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新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ppt课件_第1页
鄂教版新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ppt课件_第2页
鄂教版新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ppt课件_第3页
鄂教版新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ppt课件_第4页
鄂教版新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食物与消化,一、填空题,1.人需要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矿物质等要营养物质,2.含有的脂肪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 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后通常会变蓝;含有蛋白质 的食物放在火上烧,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气味,3.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 只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用 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不要 碰倒酒精灯,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 用湿抹布扑灭,4.脂肪和淀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组 成身体的主要物质,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我们 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发育和 调节生理功能

2、必需的物质;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之一。铁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5.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牛奶、大豆、虾米 海带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钙;猪肝、瘦肉、菠菜等食 物中含有丰富的铁;海带、紫菜等许多产品中含碘量 较高,6.大块食物在口腔经过咀嚼被磨碎,7.营养搭配要平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二、选择题,1.下面食物中,不是主食的是( )。 A.米饭 B.馒头 C.米酒 D.面条,2.下面食物中,滴了碘酒可以变蓝的是( )。 A.胡萝卜 B.黄瓜 C.土豆 D.白菜,3.下面食物中,不是同类的是( )。 A.牛肉 B.五花肉 C.鸡肉 D.豆浆,C,C,D,8.人体的不同消化器官能分泌

3、不同的消化液:口腔 分泌唾液,胃分泌胃酸,肝脏分泌胆汁,小肠分泌 肠液这些帮助人体消化食物,三、判断题,1.按食物的来源分类,豆腐属于动物类食物。(,2.给食物分类可能加深我们对食物的认识。 (,3.食物有很多分类标准,我们可按不同的标准将食物 分成不同的种类。 (,4.按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成主食和副食。 (,5.油炸的食品很好吃,所以我们要经常吃。 (,6.点燃酒精灯,没有火柴时可以用另一只酒精灯来 引燃。 (,7.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8.用完酒精灯,可以直接用嘴吹灭。 (,9.碰倒点燃的酒精灯后应立即用水浇灭。 (,10.我正在长身体,所以每天要多吃肉,少吃蔬菜和

4、 水果。 (,11.我没有用手摸脏东西,所以饭前不用洗手。 (,12.我们要按时吃饭,细嚼慢咽。 (,13.我们每天要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14.咸菜很下饭,可以多吃咸菜。 (,15.虽然油炸食品的热量高,但小孩的运动量大, 可以多吃油炸食品。 (,16.薯片属于五谷类食物,可以多吃点。 (,8.填写营养平衡膳食宝塔食物名称,谷薯类,蔬菜类,肉 蛋,奶大豆,盐油,四、连线题,肉 植物类食物 蔬菜 水果 动物类食物 虾米 牛奶,口腔 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并且 产生胃酸,进一步消化食物 食道 分泌胆汁,帮助消化食物 消化 胃 嚼碎食物,唾液初步消化 食物 肝 吸收结肠内食物残渣中的 水分 小

5、肠 能蠕动,帮助运输食物进入 胃部 大肠 产生肠液,帮助消化、吸收 食物里的营养物质,五、按正确顺序排序,一)按食物到餐桌上的过程排列正确顺序:A.插秧 B.收割稻谷 C.育秧 D.晒稻谷 E.做成米饭 F.加工成大米 G.稻谷成熟 正确顺序,C A G B D F E,二)按食物在人体内“旅行”的过程排列正确顺序: A.食道 B.口腔 C.小肠 D.胃 E.大肠 正确顺序,B A D C E,六、简答题,为了保护消化器官,我们应当养成哪些健康饮食习惯,答: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第二单元 溶解与分离,一、填空题,1.食盐和白糖都能溶解在

6、水中,2.50毫升水能溶解18克盐,50毫升水能溶解100克糖,3.用量筒取水时,水面的弯圆面的最低点要与所要量取 的刻度线相平,观看时眼晴与相平,4.海水里含有很多盐,5.把食盐水放在太阳下面晒,水晒干了,盐就会出来。 把食盐水放在火上烤,水烤干了,盐就会出来,6.加热蒸发皿里浓盐水时,要戴护目镜,以防伤害眼晴,等看到有白色的晶体析出时,要用玻璃棒搅拌慢慢的,搅拌时,身体不要凑得太近,以防止蒸发皿中的固体溅出来烫伤皮肤,7.食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食盐的来源多种多样,可 分为海盐、池盐、岩盐三大类,8.海盐是海滨地区以海水灌注盐田,然后蒸发而成。池盐 是内陆的咸水湖湖水蒸发而成。岩盐是海水沉

