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2006-4-7 10:13:30教研中心 阅读次数: 0 雉城二小 沈利玲 长兴县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 范顺明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材共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项主题活动,每单元四项。规划约课时28完成(每单元7课时)。每周2课时,每学期余下的3周6课时应补充校本德育类课程资源或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16篇课文。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第二单元:我的生活好习惯1、我的一家 5、我掉了一颗牙2、我是家中小成员 6、眼睛与耳朵的诉说3、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 7、喝水的学问4、过家家 8、在餐桌上第三单元:爱心行动 第四单元:火热的夏天9、关
2、心老人 13、雷雨来了10、他们需要关爱 14、夏天的小虫11、小手拉小手 15怎样才凉快12、别把小草弄疼了 16、过好暑假整册教材的总目标:培养孩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应付挑战的勇气,并热爱劳动,热爱家庭,热爱生活,愿意亲近自然,能与人合作,交往,诚实友爱,积极向上,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一单元:我爱我家童年是儿童一生中最为快乐和灿烂的时光。在这儿,孩子们被一切无私宽容的爱暖暖地包围着,没有风雨,似乎只有阳光。小到家庭成员的亲情,大到社会大环境的关注。他们都被寄予太多梦幻般美好的期待,他们的心中理应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扑楞着感恩的爱心我们感
3、到遗憾的是,本应是和谐的“互爱”的友好氛围,可是“小皇帝,小公主”这些不雅之音却频频出现(甚至愈演愈烈变本加厉),孩子们往往意识不到他人的关爱,认为接受对方的关心是天经地义,凡事都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这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教育的第一位问题是使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成长的童年。”可见,利用品德与生活教学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新世纪的重要课题。一、本单元教材定位: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儿童家庭的组成,与儿童共同生活的成人的教育态度、方式、价值观以及家庭日常的生活习惯、气氛、人际关系将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与家庭合作,为儿童
4、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儿童在和谐、民主、温暖的家庭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关爱,学会负责,就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向重要任务。二、课时安排:本单元设计了四个主题活动:7课时完成1、 我的一家 1课时2、 我是家中小成员 2课时3、 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 2课时4、 过家家 2课时三、单元的主题结构及关联分析: 由介绍家庭情况,回忆家庭生活认识自己是家庭小成员,唤起儿童的责任意识寻找深层次地体会自己在父母的关心下成长,感悟“家”的含义再现家庭生活精彩片段的游戏活动,感受家庭生活的情趣。本单元的四个主题活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以“情感”为线索,逐层展开,逐步深入,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
5、会负责。活动主题一:我的一家一课时完成。教材分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家庭构成情况各不相同。这一课侧重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体验家庭生活的的欢乐和亲情,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开始,逐步发展对他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意识。本课设有三个栏目:第一个栏目:介绍我的家人。教材第二页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小朋友与家人一起生活的照片。有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在家中合影;有的和爸爸、妈妈去郊外植树;还有的和舅舅、舅妈、姥姥、姥爷去旅游目的是让学生从多角度介绍自己的家庭,并与大家分享家庭生活的幸福快乐。课本第4页,呈现的是小朋友从不同方面,如家人的年龄、生日、属相、职业、兴趣爱好
6、及对家庭生活的感受等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人,在于提示学生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和介绍自己的家人。第二个栏目:游戏:亲情对对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家长参与游戏活动,引导儿童了解父母,学会关爱。这里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亲子游戏的活动内容是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或其他条件自己确定,但目的应该是一致的,创设儿童与父母相互配合的游戏活动,在共同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家长理解活动的教育价值和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方法,使儿童体验到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第三个栏目:我家的故事。通过展示自己和家人一起生活的照片或画自己的家人,帮助学生回忆自己难忘的家庭故事讲给大家听。引导学生感受亲请,体悟家庭生活在自
