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专业负责人: 耿瑞辰专业建设小组成员:包学春尹英杰张 生易志宾陈丹青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2011年11月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1)专业建设背景1、河北省与石家庄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优二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钢铁、装备制造,促其由重转优、由粗转精、由低转高,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高端装备制造快速增长。在报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秦唐沧地区发展规划有望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河北省具有接受辐

2、射、借力发展的独特优势;国内“南资北移”呈加速趋势。这里所指的就包含装备制造业,今年石家庄地区新增的精密铸造企业证明了这一点。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文件指出:围绕现代制造业发展重点方向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支持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3、当地精密铸造及加工企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一直未能解决。在我们与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对我院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非

3、常满意,在深入交流过程中,他们主动要求我们开设精密铸造专业,提出了合作条件,一是校外实训环节他们全部提供保障;二是校内实训课程全力由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支持;三是全部检测设备对实训开放;四是学生实习与就业他们全部承包。综上,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精密铸造方向)顺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而生,有良好的产业依托,为产业支撑型专业。2)专业建设基础1、“双师型”教学团队我院现有该专业人才培养力量如下:师资队伍:本专业校内教师11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硕士研究生2人;外聘教师4人,副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3人全部是企业一线技术人员。2、实践条件电工和电机控制设备各27套,普车10台,数控车床10台,数控铣床

4、3台,数控铣加工中心2台,钳工工位18个。校外实习条件:作为校企合作企业之一的石家庄盛华集团是以精密铸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产企业,其综合实力在国内熔模精密铸造加工行业中名列前茅。精密铸件年生产能力2600吨,模具、铸造、机加工各个工艺齐全,为本专业学生见习、实习及生产性实训提供全力支持。石家庄荣昌恒达铸造公司今年投产一条年生产能力六十吨的生产线,十月开始生产。这两家企业在我院附近,有地理之便。3、课程体系建设本专业课程体系实行校企共建的原则,在“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根据精密铸造生产需要和工艺要求,删减部分与新工艺不相应的内容,增加与精密铸造生产联系紧密的理论

5、与技术。对于增加的新内容全部实行合作开发的模式,合作开发新教材,实现校企合作开发贴近一线的案例实训教材。4、校企合作企业石家庄市和正定县有发展潜力巨大的精密铸造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企业领导站在企业发展角度,多次提出开办该专业的迫切需求,旨在提升企业发展后劲和满足人才需求。从企业发展过程中来看,该产业的发展远远地跑在了专业建设的前面,专业人才培养已经跟不上生产的需求,而且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也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企业提出全力支持我们开办此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外实习环节要人有人、要设备有设备,实习时间不设任何门槛。他们对本专业人才的迫切愿望使我们下定决心,依托地方产业发展

6、开设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精密铸造技术方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并与企业紧密合作,打造一个理论与技能并重、校内外实习与实训扎实、人才培养质量以企业考核为标准的合作专业,力求以专业发展促进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双方达成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协议,我院成为人才培养基地。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精密铸造行业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精密铸造行业高技能专门人才。1)建设思路努力实现校企共赢的局面,在合作中实现:建成一支专兼结合、有

7、技术服务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实训教学一流的教学团队,建成校企互补技术服务型校内实训室,建设适应当今生产需要的教学资源库;同时企业能从中收获专门人才培养、择优使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良性循环的局面,在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主动服务当地经济,赢得主管政府财力的支持,同时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建、合作共赢的生产型校内实训室,前提是弥补企业生产技术设备的空白,能够提高产品的品质,在市场中赢得更高的竞争力为目标。2)建设目标(1)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五个对接” 要争取建设成学院与盛华集团合作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联合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培养人才、组织教师培训、共建实训与实习基地、联合开展

8、技术合作等方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增强办学活力。要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断增强高职教育的办学活力和吸引力。在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逐步完成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和对接、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2)探索技能型系统培养模式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是2+1模式,在校期间完成基础理论课程、校内实训技能培养的学习,前四个学期的2年时间里,校外实习侧重于短时间的认识性见习、暑期的见习,将实习和项岗实习集中在第五学期。在集中实习过程中,将课堂搬到生产车间里进行,教师就是辅导员,企业技术员就是指导教师和生产管理员,将

