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解读_第1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解读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会计资料无纸化政策破冰-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解读之一一、有关背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电子资料能够代替纸面资料 ,然而受过去文件规定以 及习惯和观念的束缚,企业不得不将电子会计资料输出为纸面文件,造成纸张、设备、 能源、人力、储存空间的消耗。据某大型国企反映,该企业每年因会计资料打印所带 来的各种成本耗费超过3,000万元。由此估算全国企业的耗费,保守的数字也达数亿 元。平均计算,我国企业每天因会计资料打印而发生的成本超过100万元。信息化的价值和目标之一是取代手工作业和纸面文件。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仅仅因为会计资料是电子形式而不予认可,则信息化的优势就大打折扣,也会挫伤企 业开展会计

2、信息化的积极性,阻碍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而且,会计资料的纸面要 求,会进一步导致企业间交易摆脱不了纸面文件的传递,整个经济体系交易环节的信 息化发展也受到制约,从而阻碍社会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从政策制度层面认可电子会计资料的有效性,免除企业对一定范围内会计资 料的打印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现 实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以下简称工作规范)制定过程中,企业对会 计资料无纸化的呼声十分强烈和急迫。为此,工作规范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做了相 应规定。尽管内容不多,这两条规定却在政策层面实现了无纸化的破冰,是工作规范 的重要突破之一,对企业提高会计工作效

3、率,乃至对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应用的深入都 将带来深刻的影响。二、条文解读 尽管无纸化是方向,但从会计资料作为会计核算结果的证据和线索,具有保 存价值来讲,会计资料无纸化也不是无条件的。工作规范第四十条、四十一条的规定 有两层含义:一是会计资料可以无纸化管理; 二是只有在保证会计事项可追述、可证 明的条件下,才能对会计资料进行无纸化管理。两条规定的区别在于:第四十条是关于内部生成会计资料,而第四十一条是 关于外部获取会计资料。(一)内部生成会计资料工作规范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内部生成的会计凭证、账簿和辅助性会计资料,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 不输出纸面资料:(一)所记载的事项属于本企业重复发生的日常

4、业务;(二)由企业信息系统自动生成;(三)可及时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以人类可读形式查询和输出;(四)企业信息系统具有防止相关数据被篡改的有效机制;(五)企业对相关数据建立了电子备份制度,能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响;(六)企业对电子和纸面会计资料建立了完善的索引体系。1. 会计资料范围该条明确规定,可以无纸化管理的内部生成会计资料有会计凭证、账簿和辅 助性会计资料。这里的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 细账和日记账,而辅助性会计资料则含义宽泛,包括固定资产卡片、项目辅助账、银 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各种会计资料。2. 业务范围对第(一)项条件,要注意准确理解“重

5、复发生的日常业务”。这里的“重复发生”是指在一年内反复发生。这里的“日常”是指在企业的经营循环中可以预期 将会发生的事项。例如:购销业务、固定资产折旧、货币资金收付,这些业务比较明显属于重 复发生的日常业务,相关的会计资料,如凭证、分类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银 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都属于满足该项条件的会计资料。企业每月结账,相关记账凭证 同样满足这里的“重复发生的日常业务”条件。利润分配一般是每年进行一次,每次的发生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也不能预期 一定会发生,因此不满足该项条件。债务重组、企业并购等事项,尽管有可能在一年 内重复发生,但这种重复并不是企业经营循环中必然发生的事项,不可能预期,因

6、此 也不符合该项条件。做出该项规定的主要考虑是,企业会计资料绝大多与重复发生的日常业务有 关,这些资料实现无纸化,就能达到节省社会资源的主要目的。而除此之外的业务, 不仅数量少,而且一般来说风险大、重要程度高,在会计监督中,相关资料被查阅的 可能性大;同时,由于这类业务没有固定规则,一般不可能由信息系统自动生成,而 是以人工处理为主,因此应当留有纸面资料,以便查证。需要指出的是,一项会计业务同时涉及到多种会计资料,则应当分别判断各 种会计资料是否满足该项条件。例如,债务重组是非日常业务,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 证中记载的内容不属于“重复发生的日常业务”。但有关记账凭证的内容需要登记分 类账,可能涉

7、及到财务费用总账和明细账。财务费用的发生对于分类账来说,则应当 属于“重复发生的日常业务”。3.电子会计资料的“原生”性第(二)项条件,本意是指“原生”电子会计资料。所谓“原生”是与“从 纸面转换”相对应的。原生会计资料一般都与重复发生的日常业务相关。例如,对于 电信企业,确认话费收入的分录是由业务结算系统传递数据,会计软件根据既定业务 规则自动生成的,这种情况下的记账凭证就是原生电子资料。而如果一项原始凭证从纸面扫描为电子影像, 或者将手工填写的记账凭证(例 如利润分配)输入到会计软件中,这些电子资料就是“从纸面转换”的,而不是由信 息系统自动生成。这些会计资料在归档前,应当保留原纸面资料,

