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章 溶解现象,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3课时 结晶,C,1,2,3,4,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答案呈现,5,B,6,7,8,A,9,10,B,D,11,12,13,D,14,A,B、D,1下列关于结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晶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B不同物质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后,其几何形状可能不相同 C结晶必须在蒸发溶剂的时候才能进行 D把硝酸钾晶体从其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C,2下列有关蒸发结晶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发皿中盛放的液体的量不要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B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水分全部蒸干 C停止加热后立即停止用玻璃棒搅拌
2、 D实验结束时用手将蒸发皿从三脚架上取下,A,3下面是利用海水提取食盐的过程: (1)图中是_(填“蒸发”或“冷却”)池。,蒸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 A海水进入贮水池,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基本不变 B在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改变 C结晶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一定减小 D析出晶体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E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A、E,4下列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开的是() A氯化钠和硝酸钾 B氯化钾与二氧化锰 C酒精和水 D碳酸钙和泥沙,B,5填写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或除去杂质应采用的方法。 (1)从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提取硝酸钾晶体。_ (2)从海水中
3、得到食盐采用的方法。_ (3)要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可采用的方法是_。 (4)要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可采用的方法是_。,降温结晶,蒸发结晶,过滤,降温结晶,6K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有下列可供选择的操作步骤:a.溶解;b.蒸发结晶;c.降温结晶;d.热水溶解;e.过滤;f.趁热过滤。 (1)从硝酸钾和氯化钠(少量)的混合物 中分离提纯出硝酸钾晶体,采用的 操作步骤依次是_ (填字母,下同)。,d、c、e,a.溶解;b.蒸发结晶;c.降温结晶;d.热水溶解;e.过滤;f.趁热过滤。 (2)从氯化钠和硝酸钾(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出氯化钠晶体,采用的操作步骤依次是_。,a
4、、b、f,7【中考宜昌】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 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填字母序号)。 (2)在t2 时,把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的质量较多的是_, 此时所得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为_。,B,A,20%,(3)用同一种方法可以使A、B、C三种物质的溶液都有晶体析出,该方法是_。 (4)如果固体A中混有少量的固体B,可以用_ 的方法提纯A。,蒸发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点拨】(2)在t2 时,把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 ,由于A的溶解度变化比B大,故A析出的晶体比B多;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 g1
5、00%,所以此时所得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g/125 g100%20%;(3)A、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用同一种方法使A、B、C三种物质的溶液都有晶体析出,则不能改变温度,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4)由于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B。,8【中考成都】将60 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6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 2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D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
6、的方法得到,A,【点拨】将60 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得到20 时的饱和溶液,但不能说明60 时的硝酸钾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9下列混合物中,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的是( ) A从氯化钠溶液中把氯化钠分离出来 B在混有少量食盐的硝酸钾中分离出硝酸钾 C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从热的饱和蔗糖水中提取蔗糖,B、D,【点拨】本题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确定物质的分离方法。由于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从氯化钠溶液中把氯化钠分离出来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7、,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出硝酸钾;,氯化钾易溶于水,而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因此可以采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将其分离;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温后有蔗糖晶体析出,故从热的饱和蔗糖水中提取蔗糖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10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加碘食盐的主要成分)和Na2CO3(天然碱的主要成分),那里的人们过着“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生活。试用所学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大,冬天气温低,纯碱的溶解度减小,湖中溶解的纯碱达到饱和,气温继续降低,就有纯碱晶体析出,因此可以在冬天捞碱;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夏天气温较高,风吹日晒有利于水分
8、的蒸发,使氯化钠结晶析出,因而可以在夏天晒盐。,11【2020哈尔滨】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 时,甲的溶解度为70 B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C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 溶液分别降温到t1 ,析出 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t2 时,甲的溶液降温到t1 , 一定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B,【点拨】t2 时,甲的溶解度为70 g,A不正确;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B正确;由于不知道溶液质量及溶液是否饱和,故不能比较两种溶液析出固体的多少,C
9、不正确;t2 时,甲的溶液降温到t1 ,不一定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D不正确。,12(图表信息题)一些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70 时,在100 g水中加入110 g 硝酸钾固体,所形成的溶液是 _(填“饱和”或 “不饱和”)溶液。,不饱和,(2)将上述溶液降温到10 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_g。,90,(3)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 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 _;,硝酸钾,关于剩余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填字母)。 A只含氯化钠,不含硝酸钾,且氯化钠达到饱和 B既含有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只有氯化钠达到饱和 C既含有
10、氯化钠,又含有硝酸钾,且两者都达到饱和,C,【点拨】(1)从图中可以看出70 时,硝酸钾溶解度约为140 g,则向100 g水中加入110 g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2)10 时硝酸钾溶解度为20 g,将此溶液降温至10 ,会析出晶体110 g20 g90 g;(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KNO3和NaCl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冷却二者的热饱和溶液,析出较多的是KNO3晶体,剩余溶液仍为二者的饱和溶液。,13【中考云南】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11、增大 40 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 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D,20 时,向125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加入15 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未溶解 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 降温至10 ,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ABCD,【点拨】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小于40 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大于40 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错误;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所以40 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故正确;,20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6 g,125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125 g20%25 g,加入15 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未溶解,故正确;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 降温至10 ,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大,所以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故正确。,14【2020大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 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的方 法提纯B,D,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 降到t1 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 Dt1 时,将50 g固体A加入到200 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点拨】阴影区域在A、C溶解度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表面抛光片工艺规范及术语
- 离网环境下能源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 推进联网结算管理办法
- 插枝葡萄当年管理办法
- 支付系统平台管理办法
- 支行安全保卫管理办法
- 收费人员奖惩管理办法
- 攻读博士硕士管理办法
- 新版农药标签管理办法
- 新疆事业编制管理办法
- 品牌授权使用协议合同书
- 管理学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 2024年天津市公安局滨海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
-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前景
- 2025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停车场项目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大概念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统编版2019)
- 装置保运方案(3篇)
- 重症心脏超声指南解读
- 中国聚丙烯酰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青年教师教学工作坊组织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