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红楼春趣(优质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红楼春趣(优质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红楼春趣(优质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红楼春趣(优质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红楼春趣(优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红楼春趣文 本 分 析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集中描写了宝玉和一众姊妹放风筝的 场景。此时,众人重新起社填词,正热闹间,有人发现一个大蝴蝶风筝挂 在竹梢上,这一场意外倒勾起大家放风筝的兴致来,于是大蝴蝶风筝、美 人儿风筝、沙雁儿风筝、软翅子大凤凰风筝、大蝙蝠风筝、一连七个大雁 风筝等纷纷登场,宝玉和一众姊妹个个尽显情趣。教学时可以以文章的题眼“趣”为突破口导出教学思路,先默读课文, 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理清文章脉 络,把握基本内容。这样既分散了教学难度,又放缓了教学坡度,还使文 章叙述的线索一目了然。课文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表现人物的性格 特点和情趣,

2、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情 境,感受生动活泼的场景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揣摩人物内心,领 略放风筝的“趣”,看看哪位人物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时,还 要引导学生了解红楼梦,了解宝玉、黛玉、宝钗、探春等人物的故事 和性格特点,进而激发对古典名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 学 目 标1.会认“恰、屉、嫣”等 10 个生字,掌握 1个多音字“喇”;重点理 解“忌讳、晦气、七手八脚”等词语。2. 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中所描写的情境,分析人物的语 言、动作、神情,揣摩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形象。3.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基本内容,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

3、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4. 在阅读中感受放风筝的热闹和情趣,并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教 学 重 点1. 熟读课文,弄清故事 的前因后果。2. 通过分析人物的语 言、动作、心理,把握人物 的性格特点。3. 赏析放风筝的场景, 体会放风筝之趣。教 学 难 点1.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 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 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体 会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2. 体会放风筝的趣 味,讲自己喜欢的人物的 故事,并说出喜欢的原因。课 时 安 排1 课时、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插曲葬花吟,再播 放红楼梦中“放风筝”的视频片段,学生观看并交流观后感想。导语:“只凭风力健,不假羽

4、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说的是什么呢?(学生答:风筝。)不错,就是风筝。放风筝历史悠久,是一项人人都 喜爱的娱乐活动。 大观园中的众人也对放风筝充满了兴趣。 看,他们急匆匆地拿 来各自的风筝,正准备放飞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的 红楼春趣,感受放风筝的乐趣。(板书:红楼春趣)2. 齐读课题,理解课题。预设:“红楼春趣”中的“趣”指什么?这种“趣”体现在哪里?牵涉哪些人?他们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 出示课件,介绍作者曹雪芹。曹雪芹 (约 1715约 1763)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 代小说家。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

5、世家, 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曹顒 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 1728 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 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 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 楼梦。2. 出示读书要求,自主朗读课文。(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标上段落序号。(3)圈出生字新词,在重点句子下面画横线,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3. 听朗读音频, 边听边学习停顿和对

6、话的语气, 注意自己读不通顺、 读不懂 的地方。4. 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注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学生合作识记字词,教师指导q恰i 似窗屉t子hu忌讳hu晦气dn高墩chichnwnxl l 薛宝 钗敞地晴雯袭 姑娘豁喇 喇需注意的字音:“钗、敞”是翘舌音的字;“嫣”应读“”,不要 读成“”;“袭”读“”,不读“”。需注意的字形: “晦”的左边是“日”,不要写成“口”或“目”; “钗” 的右边是“叉”,不要写成“又”。形近字示例: 讳(忌讳)伟(伟大)纬(纬度)苇(芦苇) 晦(晦气)悔(忏悔)诲(教诲)海(海洋)(2)理解词语。忌讳 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等, 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

7、, 积久成 为禁忌。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 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而 形成的禁忌。晦气 不吉利,倒霉。指人倒霉或生病时难看的气色。七手八脚 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5. 学生在识记生字、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读不通的地方读通顺。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 速读课文,理清思路,弄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划分层次,并说一说每一层 的主要内容。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写大家发现无主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紫鹃说要 取下来放,遭到反对,黛玉提议放风筝,放晦气。第二部分(第 24自然段) :描写宝玉和众姊妹各自拿出自己的风筝放的场 景。第三部分(第 5 自然段):写众人放飞风筝后散

