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_第1页
厦门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_第2页
厦门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_第3页
厦门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_第4页
厦门201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厦门市 2018 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的决定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福建省人民政 府关于加强防汛防台风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规定,结合我市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地质灾害概况(一)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山区、山前地段、高陡边坡地段、沟谷与沟口地带、矿山开 采区等是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区段。同安区的汀溪镇和莲花镇、翔 安区的大帽山农场和新圩镇、集美区的后溪镇和灌口镇、海沧区 的蔡尖尾山以及厦门岛内的狐尾山仙岳山园山、 鸿山东坪 山云顶岩一带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地段。(二)地质灾害隐患点 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少量为泥石流。截至 20

2、18 年 2月,全市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 112处(其中 30处2017年已 完成施工治理,但尚未经过 1年以上运行检验和项目验收) ,危险 性、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点有 9处(详见附件 1)。全市应重点 防范地质灾害的镇 (街)、场有19个、行政村(居委会) 有54个(详 见附件 2)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汛期( 410月)是我市地质灾害易发期,其中 5 6月雨季 及79月台风季为高易发期,需重点防范。根据厦门市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的 厦门市 2018年主要季 节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 2018年总雨量偏少,其中冬季降雨量偏 少,春雨季降雨量略少,雨季降雨量略多,台风季降雨量偏少。 预

3、测本年度地质灾害仍以崩塌、滑坡为主,总体数量接近常年。二、地质灾害防治职责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并督促 有关部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组织灾害调 查,制订防治方案,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导、 协调、 监督, 协助同级政府做好群测群防、汛期防灾、应急处置、灾害治理 等工作;建设部门要严格建设工程管理,掌握在建工程情况, 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建设工程做好防治工作;水利部门要及 时向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提供水雨情动态信息, 做好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的巡查、监测和治理;交通、市政、电 力、通讯、铁路部门要做好公(铁、道)路和市政、电力、通 讯设施地质灾害的

4、防治工作,保障交通、市政、电力、通讯等 设施的畅通;教育、旅游景区主管部门要做好学校、旅游景区 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校区、旅游景区地质灾害监测与防 范;民政部门要做好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气 象部门要及时提供大气降雨、台风暴雨等信息,会同国土资源 部门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广播电视部门要加强地质灾 害防治知识宣传,及时播报政府防灾部署及地质灾害气象风险 预警等信息。发生地质灾害险、灾情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 厦 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应急处置职责做好抢险救灾工 作。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为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持单位, 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工作,为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监测预

5、警、抢险救灾、工程治理等提供技术支撑。各有关部门要认真 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地质灾害防治合力。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各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 的情况,把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地质灾害防灾 责任人由政府和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受威胁单位主要负责人、村(居)“两委”主要干部担任。地质灾害监测人由受威胁的相关 人员担任。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居,由村(居)“两委”组织受威胁村(居)民开展巡查、监测和转移避险;受地质灾害威胁的 行政及企事业单位,由单位组织员工开展巡查、 监测和转移避险; 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公路、铁路、水

6、利、通讯、电力、市政等设施 及在建工程,由其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巡查、监测和转移 避险。三、地质灾害防范措施(一)开展汛前排查检查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在汛前按照各自职责组织做好村居、 公路、铁路、矿区、通讯设施、电力设施、市政设施、施工工 地与临时工棚、学校、旅游景区等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 防灾工作落实情况检查,掌握受威胁对象的具体信息。新发现 的地质灾害隐患一时不能排除的,要纳入群测群防体系或者有 关部门监控范围,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采取防范措 施。(二)编制 2018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各国土房产分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在汛期前编制完成年度地 质灾害防治方案,报区政府批准公布,

7、并报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 理局和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备案。 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明确辖 区内地质灾害易发区段和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 威胁对象 和重点防范期,确定预防责任单位与责任人、监测人,制订有效 的防治措施。(三)修订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在3月底前组织完成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修订,并纳入当 地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隐患点险情 有变化的、村居防灾责任人发生变动的,防灾转移路线、安置地 点等变更的,都要对转移预案进行修订。转移预案应在相关村(居)公布,并报区国土房产分局备案。(四)开展巡查、监测 受地

