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烯烃炔烃二烯烃_第1页
第三章烯烃炔烃二烯烃_第2页
第三章烯烃炔烃二烯烃_第3页
第三章烯烃炔烃二烯烃_第4页
第三章烯烃炔烃二烯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烯烃 炔烃 二烯烃 学习要求1. 了解不饱和烃的结构特点,熟练掌握烯烃、炔烃、二烯烃及烯烃顺反异构体的系统命名。2. 掌握不饱和烃的化学反应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应用亲电加成反应历程,马氏规则及其影响因素判断加成反应的主要产物(或方向)。3. 了解共轭体系的类型,掌握应用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判断亲电加成反应的速率。4. 掌握鉴别烯烃、炔烃的化学方法。5. 掌握各类碳正离子的稳定性顺序。 内容提要一不饱和烃的结构1. 烯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形成双键的两个碳原子是sp2杂化。碳碳双键是由一个碳碳键和一个碳碳键组成,具有刚性,不能绕碳碳双键自由旋转。键的键能较小,易被极化,容易和亲电试剂发生亲电

2、加成反应。2. 在炔烃分子中碳碳叁键是官能团,形成叁键的两个碳原子是sp杂化,碳碳叁键是直线型,其中两个键相互垂直。sp杂化的碳原子的电负性较sp2杂化的碳原子电负性大,所以炔烃中的键比烯烃的键较难极化,亲电加成反应炔烃较烯烃难。3. 共轭二烯烃在结构特征上是指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排列的情况。即分子中有四个sp2杂化的碳原子依次相连,称做共轭链。共轭二烯烃的四个sp2碳原子共存在于同一平面,形成两个键的四个p轨道相互平行,键电子可在共轭链上离域,这种共轭体系的键又称离域大键。它更易极化,亲电反应活性高于独立的键。4. 共轭体系是指在分子、离子或自由基中能够形成键或p轨道离域的体系,在共轭体系

3、中键电子或p轨道电子不是定域,而是离域的。这种电子在共轭体系中离域并传递的电子效应称共轭效应。共轭体系与非共轭体系相比较,具有较低的热力学能,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和特有的化学性质,存在有键长平均化现象。共轭体系又具体分为:共轭体系、p共轭体系、pp共轭体系、超共轭体系和p超共轭体系。5. 共轭效应是指键电子或p轨道电子在共轭体系中间离域并传递而产生的电子效应,仅存在于共轭体系中;诱导效应则是指键电子在键中偏移并传递的电子效应,存在于所有的极性键中。共轭效应的强弱不随共轭链的增长而变化,诱导效应则随着键的增长而迅速减弱。6. 不同的烯烃结构对亲电加成反应活性和反应取向不同,反应活性指反应速率的大

4、小。一般情况下,双键上电子云密度越大,亲电反应活性越大。反应取向是指区域选择性,即当反应有可能产生几种异构体时,只生成或主要生成一种产物。反应活性和反应取向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基团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双键碳原子连接有斥电子基团时,亲电反应活性增大,主要产物遵循马氏规则;双键碳原子连接有吸电子基团时,亲电反应活性降低,主要产物反马氏规则。7. 不饱和烃的异构现象包括碳胳(架)异构;重键位置不同引起的官能团位置异构;在某些烯烃中由于双键两侧的不同基团在空间位置不同引起的顺反异构。所以相同碳数的不饱和烃的异构体比相应的烷烃多。二不饱和烃的化学性质1. 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2. 炔烃的主要化学性质3. 共轭

5、二烯烃的主要化学 例题解析例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解:1. 3正丙基1己烯 取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2. 6甲基2庚烯 优先使官能团取小编号 3. 1甲基5乙基1,3环己烯 4. (E)2,2,3,4四甲基3己烯 5. (E)3乙基3戊烯1炔 取含两个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6. (2E,4Z)2,4庚二烯例2回答下列问题:1. 下面三个化合物与HBr加成反应的活性大小次序如何?主要产物是什么? A. CF3CHCH2 B. BrCHCH2 C. CH3OCHCHCH32.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存在什么类型的共轭体系? 3. 比较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4. 排列下面的化合物与HB

