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池和好氧池调试[苍松参考]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6/45f09cd9-4a2b-4e8b-8d41-224ad2a7ec06/45f09cd9-4a2b-4e8b-8d41-224ad2a7ec061.gif)
![厌氧池和好氧池调试[苍松参考]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6/45f09cd9-4a2b-4e8b-8d41-224ad2a7ec06/45f09cd9-4a2b-4e8b-8d41-224ad2a7ec062.gif)
![厌氧池和好氧池调试[苍松参考]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1/6/45f09cd9-4a2b-4e8b-8d41-224ad2a7ec06/45f09cd9-4a2b-4e8b-8d41-224ad2a7ec06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厌氧调试2.1.1接种污泥的选择与处理可引进同类特征废水的污泥接种,应尽量选用含甲烷菌多的污泥,如城市废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污泥,经脱水的厌氧、好氧污泥,以及长期贮存、排放废水的阴沟、水塘污泥等。对过稠的接种污泥,可用水稀释、过滤、沉淀,去除污泥中夹带的大颗粒固体和漂浮杂物。2.1.2影响调试的因素影响调试的因素,除接种污泥外,还有废水的水质特征、有机质负荷和有毒污染物负荷、环境条件、填料种类等。厌氧调试所需时间较长,一般1624周不等。pH值pH值变化将直接影响产甲烷菌的生存与活动,厌氧池pH值应维持在6.57.8之间,最佳范围在6.87.5左右。厌氧池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正常运行时,进水
2、pH值可略低于上述值。温度采用中温调试。大多数产甲烷菌的适宜温度在中温3540之间,中温条件下,产甲烷菌种类多,易培养驯化、活性高。应控制厌氧池温度波动范围一般1d不宜超过2,避免温度超过42。碱度合理的厌氧池碱度(以CaCO3计)范围为20004000mg/L,基质的碳、氮、磷比例及微量元素厌氧处理要维持正常运行,废水中必须含有足够的细菌用以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的化合物。甲烷菌的主要营养物质为氮、磷、钾和硫及其它必需的微量元素。厌氧池中营养物质比例一般取BOD5:N:P(200300):5:1,而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铁微电解池中主要营养物质的比例一般取BOD5:N:P100:5:1。细菌所需要的
3、微量元素非常少,但微量元素的缺乏能够导致细菌活力下降,在调试阶段应加适量的微量元素。2.1.3厌氧池调试操作将接种污泥投入厌氧池,用稀释的废水浸泡2d,调节厌氧池内pH值约在7.07.5之间。向厌氧池注入生产废水约1/3池容,再补充生活废水至设计容量,调试初始应采用较低负荷,一般约为正常运行负荷的1/61/4,或取0.10.3kgCOD/(m3d)。按约1/4设计处理量连续进水。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中厌氧池无回流泵,在调试阶段,应安装临时回流泵,将厌氧池出水回流,以增加池内生物菌数量,以免污泥大量流失,回流比约1:4。生物接触氧化池同期进行调试,为防止调试阶段厌氧池高浓度废水对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冲击
4、,应控制从厌氧池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废水量。应注意池内的温度变化,升温不能过快。当厌氧池出水pH6.5时应增加进水中的碱量,要及时对pH进行检测。在上述情况下稳定运行23周,可逐步提高厌氧池容积负荷。每次提高0.3kgCOD/(m3.d)左右,稳定运行时间2周左右。在此期间,应注意观察厌氧池出水情况,若pH降低,应加大投碱量,若调整负荷后发生异常应采取降低负荷或暂时停止进水等措施,待稳定后再提高负荷。若出水水质效果好且稳定时,可逐步加大从厌氧池到生物铁微电解池的水量,最终实现厌氧池出水全部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当厌氧池进水浓度提高至原水浓度,直接进水,应经10d稳定观察,正常运行,可逐步取消回流
5、泵。正常的成熟污泥呈深灰到黑色,带焦油气,无硫化氢臭,pH值在7.07.5之间,污泥易脱水和干化。当进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并取得较高的处理效率,产气量大,含甲烷成分高时,可认为厌氧调试基本结束。3 好氧生化处理调试操作将从外运来的活性污泥投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泥量为池容的0.010.05。将预曝气调节池废水泵入生物接触氧化池1/51/3池容,再加满自来水,控制此时生化池水中的pH值为7或稍大于7,由于此时池内污染物浓度较高,不必加入营养物和碳源。启动罗茨鼓风机,闷曝(不进水连续曝气)8h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0.5h,再继续闷曝,以后曝气每隔8h可停止曝气静置沉淀0.5h然后继续曝气。闷曝气1d后