8、质灾害威胁的村(居) “两委”要通过群测群防体系组 织监测责任人和受威胁村(居)民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段 开展经常性监测、巡查,台风暴雨、强降雨期间应扩大范围和加 密监测、巡查,及时发现险情,及早防范。要因地制宜利用有线 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逐户通知等方式,及时向受威胁群 众发出地质灾害警示信息,及时组织转移避险。直接威胁在建工程和交通、水利、市政、电力、通讯设施以 及学校、旅游景区的地质灾害, 相关部门、 单位要组织开展巡查、 监测。已完成施工治理,但尚未经过 1年以上运行检验并经项目验 收的地灾点,要继续开展经常性巡查,直至项目验收。(五)落实值班制度汛期期间, 各级政府、各有关

9、部门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 台风暴雨、强降雨、长时间降雨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期间,要加 强值守, 领导带班; 值班人员要认真收集、 汇总各地雨情、 汛情、 险情、灾情报告,并按规定报告、转达、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附 件3)。(六)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市国土房产局要会同市气象局根据降雨预报及时作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指导防灾抗灾工作。预警预报要及时报告市政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各区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向社会发布。区级人民政府 收到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 应有效运转地 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做好防灾的各项工作。国土资源部门应加强对人员居住地地

10、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作的指导,可能发生险灾情时要及时预警并报告所在地人民政府。(七)严密防范强降雨 我市地质灾害大多由强降雨诱发,各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 落实防灾工作制度,做好防范强降雨工作,继续采取提前转移受 威胁人员的有效做法。1. 当天气预报日降雨量可能达到 50mm(暴雨)以上或者累计 过程降雨量达到 50mm以上(岛外山区达到 80mm以上)时,相关 防灾责任人、监测人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可能发生地质灾害。2. 当遇短时间强降雨( 3小时降雨量超过 30mm)且降雨可能持续时,所在区域防灾责任人要及时了解地质灾害(隐患)点和 易发地段的情况,关注雨情,适时组织受威胁的人员转移避险。3.

11、 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时,各区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接到风险预警后,应当适时启动地质灾 害应急预案,有效运转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做好防灾的各项 工作(详见附件 4)。4. 当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台风灾害应急响应、 暴雨洪水灾害 应急响应时,按照防御台风、暴雨的部署开展防灾抗灾工作。(八)加强宣传培训演练 各区、各有关部门要继续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印发宣传 材料等方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等基本知识, 增强公众地质灾 害防治意识和防灾避险、 自救互救能力。 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镇 (街) 村(居)、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工程、设 施的管理部门,应组织开展地质灾害

12、应急演练。要围绕“ 5.12 防 灾减灾日”等主题,集中开展多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应急演练 工作。四、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一)做好应急工作准备 各区、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突发地质 灾害应急工作方案,提高地质灾害应对处置能力。要做好必要的 应急处置物资储备,并定期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要加强地质 灾害应急抢险救灾队伍建设, 配备必要的交通、 通信和应急装备, 形成高效的地质灾害应急体系。(二)及时报告灾情险情 发现地质灾害险情、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人 民政府或者国土资源部门报告。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 (居) 委会接到报告的应立即向区人民政府和国土房产分局报告。

13、 当地 人民政府或国土房产分局接到报告后, 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 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灾情扩大,并按照灾情 分级报告的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报 告时限和报告内容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三)迅速抢险救灾地质灾害发生后,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启动 相应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划定危险区, 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组织做好人员转移、灾(险)情评估和救援、排险工作,情况紧 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险疏散。相关部门应当按照本部门的职责 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提 供应急保障。灾(险)情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 应当组织群众

