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进士一状元故居风水考察_第1页
一门三进士一状元故居风水考察_第2页
一门三进士一状元故居风水考察_第3页
一门三进士一状元故居风水考察_第4页
一门三进士一状元故居风水考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门三进士一状元故居风水考察据史料记载,青岩的历史比贵州建省还要早 22 年,明 洪武十四年 (公元 1381 年)朱元璋派 30 万大军远征滇黔,大 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 “屯”逐渐发展成军民同 驻的村寨,“青岩屯”演变为“青岩堡” 。明隆庆六年( 1572) 设青岩土司, 50 年后,土司班麟贵修筑青岩土城,设四门。 清咸丰四年( 1854)团练赵国澍改筑石城,设垛口,城门建 城楼。城内以场坝为中心形成四条正街,与 26 条小巷相连, 象这样的 600 年古镇,在贵州已不多见。 既然青岩最早作为军事重镇而建立,古镇四周自是筑有城 墙,均用方块巨石垒砌,城墙上筑有敌楼、垛口、炮台。

2、定 广门城楼是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城楼,站在城楼之上举目四 望,小镇尽收眼底。而原作为军事重镇而存在的小镇,经过 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没有了暴戾之气,有的只是祥和、 幽静、闲适以及弥漫其间的人文气息。 也许几百年来,小镇经历的人间世事足够繁复,在时间老人 看来,一切的一切都如过眼云烟,最后终究归于寂静,只有 小镇几百年来稳稳地立在这青山之上,俯瞰着脚下的芸芸众 生,慈祥地关照着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这里的人们在 感受历史积淀带来的那一份淡定和从容的同时,也和小镇一 样,少了浮躁,多了沉静。一条长长的石板路, 弯曲起伏, 穿城而过。 古镇依山势而建, 顺山势蜿蜒形状, 自然而别致。 小镇的房屋大

3、多是石头建筑, 那青砖鳞瓦的民居,幽幽的青石板路,斑驳的粉墙,倒是拥 有平和而悠然的气韵, 给人以厚重的古朴之感。 石墙, 石瓦, 古老的石墙上长出一些小树或 野草,街两边是古老的木结构房屋,低矮无楼,双开门,花 格窗,临街多是铺面,有木料或石料做成的柜台。 穿行于古镇,自是有些眼花缭乱,却没有特别的激动,也许 是走的地方不少,此青岩古镇还没有特别让我感动的地方。 于是,随大伙行走在古巷,走走看看,心绪懒懒的。但当走 至状元府跟前时,我真是太意外了,竟然有了些急切。 贵州省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的居住地,是一栋古色古香,两 进院落的四合院, 气派而不张扬, 宁静恬淡, 一派书香风范。 现存前殿、

4、正殿、 两厢和朝门, 朝门内墙上有许多不同 “寿” 字残迹,据说这是赵以炯曾曾祖父赵理伦百岁时所留。前面 院门上挂着一块金光闪闪的“文魁”扁,两边挂着对联“论 语传家,琴鹤谱志” 。进入院内,正房的柱头上挂着木扁对 “画狄多传贤母教,登台喜到状元家” 。 府内奇特的是,在 同一屋同一地平线上的两口井,水面竟不相同。传说,水面 高的是赵以炯挖的,故中了状元;水面低的为其兄赵以奎、 赵以焕所挖,只考得进士。赵以炯、字仲莹,又字鹤林,咸丰七年丁巳(1857 年 )二月生 于青岩城。赵以炯清光绪五年( 1879 年)中举人,光绪十二 年( 1886 年)丙戌科中进士。在有九十名进士参加殿试中, 殿试一

5、甲第一名,中状元,大魁天下,成为云贵两省自科举 以来 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 的第一人。与康熙年间武状元 曹维城、光绪年间文状元麻江人夏同和、遵义人探花杨兆麟 称为清代贵州“三状元一探花” 。6 岁以前赵以炯寄养在贵阳外公陈振家,由于外公家是书香 门第,加之居住南明河甲秀楼旁的宿儒名贤聚集区,使赵以 炯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的熏陶。其父卒后返乡,在 乡学堂学习。赵以炯自幼就聪明好学,加之赵三太陈氏教子 有方,使得赵家家风乡邻尽仰。同治四年( 1865 年)赵以炯7 岁时,随本家赵辑五发蒙。同治六年( 1867 年)受读于吴 竹堂(登桂),其弟以煃也于同年发蒙于竹堂先生家,出身 在府学庠生的吴

