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2.出师表》精品PPT人教版优质课件_第1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2.出师表》精品PPT人教版优质课件_第2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2.出师表》精品PPT人教版优质课件_第3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2.出师表》精品PPT人教版优质课件_第4页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2.出师表》精品PPT人教版优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表 出师表出师表2222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三顾茅庐”“”“火烧赤火烧赤 壁壁”“”“六出祁山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 的文才韬略令人敬仰。他撰写的的文才韬略令人敬仰。他撰写的出师表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杰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杰 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正所谓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 堪伯仲间堪伯仲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杰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杰作。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背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

2、背诵。 2.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 3. 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记叙的写法,感受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记叙的写法,感受 本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本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重点)(重点) 诸葛亮(诸葛亮(181234181234),字孔明、),字孔明、 号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杰出号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杰出 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为匡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为匡 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出出 师表师

3、表诫子书诫子书等。等。 223223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此时蜀汉伐吴惨败,元气大伤。诸葛亮施行了一系列比此时蜀汉伐吴惨败,元气大伤。诸葛亮施行了一系列比 较正确的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同时与较正确的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同时与 孙吴通好,平息南方叛乱,稳定了蜀汉的政治局势。于孙吴通好,平息南方叛乱,稳定了蜀汉的政治局势。于 是是227227年,诸葛亮决定抓住时机北上伐魏,临行之前考虑年,诸葛亮决定抓住时机北上伐魏,临行之前考虑 到后主不懂得治理政事,遂上书,以期他能稳定国内政到后主不懂得治理政事,遂上书,

4、以期他能稳定国内政 局,不被小人所惑,使北伐无后顾之忧。局,不被小人所惑,使北伐无后顾之忧。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在古代, 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多种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多种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 “书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 奏、表、议。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王的忠诚和奏、表、议。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王的忠诚和 希望。希望。“动之以情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表表 崩崩殂殂 遗遗陛下陛下 夙夙夜忧叹夜忧叹

5、以彰其以彰其咎咎 一一 读一读字音读一读字音 ccwiwiss jiji zhnzhn zhuzhu( )损益)损益 恢恢hnghng( ) 二二 写一写字形写一写字形 斟酌斟酌 弘弘 三三 文言知识积累文言知识积累 文言句式文言句式 1.1.倒装句倒装句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全性命于乱世 点拨:点拨: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于乱世苟全性命于乱世苟全性命” 2. 2. 省略句省略句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点拨:点拨:省略主语省略主语“陛下陛下”。 名句积累名句积累 1. 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

6、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 2.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 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导思导思1.1.文章在开始部文章在开始部 分分析当前形势,在分分析当前形势,在 文中起什么作用?文中起什么作用? 形势不利形势不利 关键词关键词: : 直言进谏直言进谏 导思导思2.2.诸葛亮分析形诸葛亮分析形 势,向后主刘禅提出势,向后主刘禅提出 了哪三条建议?了哪三条建议? 建言献策建言献策 知恩图报知恩图报导思导思3.3.这篇文章是诸葛这篇文章是诸葛 亮在出师

7、前写给刘禅的亮在出师前写给刘禅的 奏章,在第段中作者奏章,在第段中作者 为什么又自述身世?为什么又自述身世? 知遇之恩知遇之恩 导思导思4.4.这篇文章表达这篇文章表达 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 感情?感情? 托孤之重托孤之重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 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出师表出师表课文朗读课文朗读。 1.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双竖线、单竖线。 2.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方框。 3.3.关键语句(或写得

8、好的语句)用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波浪线。 4.4.有疑问的地方,用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问号标注。标注。 圈点要求圈点要求 1 1. .诸葛亮为什么要从分析当前形势入手?诸葛亮为什么要从分析当前形势入手? 【答案答案】分析当前形势,指出不利方面:先帝未完成统一分析当前形势,指出不利方面:先帝未完成统一 大业就去世了,天下分成三国,益州疲弊,形势危急。这大业就去世了,天下分成三国,益州疲弊,形势危急。这 样说的目的是提醒后主要有危机感,鞭策刘禅发愤图强。样说的目的是提醒后主要有危机感,鞭策刘禅发愤图强。 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也不要悲观,因为还有有利条件: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也不要悲观

