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年处理7200吨废机油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润滑油有限公司年处理7200吨废机油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报告为word版板,放心下载编辑。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概要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建设单位11.1.3项目建设性质11.1.4项目建设地点11.1.5项目负责人11.1.6项目投资规模11.1.7项目建设规模21.1.8项目资金来源21.1.9项目建设期限2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21.3编制依据21.4编制原则31.5研究范围4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1.7综合评价5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62.1项目提出背景62.1.1废机油回收再利用产业前景
2、可观62.1.2高油价时代催生废机油炼油项目快速发展72.1.3本次建设项目的提出7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82.2.1顺应我国“十二五”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82.2.2推动废旧资源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92.2.3促进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迫切需要92.2.4有效处理废机油,满足当前柴油机油市场需求的需要102.2.5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102.2.6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102.3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112.3.1政策可行性112.3.2市场可行性112.3.3技术可行性122.3.4管理可行性122.4可行性分析结论12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133.1我国废润
3、滑油回收再利用行业分析133.1.1废润滑油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33.1.2我国废润滑油回收利用行业存在问题分析143.1.3我国废机油回收利用行业前景分析153.2石油供需矛盾及价格分析163.3我国润滑油市场分析183.3.1中国润滑油市场供需情况183.3.2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趋势193.4中国柴油市场分析193.5市场小结23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244.1地理位置选择244.2区域投资环境244.2.1区域位置244.2.2区域地质地形条件254.2.3区域水文条件254.2.4区域气候条件264.2.5区域自然资源条件274.2.6区域交通条件274.3大连市再生资源循环经济试
4、验区简介28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305.1土建方案305.2工程管线布置方案305.2.1给排水305.2.2供电30第六章 产品方案326.1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326.2产品质量标准326.3产品技术指标32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326.5工艺流程32第七章 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347.1主要原材料供应347.2主要设备选型34第八章 节约能源方案35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35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358.2.1能源消耗种类35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36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36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368.4.1项目能耗分析368.4.2国
5、家能耗指标37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378.5.1工业节能378.5.2节水措施388.5.3建筑节能398.5.4企业节能管理408.6结论40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419.1设计依据及原则41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419.1.2设计原则419.2建设地环境条件42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42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42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43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4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4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449.4.3 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459.5绿化方案469.6消防措施469.6.1设计依据469.6.2防范措
6、施469.6.3消防管理489.6.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48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4910.1 编制依据4910.2概况4910.3 劳动安全5010.3.1工程消防5010.3.2防火防爆设计5010.3.3电力5010.3.4防静电防雷措施5110.4劳动卫生5110.4.1防暑降温5110.4.2卫生5110.4.3照明5210.4.4安全教育及防护52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5311.1组织机构5311.2劳动定员5311.3福利待遇53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规划5512.1建设工期的规划5512.2 建设工期5512.3实施进度安排55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613.1投资估
7、算依据5613.2建设投资估算5613.3流动资金估算5713.4资金筹措5713.5项目投资总额5713.6资金使用和管理59第十四章 财务及经济评价6014.1总成本费用估算60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6014.1.2产品成本61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6214.2财务评价62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62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6314.2.3不确定性分析63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66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及规避6815.1项目风险因素68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6815.1.2技术风险6815.1.3市场风险6815.1.4资金管理风险6915.2风险规避对策6915.
