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诗歌,了解古诗大意。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情感目标: 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 体会作者体恤百姓的忧伤之情。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了解大意,把握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岁寒三友”,也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对象,纵观历史文坛, 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对图题诗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并体会诗要表达的诗情画意。二、课件出示墨竹图,让学
2、生认真观察并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1)介绍作者。(2)介绍背景:这是一首图题诗,写于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 当时山东受灾, 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郑板桥整日为民奔波,白日劳顿,夜不思眠。本文记载的是又一个不寐的夜晚,听着冷雨拍打窗棂,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板桥竟错觉为百姓发出了啼寒饥号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文。三、重点认知(一)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感知。( 2)范读。(听录音)( 3)练读。、学生自渎。 (注意字音,语气,节拍等)、指名读(大家评议)、再读(小组合作,比一比谁读得好)(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学生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 3)提
3、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自主学习( 1)字:衙、斋、 燮、 号、 寒放赈、救济、 遂( 2)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劳顿:劳累。思绪:思路。救济:用金钱或物质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赈灾:赈济灾民。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三)合作探索1、小组合作理解诗意(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地方小组内交流,不明白的地方一起讨论。)2、检查汇报(令人感受最深的是哪句诗?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3、介绍诗意。、自练。、小组内练讲。、指名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1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4、请学生说自己感受
4、最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5、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第一句是实写,第二句是虚写,第1 句是第 2 句发挥联想的基础。)6、对最后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理解(明确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特,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了爱民之气节。)四、总结并进行拓展阅读。1、墨竹图题诗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2、让生阅读有关“竹”的诗句,认真体会“竹”在古代诗句中的蕴涵。唐代 .杜甫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宋
5、.陆游好竹千竿翠 ,新泉一勺水 .宋.苏轼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3、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赞美竹。4、背诵并默写古诗。板书设计:竹:人干:细中有强。特立独行叶:青翠欲滴爱民如子傲然树立阅读伴教锦囊: (课件显示扬州八怪的一些简介。)“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八位画家。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 “八怪” 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 前后近百年。 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 “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远播。李方膺、李鱓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先试画,后授职。 乾隆八年, 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印了 “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
6、年,弘历东巡时,封郑燮为“书画史”。“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成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悲奇妙。成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提画诗,写于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 当时山东受灾, 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郑板桥整日为民奔波,白天劳顿,夜不思眠。一个不寐的夜晚,听到冷遇拍打窗棂,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竟错觉为百姓发出啼饥号寒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诗。 以“竹” 为依托之物, 表达了画家淡泊
7、名利, 以解聊百姓之苦为己任的伟大胸襟,以及“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苍生疾苦而呼,事事关心的品格和“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设计理念:此篇教学需要将图与诗两者结合起来,在诗中看图,在图中悟诗,实现情于理的交融。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是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收到古典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 应该具备识图, 读悟古诗的能力,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赏图画,熟读古诗,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引导,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学设想:利用媒