6、竹堂对赵以炯、赵以煃日后成才中举影响很 大。以后,赵以炯还曾受业于顾伯芗、高扬华两先生。光绪 二年 ( 1876 年),赵以炯和赵以煃二人入贵阳贵山书院深造, 受读于前任贵州学政韦伯谦,并受到贵山书院黄芷衡的熏 陶。在此间,赵以炯学识渐长,写出何谓儒家之教等心 得,深得其师韦伯谦赞许。光绪五年( 1879 年)赵以炯中乡 试第十名,中已卯科举人。从此,以炯名声大燥,但仍然不 骄不燥,仍继续在黄芷衡、莫芷升(庭芝)等指教下继续深 一日以炯兄弟在树下诗书,一条大白莽蛇向他们奔来,二人 大惊,一时不见了大白莽蛇。 以奎遂向以炯道, 此是天意呼? 兄长必定中是科魁首。光绪十二年( 1886 年),赵以

7、炯和赵 以煃进京参加会试,题目为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 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赵以炯所作之文本房加批为 “扬之高华,按之沈实,坚光切响,无懈或攻” 。赵以炯兄 弟二人双双高中丙午科进士,并获得参加殿试的资格。在殿 试中赵以炯获丙戌科第一甲第一名, 大魁天下, 成为文状元。 为贵州前所未有,举国惊异。京城曾经流传着这位新科状元的趣事。据说赵以炯其貌不 扬,讲一口浓重的贵州话,平时以读书为乐事。一次,他路 过京城一家书店,便进门翻阅。店家见这位个子矮小,貌不 惊人的南方人,不断地翻书、放下,再翻书、再放下,嘴里 念念有词,并不掏钱买书,于是走上前去询问何故?赵以炯 问店主人,此店就这么多

8、书吗?店家有些不高兴的说,这些 书难道还不够你看的吗?赵以炯摇了摇头说,这些书我都看 过,背都能背下来了。店家闻听大怒,说小店虽不大,但也 有数千本书,你竟敢说全都看过且都能背下,牛皮吹得也太 大了些了。于是两人从言语不和到争执不下,气头上的店家 提出当众打睹,由他随便抽出一本书,赵以炯若背不出,必 须趴在地上学着狗叫从店里爬到门外。而赵以炯若能背下, 则这家小店双手奉送。两人商定第二天午时准时开始这场睹 书。当天晚上,赵以炯躺在床上,脑子开始回想小店里的书,一 本一本地回想,直到全部在脑子过了一遍,才放心地准备睡 觉。突然,他想起在这家小店书柜的顶上好像放着一本黄历, 于是他翻身下床,找出黄

9、历快速地翻了一遍,这才放心地睡 觉。第二天午时,赵以炯准时来到书店,这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 人们都想看看这位新科状元的笑话,他们都不相信,赵以炯 有这样的本事,可以将所有的书都背下来。打睹开始,店家 果然从柜子顶端取出了那本黄历,他认为赵以炯再博览群 书,也不会留意黄历的。随着赵以炯一页一页的背诵,店家 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忍不住哭了起来。赵以炯停止了背 诵,对店家说,我并不想收你的店,只是想告诉你,不要以 貌取人,贵州并非蛮荒之地,人也并非不通文墨。话说赵以炯中状元后,云贵两省皆喜。明清状元大多出在江 南地区,而于今第一位大魁天下的状元却是贵阳青岩的赵以 炯,这对被人视为蛮荒之地的贵州来说

10、,确实是一件了不起 的大事,使得人们对贵州文士刮目相看。时在京城任监察御 史的贵阳人李端葉写下了一副楹联祝贺:“沐熙朝未有殊恩, 听传胪初唱一声,九十人中,先将姓名宣阙下;喜吾黔久钟 灵气,忆仙笔留题数语,五百年后,果然文物胜江南” 。李 端棻还为贵阳名胜之一的君子亭重修竣工题写一副楹联: “游钓记芳踪,重看莲沼波清,君子高风同仰止:秀灵钟间 气,为报杏林春暖,状元及第正归来” 。可见赵以炯中状元 让黔人吐气扬眉。而人们回顾赵以炯苦读勤学的历程和坚韧不屈的性格可看 出其以超人学识夺魁绝非偶然。如孩童时的赵以炯所作“咏 刺梨”一诗,就初现过人才华: “生在山间不入盆,擅妍不 肯进朱门。却和龙井酿

