起笔、逆锋向左上起笔 w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折锋微向右下顿笔 w3、向左下提笔转锋、向左下提笔转锋 w4、向下呈、向下呈左弧状左弧状中锋行笔中锋行笔 w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w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5 5、细腰竖、细腰竖 w1、逆锋向左上起笔、逆锋向左上起笔 w2、折锋向右下顿笔、折锋向右下顿笔 w3、向左下提笔转锋、向左下提笔转锋 w4、向下中锋行笔,行笔过程中要捉笔敛锋、向
7、下中锋行笔,行笔过程中要捉笔敛锋 w5、向右下稍顿笔、向右下稍顿笔 w6、回锋向上收笔、回锋向上收笔 6 6、粗腰竖、粗腰竖 w1、逆锋向左上起笔,、逆锋向左上起笔,起笔稍重起笔稍重 w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w3、向左下提笔转锋、向左下提笔转锋 w4、向下中锋、向下中锋用力行笔用力行笔 w5、向右下顿笔、向右下顿笔 w6、回锋向上收笔、回锋向上收笔 7 7、上尖竖、上尖竖 w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w2、转笔向右下顿笔、转笔向右下顿笔 w3、向左下提笔转锋、向左下提笔转锋 w4、向下偏右中锋行笔、向下偏右中锋行笔 w5、向右下轻顿、向右
8、下轻顿 w6、回锋向上收笔、回锋向上收笔 8 8、竖弯、竖弯 w1、逆锋向左上起笔、逆锋向左上起笔 w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w3、向左下提笔转锋、向左下提笔转锋 w4、向下偏左中锋行笔、向下偏左中锋行笔 w5、底端处向右圆转、底端处向右圆转 w6、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向回锋收笔、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向回锋收笔 三 点 1 1、上点、上点 w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w2、折笔向右稍顿、折笔向右稍顿 w3、转笔向左下顿笔、转笔向左下顿笔 w4、提笔回锋收笔、提笔回锋收笔 2 2、下点(杏仁点)、下点(杏仁点) w1、逆锋向上起笔、逆锋向上起笔
9、w2、折笔向左下稍顿、折笔向左下稍顿 w3、转笔向右下稍驻、转笔向右下稍驻 w4、提笔向上回锋收笔、提笔向上回锋收笔 3 3、左点、左点 w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w2、折笔向下作顿,再转向右下稍驻、折笔向下作顿,再转向右下稍驻 w3、微提笔向右上回笔、微提笔向右上回笔 w4、回锋至中部后稍驻、回锋至中部后稍驻 w5、向右上出锋、向右上出锋 4 4、右点、右点 w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w2、折笔向右作顿、折笔向右作顿 w3、转笔向右下行笔、转笔向右下行笔 w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 5 5、右上点、右上点 w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10、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w2、折笔向右下顿笔、折笔向右下顿笔 w3、转锋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转锋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6 6、左上点、左上点 w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w2、折笔向右作顿、折笔向右作顿 w3、转笔向右下行稍驻、转笔向右下行稍驻 w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 7 7、左下点、左下点 w1、逆锋向右上角起笔、逆锋向右上角起笔 w2、折笔向左下顿笔、折笔向左下顿笔 w3、提笔折向右下作顿、提笔折向右下作顿 w4、微微提笔回锋收笔、微微提笔回锋收笔 8 8、右下点、右下点 w1、顺锋起笔、顺锋起笔 w2、向右下顿笔、向右下
11、顿笔 w3、提笔折锋向下顿笔、提笔折锋向下顿笔 w4、微微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微微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 四、撇 4 1 1、竖弧撇、竖弧撇 w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w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折笔后向右下顿笔 w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行笔后再向左下方写、转笔蓄势向下中锋行笔后再向左下方写 弧状的撇,力至笔端。弧状的撇,力至笔端。 2 2、细腰撇、细腰撇 w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w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折笔后向右下顿笔 w3、转笔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转笔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3 3、兰叶撇、兰叶撇 w1、自上方向左下顺锋起笔、自上方向左下顺锋