9、理论、技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知识培养、能力培养与素质培养的全面融合,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实现延续与衔接。(3)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育人在完善现有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拓宽实习、顶岗实习的空间容纳度,保证实习的质量和实习学生的数量。另外,学院还将继续不断增加投入,投入资金购买两套材料检测测量实训室、精密铸造生产、加工、维修仿真实训室设备,利用二年时间,打造出集教学、实训、培训、技能鉴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实践实训基地,做到强化实践育人。(4)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两年内,聘请1-2名在铸造行业有影响的专家作本

10、专业行业专家,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聘请2名来自精密铸造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专家和技师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比例在2年内达到专业教师的50%,兼职教师在二年内承担的课时量达到40%左右。通过“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改善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提高专业教师的企业经历、工程阅历和实践能力,使有企业生产一线经历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在2年内达到90%以上。同时,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从而提高教师团队整体水平,以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5)建立360评价体系,实施第三方评价建立企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

11、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对毕业生毕业后的五年内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通过实施第三方评价推动专业建设各项工作开展。其具体做法为:.建立毕业生反馈制度即毕业生定期向学校汇报就业信息及对就业过程的评价。.建立辅导员抽查制度即辅导员深入企业了解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建立企业评价反馈制度即企业对毕业生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能力、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建立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调研制度即利用行业协会和相关研究机构进行调研,对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素质进行评价。.建立学校长期跟踪制度即定期到企业(用人单

12、位)走访对毕业生毕业后五年内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及时了解本专业就业率、就业质量和企业满意度的变化。.广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要以本专业所属职业技能鉴定站为支撑,以学院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为平台,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精密铸造生产各岗位职业工种相对应的各级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培训人员两年拟达到3000人左右。同时创造条件,积极鼓励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现场调查研究,了解现场对培训的需求,开发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与企业员工需求相适应的培训课程体系,每年开发3门左右的培训课程,满足企业需求。三、建设内容1.推进校企对接(1)建设目标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

13、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建设期内,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5%以上,企业满意度保持在9

14、8%以上。建设期内计划投入经费25万元。(2)建设内容1)学院对接企业,开展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每年召开一次校企专业共建委员会,共同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确定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方法和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学生教育管理事故为零的目标,学生党员培养目标达到17%,各类奖学金获得率达30%。在三年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基础”,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从入学教育开始,依托马钢优势,通过入学教育、下厂参观、下厂实习、素质讲座、学生活动、课堂教学、顶岗实习全过程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

15、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敬业精神,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精密铸造生产企业。在建设期内,我们每年要在新生入学时,丰富入学教育内容,强化教育活动实效,利用一个月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校规校纪教育、专业认知教育、职业标准教育和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训练的军训教育,每年组织学生下厂参观不少于2次,时间不少于4天,使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岗位对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充分利用企业专家和工人典型生动实例,教育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做好接受挑战准备。我们每学期要在每个班开展4次以上素质讲座,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每

16、学期在每个班开展4次以上就业讲座,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教育学生要有诚信意识。集中实习不低于六个月,在实习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提高职业素养和履行职业岗位职责的能力。通过pdca(质量管理循环系统,也就是定下的计划,不能做任何改变)不断完善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为社会、为企业培养高端人才。2)专业对接企业,校企共同拟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每学期召开一次由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每学年修订和完善一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建设中要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及产业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认

17、真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原则,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到企业和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由于精密铸造生产过程具有岗位划分细、工艺复杂、产品精度要求度高的特点。经过对企业主管、技术员的充分交流,达成一致意见,本专业将与企业技术主管和人力资源主管联合进行岗位能力分解,以精密铸造和加工生产岗位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具有扎实岗位基本能力,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和较强岗位拓展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分解岗位工作过程的生产工艺操作、设备维护与维修岗位群,将其划分为岗位基本能

18、力、岗位核心能力和岗位拓展能力三大能力。本专业针对精密铸造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规格要求,在岗位能力分解的基础上,推行“掌握基本能力、突出核心能力、培养拓展能力”的职业引导、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3)课程对接岗位, 校企共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要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改革,同时加强精品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各专业课教学水平的提高。现已完成建设院级腊膜成型工艺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到2012年底完成;到2013年完成仿真实训条件建设,将建成满足生产实际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并争取2013年申报成功一门省级精品课程。 要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根据精密铸

19、造生产线岗位群能力分解,按照职业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持,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以就业岗位为本,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教学主线,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与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改革。构建以精密铸造生产过程为导向,以产品生产载体体现工学结合的主导型课程体系。最终形成任务驱动或案例引导、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为:确定本专业