7、己成长中的作用。教学建议:1、学生在课前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记在心中准备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介绍。还要让学生准备几张家庭生活照,准备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2、上课时,教师可以示范向学生展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让学生猜一猜哪个是自己。然后介绍照片中的人物与自己的关系、家人的职业、爱好、生活习惯等。教师介绍要有条理、层次清晰、学生容易理解,并易记住表达方式,为自己的交流做好铺垫。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按老师介绍的方式或自己喜欢的方式,学生根据自己课前对家人的观察与了解,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对能清楚明白的介绍自己家人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3、“欢乐家庭故事多
8、”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带来家庭生活录像,播放其中的片断,向全班同学展示与家人在一起生活的美好片断。看过录像后,在请同学讲述一个自己难忘的家庭故事。本课教学应注意的事项:1、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学生的家庭都是温馨幸福的。因此,活动前教师要了解儿童的家庭情况,特别是一些特殊家庭。(如单亲、父母不在身边、家庭是否和睦等)活动中要关注那些问题家庭的孩子,有针对性地指导,避免伤害儿童,帮助他们建立家庭生活的信心。2、在学生介绍自己家人时,因经济、家庭成员状况的不同,儿童的不同家庭、不同生活情况,要注意适时引导学生尊重那些普通劳动者的工作,避免攀比和伤害单亲家庭的儿童。3、本课的活动方式可以采用小组讨论,
9、汇报交流,实践操作,教学游戏等,努力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通过活动体验亲情,通过活动学会合作与共享。活动主题二:我是家中小成员教材分析:现在的孩子,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娇生惯养,依赖性强的现象。如何唤起儿童的责任意识,引导孩子学会爱,学会自理呢?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课教学,主要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是爱父母的表现。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以来父母,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自立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教学建议:本课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该课程的基本特征。活动是
10、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自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通过小组、角色扮演、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1、创设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如用音乐,家庭照片等烘托气氛,引领学生进入生活化的学习
11、情境。2、小品表演。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小熊和妈妈,小熊早晨起床后叫妈妈帮他穿衣,帮他拿碗筷,整理书包等等,把这些情境呈现给学生,指导学舌功能讨论这种情境中的不同人物的心情与言行,从剧中人和旁观者的不同身份来评价游戏中的角色行为的是非。学生会发表自己的想法、看法,通过“你想对小熊说什么?”这个问题借学生的口说出学生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感想。如,学生可能会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依赖妈妈”3、学生仔细地观看录像,或教材中的图片,内容是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给树浇水,洗手帕等。看了之后学生一定会想这些事我也会做,我还会做其他事情。知道学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两个空白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填补
12、,只要是自己平时做过的事,都可以。教学时可相相机地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自己的事要自己做,自己做带来什么方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理意识。4、我会做,我能行小竞赛。 学生会做的事请他借助一些动作表演一下、交流一下。再挑选几位学生当众比赛“穿衣、叠衣服、戴红领巾、梳辫子”这四件事,这四件事从易到难,从学生普遍会做到少数学生会做,经过精心挑选,在完成这四件事的过程中,也是全班学生模仿、学习的过程。万一不会也没关系,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多练习,把课堂延伸到课后,培养学生一种爱劳动的习惯,同时也体验到劳动成功之后的乐趣。注意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比如整理书包是每个学生每天
13、都要做的事,做好做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要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整理书包,方便自己的学习活动,动员每个学生人人动手,自己整理。在整理书包之前,请学生介绍以往自己整理书包的经验,肯定学生好的方法,再展示已整理好的书包让学生观看,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这样学生做起来就有法可依,又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书包的结构、用途,从而灵活运用。在活动评价时,不要只重速度,还要重质量,重鼓励。所选的内容都应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联系的事例,通过活动,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4、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在欢快的歌曲中学生劳动得非常愉快。教师展示学生的活动成果,表扬部分学生。激发学生热