8、体,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墨竹图,感悟墨竹的特点。让学生感情朗读,自主学习,自主理解,领会图题诗的诗情画意,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既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3、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以及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教学难点:反复诵读诗歌,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松、竹、梅在岁寒中同生,为人们所敬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
9、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纵观历代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 层出不穷。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 今天,就让我们一道去感受郑板桥在墨竹图题诗中要表达的诗情画意。二、展示课件:郑板桥的墨竹图,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墨竹的特点。三、展示课件:学法提醒:分析题目,知内容;了解作者,晓背景;自读诗句,思诗意;展开联想,现画面;品读诗句,创诗境。四、自主学习:1、分析题目,知内容;墨竹:单用墨画的竹子。图题诗:在墨竹图上写的诗句。 题目的意思是在墨画的竹子的图画题写的诗句。诗、画是一个整体,共同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气节2、了解作者,晓背景; ( 1)介绍作者:郑燮(1693-1765 )字克柔,
10、号板桥,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体貌疏朗,风格劲峭。(2)郑板桥这首诗的背景、原因和被罢官的结局,说明他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他在山东任职时,正值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体恤百姓的县官,他整日为民奔波,白日劳顿,夜不思眠。 又是一个不们不寐的夜晚,听着冷雨拍打窗户,风吹疏竹, 发出萧萧之声,他立即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文。)3、自读诗句,思诗意;( 1)、学习生字:衙( y)斋(zhi)燮( xi )号(ho)寒放
11、赈( zhn)救济( j )遂(su)( 2)解词:劳顿:劳累。3思绪:思想的头绪;思路。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赈灾:赈济灾民。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3)朗读诗歌,熟读成诵。三、交流合作学习:1、学习“诗画欣赏”第二自然段。( 1)、朗读。( 2)、分析内容。(学习墨竹图题诗的诗句,认真体会。2、学习“诗画欣赏”第三段,感知诗意。图中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浓淡疏密有致,青翠欲滴。并且全用水墨,更显其傲骨,与众不同。(感知诗意:这首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12、四、合作探究:1请学生说出自己最喜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2本诗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第 1 句是实写、第 2 句是虚写,第 1 句是第 2 句发挥联想的基础。 )3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句?(明确: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物,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爱民之气节。)4、展开联想,现画面;5、品读诗句,创诗境。五、回顾反思,总结全文竹的象征了“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六、拓展训练:1、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竹的诗句,绘画作品。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赞美竹。苍松
13、怪石图题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3.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4.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教学方法:研体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松是风骨的象征,它苍劲挺拔,傲斗冰雪,顶天立地,枝干高耸,正直坚韧,是勇士。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歌唱松,赞美松,风雪洗礼松更翠,大雪压枝更挺拔。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苍松怪石图题诗 。4二、自主学习:1.简介作者:李方膺,字晴江,又号秋池、衣白山主人
14、、为官期间曾因得罪上司被捕入狱,为官时, “有惠政,人德之。 ”去后寓南京借园,常往来扬州卖画。善画松、竹、菊、梅、杂花及鱼虫,作品纵横豪放,墨气淋漓,所画之梅以瘦硬见称。2.读标准音:矫(ji o)阙( qu)迥(ji ng)膺( yng)阿谀( y)铮(zhng)3.解词:阿谀奉承: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含贬义)。耿直:(性格)正直;直爽。铮铮:形容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响亮声音。4.朗读诗歌,熟读成诵。三、合作学习:1.品诗:引导学生课堂交流,大胆质疑, 解决疑难。 找自己最喜爱的诗句,说明理由。(明确:“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写出了松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
15、添了绿意和娇姿。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这一层写出了苍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是对其品格高度赞美。而“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是隐语,隐含作者的褒扬之意。最后一层“拥护天阙高且直,迥于春风碧云里”,作者从松的外形入手,为本诗更添了悠远、清丽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风碧云”带给读者无限的希望与憧憬,颇有“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之意。)2赏画:( 1)整体欣赏画面。(明确:一枝梅花横贯画面,构图新奇;花朵只用淡墨轻染“淡墨痕”,仅花蕊加墨重点,清新俏丽;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 2)图中的怪石、苍
16、松各有什么样的特点,相互关系,各有什么寓意?怪石:耸立(不屈不挠)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苍松:挺劲(饱经风霜)象征诗人刚正不阿的气概。(二者关系:怪石耸立,不屈不挠,为苍松设置了一个极好的生存背景,两者互为映衬更显其“苍、怪” 。)四、探究学习: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明确:借所画的怪石、苍松表现自己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五、拓展训练: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松的诗句,绘画作品。六、回顾反思:请学生谈本课的收获板书设计:怪石耸立不屈不挠铮铮铁骨画家的品格苍松挺劲饱经风霜刚正不阿苍松怪石图题诗是第八单元 “岁寒三友 ”中赞松的一首图题诗,为清朝著名诗画家 “扬州八怪 ”之一的李
