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九年级监测物理分析_第1页
2013年11月九年级监测物理分析_第2页
2013年11月九年级监测物理分析_第3页
2013年11月九年级监测物理分析_第4页
2013年11月九年级监测物理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紧扣教材 立足课堂 把双基落到实处2013年11月监测物理质量分析吕中和一、考试基本情况:1.本次共抽阅试卷1324份,最高分为79分(六郎中学),最低分为30分(寺沟中学),学科前500强分数线(优秀)为67分,达县一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科有效分(以下为合格)为59分。主要分数段分布如下:学校抽阅人数人平分最高706764595748及格率合格率优秀率城关镇中18062.777532618813714717597.2 76.1 33.9 城北中学13463.827729557710411212996.3 77.6 41.0 茅坪中学2666.9677111821222326100.0 84.6

2、69.2 土门镇中5066.187620273443454998.0 86.0 54.0 香口中学4662.41787121734364597.8 73.9 26.1 县二中11059.857720334866719485.5 60.0 30.0 店子镇中6168.2876314249555661100.0 90.2 68.9 关防中学5064.587410213044454998.0 88.0 42.0 湖北口5065.2275142232454750100.0 90.0 44.0 景阳中学4863.23789152536384797.9 75.0 31.3 泥沟中学3062.4075714

3、1520222893.3 66.7 46.7 夹河中学11064.6177315369899510696.4 80.9 48.2 黑虎中学1562.5373269111115100.0 73.3 40.0 羊尾镇中6064.157516243450545896.7 83.3 40.0 涧池中学3064.837651417272830100.0 90.0 46.7 六郎中学8062.787921294258607492.5 72.5 36.3 马安镇中10063.867721375982889595.0 82.0 37.0 观音镇中7066.7078253847646870100.0 91.4

4、54.3 河夹镇中3965.287512232832333897.4 82.1 59.0 安家中学2054.3570123571575.0 25.0 10.0 外国语1264.507756710101083.3 83.3 50.0 全县合计132463.627932955275110341096126495.5 78.1 36.2 2.本次成绩较好的学校有店子镇中、茅坪中学、观音镇中、河夹镇中土门镇中,差距较大、位居末位的有安家中学、县二中、香口中学等学校,需要认真分析原因,迅速查缺补漏。二、共性错题及原因分析1.试题特点:阅卷组教师教师共同认为,本次试卷的难度适宜,没有偏题、怪题和难题,特别

5、适合对新科阶段的教学效果监测,有利于诊断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确实与漏洞。(1)试卷布局参照中考试卷要求。试卷符合中考改革后的“理科综合”试卷布局要求,物理学科有五类题型共22小题。(2)教材是试题的主要来源。直接选自教材的试题由10题,共32分,如2、3、7、11、12、13、14、15、16、和21题;在导学案基础上改编的试题有4、5、8、17、19、22题等,共29分,分别占总分的40%和36%。(3)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本教学段的内容特点,重点考查了内能及能量转化规律、比热容及其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和电学基本仪器的使用。如11题(教材p28页图14.3-2)考查了运用

6、能量转化规律分析乒乓球下落过程的能量转化、12题(教材p62页第2题)考查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第15和16题(分别是p71页第1题改编和p44页第4题)考查电学基本仪器的使用和电路的设计及电路的连接方法。(4)联系实际,引导迁移应用。选取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为试题背景,旨在引导教师和学生观察身边现象,关注生活物理。如第1、4、14题等。2.部分共性错题分析:(1)教材中习题没过关。本次失分严重的有11、12、14(4)、15、16、22(2)题等,同时也大都是来自教材的习题,说明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处理还没到位,学生的能力还没真正得到提升。11题:分析乒乓球下落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课本p28页图1

7、4.3-2)。主要错例分析:不了解乒乓球下落的物理过程是首要原因,如:乒乓球下落再弹起共经历了“下落、碰撞地面、回复形状、弹起上升”四个过程;部分学生简单的认为就是“下落”和“上升”两个过程。没分析每个过程中的能量增减情况,如失分严重的“乒乓球撞击地面瞬间的能量转化情况:乒乓球突然静止,动能迅速减小到0,乒乓球发生明显的弹性形变而具有较多的弹性势能,所以能量的转化主要是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同时有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部分学生因为局限于“动能和重力势能”这两种形式的机械能而错答。第(3)问“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乒乓球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是因为乒乓球在碰撞过程中损失部分机械能,上升过程中因为克服

