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实验指导书修改版_第1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修改版_第2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修改版_第3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修改版_第4页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修改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感器原理实验指电子信息学院传感器原理课程组编2010.2第一章概述2第二章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3实验1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4实验2金属箔式应变片一交流全桥 6实验3交流全桥的应用一振幅测量 8实验4交流全桥的应用一电子称之一 9实验5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性能及应用 10实验6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标定(静态位移特性) 13实验7差动变压器(互感式)的应用一一电子秤之二 14实验8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特性 15实验9电涡流式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16实验10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的影响 17实验11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一振幅测量 18实验12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 一电子秤之三 19

2、实验13霍尔式传感器的特性一直流激励 20实验14霍尔传感器的应用一电子秤之四 22实验15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 23实验16压电传感器引线电容对电压放大器的影响、电荷放大器 24实验17差动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静态及动态特性 26实验18热电偶的原理及现象 28实验19热敏式温度传感器30实验20热敏电阻测温实验31实验21光电传感器(反射型)测转速实验 32实验22智能传感器特性实验 35附录产品说明书 38第一章 概述传感器是机电一体化中各种设备和装置的“感觉器官” ,它将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信息量转 换成能够被直接检测的信号。在当今信息社会的时代,如果没有传感器,现代科学技术将无法 发

3、展。传感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乃至整个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了适应这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及各类职业技术学校都相继将传感器教学纳入教学任务, 作为电子、电器、测控以及工业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一些电 气设备和各种非电量电测传感元件,理解一定的非电量电测技术,学会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仪 表,掌握基本的非电量电测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独立实 验的能力,并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该实验指导书适用于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自动化等其他相关专业。本指导书由传 感器原理课程组编写,可能存在缺点与不足,希望使用指导书的

4、教师与同学积极提出批评与建 议,在此表示感谢。第二章 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一、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预习与本实验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目的、 原理、步骤,写出实验预习报告。2、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安静,不得高声喧哗和打闹,不准抽烟,不准随地吐啖,不准乱抛 纸屑杂物,要保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整齐清洁。3、实验中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听从实验指导老师安排,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进行实验,严禁抄袭。4、爱护仪器设备,节约使用材料;实验完毕要整理就位,发现丢失或损坏应立即报告。不 准将任何物品带出室外。5、必须注意安全, 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若

5、遇到事故或发生异常现象应立即切断电 源,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并保持现场,不得自行处置。待指导教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 可继续实验。实验后对实验数据、程序进行充分理解分析,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6、实验完毕,实验结果须经指导教师审阅无误后方可拆线。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后,并清理完本实验台及地面卫生方可离开。7 、实验后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分析结果 ,处理数据 ,绘制曲线及图表等。二、注意事项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进行实验: 没有按要求完成预习报告者; 实验开始迟到十分钟以上者; 遵守实验规程,不爱护仪器设备又不听批评教育者。实验1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一、

6、实验目的:1 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2 .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3 .测试单臂桥、差分桥的输出,并比较两种桥路间的输出关系。二、 实验性质:综合性三、实验原理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单臂、半桥、全桥直流电桥的原理和工作情况。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元件。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本实验中的悬臂梁)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相 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1、R2、R3、R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

7、为R1/R1、R2/R2、 R3/R3、 R4/R4,当使用一个应变片时,其电阻变化率为R/R;当二个应变片组成差动状态工作时,则电阻变化率为2 R/R ;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动对工作,且有R仁R2=R3=R4=R其电阻变化率为 4A R/R。由此可见,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四、 所需单元和部件 :CSY传感器实验仪、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电桥、F/ V表、测微头、双平行梁、应变片、主副电源、箔式应变片阻值:350 Q,应变系数:2。五、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到土 2V档,F/V表打到2V档,差动放大器增益打到最大。六、实验步骤:1. 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

8、将差动放大器的正(+ )、负()、地短接。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F/ V表的输入插口 Vi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 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F/V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2. 根据图1接线, R1、R2、R3为电桥单元的固定电阻。 R4为应变片,r及W1为调平衡网 络。调节测微头脱离双平行梁,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平衡网络中的W1,使F/V表显示为零。0 | j 开 4. 调整测微头使双平行梁处于水平位置(目测),旋转测微头,使梁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每隔0.5mm读一个数,将测得数值填入下表,测量点数不少于10。然后关闭主副电源:位移X( mm电压V ( m

