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销费用及工资扣税问题_第1页
报销费用及工资扣税问题_第2页
报销费用及工资扣税问题_第3页
报销费用及工资扣税问题_第4页
报销费用及工资扣税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前这7类个税违规手段一经查出必受罚。 1到处找发票抵税,造成费用异常! 其实这样操作很多企业都感觉比较简单,比如每个月员工找 2000元发票去报销,很多会计图省事,不管三七二 接计入什么福利费、差旅费等。如果长期大额处理的话,会 造成企业期间费用异常。 之前爆料过,一家互联网企业的油 费超过物流公司了。不查你,查谁啊! 2故意不用银行发工资 当移动支付成为潮流的时候,你们还在苦苦的用现金发工资。 你自己想一下正常吗?公司基本户都有,员工也不少。公司 也不在偏远山区。据不完全统计,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企 业,不申报个税、少申报 的情况基本都存在。此类企业请注 意,再有这样的做法将你会承担后果的

2、。 3补贴不申报个税 也许因为会计税法不熟悉,也许企业故意不申报个税。总有 部分企业 把企业的饭补、话补、房补、结婚补贴、生日礼金 没有合并工资进行纳税申报 ,你们公司有吗?抓紧整改吧! 4大量员工零申报! 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个比例问题, 个企业如果和同地区同行 业相比,工资在3500以下的明显偏低的话, 你们已经是高风 险企业了,此时准备好工资表、银行流水、考勤表吧,你已 经在稽查名单里面了! 5李鬼发工资! 工资太高,找个李鬼代发工资。这也是很多企业的伎俩。到 底这样操作是否靠谱,请回答:是否有考勤?是否有简历? 没有那你还要这样做吗? 6故意混淆劳务和工资申报! 尤其是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

3、 劳务工、临时工、第三方员工, 很多属于劳务所得进行纳税申报,但是按照工资进行申报了! 尤其是营改增之后劳务公司、建筑企业等都要高度重视。个 人所得税税法 不是全职员工是不可以工资申报个税的! 外包福利也是个火坑! 很多企业现在搞得新式的将员工部分福利和工资外包给人 力资源个税、管理咨询公司,让他们给你们开发票,然后让 他们给你们员工发放工资。这种情况,在实质角度来看也是 变相发放工资,是要补税的!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 3500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 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4、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含税级距 速算扣 税率(%) 不含税级距除数 不超过1455 不超过1500元的 元的 超过1455元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至4155元的 10 105 部分 超过4155元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至7755元的 20 555 部分 超过7755元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 至27255元的25 1005 部分 2755 超过27255元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 至41255元的30 部分 5505 超过41255元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一 至57505元的35 部分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 45

5、 13505 的部分 情况 1个月内工资分次发放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7月15日取得上半个月工资 3000元,7月 31日取得下半个月工资 3000元,当月共计工资 6000元,请 问是否代扣个税? 刘某应纳个税=(3000+3000-3500 *10%-105=145 元 提醒:个人所得税是按月计征的, 这与分多次发放没有关系, 都需要合并计算征收个税。 情况二2个月的工资在一个月发放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7月份一次性取得了 5月、6月的工资,其 中5月份工资金额2800元,6月份为3000元,计算应纳个税? 刘某应纳个税=(2800+3000-3500 *10%-105=125 元

6、 提醒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后计算应纳税 所得,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在支付时代扣税款。 如果在 个月内取得两个月的工资,应当合并计征个税。 提醒2:如果属于补发以前月份工资的情形,建议携带相关 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经批准后才可以分解到工资 原来所属的月份代扣个税。 情况三取得年终奖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6年12月份工资4000元,年底取得年终奖 36000 元,计算12月份工资以及年终奖的个税? 工资的个税=(4000-3500 *3%-0=15 元 年终奖的个税计算分为 2步: 第一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6000/12 个月=3000 元 找到对应的税率为10%

7、以及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为 105元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款 应交个税=36000*10%-105=3495 元 提醒1: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方法 只允许采用一次; 提醒2:个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 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 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情况四两处以上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刘某7月份从甲公司取得工资4000元,从乙公司也取得 工资8000元,请问如何代扣个税? 甲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 =(4000- 3500)X 3%-0=15元; 乙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 =(8000- 3500)X 10%

8、-105=345 元; 如该个人选择到甲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汇总纳税, 申报税款为(8000+4000- 3500)X 20%555=1145 元。 应补个人所得税: 1145- 345- 15=785 兀。 提醒1:个人取得两处及以上所得的,应分别由扣缴义务人 进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同时其本人应选择并固定向其中 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自行申报; 提醒2:合并纳税是指纳税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同一项 目两处收入要合计,且只能减除一次费用扣除标准; 提醒3:自行申报的纳税义务人,在申报纳税时,其在中国 境内已扣缴的税款,准予按照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情况五外籍职工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戴

9、尔属于外籍人士,7月份工资12000元,计算个税? 个税=(12000-3500-1300 *20%-555=885 元 提醒1: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 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 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 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 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提醒2: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 上,再减除1300元的费用,相当于减除 4800元的费用。 情况六符合条件的健康险可抵扣工资个税 职工刘某所在公司为自己购买了疾病保险,并取得税识别码, 全年共计保费120

10、0元,假若刘某2017年8月份工资薪金4000 元,请计算刘某8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个税=(4000+1200-3500-100 *10%-105=55 元 提醒1: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的,视同个人购买,按照单位 为每一员工购买的保险金额分别计入其工资薪金, 并在2400 元/年(200元/月)的标准内按月税前扣除; 提醒2:单位为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计 算个人所得税。 情况七取得过节福利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2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发放了过年福利 1000元,计算2月份工资的个税? 个税=(4000+1000-3500) *3%-0=45 元 提醒1:过节发放

11、人人有份的食品、购物券等补贴,是要并 入当月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 提醒2: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四项规定 ,福利费免征 个人所得税,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 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 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 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 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经费中向 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 情况八取得差旅补贴的计税 职工刘默2017年7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出差10天,报销 差旅补贴1000元,计算7月份工资的个税? 个税=(4000-3500) *3%-0=15 元 提醒1: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 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国税发1994089号)规定, “差旅费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 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个人所得 税; 提醒2:企业发放的差旅费津贴不超过各地财政部门制定的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 提醒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