14、爱劳动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用歌声表达自己热爱劳动的心声,做个自理的好孩子。 第二课时:设计我的家。1、活动开始,可以在黑板上贴上学生自己的作品“我的家”,教师一一介绍学生的作品,如:同学们的家真漂亮,有高高的楼房,有养着鱼虾的小池塘,屋前屋后种着花草树木,小朋友在家跳绳,与父母去逛街,生活得多么愉快,多么幸福创设一种氛围,为整堂课奠定情感的基础。学生根据作品介绍自己的家,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美,表现美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庭的情感,也为下面设计、美化家庭作铺垫。2、小小设计师。回忆、交流:为了使家更漂亮,你曾经为家里做过什么?表扬爱家的种种行为,激发大家根据自己的
15、家庭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为家庭出力。大胆创新:请大家当一回设计师,根据家庭情况来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引导学生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让学生动手设计,在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的愉悦。同时抒发对家庭的热爱。结合作品展示,同学见相互学习、相互评议,相互交流和欣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课后可以征得家长的支持,与孩子共同装扮房间,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活动主题三:在爸爸妈妈的关心下成长2课时完成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灵活多样,设计新颖优美,生动有趣,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
16、游戏为载体。以孩子搜集有关自己“成长”的足迹(包括小时候用过的物品,记录成长的数据,以及倾听父母的诉说“幸福的回忆”、“听妈妈真情诉说”、“亲情悄悄话”、“向爸爸妈妈献孝心”等游戏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感性的观察比较,感悟到自己真的长大,从而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艰辛,懂得要心存感激,学会关心父母,既而把“爱”延续到其他人或事上。第一课时:寻找成长的足迹。人对知识的获取,总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热情,让学生在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主动体验中,实现认知内容和个人价值标准的共鸣,是加速对道德观点的认同,促进学生迅速掌握道德知识的有效
17、途径。一件件可爱的小衣服,一张张刚出生时小脚印的照片,一本本各种时期的相册,轻柔的音乐在教室里缓缓的流淌,孩子们轮流上前,指着物品或照片,动情的向小伙伴们介绍着自己的成长过程:“这是我刚出生时医生阿姨帮我印下的脚印,现在我的脚可比照片上大多了。这是我小时侯妈妈帮我织的衣服,可惜现在连手臂都伸不进去了”坐在教室中间的孩子们此时是安静的,脸上的表情着实让人感慨原来孩子也有如此丰富的内心感情变化。看到小伙伴在讲解小脚印,他们都会不由自主抬起自己的脚比比划划,一个个都沉醉其中,觉得自己长大了。教师自然抓住时机和孩子一起探讨“我是怎样长大的?”使孩子体会: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关
18、心。教育效果也在一片暖意中实现了。什么力量如此神奇,使得孩子这样忘我,这样投入?重要的因素情境,教师倾心营造的与儿童心灵相通的情境。研究表明,环境无不对人的心理发生着作用,恰当的情境刺激有利于儿童的自主体验,想象放飞,才能更好理解教者的意图。毫无疑问,课本上的文本对孩子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距离,只有当儿童与文本之间产生某种撞击,共鸣,文本所要阐述的教育意义才会展示丰富的意义,儿童也会从中自然汲取知识。而情境的创设正是这二者之间的红娘。情境的实质是人为优化的环境,这个环境是为促使儿童能自主活动其中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氛围,就能与儿童的情感心理产生共鸣而契合。在“看看、比比、问问、称称、量量”
19、中,在幸福的回忆中,在听妈妈真情诉说中,学生不但看到自己的长大,还了解带自己生命是父母给予,并且发现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操碎了心,父母之情油然而生。在次基础上,学生感动之余,提笔写下“亲情悄悄话”,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第二课时:回报父母。上节课,学生已经深刻体会到:在爸爸妈妈关爱下,我们幸福地生活、健康地成长,那么,作为儿女,我们该如何回报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呢?歌曲欣赏小乌鸦爱妈妈,同时播放录象故事。心有所动,情有所至,最终要落实在行动中。“小乌鸦爱妈妈”的童话故事令人感动,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再让学生饱含深情地演唱,这样启迪孩子向小乌鸦学习,懂得感激,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父母的深情关爱。再联
20、系学生生活,真正能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的孩子到底有多少呢?教材上“我能做”这一活动,向我们展示了孩子生活的两个正面的场景。为田间劳动的父亲端杯茶、递条毛巾,说上一句问候的话;为劳累了一天的父母摆晚筷这时需要教师课前了解学生中存在的这些正面的事例,请他们来介绍或通过他们的爸爸妈妈对孩子在家的情况的描述,体会爸爸妈妈的那种满足、欣慰感。这样互相启发,学会将爱心落实在生活的细微处。当然,学生存在着差异,我们不应加以指责、批评,应该鼓励他们从现在开始用自己的行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孝敬父母我能行”比赛现场。分小组比赛,看看到底谁才能真正成为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1、鼓励学生通过答、辩、演、议等比赛方式,联系实际,体验生活中的矛盾冲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真诚地回报父母的爱。教学建议:课前组织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寻找婴儿时期的小衣服,小鞋子、小袜子等物品。量量、称称、问问,记录自己的各方面变化。还可以与父母一起翻看相册;听父母讲自己成长中的感人故事。本课教学应注意的事项: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根据“知行统一”的原则,课后活动的安排,应着眼行为落实,看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将道德内化为实际行动,使德育收到真正的效果。课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回报父母的爱,比如开展“客人到我家”、“我是妈妈的小帮手”、