11、成酒,贡上唐朝承圣恩。 ”赵以炯在 光绪八年 ( 1882 年)和其堂侄赵沅香步行进京应试壬科进士 落榜后, 非但毫不气馁, 却坚定了其 “振奋放眼量” 的信心。 在返回青岩继续苦读时, 有一日赵以炯在家中楼上自吟: “一 上上到赵家楼,目击江翰气横秋。眼前若无三山堵,看破江 南十二州。”可见其心怀远大抱负。赵以炯在保和殿参加殿 试时,光绪帝出上联“东津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能为 摘星汉?”赵以炯对下联“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 愿作探花郎。 ”此联对仗工整贴切,久久盛传。赵以炯中状元后, 授职为翰林院编修。 光绪十四年(1888 年) 出任四川乡试副考官,光绪十七年( 1891 年)出

12、任提督广西 学政,光绪二十一年( 1895 年)回京出任礼部会试顺天同考 官。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年),赵以炯在其母赵三太陈氏病 故后,丁忧回籍守孝三年,并在青岩古书院主讲。因中状元 时带的一万两修状元府的银子被盐商所骗,未修成状元府 弟,谨将原住居修整居住。赵以炯为官清廉, 为人刚正不阿, 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其爽直。 那是光绪十三年 (1887 年 )仲秋的一天,慈禧太后召见赵以 炯, 光绪帝也在陪坐。 太后赐坐后, 光绪帝对赵以炯说: “太 后今日召见新科状元,将有大恩大德相加,拟为汝作月下老 人。”赵以炯一听,忙起身跪下曰: “臣下家有糟糠,不敢欺 君。”太后思之良久,自言自语: “

13、好事多磨 !”遂令其退下, 赵以炯叩谢而回。期满后于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年)入京复职,后因感仕途艰 难而辞官返乡在青岩书院讲学。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年)八 月,赵以炯于青岩家中病故,终年 49 岁。赵以炯去世后, 葬于青岩镇南约三公里的摆早村岔河寨状元坡,其墓立有牌 坊型青石墓碑,墓碑上刻有: “皇清诰授中宪大夫原任翰林 院编修广西提督学政四川同考官赵公讳以炯字仲莹大人之 墓”、“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六月吉日立”等字样。另有一副楹 联:“水秀山明,人文蔚起;龙盘虎踞,帝道遐昌” 。 赵以炯之父赵国澍与其母陈氏(赵三太)共生育六个儿女, 四男二女,分别取名以兰、以焕、以炯、以煃、以炳、以

14、冷。 因咸丰三年(1853年)“土匪起”赵国澍“乃复倡练民 团,随官军四出讨贼”累建“功绩” ,于咸丰十一年( 1861 年)任贵阳属青岩团务总理。 就在赵国澍任力务总理的当年, 因怒烧作乱外国教士教堂,造成名震中外的 青岩教案 而获 罪被革职。至同治二年( 1863 年)三月复职,即率练勇进攻灯花教何得胜部,在今贵阳乌 当区徐家堰阵亡,时年 37 岁。赵国澍阵亡后,由人称教子 有方的母亲赵三太陈氏将兄弟姐妹六人抚养成人。 赵以炯诗文俱佳,是贵州文化人中的佼佼者。其应试时所作 的赋得 < 报雨早霞生 > 得生字五言作韵 就获“刻画工 巧,藻不妄抒”的好评,其作的中庸不可能也一文更是

15、 得到极高佳评: “绝不矜才使气而轩豁,呈露题蕴自阐发无 遗,知洗练之功深矣。 ”历代状元殿试对策观止中对赵以 炯对策的评价是: “今读赵状元对策,其博学多识,理密慎 思,文笔流畅之处的确不亚于别的状元策。 ”由此可见,博 学多才的赵以炯是以厚实功底为贵州争得荣誉,用博学才智 改变了士林认为 黔无人 的看法。 赵家素以教子有方为荣,赵家除赵以炯中状元大魁天下,其 余兄弟也名扬故里。从光绪五年到十五年( 18791889 年) 的十年间,赵家一门四喜,长兄赵以焕光绪八年( 1882 年) 中举人,光绪十五年 (1889年)中进士,官至江苏丹阳知县, 三弟赵以炳与赵以炯同入庠,光绪五年( 1879

