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大气的增温和冷却,1,全面分析,一、海陆的增温和冷却的差异 二、空气的增温和冷却 (一)气温的非绝热变化 (二)气温的绝热变化 1、气块的概念和基本假定 2、绝热过程,2,全面分析,3、泊松方程(干绝热方程,T / T0 = ( P / P0 ) 0.286 (P0、T0)表示空气块的初始状态,(P、T)表示空气块最终的状态。 此方程表示了初态和终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绝热变化时温度随气压变化的具体规律,3,全面分析,4、干绝热直减率,一团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时,单位距离的温度降低值。用 d表示。 d =(dTi / dZ)d 理论上计算出 d 1.0oC/100m,即在干绝
2、热过程中,气块每上升100m,温度降低约1oC;气块每下降100m,温度升高约1oC。 若气块起始温度为To,干绝热上升Z高度后,其温度为:T=To - d Z,4,全面分析,20oC,21oC,100m,干空气升降时的绝热变化,5,全面分析,d与(气温直减率) 的含义完全不同,1、d 是气块本身的降温率; 是周围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分布。 2、 d近似常数,;可有不同数值,不是一个常数,0.65oC/100m只是平均值,它可大于、小于或等于d ,并随高度而变化,6,全面分析,5、湿绝热直减率,补充) 饱和湿空气在与周围没有热量交换而始终保持着饱和时所发生的过程,称湿绝热过程。 为了研究方便,认为
3、饱和湿空气块在绝热上升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极端情况: 认为气块绝热上升时所产生的凝结物全部留在气块内,随气块一起上升,当气块从上升运动转为下降时,绝热增温又会引起水滴的蒸发,以维持气块呈饱和状态。 由于气块绝热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所得到的潜热与气块绝热下降过程中水滴蒸发所失去的潜热相等,过程是可逆的,称为可逆湿绝热过程。 这种极端情况相当于只有云而无降水的情况,7,全面分析,饱和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时,单位距离的温度降低值。以m表示。 m = (dTi / dZ)m 设1克饱和湿空气中含有水汽qs克,绝热上升,凝结了dqs克水汽,所释放出的潜热为: dQ=L dqs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到湿绝热方程
4、(238)式。 此式说明,饱和湿空气上升时,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是由两种作用引起的:一种是由气压变化引起,另一种是由水汽凝结时释放潜热引起,8,全面分析,由此推导得: m = d + L / Cp dqs / dZ L水汽的凝结潜热; Cp空气的定压比热;dqs 水汽的凝结量;dZ高度的变化量,9,全面分析,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时,一方面,同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一样,因膨胀作功消耗内能而降温;另一方面,又因绝热冷却作用,使气块中部分水汽凝结放出潜热,使温度降低值变小,所以m d 。 m = d + L / Cp dqs / dZ 上升, dZ 0,凝结, dqs 0 则 dqs / dZ 0 所以m
5、 d,10,全面分析,m是一个变量(是P、T的函数,它随气温的降低而增大 因为温度高,E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大,绝热上升时凝结的水汽量就多,所释放的潜热就多,气温下降得少一些。 如:2019,1m3饱和空气有1g水汽凝结; 0 -1, 1m3饱和空气只有0.33g水汽凝结。 表24,它随气压的降低而减小 因为气压降低,密度减小,体积热容量(物体升高1所需的热量)减小。由相等的潜热供给空气时,气压较低的空气由于潜热而增高温度必然比气压较高的空气为多。 表24,11,全面分析,由表24可看出,对m影响最大的是温度。 如1000hpa,当温度从20改变到 20时, m值增大约一倍;而当温度为20时,气
6、压从1000hpa改变到700hpa, m值只减小0.06 /100m。 因此,当饱和湿空气上升时,温度愈来愈低,水汽凝结量很小, m逐渐增大而接近于d,12,全面分析,O,T,H,湿绝热线,干绝热线,干绝热线和湿绝热线,1、 d近于常数(约为1oC/100m)故 干绝热线呈一直线,2、 m d ,所以干绝热线在左,湿 绝热线在右。同一高度上,TmTd,Tm,Td,3、湿绝热线下部:下陡上缓; 上部:与干绝热线平行。 下面温度高, m小,上面温度低, m大。 到高层水汽凝结愈来愈多,而空气 中水汽的含量愈来愈少,接近 干空气, m与 d相近,温度对数压力图,13,全面分析,未饱和空气在绝热上升
7、初期,温度按干绝热直减率( d)下降;到某一高度后,因冷却而成为饱和空气,再继续上升,其温度按湿绝热直减率( m)下降。 饱和湿空气下降时,其温度变化有两种情况: 若饱和湿空气中含有水滴或冰晶,在它下降过程中,由于水滴的蒸发和冰晶的升华要消耗一部分热量,因而增温率小于 d 。 若饱和湿空气中没有水滴或冰晶,在它下降过程中,由于绝热增温,空气由饱和状态变为不饱和状态,其温度要按干绝热直减率( d)增温,14,全面分析,以上讨论了绝热变化和非绝热变化。 同一时间对同一空气团而言,温度的变化常是两种原因共同引起的。 当空气团停留在某地或在地面附近作水平运动时,P变化小,气温的非绝热变化是主要的。 当