22、“给爸爸过生日”等活动。制作并填写“爱心小卡片”,定期在班队活动课上交流。活动主题四:过家家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对家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深切地感受到家人无私的关爱和家庭生活的温馨。知道自己是在父母的关心下成长的,自己作为家庭的成员,也应担负一定的责任感。过家家,是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的,也是这一单元的总结,他以聚焦儿童家庭生活中某一特点的事件展开,让儿童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感受爱、体验爱,表达爱,从而升华对家庭的情感。教学建议:本课2课时完成,根据本课活动的特点,也可合并使用。1、首先,为了营造活动的氛围,方面活动的开展,改变一下教室桌椅的摆放,营造家庭的氛围。
23、墙壁、黑板上也可以进行美化。第一课时。一、选择主题、划分角色一年级学生能力较差,又特别喜欢游戏,如果指导不到位,极易造成秩序紊乱,效果不佳的结局。所以游戏活动,首先涉及到小组的分配,人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教师要进行调控,能力差异的最佳搭配,务必让全班同学参与游戏体验活动中去,每个主题都要有学生参与活动,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家庭生活体验,提升生活问题的能力。第二是主题的选择。教材中有6个活动主题,请小朋友自己考虑,选择或者确定一个喜欢的内容来玩过家家。儿童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地拟订活动主题,呈现本课程教材的开发性、生成性。第三是角色的分配。教师不能完全放手,听之任之。可以征求大家的意见
24、,采用适当的方法,如竟聘,组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的能力。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捕捉活动信息,适时给儿童提供必要的帮助,并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家庭生活的理解,提倡有创意的表现。注意:准备活动的过程本身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因此不论儿童能力的高低,都应当有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汇报的权利,不宜只是由少数能干儿童包办,其他儿童只是“观众”。还要告诉学生,“过家家”,不仅仅是好玩,要把自己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到的酸甜苦辣告诉大家。二、指导学生玩过家家分配角色后要编好故事。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回忆回忆生活中的情景,把故事编好。特别要注意,要把每
25、个角色讲的话编好。然后准备道具,最后认真排练。排练时要做到团结合作、遇到问题与同伴商量。老师准备评选最佳合作奖章和最佳表演奖章。教师观察各个小组学生的排练情况,抓住共性问题及时反馈。第二课时一、进行汇报演出课前将教室的桌子根据分组的数量排成方块形,各个小组围坐在周围。小组表演的内容卡片贴在各组的桌上。要求学生不但完玩得开心,还要认真,其他小组认真观看,评选出“最佳合作奖章”、“最佳表演奖章”和“最佳观众奖”等。 评选要注意导向,这次游戏活动的评选不应看儿童演技的优劣,而是要关注角色扮演中,同伴之间的合作程度,游戏的创意、效果、对家庭生活的指导意义及解决游戏活动中问题的能力等。使教学评价由重结果
26、向重过程转化,真正呈现评价是为了促进写生发展的理念。二、评选颁奖(奖章较集中的组,要请学生讲讲为什么投他们一票。教师也要参与评价。)第二单元:我的生活好习惯一、本单元教材定位:健康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人学习的保障,是人生的最大财富。我们种下一颗小树苗,天天给他浇水,小树苗一天天长大,再给他施肥,给他营养,一年又一年,小树苗变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小朋友茁壮成长就像小树苗,不仅需要各种营养,而且要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亮出一个健康的“我”。二、课时安排:本单元设计了四个主题活动:7课时完成活动主题一:我掉了一颗牙 1课时活动主题二:眼睛与耳朵的诉说2课时活动主题三:喝
27、水的学问 2课时活动主题四:在餐桌上 2课时三、单元的主题结构及关联分析:本单元由认识“牙齿、眼睛、耳朵”等器官的作用,学会在生活中加强保护,在保护中快乐地生活到喝水与用餐的学问,明白科学搭配食物,搞好膳食变换对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学习文明科学用餐,养成良好素养。本单元的四个主题活动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旨在使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活动主题一:我掉了一颗牙。教材分析:一般来说岁的孩子开始换牙。换牙是孩子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在我们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而对于第一次掉牙的孩子来说是非常神圣的。但是他们关于牙齿的保健常识却知之甚少。况且每个家长的态度和
28、具体做法有很大差异,会直接影响孩子牙齿的生长,所以教育孩子们正确地认识掉牙,并学会保护自己的牙齿是本次教学的重点。而最难的还是怎样引起学生的深层意识,将良好的护牙习惯长久地保持下去。教材以谜语开头,再讲关于恒牙的知识,然后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暗示:龋齿等病是怎样形成的。接着又连续用了10幅图详尽介绍了刷牙的方法。最后是一个信息采集护齿措施的交流。 教学建议:本课一课时完成。、猜谜语。课文以猜谜语开头,增添了生活色彩和情趣。从而引出话题“牙齿”,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牙齿的作用。初次换牙,孩子不免有些惊慌。他们可能错误的以为糖吃得太多的原因。这时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的理解去告诉学生其中的道
29、理。要善于运用班级了现有的教学资源,有的学生已经开始掉牙,有的已长出新牙。拿出镜子照照自己的牙齿,让长出新牙的同学给大家看看你的新牙,在这种观察中,交流中,消除学生换牙的恐惧心理,认识到小朋友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长大的表现。那么是不是牙齿掉了都能长出来呢?“乳牙去之不再回”。我们可以通过小朋友掉乳牙和老年人掉牙进行比较,从而认识“乳牙”和“恒牙”的区别,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说说自己的牙齿和刷牙习惯。学生龋齿现象是比较严重的。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体检表拿出来进行统计。交流牙痛时的感受。可以是自己牙痛的感受,也可以是看到的别人牙痛的情景。认识龋齿的危害。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并回顾自己刷牙和护