12、起笔 w2、边行笔边按笔、边行笔边按笔 w3、至中部后边行笔边提笔至左下出锋,力、至中部后边行笔边提笔至左下出锋,力 至笔端。至笔端。 4 4、弯头撇、弯头撇 w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w2、向右上方转笔作围后折笔向右下方顿笔、向右上方转笔作围后折笔向右下方顿笔 w3、转笔蓄势后向左下写撇出锋,力至笔端。、转笔蓄势后向左下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5 5、弧钩撇、弧钩撇 w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w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折笔后向右下顿笔 w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写弧、转笔蓄势向下中锋写弧 w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提笔蓄势向左上出钩、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提笔蓄势向左上出钩
13、 6 6、长曲撇、长曲撇 w1、将横画与长斜撇连在一起书写、将横画与长斜撇连在一起书写 w2、起笔写横、起笔写横 w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然后提笔、顿笔写折 w4、然后行笔写长斜撇、然后行笔写长斜撇 7 7、短曲撇、短曲撇 w1、将短横与短斜撇连在一起书写、将短横与短斜撇连在一起书写 w2、起笔写短横、起笔写短横 w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然后提笔、顿笔写折 w4、然后行笔写撇、然后行笔写撇 作业作业 w将以下字每个字写两遍:将以下字每个字写两遍: w福、蔡、度、威、大、厚、宗、必、悲、福、蔡、度、威、大、厚、宗、必、悲、 深、照、株、禅、问、七深、照、株、禅、问、七 w下周上课交下周上课交
14、 五、捺五、捺 柳公权的笔法柳公权的笔法 欧阳询的笔法欧阳询的笔法 1 1、直捺、直捺 w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w2、折锋向右顿笔、折锋向右顿笔 w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w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2 2、弧捺、弧捺 w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w2、折锋后向右顿笔、折锋后向右顿笔 w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w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3 3、方头捺、方头捺 w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w2、折锋向右顿笔、折锋向右顿
15、笔 w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w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4、长捺长捺 w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w2、折锋向右顿笔、折锋向右顿笔 w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w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5 5、尖头捺、尖头捺 w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自左上角顺锋起笔 w2、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w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6 6、短捺、短捺 w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自左上角顺锋起笔 w2、顺势
16、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w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7 7、反捺、反捺 w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自左上角顺锋起笔 w2、起笔后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起笔后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w3、捺脚处向右下顿笔、捺脚处向右下顿笔 w4、提笔回锋收笔、提笔回锋收笔 8 8、曲反捺、曲反捺 w1、曲反捺是由短斜撇和反捺连接而成、曲反捺是由短斜撇和反捺连接而成 w2、先逆锋写撇、先逆锋写撇 w3、撇的末端处驻笔后写反捺、撇的末端处驻笔后写反捺 w4、角度应大于、角度应大于90度度 六、钩六、钩 1 1、竖钩、竖钩 w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自左上角
17、逆锋起笔 w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w3、转锋蓄势向下中锋行笔、转锋蓄势向下中锋行笔 w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转笔蓄势向左上、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转笔蓄势向左上 挑笔出锋挑笔出锋 2 2、弯弧钩、弯弧钩 w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w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w3、转锋蓄势向下中锋写弯弧、转锋蓄势向下中锋写弯弧 w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转笔蓄势向左上、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转笔蓄势向左上 挑笔出锋挑笔出锋 3 3、横折钩、横折钩 w1、横折钩是由横和竖钩组成、横折钩是由横和竖钩组成 w2、先逆锋写横、先逆锋写横 w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