8、空气团作升降运动时,P变化快,气温的绝热变化是主要的,15,全面分析,三、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 和局地变化,个别变化:单位时间内个别空气质点的温度变化。空气质点在大气中不断地改变位置,不易直接观测。 局地变化:某一固定地点空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气象站不同时间的温度观测记录,16,全面分析,平流变化,由于空气的移动所造成的某地温度的变化。 冷空气向暖空气方面流动的情形,称为冷平流。使空气温度局地降低。 暖空气向冷空气方面流动的情形,称为暖平流。使空气温度局地升高,17,全面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预报北京的温度,蒙古国 高空:西北气流 近地层:20,北京 近地层:0,要考虑两方面的作用,1、
9、据空气的移动,预计36小时后, 蒙古冷空气将移到北京;北京应 下降20 。平流变化,2、冷空气移动过程中本身温度的 变化。个别变化 。冷空气南下时 吸收下垫面的热量,据估计,将升 高10,所以:北京36小时后,降温10,局地变化 = 平流变化 + 个别变化,18,全面分析,以上为定性说明,教材上还作了定量分析,得到公式2 57(45),表明,温度的局地变化决定于: 1、空气平流运动传热过程引起的局地气温变化;平流变化 2、空气垂直运动传热过程引起的局地气温变化;一般,上升,气温降低;下沉,气温升高。(绝热变化) 3、热流入量(非绝热变化);收入,气温升高;支出,气温降低,个别变化,19,全面分
10、析,四、大气静力稳定度,许多天气现象的发生,都和大气稳定度有着密切的关系,20,全面分析,一)大气静力稳定度的概念,大气中对流运动能否得到发展,对流发展的强弱与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大气本身的层结状态(层结大气中温度和湿度等要素的垂直分布)。 通常以在静止大气中受到垂直方向冲击力的一气块,在不同大气层结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不同的运动状态来判断大气层结的稳定情况。(这种方法称为气块法,21,全面分析,大气静力稳定度(大气层结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扰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它表示在大气层中的个别空气块是否安于原在的层次,是否易于发生垂直运动,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22,全面分析
11、,假如有一团空气受到对流冲击力的作用,产生了向上或向下的运动,则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1、气团受力移动后,逐渐减速(a0),并有返回原高度的趋势,这时的气层对该气团而言是稳定的。 2、气团一离开原位就逐渐加速(a0),并有远离原高度的趋势,这时的气层对该气团而言是不稳定的。 3、气团被推到某一高度后,既不加速也不减速(a=0),这时的气层对该气团而言是中性气层,23,全面分析,注意,大气静力稳定度只是用来描述大气层结对于气块的垂直运动起什么影响(加速、减速或等速)的一个概念, 这种影响只有当气块受到外界的冲击力以后才能表现出来, 它并不表示大气中已经存在的垂直运动状态,24,全面分析,大气静力
12、稳定度与大气中对流发展的强弱密切相关,例如: 在稳定的大气层结下,对流运动受到抑制,常出现雾、层状云、连续性降水或毛毛雨等天气现象。 而在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时,对流运动发展旺盛,常出现积状云、阵性降水、雷暴及冰雹等天气现象。 所以分析大气静力稳定度对天气预报和大气污染预报具有重要意义,25,全面分析,下面计算加速度 a,Pi Ti i,Pio Tio io,Z,Po To o,P T,气块扰动前后的状态,当气块处于平衡位置时,具 有与四周大气相同的气压、温度 和密度,即Pio= Po , Tio = To , io = o,当它受到扰动后,就按绝热过 程上升,经Z后其状态为Pi , Ti , i
13、 ;而这时四周大气的状态为P,T, 。根据准静力条件有Pi =P,而 Ti T, i,26,全面分析,Pi Ti i,浮力g,重力ig,单位体积气块受力示意图,单位体积气块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一是四周大气对它的浮力g ,方向 垂直向上;另一是本身的重力ig,方 向垂直向下,二者的合力称为层结内 力,以f表示,f=g- ig,单位体积 V=1,P T,据牛顿第二定律,f=ma,m=vi g- ig= ia,所以 a=( - i / i)g, 由=P/RT, i=Pi/RTi及P=Pi代入, 则,a,Ti - T,T,g,此式是判别稳定度的基本公式,27,全面分析,a=(Ti-T / T)g,当空