8、至于归档可以采取 的形式,贝U属于归档管理问题,应遵循工作规范第四十二条。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从纸面转换”是指直接转换,如果纸面会计资料转换 为电子资料后,又经过进一步处理,继续转换为其他资料,则其他资料应当视为“原 生”而非“转换”的。例如,一张纸面销售单录入到信息系统中,则这张销售单属于 “转换”的原始凭证,但如果系统根据录入的销售数据自动生成了记账凭证,则该记 账凭证就应当视为“原生”电子资料。4.可查询性第(三)项条件要求无纸化会计资料必须可供查询输出。这里的输出包括显示和打印。对于该项条件,要把握好“及时”以及“人类可读”两项要求。“及时”是指,电子会计资料应当随时处于“在线”状态,

9、打开终端设备就 可以访问到,而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准备过程。例如,有的企业转换会计软件后,由于 原有软件中的数据不能迁移到新软件系统中,就将原有软件系统及相关服务器等保留 在线运行。这一做法符合及时性要求。如果企业停止系统运行,将服务器关闭,脱离 企业网络并闲置,这种情况下,资料的查询就需要重新上线,而且不能确保原有系统 能够正常运行,也就不符合及时性要求。“人类可读”是相对于“计算机可读”而言,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资料要以人类可以理解的形式呈现,而不是一堆计算机代码和纯数据,也就是说不仅要有数 据,还要有能对这些数据进行解析的应用软件。这里的应用软件一般就是会计软件或 者文档处理软件。例如,有的

10、企业对于过去的会计资料只以刻录光盘的形式留存了数 据库文件,而没有保留相关的会计软件,那么这些会计资料将无法查询并以正确形式 呈现,这就不符合该项条件。 二是呈现的方式应当符合会计领域约定俗成的内容和格 式,而不是体现特殊业务逻辑的内容格式。5. 防篡改机制防止篡改是确保会计资料的证据和轨迹价值的基本要求。防篡改数据的机制 是信息系统层面的问题,它不仅涉及会计软件功能,还涉及诸如系统安全、职责分工 和流程设计等问题。但对企业而言,首先是选用的会计软件应当遵循工作规范第二章 要求。此外,会计软件本身在设计上应当有防篡改机制,包括对数据库的加密,对各 类系统操作权限的分离控制等。由于会计软件评审制

11、度的取消,对会计软件的监管一度比较薄弱,造成目前 市面上的一些商品化会计软件并不完全满足上述要求,例如,有的会计软件对数据库 没有任何加密措施,完全开放,任何具备一定知识的人员都可以绕过会计软件直接对 数据库进行编辑修改。有的会计软件提供反结账、反记账、反审核等各种逆向操作功 能,且没有对操作内容详细日志记录,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纸面资料制约,企业就 可以为所欲为,失去了会计工作起码的严肃性。因此,实施会计资料无纸化管理,企业首先要对其会计软件进行评估,只有 满足本项规定条件的才能进行。6. 备份制度第(五)项条件,建立电子会计资料的备份制度,是保证会计资料安全的基 本要求。电子资料相对纸面资

12、料有更多的灭失风险因素。在会计资料打印输出的情况 下,纸面资料与电子资料实际形成相互备份关系。而一旦不打印了,则对于电子资料 的备份要求就应当增强。备份的方法手段很多,包括异地热备份、磁盘阵列、刻制光盘等,主要是技 术层面问题,这里不做过多讨论。需要指出的是,该项提出的“有效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人为破坏的影 响”,对企业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例如,要防止人为破坏,需要建立对会计资料存储 设备的物理保护措施,防止无关人员对设备的接触。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这些条件一 般是达不到的。小微企业要实行会计资料的无纸化管理,可以采用大型会计软件厂商 提供的会计软件云服务,以满足上述要求。大型会计软件厂商具有

13、较强的实力和规模 优势,一般具备完善的数据库备份体系。具备一定规模的会计代理记账机构也可能具 备上述条件。7.建立索引建立会计资料索引体系,目的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线索性和相互关联性。会计 资料的量达到一定程度,可检索性就成为与安全性、真实性同等重要的一个问题。无 法检索的资料,和没有资料没什么区别。所谓信息垃圾,就是这个意思。建立索引体系的要求,有三层含义:一是每类会计资料要有系统的编码措施, 通过编码形成各类会计资料间的交叉索引,即通过一类资料可以向前向后追溯其他相 关资料,保证线索不断。二是通过索引能够找到会计资料。对于纸面资料,索引必须 包含资料的物理空间位置信息。对于电子资料,信息系统应

14、能通过索引(编码)访问 到资料数据。三是对电子资料和纸面资料要建立统一的索引体系。 尽管储存方式不同, 电子资料和纸面资料内在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电子资料中,应当含有相关纸面资料 的索引信息,在纸面资料索引中,也应当包含相关电子资料的索引信息,从而实现电 子资料和纸面资料的互查。企业应当制定会计资料索引体系的总体检索规则,明确哪 些资料是纸面存储,应当如何检索,哪些资料是电子存储,应当通过信息系统的何种 功能路径访问。总之,企业实施会计资料无纸化不是随意、无条件的,要保证会计资料作为 证据和轨迹的留存价值,同时也需要在会计资料保管效率要求和查询使用需求两者之 间找到平衡。这就是工作规范做出上述

