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最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可修改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地球河外星系太阳飞机陨石流星体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宇宙间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各种物质通称为天体,但天体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称为天体。地球属于行星,是天体,符合题意;河外星系属于天体系统,不是单个天体,不符合题意;太阳属于恒星,是天体,符合题意;飞机属于地球天体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不符合题意;陨石是落在地球上的天体部分,不属于天体,不符合题意;流星体属于天体,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2.管子

2、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水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使面向太阳的一侧气温不至于过高,背向太阳的一侧气温不至于过低,使地表温度适宜,为液态水存在创造条件,故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地表形成大气层,和液态水存在关系不大,不符合题意。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和液态水的存在关系不大,不符合题意。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表温度不高又不低,

3、非常适宜,为液态水存在创造条件,故正确。综上,A正确。故选:A。【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是稳定的太阳光照提供了光和热;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是: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太阳活动高峰时会发生太阳风暴现象,其产生的高速带电离子流往往给地球造成严重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 )A. 极昼和极夜B. 黑子和耀斑C. 太阳风和磁暴D. 光球和色球4. 耀斑爆发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有( )A. 全球各地地震频繁B. 我国东北地区出现极光C. 长

4、波通讯衰减或中断D. 引发“磁暴”现象【答案】3. B 4. D【解析】【3题详解】极昼和极夜不是太阳活动现象,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其它太阳活动随着它们变化而变化,选项B符合题意。磁暴不是太阳活动现象,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排除C。光球和色球是太阳大气的层次,不是太阳活动现象,排除D。【4题详解】地球上的地震活动与太阳活动无关,排除A。极光出现在两极地区,我国东北地区不可能出现极光,排除B。太阳活动通过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不是长波通讯,排除C。太阳活动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磁场,引发“磁暴”现象,选项D符合题意。【点睛】太阳活动

5、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高峰年会使得地球极端天气增多,影响许多地区的降水量变化,从而影响地球气候;太阳活动放射出的强烈射电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和地球磁场,从而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和产生磁暴现象;太阳活动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受地球磁场影响,向两极运动,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5. 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纬度低海拔较高云量少,晴天多上空臭氧少A. B. C. D. 6.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A. 青藏高原B. 四川盆地C 山东半岛D. 东南丘陵【答案】5. C 6. A【解析】【5题

6、详解】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区和内蒙古高原地区,前者纬度较低,后者纬度较高,因此不符合题意。两地均为高原地形,海拔较高,空气密度较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符合题意。青藏高原因海拔高,水汽少,导致云量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内蒙古高原深居内陆,水汽水,导致云量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符合题意。内蒙古高原上空臭氧含量正常,且臭氧含量对太阳辐射总量影响不大,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6题详解】图中显示,青藏高原为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区,四川盆地为太阳辐射总量贫乏区,山东半岛和东南丘陵为太阳辐射总量可利用区,由此推断,青藏高原的太阳能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

7、电站,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点睛】影响地表太阳辐射量的因素:纬度和季节因素(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大气透明度、天气与气候、地势高低、污染程度等差异。7.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黄昏即指图示为昏线,昏线是顺着自转方向由白天即将进入黑夜的界线,晨线是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即将进入白天的界线,根据图示,ABCD分别为晨线、昏线、晨线、晨线。据此分析本题选B。【点睛】昏线是顺着自转方向由白天即将进入黑夜的界线,晨线是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即将进入白天的界线。8.关于遵义和北京两地的自转速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两地

8、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遵义大于北京D.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遵义小于北京【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自转角速度的规律:除两极点外,处处相等;线速度的规律: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遵义和北京相比,纬度低于北京,故北京和遵义两地的角速度相等,而线速度北京小于遵义,选C。【点睛】地球自转角速度的规律:除两极点外,处处相等;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第十九届亚运会于2018年8月18日-9月2日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东七区)举办,开幕式于当地时间8月18日19时举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9. 在美国洛杉矶(西八区)的小明想收看开幕式直播,应在