9、v)5. 保持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3固定电阻换为与 R4工作状态相反的另一应变片,即取二片受力方向不同应变片,形成半桥。调节测微头使梁到水平位置(目测),调节电桥 W1使F/ V表显示表显示为零,重复4过程,同样测得读数,填入下表:位移X ( mn)电压V ( mv)6. 保持差动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1, R2两个固定电阻换成另两片受力应变片,组桥时只要掌握对臂应变片的受力方向相同,邻臂应变片的受力方向相反即可,否则相互抵消,没有输 出。接成一个直流全桥,调节测微头使梁到水平位置,调节电桥W1同样使F/V表显示零。重复4过程,将读出数据填入下表:位移X ( mm电压V ( mv)7. 在同一坐

10、标纸上描出V-X曲线,比较三种接法的灵敏度。七、注意事项:1. 在更换应变片时应将电源关闭。2. 在实验过程中如有发现电压表发生过载,应将电压量程扩大。3. 在本实验中只能将放大器接成差动形式,否则系统不能正常工作。4. 直流稳压电源不能打的过大,以免损坏应变片或造成严重自热效应。5. 接全桥时请注意区别各片子的工作状态方向。八、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1. 在同一坐标纸上描出V-X曲线,比较三种接法的灵敏度。2. 选择合适比例, 绘出单臂电桥的输出电压U0与其所对应的梁端位移x之间的关系曲线,计算出灵敏度。3. 在测量数据时,测微头向上和向下移动时,电路的输出有何不同?输入输出关系曲线是 否重

11、合?为什么?。实验2 金属箔式应变片一交流全桥一、实验目的:1 .交流供电的不平衡电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2 了解交流供电的四臂电桥的原理和工作情况。二、实验性质:验证性三、实验原理图2为交流全桥的一般形式。当电桥平衡时,Z1Z4 Z2Z3,电桥输出为零。若桥臂阻抗相对变化为 乙/Zi、 Z2/Z2、 Z3Z3、 Z4/Z4,则电桥的输出与桥臂阻抗的相对变化。交流电桥工作时增大相角差可以提高灵敏度,传感器最好是纯电阻性或纯电抗性的。交流电桥只有在满足输 出电压的实部和虚部均为零的条件下才会平衡。四、所需单元及部件 :音频振荡器、电桥、差动放大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 器、F / V表

12、、双平行梁、应变片、测微头、主副电源、示波器。五、 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音频振荡器5 KHz,幅度关至最小,F/ V表打到20V档,差动放大器增益旋至最大。六、实验步骤:1. 差动放大器调整为零:将差动放大器(+ )、()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F/V表输入端Vi相连,开启主、副电源后调差放的调零旋钮使F/V表显示为零, 再将F/V表切换开关置2V档,再细调差放调零旋钮使F/V表显示为零,然后关闭主、副电源。2. 按图2接线,图中 R1、R2、R3、R4为应变片; W1 W2 C r为交流电桥调节平衡网络,电桥交流激励源必须从音频振荡器的LV输出口引入。3. 用手按住振动梁(双平行梁) 的自由

13、端。旋转测微头使测微头脱离振动梁自由端并远离。将F/V表的切换开关置 20V档,示波器X轴扫描时间切换到0.1-0.5ms (以合适为宜),丫轴CH1或CH2切换开关置 5V/div,音频振荡器的频率旋钮置5KHz,幅度旋钮置1/4幅度。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网络中的W1和W2使F/V表和示波器显示最小,再把F/V表和示波器 Y轴的切换开关分别置 2V档和50mv/div,细调 W11和 W2及差动放大器调零旋钮,使F/V表的显示值最小,示波器的波形大致为一条水平线(F/V表显示值与示波器图形不完全相符时二者兼顾即可)。再用手按住梁的自由端产生一个大位移。调节移相器的移相旋钮,使示波器显示全

14、波检波的图形。放手后,梁复原,示波器图形基本成一条直线。4. 在双平行梁的自由端装上测微头,旋转测微头使F/V表显示为零,以后每转动测微头一周即0.5mm, F/V表显示值记录下表:位移X( mm电压V ( mV5.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所有旋钮置初始位置。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根据所得数据,作出 V X曲线,找出线性范围,计算灵敏度S=A V/A X,并与以前直流全桥实验结果相比较。实验3交流全桥的应用一振幅测量一、实验目的:了解交流激励的金属箔式应变片电桥的应用。二、 实验性质:验证性三、 实验原理:当梁受到不同的频率信号激励时,振幅不同,带给应变片的应力不同,电 桥输出也不同。若

15、激励频率和梁的固有频率相同时,产生谐振,此时电桥输出为最大,根据这一原理可以找出梁的固有频率。四、 所需单元及部件:音频振荡器、电桥、差动放大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 器、低频振荡器、电压表、示波器、主副电源、激振线圈。五、 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音频振荡器 5KHz,低频振荡器频率旋钮置5Hz左右,幅度置最小,差放增益置最大,主副电源关闭。六、实验步骤:1. 按图2接线,并且保持实验1、2的步骤。2. 关闭主副电源,将低频振荡器的输出Vo引入激振线圈的一端,激振线圈的另一端接地,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置中间位置,开启主副电源,双平行梁在振动,慢慢调节低频振荡器频 率旋钮,使梁振动比较明显

