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教案_第1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教案_第2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教案_第3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教案_第4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教案 通过观察、操作、演示,让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一起看看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教案!欢迎查阅!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2页、第43页,第48页练习七第2题、第3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让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热爱劳动的教育、爱集体、讲卫生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

2、和情感教育。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计数器、小棒若干、尺子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组织学生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可用个人计数或指名数等方式进行)2.出示05六个数字,读数。3.按顺序读数: 1、( )、( )、4、( )。你能说出下一个数是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新朋友,就是6和7。出示6、7揭示课题。(板书:

3、6、7的认识)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一)情境引入1、打开多媒体,出示第42页的主题图:2、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思考以下问题。要求学生先观察图中的内容后,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说说图中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到各组巡视、倾听、指导。)3、汇报刚才交流的情况。师:图上有些什么?生:图上有同学、老师、桌子、椅子等。师: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生:图上有6张桌子,7把椅子,7个人。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可提示:先数什么,再数什么?)生:先数教室里面清洁卫生的老师和同学有6人,再数从门口走进来的一位

4、同学,一共是7人;还可以先数学生人数,再数老师,也一共有7人。师:你是怎样数椅子的数目的呢?先数什么,再数什么?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再数又搬来的1把,一共是7把。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点。通过交流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4、理解6和7的意义。(要求:抽学生到黑板数数。)师问: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板书:6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板书:7(二)运用6、7的意义来表示生活中的物体个数。1、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2、用小棒或学具摆出6和7,并在投影上展示,加强认识。3、

5、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两数表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践操作,使学生明确6、7的意义(三)教学数序。1、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颗)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学生上台操作,发现是6颗。再拨一颗是多少呢?(7颗)2、通过直尺教学数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你能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6和7吗?教师也出示直尺图,提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在5的后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7以内的数的顺序。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操作学具,从明确6与7的大小关系。(四)比较大小。1、用课件出示,先摆5个圆片和6个圆片,观察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根据直观很容易发现:5个圆片比6个圆片少,6个圆片比5个

6、圆片多。板书:56 652、利用学具,观察先摆6个圆片和7个圆片,然后根据直观不难发现:6个圆片比7个圆片少,7个圆片比6个圆片多。板书:67 76(五)看谁钓鱼“多”。师:今天有一个有关钓鱼的做事,在一天,天气清朗,几位小伙伴们到小河边进行钓鱼比赛。经过一轮紧张的比赛,他们都钓到了许多可爱的小鱼。瞧!这就是他们的收获。(课件出示7个装有不同数目小鱼的鱼缸。)(先让学生观察画面,然后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1)先让学生找准起点,从第1瓶数到第7瓶,再观察第6瓶里有几条金鱼。(2)认真观察找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再从左边数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是第4瓶。(3)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

7、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4) 你能给这些小猫排一下比赛的名次吗?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生动的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明确了6、7的序数意义。(六)、教学6、7的写法观察字形特点,6像什么?6是一笔写完的,从田字格的上半格起笔一直写到下面再画个圆后完成,7像什么?三、巩固练习1、做抢答练习。6后面的数是几?5后面的数是几?7前面的数是几?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全面复习6和7的认识,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学习。2、完成练习七第2、3题。(1)完成第2题。出示题目,明确要求,学生自行完成题目。(2)第3题,要求独立完成,再订正。四、小结。五、板书设计6、7的认识1、2、3、4、5、(6)、(7)56 65

8、67 76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教案2“认识几和第几”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这个知识点孩子很容易混淆。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实际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材的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表现的,而手头又缺乏这幅教学情境图,因此我把教材上的主题图重新作了调整,变为让小猴子和小兔子聚餐的教学情境。当我将小猴子、小兔子、桃子和萝卜的图片凌乱的贴在黑板上时,孩子们立刻瞪大眼睛,露出好奇的神情,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2、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能轻松地解决隐藏在主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在动态的参与中学会“几”和“第几”,这符

9、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些有层次、针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的过程中自然地训练了思维,并掌握所学知识。如观察黑板上排列好的几只小兔和小猴,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排在左边第2的是谁?排在右边第2个的又是谁?为什么同样是排在第 2,小动物却不一样呢?左数4个动物都有哪些?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生在不断的辨析比较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人教版数学一年级教案3长短是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教材将多少、长短、高矮作为一个单

10、元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比“长短”是学生在了解比“多少”、“同样多”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为比“高矮”作了必要的准备。教材以一幅主题画作为教学资源,呈现出物体有长有短,通过两枝铅笔的比较,抽象出长短两个概念。做一做是启发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比较,进一步体验比较的一般方法。练习一中的第5、6题,渗透比较的其他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引导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学会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首先让学生观察学具

11、袋中的物品,把观察到的情况在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能说纸条有不同颜色等,教师在巡视中加以指导或提示。然后通过操作探究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比长短的方法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a.看出来的。b.第二根两头都比第一根少一点,所以第二个短。b.把一端对齐比出来的只要学生能从生活经验中体验出物体有长有短就行,表达不一定非常准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再出示两枝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的铅笔,说明长短是比出来的,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体验中概括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最后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比长短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学生对长短概念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比较,也可以提示学生:比一比每步多长,谁跳得远等等。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游戏中去,与学生一起活动,对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肯定。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