18、蓄势、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蓄势 写竖钩写竖钩 w4、出钩的方向指向起笔点、出钩的方向指向起笔点 4 4、横折弯钩、横折弯钩 w1、横折弯钩是由横和弯钩组成、横折弯钩是由横和弯钩组成 w2、先逆锋写横、先逆锋写横 w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蓄势、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蓄势 写弯钩写弯钩 w4、出钩的方向指向起笔点、出钩的方向指向起笔点 5 5、横折斜钩、横折斜钩 w1、横折钩是由横和斜钩组成、横折钩是由横和斜钩组成 w2、先逆锋写横、先逆锋写横 w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 w4、再转锋写斜,再写钩、再转锋写斜,再写钩 6 6、竖钩(向右)、竖
19、钩(向右) w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w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w3、转锋蓄势后中锋行笔写竖、转锋蓄势后中锋行笔写竖 w4、提笔转锋再向右下挫笔、提笔转锋再向右下挫笔 w5、提笔转锋挫笔蓄势向右上挑笔出锋、提笔转锋挫笔蓄势向右上挑笔出锋 7 7、弧钩、弧钩 w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w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w3、转锋蓄势向右下写弯弧、转锋蓄势向右下写弯弧 w4、末端处向右下挫笔后提笔转锋,蓄势向、末端处向右下挫笔后提笔转锋,蓄势向 左上挑笔出锋左上挑笔出锋 8 8、浮鹅钩、浮鹅钩 w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w2、
20、折锋后向右下顿笔、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w3、转锋蓄势向下偏左中锋行笔、转锋蓄势向下偏左中锋行笔 w4、转笔写弯弧,出锋处挫笔转笔蓄势向上、转笔写弯弧,出锋处挫笔转笔蓄势向上 出锋出锋 9 9、卧钩、卧钩 w1、自左上方顺锋起笔、自左上方顺锋起笔 w2、顺势向右下中锋行笔,边行边按写弧、顺势向右下中锋行笔,边行边按写弧 w3、末端处向挫笔转锋后,蓄势向左上出锋、末端处向挫笔转锋后,蓄势向左上出锋 1010、右弯弧钩、右弯弧钩 w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w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w3、转锋蓄势后中锋向右偏上行笔、转锋蓄势后中锋向右偏上行笔 w4、再提笔、顿笔,蓄势写弧
21、弯钩、再提笔、顿笔,蓄势写弧弯钩 作业: w写相关笔画的字两张写相关笔画的字两张 w思、元、而、东、道、会、福思、元、而、东、道、会、福 w厚、妙、左、深、照、株、禅厚、妙、左、深、照、株、禅 七、挑七、挑 1、右向挑 w1、左下方逆锋起笔、左下方逆锋起笔 w2、右下顿笔、右下顿笔 w3、稍提折锋后向右上挫笔、稍提折锋后向右上挫笔 w4、蓄势向右上边提边行出锋,力至笔端、蓄势向右上边提边行出锋,力至笔端 2、上向挑、上向挑 w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w2、折笔向下偏右顿笔、折笔向下偏右顿笔 w3、转笔回锋后扭锋挫笔,蓄势后向右上方、转笔回锋后扭锋挫笔,蓄势后向右上方 挑出,力至
22、笔端挑出,力至笔端 八、折八、折 w横折时,竖画粗重有力,折部形方,大而外横折时,竖画粗重有力,折部形方,大而外 突。突。 w竖折时,竖画宜轻,折部较小,可方可圆。竖折时,竖画宜轻,折部较小,可方可圆。 “日日”字外形方正,右竖微弯,短横粗壮。字外形方正,右竖微弯,短横粗壮。 “自自”字,窄长,两竖微弯成字,窄长,两竖微弯成“()()”形。形。 1、横折斜、横折斜 w1、横折斜是由横和斜组成、横折斜是由横和斜组成 w2、先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先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 w3、提笔、顿笔后,转锋蓄势写斜,力至笔端、提笔、顿笔后,转锋蓄势写斜,力至笔端 2、横折折撇、横折折撇 w1、逆锋起笔
23、,中锋行笔写横、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横 w2、提笔轻顿,转笔写小撇,、提笔轻顿,转笔写小撇, w3、再折锋边行边按,后转锋写撇、再折锋边行边按,后转锋写撇 3、横折撇弯钩、横折撇弯钩 w1、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上挑横、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写上挑横 w2、提笔、顿笔后,转锋蓄势写撇、提笔、顿笔后,转锋蓄势写撇 w3、提笔折锋顺势写弯钩、提笔折锋顺势写弯钩 4、撇折提、撇折提 w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自左上角逆锋起笔 w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w3、转锋蓄势向左下写撇、转锋蓄势向左下写撇 w4、提笔向下顿笔转锋后,挫笔蓄势向右下、提笔向下顿笔转锋后,挫笔蓄势向右下 写提,力至笔端写提