20、主要服务于精密铸造合金钢件、且并加工生产的工艺实施、工艺编制、工艺改造、相关设备操作、维护和调试等。围绕工作岗位群,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并寻求同类院校的支援。 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式,根据生产各个环节和任务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构建以精密铸造成型为核心的综合型课程,教师分别采用产品式、案例分析式、产品开发式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在真实现场进行动手实践,这种“教、学、训”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与生产现场的零距离。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这一部分培养学生高职教育文化水平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并且要兼顾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开设的课程有英语;

21、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体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势与政策(讲座)。专业基础。这一部分培养学生本专业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开设的课程有普通物理;工程力学;原料准备与加热;金属组织性能与检测(金属学);机械工程材料、精密铸造设备;机械技术及应用;电气技术及应用。专业技术教育。这一部分培养学生本专业所必需的技术应用能力,强调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开设的课程有熔模铸造合金熔炼;铸造成型与控制;模具设计与制造;钢材质量检验与测量。 专业拓展教育。这一部分是提高和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以更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22、开设的课程有有色冶金概论;熔炼铸造铸件缺陷分析及对策;铸造工艺学;钢铁冶金概论(含连铸);冶金企业管理。专业选修教育。这一部分是针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教育,使教学工作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社会适应性,并增加学生对人文素质学习。 开展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技能培训的渐进性,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呈阶梯性,由课内实训、综合实训和毕业实训三方面组成。课内实训主要解决学生对所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对动手能力进行初期培养。实训内容与主要专业课程对应,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训得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获得本专业必备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实训是学生在本专业核心课程学完后

23、,利用校内“轧钢生产仿真实训室进行综合的实际演练,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锻炼,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毕业顶岗实习,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把学生推向社会,进人真实的工作环境,综合运用所学的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岗位上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缩短岗位适应期,为毕业后零距离上岗作好准备。4 ) 教师对接师傅,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专业教学水平高、科

24、技服务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成一支 “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专业配套、数量适当、富有活力、相对稳定”的校内 “双师型”教师和校外兼职(课)教师队伍。在两年内,聘请1-2名在铸造行业有影响的专家作本专业行业专家,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聘请4名来自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专家和技师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比例在2年内达到50%,兼职教师在二年内承担的课时量达到40%左右。;并通过“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改善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提高专业教师的企业经历、工程阅历和实践能力,使“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在2年内达到90%以上。同时,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

25、师培养,从而提高教师团队整体水平,以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校外聘请1-2名在国内轧钢领域有影响的马钢专家为本专业行业专家,在校内选拔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校外兼职教授带领和指导下,通过在精密铸造和机械加工企业担任“访问工程师”、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等措施,增强实践能力;通过到国内兄弟院校学习访问、进修、培训、考察、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与专业学术水平,成为示范专业建设中坚力量,带动本专业教学团队综合水平的提高。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本专业将实施专业教师轮回“挂职锻炼”制度,二年内要做到30%专业教师有2个

26、月或半年挂职锻炼经历(利用假期),拜实践工作人员为师跟班见习,熟悉生产过程,参与项目开发、经营管理和课题研究等,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加强校内实践技能培训。发挥校内实训基地设备设施先进的优势,对所有专业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技能培训,安排教师在校内培养锻炼。加强政策引导,把“双师”素质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向“双师型”发展。通过建立激励、奖励机制,力争100%教师取得轧钢中、高级工和职业技能考评员资格。同时积极吸收来自于厂矿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教研和科研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

27、培训广度和深度,力争全体教师有50%以上教师取得轧钢技师或高级工证书,成为双师型人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一帮一”的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加快青年教师的学历提高;加强校际交流,聘请专家讲座,组织教学观摩与竞赛.每学年组织2次教学观摩,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做公开教学,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每学年组织1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每学期举办1-2次专家讲座,聘请冶金行业的专家、教授就冶金工业的现状、发展前景,冶金工业的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做学术报告,开阔专业视野。以全国铸造技术行业会为平台,在精密铸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积极开展广泛的学校、企业、行业间交流,学习各

28、方面专家、技术能力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5) 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推行“双证书”制度。在专业教学中推行职业技能认证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将认证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以职业技能需求为根据,构建课堂教学与认证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环境,确保职业资格认证教育的顺利开展,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达95%以上 本专业学生毕业不仅要拿到大专学历证书,还要获得实习、实训取得合格证书和各种等级证书,如精密铸造生产中高级岗位证书,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同时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合格证书、高级营销员证书等。基于学生就业和岗位准入

