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齐家村H90卜骨刻辞补释_第1页
扶风齐家村H90卜骨刻辞补释_第2页
扶风齐家村H90卜骨刻辞补释_第3页
扶风齐家村H90卜骨刻辞补释_第4页
扶风齐家村H90卜骨刻辞补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扶风齐家村h90 卜骨刻辞补释(首发)张俊成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2 年至 2003 年初,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在陕西省扶风县黄堆乡齐家村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出土了一片编号为 02zqa3h90:79 有字卜骨。曹玮先生撰文指出齐家村 h90卜骨是周原第一次出土先秦时期的卜筮同位的记录, 为研究先秦历史时期的卜筮活动增添了珍贵的材料 。曹玮、李学勤 、蔡运章 等先生先后著文对此卜骨进行研究, 提出了很多好的观点, 笔者深受启发。 但对此卜骨的考释仍有诸多分歧,因此还有许多讨论的余地,故撰此小文。02zqa3h90:79 卜骨共刻

2、 37 字,分为 6 行,从右至左排列(见摹本) 。为了讨论方便,先录 h90: 79 卜骨刻辞如下:(右 1)翌日甲寅其甶(右 2)八七五六八七(右 3)其甶又(右 4)八六七六八八(右 5)我既甶又(右 6)八七六八六七考古与文物(2003 年 4 期) 齐家村 02zqa3h90:79 卜骨辞摹本h90:79 卜骨卜辞内容分为两部分: 1、3、5 条为占卜之后的卜辞, 2、4、6为占筮之后的筮数。这三个筮数转化为周易的卦,依次为随卦、小畜卦、鼎卦,此甚明确,各家无异。本文重点探讨存在诸多分歧的1、3、5 条卜辞。1. (右 1)翌日甲寅其 甶“翌日甲寅”指卜筮时间。 “翌”,尔雅释言谓“

3、明也”。 汉书武帝1 :“翌日 嵩高。” 劭注 : “翌,明也。”卜辞 “翌 +干支”或“翌日 + 干支”表示将来 的用法, 如:“甲戌卜, :翌乙亥侑于且乙, 用?五月。”(合集 6)“午卜, :复翌日甲寅 酉彡?”(合集 557)“其”用法甚多,曹 先生 此 当用作 气副 ,表示希望。据文意,前面有“翌日甲辰” ,故此 用 副 ,意 将要。 尚 微子 :“今殷其 。 ” 伯兮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朱熹注:“其者,冀其将然之辞也。”王引之 :“其,将也。”“”,或作“”, 同一字,唯构形略异,此字各家所 不同。曹 先生指出此字以前未 ,不 ,从句 推 可能是占或卜一 的 。 甚是,然

4、从 境来看, 字当 一个祭祀 ,内容 祭祀求福,而不 占卜之 ,后文 之。沈培先生 字 “万河” ,甲骨文“万 ”字作 “”或“”等, 蝎之形,未 省 代 化字“万”字之形,且作 作“万河”句意不明,且“ ” 当 一字,不 分 两字看待。李学勤先生 字 “商”, 此字上部的“辛”被省作“干”形,又省去方框下的两斜笔, 加之中 的 “口”上面横笔刻 了些, 以致不易 出, “商”在此 音近的“禳”字。即 祈祷消除灾殃之意。从句意而言, “商”通“禳”甚合,然甲骨文、金文及文献圴末 “商”可用 “禳”之用法。另外,从字形而言,甲骨文中“商”字作“”、“”、“”等形,上半部分字形与“”字上半部分字形

5、差 大,此 可商。蔡运章先生也 “商”, 作“ ”, “ 祭”之称。周礼 春官大宗伯:“以 秋享先王”;礼 明堂位 “秋 ” “天子之祭也”; 小雅天保 :“禴祠烝 ,于公先王。”可 , 天子 侯之祭。曹 先生通 考察分布在 家村周 的西周考古学文化 h90 卜骨不是西周王室之物,而是 族家庭的占卜 , 因此用 祭似于卜骨主人身份不合。 另外, 祭 于宗 以新黍稷献于祖先之祭,春秋繁露四祭:“秋曰 , 者以七月 黍稷也。” 小雅楚茨:“ 我黍与与,我稷翼翼以往烝 。”似与 卜辞求病愈之祭相差 。何琳 、程燕先生 字 “戹”,通“厄”, 灾 之 ,把右1 整句解 第二日甲寅灾 使患疾病 。金文中