15、规定的基本考虑。(二)外部获取会计资料工作规范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获得的需要外部单位或者个人证明的原始凭证和其他会计资料,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不输出纸面资料:(一)会计资料附有外部单位或者个人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 法的可靠的电子签名;(二)电子签名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第三方认证;(三)满足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和第(六)项规 定的条件。1. 会计资料范围外部获取会计资料是指所记载内容需要企业外部人员或者机构认可的会计资 料。这类资料的范围比较广,主要是原始凭证,如发票、银行回单等。此外,还包括 银行对账单、购销合同等其他外部获取资料。需要注意的是,

16、外部获取资料不等于外 部制作的资料,一份会计资料由本企业制作,但经过了外部认可,也属于这里所说的 外部获取会计资料。例如,产品订购单,一般来说其格式和项目是由本企业设计,但 如果需要客户的签章确认,就属于外部获取会计资料。2. 电子签名外部人员或者机构对会计资料的确认,在形式上体现为签字或者盖章。对于 电子资料来说,也就是要有电子签名。因此,工作规范第四十一条大部分引用了第四 十条规定,与之不同的是加入了两项关于电子签名的条件。(1)什么是电子签名根据我国电子签名法第二条,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 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该法第十四条还 规定,“

17、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简单地理解,电子签名就是电子文件上的签章。 由于其效力得到法律的确认,电子签名使需要相关方认可的电子文件能够代替纸面文件成为证据使用。这正是外部 获取会计资料无纸化的法律依据。事实上,电子签名不仅可以达到纸面签章的效果,而且其可靠性是纸面签章以及任何纸面防伪技术不可比的。电子签名技术能确保经签名的电子数据一旦被篡改即能被发现,从而保证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也是第四十一条未引用第四十 条第(四)项条件的原因。电子签名法施行后,电子签名在国内电子金融、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支持会计资料无纸化的成熟技术和市场环境已经形成。电子

18、商业汇票是人民银行主导的一项电子签名应用。目前,相当一部分商业汇票从出票、承兑、背书到兑付全程都已实现电子化,整个汇票生命周期没有任何纸质文件生成。截止2012年10月底,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机构共有 338家,2009 年10月28日至2012年10月31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处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总数为 2,183,090笔,金额61,449.44亿。这充分说明了电子签名技术的高可靠性。同时, 电子汇票的案例也说明,目前在一些领域实务中,纸面凭证已不复存在。电子签名在政务领域也有多项成功应用。例如,北京、海南、广西、甘肃等多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将电子签名用于无纸化税务申报工作。这些地区企

19、业向 税务局的纳税申报完全通过网络进行,不再报送纸面材料。部分地方还将此项工作进 一步延伸,实现了网上实时缴税。在商务和其他社会应用方面,电子签名也大显身手,在很多领域实现了无纸化。联想等一批公司将电子签名应用于销售订货业务中,实现销售订单管理无纸化。不少医院利用电子签名实现了病历档案管理的完全无纸化。一些保险公司利用电子签名,通过移动电子设备实现保单销售无纸化,提高保单销售处理的速度和销量。(2)工作规范对电子签名的要求工作规范第四十条第(一)项规定,无纸化管理的外部获取会计资料必须附有电子签名。这里要注意两个要求:一是电子签名应当是对会计资料进行认可的外部个人或者机构的,而不是企业自身的;

20、 二是电子签名应当是“可靠的”。根据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可靠的电子签名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 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二)签署时电子签名制 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三)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四) 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工作规范第四十条第(二)项进一步规定,电子签名应当经第三方认证。所 谓第三方认证,是指用于电子签名的数字证书(即电子签名法中所说的“电子签 名制作数据”)由独立于交易双方的第三方中介机构签发,所生成的电子签名真实性 由该第三方进行鉴定的机制。提出第三方认证要求,是为进一步提高电子会计资料的 公

21、信力。例如,目前银行普遍开展电子银行服务,客户通过互联网发出转账、付款等 各项指令,就附有电子签名。其中,有的银行使用的是第三方认证,有的银行是自己 认证。对于自己认证的情况,如果银行与客户之间就某笔业务存在争议,则银行依据 自己的认证结论为自己提供证据就显得公信力不足。对于电子银行业务来说,如果采 用第三方认证,则银行和客户企业双方所得到的交易凭据数据的公信力都能得到保证。工作规范要求电子签名经符合电子签名法的第三方认证,也就是要由依 据该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来提供证书发放和签名鉴定等服务。根据电子签名 法,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设立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批。公众可以通过工信 部网站查询

22、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名录。工作规范第四十一条规定,对银行等具有广泛客户群体的企业来说,不仅可 以提高自身工作效率,而且,还为其改进客户服务,进一步提高竞争力提供了契机。 例如,银行可以在电子回单中加入第三方认证的电子签名,使客户企业不再需要纸面 回单,提高客户企业会计工作效率。三、相关问题企业开展会计资料无纸化管理,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一)会计监督与无纸化符合条件的企业对会计资料进行无纸化管理,意味着对企业开展会计监督, 包括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监管机构的检查,都不能要求企业提供全套纸面会计资料。 但是,企业应当对会计监督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对于监督人员需要查阅和输 出的电子资料

