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_第1页
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_第2页
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_第3页
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_第4页
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基层医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2010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解读,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2,主要内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的治疗 急、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糖尿病的管理 病例分析,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3,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 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与感染 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 抑郁症 精神疾病、HIV/AIDS和糖尿病,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4,糖尿病已成为全球主要死亡因素之一,糖尿病成为传染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和外伤后第五大致死因素,Roglic G et al.

2、 Diabetes Care 2005;28:21302135,糖尿病对全因致死因素 的贡献率 (,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5,注:*诊断标准为空腹血浆血糖130mg/dl或(和)餐后2h200mg/dl或(和)OGTT曲线上3点超过诊断标准(0125,30190,60180,120140,180125;其中30min或60min为1点;血糖测定为邻甲苯胺法,葡萄糖为100g)。#糖尿病前期,包括IFG、IGT、IFG/IGT,中国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6,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1.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2型占90.0%以上,1型约占5.0%,其他类型仅占0.

3、7%;城市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接近5.0%。 2. 经济发达程度与DM患病率有关:在1994年的调查中,高收入组的患病率是低收入组的2-3倍。最新的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患病率仍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仍高于农村。 3. 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20072008年20岁以上人全国调查中糖尿病患者中,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0%,尽管比过去调查比例有所下降,但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约48,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7,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4. 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在20072008年的调查中,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男性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26%,而文化程度大学以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

4、险增加57%。 5. 表型特点: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约25kg/m2,而高加索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多超过30kg/m2;餐后高血糖比例高,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占近50%。 6. 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从临床工作中发现,近年来20岁以下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8,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 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与感染 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 抑郁症 精神疾病、HIV/AIDS和糖尿病,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9,糖尿病概述,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

5、s)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慢性高血糖导致多系统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进行性病变、功能缺陷和衰竭。严重并发症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0,糖尿病的分型,糖尿病病因学分类(WHO,1999) 1. 1型糖尿病:A免疫介导性、B特发性 2. 2型糖尿病 3.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A胰岛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B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C胰腺外分泌疾病、D内分泌疾病、E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的糖尿病、F感染、G不常见的免疫介导性糖尿病、H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4. 妊娠糖尿病,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1,1 型糖尿病,

6、这一类型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 1. 免疫介导糖尿病:本型因免疫介导使胰岛B细胞破坏而发病,起病缓急不一,儿童多较急,成人多缓起(成人隐匿型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存在自身免疫机制参与的证据。 2. 特发性糖尿病,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2,2 型糖尿病,多见于成人尤其45岁以上起病。 我国糖尿病群体中大部分 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不足或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多数起病缓慢,半数以上发病时无症状,体检时发现。 患者多数无需依赖胰岛素而达到代谢控制,但在诱因下可发生酮症。 常有家族史,但遗传因素参加的方式及性质复杂仍在研究,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3,妊娠糖尿病,在妊

7、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减低(GIGT)或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GDM), 可能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有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 要求产后6周以上重新按常规诊断标准确认其归属,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4,糖尿病的诊断,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非毛细血管血的血糖 诊断切点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确定 我国采用WHO(1999)标准 理想的调查是同时检查空腹血糖和OGTT 后2hPG 无明确高血糖史的人应激情况下的高血糖值不能作为诊断依据,需应激消除后复查,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5,糖代谢状态(WHO 1999,IFG或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6,糖

8、尿病诊断标准(WHO 1999,注: 1)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 2)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IFG或IGT; 3)* 只有相对应的2h毛细血管血糖值有所不同,糖尿病:2h血糖12.2mmol/L;IGT:2h血糖8.9mmol/L且12.2mmol/L,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7,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方法,1. 受试者空腹(810 h)后口服溶于300 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75 g(如用1分子水葡萄糖则为82.5 g,儿童1.75 g/Kg体重,总量不超过75 g),5 min之内服完 2. 从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

9、2 h分别在前臂采血 3. 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也无须绝对卧床 4. 血标本应尽早送检 5. 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 g 6. 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妥英钠等37天,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8,糖尿病的治疗,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 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与感染 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 抑郁症 精神疾病、HIV/AIDS和糖尿病,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9,糖尿病治疗,五架马车: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糖尿病监测、糖尿病教育全面治疗,缺一不可 治疗路径 口服药 胰岛