29、的要求,实行“双证书”制度,使教学计划同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相衔接,把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正式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安排实训课程,聘请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师,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经过集中培训辅导,使学生获得相关专业的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达95%以上。在整个培养计划中,学生在第一学期即要求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每年组织二次学生参加英语等级考试,获得英语应用能力、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我们在第四学期组织学生参加本专业中级轧钢工的技能辅导和考证工作,学生取得中级轧钢工一年后,即第六学期组织学生参加本专业高级轧钢工的技能辅导和考证工作。在整个三年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参加普通话合格

30、证书、铸钢工、脱模工、数车、加工中心高级工等职业资格证书。2.强化实践育人(1)建设内容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建设期内计划投入经费120万元。(2)建设内容创建“校企合作,全程管理”的工学结合的校外基地实践管理模式,确保生产实训和顶岗实训的可

31、操作性和实用性,保证学生实训质量与实训效果。1)大力发展计算机仿真实训室建设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机房实训室基础上。加快“校中厂”建设步伐,大力发展计算机仿真实训室建设,学院还将继续不断增加投入,投入资金购买两套材料检测与测量实训室、精密铸造生产、加工、维修仿真实训室设备,利用二年时间,打造出集教学、实训、培训、技能鉴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实践实训基地,做到强化实践育人。2)拓宽校外实训基地范围当下正处于“南资北移”的高精度加工企业起步期,当地已在多家精密铸造加工企业,年生产吨位成倍数逐年递增,为我校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为我们培养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们石家庄

32、盛华集团建立了实训基地,与石家庄荣昌恒达铸造企业达成了基于生产合作的协助关系,石家庄传统铸造企业众多,拓宽校外实训基地具有先天优势。要与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密切长久的合作关系,预测企业用人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为企业量身打造合格技能型人才,不断总结经验,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将各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落在实处。3)加强实习实训过程管理建立实训计划、组织制度,实训安全教育制度,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包括:学生实训守则、实训指导检查制度、实训成绩考评办法等)和实训效果评价制度,使实训过程规范、安全、

33、有序的进行,并使实训效果不断得到提高。4)加强实训教师队伍管理建立实训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包括:实训教师守则、外聘兼职教师职责、实训基地管理人员职责,实训教师考核制度、学生对实训教师评价制度、实训指导总结制度等,增强实训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为保证实训效果提供技术保障。5)开展好企业培训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了解生产实际培训需求,鼓励教师进行培训课程的开发,确保每年开发2门培训课程。加强对企业在职职工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在职职工培训工作,培训教学工作占教师教学工作在二年内平均达到50%,通过教师参与培训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冶金企业的生产现状,又一方面提高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 3.转变培养方

34、式(1)建设目标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学生技能(设计、作品)竞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虚拟运营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建设期内计划投入经费20万元。(2)建设内容1)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课程体系设计的工作思路是:根据本专业对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

35、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将能力领域进一步转换为课程,并分解为各项学习情境,再据以设计学习内容。学习情境是组成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结构要素,是课程方案在职业学校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化。2)改革课程教学手段,发展计算机仿真实训系统在实际教学中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核心,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以学生在毕业后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训为主要内容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通过课堂教学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逐步掌握和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及现代信息技术组织课堂教学,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虚拟和现场教学,在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上下功夫

36、。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开展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重点改革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鼓励专业教师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反映现场生产设备图片和照片;针对课程学习领域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系统进行现场教学,讲中练、练中讲,使学生能很快理解掌握所学内容。4)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理论课考试体系彻底改变过去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方法,主干课程均建立试题库,并采取多种形式的综合考评方法,严格标准。实践环节的考核以基本技能为主。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在每个岗位实训结束后写出内容详实的岗位实训总结,岗位实训采用导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对

37、学生岗位实训中的实习纪律、规范能力、实习报告、综合考核方面进行分别评价,最后进行综合打分,学生的岗位实训成绩记入学生的档案。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考核根据设计效果,创新能力和答辩情况评定成绩。同时建立试卷分析及考试结果分析、统计、评定的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形成了以教学督导、学生评教、社会评价为主要形式的教改质量监控系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5)完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增强学生对现场真实化感性认识,利用校内和校外实践条件,鼓励学生深入实际,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6)以赛促学,提高综合能力我们还将不断加大投入,并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和学生参赛的积极性。我们这二年每年都组织

