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27 故事二则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27 故事二则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27 故事二则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27 故事二则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27 故事二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27 故事二则27*故事二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掌握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理解本课重点词语的意思。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3能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准确生动地复述课文。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词句和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两则故事所蕴含的道理。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探究重难问题,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扁鹊医德高尚、医术高超以及蔡桓侯固执己见的形象,明白讳疾忌医不可取,学会防微杜渐的道理。2感悟学习要练好基本功、要听从老师指导的道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的寓

2、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关于生活和学习上的启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本单元安排的几篇课文都是历史故事,我们前面学习了王戎和西门豹两位人物的故事,通过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指导和点评)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人物的故事。看看他们的故事又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在课文中给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并标注拼音。2.检查预习情况,教学生字。重点词语释义。一声不响:(成语)不发出一点声音。无能为力:(成语)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下功夫: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很大

3、的精力。到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或标准。拜见:敬辞。拜会;会见(从客人方面说)。聚精会神:(成语)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百发百中:(成语)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介绍本课相关知识。知识介绍示例: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欲速则不达;华而不实,虚而无用。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冲虚真经,且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

4、扁鹊原名为秦缓,春秋战国时名医。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学习扁鹊治病。(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这篇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写了扁鹊一次又一次劝蔡桓侯治病,被蔡桓侯拒绝,最后蔡桓侯病死了的事情。(2)引导学生从“一次又一次”积累词语“三番五次”“屡次”。(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事情发展顺序。由“有一天”“过了十天”“十天后”“又过了十天”

5、“五天之后”这几个表示时间的句子可以看出来。(4)扁鹊是如何发现蔡桓侯有病的?说明了什么?明确:扁鹊是去拜访蔡桓侯时,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通过仔细观察后看出来的。由“一会儿”可以看出扁鹊医术的高明。(5)阅读扁鹊告诉蔡桓侯有病的话语,体会扁鹊劝说的语气。明确:由“据我看来”可以看出扁鹊的自信,“有点儿小病”可见扁鹊的委婉,由“要是”“恐怕”可以看出扁鹊的担忧。(6)阅读蔡桓侯回答的句子,体会蔡桓侯的性格特征。明确:蔡桓侯不仅不相信扁鹊的话,还讽刺扁鹊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可见其傲慢、固执己见、自以为是。(7)阅读第35自然段,找出体现蔡桓侯病情逐渐加重的句子。明确:“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

6、间了”“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8)扁鹊每次通报蔡桓侯的病情之后,蔡桓侯的态度如何?明确:听说病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蔡桓侯“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可以看出蔡桓侯的不耐烦;听说病发展到肠胃里了,蔡桓侯“非常不高兴”。(9)为什么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掉头就跑?明确:因为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了,只能等死,他也无能为力了。(10)从第5自然段扁鹊的解释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明确: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前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蔡桓侯的病就发展到无药可救的地步,如果听从扁鹊的劝导,就可以在一开始避免这种情况,暗含了防微杜渐的道理。也告

7、诉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讳疾忌医。(11)蔡桓侯不听从扁鹊的话,扁鹊为什么还要一再地去劝说呢?明确:扁鹊劝说蔡桓侯是出于医者仁心,希望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因此,虽然第一次被蔡桓侯打发走了,后面还继续“拜见”“拜访” 蔡桓侯,劝说他及时治病。这是其高尚的医德的体现。(12)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蔡桓侯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这则故事写蔡桓侯不听扁鹊的劝告,延误治病时间导致病死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讳疾忌医。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对于小错、小缺点也要及时纠正和改正,防微杜渐,才会避免事情变得更糟糕。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