16、,如梁振幅不够大,可调大低频振荡器的幅度。3. 将示波器的 X轴扫描旋钮切换到0.1ms/div 级档,Y轴切换到50mv/div或0.1v/div ,分别观察差放输出端、相敏检波器输出端、低通滤波器输出端的波形。并描出各级波形。改变低频震荡器频率f (3-20HZ ),测得相应的电压峰峰值(低通滤波器输出Vp-p ),填入下表。画出f-Vp-p 曲线。f (Hz)3571012151720Vp-p ( mv)做完以上实验, 可反复调节线路中的各旋钮,用示波器观察各输出环节波形的变化,加深实验体会并了解各旋钮的作用。4. 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各旋钮置初始位置。七、思考题及实验报告要求:根

17、据所得数据,作出画出f-Vp-p曲线。实验4交流全桥的应用一电子秤之一一、实验目的:了解交流供电的金属箔式应变片电桥的实际应用。二、 实验性质:验证性三、 实验原理:即交流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调节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的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可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四、 所需单元及部件:音频振荡器、电桥、差动放大器、移相器、低通滤波器、F / V表、砝码、主副电源、双平行梁、应变片。五、实验步骤:1. 差动放大器调整为零,将差动放大器( + )、( )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F/ V表 输入端Vi相连,开启主、副电源后调差放的调零旋钮使F/ V表显示为零,再将F/ V表

18、切换开关置2V档,再细调差放调零旋钮使F/V表显示为零,然后关闭主、副电源。2. 按图2接线,图中 R1、R2、R3、R4为应变片; W1 W2 C r为交流电桥调节平衡网络,电桥交流激励源必须从音频振荡器的LV输出口引入。3. 按住振动梁(双平行梁)的自由端。旋转测微头使测微头振动梁自由端并远离。将F/ V表的切换开关置 20V档,示波器 X轴扫描时间切换到0.1-0.5ms , Y轴CH1或CH2切换开关置5V/div,音频振荡器的频率旋钮置5KHz,幅度旋钮置 1/4幅度。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网络中的 W1和W22,使F/ V表和示波器,显示最小,再把 F/ V表和示波器 Y轴的切换

19、开关分别置2V档和50mv/div,细调 W1和W2及差动放大器调零旋钮,使F/V表的显示值最小,示波器的波形为一条水平线(F/ V表显示值与示波器图形不完全相符时二者兼顾即可)。现用手按住梁的自由端产生一个大位移。调节移相器的移相旋钮,使示波器显示全波检波的图形:放手后,梁复原,示波器图形基本成一条直线,否则调节W1和W24. 在梁的自由端加所有砝码,调节差放增益旋钮,使F/ V表显示对应的量值,去除所有砝码,调 W1使F/V表显示零,这样重复几次即可。5. 在梁自由端(磁钢处)逐一加上砝码,把F/ V表的显示值填入下表。作出V-W关系曲线,并计算灵敏度 S=A V/A W V为电压变化率,

20、 W为相应的重量变化率。重量W(g)电压V(mv)6. 梁自由端放上一个重量未知的重物,记录F/ V表的显示值,得出未知重物的重量7. 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各旋钮置初始位置。六、注意事项:砝码和重物应放在梁自由端的磁钢上的同一点。七、思考题及实验报告要求:1.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V-W关系曲线,并计算灵敏度S=A V/A W2. 要将这个电子秤方案投入实际应用,应如何改进?实验5差动变压器性能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原理。2 了解音频振荡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等单元的作用。3 了解如何用适当的网络线路对残余电压进行补偿。4 .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实际应用。

21、二、实验性质:综合性三、实验原理差动变压器由衔铁、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线圈骨架等组成。初组线圈作为差动变压器激 励用,相当于变压器的原边,次级线圈由两个结构尺寸和参数相同的线圈反相串接而成,相当 于变压器的副边。差动变压器是开磁路,工作是建立在互感基础上,其原理及输出特性见图 所示。图3 变压器原理图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互感的基础上,当外面非电量变化,弓I起衔铁在螺线管中 的位置发生变化,导致初级线圈和两个次级线圈的互感系数发生变化,从而使两次级线圈上感 应的电压发生变化。又因为两次级线圈是反向串接的,输出电压是两个次级所感应的电压之差。由于差动变压器二只次级线圈的等效参数不对称,初级

