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圆柱体积教学设计听课评语(共13篇) 第1篇:圆柱体积教学设计一、复_导入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已经学_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他们的体积体积的通用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么表示?2、回忆一下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3、课件出示一个圆柱体我们把圆转化成了近似的长方形,同学们猜想一下圆柱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呢?二、探索体验1、学生猜想可以把圆柱转化成什么图形?2、课件演示: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1)是怎样拼成的?(2)观察是不是标准的长方体?(3)演示32等份、64等份拼成的长方体,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并板书。3、借鉴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试着推导圆柱的
2、体积公式。4、交流展示(1)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2)生汇报,师结合讲解板书。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3)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呢?v、s、h各表示什么?5、知道哪些条件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6、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1)底面积24平方厘米,高12厘米 (2)底面半径2厘米,高5厘米三、课题检测1、判断(1)圆柱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来计算。 (2)圆柱的底面积扩大3倍,体积也扩大3倍。 (3)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相等。(4)两个圆柱体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也一定相等。(5)一个长方体与一个圆柱体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也相等。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3、(1)一个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2米,半径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2)一个塑料薄膜盖的蔬菜大棚,长15米,横截面是一个半径2米的半圆,大棚内的空间大约有多大?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2篇:圆柱体积教学设计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南和县贾宋镇中心学校教师 李立强一、课前系统部分(一)、课标分析圆柱的体积是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属于第二阶段(四-六年级)中第二个版块图形与几何中的教学内容,对圆柱的体积教学内容的要求是: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材分析圆柱的体积是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柱体
4、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圆柱体的特征,让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又一次飞跃。圆柱体是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_,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下一步学_“圆锥的体积”打下基础。(三)、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感性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_的基础,本节课的学_过程正是让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能使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和归纳事物特征的方法,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和迁移能力
5、。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理解圆柱体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_兴趣。(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2、教学难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六)、教学策略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实践探索、小组合作交流、演绎推理。(七)、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圆柱体积演示器、正圆柱体。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1、激发兴趣:圆柱体转化成近似长方体。课件展示:一个长方体的钢锭通过锻造形成一个与长
6、方体高相等的圆柱体模具。) 师:通过观察,同学们发现这两个物体都有什么是相同的?生:体积、高。(设计意图说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初步感知圆柱的体积计算与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有关。)师: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二)、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师:怎样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来计算圆柱的体积? 生: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底面积乘高得到,我想圆柱的体积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底面积乘高得到呢?师课件展示:沿着圆柱底面扇形把圆柱切开,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拼成了一个近似长方体的演示过程。我们把这相等的16块分成32块,64块,或更多,那么拼成的立体图形就学生回答: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师课件展示:点击后出现:将圆柱细分,拼
7、成一个更接近于长方体的演示过程。)师: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生可能回答: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师课件展示:点击后出现: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再点击出现:圆柱的体积底面积215;高,VSh。(三)、练一练:1、师课件出示: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为75平方厘米,长9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生:完成后小组内交流。2、师课件出示:判断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师: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502.1105(立方厘米) 2.1米210厘米,5021010500(立方厘米) 50平方厘米0.5平
8、方米,0.52.11.05(立方米) 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0.005 2.10.0105(立方米)生:小组讨论,学生汇报并说出理由。师:点击出现:“” 。师小结:计算时既要分析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四)、两个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比较。师课件展示:点击出现圆柱,再点击出现半径r、高h 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这样的圆柱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师课件展示:点击出现Vrh。 师课件展示:点击出现VSh。师:说说这两个体积计算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生可能回答:这两个体积计算公式中r就是底面积S (设计意图说明:比较两个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明确两个体积公式之间的关系。)小