14、气块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高,即TiT时,a 0,它将受到一向上的加速度。 当空气块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即TiT时,a 0,它将受到向下的加速度。 当空气块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相同,即 Ti=T时,a=0,垂直运动将不会发展,28,全面分析,综上所述,某一气层是否稳定,实际上就是某一运动的气块比周围空气轻还是重的问题。比周围空气重,倾向于下降;轻则倾向于上升;一样重,则既不倾向于下降也不倾向于上升。 空气的轻重决定于P和T,在P相同的情况下,空气的相对轻重问题,实际上就是T的问题(=P/RT)。 一团空气比周围空气冷一些,则重一些,则倾向下降,这一气层是稳定的。反之,这团空气比周围空气暖一些,则轻
15、一些,倾向上升,这一气层是不稳定的。若气团与周围温度相同,轻重一样,气层中性,29,全面分析,上式仅表示气块处于空间某一层次的情况,若要知道气块在整层空气中运动的情况,就得逐层加以判别,这样使用不方便。 因此需要找出与大气层结(大气中的温度、湿度随高度的分布状况;它可以利用无线电探空仪等仪器测知。)相联系的稳定度判据,30,全面分析,二)判断大气稳定度的基本方法 (对比、d、m,1、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的稳定度判据,当气块上升Z高度时,气块的温度为:Ti=Ti0- d Z 周围空气温度为:T=T0- Z 起始温度相等: Ti0 = T0,所以,a=g,d,T,Z,当 d时,a0,则层结是稳定的
16、; 当 d时,a0,则层结是不稳定的; 当 =d时,a=0,则层结是中性的,31,全面分析,13,12,11,13,12,11,13,12,11,100m,200m,300m,11.2,12.0,12.8,11.0,12.0,13.0,10.8,12.0,13.2,d = d d =0.8 =1.0 =1.2,A B C,高度,32,全面分析,层结曲线: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 状态曲线:上升空气块的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Z Z1 Ti T Z0 T,d,Ti T 重,沉 稳定,Z Z1 Ti T Z0 T,= d,Ti=T 中性,Z Z1 T Ti Z0 T,d,TiT 轻,升 不稳定,33,全
17、面分析,2、饱和湿空气的稳定度判据,当气块上升Z高度时,气块的温度为:Ti=Ti0- mZ 周围空气温度为:T=T0- Z 起始温度相等: Ti0 = T0,所以,a=g,m,T,Z,当 m时,a0,则层结是稳定的; 当 m时,a0,则层结是不稳定的; 当 =m时,a=0,则层结是中性的,34,全面分析,3、几点结论,1、愈大,大气愈不稳定; 愈小,大气愈稳定。如果很小,甚至等于0(等温)或小于0(逆温),将是对流运动的障碍。所以习惯上常将逆温、等温及很小的气层称为阻挡层。 2、当 m时,不论空气是否达到饱和,大气总是处于稳定状态,因而称为绝对稳定;当 d时,则相反,称为绝对不稳定。 3、当d
18、 m时,对于作垂直运动的饱和空气而言,层结是不稳定的;对于作垂直运动的未饱和空气而言,层结是稳定的。这种情况称为条件性不稳定状态。 若知道了某地某气层的值,就可分析当时大气的稳定度,35,全面分析,应该注意的是,大气层结曲线的值并不时处处相等的,因此气块法只能判断较薄气层(此时才能假定是常数)的层结稳定度。 另外,气块法的稳定度判据是在以下两个假定条件下得到的: 气块在升降过程中不与周围空气发生质量、能量的交换,即其状态变化是绝热的;周围大气没有升降运动,即周围大气是静止的。 这些假定显然与大气的实际情况不完全符合,所以,气块法只能做到定性正确。 但由于气块法简便易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常应用它
19、,36,全面分析,另外,稳定气层虽不利于对流的发展,但绝不能认为对流在其中不能发展。 如果在起始高度上有强烈的局部增温,尽管当时 m ,气块的垂直加速度仍然可以大于零。 相反,在 d的气层中,如果没有冲击力,气块不会产生对流,更不会发展对流,37,全面分析,第四节 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气温的变化可分为周期性变化和非周期性变化两大类。由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起的气温变化,在时间上是以一日或一年为周期的,所以叫气温的周期性变化。由于大气的水平运动所引起的没有明显周期的变化,称为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38,全面分析,一、气温的周期性变化,一)气温的日变化 大气边界层(摩擦层)的温度主要受地表面增热与冷却
20、作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如,白天,当地表吸收太阳辐射能而逐渐增热,通过辐射、分子运动、湍流及对流运动和潜热输送等方式将热量传递给边界层大气,使大气温度随之升高; 夜间,地表因放射长波辐射而冷却,使边界层大气温度随之降低。因而引起边界层大气温度的日变化。 地表面对边界层大气温度的影响与地表性质有关。冷暖洋流也影响洋面上空的大气。 大气中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都会引起局地气温的变化,39,全面分析,1、特点,P51图230 一个最高值:14点左右 一个最低值:日出前后, 由于日出时间随纬度和季节不同,因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是不完全相同的,40,全面分析,为什么最高气温不出现在正午日射最强的时候(12