22、线圈的纵向排列的不均匀性,二次级的不均匀、不一致,铁芯B H特性的非线性等,因此在铁芯处于差动线圈中间位置时其输出电压并不为零,称其为零点残余电压。四、 所需单元及部件:测微头、主副电源、差动变压器、振动平台、电桥、差动放大器、双线示波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F/ V表、音频振荡器、低频振荡器、激振器。五、 有关旋钮初始位置:音频振荡器 4KHz 8KHz之间,双线示波器第一通道灵敏度500mv/div ,第二通道灵敏度10mv/div,触发选择打到第一通道,主、畐U电源关闭。差动放大器的增益旋到最大。低频振荡 器频率钮置最小,幅值钮置中。六、实验步骤:(一)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1.

23、 根据图4接线,将差动变压器、音频振荡器(必须LV输出)、双线示波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线路。开启主、副电源,将示波器探头分别接至差动变压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观 察差动变压器源边线圈音频振荡器激励信号峰峰值为2V。基动变压器丄音频fi&K示波器2. 转动测微头使测微头与振动平台吸合。再向上转动测微头5mn,使振动平台往上位移。3. 往下旋动测微头,使振动平台产生位移。每位移0.2mm,用示波器读出差动变压器输出端的峰峰值填入下表,根据所得数据计算灵敏度S。S=A V/A X(式中 V为电压变化, X为相应振动平台的位移变化),作出V一X关系曲线。C音摄荡藝rX (mn)54.84.60.20

24、-0.2-4.8-5Vop-p(mv)(二)差动变压器零点残余电压的补偿1.接图5接线,音频振荡必须从LV插口输出, W1 W2 r,C为电桥单元中调平衡网络。图52. 开启主副电源,利用示波器,调整音频振荡器幅度钮使示波器一通道显示出为2伏峰峰值。调节音频振荡器频率,使示波器二通道波形不失真。3. 调整测微头,使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最小。4. 依次调整 W1, W2使输出电压进一步减小,必要时重新调节测微头,尽量使输出电压 最小。5. 将二通道的灵敏度提高,观察零点残余电压的波形,注意与激励电压波形相比较。经过补偿后的残余电压波形为 波形,这说明波形中有 分量。6. 经过补偿后的残余电压大小:

25、V残余p-p = Vop-p/100,与实验十未经补偿残余电压相比较。7. 实验完毕后,关闭主、副电源。注意事项:1. 由于该补偿线路要求差动变压器的输出必须悬浮。因此次级输出波形难以用一般示波器来看,要用差动放大器使双端输出转换为单端输出。2. 音频信号必须从 LV插口引出。(三)差动变压器在振动测量中的应用1. 按图6接线,调节测微头远离振动台(不用测微头),将低频振荡器输出 Vo接入激振振动台线圈一端,线圈另一端接地,开启主副电源,调节低频振荡器幅度钮置中,频率从最小慢 慢调大,让振动台起振并振动幅度适中(如振动幅度太小可调大幅度旋钮)咅频振荡器图62. 将音频钮置 5KHz,幅度钮置2

26、Vp-p。用示波器观察各单元即:差放、检波、低通输出的 波形(示波器 X轴扫描为 5 - 10ms/div , Y轴CH1或CH2旋钮打到 0.2-2V )。3保持低频振荡器的幅度不变,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用示波器观察低通滤波器的输出,读出峰-峰电压值记下实验数据填入下表:f(Hz)34567810122025Vp-p(V)4. 根据实验结果作出梁的振幅一频率(幅频)特性曲线,指出振动平台自振频率(谐振频率)的大致值。5. 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注意事项:适当选择低频激振电压,以免振动平台在自振频率附近振幅过大。七、思考:1. 根据实验结果,指出线性范围。2. 当差动变压器中磁棒的位置由

27、上到下变化时,双线示波器观察到的波形相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 用测微头调节振动平台位置,使示波器上观察到的差动变压器的输出端信号为最小,这 个最小电压称作什么?由于什么原因造成?实验6差动变压器的标定(静态位移性能)一、实验目的:1了解差动变压器测量系统的组成。2 了解差动变压器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二、 实验性质:验证性三、实验原理差动变压器由衔铁、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线圈骨架等组成。初组线圈作为差动变压器激励用,相当于变压器的原边,次级线圈由两个结构尺寸和参数相同的线圈反相串接而成,相当于变压器的副边。差动变压器是开磁路,工作是建立在互感基础上,其原理及输 出特性见图7所示。Lv 5KI1