9、结:题目给了圆的半径,我们先算出圆柱的底面积,再算它的体积,如果题目给的是圆的直径呢?生可能回答:我们仍然先算出圆柱的底面积,再算它的体积。(五)、拓展训练 练_一:填表师课件展示,生小组交流完成。 练_二:计算圆柱的体积 师课件展示,生小组交流完成。练_三:师课件展示: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 一个圆柱的体积是80cm3,底面积是16cm3。它的高是多少cm?生小组交流完成。(六)、小结通过今天的学_,我们懂得,可以把圆柱转化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来计算它的体积。知道了圆柱的体积可以用VSh或者Vrh来计算。(七)、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Shrh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圆柱的体积是
10、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它是在学生了解了圆柱的特征、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圆柱是一种含有曲面的几何体,这给体积的认识和计算增加了难度。为了降低学_难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_圆锥体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十分注重从已知知识和方法入手,让学生经历“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探究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同时在学_活动中体验学_的乐趣。第3篇:圆柱体积教学设计方案篇1:圆柱的体积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
11、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初步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概念、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教学准备:1、用于演示把圆柱体积转化成长方体体积的教具。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_导入、揭示课题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学会了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圆柱的体积。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体
12、积?(指名回答,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我们学会计算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1、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2、揭题: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其中我们学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3、教师: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复_一下,圆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13、)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课件演示。二、自主探究,精讲点拨1、教师:那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圆柱的体积,能不能也像刚才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一样,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推导出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呢?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同学们自己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1)你准备把圆柱体转化成什么立体图形?(2)你是怎样转化成这个立体图形的?(3)转化以后的立体图形和圆柱体之间有什么关系?3、推导圆柱体积公式。学生交流,教师动画演示。(1)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2)怎样转化成长方体呢?(指名叙述:把圆柱体底面分成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例如分成16份),然后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你会操作吗?(学生演示教
14、具)(3)教师说明:底面扇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4)教师:这个长方体与圆柱体比较一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生:形状变了,体积大小没变。)(5)推导圆柱体积公式。讨论:切拼成的长方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切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相当于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相当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教师: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板书: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高V = S h三、运用公示,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如果要求圆柱的体积,你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就可以求?知道圆柱的底面积和高,可以求圆柱的
15、体积。练_七的第1题:填表。知道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可以求圆柱的体积。试一试。知道圆柱的底面积直径和高,可以求圆柱的体积。练一练的第1题: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知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可以求圆柱的体积。一根圆柱形零件,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一)学生动手操作探究1、回顾旧知,帮助迁移(1)教师首先提出具体问题:圆柱体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几何图形有联系? 启发学生回忆得出: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圆形;侧面展开是长方形:所以(2)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学_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圆面积公式的。
16、(通过想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形”到“体”;同时使学生感悟圆柱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的联系,通过圆面积推导过程的再现,为实现经验和方法的迁移作铺垫)2、小组合作,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1)启发猜想:可见,大部分图形公式的推导都可以把所学的转化为学过的。那么你觉得圆柱的体积和什么有关系?你能猜一猜圆柱的体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这是学生会有圆的面积想到把圆柱转化为长方体)老师激励同学们:大家同意他的猜想吗?但我们还是要小心地验证猜想的科学性。都说实践出真知,接下来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学具,动手尝试着进行转化,并说一说转化的过程。(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体验。老师引导学生探究
17、: 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转化的。这是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吗?为什么? 如果分割得份数越多,你有什么发现?(电脑演示转化过程) 这是同学们刚才的转化过程。那书上是怎么说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用直线标记,找出关键句。全班齐读。()现在再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演示转化过程。其他同学边观察边思考: 切割后拼成了一个近似于什么的形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什么为什么(2)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刚才的方法不是一种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圆柱体积的时候,有没有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那样的计算公式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1.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课件演示