16、 年)同榜中举 人,赵以炳中得经魁。四弟赵以煃于光绪十一年( 1885 年)中举人,光绪十二年 (1886年)与赵以炯同榜中丙戌科进士。 赵家一门出了三个进士、一个经魁,而且还中了一个状元, 这在科举时代实在是极其难得的殊荣。 清代贵州名贤象传 载:“一门竟爽,彪炳当世,而炯竟以状元及第,大魁天下,为贵州前此所未有。 ” 青岩古镇只是偏于一隅,却孕育一代状元,真是难得,自是 不能否认其文化底蕴的深厚吧。一、青岩概况青岩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郊 29 公里处,地处东经 106.41.04,北纬 26.20.04,海拔 1060 1200 米,是贵阳通 往惠水、罗甸、广顺等地的交通咽喉,也是花溪区南

17、部的商 品集散地。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四条主要街道呈十字 纵横,大部份古建筑旧观犹存。为贵州省闻名的历史文化古 镇,青岩的历史可上溯到 600 年前,明洪武十一年( 1378 年), 贵州开设屯堡,留军屯田,贵州前卫在今青岩,镇东北一公 里处设青岩堡,民国三年( 1914 年)设镇。二、“青岩”名称的由来 青岩人传说,青岩地名之由来,是由于岩山青色而得名。青 岩诸山主峰狮子山,海拔 1317 米,地处北纬 26.20.04,东 经 106.41.04 ,以雄伟峻峭挺拔,形如“双狮”而著称。 贵 阳府志称其“突起河干,登其上,可眺望数十里,远远望 去,青峰巍巍, 双狮并峙, 白云霭霭, 岩削

18、壁立, 名曰 青岩” (资料来源贵阳市初中历史学科基地网和当地传说整理所 得)三、青岩古镇著名历史人物周起谓,字渔璜,号桐埜。清代著名诗人,著有灯花 诗、万佛寺大钟歌等名诗。历任翰林庶吉士、检讨、乡 试主考,日讲官起居注和詹事府詹事等职(正三品) 。康熙 五十三年( 1714)年卒于京师,五十五年( 1716 年)运回故 里,葬于今黔陶乡南 6 公里处。赵以炯,字仲莹。 1886 年(清光绪十二年)殿试第一, 号贵州文状元第一人,曾任翰林院修撰,四川同考官,提督 广西学政等职(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长) 。二十六年( 1900 年)回籍,卒于三十二年( 1906 年),葬于青岩镇南 3 公里 处的

19、状元坡。平刚,字少璜, 生于 1878年,贵阳府贵筑县 (今贵阳) 青岩余庆堡人。 1905 年加入同盟会担任干事。 1912 年中华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任众议院秘书长。 1945 年平刚当选为贵 州省参议长。 1949 年冬,贵州解放,平刚先后在贵州省各族 各界人民代表筹备会,抗美援朝贵州分会,世界和平保卫委 员会贵州分会担任适当工作,并正式被任命为贵州省人民政 府委员。 1951 年底病逝。青岩镇的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门、 腰门以及陈旧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总给人以悠悠古韵。 新建的古镇商业街更使古镇遗风韵味得以弘扬。青岩的历史名人,在全国有影响的有周起渭、赵国澍、赵

20、以 炯。孙中山元帅府秘书长平刚先生的故居,还有周恩来、邓 颖超、李克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属曾居地,你会 为小镇拥有如此丰富的人文景观而赞叹。本文重点介绍云贵第一文状元故居风水四、赵以炯故居简介 赵以炯状元府,位于镇赵状元街一号,建于清代中期。坐南 向北,总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原来总面积) ,现只存 600 余平方,据笔者多方调查了解,赵状元故居系穿斗式悬山顶 木结构二进四合大院,有后花园(现已不存在) ,赵氏后人 已不在原地居住,因赵氏长子赵以焕做江苏丹阳县令,估计 全家迁往江苏,由于赵氏故居到现在已有百余年,加上历史 等原因,后经当地政府维修后,大部分已恢复故居原来的面 貌。五、赵以

