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藏戏》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藏戏》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藏戏》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藏戏教学设计与反思课文分析: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 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 藏戏艺术有 600 多年 的历史, 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 400 多年, 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 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 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 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 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 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 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 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学习目

2、标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 具,仅一鼓一 ?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 不会结束藏戏, 以不可抗拒的魅力, 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 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 的,有着怎样的特色。2板

3、书课题、读文,理清思路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 结束。)、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 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 而藏戏是其中之一; 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 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 的自豪。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816 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1默读 8 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

4、的具体描写。 具演出的特点; 1718 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 19-20 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 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 816 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4自由读 17 和 18 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 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5你想看藏戏吗, 为什么? (感受藏戏的自然、 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 结合看戏人, 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

5、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 自然段。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 18自然段。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 自然段。4师生合读: 21 自然段。四、了解藏戏的形成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2交流、生发:(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 般的激流中, 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 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 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2)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 58 座铁索桥。通过 7位姑娘组成

6、的藏戏班子, 以艺术和善 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 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 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五、总结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 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 部分。六、作业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板书设计:戴面具演出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三五天没结束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册第二组文章都是介绍不

7、同地区、 不同民族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 我感觉学生在学 这一单元文章内容时,应该非常感兴趣,结果也正如我所料。 藏戏一文,感受颇深。现 将自己对本节课的反思随手写下来, 可能会有许多不足之处, 希望各界同仁能够提出宝贵意见。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 学生深受感染, 然后也都纷纷介绍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藏戏的材料。 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 的兴趣走进了文本, 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会了相关词语。 然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 质疑,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比较难一点的问题, 简单的问题随提随时解决掉, 然后赏析文 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学生针对

8、此环节谈得感受非常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产生了收集的欲望。 整个课堂被浓浓的藏戏包围。 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 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 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 中逐步完善。(我爱这土地 乡愁)学案自主预习(1) 诗人为何不用 “珠圆玉润 ”之类的词而用 “嘶哑 ”形容鸟儿唱的歌喉 ?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 鸟儿歌唱的内容中, “土地 ”河“流 ”“风”黎“明 ”有哪些深刻的含义 .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 有哪些象征意蕴 ?(3) 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有”何深意 ?(4) 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

9、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5) 概括本诗的主旨 .乡愁自主预习 2 诗人所抒写的 “乡愁 ”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 ?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 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 拓展延伸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2语言运用 .余光中说乡愁是 “浅浅的海峡 ”,席慕蓉说是 “没有年轮的树 ”,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 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 ?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