10、素 手术治疗,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20,2型糖尿病高血糖控制的策略和治疗路径,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 随着病程的进展,常常需要联合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需贯穿于治疗的始终 如果单纯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开始药物治疗,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21,2型糖尿病高血糖治疗路径,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22,口服治疗糖尿病药物分类,磺脲类: 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 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奇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新一代:格列美脲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双胍类:苯乙双胍、二甲双胍 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胰岛素增敏剂(

11、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其它:GLP-1类似物、DPP-4抑制剂、PPAR /双激动剂,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23,口服药适应证及选择原则,适应证: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者。 选择原则: 疗效(餐后血糖、空腹血糖、HbA1c) 安全性(低血糖、肝肾毒性、心肺功能、体重变化) 依从性(服药的方便性) 个体化(合理选择病人,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24,双胍类,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25,禁忌症,肾功能不全(血肌酐男性1.5mg/dl,女性1.4mg/d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 肝功能不全 严重感染 缺氧 接受大手术的患者 作造影检查使用碘化

12、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常用剂型剂量,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26,磺脲类,有肾功能轻度不全的患者,宜选择格列喹酮 患者依从性差时,建议服用每天只需服用1次的磺脲类药物 消渴丸是含有格列本脲和多种中药成分的固定剂量合剂,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27,常用剂型剂量,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28,噻唑烷二酮类,常用剂型剂量,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29,格列奈类,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 需在餐前即刻服用 低血糖的风险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磺脲类除外,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30,常用剂型剂量,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31,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成

13、分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 可与磺脲类、双胍类、TZDs或胰岛素合用 低血糖处理 合用-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处理低血糖时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而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纠正低血糖的效果差,常用剂型剂量,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32,DPP-4抑制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按照药物说明书减少剂量,常用剂型剂量,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33,释放 肠促胰岛激素,肠道,Endocrinology. 2004;145:26532659; Lancet. 2002;359:824830; Curr Diab Rep. 2003;3:365372; 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02;18:430441

14、; Curr Med Chem. 2003;10:24712483; Diabetes Care. 1996;19:580586; Diabetes Care. 2003;26:29292940. Curr Med Res Opin. 2009;25(10):25072514,降血糖,活性GLP-1 和GIP,DPP-抑制剂,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34,GLP-1受体激动剂,禁忌症: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禁用艾塞那肽,常用剂型剂量,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35,胃排空和胃酸分泌,GLP-1,饱腹感,摄食,GLP-1的作用,葡萄糖摄取 激活抗细胞凋亡酶 内皮功能,利尿 钠的排泄,胰岛素分泌/合成 胰高

15、血糖素分泌,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36,36,常用及新型降糖药物的获益与风险,1Krentz A and Bailey C. Drugs 2005;65:385411. 2Carver C. Diabetes Educ 2006;32:910917. 3Krentz A, et al. Drugs 2008;68:21312162. 4Bosi E,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8;82:S102S107,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37,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 胰岛素治疗患者需加强教育: 1. 坚持生活方式干预 2. 自我血糖监测 3.

16、 低血糖危险因素、症状和自救措施 理想的胰岛素治疗应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38,胰岛素治疗适应症,1型糖尿病患者 2型患者有以下情况 口服药控制不佳或出现口服药物使用禁忌 伴有急性并发症(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或反复出现酮症) 有严重慢性并发症 肝、肾功能严重受损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消瘦 合并严重感染,创伤,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大手术等应激状态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如初诊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39,胰岛素的发展,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40,胰岛素分类,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41,动物胰岛素制剂及其缺陷,常用制剂: 短效

17、、中效、长效 制剂的缺陷: 纯度、2.抗原性、3.酸性溶液 副作用: 免疫反应 胰岛素耐药 高血糖、低血糖反复发生 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胰岛素过敏反应 水肿(水钠潴留) 80年代人类基因重组技术出现,制造出大量高纯度的合成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时代因此结束,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42,目前常用的人胰岛素制剂,餐时 短效人胰岛素,例如短效优泌灵、诺和灵R 基础 中效人胰岛素,例如中效优泌灵、诺和灵N 预混制剂 例如优泌灵70/30、诺和灵30R、50R,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43,人胰岛素的特点,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结构完全一致 以酵母细胞为宿主进行基因合成 免疫原性低 副反应低 使用剂