8、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69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69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69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70第十六章 招标方案7116.1招标管理7116.2招标依据7116.3招标范围7116.4招标方式7216.5招标程序7216.6评标程序7316.7发放中标通知书73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7316.9合同备案73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7417.1结论7417.2建议74附 表75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75附表2 总成本表76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77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78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79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80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81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82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83附表10 资产负债表84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85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86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88附表14资金来源与运用表90第5页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年处理7200吨废机油回收利用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润滑油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4项目建设地点1.1.5项目负责人1.1.6项目投资规模项目的总投资为1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831.22万元(装修工程为120.0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515.00万元,其他费用为69.43万元,预备费126.80
1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68.78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为2562.55万元,年均利润总额430.03万元,年均净利润322.52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15.56万元,年增值税为171.20万元;投资利润率为43.00,投资利税率44.56%,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5.14%,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3.75年。1.1.7项目建设规模项目达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年处理7200吨废机油,回收率按照60%计算,年可产柴油机油产品4320吨。本次建设项目占地面积2000平米,场地为租赁,对厂房部分进行简单装修改造即可投入生产运营。1.1.8项目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资金人民币1000.0
11、0万元,全部由项目企业自筹。1.1.9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从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建设工期共计8个月。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1.3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 “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3. “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4.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建设的通知;5. 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6.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7.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8. 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9. 现代财务会计;10. 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11. 项目公司提
12、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12. 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1.4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所在地资源、能源及劳动力优势,充分考虑设计方案的前置条件,合理利用资源,整合资源,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最大利用和效益最大化。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5、注重环境保护,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13、。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1.5研究范围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据和指标一主要指标1总建筑面积2000.002年处理废机油吨7200.003年产出柴油机油吨4320.004
