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博客篇章偏误分析_第1页
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博客篇章偏误分析_第2页
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博客篇章偏误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博客篇章偏误分析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话语分析 篇章 对外 论文摘要:本文以目前互联网中新出现的汉语作为第二的博客为研究对象,指出这些文章在篇章连贯和衔接方面的偏误并分析其原因。汉语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出现篇章连贯和衔接方面的偏误,只是各阶段出现的偏误类型和比例有所不同。 近半年来,互联网上兴起了一股中习风,有一批汉语学习者非常引人注目,他们在网络上开辟了自己的博客空间,用写网络日记的方式来练习中文写作。这些博客写作者的中文水平参差不齐。与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不同,他们的博客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章还

2、能反映出此人汉语水平的变化。研究他们在不同时期的写作情况便于我们对汉语学习者的写作水平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观察。 本文选取了一名以为母语的加拿大汉语学习者的博客为研究对象,原因在于他的博客文章处于没有被修改过的“原始状态”,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其博客地址为/boke.htm,从文章的水平来判断,他的汉语书面表达能力应该还在初级水平。本文共收集了自2006年5月到8月的10篇博客文章,共计4000余字,以下将具体分析这些文章在篇章连贯和衔接方面的偏误。 廖秋忠先生曾指出:“篇章现象的研究大致可分为篇章连贯和篇章结构的研究两大类

3、。篇章连贯现象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研究:形式连贯手段与意义/功能连贯的研究”。从表层形式连贯方面来看,这位汉语学习者的博客文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照应方面的偏误 照应是指语言表达中某个语言单位与上下文出现的另一语言单位表示相同的人或事物,从而将单句连缀成篇的衔接手段。包括人称照应和指示照应等手段,“语言中具有照应功能的主要是名词、代词和零形式。所谓零形式是指在口语中没有语音、在书面语中没有语形,但却负载一定语义信息的语言单位。” 在这位汉语学习者的博客文章中,照应方面出现的偏误最多,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零形式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 零形式照应误用为代词照应,重复累赘,打断

4、了句子原有的延续性,让人感觉一句话被切分成了很多个短句,而且句型缺乏变化,以至于篇章的结构松散,连贯性不强。在这个博客中,此类偏误出现得最多,共有9处,如: *我们加拿大人小的时候,我们都学法语。 *我上大学的时候,我的专业是文学。我学过很多的国家的小说,但是一本中国小说也没学过!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在中国,你们没有英语的,所以学英语当然很难。最好的方法就是买一个mp3机。你出去的时候,比如说坐汽车,你可以听。 *我的水平仍然很低,但是我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书,所以我要找到有趣的小说,比我的课本好一点儿。 这种偏误出现频繁的主要原因在于母语的“负迁移”。在英语中,同一个话题链的各小句主语一般

5、是不能省略的。而在汉语中,同一个话题链的各小句,如果主语一致,一般情况下后几句话的主语是可以采用零形式照应的,如果不用零形式,反而会让人觉得累赘,篇章不连贯,文气不通畅。 (二)该照应的地方没有照应 这种偏误出现得不多,只有下面这两例: *这是我很喜欢的歌手之一,叫franksinatra. 不知道他的中文名字。 *比如说:superman, mountain, o-guitar, firewall, yellow, green, superstar,等等。都不好英文名字。都很可笑。遇到外国人的时候,他肯定暗暗笑。 例是句内代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照应的例子,句子的后半部分应该改成“我不知道他的中

6、文名字”,用代词“我”来与前半句的“我”照应,指明是谁“不知道他的中文名字”。 例的情况比较复杂,一句之内出现了两种偏误,既有名词照应误用为零形式照应的问题,又有代词照应的问题。而且错得比较隐蔽,乍一看是句内的照应错误,但实际上,这种句内照应错误是由于作者对句间照应缺乏认识造成的。例出现在一篇名为怎么选择你的英文名字?小心一点!的博客文章中,前几句话的主语都是“名字”,作者先列举了一些中国人的英文名字,然后说这些名字都不好,都很可笑。在接下来的一句话中,如果采用零形式照应,就等于默认这句话的主语跟前几句的主语一样,把零形式补出来的话,句子就变成“这些名字遇到外国人的时候”。实际上,不是名字遇到

7、外国人,而是外国人遇到这些名字,或者起了这些名字的中国人遇到外国人。因此,这个地方不能采用零形式照应,这句话的主语应该跟前几句不同,因为它的叙述对象有了变化,要么把“外国人”挪到主语的位置上,要么在主语的位置上加上“起了这些名字的中国人”。前半句的主语不同,也会影响到后半句的照应情况,以下是两种修改方法: 外国人遇到这些名字的时候,肯定会暗暗笑。 起这些名字的中国人遇到外国人的时候,肯定会被笑话。 例前半句的主语跟后半句的主语是一样的,所以后半句可以采用零形式照应,以取得简洁紧凑的效果。例的主语是“中国人”,如果保留例的照应方式,采用代词“他”来照应,这个“他”指代的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8、就不明确,如果用名词照应,给后半句再加上个“外国人”,整句话就变成:“起这些名字的中国人遇到外国人的时候,外国人肯定会暗暗笑”,重复累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零形式照应,默认后半句的主语跟前半句一样是“中国人”并用被动式来陈述是比较好的修改方法。 二、省略方面的偏误 省略是汉语篇章形式连贯所采用的最主要的语法手段之一。在汉语的篇章中,某些句子中没有出现的词语可以从篇章的其它句子中找到。省略的作用是避免重复,突出主要信息,使文章显得简洁紧凑,文意贯通。 英语国家的汉语学习者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在篇章方面最常犯的错误就是该省略的地方不省略,具体表现为:该省略主语的地方不省略;该省略定语的地方

9、不省略。第一种情况常常与照应有关,也就是该用零形式照应的时候用了代词照应或名词照应,上文已经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分析,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第二种情况与母语的“负迁移”有关,大多发生在第一人称做定语的句子中,我们来看下面这两个例子: *因为我的家有一件重要的事,我应该马上回国。 *很长时间没看我的父母,我的三个弟弟,还有我的小狗。 英语中用“the/a”和人称代词等来表示事物的定指或不定指,形式标志非常明显,而在汉语中,我们常常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情况来判断定指或不定指,第一人称代词做定语的时候往往是可以省略掉的。 不该省略的地方却省略了,这样的偏误在这些文章中也有,但是数量不多,在约4000字的博客文章中,我只找到了下面这一例: *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很多有很奇怪的名字的学生。比如说: superman, mountain, o-guitar, firewall, 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