38、学生参加国家或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大学生“双创”活动,并在竞赛中成绩显著。通过竞赛活动开展,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动力,学生从竞赛中获得了理论和操作水平提高,也在就业推荐中受到企业青睐。同时,我们每年都举办富有专业特色的“钢铁知识竞赛”,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7)发挥兼职教师作用,将车间变成课堂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计划,每学期组织学生下厂,利用这一机会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作用,让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易于掌握所学知识,实现校企联合教学,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提高教学效果。兼职教师教学占20%。4.建设教学团队(1)建设目标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

39、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期内计划投入经费20万元。(2)建设内容1)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聘请1-2名国内轧钢领域有影响的专家作本专业行业专家,在校内选拔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校外专家指导下,通过在马钢等企业担任“访

40、问工程师”、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等措施,增强实践能力;通过到国内兄弟院校学习访问、进修、培训、考察、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与专业学术水平,成为示范专业建设中坚力量,带动本专业教学团队综合水平的提高。2)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采取具体措施有:安排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顶岗。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顶岗学习,拜实践工作人员为师跟班见习,熟悉生产过程,参与项目开发、经营管理和课题研究等,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加强校内实践技能培训。发挥校内实训基地设备设施先进的优势,对所有专业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技能培训,安排教师在校内培养锻炼;加强政策引导。招聘教师优先录用

41、有2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要求新进教师来校工作三年内达到“双师”素质,现有专业教师中未达到“双师”素质的要求在两年内达到“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每两年中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把“双师”素质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向“双师型”发展。3)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由于兼职教师熟悉和掌握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能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组织教学,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感兴趣,教学效果好。因此,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挖掘出生产一线的“德高、艺精”的专家、技师,充实到兼职教师队伍,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质量。建立和完善兼职教师

42、的教学激励机制,兼职教师要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参与学生实践课程教学与辅导,学院要有计划妥善安排兼职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来校讲座、讲课、鉴定考试。系部建立动态的、由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及时在每学期期末提出下学期的兼职教师需求情况表,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构建相应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按照“优胜劣汰”的机制,管理兼职教师队伍。建成后使兼职教师承担课时量能达到20%左右。4)加强培养,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必需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建立听课助课制度,通过他们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示范性公开课教学,每学期至少听4次青年教师的课,指导青年教师

43、编写教案,带领青年教师参与教材编写和精品课建设,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实践锻炼等活动,充分发挥教学团队中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5.实施第三方评价(1)建设目标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

44、改革、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建设期内计划投入经费10万元。(2)建设内容:1)成立一个涵盖用人单位、行业协会、教研机构、学生及家长的360的第三方综合评价机构。2)通过制度建设,完善第三方评价体系具体制度有:建立毕业生反馈制度即毕业生定期向学校汇报就业信息及就业过程的表现;建立辅导员抽查制度即辅导员深入企业了解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真实表现及在岗情况;建立企业评价反馈制度即企业对毕业生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能力、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建立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调研制度即利用行业协会和相关研究机构进行调研,对毕业

45、生的整体就业素质进行评价;建立学校长期跟踪制度即定期到企业(用人单位)走访对毕业生毕业后五年内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及时了解本专业就业率、就业质量和企业满意度的变化。(3)以点带面,促进第三方评价实施建设期内,以马钢合肥公司为试点单位,成立由合肥公司、省行业协会、学校、学生及家长的综合评价机构。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建立跟踪反馈,考察学生就业整体素质。在试点基础上,总结推广。6提升社会服务能力(1)建设目标加强校企合作,和企业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企业管理研究、职工岗位培训和岗位技能鉴定等工作。建设期内计划投入经费5万元。(2)建设内容利用雄厚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轧钢仿真实训室,成立材料成型控制

46、技术(轧钢生产技术)服务中心,发挥专业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开展面向冶金企业的技术咨询、技术开发和技术培训。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发技改项目,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难题,开展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和技师培训为主的各类生产技术培训;开展面向中、高职学生和社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7辐射专业群(1)建设目标以服务石家庄经济和机械加工行业为宗旨,以培养精密铸造生产、机械精密加工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现代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作任务为载体,落实学院“工学结合、实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双师”结构提高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以生产性实训为中心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以先进的生产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以职业技能培

47、训、应用技术开发为主要任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教学基础建设的水平,充分彰显专业特色,使专业群各专业建设进入河北省先进行列,为地方经济和铸造、加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建设期内计划投入经费10万元。(2)建设内容以服务石家庄经济和铸造加工行业为宗旨,以培养现代精密铸造技术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现代高精度加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作任务为载体,落实学院“工学结合、实境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双师”结构提高为重点的师资队伍建设,以生产性实训为中心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以先进的生产流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以职业技能培训、应用技术开发为主要任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教学基础建设的