14、总投资资金万元1000.00其中:建筑工程万元120.00设备及安装费用万元515.00二主要数据1年均销售收入万元2562.552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430.033年均净利润万元322.524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15.565年均增值税万元171.206年均所得税万元107.517项目定员人708建设期月8三主要评价指标1项目投资利润率%43.00%2项目投资利税率%44.56%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5.14%4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32.34%5税后财务静现值(ic=10%)万元1023.566税前财务静现值(ic=10%)万元2819.587投资回收期(税后)年3.758投资回收期(税前)年
15、2.989盈亏平衡点%42.05%1.7综合评价本项目重点研究“年处理7200吨废机油回收利用项目”的设计与建设,项目建成后将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依托建设地资源、人才以及项目企业技术优势,利用废机油提炼燃料油以满足当前市场需求,推动我国废旧资源利用加工业的长足发展,更可大力推进当地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项目的实施符合中国产业发展政策,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当地利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还将形成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所以,本项
16、目建设十分可行。 年处理7200吨废机油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2.1项目提出背景2.1.1废机油回收再利用产业前景可观为缓解能源危机和高油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近来十二五规划中也把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机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每年换下来的废旧机油品量也越来越大。这些废油如丢弃到环境中去,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回收利用的各种再生资源日益增多。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
17、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事实上,废机油的组成中,除了含有2%-10%的变质物外,其余的90%-98%都是好的成分,是完全可以再利用的。选择合理的工艺,规模化专业化进行废机油的再生利用,可以解决废机油再生技术上难于脱水脱杂质、难于分馏、加工单位费用大等一系列的问题。废机油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再生利用,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是节约能源的需要。国家环保局已将废机油列为21世纪在环保领域主要控制的三大重点之一,而充分利用废机油再生还原成品机油,或将废机油精炼成汽油、柴油,既能缓解我国石油短缺而需求又日益增长的供需矛盾,又能促进环保变废为宝,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帮助部分人群脱贫致富,是国家鼓
18、励扶持项目。可以预见,开发丰富的废油资源,进行废油再生和利用必将是21世纪里最具开发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2.1.2高油价时代催生废机油炼油项目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很强,近期,国际油价一直在高位浮动,石油价格的猛涨和动荡不定,对工业国家,对发展中的国家来说,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是可想而知的。经济要发展,燃料不可少,石油则更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工业越发达,对燃料的依赖性越强。数据表明,现代工业所消费的全部能源中,有75%以上来自于燃料,欧美国家有85%来自于燃料,只有58%来自于核能,6%来自于再生能源,比如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石油价格的被动,必然牵动天然气和煤炭的波动,持续的高油价给中
19、国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种种迹象表明,国际油价应该不再跌回100美元以下了,石油价格的上涨绝对不是短期现象,而是真正的宣布高油价时代的到来。石油资源的相对枯竭是高油价的根本原因,资源少了,用的地方多了,无凝会打破供求平衡,所以涨价。海湾及中东地缘政治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中东及海湾地区的产油量占世界油资的三分之一余,战争因素导致资源外运不畅。还有自然灾害、温室效应、初级产品价格上扬、粗放型的工业制造及汽车工业的发展等因素,也是导致油价上涨的原因。一系列因素的“效应叠加”,必然导致高油价时代的到来,而且还可能产生新的更重要的其它因素。2.1.3本次建设项目的提出项目方即是在结合我国废
20、机油回收再利用产业前景较好的行业背景、燃料油价格持续上涨、废机油炼油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国家产业政策利好以及当前项目公司及项目实施地具备多方资源优势的情况下,提出的本次“年处理7200吨废机油回收利用项目”。项目企业充分利用建设地资源、能源、人力成本优势及产业基础优势,将对于推进当地废机油回收再利用及燃料油生产行业发展,带动废机油炼油产业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实施将为项目方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2.2.1顺应我国“十二五”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21、方式为主线,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在这一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成为投资的热点。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通过分析:“到2015年,我国的GDP整体水平可能达到70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占GDP增加值的8%,即5.6万亿元,而产值达到18万亿元。”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
2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局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再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称谓战略性产业重中之重。在循环经济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要大力发展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资源化、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物质流分析等新技术,推进产业化,提
