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综述3篇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综述3篇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综述3篇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综述3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综述3篇第一篇一、提倡合作探究,建构概念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提倡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合作探究中分析并解决问题。新课标中明确强调,数学活动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提倡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主动学习,从而形成知识的构建。就概念教学而言,因概念中包含了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而小学生很难分清其本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尤为重要。以“认识分数”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以简单的“分物品”案例来复习平均分,然后以“分蛋糕”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活动中,教师先演示两个同

2、学要分吃一个蛋糕,然后将其平均分为2份,提问“每个学生得到了蛋糕的几份(1份)”,此时教师追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并明确分数的概念,并演示分数的书写和分数线、分母、分子,提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另一份呢?(也是这个蛋糕的1/2)”为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教师以“折纸涂色”游戏来引导学生分出1/2。接着提出问题:“如果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怎么表示?如果平均分成4份呢?”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继续探究并汇报,汇报后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书写。从该案例中不难看出,在合作探究中,

3、教师始终是主导,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达成一致认识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这样才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知识构建。二、加强概念应用,培养技能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要让教师从以书本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走向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概念教学而言,注重的是让学生在构建概念的基础上应用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应用中深化理解概念,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其成功满足感。首先,要注重结合具体概念而设计活动任务引导学生应用。如在学习“对称、平移和旋转”后以“制作对称图形”“我也会平移”

4、等活动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对称图形和平移的概念。又如在“24时记时法”的教学后以“我的生活我做主”来引导学生利用24小时记时法制作作息表,在活动中体会24小时记时法的应用,同时可以以“我发现的24小时记时法”为课后活动任务,引导学生就生活中(如银行、餐厅、电影院等的营业时间)的24小时记时法进行观察并记录。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学习并理解概念。如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学习“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师引导学生将长方形的长和宽剪短变成一样长,然后看如何计算。又如在学习“认识比”中以“分数的基本性质”复习为迁移,引导学生在理解分数基本性质基础上理解“比”的内涵。三、总结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5、,概念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教师要注重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学生实际而引入概念,以合作探究方式来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理解概念的本质特点,在应用概念中形成技能,这样才能提高概念教学效率,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奠定基础。第二篇一、当代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学习的现状对于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小学生而言,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加强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但是仍然一看到应用题就会产生“头痛”的感觉。然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强的学生而言,对应用题更是“相看两相厌”。由此来看,小学生通过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并不能够真正发挥应用题的实际效用,并且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应用题的得分率并不高。针对以上小学生

6、对数学应用题学习的现状来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越来越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才能增强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分数,其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模式,有待进一步的探究。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模式探究数学应用题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上。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完全可以将数学应用题当中的情景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进行准确的结合。不但增强学生们对不同题型应用题的理解能力,更扩散了学生们的思维空间,加强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最终达到将数学应用题的实际效用(即:解决生活实际困难)进行有效发挥。由于篇幅原因,笔者主要针对数学

7、应用题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即:数学应用题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具体详细的举例论述,进而证实该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例如: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有这样一道让同学们头疼的应用题,如下: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同学们一看到这类题,便出现极大的反感情绪,其原因是因为小学生并不能够对该类题型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等式关系,推理能力还不强,并不能够将这简短的二十几个汉字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因此,出现列不出等式、找不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对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失去信心、甚至出现极大的反感情绪。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以实际生活交易的方法,帮助同学们顺利完成

8、对该类应用题型的理解,并加深了同学们对该类题的解题思路。我们可以找来四根树苗,再用一张纸在上面写上48元,象征着学生们每个人的手里一共都有48元钱,然后,分别请同学们来到讲台与老师进行应用题目当中的模拟交易。数学老师扮演树苗的供应商,由学生来扮演树苗的购买者。学生要到老师这里购买3颗树苗,这时树苗供应商给出的信息是:我们现在正在做促销活动,每颗树苗16元,但是您一次买三颗我们会白送您一颗。于是学生将在大脑中产生思考,每颗树苗16元,那么我买三颗一共要花多少钱?即列出相应的等式:163=48(元)。至此,学生准确理解并求出了三颗树苗实际要花的价钱。当学生将手中的48元钱付给树苗供应商(即:数学老