23、,包括需要作为证据带走的电子会计资料,企业仍应当根据要求查询、 打印,必要时进行签章确认。(二)电子会计资料的格式工作规范所称的电子会计资料,并未限定其格式。无论其是以数据库、XBRL等结构化形式存在,还是以 HTML PDF Excel、Word等非结构化形式存在,无论其由 会计信息系统管理、还是由专门的档案系统管理,只要符合工作规范规定的条件,都 可以不输出纸面资料。例如,一张自动生成的记账凭证,最初以数据库形式存放于会计信息系统中, 后来按照企业档案管理统一要求转换为 PDF文件存放于企业档案管理系统中并能通过 该系统随时查询的打印,则可以视为满足第四十条第(三)项规定的条件。(三)与会

24、计档案管理规定的衔接应当指出的是,会计资料和会计档案是不同的概念。会计资料的范围比会计 档案更广,会计档案是会计资料,但不是所有会计资料都是会计档案,只有具有长期 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会计资料属于会计档案。工作规范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 的是会计资料无纸化条件,而对于哪些会计资料属于会计档案,何时归档,归档应当 采取何种形式,则应当按照工作规范第四十二条,“遵循国家有关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这里的“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是指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的会计档 案管理办法。目前,该办法正在修订中,对于会计档案的电子化管理问题,将采取 与工作规范一致的原则。按照现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当年形成的会

25、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一年之后再归档。因此,企 业对于电子会计资料归档管理的时点问题,可暂按上述规定执行,归档前,电子会计 资料的管理遵循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软件的规矩方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解读之二2014年1月9日来源:会计司一、有关背景信息化时代,企业相当一部分会计工作是通过会计软件完成。会计记录与报告由 会计软件自动实现已经不足为奇,在会计系统与业务系统对接集成,估值模型与控制 规则内嵌入会计软件的情况下,部分会计确认与计量工作甚至已经由会计软件自动实 现。信息化不再仅仅是会计工作的工具和手段,而是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基础环境, 带来了会计工作、会计监督理念

26、与模式的变革。而会计软件功能,也已成为会计职能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会计软件功能的规范,也就成为财政部门对企业会计管理和监督 的必要一环。否则,会计处理过程就成了 黑匣子”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也就无从谈起。1994年,财政部建立了商品化会计软件评审制度, 对会计软件功能通过事前控制 进行规范。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软件评审取消,由于监督管理没跟上,对会计软 件功能的管理一度成为空白,导致会计软件领域出现一些乱象:有的软件缺乏基本的 会计控制手段,使得企业可以随意改变会计核算结果而不留下任何痕迹;有的软件不 按照会计行业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和输出会计资料,导致监督人员无法理解和判定核 算过程的合规性;还

27、有的软件完全采用外国语言文字,对会计监督工作带来障碍,等 等。因此,为会计软件功能重新划定规矩方圆, 明确哪些功能是会计软件必须具备的, 哪些功能是会计软件不得提供的,并通过一定的手段确保这些规定落到实处,就成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以下简称工作规范)的重要考虑之一。对于会计软件功能,过去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财会字199427号)规定得比较细。例如,会计软件要具备初始化功能,要根据输入的科目代码提示 科目名称,要自动校验借贷平衡等,这些规定在会计软件市场发展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起到了引导会计软件供应商(以下简称供应商)完善软件功能的作用。而工作规范制 定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市场能够

28、解决的问题不再强制规定。提高软件易用性、便 利性,减少差错的功能设计,市场已经可以解决,而且考虑得比政策规定更多、更细, 工作规范也就没有必要再做规定。因此,工作规范对软件功能的要求,比较过去文件 缩减了很多。二、条文解读工作规范第二章 会计软件和服务”明确了会计软件的功能要求。下面逐条予以说明:第六条 会计软件应当保障企业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开展会计核算,不得有违背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功能设计。工作规范对于会计软件的功能做了许多具体规定,但随着实践发展,可能会出现 这些规定没有考虑到的新问题,这就需要对软件功能有原则性要求。该条就是对会计 软件功能提出的总的原则性要求,目的是保障国家统

29、一会计准则制度的执行,有效应 对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第七条 会计软件的界面应当使用中文并且提供对中文处理的支持,可以同时提供外国或者少数民族文字界面对照和处理支持。关于会计软件的语言问题,过去相关文件早有规定。实务中,有的外资企业使用 境外投资者或者母公司指定的会计软件,但在使用前并未进行汉化,导致会计监督人员在履行监督职责时的障碍。因此工作规范予以重申。该条规定包括两方面要求:一是软件界面要使用中文,也就是软件的功能菜单、 操作向导、表单格式、提示信息、帮助文件等都要使用中文;二是要有对中文处理的 支持,也就是要有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汉字编码支持能力,使汉字能在系统中正确输 入、显示和打印。两

