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情境创设 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在实施数学新课程的今天,教师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找准教学切入点,创设一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的环境。让学生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下,沉浸在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的氛围中,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学习和探求新知的教学活动中。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创设教学中的情境呢?其实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总是
2、以“问题中心”的心理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因此,小学课堂教学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一、创设“和谐式问题情境”,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在平等!互相尊重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与交流所以,“提问”不仅仅是课堂的一种智力调动行为,而且是启动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实现良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在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一些小游戏,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问题不宜过难,应简单而有趣,问题过难,易使学生陷入思考而不利
3、于开展下一步的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是不一样的,所以也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例如:某位教师在上二年级的课前在全班学生中进行抢答式问答,规则是:当老师数出一个数时,学生接着数出下一个数,看谁答得又对又快,而二年级的学生是刚学习数的一些初步认识,对这游戏非常感兴趣,每个都非常积极地加入这个游戏,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了;虽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集中起来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立即停止游戏,而是进行第二个游戏,这回则肖肖加深难度,由老师说出加法算式,学生说出答案,也是要求快而且对,算式不难,十以内的数相加减或者一百以内的整数想加减,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难但要快,这就是他们的难度,小学生都
4、有希望能表现自己,所以也就很积极地投入到这一游戏中。而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到课堂教学的正题了。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其实质就在于引发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探究意识,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走进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活动之中二、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协助学生探究学习“问题”不应是使学生惧怕的拷问,而应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支持行为,阶梯式问题情境是指把整体性较强的内容分割成几个并列的或者递进的小问题,通过提问,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由学生已知的旧知识起步,再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学
5、生的探究信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起到优化学习过程的目的。例如:创设“链接性知识”问题情境,注重问题情境的有序性。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具有合理的程序。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创设“链接性知识”问题情境就是要善于把一个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知的识点分解成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由易到难的问题或步骤,或把解决某个问题的完整的思维过程分解成几个小阶段,然后总结出每个阶段的有效策略这种方法对于小学教学特别重要而有效。它具有针对性,能突出重点;同时,这种设计还注重策略性知识的传授,即结合相应的专门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
6、学设计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分为这样几步:1.复习相同加数连加,激发探究新算法的意向,激活已有知识经验。先出示一些相同加数连加的式题,让学生计算。当加数个数较多时,计算就十分繁琐。此时提出问题:“相同加数相加,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没有较简便的算法?”2.引进并揭示新算法。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得出加法算式并改写为乘法算式,如2+2+2+2+2+2=12 6个226=12 。3+3+3+3+3=155个335=15 ;4+4+4+4=164个4 44=16 。此时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计算?”3.总结归纳,形成程序性知识。提出“加法算式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这一问题,让学生归纳总结
7、。这样,整个教学情境体现了由低到高、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演算到抽象概括这一特点。“链接性知识”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必须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即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设计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反映教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如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解法的思考过程等,又要考虑学生学习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如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等,使知识的“发现”过程和“获取”过程有机统一。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应当依次提出一些适合学生已有知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发挥其潜能去发现有关解决问题的事实,在解决所提出的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克服困难,直至
8、发现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其次,必须具有有序性,即针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有序性,教师设置问题要坡度适中,排列有序,形成开放性结构,即问题情境必须是有层次结构的开放性系统,必须不断地与外界教学环境保持能量、信息的交换,这样才能使问题情境所包含的信息量不断增加。如果问题设计得杂乱而无系统,则不能体现学科知识的结构性,不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如果问题的坡度忽平忽陡,造成学生的心理反差大,则无法以正常情绪展开认知活动。问题太平,则无训练价值,浪费课堂有限时间;问题太陡,则令学生心灰意冷,不利于激发动机。只有问题设置序列正确,坡度舒缓,集“文路”“思路”“教路”“学路”于一体,才能让学生