30、牙的情况,明白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从保护牙齿开始。培养儿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课文连续用幅详尽介绍刷牙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可能图片不是很清楚,教师还可以通过放录象或用模型演示给学生看,并结合儿歌帮助学生记住刷牙的要领。刷刷、刷刷、刷刷, 上牙从上往下刷, 下牙从下往上刷。 咬合面,来回刷, 每个地方五六下。 刷刷刷,刷刷刷, 早晚刷牙勤漱口, 洁白牙齿人人夸。 、护牙措施。启发学生讨论交流,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对于换牙,家长中有些说法,要引导学生辩论;如:1、上牙掉了要立正,把牙齿往床底下扔;下牙掉了要立正,往房顶上扔。对这些不科学的说
31、法,问问学生是不是都这样做的,或教师现身说法,破除迷信。 本课教学应注意的事项1、从生活、情感、心理多方面为教学作好辅垫。 2、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认识自我,自主探寻自己身体的秘密,获取探究的快乐。教师千万不要急于用自己的理解给孩子讲解其中的“科学”,而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比教给知识更重要,我们应和孩子一起来享受“儿童的科学”。 3、在教材的基础上,充实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手段途径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4、将教学的空间拓展开去,我在这节课教学之后与医院联系对孩子们进行了口腔检查,使教学本身生活化、社会化,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洁牙护齿益处多”,学生知道但未
32、必能做到。课后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经常性地给予检查。护牙情况评价表评价内容自评家长评饭后漱口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早晚刷牙两次,坚持三分钟睡前刷牙后不再吃食物不乱咬硬物,不吮吸手指头* 空格部分用于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对评价内容指标活动主题二:眼睛与耳朵的诉说。教材分析:眼睛与耳朵的诉说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娓娓道出眼睛与耳朵给我们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的方便,以正确的科学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要加强保护,在保护中快乐地生活。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在教学活动中,突出本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教学建议:本课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公正法庭。、法庭开庭开庭。先有请原告、被告双方(眼
33、睛、耳朵)。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说说眼睛与耳朵的有什么用,从而认识眼睛和耳朵的作用。、眼睛与耳朵的诉说。那它们应该和主人成为好朋友,今天为什么要来告它们的主人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眼睛与耳朵的诉说吧!用拟人化的方法使眼睛和耳朵能够相互说话,生动有趣,符合儿童认知事物的心理特点。在对话中,列出几种不良的而又常见的用眼、用耳的行为。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找出还有那些不良行为和习惯,懂得怎样保护眼睛和耳朵。法庭开庭审判的录像片断既严肃又充满童趣,学生有新奇感,很快将学生引入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扮演“小法官”听取“原告”眼睛与耳朵的“控诉”,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用拟人化的方法
34、使眼睛和耳朵能够说话,生动有趣,符合儿童认知事物的心理特点,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我们来当小法官。请每个组的小法官们组成一个小法官团,大家在一起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主人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然后,再做一个友好的宣判,怎么样让眼睛、耳朵和盼盼重新成为好朋友?说一说:那在平常生活中,自己有哪些不爱护眼睛和耳朵的行为呢?你以后将怎么做? “劝一劝”:你发现别人有哪些不爱护眼睛和耳朵的行为呢?老师可以出示几种不爱护眼睛和耳朵的行为,劝劝他们。、“夸一夸”:我们的身边,比如同学或者家人,很爱护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谁来说一说?以“小法官先讨论再宣判”、“劝一劝、夸一夸”等多种有趣的形式取代
35、死板的“说各种行为的对错及原因”,以学生为本,时时刻刻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评价别人的同时教育了自己,明辨了是非。第二课时:护眼行动。本课时开展“做爱心小天使”、 “开办爱心医院”等实践性很强的形式,与学生实际生活获得的亲身体验相结合,联系实际,学生在充分活动的过程中懂得了用眼用耳的卫生,并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爱心小天使行动起来,打开书找一找答案,再一起讨论讨论还有哪些好方法?讨论后各小组用不同形式汇报结果:1、眼睛疲劳了怎么办?鼓励多种方法 2、鼻子流血了怎么办?-请两名同学表演后,全班两两配合表演;3、游泳时耳朵进水了怎么办?-一生回答后请他做游泳教练带全班