23、高资源产出效率。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工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餐厨、农林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跨行业跨企业循环利用联合体建设,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大力发展“城市矿山”资源。因此,本项目属于废旧机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项目的大力发展正是顺应了我国新时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可有效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作出有力贡献。2.2.2推动废旧资源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我国钢铁、塑料、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资源短缺已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因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同
24、时,我国如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本项目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确定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动废旧资源再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构筑充分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2.2.3促进资源高效合理利用的迫切需要循环经济将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延长产品使用周期,提高重复使用率,同时强化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提高水、矿物、石油、废旧塑料、碎玻璃等各类紧缺资源的利用效率。废旧物的回收利用还可以节约大量
25、的资源,使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我国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还处于一个低水平阶段,发展循环经济将会大大促使及延长企业的生产链和物资供应链,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2.2.4有效处理废机油,满足当前柴油机油市场需求的需要2011年我国润滑油实际消费量710万吨,废润滑油量约有350万吨。按预测,废旧润滑油的年产出量还会攀升,2020年将超过美国成世界最大。废旧润滑油的9095%可回收加工再利用,且可反复再生利用。特别是其中70%可加工成润滑油基础油,对于原油提炼率较低的基础油生产,废旧润滑油的资源节约效果堪称显著。废旧润滑油的巨量性、“毒害”性及“资源”性,要求必须对其安全地回收处置,并
26、高效地再生利用。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处理废机油7200,产出柴油机油4320吨,可有效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促进我国废机油处理及柴油机油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2.2.5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本项目除少数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由企业解决外,新增员工均由当地招工解决,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70个就业机会,吸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可促进当地经济和谐发展;此外,项目的实施可带动项目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提高中国综合国力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对于搞活国民经济、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2.6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本项目正
27、式运营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为2562.55万元,年均利润总额430.03万元,年均净利润322.52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15.56万元,年增值税为171.20万元;年可上缴所得税107.51万元。投资利润率为43.00%,投资利税率44.56%。因此,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为当地增加294.27万元利税,可有效促进大连市经济发展进程。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2.3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3.1政策可行性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
28、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加快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循环经济重点包括:建设80个网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回收方式多元、重点品回收率高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示范城市;建设50个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管理规范、利用规模化、辐射作用强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实施废旧金属、废旧电子产品、废润滑油、废纸、非塑料等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2.3.2市场
29、可行性润滑油俗称机油,广泛用于汽车、船舶、各种工业设备及各种机械的传动部位。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氧化作用润滑油产生了许多氧化物质,如梭酸、有机酸的盐类、沥青质、炭渣、油泥等。这些物质积聚在油中,使油的各项理化性质产生变化。另外,在使用中夹带或泄漏的灰尘杂质以及水等也会降低油品的质量。达到油品规定的换油指标后,必须及时更换才能维护设备,达到长期安全运行的目的,如此便产生了大量的废润滑油。随着润滑油需求量的逐渐增多,大量废油被不合理地抛弃或者燃烧,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污染了环境,仅有少量废油通过再净化、再精制、再炼制的方法,被回收利用。因此,废润滑油的处理问题亦随之而生。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们