18、拼、组的过程,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C、依次解决上面三个问题。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形状变了,体积不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配合回答,演示课件,闪烁相应的部位,并板书相应的内容。)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是V=Sh(板书公式) 讨论并得出结果。你能根据这个实验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吗让学生再讨论:圆柱体通过切拼,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 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体的底面积 ,这个长方体的高与圆柱体的高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
19、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板书:V=Sh)(设计意图:在新课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复_旧知识,在观察中理解,在比较中归纳,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学生切实经历圆柱体积公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领悟了学_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_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用这个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四.拓展练_1.一个底面直径是20cm的圆柱形容体里,放进一个不规则的铸铁零件后,容体里的水面升高4cm,求这铸铁零件的体积是多少来求出它的体积。先独立思考
20、,再把你的想法在组内交流一下。让学生说出怎么样切割。谁能说说该怎么分,拿出萝卜,这就是一个圆柱,你想怎么分?亮出刀,来吧,请动手。教具演示,一共是16份,让我们闭着眼睛想象一下32,,64份是什么样.。?(渗透极限思想,得板书出极限)抬头看大屏幕,看看你们想的和老师分的一样吗?课件演示拼、组的过程,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放到64份时,问学生,看到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那么现在你能探究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了吗?请拿出书包里的学具,同桌两人一组,共同探究,看看哪组同学最善于观察也最会配合。 让学生说,结论都是学生说出来的,老
21、师不要多话。 学生研究,上来交流,自由选择用教具还是大屏幕。出示课件,最后总结,刚才,我们通过将圆柱转化长方体(板书):,推导出了圆柱的体积公式:板书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v=sh 简直太棒了,现在让我来考考大家把,看看你们能不能学以致用。三、练_巩固(1)口答(2)分层练_,采用星级分等,让学生自由选择1到3题。星级越高,难度越大。(3)知道体积求高的练_,设计到单位的转换。(4)开放性题目,自己动手求一个杯子(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这次送课下乡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这期间的备课、上课、听评课,让我对数学教学的一些方法性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且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了更明确
22、的了解,利于今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先来说一说我通过这次送课下乡,对数学教学的一些方法性认识。首先就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我的课堂上体现的应该是比较多的,但是通过丛老师和夏主任等老师的评课,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现在的课堂更加需要的事“生生互动”。要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和自由度。这节课,其实我也尝试了让学生之间去交流,比如说各种小组合作,同桌合作,还有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找其他同学帮助等方式,但是感觉还是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进去。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引以为戒。“个”的初步尝试。在课堂上,如何体现个。决定不单单是出示几个简单的分层练_,更重要的事要有对知识点的分层,对全体学生具体
23、学_情况的一种把握。个,更要求老师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因班而异。本节课,在探究圆柱体积公式的时候,我当时让学生讨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底面积乘高,一种是底面周长一半乘高乘半径。这样一讲,反而起到了时而其反的效果,本来学生挺明白的了,一讲,反而有学生糊涂了,这是因为桥头整体学生水平还不是太高,造成的问题。下面我具体谈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一些反思:圆柱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比较注意以下几点:一、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转化的方法,通过想象、实际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二、
24、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_兴趣和。三、设计练_的时候注重多层次问题,以及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将练_的选择权利放手给学生,特别是星级题目的方式,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激发了学生挑战难题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发展。所以我整堂课的设计都是用一个一个的问题串起来的,特别是导课的时候用一次一次的质疑,将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营造出一种学生想要迫切探究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氛围。这些都是我这节课的一些比较成功的地方。当然这节课
25、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首先就是以往上课语言表达的问题再次被点了出来,这次虽然较以往说话语速过慢变成了较快了,可是还是没有什么高低起落调,所以让听课的学生和老师都感觉缺少激情,这个问题应该尽快解决。再就是,课堂上,对学生的放手不够,学生的自主权还是欠缺的,新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已不是课堂教学中的听众、观众、知识的接受者,而需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问题者、自主者、合作者,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着重增加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遇到困难先求助同学。老师一引导为主,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敢于给学生广阔的空间,本节课,在引导学生猜想解决圆柱体积问题的时候,我先给学生复_了圆转化为长方
26、形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如果能把这个环节改为温馨提示性质的小提醒,效果就会截然不同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抓住每一次这样的机会,去积极认真的准备课,全身投入的上课,还要深刻,认真的反思,在不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对症下药。第6篇:圆柱体积教学反思让课堂留下学生的痕迹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_了“圆的面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圆柱的认识”等相关的形体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因为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个难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