21、点),而在午后两点钟左右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地温的高低决定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多少。 日出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所得到的热量,愈来愈大于地面因长波辐射而失去的热量,地面热量盈余,地温升高。地面长波辐射随之增强,大气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后,气温也上升。直到正午,一直如此。 正午以后,太阳辐射强度开始减弱,但地面得到的热量仍比失去的多,收入仍大于支出,所以地温继续升高,长波辐射继续加强,气温也随之仍然继续升高。 午后一点(13时)左右,地面失热比得到多,地温开始下降。由于地面热量传递给空气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 气温下降至日出以前地面储存的热量减至
22、最少为止,41,全面分析,2、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它的大小可反映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影响因子: (1)纬度:低纬高纬; 热带12、温带89、极圈内34; 因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幅随纬度增加而减小,42,全面分析,2)季节:夏冬,中纬最显著:如重庆七月9.6,一月5.1。 中纬,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而有较大差异,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冬季大得多。 热带,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终年少变,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很小。 极地,由于冬季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极夜,夏季很长一段时间是极昼,太阳辐射的日变化随季节变化的程度不大,所以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也不大,43,全面分析,3)地形:凹地凸地;山谷
23、山峰,因为在凹陷地方,空气体积受到一定限制,而且空气与四周坡地相接触,所以白天空气迅速增热,而夜间又强烈变冷。此外,夜间冷却的空气由四周顺坡而下,汇集谷地。凹陷处风力微弱,空气与自由大气的交换也进行得很缓慢。 相反,在凸出地形顶部,空气交换便利,白天从自由大气不断地流来新鲜空气,因此丘顶空气的增热就受到限制。夜间,由于与土壤接触而变冷的空气顺斜坡流至低地,而为来自周围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所代替,所以气温下降不强烈,44,全面分析,4)地表性质:一般说来,温度变化剧烈的表面,气温日较差也较大,陆海,内陆沿海, 沙漠地区潮湿地区,旱田水田, 沙土粘土,深色土浅色土, 裸露地面有植被的地方, 植被稀
24、疏的地方植被覆盖度大的地方,45,全面分析,5)天气状况:晴阴,P51图231 有云层存在,则白天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最高气温比晴天低。而在夜间,云层覆盖又不易使地面热量散失,最低气温反而比晴天高,46,全面分析,气温的日变化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它可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速度、有机物质积累、产品质量和产量等。 对大部分农作物来说,以白天气温在2232和夜间气温在1220这样的日变化为宜。 白天的温度有利于加强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有机物质;夜间的温度有利于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质的消耗,增加糖分和蛋白质的积累,因而农作物子实饱满,品质较好,易获得优质高产,47,全面分析,二)气温的年变化,
25、1、特点:(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 绝大部分地区: 一个最高值:北半球,陆7月,海8月 一个最低值:北半球,陆1月,海2月 不在太阳辐射 最强的一天:北半球夏至,6月21、22日 最弱的一天:北半球冬至,12月2123日 而是要落后12个月,48,全面分析,2、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影响因子: 纬度:高纬低纬(与日较差相反) 赤道附近,昼夜长短几乎相等,最热月和最冷月热量收支相差不大,气温年较差很小;愈到高纬地区,冬夏区分明显,气温年较差很大。 P52图232 海陆:陆海,49,全面分析,据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及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可将全球分成四种类型,1、赤道型