18、量少:由动物胰岛素转换为诺和灵人胰岛素,平均剂量减少1530 安全,不具有动物传媒感染的危险性,中国糖尿病杂志, 1997;5(2):127,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44,预混人胰岛素,结合了短效和中效胰岛素的优点: 同时提供餐时胰岛素和基础胰岛素 减少每天注射次数 对于有一定胰岛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胰岛素注射途径 也具备两者的缺点: 作用时间与进餐的配合 低血糖,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45,生理胰岛素作用模式,可溶胰岛素与正常的胰岛素峰值不能匹配,可溶人胰岛素,可以模拟基础和餐时胰岛素分泌但这些加起来仍不能重新构建出生理的胰岛素作用模式,双相人胰岛素 30R,中效胰岛素可以替代

19、基础胰岛素但是存在变异性大,有峰值的缺点,NPH,生理性胰岛素曲线与目前人胰岛素制剂,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46,符合生理需要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胰岛素最佳的治疗方案应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 (基础餐时),从而避免低血糖的发生,McCall AL. In: Leahy JL, Cefalu WT, eds. Insulin Therapy. New York, NY: Marcel Dekker, Inc; 2002:193-222. Bolli GB et al. Diabetologia. 1999;42:1151-1167,时间(h,餐时,餐时,餐时,基础胰岛素需求,餐时胰岛素需求,0,

20、10,20,30,40,50,0,2,4,6,8,10,12,14,16,18,20,22,24,胰岛素水 平(mU/L,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47,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赖脯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诺和锐30:30%的门冬胰岛素和70%的精蛋白结合的结晶门冬胰岛素 优泌乐25:25%的赖脯胰岛素和75%的精蛋白结合的结晶赖脯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地特胰岛素(Detemir) 甘精胰岛素(Glargine,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48,胰岛素类似物的优势,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以达到更好的餐后血糖的控制并提供更方便灵活的给药时间,低血糖事件减少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保留了速效

21、胰岛素类似物的快速起效和对餐后血糖有效控制的特点,更少的夜间及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同时提供基础胰岛素分泌,更好的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 可溶性长效胰岛素可提供平稳的基础胰岛素水平 妊娠与哺乳期,Gough SC. A review of human and analogue insulin trials.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7 Jul;77(1):1-15,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49,各种胰岛素的作用持续时间,Lepore M et al. Diabetes. 2000;49:2142-2148,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50,胰岛素起始治疗,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

22、心,51,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52,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53,每日1次预混胰岛素,起始的胰岛素剂量 一般为0.2U/(kgd),晚餐前注射 剂量调整 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每35天调整1次 每次调整14U直至空腹血糖达标,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54,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起始的胰岛素剂量 一般为0.20.4U/(kgd) 按1:1的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 剂量调整 根据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分别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的胰岛素用量 每35天调整1次 每次调整14U直至血糖达标,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55,胰岛素强化治疗,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56,特殊情况下胰岛素的应用,初诊2型糖尿病患

23、者伴明显高血糖 可短期使用胰岛素治疗 高血糖控制改为口服药治疗或单纯的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57,胰岛素治疗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副作用: 低血糖反应 过敏反应 胰岛素性水肿 屈光失常 体重增加 高胰岛素血症 局部反应:皮下脂肪萎缩 其他 注意事项: 继续坚持生活方式干预。 加强患者的宣教:包括胰岛素的注射、贮存;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的自救等,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58,胰岛素注射装置和注射技术,胰岛素注射笔(胰岛素笔或者特充装置) 胰岛素注射器 胰岛素泵,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59,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60,手术方式与疗效,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

24、61,糖尿病并发症,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 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与感染 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 抑郁症 精神疾病、HIV/AIDS和糖尿病,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62,低血糖,糖尿病低血糖是指糖尿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血糖过低现象,可导致患者不适甚至生命危险。 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水平小于2.8mmol/L。 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63,低血糖,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和中枢神经症

25、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 低血糖分类: (1)严重低血糖 (2)症状性低血糖 (3)无症状性低血糖 (4)可疑症状性低血糖,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64,低血糖的可能诱因和预防对策,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65,低血糖的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常规备用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以便及时食用。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mmol/L(70mg/dl),即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严重的低血糖需要根据患者的意识和血糖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和监护,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66,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67,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6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1型糖尿病有发生DKA的倾向,2型糖尿病亦可发生 常见

26、的诱因 急性感染 胰岛素不适当减量或突然中断治疗 饮食不当 胃肠疾病、脑卒中、心肌梗死 创伤、手术、妊娠、分娩 精神刺激等,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6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70,治疗方案(1,对单有酮症者,仅需补充液体和胰岛素治疗,持续到酮体消失 胰岛素: 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 0.1U/(kgh)起始,如在第一个小时内血糖下降不明显,且脱水已基本纠正,胰岛素剂量可加倍 每12 h测定血糖,根据血糖下降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当血糖降至13.9 mmol/L时,胰岛素剂量减至0.050.10U/(kgh) 2. 补液: 补液速度应先快后慢 根据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及周