17、方膺所作。此诗句子长短不一,语言优美、豪迈,内容隽永深刻,洒脱不羁。诗人借画中苍劲挺拔、 饱经风霜的松树和耸立在悬崖峭壁上的怪石这两个意象, 表现了自己不屈不挠、 耿直廉洁的铮铮男儿的性格。 因为本诗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是图题诗的典范之5作,语言平白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我在教学中,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松树的国画作品,并请班上学画的同学也画一些松、竹、梅的国画张贴在教室里,将赏诗与观画有机结合。 让学生以一名书画鉴赏家的身份走入书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怪石的样子和苍松挺劲的姿态, 在仔细观赏和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旨, 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诗情画意,感悟诗人不屈不挠、 不阿谀奉承、
18、 耿直廉洁的性格, 明确松树象征着不畏艰难、 险阻的精神。另外, 在学习中适当拓展了一些古今诗人赞美松树的诗句,加深对松树精神的感悟,体会诗人借物抒怀、借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已具有以下能力:1、积累了大量古诗,并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能够通过诵读对古诗的含义有所感悟,能够借助图画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诗情画意,但对诗句中的一些字词的准确把握和理解还有困难,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字斟句酌体会诗歌蕴含的感情。2、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能在课前根据要求,通过查阅书本、上网等手段查找到诗画家李方膺及该诗的相关资料, 以及古今诗人赞美松树的诗句, 并进行整理, 为理解诗歌起了铺垫
19、作用。3、具有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学生已学会自主学习,在课前预习时做批注,提出疑难问题, 在课上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解决疑问,并已掌握通过读文,品文释疑的方法。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2.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感情。了解诗人借苍松和怪石两个意象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性格。3.入情入境学习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教具准备: 1、教师自制 课件 。2、学生收集古今诗人赞松的诗句及关于松、竹、梅的图画作品或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20、在寒冷的冬天,万物凋零,唯有松、竹、梅傲立于风雪之中。而松是风骨的象征,它苍劲挺拔,傲斗冰雪,顶天立地,枝干高耸,正直坚韧,是勇士。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歌唱松,赞美松,风雪洗礼松更翠,大雪压枝更挺拔。正如陈毅所写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课件 出示,学生齐读)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同走进书画的历史长廊,去欣赏清朝诗画家李方膺的作品苍松怪石图题诗。(板书课题, 全班齐读)二、交流资料。1、学生交流诗画家李方膺的资料。2、教师根据情况做适当补充。李方膺( 1695 1755)中国清代画家。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出身官宦之家,曾任乐安县令、
21、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以卖画为生。与李鱓、金农、郑燮等往来,工诗文书画,擅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有风竹图 、游鱼图、墨梅图等传世。著梅花楼诗钞。三、初读古诗,体会诗情画意。1、(课件 出示苍松怪石图)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认真倾听。62、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指名朗读,纠正字音。(特别强调 “阙、迥 ”的读音)4、全班齐读古诗。5、仔细欣赏图画,这是怎样的松树和石头?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再请学国画的同学结合水墨画的知识进行简单介绍。四、
22、品读古诗,感悟诗情。画家李方膺寥寥几笔就把松树的挺拔、苍劲、历经风霜而傲然凛立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在诗中他又是如何赞美松树的?1、学习第一层。 (即: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1)自读诗歌前两句,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知道这两句写出了松树在寒冬之际为大地增添了绿意和娇姿。)(3)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层。 (即: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1)诗人仅仅是因为松树为大地增添了些许绿色而赞美它吗?请默读3、 4、 5 句,你又读懂了什么?(2)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 (重点指导对“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的理解。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对松树品格的高度赞美,赞美松树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松树的顽强精神。3、学习第三层。 (即: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1)自读最后一句,你从这句中还知道松树的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重点理解 “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鼓舞士气的演讲稿(5篇)
- 苏大思修社会实践报告9篇
- 春天的花中班教案6篇
-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 DB12-T 454.2-2023 公共交通信息导向标志系统设置要求 第2部分:城市轨道交通
- 2024年电子、通信产品及软件批发服务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5类人工资收入有调整综述
- 组合式炉篦条征求意见稿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 荆楚理工学院《新闻传播简史》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压疮用具的使用护理课件
-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研究报告
- 长春工业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 六年级【科学(湘科版)】保持生态平衡-教学课件
- MOOC 3D工程图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TWI培训教材完整版
- 家庭农场创业项目计划书
- 第5.3课《联系生活实际弘扬工匠精神》(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课件(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 斐乐管理制度
- 健康管理的四大关键饮食、运动、休息、心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