28、Z谄一團虚图7变压器原理图四、 所需单元及部件:音频振荡器、差动放大器、差动变压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 通滤波器、测微头、电桥、 F/V表、示波器、主副电源。五、有关旋钮初始位置:音频振荡 4KHz 8KHz,差动放大器的增益打到最大,F/ V表置2V档,主、副电源关闭。六、实验步骤:1. 按图6接好线路。2. 装上测微头,上下调整使差动变压器铁芯处于线圈的中段位置。3. 开启主、副电源,利用示波器,调整音频振荡器幅度旋钮,使激励电压幅峰峰值为2V。4. 利用示波器和电压表,调整各调零及平衡电位器,使电压表指示为零。5. 给梁一个较大的位移,调整移相器,使电压表指示为最大,同时可用示波器观

29、察相敏检 波器的输出波形。6. 旋转测微头,每隔 0.1mm读数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作出V-X曲线,并求出灵敏度。X (mn)V (mv)实验7 差动变压器的应用一电子秤之二一、实验目的: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实际应用。二、 实验性质:验证性三、实验原理:即差动变压器的静态位移性能。通过对电路调节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的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可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四、所需单元及部件:音频振荡器、差动放大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F/ V表、电桥、砝码、振动平台、主副电源。五、 有关旋钮初始位置:音频振荡器5KHz、F/ V表打到2V档。六、实验步骤:1. 按图8接

30、线并调整好电路各个部分的零位。图8咅频振荡甜2. 开启主、副电源,利用示波器观察调节音频振荡器的幅度钮,使音频振荡器的输出为峰一峰值2V。3. 将测量系统调零(与实验1相同)。4. 适当调整差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在秤重平台上放上所有砝码时电压表指示不溢出。5. 去掉砝码,必要的话将系统重新调零。然后逐个加上砝码,读出表头读数,记下实验数据,填入下表:W(g)Vp-p(V)6. 去掉砝码,在平台上放一个重量未知的重物,记下电压表读数。关闭主、副电源。7. 利用所得数据,求得系统灵敏度及重物的重量。七、注意事项:1. 砝码不宜太重,以免梁端位移过大。2. 砝码应放在平台中间部位,为使操作方便,可

31、将测微头卸掉。实验8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的静态位移性能一、 实验目的:了解差动螺管式传感器的原理二、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三、所需单元及部件:音频振荡器、电桥、差动放大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频滤波器、电压表、测微头、 示波器、差动变压器二组次级线圈与铁芯、主副电源。四、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音频振荡器5KHz,幅度旋到适中位置,差动放大器增益适当,主、副电源关闭。五、实验步骤:2. 装上测微头,调整铁芯到中间位置。3. 开启主、副电源,音频振荡器频率置5-8KHz之间,以差放输出波形不失真为好,音频幅度为2Vp-p。用类似于实验十三的方法,利用示波器和电压表,调整各平衡及调零旋钮,使F/V表

32、读数为零(F/V表始终调不到零,说明差动变压器的铁芯不处在中间位置,可适当调节测微头)。4. 给振动平台一个大位移,从相敏检波器处观察示波器是否有幅值变化。调节移相器旋钮,使波形形成为全波整流的00或1800,然后接上测微头,转动测微头,同时记下实验数据,填入F表:位移X( mm电压V (mV作出V-X曲线,计算出灵敏度,比较此实验与实验十六的异同。5. 根据图15的结构,将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音频振荡器,电桥平衡网络,差动放大 器,相敏检波器,移相器,低通滤波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电路。将示波器探头分别接至 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相敏检波器的输出端。6. 转动测微头,脱离振动平台并远离,(

33、使振动台振动时不至于再被吸住,这时振动平台处于自由静止状态),开启主、副电源。7. 调整电桥平衡网络的电位器W1和W2,使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最小,这时差动放大器的增益旋钮旋至最大。(如果电桥平衡网络调整不过零,则需要调整电感中铁芯上下的位置)8. 为了使相敏检波器输出端的两个半波的基准一致,可调整差动放大器 的调零电位器。将低频振荡器输出接入激振线圈。9. 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旋钮、幅度旋钮固定至某一位置,使梁产生上 下振动。10. 调整移相器上的移相电位器,使得相敏检波器输出端的波形如图11. 将示波器探头换接至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12. 调节频率,调节时可用频率表监测频率,用示波

34、器读出峰峰值填入下表,并作幅频特性曲线,关闭主、畐U电源。f (Hz)3456789102030Vo ( p p)注意事项:1. 此实验只用原差动变压器的两次线圈,注意接法。2. 音频振荡器必须从 LV插口输出。3. 实验中,电桥平衡网络的电位器W1和W2要配合调整。4. 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需要调整示波器的灵敏度。思考题及实验报告要求:1. 作出V-X曲线,计算出灵敏度。并分析差动电感传感器的误差及线性度。2. 本实验中可代替电阻R1、R2作为平衡臂的元件还有哪些?3. 为什么采用相敏检波测量电路能够实现测量电压,鉴别相位及消除零点残余电压这三 个目的?4. 为何要移相器对音频振荡器的输出