9、师)时,供应商给出下一条信息:同学别走,我们这儿现在正在做活动呢,您一次买三颗我们还要白白送您一颗呢!于是学生接过供应商白送的一棵树苗,相当于自己刚刚花了48元钱一共买了3+1=4颗树苗。这时学生会思考:4棵树苗一共花了48元钱,实际上学生每棵树苗只花了484=12(元)。至此,学生们准确的理解并求出了48元钱买了4颗树苗,并且每颗树苗的实际价钱。在此基础上,再回到同学们不愿面对的困难的应用题目中,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就迎刃而解了。即:用每颗树苗原来的价钱为16元,减去4颗树苗平均的价钱为12元,每颗便宜的价钱就等于16-12=4元。整个解题过程思路清晰,并且让同学们深入接触到应用题目分

10、析的过程中,将类似的应用题目与实际生活准确结合,深入理解该类应用题目的解题思路,增强了数学应用题课堂的气氛,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们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这对提高学生数学应用题的分析、理解以及数学分数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三、结语数学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作为重点课程,但是随着数学应用题课堂的愈加枯燥、乏味,以及应用题目的逐渐加深,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越来越产生厌学和恐惧的心理,最终导致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下降的普遍现象。因此,研究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分数有极大的帮助。本文重点介绍的数学应用题与实际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已经过了具体的实践

11、检验,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培养学生数学应用题学习兴趣的好方法。第三篇一、反复化,巩固数学思想一种能力、方法、思想的养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通过一次的强化就实现教育的目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中,既要在合适的时机中反复落实,也要通过学生的自主练习反复强化和巩固。例如,小孩子都有想知道结局的思想,为此,在教学中我渗透数的极限思想,告诉他们有很多东西都是无限的。在学习自然数时,我通过数的不断增加,让他们体验自然数的无穷无尽,由于自然数的无限性,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奇数、偶数的无限性。在学习小数时,通过在小数点后不断增加数字,让他们又感知了小数点后数字的无限性,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学生又

12、懂得了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无限性。这样的无限思想,在学习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我让学生们把梯形的上底看作无限小,约等于零,这样梯形与三角形又具有了相似性。通过这样的反复渗透,学生理解了自然界中无限存在的客观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二、系统化,深化数学思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如同数学知识是系统地存在的和系统地落实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具有系统性,需要教师立足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至少是立足于小学六年的时间,系统化地渗透和贯彻,实现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培养,形成系统的方法。例如,函数的概念在小学还没有涉及,但是函数的思想已经存在,在教学中,是这样贯彻的。在低学段,出现了数字填空的内容,其实就是函数思想

13、的启蒙。如,8-()=(),10-()=(),()-=(),在教学中,我使用相应的数字卡片,让学生们去填,感受填进的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到了中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字母表达的公式,如面积公式S三角形=(底高)2,这其实就是一个函数,在教学中,就需要渗透函数的思想,让学生懂得用函数的眼光去看待。到高学段,学习比例知识时,就包含着函数的知识,比例的连量之间其实就是一种函数,通过生活中的比例现象,让学生感知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为将来的函数学习打下基础。在这样系统化的学习后,学生将来进入初中,学习函数知识也就水到渠成了。三、显性化,催化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数学学习的规律,是本质性的东西,如果通过抽象的方法去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因此,通过一定的数学载体,直观化地表达出数学思想方法,能让学生们有一个显性的认识,有利于实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的内容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通过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后,帮助他们归纳这样的数学方法。在教学分数除法时,我进行了转化思想的显性应用。出示例题:1/41/8,3/54/9,然后告诉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转化的方式,解决这两个问题。学生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