14、开展自救、互救和维护社会秩序。地质灾害险情未 消除前,被转移人员不得擅自返回(详见附件5)。五、地质灾害治理与工程建设防灾(一)继续推进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 各区要按照厦门市地质灾害治理实施方案 ,继续推进地 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对滞后序时进度的治理点,要逐项梳理滞 后原因,明确治理时限,强化协调处理,力争在主汛期前完成治 理施工, 消除地质灾害点安全隐患。 对新发生的地质灾害, 各区、 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治理。对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危险性高 的村庄,以及难以工程治理的地灾隐患点,相关区要抓紧推进搬迁工作,让受威胁人员尽早摆脱地质灾害危害。(二)强化工程建设防灾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

15、区新建工程项目的地灾 防范,督促项目业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落实地质灾害防 治“三同时”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 制度,严控新建 工程引发新的地质灾害。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 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督促责任方组织治理并承担治 理所需费用。对未履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与主体工程“三同时” 原则的工程建设项目,未按技术规范建设挡土墙、护坡等支挡措 施未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 各级政府责成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及其 主管部门完善防范措施,及时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村民自行建房时,要采取防灾措施,镇人 民政府应组织对场址进行简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避免村民在 危险

16、地带建房。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村庄和集镇规划、 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 应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合理确定项目选址、 布局, 避开危险区域。六、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投入 各级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安排资 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群测群防、预报预警、应急演练 以及抢险救灾、灾害治理、搬迁等工作,为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提供保障。附件:1. 厦门市 2018年重要地质灾害点一览表2. 厦门市 2018年防范地质灾害重点对象表3. 厦门市 2018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联系电话 一览表4. 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等级对应防灾措施一览表5. 地质灾害灾情险情

17、及响应措施一览表附件 1厦门市 2018 年重要地质灾害点一览表序地点灾种威胁对象建议防治措施号人数建筑物其他1思明区鸿山公园双忠魂独立岩石危岩721幢继续监测 , 发现险情转移避让2同安区洪塘镇塘边村御上山里废弃矿坑险情点废弃矿坑险情4510 户监测, 发现险情转移避让;遇台风暴雨 转移避让3同安区莲花镇淡溪村下江里高志强等屋后崩塌224户整体搬迁。搬迁前继续监测 , 发现险情 转移避让;遇台风暴雨转移避让4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杨荣德等屋后滑坡5110 户搬迁避让。搬迁前继续监测 , 发现险情 转移避让;遇台风暴雨转移避让5同安区莲花镇西坑村连远树等屋后不稳定斜坡204户整体搬迁。搬迁前继续

18、监测 , 发现险情 转移避让;遇台风暴雨转移避让6同安区莲花镇淡溪村下江里高成足屋后不稳定斜坡265户整体搬迁。搬迁前继续监测 , 发现险情 转移避让;遇台风暴雨转移避让7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大石后社杨玉环屋后崩塌395户工程治理。治理前继续监测 , 发现险情 转移避让;遇台风暴雨转移避让8同安区莲花镇淡溪村上江里高德胜屋后崩塌224户整体搬迁。搬迁前继续监测 , 发现险情 转移避让;遇台风暴雨转移避让9同安区汀溪镇荏畲村岳口李顶房屋后滑坡7216 户正在进行工程治理。治理完成前继续 监测, 发现险情转移避让;遇台风暴雨 转移避让附件22018年防范地质灾害重点对象表区镇(街道)行政村(社区)

19、同安汀溪镇西源村、堤内村、半岭村、前格村、五峰村、路下村、任畲村、造水村、汪前村、顶村村、褒美村莲花镇淡溪村、西坑村、白交祠村、上陵村、尾林村、水洋村、军营村、罗溪村、蔗内村、小坪村、澳溪村、内田村、莲花村、凤南农场南山村五显镇四林村西柯镇美星村、后田村、官浔村洪塘镇塘边村、下墩村新民镇蔡宅村翔安大帽山农场中心村新圩镇古宅村内厝镇锄山村、莲塘村海沧东孚镇过坂村集美后溪镇溪西村、崎沟村、浦边村灌口镇第一社区、东辉村湖里湖里街道南山社区、村里社区、濠头社区、金鼎社区、后浦社区殿前街道高殿社区金山街道金山社区禾山街道禾盛社区思明区市政园林局狐尾山公园、鸿山公园开元街道虎溪社区附件3厦门市 2018