9、,因为还有有利条件: 宫廷臣子,尽心尽力;守边将士在浴血奋战。这是激励后宫廷臣子,尽心尽力;守边将士在浴血奋战。这是激励后 主,要有信心,并为下文提建议作铺垫。主,要有信心,并为下文提建议作铺垫。 2.2.诸葛亮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诸葛亮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 是怎样提出的是怎样提出的? ? 【答案】【答案】第一条建议是第一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开张圣听”( ( 广开广开 言路言路) )。这条建议是在分析了不利和有利的条。这条建议是在分析了不利和有利的条 件之后提出的,诸葛亮提醒后主要发扬先帝件之后提出的,诸葛亮提醒后主要发扬先帝 广开言路的优良传统,因为这是修明政治的广开言路的优良传统,因为

10、这是修明政治的 先决条件。先决条件。 3.3. 诸葛亮提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诸葛亮提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 ? 他为什么要提出他为什么要提出 这条建议这条建议? ? 【答案答案】第二条建议是严明赏罚。诸葛亮提出这条建第二条建议是严明赏罚。诸葛亮提出这条建 议,是鉴于汉末王朝颠覆的教训:懦弱无能的皇帝容议,是鉴于汉末王朝颠覆的教训:懦弱无能的皇帝容 易亲近宫中近侍,受他们的牵制,与朝中执政官员对易亲近宫中近侍,受他们的牵制,与朝中执政官员对 立,造成互相倾轧的混乱局面,最后导致亡国。而后立,造成互相倾轧的混乱局面,最后导致亡国。而后 主宠信宦官,这一点诸葛亮不会没有觉察。主宠信宦官,这一点诸葛亮不会

11、没有觉察。 4.4.在本段中,作者两次提到在本段中,作者两次提到“不宜不宜”,其目的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答案】在本段中两次提到在本段中两次提到“不宜不宜”,是针对执法,是针对执法 中可能存在标准不一和中可能存在标准不一和“偏私偏私”这两种情况对后主这两种情况对后主 提出告诫,强调要依法办事。提出告诫,强调要依法办事。 5 5. .为什么要提到这是先帝特意选拔出来的为什么要提到这是先帝特意选拔出来的 ? ? 【答案答案】强调他们是强调他们是“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一方,一方 面是为了说明他们是值得信任的;另一方面也是劝面是为了说明他们是值得信任的;另一方面也是劝 诫刘禅

12、要效法先帝知人善任,重用这些先帝选拔的诫刘禅要效法先帝知人善任,重用这些先帝选拔的 人才。如果不提这点,不免有教训人之嫌,而又有人才。如果不提这点,不免有教训人之嫌,而又有 失人臣之礼,效果就一定会大打折扣。失人臣之礼,效果就一定会大打折扣。 6.6.第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第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答案】两段是诸葛亮对刘禅在治国(内政、两段是诸葛亮对刘禅在治国(内政、 军政)方面的具体教导军政)方面的具体教导 , ,给刘禅的治国之路提供给刘禅的治国之路提供 了有力的支持了有力的支持 , , 同时同时 , , 也引出了下文亲贤远佞也引出了下文亲贤远佞 的论述。这也成为后来刘禅在昏庸的

13、情况下的论述。这也成为后来刘禅在昏庸的情况下 , , 蜀蜀 国还能延续多年的原因。国还能延续多年的原因。 7.7.诸葛亮提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诸葛亮提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 ?他是怎样进行阐述的他是怎样进行阐述的? ? 【答案答案】第三条建议是亲贤远佞。诸葛亮采用对比第三条建议是亲贤远佞。诸葛亮采用对比 的手法进行阐述。先汉与后汉,一兴隆,一倾颓,的手法进行阐述。先汉与后汉,一兴隆,一倾颓, 原因在于君王对待贤臣与小人的态度不同,对比鲜原因在于君王对待贤臣与小人的态度不同,对比鲜 明,强调了亲近贤臣的重要性,有极强的说服力。明,强调了亲近贤臣的重要性,有极强的说服力。 8.8.诸葛亮认为诸葛亮认为