30、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油价的不断上涨,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废油回收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3.3技术可行性本项目采用国际最新技术,引进国际一流设备,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建成后将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项目建成后将紧跟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脚步,不断缩短技术更新周期,对生产各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本项目技术水平的先进地位。2.3.4管理可行性本项目将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专门组建机构及经营队伍,负责项目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在经营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各种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本项目按照现代化方式运作。2.4可行性分析结论本次废机油回收再利用项目
31、的实施能有效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有助于国家基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并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创汇和社会再就业。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因此,本项目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第92页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3.1我国废润滑油回收再利用行业分析3.1.1废润滑油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润滑油产量约占石油产品总量的百分之二,数量每年在300万T以上。润滑油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高温及空气的氧化作用,会逐渐老化变质,再加上摩擦部件上磨下来的金属粉末、呼吸作用及其它原因而进入油中的水分、从环境中侵入的杂质,这些不仅污染了润滑油,而且还促进
32、润滑油的氧化,从而可能引起机器的各种故障。所以润滑油在使用一定时间,变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必须更换。国内外对各种机器都规定了换油期或换油标准。许多润滑油中加有重金属盐添加剂,还有些加有含氯有机化合物、含硫有机化合物、含磷有机化合物、含硫磷有机化合物,有些含氯化合物是多环芳烃的氯取代物。这些含重金属、硫、磷、氯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毒物,对人体及生物有害,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危害人类。进入水系的油对水有很强的污染力,据估计,一大桶(200L)废油流入湖海,能污染近3.5K的广大水面。被污染的水域,由于油膜覆盖水面,阻止了水中的溶解气体与大气的交换,水中的溶解氧被生物及污染物消耗后得不到补充,使水中的含氧
33、量明显下降,油膜覆盖在水生植物的叶子上、鱼类贝类等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上,阻碍水生动植物的呼吸,使整个食物链都受到损害。国家愈发达,机械化程度愈高,耗用的润滑油也愈多,产生废油的比例也较大,再加上机器的泄漏,废油的量就更大了。这些废油如丢弃到环境中去,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回收再生则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西欧各国由于自身石油资源不足更是一贯重视废润滑油的再生。3.1.2我国废润滑油回收利用行业存在问题分析1、缺乏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和管理规章首先, 由于对废油的资源特性和环境危害性认识不足, 使我国目前既没有一个专门的职能部门来对废油的收集与处理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又缺乏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和
34、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导致在废油的回收、处理、再生油重回市场等环节出现脱节, 从而出现在废油的回收和处理上, 长期以来存在着主要是通过个人和私营行为来进行的这种落后的局面; 其次, 传统的环境管理体系不利于废油再生产业的发展。因为润滑油生产和经销商在将产品销售给用户后, 基本不承担废油的回收和处理责任, 而这个责任目前主要由环境保护部门来完成。由于在废油的处理过程中, 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 环境保护部门仅从废油回收处理时的污染严重这个单方面因素考虑, 对这个行业实施的策略基本上是关、停、转, 所以, 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废油的回收和处理上的低效率现象; 第三, 由于缺乏完善的
35、废油回收管理体制, 各废油个体收购者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使), 使所收购的废油大量流入个体(小型)废油再生商中, 使正规的废油处理厂家无足够的废油来源, 难以保证产生规模效益, 因而进一步阻碍了废油再生资源产业化的发展进程。2、废油再生产业的投资不足, 技术水平低下废油再生处理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 而资金回收周期较长, 又由于缺乏税费方面的政策优惠与支持, 导致废油再生产业长期以来都是以较低水平的生产方式和小规模生产为主, 在对废油进行回收处理时, 将处理过程中的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直接排放入环境中的现象十分严重, 既造成了在资源上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又进一步阻碍了废油再生的产业化进程。3