27、围循环状况决定输液量和输液速度 患者清醒后鼓励饮水,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71,3. 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开始胰岛素及补液治疗后,患者的尿量正常,血钾低于5.5 mmol/L即可静脉补钾 治疗前已有低钾血症,尿量40 ml/h时,在胰岛素及补液治疗同时必须补钾 严重低钾血症(3.3 mmol/L)时应立即补钾 当血钾升至3.5 mmol/L时,开始胰岛素治疗 血pH在7.0时应适当补碱,直到上升至7.0以上,治疗方案(2,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72,4. 去除诱因和治疗并发症 休克、感染、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脑水肿和肾衰竭等 5. 预防 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预防和及时治疗感染及其他诱因

28、加强糖尿病教育 增强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对DKA的认识,治疗方案(3,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73,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HHS,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以严重高血糖而无明显酮症酸中毒、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脱水和意识障碍为特征 死亡率为DKA的10倍以上,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74,心血管病变筛查,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75,危险因素的控制,高血压 血脂异常 抗血小板治疗,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76,糖尿病的特殊情况,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 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与感染 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 抑郁症 精神疾病、HIV/AIDS和糖尿病,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7

29、7,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78,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有高度糖尿病危险的妊娠妇女尽早监测血糖 有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分娩史,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糖尿病家族史,早孕期空腹尿糖阳性者 无明显原因的多次自然流产史、胎儿畸形史及死胎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分娩史者 血糖水平 FBG7.0mmol/L及(或)随机血糖11.1mmol/L,应在2周内重复测定 如血糖仍然如此可诊断,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79,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所有妊娠妇女 24-28周采用一步法或两步法测血糖,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80,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2个以上时间点高于上述标准可

30、确定诊断,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81,妊娠糖尿病的分级,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82,计划妊娠的糖尿病妇女妊娠前的准备,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83,计划妊娠的糖尿病妇女妊娠前的准备,血糖控制标准 FBG 3.96.5mmol/L PBG 8.5mmol/L HbA1c 用胰岛素治疗者 7.0% 在避免低血糖的情况下尽量 6.5% 停用ACEI和ARB改为甲基多巴或钙拮抗剂 停用他汀类及贝特类调脂药物,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84,妊娠期间糖尿病的管理,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85,妊娠期间糖尿病的管理,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86,分娩后糖尿病的管理,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87,糖尿病合并妊娠时的特殊

31、问题,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88,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仍以1型为主 2型糖尿病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肥胖儿童 分型困难的患儿 貌似2型糖尿病时,仍应注意有1型糖尿病或其他类型糖尿病的可能 有条件者应进一步测定胰岛细胞自身抗体和C肽释放水平 需要对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一段时间随访,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89,降糖药物,药物的选择及应用基本上与成年人相同 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都未在儿童进行过全面的评估 FDA仅批准二甲双胍用于10岁以上儿童 用药应体现个体化 在多数情况下,特别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儿,二甲双胍作为首选药物 胰岛素的应用和注意事项与儿童1型糖尿病相同,浙江

32、省糖尿病防治中心,90,老年糖尿病,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91,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92,老年糖尿病治疗的注意事项,治疗原则与一般成人糖尿病相似 减少其心脑血管风险和事件(降压、调脂、抗血小板)的治疗非常重要 口服降糖药物选择 伴有心、肾、肝、肺功能不全者,应注意口服降糖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血糖控制目标个体化,治疗重点是避免低血糖发生,而非强化治疗控制血糖 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预防是关键。老年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是预防糖尿病的基础,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93,糖尿病与感染,糖尿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 感染可诱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的重要死因之一,浙江省糖

33、尿病防治中心,94,感染类型,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95,合并感染的防治,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96,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血糖升高是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长期应用或单次应用糖皮质激素均可以促发或加重糖尿病 通常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 停用糖皮质激素后,糖代谢通常会恢复至用药之前的状态 如果用药时间过长,则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血糖增高 非糖尿病患者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监测血糖至少48h,根据血糖情况及时给予胰岛素,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97,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血糖和HbA1c 典型的血糖谱为相对正常的空腹血糖及逐渐升高的餐后血糖 在使用糖皮质激