30、者是不同的概念,需要同时满足。第八条 会计软件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会计科目分类和编码功 能。该条规定并非强制要求企业的每个科目及其代码都与财政部发布的会计科目表相 一致,而是要求会计软件具有与会计准则制度相符合的科目分类和编码方式,也就是说,会计科目应当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等项目划分一级科目类别, 同时科目编码也应当采用数字,通过首位数区分科目所属会计要素类别。做出该项规定,主要是要改变现有的部分会计软件仅采用了不同于会计准则制度 的科目分类和编码的做法,例如,按照采购、销售等不同业务类别设置一级分类;按 照辅助核算项目设置一级科目;科目编码采用或者参杂英文字母等

31、等。这些做法缘于 不同的会计数据组织方法,尽管其核算的最终结果可能与按照准则制度的核算结果一 致,但其过程有其特殊的逻辑,不易被会计监督人员所理解,也就无法证明其结果的 合规性。当然,提供符合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会计科目分类和编码功能,并不排斥会计软 件提供其它分类和编码功能。会计软件可以在一套基础数据基础上按照不同分类方式 组织会计数据。第九条 会计软件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显示和打印功能。与第八条相类似,该条规定是保证会计软件按照会计监督人员易于理解的形式呈 现会计资料,还原会计核算过程。会计制度并未对凭证和账簿(这里指分类账和日记账)有统一规定,但会计基础

32、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相关条款对凭证、账簿所必须记载的事项是有规 定的。而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凭证和账簿有约定俗成的格式,市场销售的空白凭证和 账簿的格式也都大同小异。这种约定俗成的凭证、账簿格式一直以来得到会计制度的 默认。可以说,这些惯例也是会计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软件显示和打印的凭证、 账簿,应当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的内容和行业约定俗成的格式。第十条 会计软件应当提供不可逆的记账功能,确保对同类已记账凭证的连续编 号,不得提供对已记账凭证的删除和插入功能,不得提供对已记账凭证日期、金额、 科目和操作人的修改功能。信息化条件下,对数据的增、删、改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便利性是把

33、双刃剑,它 能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对会计核算过程的可信赖、可追溯造成威胁。如会计 软件提供反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等各种逆向操作功能,导致会计核算过程失去严肃 性,核算结果随意可变。这正是当前会计软件乱象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也是工作 规范重点治理的领域之一。当然,效率也是要兼顾的目标。信息化与手工记账有不同的环境变量,不能完全 套用手工记账的旧思维。手工环境下,对会计处理过程的追溯完全依靠纸面凭证、账 簿、报表形成的完整证据链。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证据线索,因此对凭证、账簿的修 改受到严格禁止。这确保了会计信息质量,但也降低了工作效率。信息化环境下,会 计处理过程除了凭证等证据外,还可以有

34、用户操作日志详细记录每项操作。这是会计 环境的变化,会计控制方法与手段应当相应改变,在不妨碍会计处理过程可追溯的前 提下,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因此,工作规范并未对所有逆向操作加以禁止,而是抓住最关键的记账环节。核 算流程中,记账是改变账户发生额和余额、最终决定报表数字的一步。因此,对记账 功能和已记账凭证进行控制,防止对相关数据的随意篡改,是会计软件必须满足的要 求。而其他情况下的数据修改,例如:对尚未记账凭证的删除,重新打开已结账会计 期间补充记账,在操作日志功能完备的情况下,并不对会计核算的严肃性造成损害, 且能方便企业更正错误,工作规范对此未做限制。对记账的规范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不可逆的

35、记账功能。这里的记账,强调的是记账后果,而不是记账过程,与 会计软件对记账操作如何进行后台处理无关。也就是说,凭证记账后,该凭证对相关 科目发生额和余额的影响就发生效力,此后不管以任何条件输出账簿和报表,该凭证 的影响都应当予以反映。不可逆的记账功能,就是说已记账凭证发生的后果不可撤销。 当然,用红字凭证更正记账错误,则对冲的两张凭证都发生了记账后果,不属于这里 所说的逆向操作。之所以强调记账后果而非过程,是因为会计软件不是手工过程的模拟。信息系统 中,会计账簿和报表可能只是一个逻辑概念,没有对应的物理文件,而是根据查询和 输出需要即时生成。相应地,会计软件的记账在后台处理中也不一定是即刻在相

36、关账 簿中增加一行记录、改变科目的发生额和余额,而是对记账凭证数据做一个记账标记。 所以,强调记账后果,意味着记账标记就不得通过任何操作予以取消,在输出账簿和 报表时,有记账标记的记账凭证必须参与账簿和报表的生成过程,而没有标记的凭证 不得参与这一过程。供应商也不能以记账尚未改变账簿数据为由辩称对记账标记的取 消不是记账的逆向操作。二是对记账顺序的保护,包括两方面:对已记账凭证的连续编号;对已记账凭证 删除和插入的禁止。两者相结合才能保证记账原始顺序不被篡改。三是对记账内容的保护,禁止对已记账凭证关键信息的修改。关键信息指日期、 金额、科目和操作人。这里的日期包括记账凭证上记载的任何日期,例如