36、、缺乏健全的产业政策体系, 使市场机制与产业不能有效衔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健全的产业政策体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废油回收与再生产业的发展与政府机构, 尤其是资源和环保部门的联系最为紧密。然而, 现有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这类企业的发展刺激不够, 在扶持与鼓励废油回收处理及再生利用等方面的产业政策几乎缺少。因此, 使废油再生企业与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衔接, 是废油再生业难于发展和规模化的又一个重要原因。3.1.3我国废机油回收利用行业前景分析废机油是指从各种机械车辆船舶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其产生过程是由于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受外界污染产生大量胶质、氧化物从而降低乃至失去了其控制摩擦、减少磨损、冷却降
37、温、密封隔离、减轻振动等功效而不得不更换。润滑油广泛用于汽车船舶的发动机、变速器、齿轮和涡轮传动装置淬火、润滑,水箱及冷却系统,自动波箱,齿轮油(手动波箱用),刹车及离合系统,曲轴箱,电力系统的变压器和各种机械的传动部位等等,使用范围十分之广。无论是大型机械、船舶、还是大、小汽车所使用的机油每月都必须至少更换一次,而机油价格的昂贵是众所周知,即使再昂贵,各单位也得照用,且数量还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机动车八千多万辆,运输船舶十多万艘,机动渔船近三十万艘,仅此三项每月需更换的机油就达四百多万吨,数量如此之大,却很少有回收利用,换下的废机油绝大部分是就地倒掉或焚烧,既浪费了大量资
38、源又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国家环保局已将废油列为21世纪在环保领域主要控制的三大重点之一,而充分利用废机油再生还原成品机油,或将废机油精炼成汽油、柴油,既能缓解我国石油短缺而需求又日益增长的供需矛盾,又能促进环保变废为宝,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帮助部分人群脱贫致富,是国家鼓励扶持项目(相关国家文件见本站行业资讯之“政策法规” 篇),因此前景十分广阔。利用丰富的废油资源,进行废油再生和利用必将是21世纪里最具开发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3.2石油供需矛盾及价格分析石油供需矛盾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a) 中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b) 中国石油产量难以大幅度提高;c) 中国石油需求量快速增长
39、;d) 大量进口石油花费大量外汇,难以为继。2009 年我国及世界石油、天然气、煤炭探明可采储比20042009 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2011年世界石油供需增速双降,但基本面总体偏紧;国际油价大幅攀升,2月下旬和3月上旬,美国西得克萨斯原油(WIT)和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达到109.8美元和126.2美元,均创下2011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世界天然气需求平稳较快增长,基本结束了金融危机以来供应过剩的局面,欧亚气价随油价继续大幅攀升,而北美气价进一步走低。世界炼厂开工率仍在低位徘徊,炼油毛利总体小幅回升;乙烯装置开工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国际大石油公司在油气产量下降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和
40、净利润增幅均超过30%,已达到或超过金融危机前水平;多数国家石油公司储产量增加,注重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进一步拓展下游业务;技术服务公司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取得新进展。 对于国内油气市场,2011年石油表观消费量为4.7亿吨,同比增长4.5%,低于近十年7.1%的平均增速。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估计在4.54亿吨,同比增长3.4%。石油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双破55%,成品油消费与经济增长同步放缓,成品油供需形势总体平衡,但仍存在阶段性局部柴油供应紧张的现象。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超过20%,进口量大幅攀升,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至24%。在国内油气生产方面,勘探开发全面快速推进,石油产量继续保持在2亿吨以上,
41、达到2.04亿吨;天然气产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达到101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9%;非常规天然气勘探步伐明显加快;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达到8500万吨油当量。在石油加工方面,新增炼油能力2650万吨/年,新增乙烯能力40万吨/年,炼油和乙烯装置开工率保持较高水平,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5.7%,乙烯产量首破1500万吨。油气干线网络基本形成;LNG存储能力大幅增加,排名上升为世界第六位;石油储备建设快速推进,已形成40天消费量的储备能力。展望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慢,欧债危机成为首要风险因素,世界石油供需将趋于宽松,国际油价前低后高,总体低于2011年水平。世界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将保持
42、强劲增长势头,投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勘探开发热点仍将是深水、非常规油气和LNG。世界炼油和乙烯能力将大幅增长,炼油能力过剩加剧,炼油毛利继续承压,乙烯市场前弱后强,装置开工率难有明显改观。对于中国,报告预计石油需求有望接近5亿吨,石油和原油进口量继续增加,原油进口增速可能超过石油。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超过1500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超过5%;天然气产量将达1100亿立方米;进口量继续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超过30%。2012年仍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年份,预计国家将在节能环保、资源型产品价格、税收改革等方面有更多新的政策出台。3.3我国润滑油市场分析3.3.1中国润滑油市场供需情况中国润滑