34、素的同时,应加强降糖治疗,并随糖皮质激素剂量的改变而调整 胰岛素治疗常作为首选,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98,抑郁症,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某些抗抑郁药可能对血糖控制不利(利眠宁、洛沙平、阿莫沙平、酚噻嗪、氯氮平、米安色林等) 抑郁、焦虑、饮食失调、认知障碍等应作为患者心理评估及治疗的重要方面,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99,精神疾病、HIV/AIDS和糖尿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比普通人群罹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更大 治疗精神异常的某些药物有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的不良后果,并且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治疗HIV/AIDS的高活性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可

35、导致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00,糖尿病的管理,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 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与感染 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 抑郁症 精神疾病、HIV/AIDS和糖尿病,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01,糖尿病治疗基本原则,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02,初诊和随诊简要方案,初 诊,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03,糖尿病初诊评估内容(1,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04,糖尿病初诊评估内容(2,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05,糖尿病初诊评估内容(3,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06,制定初诊治疗方案,确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的最初目标 帮助患者制定饮食和运动

36、的方案,肥胖者确定减轻体重的目标 建议患者戒烟、限酒 处方合理的降糖药物并指导药物的使用 教育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告诉患者下次随诊的时间及注意事项,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07,随 诊,查看患者血糖记录手册,分析化验结果 讨论饮食及运动方案的实施情况,询问药物的使用剂量、方法及副作用 确定下一步要达到的目标和下一步治疗方案 对于血糖控制平稳并达标的患者建议HbA1c每年测定2次;对于治疗方案改变或血糖控制没能达标的患者,建议HbA1c每季度测定1次 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每次随访都要测定血压,根据血压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降压药的副作用,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08,临床监测方案,浙江省糖尿

37、病防治中心,109,血糖监测,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10,血糖自我监测时间点,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11,血糖自我监测方案,当血糖水平很高时应首先监测空腹血糖 在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HbA1c仍不达标者,可检 测餐后血糖来指导针对餐后高血糖的治疗,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12,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13,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14,糖尿病临床病例,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 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与感染 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 抑郁症 精神疾病、HIV/AIDS和糖尿病,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15,病例1,李某,男,45岁。

38、因“口干、多饮、多尿3年” 就诊。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伴体重减轻,在当地医院测空腹血糖13.5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以格列吡嗪控释片5mg qd治疗。平素空腹血糖控制在8-9mmol/L左右,餐后2h血糖控制在11mmol/L左右,近半年患者血糖不稳定,空腹血糖最高达11.2mmol/L,在当地医院予以增加 “格列吡嗪控释片至10mg qd” ,效果不明显,查HbA1c 8,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16,体格检查,体型偏胖,体重71kg,身髙164cm,腰围 95cm,BMI 26.4。血压130/75mmHg,神清,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正常,

39、心率84次/分,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17,实验室资料,空腹血糖8.7mmol/L,餐后2h血糖10.2mmol/L, HbA1c 8.0 ;空腹胰岛素19.2 uIU/ml,餐后2小时胰岛素74.5 uIU/ml 。 生化:肝、肾功能正常。血TG 2.58mmol/L,LDL-c 2.72mmol/L。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1.8mg/mmoL。 眼底:未见视网膜病变。 血管超声:颈部动脉、下肢动脉未见明显斑块,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18,医嘱,控制饮食、体育锻炼、减重 药物: 格列吡嗪控释片10mg qd 二甲双胍0.5

40、bid 吡咯列酮15mg qd,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19,3个月后随访,空腹血糖6.5mmol/L 餐后2h血糖7.8mmol/L HbA1c 7.1 体重66kg TG:1.6mmol/L, LDL-c 2.34mmol/L。 肝肾功能:正常,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20,6个月后的随访,患者空腹血糖6.1mmol/L 患者餐后2h血糖7.2mmol/L HbA1c 6.4 体重63kg TG:1.5mmol/L, LDL-c 2.10mmol/L。 肝肾功能:正常,浙江省糖尿病防治中心,121,病例2,患者张某,男性,69岁。糖尿病史23年,起病为偶然检查发现血糖升高,无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平时饮食不大控制,服药不规则,曾用过达美康、二甲双胍等药,血糖监测少,偶测空腹血糖一般都在10mmol/L以上。1年来开始出现下肢浮肿。有高血压病史10多年,服药也不规则,血压不常测。母亲也患有糖尿病。 查体:身高178cm,体重75Kg,BMI 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