14、“陛下亲之信之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是什么?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答案答案】“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 后施行后施行”;“营中之事,悉以咨之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9.9.三条建议中三条建议中 , , 哪条最重要哪条最重要 ? ?为什么为什么 ? ? 【答案答案】亲贤远佞最重要。因为只有亲贤远佞才能亲贤远佞最重要。因为只有亲贤远佞才能 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 存亡的大事,只有亲贤远佞,汉室才能兴隆。存亡的大事,只有亲贤远佞,汉室才能兴隆。 10.10.诸葛亮为什么要自述出身、志趣?诸葛亮

15、为什么要自述出身、志趣? 【答案答案】诸葛亮自述出身、志趣,表明自己身份低诸葛亮自述出身、志趣,表明自己身份低 微,无意于功名利禄,从而突出先帝三顾茅庐的知微,无意于功名利禄,从而突出先帝三顾茅庐的知 遇之恩。遇之恩。 11.11.诸葛亮为什么要回顾三顾茅庐一事诸葛亮为什么要回顾三顾茅庐一事 ? ? 【答案答案】回顾三顾茅庐一事,既称颂先帝的宽宏气回顾三顾茅庐一事,既称颂先帝的宽宏气 度,也表明自己与先帝患难与共,关系非同寻常,度,也表明自己与先帝患难与共,关系非同寻常, 进一步表达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希望后主效法进一步表达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希望后主效法 先帝知人善任,不忘创业艰难,激励

16、其发愤图强,先帝知人善任,不忘创业艰难,激励其发愤图强, 兴复汉室。兴复汉室。 12.12.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句话有怎这句话有怎 样的表达效果样的表达效果 ? ? 【答案答案】本题运用赏析句子三步法。运用对偶、互本题运用赏析句子三步法。运用对偶、互 文的修辞手法,语言洗练工整,高度概括了先帝创文的修辞手法,语言洗练工整,高度概括了先帝创 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了自己与先帝患难与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了自己与先帝患难与 共的深情。共的深情。 13.13.诸葛亮提起临崩托孤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诸葛亮提起临崩托孤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 ?

17、【答案答案】临崩托孤这件事一方面可以充分说明先主临崩托孤这件事一方面可以充分说明先主 对自己的信任,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始终不忘先主对自己的信任,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始终不忘先主 “兴复汉室兴复汉室”的重托,这是出师的一个重要原因,的重托,这是出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是自己的职责,引出下文。也是自己的职责,引出下文。 14.14.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在文中一句在文中 有何作用有何作用? ? 【答案答案】“报先帝报先帝”“”“忠陛下忠陛下”呼应了前文呼应了前文“三顾三顾 茅庐茅庐”和和“临崩寄臣以大事临崩寄臣以大事”二事,再次说明二事,再次说明“出出

18、 师师”的原因是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这是他的本分的原因是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这是他的本分 所在。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感情。所在。表达了作者的真挚感情。 15.15.第段的最后一句删去可以吗?为什么?第段的最后一句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答案答案】不可以。这是诸葛亮的补笔。再次说明出不可以。这是诸葛亮的补笔。再次说明出 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强调了郭攸之等人的职责,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强调了郭攸之等人的职责, 意在劝谏后主刘禅亲贤纳谏。意在劝谏后主刘禅亲贤纳谏。 16.16.结尾句结尾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有什么表有什么表 达效果达效果? ? 【答案答案】结尾句

19、是表文的结语,表明诸葛亮临行前结尾句是表文的结语,表明诸葛亮临行前 百感交集,既有无限眷念之情,也隐含着他对国内百感交集,既有无限眷念之情,也隐含着他对国内 政局及对后主能否采纳建议的担忧。这本来是政局及对后主能否采纳建议的担忧。这本来是“表表” 这种文体的套语,但在本文中却显得情真意切,诸这种文体的套语,但在本文中却显得情真意切,诸 葛亮的忠诚之心尽显。葛亮的忠诚之心尽显。 【答案答案】作者叙写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情况,历数先帝之殊遇,看作者叙写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情况,历数先帝之殊遇,看 似与前后文联系不大,其实是似与前后文联系不大,其实是“貌离神合貌离神合”。这是因为:(。这是因为:(1 1)追