6、r加成反应的活性次序: A. CH3CHCHCHCH2 B. CH2CHCH2CH3 C. CH3CHCHCH3 D. CH2CHCHCH2 E. CH2C(CH3)C(CH3)CH2 F. (CH3)2CCHCH35. 将下列碳正离子按稳定性增大的次序排列,并说明理由。 6. 将下列化合物与异戊二烯按双烯合成反应(DielsAlder反应)的活性顺序又大到小排列,并写出主要反应产物:7. 比较炔键上的氢、烯键上的氢和烷烃中的氢的酸性强弱,并说明理由。解:1. 反应活性次序:C反应活性大小取决于双键上键电子云密度的大小。双键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加,亲电加成反应活性增加,反之亦然。主要产物取决于

7、生成的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大小。主要产物为:A. CF3CH2CH2Br 由于CF3为强吸电子基,则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为: B. Br2CHCH3,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为: 前者存在有pp共轭。 C. CH3OCHBrCH2CH3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为:前者存在有pp共轭。2. A. 共轭、共轭 B. p共轭、共轭和p共轭C. p共轭、共轭 D. pp共轭、共轭3. 稳定性次序:B中无p共轭体系,烯丙基碳正离子也遵循一般的烷基碳正离子的稳定性规律,即:叔碳正离子仲碳正离子伯碳正离子甲基碳正离子存在有共轭体系的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比叔碳正离子的稳定性要大。4. 活性次序:共轭二烯烃的亲电反应活性高于单烯

8、烃;双键上连接的斥(供)电子基团越多,亲电反应越容易。5. 稳定性次序:碳正离子连有供电子基团时,稳定性增大。在B中存在有p共轭的供电子效应,稳定性最好;在A中有两个供电子的甲基,而C中只有一个供电子的乙基;在D中三氯甲基对碳正离子具有强吸电子的诱导效应。6. 反应活性:亲二烯体连有吸电子基团时,有利于双烯合成反应进行;连有供电子基团时,反应活性降低。主要反应产物分别为: 7. 酸性强弱次序:RCCHRCHCHHRCH2CH2H这是因为炔键上碳原子为sp杂化,s成分占1/2,烯键上碳原子为sp2杂化,s成分占1/3,烷烃中的碳原子为sp3杂化,s成分占1/4。成键轨道中s成分越多,电子越靠近原

9、子核,键的极性越强,对氢的“管束”能力越差,相应的氢就越活泼,酸性也就越强。例3. 用反应式表示异丁烯于下列试剂的反应:1. Br2/CCl4 2. KMnO4 5%碱性溶液 3. 浓H2SO4作用后加热水解4. HBr 5. HBr/过氧化物 6. Icl解:在过氧化物存在下,烯烃于HBr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生成反马氏规则的产物。碘的电负性比氯小,带部分正电荷;烯烃中由于甲基的供电子作用,使双键上含氢多的碳原子带较多的负电荷,碘进攻该碳原子,生成的产物符合马氏规则。例4. 完成下列反应 解:1. A. BrCH2CHBrCH2CCH 亲电加成,双键的活性高于叁键。B. CH2CHCH2CHC

10、H2 催化加氢,炔烃的活性高于烯烃。 在光照条件下,共轭二烯与Br2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饱和氢较易被取代。 发生1,2加成,产物中双键与苯环共轭,使其比1,4加成产物稳定。 练习题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 CH3(C2H5)CC(CH3)CH2CH2CH3 2. (CH3)2CCHCH(C2H5)CH33. (CH3)2CHCCC(CH3)3 4. (CH3)2CCHCH(C2H5)CH2CC(C2H5)2 二. 完成下列反应:三. 推导构造式1. 某分子式为C6H10的化合物,与二摩尔氢气反应,生成2甲基戊烷,在H2SO4HgSO4的水溶液中生成羰基化合物,但和硝酸银的氨溶液不发生反应。试推测该化合物的构造式。2. 一个碳氢化合物,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0,催化加氢时,1mol样品可吸收3mol氢气,原样品经臭氧氧化,反应后水解,只得到甲醛和乙二醛。请问这个烃是什么化合物。3. 有三个化合物甲、乙、丙,其分子式均为C6H10。甲与硝酸银的氨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甲、乙催化加氢以后都生成正己烷,而丙经催化加氢后得到一产物C6H12。乙、丙经臭氧氧化及在锌粉存在下水解以后,分别得到:(乙)甲醛,丁二醛;(丙)5羰基己醛。试推断甲、乙、丙的构造式。4. 有A、B、C三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