36、齐练。这样让孩子们做爱心小天使激发了他们帮助别人的热情,孩子们在一起讨论出了很多的好方法来帮助别人,与儿童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提高了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也使学生能有爱心地对待生活。各组汇报好方法时以表演、随教练练习等形式进行,动静结合,实践性强,符全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爱心医院平时我们还遇到很多眼睛、耳朵方面的问题呢?(生自由说说自己的问题)开展“小医生与小病人”的游戏。这个互动的小游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能力扮演不同角色,发挥自己的特长,全体参与,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学习、共同提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值得注意的是要引导学生明白,我们
37、不仅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耳朵,还要保护自己的鼻子、嘴巴、牙齿、手、胳膊,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最重要的。课后再找一找保护眼睛要注意什么?保护耳朵要注意什么?有哪些卫生小常识?这样由护眼和护耳延伸出去,学生通过多思、多问、多交流、搜集,实现了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拓展,使得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注意: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的特点,课前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为每组准备了与人数相等数量的冷毛巾、软纸;奖励用的爱心、五角星;布置小医院,准备白大褂,听诊器等,医生的小牌子,这些都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在愉快的活动中习得知识,养成良好
38、的习惯。活动主题三:喝水的学问。教材分析:人渴了就喝水,喝什么就喝什么。这是一般成人和孩子们的正常心态。其实不然。喝水这一常人认为的小时请,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事情。对于这点,我们教师首先自己的认识就要到位。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地喝水。生活中,我们稍家留意,就会发现学生对于喝水知识的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小朋友非常喜欢喝色彩鲜艳的各式饮料。而且喝水的习惯也有不良表现,例如口渴时喝水喝得很急,由于游戏学习忘记喝水,因为口味问题不喝白开水等等。喝水的学问主要是引导儿童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感悟其中的科学道理,并内化于自己的行为。从课程结构上看,它首先处在“儿童与自我”
39、这条轴线上,其次它属于“健康愉快地生活”这个层面的内容。 本课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遵循生活的逻辑,学习内容要关注儿童的生活。教学要力求活动化。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儿童参与的过程,体现主体参与和自主学习。 本课的活动目标是:1、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是有很多学问的,喝水的学问是其中之一。帮助学生建立科学面对生活的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命的情感。 2、通过活动,展示生活中的场景,养成学生健康科学的饮水习惯和行为。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喝水的良好习惯。 3、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他是构成人体最重要的成份,占人体的百分之六十。让学生认识到:常喝饮料的害处;不能喝生水;一
40、次喝水不能喝太多;运动后不要马上喝水等常识。4、通过用手触摸、用脑思考、用眼观察、用嘴品尝等多种感官活动把学生带到新奇有趣,自然熟悉的生活情境当中,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在活动中就主动了解了,而且还不知不觉地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教学建议:本课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口渴了。课本首先展示的是一个运动场面,目的是告诉学生运动后,口渴了就要补充水粉,水对人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可以先创设情境,如播放本班学生活动游戏的场面,或者在课前先组织学生参加一次运动量稍大一些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口渴的感觉。这时,学生就有了要喝水的感觉。再进行教学,学生就有了真情实感。这种体验对学生学习喝水的学问会
41、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讨论为什么要喝水。引出为什么要喝水?学生了明白原来口渴是体内水分不足了,喝水能补充水分。我们还可以拓展:那你们知道喝水还有什么好处吗?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喝水好处的资料。这时对正确发言的小朋友表示肯定。这里面包含着许多有关水的科学知识,要鼓励学生多方面,多渠道地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对一些问题,提供学生一些科普书籍、电视频道,网络网站,引导学生不断地、自主地进行学习,激发对科学的探索热情。第二课时:喝水的学问。一:大讨论喝什么水? 怎样喝水最科学呢?教材上展示了一位卡通人物的多次喝水情境,告诉了学生许多有关喝水的科学知识。为了增强趣味性和教学效果,我们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
42、不同角色,引出喝井水、生水,组织学生讨论,明白喝井水、生水对身体的危害。还可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自己口渴时喝得最多的东西,说说为什么选它? 课堂上看一看颜色,闻一闻气味,尝一尝味道。 对含有的人工色素的饮料,喝后拿出你的镜子看一看,研究研究,舌头有什么变化。通过医生的话,自然引出饮料中中含糖量高,并且含有色素和防腐剂,对人身体不好,这样的饮料最好不要经常喝。 总之,对于水及各种饮料的利弊,不要单一地讲解,选择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二:怎样喝水 喝水的学问许多,教材中向学生展示了一部分,可以先让学生看书了解怎样喝水,与同桌先交流交流。 当然还有很多学问,教材中编者给学生的留白,教师用卡通的