43、油行业在经历了十多年快速增长之后,于2011年出现了增速放缓的趋势,全年产量826.65万吨,比2010年减少30.25万吨,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然而,总量增速虽放缓,市场竞争却更加激烈。润滑油总量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是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造成了国际石油市场波动频繁,润滑油市场进入了高成本时代。加上石化相关产业的调整及相关法规的出台等影响,行业淘汰洗礼成为必然,靠低端产品价格战来争夺市场的方法已不适用。2011年中国润滑油实际消费量达到710万吨,比上年增长30万吨左右。昆仑、长城国字号品牌目前仍然是消费者首选品牌,掌控着国内润滑油60的市场份额。进入2012年,中国润滑油市场的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44、。我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还将继续拉动工程机械制造业、运输业、物流运输等产业的刚性需求。从国家的宏观政策上来看,内需以及基础性建设投资加大将会为润滑油产业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国内汽车刚性需求的环境和潜力仍在,2012年中国车市将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增长,同时也将很大程度拉动汽车润滑油市场的需求。3.3.2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趋势由于节能环保的社会需求以及汽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设备的大型化和精细化,高端润滑油产品拥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高端车型以及天然气等绿色环保燃料的积极推进,高端油品的销售将会呈上升趋势。润滑油高端产品比例从过去的20提高到35。国、国排放标准,已经让汽车产业全面
45、完成了升级,2011年国、国环保车型,经济型车型各大汽车制造厂之间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同时润滑油产业的相关对应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也将进入“高峰期”,各润滑油厂商在这一系列油品的争夺也会空前激烈。从整体发展趋势上看,SJ、CH-4级,及其以上油品的销售将会大幅度提升。国家宏观政策以及相关法规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工程机械专用油的产品将会更加细化,地方品牌在区域性市场竞争中将会加大这一系列产品的推广力度;同时一些差异化产品如出租车专用油、煤矿专用油、油田专用油等代表企业属性的差异化产品将层出不穷,根据各企业的发展情况,差异化产品将成为部分民营油企新的增长点。3.4中国柴油市场
46、分析1.柴油产能分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中国生产柴油1.67亿吨,同比增幅5.38%,该年柴油产出率为37.25%。2011年全国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4.9%至4.48亿吨,较2010年增速放缓8.5个百分点,造成柴油产量同比增速亦有6.58个百分点的回落。2011年,柴油产出率维持在37-38%的正常水平波动,柴油产量增幅基本同步原油加工量增幅。国家统计局数据同时显示,2011年12月中国柴油产量为1466.4万吨,环比增加3.76%,单月产出率为37.38%。未来柴油生产仍将受到需求增长的拉动和柴汽比的制约,柴油进口主要受价格和政策影响,柴油出口仍取决于满足国内市场与保有国际市
47、场之间的关系2.柴油供需分析我国是柴油消费大国。目前我国柴油供需基本平衡,消费主要是依靠国内生产,进口柴油所占比重较小,主要是为了弥补临时性短缺。另外,国家给予三资企业每年一定数量的进口柴油配额,这部分进口柴油一般不进入市场流通。内部供需矛盾:消费柴汽比大于生产柴汽比长期以来,国内市场的消费柴汽比大于生产柴汽比。但随着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柴油产量不断提高,炼厂的生产柴汽比逐年提高,生产比例越来越接近需求比例。近年来随着我国原油加工能力的提高,我国柴油生产也快速增长,自1997年至2006年,我国柴油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0.4%。国内柴油产量2004年首次突破亿吨大关,2006年虽受柴汽比的制约
48、放缓了增速,但仍同比增加5.5%,达到11653万吨。2006年全年全国原油加工量增幅为6.3,达3.07亿吨,汽油产量增幅为3.7,达5391.3万吨,生产柴汽比由2005年的2.05提高至2.08,消费柴汽比由2005年的2.26降低至2.22。目前中国成品油消费结构现状仍然是汽油过剩,而柴油偏紧,因此柴油产量在需求的拉动下增幅高于汽油平均增幅,但产量增速仍受到柴汽比的制约。受限于生产工艺和生产装置,生产柴汽比向上是刚性的,无提高的潜力。为了满足柴油消费,必须大量生产柴油,而同时产出的汽油则因国内消费容量和出口容量有限而无法完全消化,因此柴油产量增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从消费需求来看,未来一
49、段时期柴油消费量将继续稳步上升。柴油的主要消费领域是交通运输业和农业,这两块占总消费量的80%以上。近年我国公路运输车辆的增长是柴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2006年公路完成客运量184.4亿人次,货运量146亿吨,同比分别增长8.7%和8.8%,均创历史新高。未来几年客货运输量增长率仍将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并且汽车制造企业正在寻求能源转换的途径,推出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柴油车的比重将持续增加,运输用柴油仍将持续增长。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用车柴油消费也将保持较快增长。另外,我国沿海地区的大型港口建设加快,未来我国将形成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体五分天下的布局,
50、水运行业用油将会有较大增长。综合上述因素进行分析预测,未来我国柴油生产仍将受到需求的拉动和柴汽比的制约,预计我国柴油消费的弹性系数仍将处于较高水平,近期将大约保持在0.8。中国柴油市场的前景颇为乐观,据博世预测,当市场达到2000万辆规模时,柴油乘用车将占 据12%15%的份额。在欧洲,超过50%的车都是柴油发动机,这一比例在中国只有1%。近二十年来,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促使汽车工业不断探寻更加清洁、环保、节能的解决方案,柴油机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技术革新的关键性进展,将有力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低碳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正在被起草和颁布欧盟设定了2020年将新车二氧化碳排放
