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课件_第1页
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课件_第2页
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课件_第3页
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课件_第4页
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1,古诗三首,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2,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3,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4,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年),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唐代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 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 然,音律和谐多变。与杜甫并称“李 杜”。 李白二十五岁时,即在他 仗剑出川、辞亲远游的第二年, 第一次过当涂,写下了这首著 名的望天门山。著作有李太前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

2、早发白帝城静夜思等多首。,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5,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碧:碧绿 。 至:到。回:回旋。,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既然长江波涛之大,竟能冲破天门,为什么这里又写“至此回”?,借水势衬托出山的奇险。,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6,诗句赏析,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

3、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相对:相对着。出:突出。 突:突出来。回:回旋。 孤帆:指小船。 日边来 :从日出的方向驶来。,译文: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从日边驶来。,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8,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诗人在远望中看到了什么?,青山、孤帆、太阳,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怎样的景色 ?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9,悟诗情,描写了天门山

4、的壮丽景色。,山水相映,天门,楚江,乘船感受,赞美了大自然的壮丽,表达 了作者乐观、豪放的情感。,山夹江对峙、水波澜壮阔、雄奇秀丽,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10,山行,-杜牧,杜牧,(公元803853年),字 牧之,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 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 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的古体 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 笔力峭健。人称“小杜”,以别于杜 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代表作有泊秦淮遣怀清明。,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11,品读诗句:诗人来到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眼帘?,这些景物中,作者最钟爱于那种景物?从诗中哪里可以可以看出来?,语文S

5、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1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远:指山路长。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 白云生处:指山的高处。 斜:此字读xi,为伸向的意思,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13,诗句赏析,“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

6、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1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坐:因为。 爱:喜爱、留恋。红于:比红。于,比。,译文:停下车来是因为欣赏这傍晚枫林的美景,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鲜花还要红艳。,山行描绘了深秋时节枫林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深秋枫林晚景的喜爱之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15,诗句赏析,“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

7、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

8、诗三首,16,暮江吟,(唐)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 846年),唐代诗人,字 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语言平易 通俗, 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17,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18,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残阳:夕阳,快落山的太阳。铺:铺展。瑟瑟:碧绿色,1.“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 2.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翻译:太阳快要落山了,阳光斜照在江面上,使江水一半呈现红色,一半呈现碧绿色。,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19,语文S版五年级第六课古诗三首,20,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怜:可爱。真珠:珍珠。似:好像,如同。,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翻译: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啊!那露珠如珍珠一样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