27、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来源,从而获得知识。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反思如下:一、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_新的知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_的主要方式。在探究圆柱体积的过程中,我从本班学情出发,大胆放手让学生猜想“圆柱体积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可能怎样计算,为什么?”,然后再结合以往学_几何图形的经验,回顾圆的面积推导过程,实现知识迁移,明确“转化”思想在数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的过程,我较好地借助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二者有机结合,先让小组四个学生上台操作演示,然后再课件动态模拟,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
28、当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课件演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生: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把圆柱体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推导出圆柱体体积。 2.师生合作推导验证教师用课件演示,学生观察思考。师:把圆柱体平均分成16份、32份同样可以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请同学们观察两次等份的异同。 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生:相同点是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生:不同点是等分的份数不同,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一个近似的长方体。3.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请你们想想,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4.小组同学讨论后汇报结果,同时板书。生:(1)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形状变
29、了,体积不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2)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师:(1)配合回答,演示课件,闪烁相应的部位,并板书相应的内容。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师:让学生书空,再次让学生巩固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设计意图:再探究圆柱体积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结论的稳定性。 三、出示例题:一根圆柱形的木料,底面积是320平方厘米,高是1.8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学生读题试算。 2.集体订正。四、应用与拓展1.完成教材第34“试一试”。 (1)学生仔细看图,明确题意
30、。 (2)学生自主完成后,全班交流。五、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附: 板书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 积 =底面积高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一、利用迁移规律引入新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_情境;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猜想、论证,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_;三、正确处理两主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学生学_的参与过程及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积极性高,学_效果好,达到预期效果。不足之处学生讨论时间控制太少,课后作业 个别学生还是对公式不会灵活应用。第10篇: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圆柱体积的教学反思圆柱的体积以前教学此内容时,由于没有相应
31、的教具,往往直接告诉学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公式:VSH,让学生套公式练_;这学期我教本节课内容时,课前作了充分准备了教具,再加之网上收集整理出来相应的教学课件,课堂教学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实践中体验,从而获得知识。总之让学生的手、脑、嘴、眼各种器官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让学生体验学_的过程,真正理解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_的主人。对此,我有以下的感想:一、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知识。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得到的知识是“活”的,这样的知识对学生自身智力和创造力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有的答案也不是我告诉的,而是学生在自己
32、艰苦的学_中发现并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理解更深刻。这样学生不但尝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学_数学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_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节课我让学生联系圆的面积推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圆柱的体积的推导过程。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三、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传统的教学只关注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_只是被动地接受、记忆、模仿,往往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
33、以然,其思维根本得不到发展。而我在本课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过程,发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教学圆锥的体积是在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我让学生观察,先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在猜想中激发学生的学_兴趣,使学生明白学_目标。教师
34、从展示实物图形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有的组用捏橡皮泥的方法,有的组用到沙子的方法;有的组用计算的方法。让孩子亲历教学的验证过程,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想一想等积等高的时候,圆柱和圆锥有什么样的关系?等积等底的时候,圆柱和圆锥又会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对圆锥的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就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起到巩固深化知识点的作用。圆锥的体积这节课的教学具有下面的特点,一是在教学新课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
35、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倒沙实验,而是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就兴趣盎然;二是在实验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实验,以实验要求为主线,即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努力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学_,学生学的活,记得牢,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_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_体验在教学之后感觉到遗憾的是,由于教具有限,参与实验的学生不多,如果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学具,让他们以小组合作学_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切的参与到探究中去,这样