35、移相后再作为参考电压输入到相敏检波器?相移的 大小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5. 本实验与实验十三比较相似,请指出它们的各自特点。6. 研究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的频率特性时,为何要保持音频振荡器输出电压的幅值?* 实验 8 差动螺线管电感式传感器特性一、实验目的: 通过该实验进一步掌握差动式测量电路的使用方法和螺线管电感式传感器的特性。二、实验性质: 设计性实验三、实验要求: 1参考差动变压器的实验原理,设计一个差动螺线管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线路,并进行位 移测量。2写出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对实验结果进行列表、分析、计算,画出其X V 曲线。3从理论和实际测试系统两个方面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4在进行具

36、体实验操作前先拟定实验方案,经实验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方能进入实验室操 作。四、可供实验设备: 音频振荡器、电桥、差动放大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频滤波器、电压表、测微头、 示波器。实验9电涡流式传感器的静态标定、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工作性能、实验性质:验证性三、实验原理电涡流传感器由平面线圈和框架组成,它和被测体两部分组成测试系统。当线圈中通以高频交变电流后,与其平行的金属片上产生电涡流,电涡流的大小影响线圈的阻抗z,而涡流的大小与金属涡流片的电阻率、导频率、厚度、温度以及与线圈的距离X有关,当平面线圈、被测体(涡流片)、激励源已确定,并保持环境温度不变,阻抗Z只与X距离有关

37、,将阻抗变化经涡流变换器变换成电压V输出,则输出电压是距离X的单值函数。四、 所需单元及部件:涡流变换器、F/ V表、测微头、铁测片、涡流传感器、示波器、振 动平台、主副电源。五、实验步骤:1. 装好传感器(传感器对准铁测片安装)和测微头。2. 观察传感器的结构,它是一个扁平线圈。3. 用导线将传感器接入涡流变换器输入端, 图9,开启主、副电源。将输出端接至 F/ V表,电压表置于 20V档,见F/学表图94. 用示波器观察涡流变换器输入端的波形。如发现没有振荡波形出现,再将被测体移开一些。可见,波形为 波形,示波器的时基为 卩s/cm,故振荡频率约为。5. 适当调节传感器的高度,使其与被测铁

38、片接触,从此开始读数,记下示波器及电压表的数值,填入下表。建议每隔0.10mm读数,到线性严重变坏为止。根据实验数据。 在坐标纸上画出 V X曲线,指出大致的线性范围,求出系统灵敏度。(最好能用误差理论的方法求出线性范围内的线性度、灵敏度)。可见,涡流传感器最大的特点是 ,传感器与被测体间有一个最佳初始工作点。这里采用的变换电路是一种 。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X(mm)Vp-p(v)V(v)六、注意事项:被测体与涡流传感器测试探头平面尽量平行,并将探头尽量对准被测体中间,以减少涡流 损失。实验10被测体材料对电涡流传感器特性的影响一、 实验目的:了解被测体材料对涡流传感器性能的影响。二、 实

39、验性质:验证性三、 实验原理:涡流效应与金属被测导体本身的电导率和磁导率有关,电导率越高,灵敏 度也越高。因此不同的材料就会有不同的性能。四、 所需单元及部件:涡流传感器、涡流变换器、铁测片、F/ V表、测微头、铝测片、振动台、主副电源。五、实验步骤:1. 安装好涡流传感器,调整好位置。装好测微头。2. 按图9接线,检查无误,开启主、副电源。3. 从传感器与铁测片接触开始,旋动测微头改变传感器与被测体的距离,记录F/ V表读数,到出现明显的非线性为止,然后换上铝测片重复上述过程,结果填入下表(建议每隔0.05mm读数):X(mm)V 铝(v)V 铁(v)根据所得结果,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被测体为