43、形式请学生填写,体现新课程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引导学生的多元思维。活动主题四:在餐桌上。教材分析:学会生活,首先要学会健康地生活。一日三餐,谁也离不了。怎样才是健康的饮食,怎样才能健康地生活?孩子们熟悉又陌生的内容。本课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先让学生选出自己的一日三餐。然后自我评析,互相评析,以此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头脑中零散的营养学常识。紧接着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科学童话奇奇餐厅。这一有趣的童话故事会把学生带入神气的营养学知识的王国,而且会使学生兴趣盎然、记忆深刻。最后通过一群卡通人物就餐场景,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哪些是不文明的就餐行为。让学生认识到文明就餐是现代儿童应具有的精神风貌
44、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建议:本课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一:自助餐厅课一开始,带领孩子到模拟的“自助餐厅”中进餐,让孩子自由挑选喜欢的食品,让孩子感受到这似乎是生活,不是在上课。新奇、有趣,“真、善、美”自然地流淌出来。当孩子把自己一日三餐最喜欢吃的食品挑选出来后,请孩子们按小组围坐在一起进行讨论:“每天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是否科学呢?它能满足你长身体的需要吗?”孩子们像开圆桌会议一样像模像样地讨论起来,原来头脑中不甚了解的、模糊的营养常识和健康意识逐渐清晰明朗起来,并且得到了巩固和传播。二:奇奇餐厅孩子讨论后头脑中具备了这样一种感觉:饮食是讲科学的。针对孩子头脑中这些已有的营养学常识的零散性、不
45、系统性,:“那饮食到底有哪些科学知识呢?我们一起到奇奇餐厅去旅行,去寻找吧!”然后播放了有趣的动画片,孩子们边看边想,看后争先恐后的探险答案各不相同,可以编出朗朗上口的儿歌写在书签上送给大家:“小朋友,要记牢,一日三餐很重要。早餐吃得饱,中餐要吃好,晚餐吃得精而少。科学合理营养好,身体长得健而棒。” 系统的营养学知识通过故事、儿歌潜移默化地驻扎进了孩子的心灵。三:小小故事屋看故事,孩子们喜欢,讲故事,更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于是,让孩子组成模拟家庭,把奇怪的奇奇餐厅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孩子在做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的同时,既巩固强化了德育的内容,又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和交往能力,真是一举多得。陶行知
46、说过:非得给学生机会训练其道德行为不可。讲故事,模拟表演,一定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它符合道德行为必须加以训练的规律!这样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以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地引导儿童,必定会指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第二课时。1、说一说:自己的饮食爱好。 通过奇奇餐厅了解了一些浅显的生活常识,立刻请同学们回到自我。各自说说自己平时喜欢吃什么食品,不喜欢吃什么食品。让每位同学说一说,注意全员参与。因为只有每个同学都说出来了,才能与前面的科学的饮食习惯相比较,学生才能自觉地觉悟到自己饮食习惯上有哪些不足,从而引导学生完成了自身头脑中对科学饮食的意义构建。2、小辩论:吃零食好不好。喜欢吃零
47、食是孩子中的普遍现象,甚至有把零食当主餐的现象。零食的利弊值得争议。采用小辩论的方式,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等,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和判断,自己去确定价值观。3、辨一辨:哪些是文明的用餐行为本课要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那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文明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文明的。教材中出现一幅图:一个大餐桌集合了多位卡通人物,他们围坐在一起,非常热闹,具有生活气息。把学生引入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中,进行具体的辨别分析,接受文明就餐的教育。4、表演:文明用餐良好习惯的形成,要给学生机会训练其道德行为。“小表演”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
48、让每位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展示就餐的文明行为。一定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教学应注意的事项:1、教师在进行本课教学活动之前应首先认真学习有关儿童营养学的知识。避免在活动中犯知识性的错误。还要调查班级学生的家庭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这样课堂上才能够有的放矢。对学生存在的出牙血、便秘、偏瘦、肥胖等现象有所了解,并认真思考矫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方法等。2、学生方面对于他们的饮食习惯要尊重,鼓励他们说真话,说实话。在真实生活中发现自己饮食中存在的不科学的地方,进行改进。第三单元:爱心行动一、本单元教材定位:爱心的培养,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针对现在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只知受人关爱,不知去爱别人的现象
49、,本单元以爱心为主题,编排了小手拉小手、关心老人等四个主题活动,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让他们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的成长。二、课时安排:本单元设计了四个主题活动:7课时完成活动主题一:关爱老人 2课时活动主题二:他们需要关爱1课时活动主题三:小手拉小手1课时活动主题四:别把花草弄疼了 3课时三、单元的主题结构及关联分析:先是关心自己的家中老人爷爷奶奶到对社会上的老人都应该给予关心和帮助,使这种关心帮助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难不易,学习他们的身残志坚,能伸出双手送去关爱小朋友自己成长中遇到困难学会求助,互相帮助对于我们人类的朋友花草树