20、)追 溯二十一年来的情况,披露知恩图报之情,说明以上进言纯属忠溯二十一年来的情况,披露知恩图报之情,说明以上进言纯属忠 谏,让后主易于接受。(谏,让后主易于接受。(2 2)以自身不负先帝殊遇,舍命驱驰,进)以自身不负先帝殊遇,舍命驱驰,进 一步启发后主发愤图强。(一步启发后主发愤图强。(3 3)以二十一年来不平凡的历程,说明)以二十一年来不平凡的历程,说明 创业艰难,激励后主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创业艰难,激励后主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4 4)这部)这部 分内容突出表现了分内容突出表现了“表以陈情表以陈情”的特点,即以陈情的方式叙述自的特点,即以陈情的方式叙述自 己的心愿,

21、极力表达自己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激,将出师北己的心愿,极力表达自己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激,将出师北 伐视为伐视为“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难点探究难点探究】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叙写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情况?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叙写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情况? 【答案答案】本文议论、记叙和抒情完美结合。诸葛亮上这篇表是为本文议论、记叙和抒情完美结合。诸葛亮上这篇表是为 了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了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兴复汉室” 的大业。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多次提到的大业。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多次提到“先帝先帝

22、”,勉励后,勉励后 主继承先帝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主继承先帝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 达方式,意在使后主容易接受,从而达到规劝的目的。中间叙述达方式,意在使后主容易接受,从而达到规劝的目的。中间叙述 二十一年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明自己效忠二十一年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明自己效忠 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以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不效,则治臣之罪, 以告先帝之灵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知恩图报的心情。集中表达了作者知恩图报的心情。 2 2【难点探究难点探究】本文是怎样综

23、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本文是怎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 【答案答案】观点观点 1 1: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所以他把: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所以他把 完成刘备未完成的事业当成自己的责任,对刘氏父子忠心耿耿,完成刘备未完成的事业当成自己的责任,对刘氏父子忠心耿耿,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的做法值得肯定,这符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的做法值得肯定,这符合“士为士为 知己者死知己者死”的儒家思想,诸葛亮的儒家思想,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做法为他的做法为他 赢得千古美誉。赢得千古美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对诸

24、葛是对诸葛 亮的绝好评价。亮的绝好评价。 3 3【难点探究难点探究】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 观点观点 2 2:诸葛亮的做法不可取,是愚忠。他对刘禅的愚忠使得他:诸葛亮的做法不可取,是愚忠。他对刘禅的愚忠使得他 最后的下场比较凄惨。最后的下场比较凄惨。“识时务者为俊杰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他能像司马懿、,如果他能像司马懿、 司马昭那样取而代之,说不定能成就更大的事业。司马昭那样取而代之,说不定能成就更大的事业。 提示:评判人物要联系他所处的历史环境。诸葛亮的忠心既有对提示:评判人物要联系他所处的历史环境。诸葛亮的忠心既有对 国君的忠贞不贰,又有对理想的矢志不渝。诸葛亮的忠心

25、有历史国君的忠贞不贰,又有对理想的矢志不渝。诸葛亮的忠心有历史 局限性,他不可能逾越封建社会的忠君思想。局限性,他不可能逾越封建社会的忠君思想。 出出 师师 表表 忧心国事忧心国事 鞠躬尽瘁鞠躬尽瘁 分析形势分析形势 提出建议提出建议 追述身世追述身世 表明忠贞表明忠贞 天下三分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益州疲弊 开张圣听开张圣听 严明赏罚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亲贤远佞 以身许国以身许国 创业艰难创业艰难 夙夜忧叹夙夜忧叹 请命北伐请命北伐 分述职责分述职责 诹善纳雅诹善纳雅 论述透辟论述透辟 句句在理句句在理 言辞恳切言辞恳切 字字有情字字有情 本文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出师北伐前对刘禅上的表本文是诸葛亮在第

26、一次出师北伐前对刘禅上的表 文。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文。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 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 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兴复汉室”的决心,同时表的决心,同时表 明了自己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心。明了自己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心。 1. 1. 议论、记叙和抒情完美结合,情理交融。议论、记叙和抒情完美结合,情理交融。 全文既有议论,又有记叙和抒情,诸葛亮对刘禅晓之以理、全文既有议论,又有记叙和抒情,诸葛亮对刘禅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动之以情,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