9、当地时间A. 18日11时B. 19日3时C. 18日4时D. 18日7时10. 本次亚运会期间,遵义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A. 昼短夜长B. 昼夜等长C. 昼渐短夜渐长D. 昼渐长夜渐短【答案】9. C 10. C【解析】【9题详解】美国洛杉矶位于西八区,雅加达位于东七区,洛杉矶位于雅加达以西15个时区,即晚15个小时,当雅加达(东七区)当地时间8月18日19时举办开幕式时,洛杉矶的当地时间(区时)为18日4时,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10题详解】本次亚运会于2018年8月18日9月2日期间举办,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北半球各地白昼缩短、黑夜增长,遵义位于北半球,因此昼渐短、夜渐长

10、,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D。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不属于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因此排除A、B。11.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初始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后的方向)()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故图示A、C、D项中面对初始方向,运动方向向左偏,故判断位于南半球,而B图示面对初始方向,运动方向向右偏,故判断位于北半球,B项符合题意。北京时间2017年12月13日5时41分分,伊朗(30.8N,57.25E)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千米。地震发生后,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图。读图,完成

11、下面小题。12.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内核B. 下地幔C. 外核D. 地壳13. 下列有关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丙为莫霍界面B. 先到达地面的是甲波C. 丁为古登堡界面D. 先到达地面的是乙波【答案】12. D 13. B【解析】【12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约1千米,而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达33千米,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选项D符合题意。内核、下地幔、外核位于深度660千米以下地区,因此此次地震不可能位于这些圈层,排除A、B、C。【1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甲地震波传播速度较快,为纵波,乙地震波传播速度较慢,

12、有些部位不能传播,为横波,丙界面处横波消失、纵波陡然减速,为古登堡面,A错误;丁界面处横波和纵波明显增速,为莫霍界面,C错误。因甲波传播速度快,应先到达地面,B正确。因乙波传播速度慢,应后到达地面,D错误。【点睛】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两种:纵波和横波。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高于横波。读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4.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为太阳长波辐射B. 为大气逆辐射C. 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D. 晴朗的夜晚辐射量较强15. 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 增强,减弱B.

13、减弱,增强C. 增强,减弱D. 减弱,增强16. 冬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图中箭头能表示其原理的是()A B. C. D. 【答案】14. C 15. B 16. D【解析】【14题详解】据图判断,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短波辐射,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A错。为太阳辐射,不是气逆辐射,B错。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为地面辐射,C对。为大气逆辐射,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量较弱,D错。【15题详解】多云的天气,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即减弱,使得白天气温不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即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使

14、得夜晚气温不太低,从而导致昼夜温差较小,由此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16题详解】人造烟幕增加空气在的颗粒物含量,从而增加大气逆辐射,使得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近地面大气降温减慢,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农作物受冻,图中箭头为大气逆辐射,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17.下图中热力环流正确画法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基本特征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故错误;晚上的海陆之间,陆地气温较海洋低,故陆地上应该为下沉气流,海洋上形成上升气流,故错误;城市热岛效应,市区形成上升气流,郊区为下沉气流,故错误;白天,草地气

15、温上升较慢,气流下沉,裸地气温较高,气流垂直上升,故正确,B项正确。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 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A. B. C. D. 19. 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可能多阴雨天气B. 乙地气压较甲地高C. 处气压比处低D. 处气温比处高【答案】18. B 19. C【解析】【18题详解】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表明,近地面甲处等压面向上凸,表示气压高,应为下沉气流,排除A、D。图中近地面乙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表示气压低,应为上升气流,排除C。近地面气流由气压较高的甲地流向气压较低的乙地,高空相反,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16、【19题详解】根据前题判断,甲地为高气压,以下沉气流为主,不易成云致雨,A错。根据前题判断,乙地气压较甲地低,B错。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表示气压低,处等压面向上凸起,表示气压高,因此处气压比处低,C对。处、处离地面的高度相同,其气温高低取决于甲、乙两地的气温,按照热力环流的原理,甲处气压高,应是空气冷却下沉的结果,乙处气压低,应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的结果,因此甲处气温比乙处气温低,由此推断,处气温比处低,D错。读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甲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情况。回答下列各题。20. 图中地点一定位于( )A. 北半球B. 南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21. 乙点与甲点相比,风速大小的情