37、制单日期、 审核日期、记账日期等。操作人也包括经手记账凭证的所有人员,例如出纳、会计、 审核人等。会计软件不得提供对已记账凭证关键信息的修改功能,同时也意味着对尚未记账 凭证的修改和已记账凭证其他信息的修改不受限制。这是工作规范适应信息化特点, 从提高工作效率实际需求出发而做出的突破。例如,会计分录摘要经常因会计人员信 息掌握不充分而出现不准确,需要在记账后修改的情况。如果不允许直接修改而采取 红字冲销重新编制凭证的方法,则过于繁琐也无必要。因为在科目和金额都不可修改 的情况下,对摘要的修改也就受到限制,不可能修改为完全不相关的业务内容,而且 这种修改也不对核算结果形成影响。此外,操作日志也能

38、够反映摘要的修改过程。因 此,限制关键信息的修改,放开其他信息的修改,实现了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可靠 性要求与效率性要求的平衡。第一条 鼓励软件供应商在会计软件中集成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功能,便于企业生成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 XBRL财务报告。XBRL (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 )是一种新兴的电子财务报告 格式,它以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为基础,统一了描述财务报告的语义和语法,可 以解决财务报告的重复编报、重复录入等问题,实现对财务报告的自动分析和跨系统 的信息交换,能有效降低会计信息生产和使用成本,深度挖掘会计信息价值,因而在

39、 全球得以广泛采用。2010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规范 系列国家标准,财政部同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分别在技术和业 务层面建立了我国XBRL应用的标准体系。此后,财政部组织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 分类标准实施工作,要求实施企业向财政部报送 XBRL格式年度财务报告。至2013 年,实施企业包括大型中央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地方大中型企业共计206 家。随着XBRL应用的深入发展,更多的企业将采用 嵌入式”的编报方式,通过会计 软件系统数据直接生成XBRL实例文档。因此,工作规范鼓励供应商在会计软件中集成XBRL功能。当然,这一功能应当符合上

40、述国家标准,确保生成的 XBRL财务报告在技术上满 足质量要求。为帮助供应商开发出合格的 XBRL软件产品,国家认监委、财政部设立 了 XBRL软件认证制度,由独立第三方机构对软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进行检测。供应 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为相关会计软件产品申请认证。第十二条 会计软件应当具有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 满足外部会计监督需 要。随着会计信息化发展,会计监督也在不断迈向信息化。一种新的检查方式就是监 督人员从企业会计系统中直接调取电子会计资料,通过审计软件查阅、分析会计资料 并找出问题。但是,由于各种会计软件没有统一数据接口,调取不同软件中的数据需 要不同的工具,各政府部门、会计师事务

41、所都各自开发自己的工具,造成资源的极大 浪费,监督的效果也未必好。除会计监督外,企业更换、升级会计软件,也面临着前后两种软件数据格式不一 致问题,无法进行安全、有效的数据迁移,造成电子会计资料在迁移中的损失。会计软件数据接口的国家标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会计、审计软件只要都遵循 这一标准,不需要开发繁杂的接口工具,就可以实现数据的交换,满足会计监督以及 其他需求。配合这一规定的贯彻落实,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着手开展会计软 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第十三条 会计软件应当具有会计资料归档功能, 提供导出会计档案的接口,在会 计档案存储格式、元数据采集、真实性与完整性保障方面,符合国

42、家有关电子文件归 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国内外经验表明,由于技术进步,电子会计资料依赖原生软硬件系统有可能由于 升级换代而造成在一定时期之后不可读。这就决定了电子会计资料应离开原生信息系 统进行归档保存。电子会计资料归档功能应是会计管理软件的一项重要功能。值得澄 清的是,因系统运维需要而通过备份系统进行的备份,无论是在线的还是离线,都不 是真正意义上的归档保存。归档应是对电子会计资料进行鉴别、整理加工和移送档案管理职能部门进行保存 的过程。归档时,首先要进行鉴定,区分需归档和不需归档的部分,去除不需归档数 据和冗余数据,对准备归档电子会计资料鉴定其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并按重要 程度区分保

43、管期限,组成保管单位。在这个过程中,需将归档的电子会计资料转换成 符合归档要求的存储格式,与其元数据一起按要求封装打包, 从会计信息系统中导出, 传送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或归档指定的存储位置,然后对已完成归档的会计资料进行 标记,以防止重复归档。这些功能需要在会计信息系统完成,即所谓的归档功能。归 档功能最好还具有定期删除已归档数据,以释放存储空间的功能。电子会计资料归档过程中的有关要求可参照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18894-2002 );元数据项的要求参见档案行业标准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 案(DA/T46 2009);归档时电子会计资料的封装格式可参见档案行业标准基于 XML

44、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48-2009 )。为使归档后的电子会计档案长期可读, 电子会计资料归档时的存储格式应选择有利于长期保存的格式,具体要求可参见档案 行业标准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47-2009 )。企业在购买、实施会计软件时,应充分听取本企业档案部门对于电子会计资料的 归档范围、元数据项、归档后的存储位置、归档储存格式等方面的意见,使电子会计 资料能够顺利归档。第十四条 会计软件应当记录生成用户操作日志,确保日志的安全、完整,提供按操作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查询日志的功能,并能以简单易懂的形式输出。前面提到,用户操作日志是信息化带来的重要环境变量,也是工作规范制定