7、积物被地 壳变动埋藏在地下形成的,9.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是指滤纸紧贴 漏斗内壁;二低是指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中的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是指倾倒液体的烧杯口紧靠 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末 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10.同样多的水溶解的不同物质的量是不一样的,11.方糖溶解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到烧杯壁,二、选择题,1.下面的方法中,( )不能加快方糖的溶解速度。 A.加热 B.搅拌 C.放冰箱里,2.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子上并开始燃烧时,不能用( )覆盖 扑灭。 A.干毛巾 B.湿毛巾 C.沙土,3.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少量的食盐不能溶解,(

8、 )能使少量 未溶解的食盐继续溶解。 A.加少量的水 B.倒出一些水 C.将少量未溶解的食盐磨碎,4.酒精灯的火焰温度最高的部分是( )。 A.内焰 B.外焰 C.焰心,C,A,A,B,三、判断题,1.加热水可以加快方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我们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 (,3.在烧杯中搅拌液体时,玻璃棒不要碰到烧杯内壁。 (,4.将方糖压碎不会加快方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8.食盐按来源可分为海盐和池盐两大类。 (,5.盐能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6.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会同时蒸发。(,7.蒸发加热后可以立即用手触摸。 (,9.过滤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 (,10.

9、过滤时,漏斗中的液面可以高于滤纸边缘。 (,11.用磁铁可以将食盐中的部分铁屑分离出来。 (,12.过滤时,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 (,13.同样多的水能溶解的食盐和白糖的量相同。 (,14.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要紧靠有一层滤纸的一边。 (,15.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时,需要盖四次,避免以后使用 酒精灯时灯帽打不开。 (,16.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17.将不能溶解的物质磨碎后就可以溶解了。 (,18.过滤和加热结晶时都需要用到玻璃棒。 (,四、简答题,怎样使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些,答:方糖压碎,加热,搅拌,第三单元 家庭用电,一、填空题,1.手电筒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

10、明工具,2.小灯泡有灯丝和连接点,3.电池有正极和负极。不能用电线把池的两端直接连 起来,4.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形成了电流的闭合回路, 人们称这种闭合回路为电路,5.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开关对电灯或其他电器的电 路进行控制,6.人们通常把容易导电的材料叫导体,把不容易导电的 材料叫绝缘体,7.小明的手电筒不亮的原因:(一)可能是小电珠坏了(二)可能是电池没电了,8.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经常用一些仪器,快速、 准确的检测设备故障,我们也可以制作一个简易电路 检测器来检测电路故障,9.电的用途非常广泛,如果不注意安全用电可能会造成 危害,10. 注意安全用电!千万不要自己动手检查家庭电

11、路中 的故障,11.雷电是一种大气中的放电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具有较大的威胁,二、选择题,1.下面的材料中,可以用来制作开关的是( )。 A.塑料与铜片 B.竹片与塑料 C.铜片与铁片 D.塑料与玻璃,2.下面的开关中,属于非接触式开关的是( )。 A.按键开关 B.遥控开关 C.拔动开关 D.旋钮开关,3.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是( )。 A.灯泡 B.开关 C.电线 D.灯座,4.下面的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 A.橡皮 B.塑料尺 C.铜丝 D.玻璃片,5.我们自制的简易电路检测器有( )检测头。 A.1个 B.2个 C.3个 D.4个,6.下面的物

12、品中,制作简易电路检测器时一定会用的是( )。 A.导线 B.曲别针 C.小电机 D.夹子,A,B,B,C,B,A,7.电池盒的作用是固定( )。 A.小灯泡 B.电池 C.导线 D.检测头,8.下面的做法中,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 A.打雷闪电时,拨掉电视机插头 B.用湿毛巾擦拭开关 C.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9.下面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要提倡节约,家用电器线路老化后还能继续用一段时间 B.一般插座的电压是220伏,远远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所以使用电器时要很小心。 C.在高压电塔、变电站附近玩耍时,只要不碰到裸露的电线就是安全的,B,B,B,三、判断题,1.