17、况是( )A. 相等B. 甲大于乙C. 乙大于甲D. 无法判断【答案】20. B 21. C【解析】【20题详解】近地面的大气受三力作用,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形成风的原动力,方向垂直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据图可知,A垂直等压线,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B为风向,C为地转偏向力,D为摩擦力。风向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偏转,可判断为南半球地点的风。故选B。【21题详解】同一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据图可知,甲地等压线稀疏,乙地等压线密集,则风速乙地大于甲地。故选C。22.某学校地理兴起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8、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读下图完成下题。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 大气的温室效应B. 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C. 气温的日变化D. 大气的热力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该实验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代表不同的下垫面,主要目的是测试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B对。玻璃箱没有封顶,不是测大气的温室效应,A错。一次测量,不能表示气温的日变化,C错。不能体现大气的热力运动,D错。【点睛】不同下垫面的比热容不同,吸热、放热速度有差异

19、,不同下垫面的气温不同,体现出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温室效应试验时,箱子是封闭的。气温日变化的测量,是一日内连续几个时间点记录温度。二、填空题23.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C、D中表示短波辐射是_,表示长波辐射的是_、_。(2)B小于C的原因是_。(3)E表示_,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_。(4)A称为_,有云的夜晚A_(大,小)。【答案】 (1). C (2). A (3). D (4). 大气削弱作用 (5). 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 (6). 地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7). 大气逆辐射 (8). 大【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为材

20、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辐射的波长特征、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据图判断,A表示大气逆辐射,C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D表示地面辐射,其中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属于长波辐射。(2)据图判断,B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而C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由于大气会反射、散射和吸收部分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小于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3)据图判断,E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通过直接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因此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4)据图

21、判断,A表示大气辐射中射向地面的部分,由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A)大。【点睛】因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基本透明,而对地表长波辐射具有强烈的选择吸收,大气吸收了长波辐射,同时又放射长波辐射,其中一部分逸向太空,另一部分又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地表和低层大气,从而使有大气存在使地表的实际温度高于无大气存在时地表的平均温度。大气层的这种增温作用即为大气保温效应。2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2)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大气垂直运动状况分别是:甲地是_气流,天气状况多为_(阴雨/晴朗)乙地是_气流,天气状况多为_(阴雨/晴朗)

22、。(3)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地。【答案】 (1). 甲 (2). 上升 (3). 阴雨 (4). 下沉 (5). 晴朗 (6). 乙甲丁丙 (7). 水平气压梯度力 (8). 乙【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某地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热力环流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详解】(1)图中显示,位于高空的丙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表示气压较低,则近地面的乙处气压较高,下沉气流为主,按照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判断,乙处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位于高空的丁处等压面向上弯曲,表

23、示气压较高,则近地面的甲处气压较低,上升气流为主,按照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判断,甲处气温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由此判断,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甲地。(2)根据上题判断,甲地为低气压,应为上升气流,空气上升,气温下降可能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凝结,出现阴雨天气。根据上题判断,乙地为高气压,应为下沉气流,空气下沉,气温上升,不可能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凝结,出现晴朗天气。(3)根据第(1)题判断,乙地气压比甲地高,丁地气压比丙地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甲地气压比丁地高,按气压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乙甲丁丙。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使得空气由高气压向低气压运动,便形

24、成了风,因此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4)城市因排放的废热多,气温比郊区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而郊区气温较低,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气压。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乙地。25.下图太阳光照图,图中D点为太阳直射点,完成下列各题。(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2)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 。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3)将图中A、B、D各地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 ;A、B、D角速度的对比是 。(4)A、B、D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是 ,A、B、D三地按白昼由长到短进行排序 。(5)图中各点中,地方时为正午12:00的点是 ,地方时比B晚2小时的点是 。(6)此时此刻,B点昼长是 ,C点的昼长是 。【答案】(1)夏至 夜半球(下图)(2)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昼长夜短(3)BDA;ABD(4)DB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