24、,力至笔端 笔画的应用笔画的应用 w汉字由各种不同的笔画组成。在字中,由于汉字由各种不同的笔画组成。在字中,由于 笔画之间相互搭配的需要,尤其是在字中所笔画之间相互搭配的需要,尤其是在字中所 处的位置和主次的不同,都会出现一定的变处的位置和主次的不同,都会出现一定的变 化。化。 w一字之中,不同的笔画其轻重、长短不同,一字之中,不同的笔画其轻重、长短不同, 同一笔画在字中所处位置不同,其轻重也不同一笔画在字中所处位置不同,其轻重也不 一样。同时,笔画在搭配时,应分清主次,一样。同时,笔画在搭配时,应分清主次, 有长短、有伸缩。有长短、有伸缩。 w若是相同的笔画在字中同时出现时,就更应若是相同的
25、笔画在字中同时出现时,就更应 该强调其变化,有的甚至其形状也会发生改该强调其变化,有的甚至其形状也会发生改 变,以避免重复而显得呆板。当然,这些变变,以避免重复而显得呆板。当然,这些变 化,以突出主笔为原则。化,以突出主笔为原则。 w笔画在应用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笔画在应用中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 方面:轻重搭配;主次分明。以下分别说明。方面:轻重搭配;主次分明。以下分别说明。 一、轻重搭配一、轻重搭配 w1 1、横轻竖重、横轻竖重 w一字之中,横画一般较轻,尤其是长横和一字之中,横画一般较轻,尤其是长横和 被包围部分的横画宜轻。被包围部分的横画宜轻。 w竖画(包括竖钩)要重,尤其
26、是中竖及横竖画(包括竖钩)要重,尤其是中竖及横 折中的竖画要重。如折中的竖画要重。如“寸寸”、“寺寺”。 w2 2、撇轻捺重、撇轻捺重 w一字之中,如果撇捺左右相对,或相交,一字之中,如果撇捺左右相对,或相交, 应该使其撇画轻,捺画重,这一般是指长应该使其撇画轻,捺画重,这一般是指长 撇与长捺而言的。如撇与长捺而言的。如“来来”、“史史”。 w3 3、短重长轻、短重长轻 w一字之中,长笔画宜轻,短笔画宜重,不一字之中,长笔画宜轻,短笔画宜重,不 论笔画是否同一类型,都如此。论笔画是否同一类型,都如此。“土土”、 “者者”二字中,长横、长撇都轻,短横、二字中,长横、长撇都轻,短横、 短撇都重。短
27、撇都重。 w4 4、左轻右重、左轻右重 w左轻右重是指在同一字中,左右相对的两左轻右重是指在同一字中,左右相对的两 竖,左边的竖要轻,有边的竖要重,以分竖,左边的竖要轻,有边的竖要重,以分 清主次。如清主次。如“田田”、“甫甫”二字它们各自二字它们各自 左右两竖在写的时候,就有轻重之分。左右两竖在写的时候,就有轻重之分。 w5 5、内轻外重、内轻外重 w一字之中,处于字的中间部分的笔画,因一字之中,处于字的中间部分的笔画,因 其多而密集,宜轻。处于字的四周,特别其多而密集,宜轻。处于字的四周,特别 是上下两端的笔画,因其空疏,则宜重。是上下两端的笔画,因其空疏,则宜重。 如如“尊尊”、“尘尘”
28、。 w6 6、多轻少重、多轻少重 w合体字中,字中各部分的笔画多少不等时,合体字中,字中各部分的笔画多少不等时, 笔画多的部分,笔画宜轻;笔画少的部分,笔画多的部分,笔画宜轻;笔画少的部分, 笔画宜重。如笔画宜重。如“且且”、“殿殿”。 二、主次分明二、主次分明 w1 1、主笔宜长、主笔宜长 w一字之中,笔画因其位置以及在整个字中一字之中,笔画因其位置以及在整个字中 所起的作用不同而有主次之分。对字的结所起的作用不同而有主次之分。对字的结 构形态有重大影响的笔画为主笔。如构形态有重大影响的笔画为主笔。如“”“” 重、重、“年年”的主笔为长横、中竖。的主笔为长横、中竖。 w“丈丈”字的主笔是撇、
29、捺字的主笔是撇、捺 w“或或”字的主笔是斜钩字的主笔是斜钩 w2 2、同画求变、同画求变 w一字之中,连续出现同一笔画时,其笔画一字之中,连续出现同一笔画时,其笔画 应该有长短、轻重、正斜、曲斜、方圆等应该有长短、轻重、正斜、曲斜、方圆等 的不同变化。的不同变化。“事事”字六横,字六横,“而而”字四字四 竖则各不相同。竖则各不相同。 w“为为”字三个横折,上面两折,形方外突,竖字三个横折,上面两折,形方外突,竖 部内斜,下折外形圆转,竖部正而微曲。部内斜,下折外形圆转,竖部正而微曲。 w“承承”字三撇则曲直、长短、轻重各不一样。字三撇则曲直、长短、轻重各不一样。 练习练习 w将以下字各写两次:将以下字各写两次: w寺、来、史、者、田、甫、尊、尘、且、寺、来、史、者、田、甫、尊、尘、且、 殿、重、年、丈、或、事、而、为、承殿、重、年、丈、或、事、而、为、承 结尾 初学书法,习惯了铅笔,钢笔,圆珠笔之 类的硬笔,乍用柔软的毛笔,手颤抖,点画 软弱,力不从心,结构也不甚合乎法度,这 时就有人心灰意冷,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15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
- 展览馆装修合同
- 2025年度建筑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创新模式试点方案
- 2025年度五星级酒店与VIP客人个性化服务协议
- 2025年度房产赠与与可持续发展合同
- 2025年度冷链物流货运损坏赔偿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合作协议中的支付及费用分摊细则
- 2025年度带宠物友好房屋出租协议电子版
- 2025年度广告代理合同解除通知期限与费用结算规范
- 2025年度报废车买卖及报废车辆拆解与环保设施投资合同
- 《百达翡丽名表介绍》课件
- 《集装箱标识辨识》课件
- 2024年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年终的工作总结
- 2025版《VOCs废气处理设施安全检查表》(全)
- 整形医院客户管理培训
-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课件(部编版)
- (投资管理)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 2024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 罪犯正常死亡报告范文
- 砌筑工的培训
- 清洗卫生间(课件)三年级下册劳动人民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