6、有“”、“”等字形,吴大澂 此字 “戹”, 当 ,原始象形字,盖古乘 以 持衡,衡着以 两服 。 文:“戹,隘 也,从 乙声。”从金文“ ”字形来看, 文乃把象形字 形声字。 金文中“戹”用 具, 伯簋(集成8.4302 ):2“金戹”; 大雅 奕:“鞹 浅幭,鞗革金厄。 ” 瑞辰毛 通 :“厄即 字之省金厄 於厄末 金 。”从字形看,“ ” 与金文“ ” 字形有些相似之 ,但差 甚 。另外,从字 看,“戹” 可作 “厄”之或体,有灾 之 。(玉篇:“厄,同戹。”广韵麦韵:“戹,灾也。”慧琳音 卷五十五引玄 音 “戹至” ,注“凡遇灾 遭苦毒皆曰戹” 。)但是,把“ ” 灾 之 ,把此句 第二

7、日灾 使患疾病,句 不明;另外, “”在本句中 ,关于 点曹 先生 已指出。前已言及,李学勤先生 “”字上部 “”之省形,故推 此字 商。遵循李学勤先生的思路,笔者 “”字上部 地支中的“亥”之省形。甲骨文“亥”字作“”(合集 67)、“”( 31.3 )、“”( ,与“”字上部更 接近些;“”字下部, 合分析,字形近似“”字,甲骨文有“”字,字形作 “”、“”,用 祭名。甲骨文字典:“,从内从口,字形与 文之同,祭名。”卜辞:“侑于妣辛 其至凡”(前,“其若祖乙又征。”(粹 234)。将上下部分 合, “” 字合 “”, 作,亥表示祭方式。 文卷十五:“亥,荄也,十月微阳起接盛阴古文亥 豕,

8、与豕同。 ”故笔者 “ ”字表示以豕牲向神祗献牲之 。卜辞中多 以豕牲 献祭向祖先祈佑的活 。如: “庚申卜, :辛侑豕祖辛。”(合集 1677 正); “己卯卜, 侑子族,豕用。”(合集 21287)。周礼:“特牲 以豕左肩五个。 ”包山楚 :“祷于邵王, 之。”( 200), 文指出:“ 祷 后人 祖先的祷求祭祀,用豕或腊豕 献享。 ”由此可知,以豕牲 祷献祭物是先秦 代重要祭法。“甶”字周原甲骨 ,学者 众 。或 “甶”即“思”字,或写作“斯”, 同“惟” ;或 作“西”, 同“惟” ? ;或 “思”, 与“愿”同 ? ; 或 “使” ? ;沈培先生搜 众 ,提出新的意 , 周原甲骨文里

9、的“甶”是 气副 , 、当,跟 、 里的虚 “式”用法相同。 ? ” 几种 法都有其合理价 ,但无 那种 法似都不能完全能解 通所有卜辞,笔者 具体分析此字在不同 境下的含 , 不必拘泥于一种解 。 笔者 此句 作 “愿” ,希望之 。 大雅文王:“思皇多士。” 玄注:“思,愿也。”玉篇心部:“思,愿也。”?“”:于省吾先生隶定 “”, 作“疾彗”合文, 疾除。何琳 3先生释为“瘳”,此字形似于战国文字的“瘳”字 ? 。李学勤先生指出:“瘳字下从羽字形, 羽形的字过去或释羽为彗 ,实是翏字初文。 ” 说文:“瘳,疾瘉也。”广雅:“瘳,愈也。”清华简保训:“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历,恐坠宝

10、训。 ”? 诗经 大雅文王:“云胡不瘳。”毛传:“瘳,愈也。”周礼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与,四曰谋,五曰果,六曰至,七曰雨,八曰瘳。 ”郑玄注:“瘳,谓疾瘳不也。”孙诒让周礼正义:“人有疾则卜当瘉否也。 ”可见,先秦时期, 卜问疾病,祈求痊愈为占卜中最习见的事项之一。综上所述,(右 1)当读作:翌日甲寅其,甶瘳。句意为:明日甲寅将要举行豕牲之献祭,希望病能痊愈。2. (右 3)其 甶又瘳“其”字同右 1“其”字,为时间副词,意为将要。“”:曹玮先生释作“神”字,李学勤先生释为“祷”字。笔者认为,就字形而言,此字右边所从之字,由于书写潦草,实难区分是“神”之所从“”还