40、铝和铁的两条VX曲线,照实验十七的方法计算灵敏度与线性度,比较它们的线性范围和灵敏度。关闭主、畐U电源。可见,这种电涡流式传感器在被测体不同时必须重新进行工作。六、注意事项:1传感器在初始时可能为出现一段死区。2. 此涡流变换线路属于变频调幅式线路,传感器是振荡器中一个元件,因此材料与传感器 输出特性之间的关系与定频调幅式线路不同。七、实验思考题:铝测片和铁测片哪一个的灵敏度高,为什么?实验11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应用-振幅测量一、 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式传感器测量振动的原理和方法二、 实验性质:验证性三、实验原理电涡流传感器振动测量的原理:由于振动,使平面线圈与被测体的相对距离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41、引起被测体上的涡流量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导致线圈的阻抗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经过涡 流变换器使之转换成周期性的电压变化。四、所需单元及部件:电涡流传感器、涡流变换器、差动放大器、电桥、铁测片、直流稳压电源、低频振荡器、激振线圈、F/ V表、示波器、主副电源。五、 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差动放大器增益置最小(逆时针到底),直流稳压电源置 4V档。六、实验步骤:1. 转动测微器,将振动平台中间的磁铁与测微头分离,使梁振动时不至于再被吸住(这时振动台处于自由静止状态),适当调节涡流传感器头的高低位置(目测),以实验十七的结果 (线性范围的中点附近为佳)为参考。2. 根据图10的电路结构接线,将涡流传感器探头

42、、涡流变换器、电桥平衡网络、差动放大器、F / V表、直流稳压电源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线路 (这时直流稳压电源应置于土4V档),F/ V表置20V档,开启主、副电源。图103. 调节电桥网络,使电压表读数为零。4. 去除差动放大器与电压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与示波器连起来,将F/ V表置2V档,并将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与频率表的输入端相连。5. 固定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至某一位置(以振动台振动时不碰撞其他部件为好),调节频率,调节时用频率表监测频率,用示波器读出峰峰值填入下表,关闭主、副电源。f (Hz)325V ( p-p )七、思考题:1.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知道振动台的自振频率大致为

43、多少?2. 如果已知被测梁振幅为0.2mm,传感器是否一定要安装在最佳工作点?3. 如果此传感器仅用来测量振动频率,工作点问题是否仍十分重要?实验12电涡流传感器应用-电子秤之三一、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传器在静态测量中的应用。二、 实验性质:验证性三、 实验原理:即电涡流式传感器的静态标定原理。通过对电路调节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的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可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四、 所需单元及部件:涡流传感器、涡流变换器、F/ V表、砝码、差动放大器、电桥、铁测片、主、副电源。五、有关旋钮初始位置:电压表置20V档,差动放大器增益旋至最小。六、实验步骤:1. 按图10的电路

44、接线。2. 调整传感器的位置,使其处于线性范围的终点距离附近处(与被测体之间的距离为线性 终端处附近,目测)。3. 开启主、副电源,调整电桥单元上的电位器W1,使电压表为零。4. 在平台上放上砝码,读出表头指示值,填入下表:W(g)V(v)5. 在平台上放一重物,记上电压表读,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V- W曲线,计算灵敏度及重物的重量。说明:差动放大器的增益适当,视指示而定。七、注意事项:1. 砝码重物不得使位移超出线性范围。2. 做此实验应与电子秤之一、之二相比较。实验13霍尔式传感器的特性一直流激励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的原理与特性。二、 实验性质:验证性三、实验原理霍尔式传感器是由两

45、个环形磁钢组成梯度磁场和位于梯度磁场中的霍尔元件组成。当霍尔 元件通以恒定电流时,霍尔元件就有电势输出。霍尔元件在梯度磁场中上、下移动时,输出的 霍尔电势 v取决于其在磁场中的位移量X,所以测得霍尔电势的大小便可获知霍尔元件的静位移。四、 所需单元及部件:霍尔片、磁路系统、电桥、差动放大器、F/ V表、直流稳压电源、测微头、振动平台、主副电源。五、有关旋钮初始位置:差动放大器增益旋钮打到最小,电压表置20V档,直流稳压电源置2V档,主、副电源关闭。六、实验步骤:1. 了解霍尔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实验仪上的安装位置,熟悉实验面板上霍尔片的符号。霍尔 片安装在实验仪的振动圆盘上,两个半圆永久磁钢固定在

46、实验仪的顶板上,二者组合成霍尔传 感器。2. 开启主、副电源,将差动放大器调零后,增益置最小,关闭主电源,根据图11接线,W1 r为电桥单元的直流电桥平衡网络。图113. 装好测微头,调节测微头与振动台吸合并使霍尔片置于半圆磁钢上下正中位置。4. 开启主、副电源,调整W1使电压表指示为零。5. 上下旋动测微头,记下电压表的读数,建议每0.5mm读一个数,将读数填入下表:X(mm)V(V)关闭主、副电源。可见,本实验测出的实际上是磁场情况,磁场分布为梯度磁场,位移测量的线性度、灵敏 度与磁场分布有很大关系。6. 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各旋钮置初始位置。七、注意事项:1. 由于磁路系统的气隙较大

