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考 濮仲谦雕刻_第1页
文言文中考 濮仲谦雕刻_第2页
文言文中考 濮仲谦雕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濮仲谦雕刻 (明)张岱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1)简析文中濮仲谦这个人物形象。(2)分析本文如何运用对比手法增强表达效果。根据大连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2015年大连中考语文考试基本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等,卷面满分为150分。

2、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初中毕业升学语文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二、命题原则2.命题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处理好课程目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业考试注重考查语文的积累,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中。3.语文试题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

3、,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4.命题选择文质兼美、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作品作为阅读测试材料,注意材料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适当控制难度及篇幅。5.作文命题力求富有新意,努力设计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三、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积累与运用1.识字、写字。识字与写字的考查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和写字三方面的内容。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写的能力;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

4、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写字的考查,要求学生能根据汉字的间架结构,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学生应能够正确识记、使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掌握的3500个常用字。2.古今优秀诗文的积累与运用。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要求,主要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古今优秀诗文的能力,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恰当运用古今优秀诗文进行合理表达的能力。3.语言运用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考查语言的运用情况。如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词语,能够辨识、修改病句,会对对联,会造句,会仿写,能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能正确使用标点,能连贯

5、、得体地表达,能提炼概括信息等。4.名著阅读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人教版语文教材推荐的名著的阅读情况。要求学生整体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进行概述并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二)古诗文阅读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实词:安、卑、被、本、比、鄙、毕、别、兵、病、策、曾、尝、长、朝、诚、出、初、辞、从、达、旦、当、道、得、独、度、对、尔、发、伐、方、奉、复、负、故、顾、固、观、归、国、恨、会、或、极、及、疾、即、计

6、、既、假、间、见、将、尽、就、居、举、绝、类、良、怜、临、略、名、莫、期、奇、起、遣、穷、求、去、若、塞、善、稍、少、舍、胜、师、识、食、使、始、是、视、适、书、孰、数、属、戍、说、素、遂、所、汤、徒、亡、微、谓、文、闻、鲜、相、信、兴、修、许、寻、一、宜、遗、已、易、意、益、诣、阴、引、余、语、狱、欲、喻、再、彰、知、止、致、置、治、逐、走、卒、坐。2.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然、为、焉、以、因、于、与、则、者、之、诸。3.能够正确断句。4.正确翻译文言文中语意重要或句式特殊的句子。5.分析、把握作者在诗文中的态度、情感、观点。归纳概括文段的思想内容

7、。6.赏析作品形象。7.品味语言表达技巧。文言文阅读两个选段,一段取材于人教版语文教材,另一段取材于课外。课外文言文的难度略低于教材,考点在课内。古诗词赏析取材于课外。(三)现代文阅读1.能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解决疑难问题。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并能分析其作用。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5.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

8、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6.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7.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现代文阅读两个语段,均取材于课外,所选材料的难度与教材难度相当。(四)写作1.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2.能通过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力求表达有创意。3.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4.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5.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