8、识构架?初见(皮肤) 过了十天(皮肉)十天后(肠胃)又过了十天(骨髓)五天之后 (浑身疼痛)不久(病死) 启示:防微杜渐,不能自以为是,不能讳疾忌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学生来复述扁鹊治病的故事。相机指导复述的方法和技巧。2.导入新课:纪昌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猎人,因为还不能被称作射箭能手,就决定和当时被称作天下第一射箭能手的飞卫比试箭法。世人都说天上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是最难射中的。纪昌先后射中了一只飞鸟和一条游鱼,但只得到了飞卫的摇头微笑。纪昌正在纳闷之际,只见飞卫提起弓,不经意地射了一箭,射穿了一片正在飘落的树叶。那片树叶却没有改变它飘落的轨迹,只是在空中停了一秒钟,然后又

9、才慢慢落下来。纪昌很震撼,飞卫的这一箭让纪昌彻底折服,于是决定向飞卫学习射箭。本课纪昌学射就是讲的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飞卫是如何将射箭练得如此高超的吧。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课件,让学生默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完成课件上的问题。(1)根据以下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扁鹊治病 纪昌向_请教,先_,再_,最后成了一个_的射箭能手。(2)课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射箭技术?纪昌又是如何练习这个技术的?明确:(1)飞卫练眼力学开弓放箭百发百中(2)练眼力。死死盯着织布机的踏板;将虱子吊在窗口,每天聚精会神地盯着虱子。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叙述纪昌练眼力

10、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大意。明确:第24自然段。第一部分(1):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第二部分(24):飞卫练习眼力成功之后,飞卫开始教他开弓放箭。第三部分(5):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三、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通过对射箭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飞卫要求纪昌先练习眼力的原因。明确:因为眼力是射箭的关键,只有练到看准目标,才能够百发百中。2通读课文,思考:飞卫对纪昌练习眼力提出了哪些要求?明确: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眼睛;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3飞卫是通过怎样的练习达到这两个要求的?找出相关句子。明确:“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

11、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4默读这两个句子,引导学生想象练习的情景,说说这两句体现了纪昌怎样的学习态度。明确:“躺”“睁大”“死死盯住”这几个动作描写,体现了纪昌认真的学习态度。“每天”“聚精会神”“盯”体现了纪昌的持之以恒和认真。5.出示织布机的图片,介绍踏板的作用;出示虱子的图片,介绍虱子的大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为什么纪昌会选择踏板作为不眨眼的训练对象?选择虱子作为把小东西看得很大和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清楚的训练对象?明确:织布的时候,踏板是不停运动的,如果面对不停运动的事物都能够眼睛一眨

12、不眨,那看其他事物也就不会眨眼了。虱子很小,如果能够将虱子看得很大的话,那么,看其他小的事物就会很容易了。6.纪昌学习的成果如何?找出相关句子。并体会这个句子的内涵。明确:“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两年”说明练习的时间很长,可见纪昌是一个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人。“相当到家”说明了纪昌的学习效果很好。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的练习也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完成,练习到最后,纪昌看小小的虱子就像车轮一样大。7.结合第一句破折号前后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明确:解释说明,后面的句子具体地说明了纪昌本领练得相

13、当到家的程度。8纪昌苦练了两年,终于练成功了不眨眼,但是却被飞卫告知还不符合要求,同时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纪昌的态度如何?可以看出纪昌怎样的品质?明确:纪昌记住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可见纪昌认真虚心的品质。9.为什么飞卫会说“就要成功了”,而不是“成功”呢?明确:因为成为射箭能力,练好眼力只是第一步,是基本功,纪昌还需要学习开弓和放箭的技巧。10.课文题目是“纪昌学射”,应该包括练眼力、开弓和放箭的技巧,但是,课文只详细介绍了练眼力的过程,开弓和放箭只是一句带过。从这种详略安排,可以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明确:练眼力是射箭的基本功,这样的详略安排是为了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学习技艺时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11.说一说纪昌成功的原因。(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明确:认真虚心的态度(练习时找最难的来练习,听从老师的指导),持之以恒(练不眨眼练了两年;一天天地把练把小事物看大,把模糊的事物看清楚),有毅力(每天坚持),有决心(无论多难,一定要练到符合老师的要求)。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这个故事讲的是纪昌拜飞卫学习射箭,按飞卫指导的方法先练好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