8、空气摩擦要消耗部分机械能,所以机械能总量逐渐减少而转化为内能,乒乓球的总能量并没减少。部分学生“只从乒乓球受到空气阻力角度分析”或者认为“乒乓球因为能量减少而高度降低”而失分。15题:(在课本p71页第1题的改编题)。主要错例分析:连接电路的基本技巧还不熟练。这是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按照“先支路,再并接,连干路,最后连接电压表”的思路,本题首先要判断滑动变组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然后将电流表串联到电路中,是完成本题的第一关键。部分学生没能根据“滑片向左滑动灯泡变暗”的条件准确判断滑动变阻器的连入电路的接线柱,让本题全盘皆输。部分学生的主体电路连接正确,但没有根据“电压表示数变大”的条件并结合串联

9、电路的电压特点,判断电压表应该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而将电压表并联在灯泡或电源两端。连接电路的导线杂乱无章。因为没有掌握连接电路“先支路后干路”的技巧,导致连接的电路图“七弯八拐”,虽可达到要求,让人看着费劲,评阅烦心。16题:设计学校门卫室传呼电路(课本p44页第4题)。主要错例分析:铅蓄电池虽然新教材中没有直接介绍,但在很多习题中出现,也是生活中汽车、摩托车等机械常用的电源,从学生答卷情况看,80%的学生不知道铅蓄电池的组成和正负极,大部分学生电路的设计还可以使用,而导线却全部连在电池的正极上,导致电灯不能发光。按题设要求,红灯和绿灯需要单独工作并分别控制,显然是要设计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部

10、分学生将两灯泡并联后用两个开关串联控制,导致的结果是:前后门必须同时按下开关两灯同时发光的效果,不符合题设要求,还有部分学生将开关分别与红灯或铝等并联后接入电源,导致闭合开关电路就短路的错误结果,也有部分学生连接的电路正确,但前门来人红灯亮,不符合特设要求。这些现象充分说明,课本上的习题,没有得到精细落实和矫正,应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警醒。22(2)题:计算“经过6min水所吸收的热量”。错例分析:学生导入的温度变化值是80,说明学生没能从图像中读懂“水的初温和末温”。图中的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从0min开始计时,总加热时间是6min,而纵轴表示温度的变化,与横轴的交点上,纵轴的起点刻度是20

11、,表示水的初温是20.3.答题品质和规范性较差。审题不认真、语言不科学、答题不规范、计算不细心、卷面不整洁等问题也屡见不鲜。三、教学建议1.冷静分析,有的放矢,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从本次全县物理学科的整体情况看,都需要做认真细致的反思分析,特别是需要从课前准备、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反馈矫正等方面冷静分析课堂效率。一是课前准备要精细,推行“研读教材、明确目标、审视学案、个性化备课”的课前准备程序,依据导学案的二次备课一定要备教材、备学情、备实验、备问题链、备展示方式和评价方式,坚决杜绝使用导学案“拿来主义”的照搬现象,确保课前准备具有针对性;二是坚定推行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规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2、展示交流、精讲释疑、科学评价、反馈矫正”的操作流程,自觉实践物理学科“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揭示本质”的课堂三大环节,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师的个人教学行为特色;三是要促进学生学习行为方式的多样化,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是合作探究与展示交流的前提,忽视了独立思考只能导致合作探究与展示交流环节的不知所云或人云亦云;四是对教材的处理,特别是概念规律的拓展延伸要深化处理,不能浅尝辄止,课后的习题要练习、评讲、纠错到位,要充分导学案的导学导练功能,依托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深化拓展导学案的问题或题组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两次阅评导学案发现问题、查漏补缺、跟踪纠错,强化落实。2.指导方法,引领思维,培养学科能力

13、。目前教学内容已进入电学部分的攻坚阶段,“欧姆定律”和“电功率”是整个电学部分的灵魂,要有条不紊的进行。(1)做好“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实验,通过学生的奇恩生体验,感受电流与电压的函数关系;并通过具体动态电路的实例,如教材中的“酒精浓度检测仪”原理分析,按照“分析电阻变化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局部电路的电压变化”的基本思路,循序渐进地指导分析方法。(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采用科学推理的方法,分析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关系式,降低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分析计算过程难度;(3)采用类比“能量”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电能,理解电功的概念,采用物理学的“比值法”学习电功率的概念和单位,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发现焦耳定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