8、去。2. 给每部分拟写一个小标题,小组探讨后交流。交流后明确: 发现无主风筝;各自放出风筝;风筝飞走。3. 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课文写的是宝玉和众姊妹放风筝的场景,但有详有略,对谁放风筝的 情形写得最为详细?示例:生 1: 对宝玉放风筝写得最为详细。生 2: 描写宝玉放风筝的文字详细地写了他的语言、神情、行为等。(2)了解每个人所放的风筝,填写表格,体会放风筝的乐趣。(课件出示)风筝主人宝玉黛玉探春宝钗宝琴风筝名称美人儿风筝、不知名风筝美人儿风筝沙雁儿风筝软翅子大凤凰风筝一连七个大雁大蝙蝠3)品析重点语句,了解放风筝的情景 了解缘由。 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

9、众人吓了一跳。 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头子们回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这里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描写挂在竹梢上的大蝴蝶风筝, 设置悬念, 同时也是这个风筝引起了 大家的兴趣。探春笑道:“紫鹃也太小器,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 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由探春和黛玉的话可知,放风筝和放晦气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明确: 古代放风筝一般在清明节, 众人借着花红柳绿之时, 把过去一年的不 顺通过风筝放出去, 所以放风筝又有放晦气的说法。 见到别人风筝落下, 老百姓 都不会去捡,因为那是别人的晦气,捡了等于把别人的晦气给收了。 品味乐趣。A

10、.第 2 自然段是如何描写丫头们的?表现了什么? 明确:描写了丫头们的动作,表现了她们对放风筝兴趣浓厚。 B.文中是如何描写宝玉的?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 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 他便恨的摔在地下, 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 我一顿脚跺个稀烂!”明确:这里作者抓住宝玉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他不能 放飞风筝时的急躁。描写生动,读来如在眼前。 把握形态。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这句话是怎么描写风筝飞走的情态的?明确:这句话按时间顺序, 抓住风筝的形状, 写出了风筝在天空中迅速

11、飞去 直到消失的过程,写得十分生动。“鸡蛋”“黑星儿”写出了风筝的形状变化。 开始,众人看到的风筝只有鸡蛋大小;后来,风筝迅速飞去,人们只能看到一个 小黑点;最后,风筝在天空中消失了。从这生动的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众人放 风筝时异常欢快的心情。(4)文章围绕“趣”来写,请探讨本文的“趣”表现在哪些方面。示例:生 1:“趣”在宝玉和众姊妹全员出动,拿出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精美无 比的风筝,欢乐、开心地放飞。生 2:“趣”在放风筝时,桃红阵阵,杏雨纷纷,柳絮随风,芳容曼妙,那 些充满着青春和朝气的欢声笑语显得格外明媚动人。生 3:“趣”在放风筝时,“事故”不断:宝玉本想放大鱼风筝,结果被晴 雯放了

12、;又想放大螃蟹,结果已给了三爷(贾环)。最后终于拿来一个美人儿风 筝,却飞不起来,只起房高,就落下来。生 4: “趣”在大家互相打趣,互相帮助,互相劝说安慰,互相怜惜,充满 了姊妹亲情。比如众人劝说黛玉放风筝,把病根儿都放了去。生 5:“趣”在宝玉和众姊妹对美好、幸福的生活充满向往,他们希望风筝 能把黛玉的病根儿带走,把晦气带走。(5)作者把故事写得有趣,也把人写得有趣,探讨并交流:哪个人物给你 的印象最深?示例:生 1:贾宝玉给我的印象最深。在整个放风筝的过程中,他顽皮、欢乐, 一点儿也没有居高临下的公子哥的架子。 大鱼风筝被晴雯放走, 自己却从未放一 遭儿也不气恼;看见美人儿风筝做得十分精

13、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说 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便急得头上出汗。众人大 笑,他恨得把风筝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 “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 稀烂!”从贾宝玉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完全没有公子哥的架子,十 分率直纯真。生 2:黛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宝玉的风筝飞不起来, 她指出原因是“顶 线不好”,要叫人去换,说明她很聪明,而且乐于助人,对宝玉很有情义。(6)拓展延伸:红楼梦中,风筝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象,它还是人物 命运的暗示。你能由文中各人所放的风筝联想到他们日后的命运吗?明确:美人儿风筝暗指黛玉, 暗示宝、黛之间没有结果; 凤凰风筝取“凤

14、凰于飞,其鸣锵锵”的反义,暗示探春的婚姻不幸;宝钗的一连七个大雁风筝 指终不成双。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 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具体分析 了课文内容, 了解了众人在春日的大观园放风筝时趣味盎然的场景, 明确了他们 不仅是要放掉平日的不顺、晦气,更表达着对自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在课堂 上,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2. 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 阅读红楼梦,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2.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本次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为了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先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放风筝”的视频片段, 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接着,我通过 出示自读要求, 引导学生自主感知课文内容, 并通过听朗读音频、 合作学习生字 新词等方式扫清字词障碍。 在理解课文时, 我先指导学生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 段落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