6、,可从调节池少量补充废水。在曝气过程中要控制生化池中溶解氧含量在24mg/l之间,并需测试污泥沉降比,若该值逐渐减少,说明这些污泥已粘附在填料上每天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更换约1/3池容的废水,经过数日闷曝气、静置沉淀、补充废水之后,可以按设计流量的1/31/2连续水。为防止进水量太小影响潜水废水泵的寿命,在废水泵安装时,应在泵后安装一带闸阀的回流支管,使一部分通过支管回流至调节池。驯化与培菌同时进行,挂膜速度很快,一般一周后在填料表面上,就可以看到有很薄的一层膜。若微生物膜增殖正常,约7d后,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一部分可流入沉淀池,一部分仍然回流至调节池。即可连续进水、回流。大约20d后,填料上
7、将挂上一层橙黑色生物膜,可按设计水量进水。在此情况下能稳定运行1个月左右,这时挂膜基本完成,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此时应密切注意监测水质变化情况,避免负荷突变对生化池造成冲击。若液面有大量泡沫产生且数量不断增加,覆盖生化池,说明曝气量过大或有大量合成洗涤剂与其它物质进入,应减少曝气量,投加除泡剂,也可以在生化池周边安装自来水蓬头喷淋去除泡沫。随着时间的延长,生物膜开始新陈代谢,老膜开始剥落,出水中出现悬浮物,标志着挂膜阶段结束,可进入正常运行。2.2.3生化池运行状态判断生化池运行状态可根据以下情况判断:颜色:运行良好时混合液呈棕褐色,且色泽鲜明;运行恶化时呈深褐色或黑色。气味:运行良好时不产生
8、讨厌气味,应为略带霉味的泥土气味;运行恶化时废水有一种类似腐败的鸡蛋的恶臭味。泡沫:在生化池内出现少量的泡沫,属正常现象;在出水中出现白色泡沫翻滚,表示悬浮固体浓度过高。pH值:运行正常,pH值应在6.58.5之间,若下降,可能是曝气过量,有毒物质进入,可加入生石灰(或工业Na2CO3)进行调节。当厌氧池调试完成之后,好氧生化池运行正常,整个调试工作基本结束。3 确定工艺控制参数设计的工艺控制参数是在预期的水量、水质条件下确定的,而实际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其水量、水质往往与设计有较大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实际的水量、水质情况来确定适合的工艺控制参数,以保证正常运行,并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
9、尽可能地降低能耗。工艺控制参数需确定的重要的工艺控制参数有:进水泵房的控制水位、砂浆沉砂池排砂周期、池氧化还原电位ORP、污泥浓度MLSS、污泥回流比R、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数SVI、污泥龄SRT、剩余污泥排放周期及日排放量等。其中影响能耗的主要因素是进水水位的高低和污泥浓度MLSS的大小,影响脱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池污泥龄SRT。确定方法1)进水泵房水位在保证进水系统不溢流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在高水位运行;2)依据砂水分离器处理能力与砂浆沉淀池体积的对比来确定排砂周期;3)生化池ORP主要根据厌氧池放磷情况、好氧池吸磷和硝化的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厌氧池的DO小于0.2 mg/L,好氧池的DO约为2.0mg/L;厌氧池的ORP小于-250mV,好氧池的ORP大于40mV;4)通过对厌氧池、好氧池进行监测,当明显存在磷的释放和吸收时,厌氧池的硝酸盐在0 .5mg/L以下;5)出水氨氮下降时,TP值上升,脱氮与除磷之间存在矛盾,运行中应兼顾两个指标,即努力控制降低回流污泥中NO3-N对生物除磷的影响;6)要想得到良好的除磷效果,污泥龄应低于12d(比设计值低),否则除磷效果不稳定;7)污泥浓度MLSS根据污泥负荷来确定,设计污泥负荷为0.08kgBOD5/kgMLSSd,因此污泥浓度MLSS应维持在3.0g/L左右;8)若BOD5较低时,应以除磷为主,调节剩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漫制作合同范本
- 农村地抵押合同范例
- 买卖鞋合同范例
- 公路发包合同范本
- 买断企业产品合同范本
- 代办检测合同范本
- 企业bt项目合同范本
- 三方工程合同范本
- 冷库改造项目合同范本
- 包干服务合同范例
- 稿件修改说明(模板)
- 血液透析安全注射临床实践专家共识解读
- GB/T 41873-2022塑料聚醚醚酮(PEEK)树脂
- SB/T 10940-2012商用制冰机
- GB/T 25945-2010铝土矿取样程序
- GB/T 16604-2017涤纶工业长丝
-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小学综合素质写作题及范文
- GB 18451.1-2001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
- PDCA患者健康教育-课件
- 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课件
- 格力多联机系列can通讯协议第五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