45、中的 重要考虑因素。在提高会计工作便利性、效率性的同时,日志就承担起更多的记录和还原核算过程的责任。值得供应商关注的是,该条规定的日志功能,不是传统的系统日志概念,而是为 会计监督服务的用户操作日志。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供技术人员使用,而后者 直接供会计监督人员使用;前者主要采用技术术语描述,而后者应当采用自然语言以 及会计业务术语描述。具体来说,用户操作日志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完整性。会计软件必须能保证日志记录的完整,将所有对会计核算结果可能 形成影响的用户操作记录下来,包括对核算结果有直接影响的数据录入、修改、插入、 删除,对核算工作所依赖的基础数据(如会计科目表、银行账户信息、辅助

46、核算项目 信息、人员信息)的维护。二是安全性。会计软件应当采取技术手段,保证用户操作日志中的任何信息不被 用户以任何手段修改和删除。三是可查询性。用户操作日志必须提供对各类操作的查询,以便会计监督人员筛 选出想要的信息。否则,庞大的记录数据就是信息垃圾,没有实用价值。查询应当可 以按照操作人员姓名或者用户名、操作的时间范围、操作内容等各种条件分别或者组 合进行。这里的操作,是业务层面的概念,例如,记账凭证的录入、修改,记账会计 期间的打开、关闭,会计科目的增加,尚未记账凭证的删除,对凭证审核的取消等等。日志功能应当记录具体操作内容、操作人以及精确到分秒的操作时间。对于不同 的操作,需要记录的操

47、作内容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科目的增加,系统应当记录增 加的科目名称、代码以及属性。对于记账凭证的修改,应当记录修改的项目以及修改 前后的内容。对于已结账期间的重新开启,应当记录开启期间的起止日期。供应商应当在详细梳理会计软件功能菜单基础上,以会计监督需求为导向,逐项 确定应当进行日志记录的用户操作种类和相应操作内容,设计开发完善的日志功能。第十五条以远程访问、云计算等方式提供会计软件的供应商,应当在技术上保证 客户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对于因供应商原因造成客户会计资料泄露、毁损的,客 户可以要求供应商承担赔偿责任。第十六条 客户以远程访问、云计算等方式使用会计软件生成的电子会计资料归客 户所

48、有。软件供应商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供客户导出电子会计资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客户导出电子会计资料的请求。第十七条以远程访问、云计算等方式提供会计软件的供应商,应当做好本供应商 不能维持服务情况下,保障企业电子会计资料安全以及企业会计工作持续进行的预案, 并在相关服务合同中与客户就该预案做出约定。会计软件云”是依托于高速互联网的一种全新会计软件服务和使用模式。 它是指会 计软件未安装在企业本地,而是运行于供应商的远端服务器,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软 件,会计资料也存储在远端服务器中。其本质是会计软件和服务器资源的租用。目前, 主流供应商都看好这一服务发展前景,推出了自己的会计软件云服务

49、,其中一些是免 费服务(例如试用版)。工作规范对 会计软件云”这一新兴的会计软件服务业态进行专门的规范, 主要是考 虑到会计软件云服务的特殊性: 一是免费服务情况下,用户企业可能忽略自身权利的 保护;二是会计资料存储在远端,用户企业只具有访问能力而不具有控制能力,可能 因权属关系不明而产生纠纷; 三是作为企业内部职能的会计核算,其运行依赖于外部 企业(供应商)的正常运营,存在着用户企业不能掌控的风险因素;四是大量用户企 业的会计核算和数据存储集中于供应商的服务器上,业务异常的风险高度聚集。会计工作不仅是企业管理活动,由此形成的会计资料也不仅是企业财产。会计工 作还是国家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

50、 企业会计资料也是政府对企业监管的重要依据。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服务模式不应妨碍国家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会计软件云服 务的相关权利义务关系必须明确。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工作规范从保护会计资料的安 全完整和企业会计工作持续进行的角度出发, 明确了云服务供应商的相关责任。 其中:第十五条规定供应商应当从技术上确保客户会计资料的安全和完整,这一责任不 以客户是否支付服务费为前提。对于自身原因(技术上的原因以及技术以外的原因) 造成的客户会计资料泄露、毁损,由客户决定是否追究供应商责任。当然,因客户原 因(例如密码管理不善)造成的会计资料损失,供应商不承担责任。第十六条明确了云服务形成的会计资料所有

51、权归客户,并要求供应商确保客户会 计资料的正常导出。这一方面是落实单位会计责任的需要 一一如果客户对自己的会计 资料没有所有权,就会出现会计责任不清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保证企业会计工作持 续进行的需要一一客户从一种云服务切换到本地会计软件或者另一供应商的云服务 时,就需要进行数据迁移。因此,云会计软件也应当与传统会计软件一样,提供符合 国家标准的数据接口,供客户导出会计资料,供应商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例如,在 用户不再支付服务费的情况下,该用户也应能通过账户登录服务并导出全部会计资料。第十七条要求供应商对云服务中断的情况做好预案。由于商业的、管理的、技术 的或者不可抗力等风险,会计软件云服务存