50、木的呵护,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本单元的四个主题活动以“爱心行动”为主题,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活动主题一:关心老人。教材分析: 关心老人是第三单元第一课,它旨在告诉儿童,爷爷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们为家的幸福、温馨作出贡献,他们是家中的一宝,应当关心、爱戴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日、爱好、需求,帮助他们做些儿童能做的事情。同时对社会上的老人,每一个儿童也应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并形成良好的习惯。本课的目标是:1、引导学生认识到“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
51、养学生爱老敬老和主动关心、帮助老人的态度。2、使学生了解在家庭里、在社会上,许多可敬的老人仍发挥着他们的余热,为家庭、社会作贡献,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关心、帮助老人。在此过程中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人相处的技能。3、通过学习谚语使学生明白道理,使学生产生对老人的爱和敬意。课前活动准备:1、会生娃娃的热水袋故事。2、对家中老人的生日、喜好、习惯等情况进行了解,完成爱心问卷。还可适当增加问卷以外的内容。教学建议:本课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一、故事会生娃娃的热水袋。故事会生娃娃的热水袋。这个环节虽然比较简单,但生动有趣的情节,活泼醒目的连环画画面,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很能吸引小朋友。而且故事
52、的主角玲玲受到妈妈的影响,主动关心奶奶的事,渲染了浓浓的情感氛围,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关心老人的基调。说说故事中喜欢的人物这一环节学生畅所欲言,很多学生都喜欢故事中的玲玲,因为她虽然年纪小,却知道要关心照顾奶奶,在交流的过程中树立了小朋友心中的榜样形象。二、爱心问卷,了解老人。爱心问卷: 如今的不少孩子受到来自家庭无微不至的宠爱,习惯于接受长辈的关怀却不懂得给予他人关心,特别是家中老人面前更是撒娇任性。改变这一现状的第一步在于让他们了解老人,了解老人是关心老人的第一步,让学生去了解家中的老人的生日、喜好、身体状况等的过程,其实正是他们贴近老人的过程,也是促使他们认识到“老人需要关心”的起点。并根
53、据他们对老人的了解,思考自己该如何关心老人,制定方案。这一环节的教学可直接将学生有了解老人引向关心老人,将使学生由被老人宠爱转变为主动关心、照顾老人的心愿,确立了学生行为的目标。 三、谚语悟理,夸夸老人。老人不仅需要关心,老人更值得尊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年纪大了,行动不如年轻时灵活了,可明明的爸爸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为什么呢?出示图片,想想图中奶奶在做什么?再夸夸自己的爷爷奶奶为家庭做出的贡献。他们为其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通过教学学生们理解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意思,更由此在学生头脑中展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中关心爱护自己的点点滴滴,帮助学生了解、回忆
54、起家中老人的可敬之处,使其心中油然升腾起对老人的爱。夸夸自己的爷爷奶奶,了解到他们不仅在家庭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甚至为社会、为国家也发挥了他们的光和热,进一步强化儿童尊老敬老的情感。同时在夸奖中,在课外延伸中将敬老的情感转化为敬老的行动。第二课时。一、爱老敬老,快快行动!尊敬老人要落实到行动。教材中出示了一组图例。这部分内容重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表明了关心老人的行为可以随时做出,只要能设身处地地为老人着想,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体贴的举动都会使老人倍感快乐。这一环节,可以看录象,演小品、编故事、采访、绘画等形式在全班交流,训练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学会使用文明用语,有礼貌讲文明。二、儿歌。儿歌主
55、要描写了小朋友关心老人的具体行为,反映了这样的行为是会受到大家的夸奖,可让儿童边表演边念儿歌,在“玩”中强化认识。三、主题延伸关心老人的对象从家中的老人,拓展到社会上的老人。教材上例举的都是一年级小朋友可能做到的良好行为,引导学生想一想,平时还能为老人做点什么。然后拟订“爱心行动计划”,注意课内外结合,有条件的请家长参与评价。班级中定时的进行评价、表彰,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尊老爱老。活动主题二:他们需要关爱。教材分析: 虽然身边时不时可以看见残疾人,但很少有学生积极主动去帮助的。习惯了四肢健全的生活,很难想象出肢体残疾的人的生活,特别是对于只上一年级的学生,因此很有必要引导他们去体验,去学习,学会关爱。他们需要关爱这一单元的第二块内容,教材安排了换位体验、身残志坚故事会和爱心助残知识小竞赛三个活动,旨在让儿童了解残疾人是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他们在身有残疾、生活难理的情况下,战胜病残,顽强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并获取了成功。通过换位体验活动,引导儿童体验他们生活的艰难不易,学习他们身残志坚的乐观精神,伸出自己的小手去关爱、温暖他们。教学建议:本课1课时完成。、体验残疾之难让学生从两只手到一只手再到不用手,把身上的衣服脱下又穿上,来体验一个健全人和残疾人的不同,体会残疾人生活的困难与痛苦。作为健康人更应以自己的力所能及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分包合同样本3篇
- 效果图设计合同范本2篇
- 摄影器材运输合同案例3篇
- 断桥隔窗合同3篇
- 安全预案审核与修改服务合同3篇
- 房屋买卖合同证实函3篇
- 旅游大数据分析劳动合同模板3篇
- 安居房施工合同解除权行使指南3篇
- 房屋买卖定金合同的问题解答3篇
- 文化活动承包合同3篇
- 2024年中国人保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YYT 1849-2022 重组胶原蛋白
- 初中家庭教育课件
- 安徽省合肥市琥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 期末《电子商务概论》机考试题与答案(国开第四套)
- 监理公司市场营销策划
- 《高山流水志家园》
- 客户订单交付管理
- 2024年肿瘤科工作计划及总结报告
- 硬笔书法练习纸(米字格-竖排-横排-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