21、炯情况简介赵以炯,字仲莹,又字鹤林,清咸丰七年( 1857 年)二 月生,贵阳青岩人。清光绪五年( 1879 年)中举人,光绪十 二年( 1886 年)丙戌科中进士,殿试一甲第一名,中状元, 大魁天下,成为云贵两省自科举以来“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 下”的第一人。与康熙年间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文状元 麻江人夏同和、遵义人探花杨兆麟称为清代贵州“三状元一 探花”。赵以炯之父赵国澍与其母陈氏(赵三太)共生育六个儿 女,四男二女,分别取名以兰、以焕、以炯、以煃、以炳、 以冷。因咸丰三年(1853年)“土匪起”赵国澍“乃复 倡练民团,随官军四出讨贼”累建“功绩” ,于咸丰十一年 ( 1861 年)由“候

22、补同知直隶州”而“得旨免补本班,以道 员用,即选,并总办贵州团练事务” ,于同年任贵阳属青岩 团务总理。就在赵国澍任团务总理的当年,就以名震中外的 “青岩教案” 获罪被革职。 至同治二年 ( 1863 年)三月复职, 即率练勇进攻灯花教何得胜部,在今贵阳乌当区徐家堰阵 亡,时年 37岁。赵国澍阵亡后, 6 岁的赵以炯从贵阳外公家 返回青岩,由人称教子有方的母亲赵三太陈氏将兄弟姐妹六 人抚养成人。光绪五年( 1879 年)赵以炯中乡试第十名,成为举人。光绪 十二年( 1886 年),赵以炯和赵以煃进京参加会试,题目为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 善。赵以炯所作之文本房加批为

23、“扬之高华,按之沈实, 坚光切响,无懈或攻” 。赵以炯在会试中成为进士,获得参 加殿试的资格。在殿试中赵以炯获一甲第一名,大魁天下, 成为状元。从光绪五年到十五年( 1879 1889 年)的十年间,赵家一门 四喜,长兄赵以焕光绪八年( 1882 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 (1889 年)中进士,官至江苏丹阳知县,三弟赵以炳与赵以 炯同入庠,光绪五年( 1879 年)同榜中举人,赵以炳中得经 魁。四弟赵以煃于光绪十一年( 1885 年)中举人,光绪十二 年(1886 年)与赵以炯同榜中丙戌科进士。赵家一门出了三 个进士、一个经魁,而且还中了一个状元,这在科举时代实 在是极其难得的殊荣。清代贵州名

24、贤象传载:“一门 竟爽,彪炳当世,而炯竟以状元及第,大魁天下,为贵州前 此所未有。”赵以炯中状元后, 授职为翰林院编修。 光绪十四年 (1888 年)出任四川乡试副考官,光绪十七年( 1891 年)出任提督 广西学政 (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长 ),光绪二十一年 (1895 年) 回京出任礼部会试顺天同考官。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年), 赵以炯在其母赵三太陈氏病故后,丁忧回籍守孝三年,并在学古书院主讲。 期满后于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年)入京复职, 后因感仕途艰难而辞官返乡在青岩讲学。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年)八月,赵以炯于青岩家中病故,终年49 岁。赵以炯去世后,葬于青岩镇南约三公里

25、的摆早村岔河寨 状元坡,其墓立有牌坊型青石墓碑,墓碑上刻有: “皇清诰 授中宪大夫原任翰林院编修广西提督学政四川同考官赵公 讳以炯字仲莹大人之墓”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六月吉日立” 等字样。另有一副楹联: “水秀山明,人文蔚起;龙盘虎踞, 帝道遐昌”(资料来源黔途网整理所得)六、一门三进士、一经魁故居风水考 外部格局考评:赵状元故居就是坐落于青岩古镇西南面,青 岩古镇来龙由贵阳经花溪折转南部,由花溪清秀的贪狼峰剥 出破军行龙,众龙呵护,龙身带贵器,一路向青岩行去,到 青岩处,翻身围成一个盆地,山环水绕,众水汇聚,大环境 是富贵的格局,下图在高处俯视青岩古镇。上图赵状元后山俯视图,赵状元故居位于

26、图上黄点处。祖山 破军起祖,山峰秀丽 ,到少祖开屏 ,脉从中抽 ,穿田过水,脱尽 刚杀之气,朝应也是破军星 ,顿起父母山 ,左右龙虎皆转,龙 入平地,前有大河水横流,经云:破军作穴似戈矛,身傍左 右手皆收。定有两山接护转,不然一水过横流。站在少祖山看古镇少祖出脉, 顿起父母山, 前山雄伟, 高耸, 整个古镇的来龙西南方, 从东南而去 .少祖到父母山测量为癸 未金龙,从父母山到赵状元故居应该水龙,由于古镇建筑比 较混乱,无法确定来龙入首。赵状元故居门楼坐丁已水龙坐 龙,符合连珠三般卦;随龙水从坤申而来。祖山从坤申方而 来,符合杨公龙水两旺法则。赵状元故居父母山 ,环抱有情 .后山有护,不落空亡。