51、量降低至每公里95克的严格标准;而中国在“十二五”规划 中再次指出了现阶段车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强调要重点推动节能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推广。随着消费理念的逐步成熟,国内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也 越来越重视其节能和环保性能,电动车将来是最终解决方案,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实现大众化,柴油车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有100 多年历史,技术已经很成熟。除此之外,柴油车与被业界看好的电动车及混合动力车相比,优势显著:现有混合能源的电动车而言,柴油车更具有环保优势。中国电动车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高于柴油车,原因是各个国家实际的能源构成不同。欧洲目前正在推行欧V、欧VI排放标准,为了满足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所有
52、汽车企业都在减少汽油机的应用,在中国目前还在起步阶段,以博世为例,其将在中国市场开发重点放在四个方面,一是SUV,二是MPV,三是出租车市场,还有就是微面市场。目前,博世与国内部分主机厂联合开发柴油轿车,以奇瑞的威麟V5、威麟H5、威麟X5以及开瑞优优最为抢眼;还有吉利的帝豪EX7、江淮的瑞鹰D19TCI、江铃的陆 风X8、权胜、华泰的B112.0L柴油版、圣达菲2.0柴油4AT、东风柳汽的风行菱智柴油版、吉奥的GS-2新柴神以及奥迪的Q7V12TDI、Q52.0T和奔驰的威庭VI鄄TO,都是以柴油机为动力。此外,随着机械、航天、交通、军事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柴油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可以预
53、见,未来柴油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技术水平将不断取得突破,国内激增的机动车保有量将对柴油成品油有着广阔需求,柴油的未来市场消费量将十分庞大,因此该煤制柴油项目将对缓解国内柴油消费需求供不应求的局面起到良好作用,市场前景光明。3.5市场小结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日趋强劲,尤其随着20世纪中期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更是加快了能源工业发展的步伐,这也使传统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日趋匮乏,据调查,全球探明可采储量的石油仅可使用40年左右,寻求替代能源将成为未来世界经常发展的关键,利用废机油资源回收利用将大有可为,产品市场应用将日益广泛,庞大的市场需求将拉动废机油回收利用行业的
54、快速发展。项目实施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综上,我国废机油回收利用产业及燃料油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市场需求较为旺盛。随着“十二五”时期产业政策的不断推出,我国废机油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后劲十足,市场前景可观。因此,项目具备市场可行性。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4.1地理位置选择本项目建设地址选定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飞大连湾李家村。4.2区域投资环境4.2.1区域位置甘井子区,是辽宁省大连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大连市西部和西北部。市内四区之一(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地理坐标北纬38473907,东经1211612145。面积502平方公里。地形西南部宽,东北部窄。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3
55、5公里。4.2.2区域地质地形条件地质状况甘井子区域的地质、地貌同辽东半岛一样,先后经历鞍山运动、燕辽运动、加里东运动、华力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诸次构造运动演化塑造而成。区境位于纬向构造带和新华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带的复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山脉区境位于辽东半岛南部,为千山山脉向西南的延伸段。北濒渤海,南临黄海,形成两海之间丘陵起伏的半岛地形。渤海与黄海之间最窄的大连地峡,仅4.6公里,在区境东北部大连湾与毛茔子一带。一级分水岭作北东东向展布,由金州的大黑山进入甘井子区境内,主要由烟筒山、骆驼山、狼山、大山顶、鞍子山、砬子山、四大望山、老座山和城山组成,分水岭北侧的水系流入渤海,南侧的水系注入黄海。4.2.3区域水文条件大连湾位于辽东半岛南部,系辽东半岛第一大海湾。东西长14.8公里,南北与东西略等,水域面积约170余平方公里。水深在东南最深处可达35米,均深约15米,平均流速2节。海湾内为规则半日潮,潮差34米。海湾1月平均气温-3-10,8月平均气温24,年平均气温811。秋冬季多为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多为南风和东南风。海水严冬不冻,适宜船舶进出,投锚靠舶。闻名于世的大连港,坐落在湾内西南岸。湾内海流缓慢,温度适宜,水质肥沃,宜于海生物的生长。 小平岛湾在小平岛东部。面积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公里。海水等深线120米,平均流速1节。海湾为半日潮龄,原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太阳能电池生产净化方案
- 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认定流程方案
- 小学生家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2024秋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学校实验室多联机设备安装方案
- 中小学品德教育推进方案
- 智能化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 医疗卫生领域广告传播方案
- 地下室丙纶布防水施工预算方案
- 应急抢险道路保通方案
- 广东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构申请表
- 第三章-自然语言的处理(共152张课件)
- 国开2024年秋《经济法学》计分作业1-4答案形考任务
- 2024-2025形势与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 知道网课智慧《设计创新思维》测试答案
- 中国农业银行贷后管理办法
- 生涯发展报告 (修改)
- 数据、模型与决策案例及分析报告
- 砷化镓材料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高、低压设备讲解知识
- 中医定向药透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