48、水平,充分彰显专业特色,使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进入河北省同类高职院校的领先行列,为地方经济和冶金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1)打造一支“德高、学博、技强”双师教学团队,实现专业群内优质资源共享2)推行“双证制”模式,打造复合型人才推行“双证制”模式,在专业群内学生可取得铸钢工、脱模工、数车、加工中心高级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及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还可以取得普通话合格证书、高级营销员证书等。体现了高职教育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移,也体现了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3)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岗位技能,构建与生产过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以精密铸造生

49、产过程为框架,构建与工艺流程相吻合的课程体系;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整合专业课教学内容;以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线,设置实训教学环节。4)搭建平台,资源共享,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利用雄厚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材料检测与测量实训室、精密铸造生产、加工、维修仿真实训室设备实训条件,成立腊膜成型生产技术服务中心、机械加工技术服务中心,发挥专业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开展面向铸造企业的技术咨询、技术开发和技术培训。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发技改项目,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难题,开展操作人员岗前培训和技师培训为主的各类铸造成型技术培训;开展面向高职学生和社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5)适应生产岗位群需求,建设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

50、专业群以 “材料成型技术与控制” 为主、发展“机械设计与制造”、“精密机械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构成机电生产专业群建设。构建适应精密铸造和加工企业岗位群的“1个重点、2个带动、3个拓展、”特色专业群,形成与精密铸造企业生产岗位群相对应的材料类专业群,使专业群内相关专业在实验实训条件、教师团队、课程建设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增强为精密铸造生产产业链服务的能力。四、建设经费预算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主要由学院自筹,校企合作企业资助,主管部门政策倾斜和中央财政实施资金保障。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

51、201111号文件最后一条(资金管理)规定:中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实习条件改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实训实习耗材补贴、实习意外伤害保险等,其中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150万元,师资队伍建设150万元,实训基地整体投入100万元。具体资金投入预算见下表。建设经费预算 单位:万元项目名称建设内容2012年度2013年度合计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101020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5510课程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1.课程开发48122.精品课程建设8

52、12203.优质教材与课件建设68144.教学资源库建设812205.优质核心课程建设66126.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448小计5165116实训实习条件改善1.材料检测与测量实训室601001602.精密铸造生产、加工、维修仿真实训室28283.校外实训基地1010204.实训基地内涵建设5813小计75146221共享资源库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204060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专业带头人101020骨干教师102030专职教师81018兼职教师5611辅导员112小计5487141社会服务社会服务5510其它实习意外伤害保险112实习实训耗材5510小计111122合 计19

53、1309500五、改革举措1、教师每年下企业锻炼不少于两个月,并且课题进厂,主攻生产工艺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充分为企业服务;一年内开发一门校企合作教材,以生产操作案例为主,重点加强技能培养教材建设。2、引入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兼职,指导学生实训课程,改进实训中不贴近生产实际的教学内容,融入更多的实操性实训内容。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每个外聘教师,配备一名专业教师,辅助其授课过程,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课堂问题。3、实习过程改为三个阶段,一个是认识性见习,这个阶段安排在第1学期,目的是增加感性认识,增加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兴趣;第二个是生产性见习和实习,这个阶段安排在第2、3、4学期,以及寒暑假里,目的

54、是融和学生学到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因为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习过程具有更高的效果;第三个是顶岗实习,这个阶段安排在第5学期,目的是集中性实习,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生产管理性过程中来,以企业管理模式来培养学生的生产意识、提高生产质量和数量的认识,从而更好的认识实战性技能与理论、实训的差异,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在这个阶段里,学生的考核以企业生产管理为标准,将生产考核作为学业考核成绩,从而使学生全心工作,锻炼自己的生产能力,对做出贡献和技术革新的学生增加考核成绩,以鼓励学生的技术创新精神。六、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为了保证专业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专业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专业建

55、设工作。项目 组长:吴书林 项目副组长:郭建怀 彭新华 包春学 石家庄盛华集团 项目组成员:耿瑞辰 易志宾张生 陈丹青 尹英杰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校 专业各建设项目实行目标管理、专人负责,加强过程控制,严把质量关,项目实施中严格执行学院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各建设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二)资金保障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中央财政投入210万,省市财政厅投入190万元,学院自筹80万元,社会投入20万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字校园建设、实训实习条件改善、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实习实训耗材补贴、实习意外伤害保险等。七、预期成效1、二年后学生实习百分之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