36、每个学生都能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学_,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学_的能力,这样的学_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教材中圆锥体积的相对练_较少,但在考试里面实际解决问题中却常常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以特别增加了一课时练_。教学中的一组填空题,对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联系很有价值。通过练_,学生们明确了圆柱与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和为4个圆锥的体积(或三分之四个圆柱的体积),而它们的体积相差2个圆锥的体积(或三分之二个圆柱的体积)。掌握这些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如将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求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就可直接用圆柱的体积乘三分之二从而使计算简便
37、。教学的最后我与孩子们一起通过大量的练_,引导总结出了圆柱和圆锥体积和高(或者是底面积)相等,那么圆锥的底面积(或高)是圆柱的3倍,圆柱的底面积(或高)是圆锥的三分之一。总而言之,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试中学生容易丢分的危险高发内容,我在后面的教学中需要精讲和精炼,让学生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内化成自己的数学直觉方为最高层次! 昨天访问: 1736 今天访问: 686 本月访问: 18590 上月访问: 56263 访问总数: 288918 会员总数: 99 文章总数: 4615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灵顺南路150号 联系电第1
38、1篇:圆柱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1圆柱体积教学反思每个学生在一节课的40分钟里获得最大发展应作为我们用好教材组织教学的追求。本节课紧扣教材,“以人为本”,着眼学生的发展,无论是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都获得了最大发展。在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时,灵活地运用了教材的内容,由浅及深,步步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能借助旧知识解决问题到实际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出我们需要推导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首先直接让学生自由猜想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设计出许多方法。如将圆柱体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形状,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就是圆柱体橡皮
39、泥的体积。将圆柱体容器注满水,然后倒进长方体容器中,测出水的体积,就是圆柱体容器的体积。将圆柱体等分成若干份,然后拼成长方体。尽管有的设想不切合实际,但这些猜想中都包含一个成功的因素,那就是转化数学思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索,敢于创新的精神。第12篇:圆柱体积教学反思 韩晓勇圆柱体积教学反思韩晓勇 大沈屯中心小学 年4月 圆柱体积教学反思大沈屯中心小学韩晓勇教材作为教学的凭借与依据,只不过是编者对学科知识、国家要求与学生进行整和思考的结晶。但由于受时间与地域的影响,我们在执行教材时不能把它作为一种“枷锁”,而应作为“跳板”编者意图与学生实际的“跳板”。因此,教学时,我们要精心
40、研究教材,揣摩编者意图、考虑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利用教材。1、挖掘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也考虑了地域、学科、时间等因素,留下了诸多空白,我们使用教材时,要深入挖掘其中的训练空白,及时补白教材。例题教学,就挖掘出了教材中的训练空白,并没有把教学简单地停留在一种解答方法上,而是在学生预_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从而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找出知识联系,大胆重组教材。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只着眼于本节课的教学,而应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
41、立一个较为完整知识系统。表1仅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体积公式,此外无更多的教学价值,而重组后的表2不仅实现了编者的意图,而且为“比例”的教学作了提前孕伏。走出了数学教学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点教学”的误区。落实课标理念是用好教材的关键,能否用好教材,关键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落实了新课标的理念。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再以学科为中心,而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教材在编写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要心里装着学生,使用教材前反复琢磨,怎样的教学才能符合新理念。前两个片段就突破了“学科中心”和“知识中心”,走向了“学生中心”。在教材关注学生的基础上向深层发展不仅让学生动手测量,动脑计
42、算,而且让学生在课外展开调查研究;不仅关注知识技能,而且关注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对生命之源水的自我看法)这一片断的教学,其价值就在于渗透了人文关爱。学生获得发展是用好教材的标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脱离教材,片面追求新课程的形式,而忽略了实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在一节课的40分钟里获得最大发展应作为我们用好教材组织教学的追求。本节课紧扣教材,“以本为本”,着眼学生的发展,无论是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都获得了最大发展。第13篇:圆柱体教学设计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2、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43、,并解决实际问题。(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有序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三)情意目标:渗透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及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模型;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_回顾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板书:体积)2、课件呈现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提问:这几种几何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你会求其中哪些几何体的体积?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圆柱形水杯。(1)老师在杯子里面装满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 (2)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3)讨论后汇报:把水倒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就业协议书范本及填写要点
- 农业拖拉机租赁合同协议
- 农产品家禽购销合同
- 施工监理合同书示例
- 信托公司资金借出合同
- 工程铲车租赁合同书样本
-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分析6000字
- 2024年分红股权的协议书范本
- 标准室内设计委托协议书范本
- 代理社保合作协议
- 认识他人课件教学课件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无答案)
- 家装瓷砖铺贴专项施工协议范本
- 天津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中国汽车刹车盘行业投资分析、市场运行态势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策略4篇
- 普外科重点专科评审工作汇报
- 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湘艺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复习题
- 第十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百通科信杯”机动车检测工(学生组)理论知识题库
- 培训学校与学生的合同(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