13、开关可以用来闭合或断开电路。 (,2.开关所有的地方都需要用导体来制作。 (,3.开关都是接触式的。 (,4.一个开关只能控制一个灯泡。 (,5.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6.电路出现故障时,电流一定不会中断。 (,7.我们制作的简易电路检测器可以用来检测家用电器 电路的故障。 (,8.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 (,9.家用电路出现故障时,我们可以自己动手检查。 (,10.不要在通电的电线上晾衣服。 (,11.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在树下避雨。 (,12.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就绝对不会 触电。 (,13.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 (,14

14、.对于人体来说,高于36伏的电压是安全的。(,四、连线题,铁钉 导体 干木头 铜钥匙 玻璃弹珠 绝缘体 鏠衣针 陶瓷碗 橡皮擦,1.根据检测记录,判断并填写检测结果(在表格空白处填“容易导电”或 “不容易导电”,2.上面这六种物体中,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铅笔芯、铜片、铁片。像这样 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导体,五、实验分析题,六、简答题,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注意用电安全,答:不用湿手按开关;不在电线上晾衣服;不在 电线附近放风筝;不爬变压器塔;接线板 上插太多插头;不在电加热设备上烘干衣服,2.如何预防雷电对我们造成伤害,答:不在树下躲雨;不在雨中打电话;不用尖头 金属杆雨伞,第四单元 我们

15、的呼吸,一、填空题,1.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一呼一吸算呼吸 1 次,2.人呼吸时,吸入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呼出的气体 中氧气含量低,二氧化碳含量高,3.吸气时空气流动的途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4.呼气时空气流动的途径:肺、支气管、气管、喉、咽 鼻,5.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有大量的小泡泡叫肺泡, 成年人肺泡约 3 亿个。肺泡上有血管,进入人体的 氧气能从肺泡中进入血管,跑到全身各个地方去,与 食物中的养料结合,6. 肺活量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7.自制简易肺活量仪,可以测肺活量,它包括自制量筒 吹嘴、软管,8.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吸一口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二、判

16、断题,1.憋气一小会儿,我们会感觉胸闷、脸红、有点头晕 (,2.深呼吸时,我们的身体变化会出现胸部起伏 (,3.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4.我们呼吸时,有时肚子也会起伏,说明腹部也有呼吸 器官。 (,5.我们有时会张开嘴呼吸,说明口也是呼吸器官(,6.肺里有许多肺泡,肺泡上有血管,进入人体的氧气能 从肺泡中进入血管,跑到全身各个地方去。 (,7.呼吸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特征。 (,8.肺活量衡量人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连线题,实验一: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实验二:肺是怎样工作的,实验三:测测我们的肺活量,测量实验,对比实验,模拟实验,1.实验过程:分别往两个杯中倒入大半杯澄清的石

17、灰水,向一个杯子中呼气,向另一个杯子中注入空气。 实验现象:呼气的石灰水变浑浊,注入空气的石灰水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我们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不同(填“相同”或“不同”),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较多,四、探究实验题,2.运动前后的呼吸次数比较,3.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对比统计表,分析结果:对比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与空气中的相比,(增多)了;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与空气中的相比, (减少)了。这说明人们呼吸时吸入了空气中的( 氧气 ),呼出了气体中 的代谢产生的( 二氧化碳,五、简答题,1.分析测量的肺活量与呼吸次数的数据,我们发现了什么,答:呼吸次数少的肺活

18、量大,肺活量大小与呼吸的次数有关, 可以通过锻炼提高肺活量,2. 说一说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答:洒水降尘,空气质量不好时戴口罩,经常开窗通气, 不抽烟,不随地吐痰,多运动,第五单元 小小建筑师,一、填空题,1. 建筑物是用砖瓦、水泥、木头等材料建造的。这些材料有些是天然的,有些是人工的。,2.人们利用天然材料制造出方便、耐用、易塑性的人工材料,3.建筑材料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它和人类文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发明更多材料,建造出能更多适应人们需求的建筑,4.在古代,人们主要利用草、土、木材、石头等天然材料来建造建筑,5.砖、瓦、琉璃等人工材料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建造水平,6.到了现代社会,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