9、产生“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也才能兴趣盎然地接受知识,训练能力,体验情感。三、创设“变换”和“矛盾”问题情境,注意问题情境的发散性。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应当是“标准的”,即具有典型的模式,为吸收或同化其他学习材料提供理想的框架,有利于学生对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且应当具有“变换”性,即问题情境的形式和叙述可以不断变化,而基本原则和本质属性保持不变。变式性问题往往注重揭示条件性知识,注重的是方法。因此, 变换性问题情境主要具有这样一些功能1.构建功能。即利用变换性问题情境能加深对相应“问题群”的理解和解释;2.整合功能,即能够把输入的信息按问题类型或知识结构整合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知识结构向
10、认知结构的转化;3.迁移功能,即它揭示了知识应用的条件,最具迁移性。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基本知识点的中心性,又要引导小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善于发散,去了解与中心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于问题更要注重其变式综合,灵活应用。可以对已有问题进行改变,使一问题精髓渗透到其他问题当中,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学习。良好的问题情境在于它能有效地引起小学生认知的不平衡,使其产生“矛盾”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变式性问题情境的创设,还要注重“矛盾式”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精心地“矛盾式”设计、连续提问,巧妙揭露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学科知识之间的
11、矛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矛盾,进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在数学课堂“小括号”这一教学设计中,先引导学生复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之后,让学生独立试解如下应用题:“一辆车上午行了3小时,下午行了4小时,每小时行20千米,试问这辆车这一天共行多少千米?”(列综合算式解答)学生这样列式计算:“203+4=207”。这就与已有知识“先乘除后加减”发生了矛盾“怎么先算加法呢?”学生说:“不先算加法就要发生60千米加4小时的错误”,此时老师提出:“运算顺序要求我们先做乘法,后做加法,可实际情景又要求我们先加而后乘,怎么办呢?”学生的认知活动陷入了矛盾之中。这一矛盾为引出“小括号”创造了心理
12、空间,成为学习“小括号”这一知识点的认知内驱力,并引导着学生的认知方向。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思想协调一致,不自相矛盾。当学习者发现某种新知识与头脑中的已有知识矛盾时,就会产生“认知不平衡”,导致一种“紧张感”,从而产生消除这种紧张感的认知动机,促使其努力求知。一旦问题得到解决,紧张感得以解除,就会产生一种轻松、愉快、满足的情绪体验,从而更进一步强化认知动机。因此,“矛盾式”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促使知识的获得,而且可以加强学习动机,达到学有所得,学而不厌之功效。这样,就可使问题情境具有较好的发散性,即问题情境的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问题情境的设能充分激发学生联想,开拓学生
13、计均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多向联想。四、设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设“疑”,激“疑”,激“疑”的根本办法就是设“疑”,例如:在上自然课“阳光的光合”作用中,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被阳光照的小草会变绿,而被石头压在地下太阳照不到的小草却是白的呢?其实很多小学生在是常生活中都发现了这个问题,只是不知道是为什么。 教学情境应该是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发生的或者可能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情境而情境的人为编造。心里学家罗杰思认为:儿童在相当程度上是受本能驱动的,环境中的诸多因素都在向他们挑战,他们对此感到好奇,也渴望发现,认识,解决
14、问题。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儿童发现那些对于他们个人来说是具有挑战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真实性的问题又能让儿童更好地理解要求他们做的事情是什么,有助于他们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和那些自己的思维方式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这里说的“真实问题”是指与儿童直接相关的问题。主要表现的是真实的问题,或者是学生装能够想像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1 班级组织春游,有40名同学参加,需乘车去,一个人7元,250元钱够不够?2 到了河边有17位同学想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几人,要租几条船?等等。你打算怎么安排?学生对这些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这些都有是他们生活中的,是他们所关注的,是他们身边的事情,因此,学生学习的动力就大大增加,投入的努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创设这样的总是情境,问题中所求的已经不是往常的一个具体的“多少”,而是一个平常生活中经常碰到和思考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还能帮助他们从中体会到学习知道服务于生活的真实目的,产生对学习的亲近感,增加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当今的课堂教学就是全体参与,教学与生活一体化,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他们喜欢的,有用的知识。而使用得最多,最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本课程(物理趣味知识及实验)
- 《生物电化学》课件
- 《头颈部疾病CT诊断》课件
-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课件
- 《通信工程与概预算》课件
- 地理新教师培训讲座
-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题评价试题试题
- 垂体瘤护理查房
- 重庆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模)化学试卷
- 团体辅导活动策划案
- 电力工程验收附件模板
- 简述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课件
- 骨髓造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课件
- 砷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道路冷再生施工工艺及方法
- 施工区域交通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措施
- 新版幼儿园安全用电课件ppt
- 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客舱服务与的管理》课程标准.doc
- 材料成型概论 第四章 挤压成型
- 三峡教学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