47、,应使霍尔片尽量靠近极靴,以提高灵敏度。2. 一旦调整好后,测量过程中不能移动磁路系统。3. 激励电压不能过大,以免损坏霍尔片。八、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1. 作出 V X 曲线,指出线性范围,求出灵敏度。2. 图中W1起什么作用?实验14霍尔式传感器的应用一电子秤之四一、 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在静态测量中的应用。二、 实验性质:验证性三、实验原理:即霍尔传感器的直流激励特性原理。通过对电路调节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的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可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四、 所需单元及部件:霍尔片、磁路系统、差动放大器、直流稳压电源、电桥、砝码、F/ V表、主副电源、振动平台

48、。五、有关旋钮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 2V, F/V表2V档,主、副电源关闭。六、实验步骤:1. 开启主、副电源,将差动放大器调零,关闭主、副电源。2. 调节测微头脱离平台并远离振动台。3. 按图11接线,开启主、副电源,将系统调零。4. 差动放大器增益调至最小位置,然后不再改变。5. 在称重平台上放上砝码,填入下表:W(g)V(v)6.在平面上放一个未知重量之物,记下表头读数。七、注意事项:1. 此霍尔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较小,所以砝码和重物不应太重。2. 砝码应置于平台的中间部分。八、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1. 根据实验结果作出 V- W曲线,求得未知重量。2. 由于霍尔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较小,

49、称重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实验15 压电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压电式传感器的原理。2 .理解压电式传感器的外形和特性。3 了解压电加速度计的结构、原理和应用。二、 实验性质:验证性三、实验原理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有源传感器(发电型传感器)。压电传感元件是力敏感元件,在压力、应力、加速度等外力作用下,在电介质表面产生电荷,从而实现非电量的电测。四、所需单元及设备:低频振荡器、电荷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单芯屏蔽线、压电传感器、双线示波器、激振线圈、磁电传感器、F/V表、主、副电源、振动平台。五、 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置于最小,F/ V表置2KHz档。六、实验步

50、骤:1. 观察压电式传感器的结构,根据图12的电路结构,将压电式传感器,电荷放大器,低通滤波器,双线示波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测量线路。并将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与频率表的输入 端相连。压电传感器电荷放大器低通滤波器示玻器2. 将低频振荡信号接入振动台的激振线圈。3. 调整好示波器,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固定至适中,测微头移开平行梁,低频振荡信号接入激振线圈n,调节频率,调节时用频率表(打在2K档)监测频率,用示波器读出峰峰值填入下表:f(Hz)571215172025V(p-p)七、思考:1.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知道振动台的自振频率大致多少?2. 试回答压电式传感器的特点。比较磁电式传感器输出波形的

51、相位差大致为多少?为什么?实验16压电传感器的引线电容对电压放大器的影响、电荷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 验证引线电容对电压放大器的影响。2. 了解电荷放大器的原理和使用。二、 实验性质:验证性一、实验原理压电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有两个作用:一是把压电式传感器的高输出阻抗变换成低阻抗输 出;二是放大压电传感器输出的弱信号。根据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等效电路,它的输出 可以是电压信号也可以是电荷信号。因此设计前置放大器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电压放大器, 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成正比;另一种是电荷放大器,其输出电压与输 入电荷成正比。四、 所需单元及部件:低频振荡器、电压放大器、电荷

52、放大器、低通滤波器、相敏检波器、 F/V表、单芯屏蔽线、差动放大器、直流稳压源、双线示波器。五、 有关旋钮的初始位置:按下低频振荡器的振动控制开关,低频荡器的幅度旋钮置于最小,F/V表置V表20V档,差动放大器增益旋钮至最小,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置于4V档。六、实验步骤:1. 按图13接线,注意低频振荡器的频率应打在5- 30Hz,相敏检波器参考电压应从直流输入插口输入,差动放大器的增益旋钮旋到适中。直流稳压电源打到土2V档。2. 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分别接到差动放大器和相敏检波器的输出端。3. 开启电源,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调节低频振荡器为谐振频率时,适当调节低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或W1,使差动放

53、大器的输出波形较大且没有明显的失真。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观察相敏检波器输出波形为00或1800, 900和-900,分别记录频率大小。4. 将屏蔽线换为导线,观察差放输出波形有无干扰,将导线加长,观察差放输出波形峰值 有无减少。6. 将电压放大器换成电荷放大器,重复4步骤。七、注意事项:1低频振荡器的幅度要适当,以免引起波形失真。2.梁振动时不应发生碰撞,否则将引起波形畸变,不再是正弦波。3. 由于梁的相频特性影响,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与激励信号一般不为 180 ,故表头有较 大跳动,此时,可以适当改变激励信号频率,使相敏检波输出的两个半波尽可能平衡,以减少 电压表跳动。八、思考:1. 相敏检波器输入含有一些直流成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