20、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联系电话一览表单位厦门市国土资源局与房产管理厦门市国局土同资安源分与局房产管理厦门市国土翔资联系人叶德传胡志艺刘朝晖谢江汉吴文东陈燕伟张向伟郑杰聪周希昌颜育鹏梁虎杜明职务副局长地质矿产处处长调研员主任科员副局长用地副科矿局长产长科副主任科员科员副局长用地矿产科科长办公室285900528591512859152285915575790187579052757901975790207292687 729268913806061811138060103211360605135513806067822136009208281332832711715880255198151600

21、320131785963283313860151662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负责思局明直区属、分湖局里区)邱鼎捷张国友 洪志军林宗南陈国华邱盛棠 石清来 林瑞鹏科员调研员用地矿产科科长主任科员局长地矿产科负责人工作人员用地729269862289036228911622891365869976586090658609015259299992138060679531385006356513806085710136060012271300390276618950083311传真28590002859156285915628591567579003757901575790157579015729

22、262172926797292679622890762289076228907658698265869826586982局长助理主任科员工作人员5583757558376113003925787158592123585583752558375255837615583752真 传 ( 3 6 5 1 91333 289 052330 28 5 : 室 班 府 政 市同集海湖府府府府政政政政区区区区班班班班室室室室真真 传传 室室 班班 安明 传真传真传真传真 (附件 4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等级对应防灾措施一览表级别地质 灾害 可能 性描述值班要求预案启动转移对象巡查一级(红

23、色)地质 灾害 发生 可能 性很 大(有 很高 地质 灾害 风险)各级人民 政府及有 关部门 24 小 时 值班室值 班,领导 带班,做 好随时抢 险救灾准 备。区人民政府应 及时启动相关 的应急预案和 抢险救灾指挥 系统,做好应 急准备,派出 应急小分队或 者包村干部驻 点指导防灾抗 灾救灾工作。 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及 时启动村 (居)汛期地 质灾害防御群 众转移预案 。镇(街)、 村(居)防 灾负责人 立即组织 地质灾害 隐患点和 高陡边坡、 沟谷沟口 等易发区 域内的所 有群众转 移避险。镇(街)、 村(居)防 灾负责人 组织对山 边河边、 沟 谷沟口、高 陡边坡等 易发区域 进行

24、巡查、 监测和防 范。二级(橙色)质害生能大有地灾风 地灾发可性(高质害险各级人民 政府及有 关部门 24 小 时 值班室值 班,领导 带班,做 好抢险救 灾准备。区、镇人民政 府、街道办事 处根据险情及 时启动相关的 应急预案和 村(居)汛 期地质灾害防 御群众转移预 案。镇(街)、 村(居)防 灾负责人 组织地质 灾害隐患 点群众转 移避险,易 发区受威 胁人员根 据雨情险 情适时转镇(街)、 村(居)防 灾负责人 组织对地 质灾害隐 患点和易 发区域加 密监测、 巡 查和防范。移避险。三级(黄色)地质 灾害 发生 可能 性较 大(有 较高 地质 灾害 风险)区、镇人 民政府、 街道办事

25、处及有关 部门做好 值班工作 和应急准 备。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视 情况启动村 (居)汛期地 质灾害防御群 众转移预案 。根据雨情 险情转移 受威胁群 众。镇(街)、 村(居)防 灾负责人 组织对地 质灾害隐 患点和易 发区域加 强监测、巡 查和防范。附件 5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及响应措施一览表级别造接成经直济损失其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市级区级特大301000 万元 含) 以上大型10 人(含)以上、30 人以下500 万 元以(上含、) 1000万元以下因地质灾害被重阻影断响,群严众生命财产安1000亿元市人民政府立即 应向急省指人民挥部办公 本室级报告应急,预立案即和启动 抢统险,调救集灾有指关挥部系门 和赶抢赴险现场救,灾力协量助开 展抢险救灾工作政府、 省害繁高民航或胁财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