27、站在少祖山看祖山情况,星峰秀丽,出人文儒!随龙水从坤申上堂,客水从辛戍方上堂 . 水口天盘乙辰方,水口重重关锁。文笔峰在天盘乾亥、壬子方。亥子丑方高耸入云。虽不清 秀,但其催文贵力量不可不视 赵状元故居朝山图。可惜就是中间有个凹,所以为官也不会 太大。两笔之下砂峰不协调,必主为官不得意贵人方秀砂 壬子方文笔,顽石祼露,远而有情,六秀之方,反主文章气势惊人。同时也必有破败之象。内部格局考评:赵状元故居布局图门楼坐向 :丙山兼已向壬山兼亥 .丁已水龙 . 随龙水从天盘坤 申方上堂 ,左水倒右 ,大河水从天盘辛戍方(冠带水)上堂,初关水口癸丑方 ,总水口乙辰方 .合“辛壬汇会聚辰”之局,水 口重重关

28、锁,不但发文 ,而且也发人丁 .天盘文笔峰在乾亥、 壬子方高起 . 官旺二方文笔峰 ,主科甲连登 .经云:“乾山乾向 水朝乾。乾峰出状元” ,戍为八卦的乾位,为君象(指第一 的意思),发科时间必应在五金年和戍三合六合之年,辛戍冠带水有情而来,文笔峰显于官旺方,不但文章盖世,而且大 发文贵,状元及弟, “以迢迢生水贯天罡,不特长兄毓秀; 屈曲旺神归墓库,也应仲叔均荣” 、“生与旺而同归,人共财 而咸吉。更以六秀方来,定拟满门朱紫” ,生冠水来归乙辰 , 不但长子发文 (冠带指文 ),而且满门发文贵,赵氏四兄弟三个 进士,一个经魁,其中一个是状元, “隔向一神仲子当,大 赦文进,侧福临于仲子” 、

29、“丙午丁秀拨、独占乎魁元”是说 的二房的情况。 赵状元故居坐丙兼巳向壬兼亥, 贵人峰在乾, 此方正有文笔峰,亥子丑方高耸入云,指二房独占魁元,此 方砂虽不清秀 ,但不逼压 ,对屋有情 ,朝山贵器 (三个尖峰 ,其中 两支文笔 ,一官帽 )重叠 ,赵以炯在赵家排行第二,正应二房, 状元及弟, 理所当然。 赵氏四兄弟除三子赵以炳稍逊一筹外 原因虽然水归正库 ,关锁有情,也能发文 ,但水口砂低矮 ,无峰 高起 ,所以比其它兄弟稍逊一筹,观赵家四子发科甲的时间, 年份都与乾卦和戍为六合三合的关系。 (注:乾卦时序为五 金年和戍)长子赵以焕:光绪八年( 1882 年)壬午年中举人,光绪十五 年( 188

30、9 年)庚寅年中进士。二子赵以炯:清光绪五年( 1879 年)己卯年中举人,光绪十 二年( 1886 年)丙戌科中进士,钦点状元。三子赵以炳:光绪五年( 1879 年)己卯年与赵以炯同榜中举 人,夺得经魁。四子赵以煃:光绪十一年( 1885 年)乙酉中举人,光绪十二 年( 1886 年)与赵以炯同榜中丙戌科进士。赵状元故居 ,宅形宽大方正 ,前低后高 ,经云:前低后高,谓之 晋士,住之吉昌, 符合二进式房屋格局 ,以主房坐度测两水泉, 分别在辛戍和癸丑,为养方和冠带方,在第一院子中心下罗 盘,中厅大门位于癸丑方冠带方,第二院子中心下罗盘,门 楼在壬子方帝旺方,书房在坤申长生方,总的结合起来,催 文的水泉,催文的中厅,催文的书房和门楼,布局合理,结 合外部形峦 ,总断此宅发文最厉害 ,发贵次之 ,才能成就赵状元 的云贵第一文状元的美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