52、在着中断的可能,如供应商解散清算、服 务器遭受攻击瘫痪等。这种情况下,可能有大量企业的会计资料安全受到威胁,会计 工作的持续运行受到影响。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工作规范要求供应商提前做好预 案,保障用户会计资料安全和会计工作持续。同时,供应商还要以适当方式将预案内 容告知客户,作为客户与供应商的合同内容的一部分。第十八条软件供应商应当努力提高会计软件相关服务质量,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解 决用户使用中的故障问题。会计软件存在影响客户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进行会计核算问题的,软件供 应商应当为用户免费提供更正程序。该条第一款对供应商的服务提出一般性要求。会计软件不同于普通零售软件,它 影响着企业的正

53、常运营。供应商提供的也不仅仅是软件,服务是保障软件正常运行必 不可少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软件的使用效果。服务质量成为客户选择会计软件越来越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款的规定,是对第六条规定的呼应,进一步明确供应商的责任。会计软件升 级,如果是对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提高使用便利性等,应按照合同约定收取费用。但 如果是对影响客户按照会计准则制度核算的问题的修正,则不应收取费用。这样规定 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出现问题的过错在于供应商;二是保障企业对会计准则制度的 执行。第十九条 鼓励软件供应商采用呼叫中心、在线客服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实时技术支 持。这是引导软件供应商提高服务即

54、时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会计软件功能 的完善以及性能的提高,也为会计软件相关服务水平的提升、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 可能。供应商在关注新技术对软件影响、改进软件的同时,也可以思考新技术在改善 服务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例如,现在一些即时通讯软件中集成了远程桌面功能,使 得远程控制已经成为大众化工具,不再需要专门的客户端软件。这为技术支持人员解 决客户疑难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第二十条软件供应商应当就如何通过会计软件开展会计监督工作,提供专门教程 和相关资料。适应信息化环境,会计监督工作越来越多地直接通过会计软件查询资料、发现线 索、分析问题。但是,市面上林林总总的会计软件,不同的功能设计和

55、界面风格也确 实给监督人员带来挑战。监督人员无法熟练使用会计软件,只能要求企业提供纸面会 计资料满足监督需要,给企业造成负担。因此,软件供应商提供通过软件开展会计监督的专门教程或者手册等资料,为会 计监督工作提供便利,也就减轻了客户企业的负担。同时,也有利于消除会计监督人 员对软件功能的误解,提升会计软件的形象。供应商编写会计监督相关教程、手册等资料,要注意 专门性要求。对于会计监督 相关操作的说明,一般软件用户手册等资料中都有,但关键在于这些内容并没有根据 监督工作的需要定制,而是要在大量内容中寻找,这对于监督人员来说是几乎不可能 的。因此,专门教程和相关资料就是要把监督人员可能用到的操作说

56、明单独组织起来, 要突出重点,根据使用频率排序,要有实用性、操作性,简洁明了,直接指明相关功 能的菜单路径,使监督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就能上手操作。建议供应商就会计监督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关材料。专门教程 和相关资料应当连同会计软件的其它手册资料一并提供给客户,以备会计监督人员查 阅。同时,鼓励供应商直接为客户集中的地区、行业或者领域的监管部门提供相关资 料以及培训服务,进一步提高监督人员利用软件开展监督的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总之,对会计软件功能和相关服务的规范,既是满足会计监督的需要,也是保障 企业会计工作正常运行的需要。只有这两个目的达到了,企业会计信息化才能摆脱阻 碍,不断发展

57、,会计软件服务行业才能展示勃勃生机,蓬勃向上。从规范走向引导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解读之三2014年2月13日来源:会计司一、有关背景电算化时代,信息技术是工具,是会计人员手脑功能的延伸。 会计人 员的思维、方法、流程、手段也就成为会计软件摆脱不了的框框。因此,电 算化就是手工核算的模拟,其过程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基本相同的。过去发 布的会计电算化相关文件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制定,更多地反映了对电算化 核算过程的规范,统一性、强制性要求多。信息化不同于电算化。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企业 经营管理的环境,是企业组织会计工作应当考虑的众多因素之一。而每个企 业面临的环境因素是不同的,信息

58、技术和其他环境因素相互影响和适应,共 同决定着不同的会计方法、流程、组织结构,以及会计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 的关系。因此,过去的一些政策理念和方法已经不适应,甚至阻碍了会计信 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以下简称工作规范)顺应了信息化时 代的要求,摆脱了“模拟手工”的电算化思维,在很多方面突破了过去规定 和现行做法。同时,工作规范把会计信息化放在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环境中, 重视会计与其他业务活动的有机联系,强调会计信息化带来的工作流程和模 式的革新,以及信息化与制度环境的互动。对于企业如何充分合理利用信息 技术,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工作规范以引导、启发为主,由企业根据自身情 况决定工作内容和进度。从规范到引导,体现了信息化地位作用的演进,更体现了“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管理”的要求。二、条文解读工作规范第三章“企业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各方 面提出了要求。下面逐条予以说明:第二十一条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