11、是“祷”之所从“”。只有通过句意来判断那种说法更贴近原意。笔者认为右 1、右 3 和右 5 为前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句子,必须宏观上把握。右3 显然省略了时间“翌日甲寅” ,右 1“其”和右 3 中“ 其”为两种对举的祭祀方式,“”释为动词“祷”为是。说文示部 : “祷,告事求福也。”礼记檀弓下 : “君子谓之善祷”。郑玄注 : “祷,求福也”。周礼春官大祝 : “凡内祷祠之事”。郑玄注 : “祷,疾病求瘳也。 ” “甶”同右 1“甶”字,释作动词“愿” 。“又”字甲骨文中主要有五种用法:表示方位“右” ;用作“祐”,神祗祐助之义;用作“侑” ,祭名;用作“有” ;用作数位之间连词。此处当用作“

12、祐” ,“癸卯王卜,贞,其祀多先祖,余受有祐。 ”(佚 860)。诗小雅小明 :“神之听之。”郑玄注:“神明若祐而听之。 ”周易系辞:“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尔雅释诂:“祐,福也”。广韵宥部:“祐,神助。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祐”字云:“凡助为右,神助为祐。 ”综上,(右 3)当读作:其祷, 甶又瘳。句意为:将要进行祷祝,希望得到祐助疾病痊愈。3(右 5)我既祷甶又“我” : 第一人称代词,说文:“我,施身自谓也。”王国维:“我字疑象兵器形,训余为借义。 ? ”甲骨文字典:“甲骨文我字乃独体象形,其柲似戈 , 故上与戈同形 , 非从戈也。 ? ” “丙戌卜,王我其逐鹿获,允获十。 ”(合集 11

13、6)散氏盘铭:“我既付散氏田器。 ”毛公鼎铭 : “虔夙夕惟我一人。 ”“既”:说文皂部:“既,小食也。”罗振玉谓“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许君训既为小食,谊与形为不协矣” , 李孝定谓“契文象人食已,顾左右而将去之也,引申之义为尽。 ”? 广雅释诂 : “既,己也”。 周易小畜 : “既雨既处”。虞翻注 : “既,已也”,此处义为“已经“。“甶”同右 1“甶”字,释作动词“愿” 。4“又”同右 3“又”字,祐助之义。综上,(右 5)当读作:我既 祷,甶又。句意为:我已经进行了豕牲之献祭和祷祝之祭,希望得到祐助。由上论述,此甲骨文辞之意大致已明, 整条卜辞含义为: 第二天甲寅日将要分别举行 祭

14、和祷祭,希望得到佑助得以疾病痊愈,(第二天)我已经举行了 祭和祷祭希望得到护佑。注释 曹玮:周原新出西周甲骨文研究,考古与文物2003 年 4 期。以下所引曹说均见此文,不再另行注出。 李学勤:新发现西周筮数的研究,周易研究2003 年 5 期。以下李说凡出自本文,不再另行注出。 蔡运章:周原新获甲骨卜筮文字略论,史海侦迹 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 新世纪出版社, 2006 年。以下所引蔡说均见此文,不再另行注出。 曹玮周原新出西周甲骨文研究,考古与文物2003 年 4 期;李学勤新发现西周筮数的研究,周易研究 2003 年第 5 期。蔡运章:周原新获甲骨卜筮文字略论,史海侦迹 庆祝孟世凯先

15、生七十岁文集, 新世纪出版社,2006 年。 沈培:周原甲骨文里的“甶”和楚墓竹简里的“甶”或“思”(连载一 ),见简帛网 .cn/show_article.php?id=139何琳仪、程燕: 释戹兼释齐家村h90 西周甲骨,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周法高:金文诂林十二卷,6544 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4 年。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214 页,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 年 9 月第 2 版。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编: 包山楚简 53 54 页,文物出版社, 1991 年。李学勤、王宇信: 周原卜骨选释 ,古文字研究四辑,中华书局,1980 年。? 徐锡台:周原甲骨文综述13 页,三秦出版社, 1987 年。? 夏含夷:试论周原卜辞甶字兼论周代占卜之性质,古文字研究十七辑,中华书局, 1989 年。? 陈斯鹏:论周原甲骨和楚系简帛中的甶和思兼论卜辞命辞性质,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 , 2003 年。? 沈培:周原甲骨文里的“甶”和楚墓竹简里的“甶”或“思” (连载一 ) ,见简帛网.cn/show_article.php?id=139?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 ,第三册 1907,中华书局, 19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