26、:曲线1 两个最高值、两个最低值,年较差很小 2、热带型:曲线2 一个最高值、一个最低值,年较差不大 3、温带型:曲线3 一个最高值、一个最低值,年较差较大 4、极地型:曲线4、5 一个最高值、一个最低值,年较差很大,50,全面分析,二、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指在时间上没有像周期性变化那样有规律的气温变化。 可以发生在一日和一年的任何时间,而且大多是由气团的交替、空气的平流所引起的。 变化幅度和时间没有一定的周期。 在中、高纬,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非常明显,51,全面分析,温带地区,春秋两季这种扰乱更加显著。 例如,我国34月份是江南春暖花开、水稻育秧的好季节,但常因冷空气南下,气温突然下降,出现
27、“倒春寒”,常引起烂秧; 如2005年3月初,武汉温度似初夏,但3月11日下雪。 秋季,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也常会因为暖空气的来临而出现“小阳春”或“秋老虎”天气。 热带地区下午的雷雨,可以打乱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52,全面分析,实际上,某地气温的变化是周期性变化和非周期性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从总的趋势和大多数情况来看,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周期性还是主要的,53,全面分析,第五节 大气温度的空间分布,54,全面分析,一、气温的水平分布,气温的水平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表示。 等温线:地面上气温相等地点的连线。即同一等温线上,各处温度相等。 等温线的不同排列表示气温分布的不同特点: 稀疏相差
28、不大, 密集悬殊 平直影响因素少,弯曲影响因素多 东西向纬度, 与海岸平行海陆,55,全面分析,等温线图有两种,一是海平面等温线图,它是消除高度影响的气温分布图。 气温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海陆、高度 绘图时常把温度值订正到海平面上(将高山、高原的气温按当地的平均气温直减率订正到海平面,把纬度、海陆及其它因素更明显地表现出来。地理科学经常采用这种等温线图。 二是实际等温线图,就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气温值绘制的等温线图。它清楚地表示出一个地区的温度分布。在生产实际中被广泛应用,56,全面分析,等温线的间隔,因需要而不同,有1、2、4、5、10等。 在垂直于等温线的方向上,单位距离(经线上一度,即111km,有时也取100km)温度的变化,称为水平温度梯度,57,全面分析,P54图233、P55图234,1月: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7月: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最上面、最下面各一排数字:经度 最左边、最右边外侧各一列数字:纬度 赤道0o,北半球取的面积大一些,南半球取的面积小一些。 粗实线等温线,等温线两端(纬度数值内侧)都标有数值,若闭合,则正北方开口处标有数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国有土地临时用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高级别别墅居住权购置与买卖合同3篇
- 医院2025年度物流配送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交通枢纽“四害”灭治与旅客健康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数字艺术版权保护与侵权处理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及农村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户外广告牌场地租赁及新媒体营销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投影机采购与灯光音响租赁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代理中介费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汽车零部件钣金加工及机加服务采购合同模板3篇
- 退学费和解协议书模板
- 2024至2030年中国对氯甲苯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智能教育辅助系统运营服务合同
- 心功能分级及护理
- DLT 572-2021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 重庆育才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成都市2022级(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云南省中药材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11000字(论文)】
- 服装板房管理制度
- 河北省兴隆县盛嘉恒信矿业有限公司李杖子硅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 第七章力与运动第八章压强第九章浮力综合检测题(一)-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